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708年10成本会计复习思考题一、名词:1、生产费用: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生产费用。P12、成本预测:是根据与成本有关的各种数据、可能发生的发展变化和将要采取的各种措施,采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的测算。P53、成本决策:是根据成本预测提供的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在若干个与生产经营和成本有关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确定目标成本。P64、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P7*5、产品成本: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P166、产品成本项目:为了具体地反映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P267、原材料(直接材料):它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P268、生产工资及福利费(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和规定的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P269、待摊费用:是指本月发生、但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等共同负担的费用。P11010、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P13811、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P14712、停工损失:是指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用和制造费用等。P154*13、约当产量: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P16414、约当产量比例法: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P16415、定额比例法: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进行分配。P17116.分步法: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P18117、品种法:是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P18318、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P220*19、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最后算出产成品成本的分步法。P23520、广义在产品:广义在产品是指尚未产成的全部在产品和半成品。P25221、分类法:就是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但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情况下,为了简化计算工作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P26022、联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同一原料进行加工,可以生产出几种主要产品,这些产品称为联产品。P26423、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P28724、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借以考察经济业务的相对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P31425、连环替换分析法:是顺序用各项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基数,借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P31526、差额计算分析法:是根据各项因素的实际数量与基数的差额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方法,是连环替换分析法的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P31727、不可比产品:对于上一年度没有正式生产过、没有上年成本资料的产品,一般称为不可比产品。P32828、可比产品:对于上一年度正式生产过、具有上年成本资料的产品,一般称为可比产品。P328二、填空与选择:1、工业企业要生产产品,就要发生生产耗费,生产耗费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耗费,以及劳动力等方面的耗费。P12、理论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V)的总和(C+V)。P13.商品理论成本构成的内容有(A)(B)P1A.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双选)B.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必要劳动E.个别劳动4.从理论上讲,产品成本中不包括(D)P2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D.废品损失5、在实际计算成本时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如废品损失,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也计入产品成本。P26.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包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P2(填)7、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简称成本、费用。P38.属于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的有(B)(C)P3(双选)A.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B.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C.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及归集过程D.利润的实现E.利润的分配9、成本会计的任务受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所决定,还受成本会计的对象所制约。P4(填)10.成本会计的控制包括(A)P7A.事前和事中控制B.事前和事后控制C.事后控制D.事中和事后控制11.在成本会计的各项环节中,最基础的是(B)P9A.成本预测B.成本核算C.成本分析D.成本控制12、企业在组织成本会计工作时,应该考虑自身规模的大小、企业机构的设置和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等具体条件。(双选.填)P913.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集中核算和分散核算两种方式,分散工作方式,也称非集中工作方式。P10(填)14、《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P1415、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包括生产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费用核算。P17(填)16.工业企业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总称为经营管理费用。P16(填))17、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应该贯彻权责发生制,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P2018.成本核算中,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必须贯彻(B)P20A.一贯性原则B.权责发生制原则C.可比性原则D.重要性原则19.进行成本核算,应该正确确定企业财产物资计价的方法和价值转移的方法。P21(填)20、工业企业费用要素和产品生产成本项目,就是对工业企业各种费用的两种最基本的分类。P2421、工业企业费用划分为九个费用要素: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工资、外购动力、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息费用、税金和其它费用。P24(单选/双选)22.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D)P24(07.10)A.废品损失B.直接材料C.直接人工D.外购动力23.要素费用包括的内容有(B)(C)P24(双选)A.直接材料B.外购动力C.工资D.直接人工E.制造费用24.属于费用要素的有(C)(D)P25(双选)A.原材料B.制造费用C.税金D.利息支出E.燃料和动力25、经营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等,应计入管理费用。P25(填)26.工业企业中的房产税计入(D)P25A.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B.财务费用C.产品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27、我国工业企业一般设立四个产品成本项目:原材料(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生产工资及福利费(直接人工)、制造费用.P2628、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P26A.职工教育经费B.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C.制造费用D.生产车间的劳动保护费29.不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是(D)P26A.工资及福利费B.直接人工C.直接材料D.修理费30.不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有(D)(E)P26(双选)A.外购燃料B.外购动力C.燃料及动力D.折旧费用E.停工损失31.外购材料费用,不能计入成本项目的有(C)(E)P26(双选)A.直接材料B.工资C.废品损失D.制造费用E.其他直接费用32.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包括(A)(D)P26(双选)A.包装物B.机物料C.擦拭材料D.辅助材料E.低值易耗品33、如果工艺上耗用的燃料和动力不多,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以将工艺用燃料(即直接燃料)费用并入“原材料”成本项目,将工艺用动力费用并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P2734.工业企业中,一般设置的成本总帐科目是(A)P30A.生产成本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D.营业费用35.基本生产成本分设明细账的标准是(A)P30A.产品品种B.产品成本项目C.明细分类科目D.会计要素具体内容36.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人的科目是(A)P30A.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废品损失D.销售费用37.大型企业一般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总账科目。P30(填)38、中型企业设立生产成本总账科目,还要分别设立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P3039.小型工业企业中,可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科目合并为一个总账科目,即(C)P34A.基本生产成本B.辅助生产成本C.生产费用D.制造费用40、“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应按辅助生产车间和生产的产品、劳务分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P3441、辅助生产成本分设明细账按(A)P34A.车间或部门名称B.产品成本项目C.明细分类科目D.会计要素具体内容42、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标准主要有三类:成果类、消耗类和定额类。P37(填)(填)44、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结存材料的成本超支;贷方余额结存材料的成本节约。P4345.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核算内容包括(A)(C)P43(双选)A.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B.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C.贷方登记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的节约差异D.贷方登记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的超支差异E.借方余额表示负差;贷方余额表示正差46、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P43(填)47、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D)P50A.可以随其变动价格B.不能随其变动价格C.不得调整其帐面价值D.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帐面价值48、低值易耗品摊消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转作待摊费用分月摊消;摊消期限超过一年的,转为长期待摊费用。P6949、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该单独地计入产品成本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P7450、职工的计件工资,应根据产量记录中登记的每一个工人的产品产量,乘以规定的计件单价计算。产量包括合格品产量和不是由于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品产量。P8451.四月份生产合格品30件,料废品10件,加工失误产生废品2件,计件单价为4元,应付计件工资为(A)P84A.160元B.200元C.128元D.108元52、长期病假人员工资应计入营业外支出。P9453、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应计入管理费用。P9854.企业按生活福利人员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计入借方的科目是(B)P99A.生产费用B.管理费用C.应付福利费D.制造费用55、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以及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算折旧。P10356、房屋和建筑物由于有自然损耗,不论使用与否都应计算折旧。P10357.按规定可以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A)(B)P103A.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B.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C.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D.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E.已提够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58.待摊费用应按费用的受益期限分月摊入各月的成本、费用。P110(填)59、待摊费用包括出借出租包装物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固定资产租金等。P11060.不属于待摊费用的项目是(D)P110A.预付的保险费B.固定资产的修理费C.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D.短期借款利息61.属于待摊费用的项目是(A)P110A.预付的保险费B.固定资产的修理费C.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D.短期借款利息62.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月计入各月成本、费用,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在用银行存款实际支付时,应借记预提费用科目,贷银行存款科目。P115(填)63、预提费用科目有贷方余额(已经预提而尚未支付的费用)、无余额和借方余额(实际发生的费用大于已提的费用,应视同待摊费用)三种情况。P115(双选)64.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和经营管理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P121(填)65.不归属于制造费用内容的是(B)P121A.基本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B.辅助生产车间工人工资C.生产车间照明费用D.季节性停工损失66、在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而且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单独归集,而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P122(双选)6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只宜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P12668、辅助生产费用顺序分配法应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列在后,后将费用分配出去。P12669.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排在第一位的生产部门是(A)P126A.受益最少B.受益最多C.提供劳务量最少D.提供劳务量最多70、辅助生产费用顺序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表的下线呈梯形,因而这种分配方法也称梯形分配法。P129(填)71、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应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相互提供的劳务或产品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分配率,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按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数量,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P12972.采用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时,一次交互分配是在(B)P129A.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B.各受益的辅助生产单位之间进行分配C.辅助生产单位以外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D.各受益的基本生产单位之间进行分配73.各月辅助生产费用水平相差不大,通常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是(A)P132A.交互分配法B.直接分配法C.代数分配法D.计划成本分配法74.辅助生产车间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时,通常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全部调整计入(D)P134A.制造费用B.生产费用C.辅助生产D.管理费用75.辅助生产分配方法中,能分清内部经济责任,有利于实行厂内经济核算的是(D)P136A.直接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C.顺序分配法D.计划成本分配法76、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如机物料消耗、辅助工人工资及福利费用、车间生产用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照明费,以及季节性停工和生产用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P13877、制造费用还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或者核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P13878、由季节性引起的停工损失应(B)P139A.不计入成本B.计入制造费用C.计入营业外支出D.计人管理费用79、基本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记(C)P139A.生产成本B.管理费用C.制造费用D.待摊费用80、制造费用的分配应该按照车间分别进行,而不应将各车间的制造费用汇总,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统一分配。P14181、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根据单一品种和多品种情况,分别采用直接计入和间接计入方法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P141(填)82.制造费用的分配应该(C)(E)P141(双选)A.在企业范围内统一分配B.按班组分别进行分配C.按车间分别进行分配D.按计划成本分配E.平均进行83、适用于季节性生产车间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C)P145A.生产工时比例法B.生产工资比例法C.机器工时比例法D.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84、降价损失、保管不善等原因的损失,实行“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不是废品损失。P14785.实行“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应计入(C)P147A.废品损失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基本生产成本86、生产过程中管理不善造成的在产品盘亏损失应计入(C)P147A.废品损失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基本生产成本87、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损失,不包括(D)P147A.修复废品人员工资B.修复废品领用材料C.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D.实行“三包”损失88、废品损失应该包括(A)(B)P147(双选)A.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B.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C.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D.产品保管不善的变质损失E.实行“三包”损失89、不可修复废品损失可以(A)(B)P149(双选)A.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价B.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价C.按废品售价计价D.按废品残值计价E.按可修复废品计价90、可修复废品返修前发生的生产费用(D)P153A.应借记废品损失科目B.与修复费用一起转入生产成本科目借方C.应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出D.不是废品损失,不必单独计算生产成本91、可以取得赔偿的停工损失,应该索赔;由于自然灾害等引起的非正常停工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其余停工损失,应计入产品成本。P15492、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费用=本月完工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P15793.总与生产费用的发生相关的是(B)P157A.期间B.产品C.企业D.经济活动94、在产品发生盘亏和毁损时,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P16095、产品清查中发现由于车间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转入“制造费用”科目的借方。P16096、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分配费用,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计价,适用于(A)P161A.各月末在产品数额很小B.各月末在产品数额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C.各月成本水平相差不大D.各月末在产品数额很大97、98、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但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P16499、在产品按在产品所耗原材料成本法计价,必须具备的条件是(C)P164A.在产品已接近完工B.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C.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D.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100.在产品完工率为(D)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P168A.所在工序工时定额B.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一半C.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D.上道工序累计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101、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者已经完工、只是尚未包装或尚未验收入库的产品。P168102、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中,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A)P169A.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B.全部计人当月在产品成本C.当月在完工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D.全部计入管理费用103、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应具备的条件有(A)(D)P171(双选)A.消耗定额比较准确B.消耗定额比较大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E.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小104、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也是表现在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上。P179105、为了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有着三种不同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以及以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为标志的三种不同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P181106、按照产品的品种计算产品成本,这种方法称为品种法;按照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这种方法称为分批法;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这种方法称为分步法。这三种方法,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必不可少的方法。P181-182107.产品成本的基本方法的得出是因为(A)(D)P181(双选)A.与生产类型的特点有直接的联系B.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C.成本计算工作简化D.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必不可少的方法E.有利于考核产品成本108、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有分类法和定额法两种。P182(填)109.划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标准是(D)P182A.成本计算工作的简繁P182B.对成本管理作用的大小C.成本计算是否及时D.对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是否必不可少110、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或者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P183111.适合大批量单步骤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D)P184A.分步法B.分批法C.分类法D.品种法112、简化的分批法,P230113、采用简化分批法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各个月份的间接计入费用的水平相差不多;(2)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比较多。P232114、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C)P233A.分车间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B.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产成品的方法C.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D.计算产品成本中各步骤份额的一种方法115、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A)P233A.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成本B.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C.计算半成品成本D.计算产成品成本117、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按其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可以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P234(填,选)118、逐步结转分步法实际上就是组合运用多个(A)P236A.品种法B.分配法C.系数法D.定额法119、产品成本计算的逐步结转分步法有分项结转和综合结转两种。P238(填)120、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情况的有(A)(B)P243(双选)A.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结转采用综合结转法B.各步骤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结转C.各步骤半成品按计划成本结转D.各步骤半成品按定额成本结转E.管理要求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121、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采用综合结转法结转成本,不能据以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考虑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P244122、成本还原方法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P245123、成本还原的对象是(B)P245A.产成品成本B.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C.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D.各步骤半成品成本124、将本月产成品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本月所产这种半成品的成本结构进行还原。P245(填)125、P246(填)126、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论半成品是在各生产步骤之间直接结转还是通过半成品库收发,核算的方法是(A)P252A.不通过自制半成品B.通过自制半成品确C.不通过原材料D.通过产成品127、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在(C)P254A.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B.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C.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广义的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D.前面步骤完工半成品与最后步骤产成品之间的费用分配128、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通常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法或定额比例法进行分配。P254(填)129、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点:eq\o\ac(○,1)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eq\o\ac(○,2)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P258130、分类法采用的目的是(B)P260A.计算各类产品成本B.简化成本计算工作C.加强各类产品成本管理D.计算各种产品成本131、在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中,采用系数法时,被选定为标准产品的应是(C)P261A.成本计算工作量最大的产品B.盈利最多的产品C.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适中的产品D.占企业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产品132、凡是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又可以按照要求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均可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P264133、分类法适用范围是同类产品和联产品两种。P264134、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的优点有(A)(B)P266(双选)A.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B.可以分类掌握产品成本情况C.可以使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计算结果更为准确D.便于成本日常控制E.便于类内各种成本分析135、副产品的的计价额,一般从总成本的“原材料”或“直接材料”项目中扣除;如果副产品的售价不能低偿其销售费用,则副产品不应计价,也就是说不从主产品成本中扣除副产品价值。P267136、各种成本核算方法中,能够控制成本的是(C)P272A.分步法B.分类法C.定额法D.品种法137、产品定额成本与产品计划成本的相同之处是:两者都是以产品生产耗费的消耗定额和计划价格为根据确定的目标成本;不同之处是:计划成本在计划期内通常是不变的,定额成本在计划期内是变动的。P274138、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方法有:限额法、分割法和盘存法三种。P277(填)139、用盘存法计算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时,根据“本期投产数量=本期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量-期初在产品数量”公式计算本期的投产产品数量时,如果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连续投入,在产品需耗用原材料,则公式的期初和期末在产品数量应是(C)P281A.实际消耗量B.实际产量C.约当产量D.计划产量140、除了经过切割才能使用的材料外,大部分原材料核算和控制用料差异的方法是(C)P282A.限额法B.切割核算法C.盘存法D.退料法141、自用半成品的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和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方法,与原材料相同。P283142、在计件工资制度下,生产工人工资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其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与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相类似。P283143、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成本差异=(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率P286144、计算月初在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是为了(A)P287A.调整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B.调整本月发生的定额成本C.正确计算本月累计定额成本D.正确计算本月产成品定额成本145、产品实际成本=按现行定额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脱离现行定额差异±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差异±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P289146、脱离定额差异,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费用的实际脱离定额的数额。P290(填)147、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B)P292A.定额提高了B.定额降低了C.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不利D.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取得了成绩148、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使用范围上(A)P295A.与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B.与生产的类型有着直接关系C.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机械制造业D.只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149、一个企业的各个车间或一个车间的各种产品可能同时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P297150、一种产品可能把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起来应用。P297151.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可能同时应用,也可能结合应用。P297(填)152.期间费用核算的内容不包括(D)P301A.财务费用的核算B.管理费用的核算C.销售费用的核算D.制造费用的核算153、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财务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P308154、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属于(A)P312A.成本报表B.损益报表C.销售报表D.资金报表155、管理费用明细表属于(A)P312A.成本报表B.损益报表C.销售报表D.资金报表156、管理费用明细表属于成本报表,而损益表属于财务报表。P312(填)157、成本分析法中的对比分析法只适用于(B)P313A.同质指标的对比B.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C.数量指标对比D.质量指标对比158、比率分析法主要有相关指标分析法和构成比率分析法两种。P314(填)159.产值成本率是产品总成本与(A)的比率。P314A.总产值B.商品产值C.净产值D.总产值和商品产值160.产值成本率是成本与产值的比率。P314(填)161、;162、163、;164、165.属于产品成本构成比率的指标是(D)P315A.产值成本率B.销售利润率C.成本利润率D.直接人工费用比率166、P329(填)167.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因素有产品品种比重变动和单位成本变动。P332(填)168、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三个,即产品产量变动、产品品种比重变动和产品单位成本变动。P332169.制造费用明细表反映工业企业(B)P343(07.1)A.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B.基本生产的制造费用C.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D.各生产单位的制造费用170.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C)指标的影响。P343A.产品总成本B.产品产量C.产品单位成本D.产品总成本和产品产量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l.简述成本会计的环节。P5答:成本会计的环节有七个,为:(1)成本预测;(2)成本决策;(3)成本计划;(4)成本控制;(5)成本核算;(6)成本分析;(7)成本考核。2.简述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的内容。P9答:(1)必须在企业中设置成本会计机构;(2)配备成本会计人员;(3)按照与成本会计有关的各种法规和制度进行工作。3、如何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P18答:(1)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都应贯彻受益原则。这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4.简述成本核算基础工作的内容。P22答:(1)定额的制定和修订;(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3)原始记录;(4)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5、在规定或者调整成本项目时,应该考虑哪几个问题?P26答:(1)费用在管理上有无单独反映、控制和考核的需要;(2)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的大小;(3)为某种费用专设成本项目所增加的核算工作量的大小。6.简述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的内容。P27答: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可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称为直接生产费用,如原材料、主要材料费用、生产工人工资和机器设备折旧费用等;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称为间接生产费用,如机物料消耗、辅助工人工资和车间厂房折旧费用等。7.简述生产费用按其计人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的内容。P28答:生产费用按其计人产品成本的方法可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称为直接计入费用;不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费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称为间接计入费用。8.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P28答:(1)对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核算;(2)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进行核算;(3)对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进行核算;(4)月末对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计算。9、什么是低值易耗品,它的摊销方法有哪些?P66-67答:(1)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劳动手段,包括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各种用具物品。(2)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三种。10.简述辅助生产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点。P136答:(1)简化了计算工作;(2)还能反映和考核辅助生产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3)还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11、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P141答:(1)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2)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3)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12.简述分批法的特点。P220答:(1)成本计算对象按批别;(2)成本计算期按生产周期;(3)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按批别。13.如何确定分批法下成本计算对象?P221答:(1)一般按一张定单作为一个批别;(2)可以将多张订单合并为一个批别;(3)可以将一张订单分割为多个批别。14.简述简化分批法的特点。P230答:(1)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增设生产工时专栏,平时只登记直接材料和生产工时,(2)间接费用登记在增设的生产成本二级账中;(3)完工批别应负担的间接费用按累计分配率分配。15、广义在产品概念和包含的内容。P252答:(1)广义在产品是指尚未产成的全部在产品和半成品。(2)包含的内容是:eq\o\ac(○,1)尚在本步骤加工中的在产品;eq\o\ac(○,2)本步骤已完工转入半成品库的半成品;eq\o\ac(○,3)已从半成品库转到以后各步骤进一步加工、尚未最后产成的产品。16、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方法有哪些?P277答: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方法有限额法、切割核算法和盘存法三种。(1)限额法也叫差异凭证法,在采用定额时,必须实行限额领料制度,符合定额的原材料应根据限额领料单等定额凭证领发。(2)对于经过切割才能使用的材料,除了采用限额法以外,还应采用切割核算法。(3)对于不能采用切割核算法的原材料,为了更好地控制用料,除了采用限额法以外,不应按期通过盘存的方法核算用料差异。17、简述工业企业成本报表的种类(或成本报表一般包括哪些内容)?P312答:成本报表一般包括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18、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P313答: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五种,为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连环替换分析法、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四、业务题:1、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和按材料定额消耗量直接分配材料费用这两种方法,具体应用哪一种方法计算,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计算格式与教材相同。例题P49(7分)例eq\o\ac(○,1):假定A、B两种产品领用主要材料4950公斤,单价15元,共计74250元。本月按产的A产品为170件,B产品为210件。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20公斤,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0公斤。要求: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解:eq\o\ac(○,1)A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170×20=3400(公斤);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10×10=2100(公斤),各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合计5500(公斤)eq\o\ac(○,2)eq\o\ac(○,3)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消耗量=3400×0.9=3060(公斤);B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消耗量=2100×0.9=1890(公斤)各种产品的材料消耗量合计=3060+1890=4950(公斤)eq\o\ac(○,4)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3060×15=45900(元);B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1890×15=28350(元);各种产品的材料费用合计=45900+28350=74250(元)例eq\o\ac(○,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8100元,甲产品生产量100件,单件消耗定额20千克,乙产品生产量200件,单件消耗定额5千克。要求:按材料定额消耗量直接分配材料费用。P49解:eq\o\ac(○,1)甲定额消耗量=100×20=2000(千克);乙定额消耗量=200×5=1000(千克)甲乙两产品合计定额消耗量=2000+1000=3000(千克)eq\o\ac(○,2)eq\o\ac(○,3)甲原材料费用=2000×2.7=5400(元);乙原材料费用=1000×2.7=2700(元)。各种产品的材料费用合计为8100元。2、出借、出租包装摊销的核算。P59例。假定某工业企业按实际成本进行包装物的日常核算。某月发出新的包装物的实际成本为:出借包装物3100元,出租包装物30000元。其中出租包装物一次发出的数量较大,规定分6个月平均摊销。该月报废出借包装物一批,残料已验收入库,计价500元。要求:计算每月摊销金额,当月应编制的会计分录。解:(1)发出新的出借、出租包装物时:(2)验收残料、冲减产品销售费用时:借:产品销售费用3100借:原材料500待摊费用30000贷:产品销售费用500贷:包装物33100(3)当月应分摊的出租包装物价值为:30000÷6=5000(元)借:其他业务支出5000贷:待摊费用50003、低值易耗品的分次摊销法。P69例:某工业企业新建一个车间,领取全套生产工具,其实际成本共计54000元,规定在一年半内分月平均摊销。要求计算每月摊销额,并做相应的会计分录。解:(1)领用生产工具时:借:长期待摊费用54000贷:低值易耗品54000(2)每月摊销额=54000÷18=3000(元)(3)每月末摊销生产工具价值3000元,共18个月,其会计分录为:借:制造费用3000贷:长期待摊费用30004、按工作量(或工作时数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P103例某工业企业有运货汽车一辆,原值220000元,规定的预计净残值为4%,预计行驶50万公里。某月份行驶2500公里。计算该辆汽车的单位折旧额和该月份的折旧额。解:(1)(2)该月折旧额=2500×0.4224=1056(元)5、利息费用的核算。P107例某工业企业每月的利息费用较大,采用按月预提、季末结算的办法。第2季度计划利息费用12900元,每月平均4300元。6月下旬,根据开户银行通知,用银行存款实际支付全季利息13100元。要求做相应的会计分录。解:(1)4、5两个月预提利息费用时:(2)6月份实际支付全季利息费用时:借:财务费用4300A:借:预提费用13100B:借:财务费用(13100-4300×2)=4500贷:预提费用4300贷:银行存款13100贷:预提费用45006、待摊费用支出和摊销的核算。P111-112例某工业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101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6330元,辅助生产车间126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2430元,专设的销售机构990元。要求:第4季度保险费的支付和摊销的会计分录。解:(1)支付时的会计分录:借: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11010贷:银行存款11010(2)该企业10、11、12月,每月做一次保险费待摊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保险费2530管理费用—保险费810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例题P125(9分)产品销售费用—保险费330第一步计算分配率,第二步进行分配,用列式表达。贷: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3670例eq\o\ac(○,1):某企业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分别是供电和机修。当月各车间发生直接费用和提供劳务情况列题表于下。P125基本生产行政项目供电机修生产用一般用管理合计直接费用(元)6104467410778提供供电(度)1400900030020010900劳务机修(工时)11080040950要求:根据所给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解:;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给:基本生产用:9000×0.64=5760一般耗用:300×0.64=192行政管理:6104—5760—192=152机修车间费用分配给:基本生产一般耗用:800×5.56=4448行政管理:4674—4448=226借:基本生产成本5760借:制造费用4448制造费用192管理费用260管理费用152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674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6104例eq\o\ac(○,2):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1999.3月份,修理车间费用4773元,修理劳务201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48小时;为其它车间、部门提供的修理劳务为:基本生产第一车间850小时,第二车间812小时,行政管理部门300小时,共1962小时。运输部门发生的费用为7324元,运输材料物资7400吨公里。其为为修理车间运输200吨公里;为其他车间、部门提供的运输劳务为:基本生产第一车间4250吨公里,第二车间1850吨公里,行政管理部门1100吨公里。共7200吨公里。采用直接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要求做会计分录。解:(1)计算分配率:eq\o\ac(○,1);eq\o\ac(○,2)(2)费用分配(3)编制会计分录:eq\o\ac(○,1)修理费用分配给:一车间850×2.4327217=2067.81eq\o\ac(○,2)运输费用分配给:一车间4250×1.0172222=4323.19二车间812×2.4327217=1975.37二车间1850×1.0172222=1881.86行政部门300×2.4327217=729.82行政部门1100×1.0172222=1118.95合计4773合计7324eq\o\ac(○,3)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6391.00第二车间3857.2510248.23管理费用1848.77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4773运输部门7324120978、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P130例(表5-4)仍以上题为例(1)交互分配:eq\o\ac(○,1);eq\o\ac(○,2)运输费用分配给修理车间=200×0.9897=197.94(元);修理费用分配给运输部门=48×2.3746=113.98(元)eq\o\ac(○,3)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197.94--运输部门113.98311.92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113.98--运输部门197.94311.92(2)对外分配:eq\o\ac(○,1)对外分配费用:修理费用=4773+197.94-113.98=4856.96(元);运输费用=7324+113.98-197.94=7240.04eq\o\ac(○,2)对外分配率:;eq\o\ac(○,3)修理费用分配给:一车间850×2.4755=2104.18eq\o\ac(○,2)运输费用分配给:一车间4250×1.0056=4273.63二车间812×2.4755=2010.11二车间1850×1.0056=1860.29行政部门300×2.4755=742.64行政部门1100×1.0056=1106.12合计4856.95合计7240.04eq\o\ac(○,3)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6377.81第二车间3870.4010248.21管理费用1848.79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4856.96运输部门7240.04120979、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计算例题P135计算(9分),不要求画表,用列式表达。例:假定上例企业确定的辅助生产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为:修理每小时2元;运输每吨1元。按计划成本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1)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费用:修理费用分配给:运输部门48×2=96运输费用分配给:修理车间200×1=200一车间850×2=1700一车间4250×1=4250二车间812×2=1624二车间1850×1=1850行政管理300×2=600行政管理1100×1=1100合计4020合计7400(2)辅助生产实际分配费用:修理车间=4773+200=4973(元);运输部门=7324+96=7420(元)(3)成本差异:修理车间=4973-4020=+953(元);运输部门=7420-7400=+20(元)(4)编制会计分录。根据题意,要求做分录就做分录,不要求做分录就不要做分录。①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200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运输部门96②借:管理费用973296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953制造费用——第一车间5950——运输部门20——第二车间34749739424管理费用1700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4020——运输部门74001142010、制造费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科目如果有年末余额,一般应在年末调整计入12月份的产品成本,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如果实际发生额大于计划分配额,用蓝字补加;否则用红字冲减。计算例题P144-145资料eq\o\ac(○,1)假设12月末制造费用资料为:全年实际发生110,000元,计划分配100,000元,其中A产品60,000元,B产品40,000元,要求追加分配制造费用。A追加分配=60,000×0.1=6000(元),B追加分配=40,000×0.1=400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A6000——B4000贷:制造费用10,000资料eq\o\ac(○,2):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采用计划成本分配。该车间某年全年度制造费用预算数为6l440元,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该年度计划产量甲产品为2800件,乙产品为13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为5小时,乙产品为4小时。5月份实际产量为:甲产品250件,乙产品110件。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2)计算本月甲、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P144解:(1)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2800×5=14000(小时)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1300×4=5200(小时)(2)甲产品该月定额工时=250×5=1250(小时);乙产品该月定额工时=110×4=440(小时)该月甲产品制造费用=1250×3.2=4000(元);该月乙产品制造费用=440×3.2=1408(元)11、废品损失的计算,有三种类型(8分)P149资料eq\o\ac(○,1)某车间某月份完工甲产品180件,生产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20件,废品残值300元,应由责任人赔偿500元。甲产品当月生产成本资料如下:P149直接材料250000直接工资10075+制造费用49400309475(元)原材料是生产开始一次投入,合格品生产工时3010小时,废品240小时。要求:(1)计算废品损失生产成本。(2)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核算的会计分录。(1)废品损失:;总计废品损失生产成本=25000+744+3648-300-500=28592(元)(2)不可修复废品会计分录:eq\o\ac(○,1)借:废品损失甲产品29392eq\o\ac(○,2)借:原材料30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贷:废品损失--甲产品300原材料25000eq\o\ac(○,3)借:其他应收款500工资744贷:废品损失--甲产品500制造费用3648eq\o\ac(○,4)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9392--废品损失28592贷:废品损失—甲产品28592资料eq\o\ac(○,2):甲车间3月份生产A产品500件,其中经验收入库发现废品10件,废品残值400元,合格品生产工时14700小时,废品工时300小时,全部生产工时15000小时。合格品与废品生产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40000元,直接工资18000元,制造费用12000元,合计70000元。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要求:计算废品损失。P149解:(1);(2)(3);(4)废品损失=800+360+240-400=1000(元)答:废品损失为1000元。资料eq\o\ac(○,3):某车间某月份完工甲产品300件,生产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5件,废品残值200元,应由责任人赔偿400元。甲产品当月生产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11340元,直接工资6489元,制造费用8034元,合计25863元。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废品完工程度为60%。要求:计算废品生产成本与废品净损失。P149解:(1);(2)(3)(4)废品生产成本=540+189+234=963(元);废品净损失=963-200-400=363(元)答:废品生产成本为963元,废品净损失为363元。资料eq\o\ac(○,4)总产品100件,废品损失率10%,原材料2200元,直接人工318元,制造费用530元。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损失。解:废品原材料费用=2200×10%=220(元);废品的人工费用=318×10%=31.8(元)废品的制造费用=530×10%=53(元)不可修复废品损失=220+31.8+53=304.8(元)答:不可修复废品损失为304.8元。12、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在产品的完工率例题P166-167,P题典125第9题,有3种类型。例eq\o\ac(○,1):甲产品经过三个生产工序加工制造,各工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及在产品数量如下表,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P166工序工时定额各工序在产品数一16420二205lO三14380合计501310要求:计算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及在产品约当产量。解(1);(2)第一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420×16%=67.2(件);第二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510×52%=265.2(件)第三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380×86%=326.8(件)答:第一工序完工率为16%,第二工序完工率为52%,第三工序完工率为86%。第一工序约当产量为67.2件,第二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为265.2件,第三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为326.8件。例eq\o\ac(○,2):某车间当月甲产品的费用资料如下表所示:项目原材料工资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元)18800144001890052100本月费用(元)1100002200028700160700合计1288003640047600212800甲产品原材料在生产中陆续投入,当月甲产品完工110件,月末在产品50件,完工程度60%。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P题125例9解:(1)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50×60%=30(件);总产量=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10+30=140(件)(2)分配率:;(3)月末在产品原材料=30×920=27600(元);月末在产品工资=30×260=7800(元);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30×340=10200(元);月末在产品总成本=27600+7800+10200=45600(元)(4)完工产品成本=110×920+110×260+110×340=167200(元)答:完工产品成本为167200元,月末在产品总成本为45600元。例eq\o\ac(○,3):资料:本月份完工甲产品140台,月末在产品60台,完工程度为50%。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初在产品和本月生产费用合计为137500元,其中原材料费用88200元,工资费用22100元,制造费用27200元。要求: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P166解:(1);;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60×50%=30(台)(2)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40×441=61740(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60×441=26460(元)完工产品工资费用=140×130=18200(元)月末在产品工资费用=30×130=3900(元)完工产品制造费用=140×160=22400(元)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30×160=22400(元)完工产品总成本=61740+18200+22400=102,340(元)月末在产品总成本=26460+3900+4800=35160(元)资料eq\o\ac(○,4):本月份完工甲产品500台,月末在产品100台,完工程度为30%,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月初在产品和本月生产费用合计为6890元,其中:原材料费用4240元,工资费用1590元,制造费用1060元。要求: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P166解:(1);;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00×30%=30(件)(2)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500×8=4000(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0×8=240(元)完工产品工资费用=500×3=1500(元)月末在产品工资费用=30×3=90(元)完工产品制造费用=500×2=1000(元)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30×2=60(元)完工产品总成本=4000+1500+1000=6500(元)月末在产品总成本=240+90+60=390(元)答:完工产品总成本为6500元,月末在产品总成本为390元。13、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计算例题P168-169资料eq\o\ac(○,1):某车间当月甲产品的生产费用资料为:月初在产品:原材料10000元,工资5000元,制造费用3000元,合计18000;本月费用:原材料20000元,工资10000元,制造费用5000元,合计35000。当月甲产品完工18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已经制成,尚未验收入库。要求: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P168(06.10)解:(1)生产费用累计:原材料=10000+20000=30000,工资=5000+10000=15000;制造费用=3000+5000=8000生产费用合计=30000+15000+8000=53000(元)总产量=1800+200=2000(件)(2)费用分配率:;;(3)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原材料=1800×15=27000(元),工资=1800×7.5=13500(元),制造费用=1800×4=7200(元),完工产品总成本=27000+13500+7200=23400(元)(4)月未在产品成本:原材料=200×15=3000(元),工资=200×7.5=1500(元),制造费用=200×4=800(元),月末在产品总成本=3000+1500+800=5300(元)答:完工产品成本为234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为5300元。资料eq\o\ac(○,2):某车间当月甲产品的生产费用资料为:月初在产:原材料10000元,工资5000元,制造费用3000元,合计18000;本月费用:原材料20000元,工资10000元,制造费用5000元,合计35000。当月甲产品完工18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已经制成,尚未验收入库。要求: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P168(06.10)解:(1)生产费用累计:原材料=10000+20000=30000(元);工资=5000+10000=15000(元);制造费用=3000+5000=8000(元)生产费用合计=30000+15000+8000=53000(元);总产量=1800+200=2000(件)(2)费用分配率:;;(3)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原材料=1800×15=27000(元),工资=1800×7.5=13500(元),制造费用=1800×4=7200(元),完工产品总成本=27000+13500+7200=23400(元)(4)月未在产品成本:原材料=200×15=3000(元),工资=200×7.5=1500(元),制造费用=200×4=800(元),月末在产品总成本=3000+1500+800=5300(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科版必修二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同步测试题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 四川外国语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建筑透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调研数学试卷含解析
- 某地产项目营销方案
- 房地产营销模拟训练
- 坚果种植的有机认证流程考核试卷
- 猪的饲养常见疾病识别考核试卷
- 汽车旧车销售市场调研数据分析考核试卷
- 电磁兼容测试仪考核试卷
-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
- 流浪动物救助中心犬粮公开招投标书范本
- 初中数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PPT
-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课件
- 无机保温砂浆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工艺课件
- 高三二轮复习:产业转移以富士康的企业转移为例课件
- 矿井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考试题(高级工)
- 高中语文《祝福》“谁是凶手”系列之祥林嫂死亡事件《祝福》探究式学习(教学课件) 课件
- 电子商务税收法律问题
- 水平泵房水泵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重点归纳及复习试题(杨干忠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