![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深爱这片土 寻绎中华梦”校刊策划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4/00/wKhkGWa2vsOAAPwnAAKPfshWxnU225.jpg)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深爱这片土 寻绎中华梦”校刊策划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4/00/wKhkGWa2vsOAAPwnAAKPfshWxnU2252.jpg)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深爱这片土 寻绎中华梦”校刊策划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4/00/wKhkGWa2vsOAAPwnAAKPfshWxnU2253.jpg)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深爱这片土 寻绎中华梦”校刊策划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4/00/wKhkGWa2vsOAAPwnAAKPfshWxnU2254.jpg)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深爱这片土 寻绎中华梦”校刊策划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4/00/wKhkGWa2vsOAAPwnAAKPfshWxnU22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深爱这片土寻绎中华梦”校刊策划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
深爱这片土
寻绎中华梦
"
校刊策划
—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人文主题分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在单元导读中引用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蕴含着对祖国的深深爱恋。本单元编排了《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古诗以及《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小岛》三篇文章。三首古诗中,《示儿》表达对后辈收复失地的殷殷期待,《题临安邸》表达了对权贵沉迷奢靡生活的讽刺不满;《己亥杂诗》表达了对国家“不拘一格降人材”的强烈渴望;《少年中国说》(节选)是梁启超希望中国少年发奋图强的大声疾呼;《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毁坏的景象;《小岛》展现了我国海防部队生活的真实场景。这些课文都体现了先辈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意在让学生感受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课标在核心素养中也明确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中年级时已经对查阅、整理材料的基本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本单元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材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围绕这一要素,本单元从多角度设计了学习活动,《古诗三首》是借助注释和背景资料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少年中国说》(节选)是引导学生查找时代资料,结合写作背景,了解千百年来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更深刻地理解萦绕在中国人心头的强国之梦;《圆明园的毁灭》引导学生搜集时代背景资料,深入了解圆明园的美轮美奂和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更能深切地体会作者的痛惜之情;《小岛》则将视角放到边防守岛的战士身上,通过展示部队生活的一角,表现了海防战士的爱国情怀。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主要在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中落实,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列提纲梳理素材,分段叙述自己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展望未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憧憬。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将重点内容写具体,使文章条理清晰。不难发现,这一单元所有内容形成了一条鲜明的线索—中华儿女
()
()
()
语文五年级(上)
过去、现在、将来对民族伟大复兴、国家繁荣昌盛的热烈期盼。
(学习任务群定位)
根据单元主题、语文要素及教材特点,本单元可依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进行设计,确定主题及学习活动,其合理性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单元人文主题“家国情怀"意在让学生感受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语文学科育人的角度,感受文章涉及的不同年代、人物和时代所透露出的共同的爱国情怀,思想道德教育蕴含其中,实现文道统一,这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的学习内容相契合。
其次,单元阅读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借助不同的资料搜集方式搜集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和作者表达的情感,这与任务群“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的要求不谋而合,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中深化文化自信,让课堂所学逐渐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底色。
(学习主题)
联系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爱国情怀",本单元将以“‘深爱这片土寻绎中华梦’校刊策划”为学习主题统摄单元学习全过程,创设富有情境性的任务群,通过“任务发布"选编文章”“合作编辑"作品展示”等环节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弱国之殇"强国之梦”“卫国之志"等子任务让学生感受中华千百年的沧桑历史以及对于祖国未来的美好畅想。鼓励学生通过口语表达、书面交流等方式,结合多样化的材料表达文学阅读感受,通过列提纲,条理清楚地呈现自己的读写成果,培养文学表达与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3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1个生字,会写2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和《少年中国说》(节选)。默写《示儿》。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材料,理解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4.学会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顿号。
5.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将重点内容写具体。
第四单元
(任务框架)
评价指标
依据学习活动的效果,可进行如下评价: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等级
识字与写字认识3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1个生字,会写23个词语。☆☆☆
阅读与鉴赏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古诗三首》和《少年中国说》(节选)。3.默写《示儿》。4.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材料,理解诗句,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5.能结合相关材料,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五年级(上)
续表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等级
表达与交流1.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将重点内容写具体。2.在习作中发挥想象,展望二十年后的家乡图景。☆☆☆
梳理与探究1.分类整理字词,发现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规律,发展独立识字能力。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资料。☆☆☆
任务发布:“深爱这片土寻绎中华梦”校刊策划
学习目标
1.明确校刊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编辑校刊的基本流程。
2.明确单元主题,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
3.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了解“‘深爱这片土寻绎中华梦’校刊策划"的活动流程。
课前准备
浏览及初步感知本单元学习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任务发布。
爱国是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最深沉的情感,诗人艾青就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回顾祖国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有欢欣亦有悲愤,有欢乐也有痛苦,不变的是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个单元,我们将走近不同时代的爱国志士,感受他们的“弱国之殇”“强国之梦"卫国之志”,同时新一代的我们也将铭记历史,展望未来,通过《二十年后的家乡》展现我们对祖国的“未来畅想"。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我们学校准备制作一期爱国主题的校刊,请大家一起选编能够充分展现华夏儿女深沉而热烈的爱国情感的文章放入校刊,最终完成作品进行展示。
(二)补充资料。
1.校刊是什么
学校出版的阅读刊物,通常每学年或每学期发行一期。校刊的内容主要以报道学校事务为
第四单元
主,比如校长的讲话、老师的讲话、上一学期发生的比赛、学校大事等。不过不一定局限于与学校有关的事,也有论文、征文、专题研究等,内容非常丰富。
2.了解校刊制作流程。
明确校刊主题—划分栏目板块—收集稿件资料—编辑修改—设计排版—确定板块—印刷发行
(三)阅读学习导航,了解任务流程。
(四)浏览本单元的课文,梳理课文的基本信息和阅读的初步感受,完成表格。
课文作者主人公初读感受
《示儿》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
《少年中国说》(节选)
《圆明园的毁灭》
《小岛》
(五)按照“温馨提示”进行预习。【温馨提示】
1.默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认识、理解它们。
2.朗读课文,尝试圈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查阅作者的写作背景,课文主人公的相关资料,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内容。
4.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解决。
任务一:选编文章栏目一:弱国之殇
篇目一:爱国诗歌中,赏志士情操
(学习目标)
1.认识“乃、熏"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够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查找古诗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语文五年级(上)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爱国情怀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今天让我们透过文字,感受古往今来爱国志士心中激荡的爱国情。
活动一:读《示儿》《题临安邸》
(一)解读诗题,介绍作者。
1.理解诗题。
“题临安邸":宋代诗人林升题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思考:临安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在这里写诗
“示儿”: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思考:父亲为什么要给儿子写诗写了什么
2.简介作者。
林升:字梦屏,温州平阳人,约生活于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不详。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创作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情怀对后世影响深远,著有《剑南诗稿》等。
3.查阅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发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二)书写指导。
学生交流本课需要会写的字,讨论如何写得正确美观。1.“杭"是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2.“祭、熏”笔画较多,书写“祭"时注意上半部分左边不是“夕”,要多一点。“熏"注意和“重”相区分。
3.“乃"注意不要与“及”混淆,“乃"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节奏。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同位合作朗读古诗,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有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一会儿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4.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示儿》:我原本就知道,人死去后世间一切都与我毫不相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无法亲眼看到祖国统一。所以,当大宋军队收复失地的那一天,你们举行家祭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
《题临安邸》:西湖周围的青山绵延不绝,楼阁林立望不到头,西湖的歌舞什么时候才能停止享乐的贵人们陶醉于温暖的香风中,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昔日的汴州!
第四单元
(四)品读古诗,深入探究。
1.学习《示儿》。
(1)诗里有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是哪个字(悲)诗人的“悲”从何而来是因为自己吗
(2)拓展了解南宋时期的相关资料,说说当时的政治环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通过朗读古诗,感受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2.学习《题临安邸》。
(1)质疑:读罢《示儿》,你有什么问题吗如,陆游的愿望实现了吗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不局限于本问题。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本诗的写作背景。借助课本上的插图和相关图片想象诗句中描绘的画面。
(3)解读“游人"。
①什么是“游人”(游山玩水的人)
②诗中的“游人"指的是谁(苟且偷安、忘了国难的南宋权贵)
(4)品析“醉”。
①他们因何而醉
②这里的“醉"和“喝醉酒”的“醉"是否一样
③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怎样的声音
(5)剖析“直把杭州作汴州"。
你如何理解“直把杭州作汴州”
(6)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学习《己亥杂诗》
(一)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节奏。
2.学生展示朗读,师生评议。
3.借助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结合材料,品悟诗情。
1.细品第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结合查阅的资料,说说前两句诗在你脑海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
(2)发挥想象,“万马齐喑"是怎样的场面诗人为什么说这种局面“可哀”“风雷"指什么真的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吗
2.细读第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诗人在劝谁劝什么怎样劝想象对话的场景。
(2)诵读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感和气魄。
语文五年级(上)
活动三:对比阅读,发现异同
(一)小组合作探究三首古诗在内容、情感、表达方式这三个方面有哪些异同。
古诗内容情感表达方式
《示儿》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
(二)全班交流合作学习的收获。
篇目二:瑰宝陨灭中,感爱国情感
(学习目标)
1.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生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3个词语。
2.默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蕴含的情感,产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3.能通过词语和课文结构的变化,感受课文的情感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够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5.能够结合材料,体会本文与《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在情感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查阅资料,了解圆明园
(一)结合资料,初解题意。
1.谈话了解。
同学们,中国有座园林,里面有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武陵春色,还有西洋景观。法国作家雨果曾写下这样的文字:“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宫仙境一样的建筑。你尽管去想象这座建筑是精雕细刻出来的,全是用洋漆漆过的,上了珐琅的,镀金的,用最珍贵的宝物装饰起来的。四周全是花园,到处有喷水的水池、天鹅、孔雀。艺术家、诗人、哲学家,个个都知道这座皇宫。”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2.了解圆明园名字的寓意。
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
“圆明"含义:“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是指人的品德圆满
第四单元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是中国古代贤明君主的理想标准。
3.思考: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标注出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读准字音:波澜、灰烬、辉煌、玲珑、武陵、宏伟、奉命。
3.记住字形。
(1)结合形近字辨析的方法记忆,“珑—笼—拢”“陵—凌"烬—尽”“剔—踢"等。
(2)结合形声字构字规律记忆,“澜”的偏旁是三点水,代表和水有关,可组词“推波助澜、力挽狂澜"帮助识记。
4.易写错字。
(1)毁:关注左上“臼”字的笔顺,里面的两个“短横"不相连。
(2)辉煌:注意“辉”“煌"两个字的偏旁不同。
(3)奉:上宽下窄,上面三横间距相等,长短不同,撇和捺不相交,舒展地覆盖住下面,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三)梳理课文结构。
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课文分为三部分,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开篇点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2~4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详细地从不同方面介绍圆明园的宏伟壮丽;第5自然段是第三部分,讲述圆明园被毁的经过。
活动二:查阅资料,感受圆明园昔日辉煌
(一)俯视布局:众星拱月。
1.学生朗读课文中描写圆明园布局的段落,提炼关键词:众星拱月。
2.结合材料(圆明园的俯视图),帮助学生理解“众星拱月”,体会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礼教。
3.朗读体会圆明园众星拱月的气势。
(二)品读建筑:宏伟辉煌。
1.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结合所查找的资料,明确文中的短语可以对应的建筑:金碧辉煌的殿堂—正大光明殿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方壶胜境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同乐园买卖街
2.学生互相交流搜集的关于上述景观的资料,自由谈对圆明园建筑的体会。
学生体会建筑的雄伟壮观的同时,加深理解文中语句—“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3.发现写法: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让我们的眼前如此有画面感呢
(1)句型:“有……也有……”“不仅有……还有……"
(2)风格迥异的建筑对比:殿堂的金碧辉煌与亭台楼阁的精致形成对比,“买卖街”的热闹和
语文五年级(上)
山乡村野的宁静形成对比,现实中出现的园林景观和想象中的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形成对比,以及风格迥异的民族建筑和西洋景观形成对比。
(三)欣赏文物:丰富珍贵。
1.朗读体会课文第4自然段。
2.出示资料,丰富理解。
资料补充:中国朝代时间轴。
引导学生将文中表示年代的字词和朝代时间轴进行对应,谈感受。预设:历史久远,时间跨度大,收藏文物多。
3.学生分享搜集的圆明园中珍贵的文物资料和它们现在的去向,激起学生对列强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预设:十二生肖兽首、长颈葫芦瓶、乾隆御用盔甲、《女史箴图》、康熙玉如意、青铜鎏金佛塔……(图片展示,感受文物的精美绝伦)
资料引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雕刻品等约有2.3万件,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法国枫丹白露宫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约有3万件。
活动三:结合资料,品读毁灭之激愤
1.抓住“10月6日"10月18日和19日”“大火连烧三天"这些时间词,“凡是、统统掠走、搬运、任意、破坏、毁掉”等关键词,了解侵略者破坏力度之大、之快以及作者内心之痛。
2.结合资料:结合电影《火烧圆明园》中圆明园被毁灭的片段,加深学生的理解,再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将痛惜、愤怒之情读出来。
3.学生谈对“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理解。
预设:(1)圆明园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2)圆明园的建筑非常有特色,风格迥异。
(3)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具有不可估量价值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无情摧毁,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5.为什么题目是“毁灭”,课文却用大量篇幅描写“辉煌"
预设:(1)详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人赞叹,圆明园的毁灭更让人心痛。
(2)更加直观地衬托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激发每个中国人对侵略者的愤恨。
(3)激发每一个中国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7.拓展阅读《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体会与课文表达的相似之处。
(1)查阅两部作品的写作背景。
(2)结合材料谈谈对两部作品的理解。
(3)将“阅读链接”的内容与课文进行比较,谈谈相似之处。
栏目二:强国之梦
第四单元
(学习目标)
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产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感受他们的奉献精神,并制作手抄报。
(课前准备)
查找课文的背景资料,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诵少年中国之盛明中华少年之责
—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
活动一:读少年中国,体爱国情怀
(一)创设情境。
课前观看多名大家朗诵《少年中国说》的视频,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来朗诵这个作品从他们的朗诵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二)整体感知。
1.如果让你来朗读这个作品,你打算怎样朗诵引出今天的朗诵主题—“读少年中国,体爱国情怀"。
2.初读课文,思考:要想朗诵好这篇课文需要做什么
预设:读正确,读流利,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要通过文字表达怎样的情感。
(三)走进课文。
1.默读课文,尝试理解“少年中国说”中的“说"是什么意思。
2.运用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新词,丰富积累,并将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重点关注“泻、鳞、惶、吸张、初胎、矞矞、发硎、履、哉”的意思,结合对字词的理解再读有关句子,如“风尘吸张、矞矞皇皇",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含义。
3.圈画生字,注意会认字中“鳞”的笔画较多;“哉"的字形要注意右上一点和右下一撇要同时存在。
4.再读课文,深入思考: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是什么样的第2自然段写了哪几种事物
语文五年级(上)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课文写这几种事物的目的是什么
第2自然段运用的是文言句式,四字一句,写了“红日初升"河出伏流”“潜龙腾渊"乳虎啸谷”等七种充满生机和力量的事物形象,语意十分凝练,鼓励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引导学生抓住事物形象想象画面情景;或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加深理解。
第2自然段全部是四字一句,而且押韵,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自如,读起来气势如虹,呈现的艺术形象多姿多彩,且都充满朝气,令人振奋,即使不能完全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也能通过节奏、音韵感受到字里行间蕴含的强烈情感和精神力量。
活动二:当中国少年,明少年责任
(一)复习导入,思考:“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内容。
引导学生交流:从字里行间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作者把“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一样,有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二)再读这段话,体会它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
1.预设:(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个句子里的每个分句都用了“少年则国"的句式,结构都一样,是排比句。
(2)意思层层递进。作者先写“智”,“智"了就会“富”,“富"了就会“强”,“强"了就可以“独立”,“独立"了才能“自由”,“自由"了才会“进步”,“进步"了才会“胜于欧洲”,“胜于欧洲"了最后就“雄于地球”。
在练习朗读时突出“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2.教师小结:排比主要是从这个句子的结构着眼;层层递进则主要从句子的内容、主题着眼。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当然就不同。
3.鼓励学生再读这个句子,细细体会它的表达作用。读的时候,音量要逐步增强,语调要逐步提高,边读边体会爱国热情。
4.学生齐读。
(三)今昔对比,激发情感。
1.教师过渡:那么梁启超期待的中国现在是什么样呢让我们看看今天的中国吧!
2.课件出示香港回归、奥运盛况、“天宫二号”飞船升空、“墨子号"卫星发射、中国高铁、《中国崛起》纪录片等视频或图片。学生谈谈看完以后的感受。
3.我们伟大的祖国如此繁荣富强,你打算怎么做再次齐读课文,激发心底的爱国热情。
(四)“诵少年中国之盛,明中国少年之责”朗诵竞赛,用声音传递使命感与责任感。活动三:寻优秀人物,筑强国之梦
(一)观看3D复原后的圆明园视频,教师深情讲述圆明园如此美好,现在却是一片灰烬(展现一片灰烬图片),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感,明确中国少年之责,配乐齐诵《少年中国说》(节选)第1自然段。
(二)搜集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编辑小报。
第四单元
实现强国梦想杰出人物事迹表
姓名事迹
钱学森
邓稼先
袁隆平
孔繁森
……
(三)拓展阅读。
和平宣言
冯亦同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举世震惊,九州同悼,雪松纪年,寒梅怒放。
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
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
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七十七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二零一四,国家公祭,中外人士,齐聚广场。
白花致哀,庄严肃穆,丹忱抒写,和平诗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栏目三:卫国之志
(学习目标)
1.认识“域、艇"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哼”。
2.默读课文,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3.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战士们扎根海岛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查找关于守岛部队的资料。
语文五年级(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讲小岛故事燃爱国激情—学习课文《小岛》
活动一:发现小岛,讲述上岛故事
(一)板书课题,质疑激趣。
1.教师板书课题,提问:你看了课题后,想到了什么
2.齐读课题。课文到底围绕小岛写了什么呢
3.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二)检查预习、交流。
1.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
2.交流以下问题:
(1)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2)想想将军在小岛上遇到了什么事。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提示:通过预习的检查,梳理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思路,为课文的学习感悟作好铺垫。活动二:探秘小岛,体会战士的爱岛深情
(一)走进小岛。
1.教师提问:咱们中国有台湾岛,这是我国的第一大岛,那里有日月潭、阿里山、蝴蝶谷;海南岛是中国的第二大岛,那里有“天涯海角"、五指山、椰子树;浙江的舟山岛是中国的第四大岛。这些岛屿不但风景优美,人文荟萃,而且物产丰富。那么,文中的小岛是一个怎样的岛屿呢请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出这个岛屿的特点。
预设:(1)岛小;(2)树少,草少,土也很少;(3)温度高。
教师总结板书:不毛之地条件艰苦
2.将军在小岛上看到了什么
预设:战士们从家乡背来土,带来菜种,种了一块菜地。
3.课件出示问题:
(1)将军在吃晚饭时,遇到了什么情况
(2)将军盘子里的只是小白菜吗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上批注。
(3)你从这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汇报交流。
提示:重点结合文中的对话进行理解。
6.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第四单元
(1)齐读这段话。
(2)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
7.教师小结:守岛部队热爱祖国的海岛,决心用双手把海岛建设成美丽的家园,将军被守岛部队爱岛、建岛的精神所感动,用一个标准的军礼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和自豪。
(二)美读课文。
1.教师:守岛部队对海岛、对祖国的这份爱,犹如那片绿色的菜地,就闪现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再读课文,你想读哪一个自然段,就可以读哪一个自然段,读出守岛部队对祖国海岛的爱,把你们的感受都读出来,好吗
2.自读课文。
3.指名读、齐读课文。
(三)拓展阅读,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蓝海金钢》。
2.小岛在守岛部队的建设下会变成什么样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栏目四:未来畅想
学习目标
1.能够发挥想象,畅想二十年后的家乡。
2.能够在习作前列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课前准备
查找近年来家乡发展产生重大变化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资料交流,聊聊家乡变化
出示图片,对比导入:出示家乡二十年前的图片,说说现在的变化,感受我们生活的城市变化之大。
活动二:发挥想象,展望家乡未来核心问题:大胆发挥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有什么变化
1.角度:衣、食、住、行、环境、科技、文化名人、旅游观光等。
2.交流讨论:你最想看到家乡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希望发生这样的变化活动三:借助范例,学习编写提纲
(一)自主学习提纲,明确提纲的编写要求。
要素:题目、开头、中间、结尾中间:分好几个方面来写
归类:合理
语文五年级(上)
语言:简洁
(二)结合家乡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想象未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构思写作提纲。
1.构思方法:确定习作中心,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将构思好的材料按照文章结构进行排列,列出初步提纲—修改提纲。
2.初步尝试写出自己的习作提纲。
3.小组交流,展示,教师指导提纲过短过长或中心不明确的情况。
4.学生撰写草稿。
活动四:书写习作,交流修改提升
(一)明确评价标准,全体同学赏析作文。
评价指标完成星级
想象是否大胆合理☆☆☆
重点部分是否具体☆☆☆
文章层次是否清晰☆☆☆
是否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祝愿☆☆☆
(二)根据评价标准,小组内进行习作评价。
1.说说习作的优缺点。
2.针对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3.填写评价表格。
任务二:合作编辑
学习目标
1.明确如何为文章写推荐语,并尝试为本单元的一篇课文写推荐语。
2.选择适合选入校刊的文章,并撰写荐言。
3.自主设计校刊模块,并编辑。
课前准备
课前大量阅读爱国题材的文章,打开选材思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撰写荐言
(一)回顾所学,明确目标。
1.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了哪几篇课文哪篇课文中的事件、人物让你印象最深刻
2.读了文章,这些情景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心灵震动。那么我们如何将这种爱国情
第四单元感传递出去,感染更多人撰写推荐语也许是一种途径。
(二)补充介绍“推荐语”。
1.什么是“推荐语"
推荐,是将相关人、事或物向他人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超微细合金线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低浴比气液染色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汽车油漆测厚仪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眼内液体填充物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初创企业媒体服务平台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知识产权审计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设备用垫圈和密封材料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微胶囊脂质粉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车规级数字功放电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螺旋绕线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单元备课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DB31-T 596-2021 城市轨道交通合理通风技术管理要求
- 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介绍
- 202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含答案)
- 一例蛇串疮患者个案护理课件
- 低压电工理论考试题库低压电工考试题
- 国家电网培训课件
- 五年级上册口算练习400题及答案
- 骆驼祥子选择题100道及答案
- 2024年公务员考试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