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集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_第1页
普集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_第2页
普集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_第3页
普集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_第4页
普集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集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武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央视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词是“龙行龘龘,欣欣家国”,这使长久尘封在字典中的生僻字“龘”,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了人们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先民造字之初,通过观察和摹略身边的事物现象,捕捉物象的具体特点来呈现字义,并实现构形与字义的紧密结合。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这是汉字构形的一个基本方略。汉字构形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比如,古汉字日、月、云的构形,是人抬头看到的样子;古汉字龟、瓜的构形,是人俯视看到的样子。

古汉字“人”字的构形,是一个侧身而立的人。那么,古人在造“人"字时,为什么没有选择正面站立的形象呢?因为正面站立的形象,显得特自信,有一种高调的感觉。选择侧面弓背的形象,显得谦恭有礼,是因为我们古人心存敬畏与谦卑。可见,我们常常可以从汉字构形中,体察民族文化心理。……

三叠字是由三个相同的部件组合而成的汉字,组合形式是“一上二下”,往往由“形"见“义”。三叠字含义常与数量有关,一般表数量多,例如“森”,表树多;“鑫”,表金多。也可表确数,例如“灥”,表三眼泉。还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性状,例如“猋”,表狗奔跑的样子。

材料二:

汉字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存留历史文化和造字时人类观念的痕迹,这是汉字的表意性质决定的。这些历史文化信息一般存留在一个或一组汉字的构形理据之中。但是,造字属于不同时代,随着构形和语义的发展演变,各种不同字样的形体中的表意成分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即使是今天所见的甲骨文,也未必是最早的汉字,每个字样造字或演成的准确时代难以确考,它对历史文化的见证作用就难以作为一种科学的证据,最多可以是一种假说。汉字的构形不是照相,而是一种特征的勾勒,必须有较多的雷同,才能够归纳出一点信息,而且是笼统的信息,想到字形中去找故事,去证明具体的史实,是很难做到的。何况,构形反映出的文化信息,只有在对具体意象进行描述时,才能做到;而汉字的构形系统逐渐向形声化发展,一切都渐渐概括、类化,信息量还要逐步减少。对汉字携带历史文化信息求之太过的情况,比比有之。例如,有人以为甲骨文中有很多字是表示阶级斗争的;也有人认为汉字很多字形描述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有人说,《说文解字》的《山部》《水部》字中暗含了河图洛书的真意……这些都是无法验证的说法,也违背汉字的实际。夸大汉字对历史文化的解释作用,在例证不足、文献依据不足的情况下,凭着个别的字形,猜测编造似是而非的故事或者附会某一具体史实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自王宁《汉字构形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关系》,有删改)

材料三:

汉字的文化阐释,指通过对汉字构形及其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文化信息的揭示和分析,来探讨汉字的构造、发展与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层关系,从而阐释汉字构形的理据、特点和规律的方法。汉字记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弘扬汉字文化,需要对其内涵进行多层次的揭示和科学的阐释。

以许慎《说文解字》为代表的传统文字学,在分析汉字时试图揭示其构形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形成了汉字阐释的深厚传统。如《说文》解释“示"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这些解释体现了许慎对汉字构形的文化要素的辨析,开启了汉字文化阐释的先河。不过,许慎的汉字文化阐释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他所据以分析的汉字形体主要是小篆,尽管小篆是古文字的终极形态,但经历了漫长发展演变后,与古文字的早期形态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些字甚至已变得面貌全非,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构形分析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差错;另一方面,中华历史文化也是一个不断发展流变的系统,汉字产生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后来阐释者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已有很大不同,而作为阐释者的任何人都难以摆脱时代文化的影响,因此,对汉字的文化阐释,总是有着某个时代学者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下面以“示"的阐释为例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示”字最早的形体见于甲骨文,并不是由“二(上)"和“三垂”构成的,与“天垂象"毫无关系。“示”本是表示宗庙神主的象形字,“示"就是“主”。《史记殷本纪》所记商代先公“主壬"主癸”,甲骨文作“示壬"示癸”。殷商甲骨文中出现的这些“示”,都是时王祭祀的先公先王,也就是宗庙里供奉的代表诸位先祖的神主。《说文》:“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宗庙之“宗”,是由庙宇和神主构成的会意字。《说文》所收录的“主”“室"祐”等字,都是“示"的后起分化字,从这些后起字也可以推求“示”的原初含义。根据“示"在甲骨文中的用法和上举相关字,可以肯定“示”这个字原初的构形和含义,就是指宗庙供奉的祖先神主。可见,从文字的演变进程能够推断其文字内涵。

许慎对“示"字的分析和解说,显然受到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同时,他也指出“示”还表示“神事"之意,这为《说文》所有从“示”旁的字提供了分析依据。《说文》关于“示"和从“示”字的分析,是建立在古代祭祀礼仪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上的。许慎的解释虽然并不是“示"字所蕴含的原初文化信息,受到一定的时代局限,但其分析的路径是大体正确的。

(自黄德宽《古文字与汉字文化的传承》,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由于每个字样造字或演成的准确时代难以确考,所以它对历史文化的见证作用就难以作为一种科学的证据,最多可以是一种假说。

B.《说文》收录的宗庙之“宗”,是由庙宇和神主构成的象形字,它和《说文》“主"室”“祐"等字,都可以起到借助推求“示”的原初含义的作用。

C.汉字记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要对其内涵进行科学的文化阐释,首先要揭示和分析汉字构形及其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文化信息。

D.许慎从字的构形要素入手,去解释“示"字所蕴含的原初文化信息,是依据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学说阐释,体现了时代局限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的发展演变和历史文化的发展流变等因素,导致对汉字的文化阐释有着某个时代学者自身的历史局限性,所以许慎对“示”字的解释是不可取的。

B.材料二中提到,想要从汉字中阐释历史文化信息,往往“求之太过"而出现“无法验证的说法”而“不足取”,侧重阐述汉字对历史文化阐释的有限性。

C.材料三结合许慎《说文解字》中对“示”字的阐释,侧重阐述如何摆脱传统文字学的局限性,科学地进行汉字文化阐释。

D.科学的汉字文化阐释,可以揭示汉字自身携带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彰显汉字体系的文化属性。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材料三中对“汉字的文化阐释"定义的一项是()

A.由甲骨文字形可见,“目”字形体多为横向,眼珠之内瞳孔或有或无,至西周则变为明显的横目且无瞳孔。

B.《康熙字典》:“耻,从心耳会意,取闻过自愧之意,凡人心惭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

C.信: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立身之本。

D.见:甲骨文为“一个站着或坐着的人和一只大眼睛”。

4.请你根据三叠字的组合特点,对“龘"进行文化阐释,并推断出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词中的“龙行龘龘”的寓意。

5.材料一对“人"字进行了文化阐释,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相关内容,说说该从哪些角度判断对“人”字的文化阐释的合理性?

(2024高二下·武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价值

余清平

①初春的下半夜,大山里很寒冷。锄奸队长张德应借着微弱的月光察看山头的动静。突然,夜枭的叫声划破黑夜,钻入耳朵。他高度警惕的心情顿时宽慰了些,因为,这是湘南游击队接应的暗号。

②张德应带着三个孩子。他挨个在孩子的脸上抚摸了一下。他知道孩子需要他的抚摸,这样,可以获得安全感,因为,孩子们黑豆似的瞳仁,告诉了张德应。为了这三个抗日英雄的遗孤,张德应的两个战友已经牺牲。现在护送孩子的担子,他独自担着。

③张德应记得临出发前,首长神情严肃地说:“派你护送这些革命烈士的后代,你虽然是湘南人,但长期在岭南活动,群众基础好。记住,三个孩子一个也不能落下,要安全送过梅关,交给湘南游击队藩哲夫队长。"首长又安排了两个锄奸队战士,一个叫何小山,广东花县人,一个叫谢回平,湖南常德人。首长更嘱咐:“你们到了珠玑巷,游击队有人来接头的。”张德应回答:“一定完成任务,首长!"

④可是,在横穿清远公路时,何小山牺牲。当时,张德应指挥谢回平带着三个孩子穿越公路,何小山在后掩护。日本便衣队发现他们追了上来。何小山说:“队长快走,我掩护。”

⑤何小山像一枚楔子钉在路上。本来他可以跑掉的,但为了让孩子获得安全,他跳上石头吸引便衣队。护送孩子跑上山头的张德应看到何小山子弹打光了,与便衣队拼刺刀,负伤被抓。便衣队将他吊在大榕树上一刀一刀剐他的肉,他也没哼一声。

⑥谢回平是在晚上牺牲的。当时,是深夜,他们绕过英德的一个村子,孩子们饿得走不动。谢回平要求去弄点吃的。起先,张德应说不行,危险。可是,当他看到孩子饿得口水直流。就从身上摸出两个银元塞到谢回平手里,说:“注意安全,快去快回。"谢回平摸到村边,谁知道村庄里驻扎着鬼子兵。鬼子的狼狗一叫,谢回平就被包围了。张德应想去接应,但三个孩子怎么办?突然,他听到“轰,轰”两声巨响,是谢回平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与鬼子同归于尽。

⑦张德应含着眼泪背起三个孩子一阵猛跑,直到累得瘫下来,才住脚。张德应歇了一会儿,看看没有危险,就将三个孩子安顿在山洞里,自己去田地里找了些半烂的山芋、红薯给孩子充饥,才继续带着孩子继续北进。好在这一路走来,山高林密,再没遇到多少危险。

⑧张德应抬头看看,翻过丹霞山,就进入珠玑巷。现在,虽然听到山上传来自己同志的暗号,但张德应也不敢大意。他从腰里抽出两支快慢机,握在手里,带着孩子在密林中穿行。好不容易到了山顶,突然,从树上飘下四条黑影。张德应一摆手中快慢机,挡在孩子身前。

⑨“桃花源陶渊明。"来人压低声音问。张德应一听,是接应同志的暗号,连忙回答:“珠玑巷张九龄”。从树上飘下的四个人是湘南游击支队的同志,带头的是游击支队长藩哲夫。藩哲夫让其他队员在梅关警戒,自己则带领三个队员下来接应。张德应握着藩哲夫的手说:“可把你们盼来了。"

⑩藩哲夫也摇着张德应的手说:“辛苦了,张队长。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接应你们,保证安全。”藩哲夫让同来的游击队战士取下背上背着的包袱,打开来,里面是用米粉烙的饼,让孩子们吃。三个孩子们吃饱后,藩哲夫在前,三个游击队员背起三个孩子在中间,张德应殿后,一行人一起向珠玑巷奔去。

藩哲夫说:“走过这段山路,前面的路平坦很多。"张德应听了,一愣,忽然想起多年来抗日的艰辛,就如这走路一样,走了这么多年艰难困苦的路,现在是该走平坦的路了,鬼子这几年的兵力捉襟见肘,在缅甸被国军击败,在中原,更被八路军打得焦头烂额,也许不用多久,就能将鬼子赶出中国。

“我们抗日的路也会平坦多了。”张德应接了一句。藩哲夫听了,会意地笑了。

一行人快走到了珠玑巷时,已是曙光初绽。张德应说:“我们快点行动,翻过梅关,那边就是你们湘南游击队的活动范围。"话音未落,刹那间,两发炮弹从南雄县城那边呼啸而来,有一枚落在他们的身后。

“快卧倒!”张德应急忙扑倒后面那个背着孩子的队员……张德应中弹牺牲。那时,正是1945年2月。

建国70周年,我在常德一所学校给孩子们讲教学课。当我讲完这个故事,孩子们都哭了。我想起多年来曾有人问过我“三个优秀战士为了护送三个孩子而牺牲,值不值得"这个问题。我走下讲台,一一抚摸这些孩子。我想我得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生命的价值?我说:“孩子们,先烈们艰苦抗日,献出生命,就是为了孩子们有书读,有平安的日子过!”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张德应烈士牺牲时说的话。我就是三个孩子中的一个。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挨个在孩子的脸上抚摸了一下”,可以看出张德应对孩子们的关爱,此举也让张德应获得了安全感。

B.面对凶恶的敌人,何小山“没哼一声”,张德应“挡在孩子身前”,都体现了锄奸队员的大无畏精神。

C.小说中的接应暗号“桃花源陶渊明”“珠玑巷张九龄"既有文学气息,又与护送遗孤的线路相关联。

D.小说的结尾以“我”和孩子们的交流探讨了生命的价值,呼应了小说的标题,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颇为用心,既交代夜晚寒冷昏暗的特点,也烘托出张德应等待接应前的紧张心情。

B.“像一枚楔子钉在路上”,用“钉”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何小山掩护三个孩子毫不畏惧的英勇气概。

C.“曙光初绽"暗示胜利在望,话音未落,张德应中弹牺牲,前后情节发生突转,形成强烈的艺术张力。

D.小说叙事采用“线性结构”,以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从抗战写到建国70周年,时间跨度大。

8.有人认为第两段与主线无关,属于闲笔可以删去,你是否赞同?请简要分析。

9.这篇小说入选《寻找证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微型小说作品精选》,请试着从编选者的角度谈一谈它入选的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武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王遣张耳与韩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破代兵,禽夏说。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①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之。’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低水上,禽赵王歌。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

材料二:

战失其道,未有不败者;战得其道,未有不胜者。胜则破竹之势成,迎刃之机顺矣。自此招揽豪杰,部署长吏,抚辑人民,收按图籍,颁布教章。所谓略地也,顾其策何先?曰:是有机焉!蹈之而动耳,不烦兵也。

李左车之对淮阴②也,曰:“将军虏魏王、禽夏说,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余万众,威震天下,此将军之所长也。然众劳卒疲,其实难用。今以罢弊之卒,屯之燕坚城之下,燕若不服,齐拒境以自强,此将军之所短也。为将军计,莫若按甲休兵,遣辩士奉咫尺之书于燕,暴将军所长,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而东临齐,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

(节选自《乾坤大略》)

【注】①李左车:赵国名将李牧之孙。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赵亡后,韩信对他以礼相待,虚心求教。李左车提出“百战奇胜”的良策,使韩信收复燕、齐之地。②淮阴:指淮阴侯韩信。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A韩信兵B号C数万D其实不过E数千F能千里而袭G我H亦已罢极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向前、前进,与《项脊轩志》中的“前辟四窗"的“前”用法不同。

B.麾下,文中指部下,其中的“麾"与“麾之即去”中的“麾"意思不同。

C.儒者,指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汉以后泛指一般的读书人。

D.按,文中指收拾、放下,与成语“按图索骥”中的“按"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左车认为韩信进攻的锋芒锐不可当,他请求成安君一定不要出来应战。而是由他率领三万奇兵对敌。

B.李左车的建议未被成安君采纳,成安君认为如不出战,诸侯会认为赵国胆怯,进而轻视并讨伐赵国。

C.李左车认为韩信很快就打败了赵国二十多万大军,威震天下,但是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实际上难以再战。

D.李左车建议韩信按兵不动,派能言善辩的人带着书信到燕国去,展示自己的长处,燕国一定不敢不听从。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

②今以罢弊之卒,屯之燕坚城之下,燕若不服,齐拒境以自强,此将军之所短也。

14.李左车分别为成安君和韩信献策,这两种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4高二下·武功月考)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游船

刘攽

太液沧波北下流,依然清浅可胜舟。

浴凫鸣鹤辉辉日,折苇衰荷澹澹秋。

胜境陈前终不厌,机心去尽了无愁。

宋生【注】善赋登临兴,华发相从免独游。

【注】宋生:宋玉,战国时期辞赋家,著有《高唐赋》等作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写诗人与友人乘舟游玩的所见所感,起承转合,自然流畅,音韵和谐。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熠熠生辉,画面令人陶醉。

C.诗人置身秋日的胜景中,百看不厌,流连忘返,内心的尘事烦扰烟消云散。

D.尾联写到诗人虽有宋玉的才情,与友同游免于孤单,但头上华发让人唏嘘。

16.这首诗是如何抒发诗人的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17.(2024高二下·武功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两句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2)柳永《望海潮》中“,"两句委婉称扬了孙何政绩卓著。

(3)古人常借动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陈情表》中用“___”来表达了自己的忠诚与惶恐,《项脊轩志》中则用“"来表达了自己的欣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4高二下·武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三月,有机会随同文化部的几位领导同志以及茅以升先生重访阔别三十年的赵州桥,还到同样阔别三十年的正定去转了一圈。地方,是旧地重游;两地的文物建筑,却真有点像旧雨重逢了。对这些历史胜地、千年文物来说,三十年仅似①;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却是变化多么大——②的三十年呀!这些文物建筑在这三十年的前半遭受到令人痛心的摧残、破坏。但在这三十年的后半——更准确地说,在这三十年的后十年,也和祖国的大地和人民一道,翻了身,获得了新的“生命”。其中有许多已经更加健康、壮实,而且也显得“年轻"了。它们都将③,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最辉煌的典范继续发出光芒,受到我们子子孙孙的敬仰。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画横线句子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号啕大哭起来。

B.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

C.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D.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20.“三十年"一词多次出现在材料中,请结合材料分析文中三处加点的“三十年”的不同含义。

(2024高二下·武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电脑已能以人类远远不能企及的速度和准确性实现原先属于人类思维独霸领域的大量任务。我们对于机器能在体力方面超过自己早已司空见惯,①。相反地,我们还会因为拥有以巨大的速度,和以几十人都相形见绌的效率来完成任务的机器而感到由衷高兴。机器的这样一些成就丝毫都不会伤害我们的自尊心。【甲】但是,②——正是思维的能力,使人类超越了自身体力上的限制,取得了相较于其他生物而言更加令人骄傲的成就。【乙】如果有朝一日机器会在我们自以为优越的品质上超越我们,我们是否甘心于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奉上那唯一的特权呢?③,不是什么新问题。但是【丙】,现代电脑技术时代的来临赋予这个问题一种新的冲击力。【丁】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这一问题触及哲学的深刻底蕴。"是原文中的一句话,根据材料内容,其所在位置最恰当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四、写作(60分)

23.(2024高二下·武功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的人主张凡事要以和为贵,在日常生活中,人应加强自我约束,但也有一些人提出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无论多么小心,仍不可避免与人发生冲突,所以要学会在冲突中解决问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3.C

4.①“龘”是三叠字,表示“龙"多的样子。其本义是龙腾飞的样子。

②表达一种气势磅礴、充满力量和威严的场景,寓意着中国人的精神腾飞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5.①通过考察“人”字的原初构形;

②结合“人"字的发展演变(它的相关字)过程;

③依据“人”字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运用。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论点、论证方法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重要概念,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

A.“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曲解文意,原文材料二有说“即使是今天所见的甲骨文,也未必是最早的汉字"。

B.“是由庙宇和神主构成的象形字”张冠李戴,原文材料三说的是“是由庙宇和神主构成的会意字"。

D.“依据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学说阐释”过于绝对,材料三说的是“许慎对‘示’字的分析和解说,显然受到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是“受到影响”,而非“依据"天人感应学说。

故答案为: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所以许慎对“示”字的解释是不可取的"曲解文意,材料三说的是“许慎的解释虽然并不是‘示’字所蕴含的原初文化信息,受到一定的时代局限,但其分析的路径是大体正确的”。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重要概念,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是对汉字构造发展的分析,属于对“目"字的文化阐释。

B.是对汉字构形特点的分析,可以作为“耻”字的文化阐释。

C.是阐释“信"的重要性,而不是“信”字构形的理据、特点或规律,不能作为“信"字的文化阐释。

D.从甲骨文中“见”字的构形来分析其含义,可以作为“见"字的文化阐释。

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材料一中说“三叠字……往往由‘形’见‘义’”,因此,我们可根据“龘"中三个繁体“龙”的形态推测其意义。比如,材料一中说“三叠字含义常与数量有关,一般表数量多”,由此,我们可推知“龘”可以用来表示“龙"多的样子。而结合原文“还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性状……表狗奔跑的样子”,也能给我们启发,思考“龘"是否可以表示龙的运动状态,比如表示龙腾飞的样子。

而结合我们当下的时代背景,以及该字在材料中所运用的场景“央视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词”,以及“龙行龘龘,欣欣家国"的整体语境,可以看出其意在表现当下中国的气势腾腾与繁荣昌盛。所以,我们可以说,该字表达的是一种气势磅礴、充满力量和威严的场景,寓意着中国人的精神腾飞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故答案为:①“龘”是三叠字,表示“龙"多的样子。其本义是龙腾飞的样子。②表达一种气势磅礴、充满力量和威严的场景,寓意着中国人的精神腾飞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材料三对“示”字的阐释,从“最早的形体见于甲骨文"分析其原初构形,再从各种文献如《史记·殷本纪》《说文》等具体运用中确定“‘示’这个字原初的构形和含义”,并分析了“从‘示’构成的字记载了古代祭祀礼仪的大量信息”,即它的发展演变过程,对“示”字进行了文化阐释。而对于“人"字来说,我们要对其进行文化阐释,首先也要通过考察“人”字的原初构形、发展演变(它的相关字)等。

根据材料二“在例证不足、文献依据不足的情况下,凭着个别的字形,猜测编造似是而非的故事或者附会某一具体史实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可见,作者认为科学的汉字文化阐释不仅要凭着字形,还需要“例证”“文献依据"。也就是说,对“人”字进行文化阐释既要凭借字形,又要注意搜寻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对于“人"字的例证和文献依据。

故答案为:①通过考察“人”字的原初构形;②结合“人"字的发展演变(它的相关字)过程;

③依据“人”字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运用。

【答案】6.A

7.D

8.示例1:不可以删去。①点明了当时的抗战形势,交代了小说的时代背景。②舒缓情节节奏,与后文张德应牺牲的情节形成反差,使叙述张弛有度。③通过对话与心理描写展现了张德应积极乐观的性格特征。④由山路联想到抗日之路,显示了抗战胜利的必胜信念,丰富了主题。

示例2:可以删去。①删去后情节更加紧凑,第十段结尾“一行人一起向珠玑巷奔去"与第十二段开头“一行人快走到了珠玑巷时”衔接紧密。②主题更集中,凸显了革命先烈的牺牲是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的主题。

9.①小说写锄奸队长与两位战士舍命护送三个烈士遗孤的故事,表现了革命志士英勇不屈、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彰显了红色革命文化的主旋律。②小说开篇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述故事,视野开阔,客观全面,便于读者了解故事全貌,结尾转入第一人称叙事,使故事更具真实性,激发读者的共鸣。③历史与现实贯通融合,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历史题材的现实意义,给读者以新奇感。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小说阅读选择题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要读懂文章,主要分析对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表述是否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及个性化解答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原文内容分析答题。只要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都视为正确答案。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写作特色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让张德应获得了安全感”有错,应为孩子们需要安全感。

故答案为:A。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小说叙事采用‘线性结构’,以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错,小说采用“非线性结构”,突破时间限制,不断采取倒叙、时间跳转的方式叙事。

故答案为: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及个性化解答的能力。

示例1:不可以删去。

①从内容上看,这两段点明了当时的抗战形势,如“鬼子这几年的兵力捉襟见肘,在缅甸被国军击败,在中原,更被八路军打得焦头烂额”,交代了小说的时代背景。

②从情节角度看,小说前面的情节一直很紧张,而现在终于碰到了接应他们的藩哲夫等人,他们关于道路“平坦”的对话舒缓了情节节奏;并且这两段充满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与后文张德应牺牲的情节形成反差,使叙述张弛有度。

③从人物形象上看,藩哲夫的话引发了张德应的思考,写了他的心理,他想到了鬼子在缅甸和中原打了败仗,想到“也许不用多久,就能将鬼子赶出中国”,语言上“我们抗日的路也会平坦多了”也反映了他对抗战胜利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总之,这两段通过对话与心理描写展现了张德应积极乐观的性格特征。

④从主题上看,藩哲夫“走过这段山路,前面的路平坦很多"的话引发联想,想到“我们抗日的路也会平坦多了”,由山路联想到抗日之路,显示了抗战胜利的必胜信念,丰富了主题。

示例2:可以删去。

①从情节上看,如果没有这两段,第十段结尾“一行人一起向珠玑巷奔去"与第十二段开头“一行人快走到了珠玑巷时”衔接紧密,删去后情节更加紧凑。

②从主题上看,如果删去这两段,小说主题更集中,三个战士为护送三个孩子牺牲,凸显了革命先烈的牺牲是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的主题。

故答案为:示例1:不可以删去。①点明了当时的抗战形势,交代了小说的时代背景。②舒缓情节节奏,与后文张德应牺牲的情节形成反差,使叙述张弛有度。③通过对话与心理描写展现了张德应积极乐观的性格特征。④由山路联想到抗日之路,显示了抗战胜利的必胜信念,丰富了主题。示例2:可以删去。①删去后情节更加紧凑,第十段结尾“一行人一起向珠玑巷奔去"与第十二段开头“一行人快走到了珠玑巷时”衔接紧密。②主题更集中,凸显了革命先烈的牺牲是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的主题。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写作特色的能力。

①入选《寻找证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微型小说作品精选》,表明主题契合。小说写锄奸队长张德应与两位战士何小山、谢回平,舍命护送三个烈士遗孤的故事。他们的牺牲都很悲壮,表现了革命志士英勇不屈、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彰显了红色革命文化的主旋律。

②入选《寻找证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微型小说作品精选》,表明小说手法运用恰当。比如从写作人称的转换来看,小说开篇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述故事,写张德应接受任务,三个战士护送孩子的过程,牺牲的经过等,客观全面,便于读者了解故事全貌;而结尾转入第一人称叙事,以其中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关于“价值"的认知,使故事更具真实性,激发读者的共鸣。

③入选《寻找证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微型小说作品精选》,表明小说能够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证明。小说主体部分写的是“历史”,写抗日战争期间战士护送烈士遗孤的感人故事,表明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这些英雄的自我牺牲;而结尾回到“现实”,思考“价值"问题。这样历史与现实贯通融合,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历史题材的现实意义,给读者以新奇感。

故答案为:①小说写锄奸队长与两位战士舍命护送三个烈士遗孤的故事,表现了革命志士英勇不屈、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彰显了红色革命文化的主旋律。②小说开篇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述故事,视野开阔,客观全面,便于读者了解故事全貌,结尾转入第一人称叙事,使故事更具真实性,激发读者的共鸣。③历史与现实贯通融合,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历史题材的现实意义,给读者以新奇感。

【答案】10.DFH

11.B

12.B

13.①希望你暂借我三万奇兵,从小路去拦截他们的粮草。

②现在让疲惫不堪的士兵驻扎在燕国坚固的城池之下,燕国如果不投降,齐国又边境上加强防御以自保,这就是将军的短处。

14.①给成安君的策略:避敌锋芒,攻敌弱点。

②给韩信策略:避己之弱,示敌以强。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筛选信息;称谓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辨析文言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汉王派遣张耳和韩信一起领兵向东北攻击赵国、代国,攻破了代国的军队,擒获了夏说。韩信和张耳带领数万军队,想要向东攻下井陉,攻打赵国。赵王和成安君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他们,就集结重兵扼守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军队。广武君李左车给成安君献上计策说:“我听说汉将韩信已经渡过西河,俘虏了魏王,擒获了夏说,决计要攻下赵国,这是乘胜而远离国土的战争,进攻的锋芒锐不可当。我听说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士兵就面有饥色;临时打柴割草来做饭,军队就经常吃不饱。如今井陉的道路狭窄,无法通过并行的两辆战车,骑兵不能排成行列前进,行军前后绵延数百里,那种形势下军粮一定是排在部队的后面。希望你暂借我三万奇兵,从小路去拦截他们的粮草;您要深挖战壕,高筑营垒,拒不出战。他们向前进无法交战,向后退无法回去,我率领奇袭部队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野外劫掠不到任何粮食,不出十天,两位将领的首级就能送至您的帐前。希望您认真考虑我的计谋。否则,一定会被这两个人所俘虏。"成安君是个儒者,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能使用诈谋诡计,说道:“我听兵法讲‘兵力超过敌人十倍便可以包围他们,超过一倍便可以交战。’如今韩信的军队号称几万,事实上不过数千人,又千里跋涉来袭击我们,也已经精疲力竭了。现在面对这样的敌人还退避不出击,以后假如遇到更强大的敌人,我们依靠什么来抵抗呢?诸侯会认为我们胆小而轻易地前来攻打我们。”因而他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策。韩信派人暗中探查,知道广武君的计策没被采纳,回报情况后,韩信大喜。于是就率兵攻击,大破赵军,在派水上斩杀了成安君,擒获了赵王歇。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

材料二:

如果违背了作战规律,没有不失败的。如果遵守了作战规律,就没有不取胜的。胜利之后,势如破竹的态势就可形成,迎刃而解的时机也会随之而来。之后,就可以进一步招揽豪杰志士,设置各级官吏,安抚体恤百姓,接收和查验地图和户籍,颁布教令与法律。这些所谓的攻取土地,首先需要考虑什么策略呢?回答是:这是需要时机的,只要遵循作战规律去做就可以了,并非都要动用武力。

李左车对淮阴侯说:“将军俘虏魏王、擒获夏说,不到一个早晨就打败了赵国二十多万大军,威震天下,这是将军的长处。但士兵们疲惫不堪,实际上难以再战。现在让疲惫不堪的士兵驻扎在燕国坚固的城池之下,燕国如果不投降,齐国又在边境上加强防御以自保,这就是将军的短处。为将军计议,不如按兵不动,派能言善辩的人带着书信到燕国去,宣扬将军的优点,燕国一定不敢不听从。燕国一旦服从,然后往东进攻齐国,即使有智者,也不知道该为齐国出什么计策。"

(节选自《乾坤大略》)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今韩信的军队号称几万,它事实上不过数千人,又千里跋涉来袭击我们,也已经精疲力竭了。

“数万”作“号"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D处断句;

“其实不过数千”,“数千"作“不过”的宾语,其后断句,所以F处断句;

“我"作“袭”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H处断句。

故答案为:DFH。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辨析文言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前”,动词,前进。/名词做状语,在前面。句意:他们向前进无法交战。/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

B.错误。“麾下,在文中指的是军旗下。/“通‘挥’,指挥”。句意:两位将领的首级就能送至您的帐前。/命令他走就离开。

C.正确。

D.正确。“按”,收拾、放下。/按照。句意:不如按兵不动。/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

故答案为:B。

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进而轻视并讨伐赵国”错误。由原文“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可知,文中的意思是“诸侯会轻易地讨伐赵国”。

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假”,借;“间”,从小路;“绝”,拦截;“辎重”,粮草。

(2)“罢弊”,疲惫不堪;“屯”,驻扎;“此将军之所短也”,判断句,“此……也”表判断,

故答案为:①希望你暂借我三万奇兵,从小路去拦截他们的粮草。

②现在让疲惫不堪的士兵驻扎在燕国坚固的城池之下,燕国如果不投降,齐国又边境上加强防御以自保,这就是将军的短处。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①给成安君的策略:根据材料一,李左车献策时,重点分析了韩信攻打赵国是乘胜作战,进攻的锋芒锐不可当;但他的士兵面有饥色吃不饱;又分析了地势特点,井陉这地方的道路狭窄,赵国士兵只能绵延数百里,军粮一定是排在部队的后面。献计愿意带兵从小路去拦截他们的粮草,您拒不出战,不出十天就能抓住赵国首领。可知这是避敌锋芒,攻敌弱点。

②给韩信策略:根据材料二,李左车分析了淮阴侯拥有的长处,威震天下;以及现下面临的问题,士兵们疲惫,难以再战。建议按兵不动,派辩士到燕国宣扬您的优点,遮蔽短处,以此来稳住燕国,再谋图进攻齐国。可知是想避己之弱,示敌以强。

故答案为:①给成安君的策略:避敌锋芒,攻敌弱点。

②给韩信策略:避己之弱,示敌以强。

【答案】15.D

16.①借景抒情,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流水清浅,白鹭沐浴,鹤声响彻,日光生辉,芦苇低垂,荷花凋零的秋日景致,营造了静谧唯美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愉悦澄明的心境。

②直抒胸臆,颈联作者直接表达了美景当前,百看不厌,机心全无,忧愁消散的情感;尾联“华发相从免独游"表达了作者与知己同游的快乐。

③借典抒情(用典),借用宋玉登临赋诗的典故,表达自己才情斐然,志趣高雅。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读此题,首先指出是什么表达技巧,再结合内容、主题、艺术效果来分析其作用。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D.“但头上华发让人唏嘘”理解错误,“华发相从"是指有华发的朋友相伴,提到同游的朋友已华发,并非指自己;“让人唏嘘”,情感分析错误,此刻美景在前,友人相伴,心境是愉悦的,颈联点明了诗人的心情是“了无愁"。

故答案为:D。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歌前两联诗意是:太液池的碧绿的波浪从北往下继续流淌,依然清澈浅碧,适合船只通行。白鹭在水中洗澡,鹤鸣声响彻亮,阳光照耀闪闪发光的一天,采摘的芦苇和凋谢的荷叶静静地映照着秋景。诗人在这两联描写了流水清浅,白鹭沐浴,鹤声响彻,日光生辉,芦苇低垂,荷花凋零的秋日景致,营造了静谧唯美的氛围,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愉悦澄明的心境。

颈联诗意是:这美景陈列于眼前使人陶醉,即使常常来到这里也不会感到厌倦,功利之心都消散了。这一联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表达了美景当前,百看不厌,机心全无,忧愁消散的情感;尾联“华发相从免独游”意思是花白头发的朋友们陪伴着我,不用再独自游览。这句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与知己同游的快乐。

“宋生善赋登临兴"诗意是宋生善于作赋,登上高山远眺时情绪激荡。诗人在这一句中借用宋玉登临赋诗的典故,表达自己才情斐然,志趣高雅,采用了借典抒情(用典)的手法。

故答案为:①借景抒情,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流水清浅,白鹭沐浴,鹤声响彻,日光生辉,芦苇低垂,荷花凋零的秋日景致,营造了静谧唯美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愉悦澄明的心境。②直抒胸臆,颈联作者直接表达了美景当前,百看不厌,机心全无,忧愁消散的情感;尾联“华发相从免独游”表达了作者与知己同游的快乐。

③借典抒情(用典),借用宋玉登临赋诗的典故,表达自己才情斐然,志趣高雅。

17.【答案】(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小鸟时来啄食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扪、胁、抚、膺。

故答案为:(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异日图将好景归去风池夸

(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小鸟时来啄食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8.①白驹过隙②天翻地覆/沧海桑田③延年益寿/生机勃发

19.C

20.①表现阔别赵州桥时间之久;②与千年文物相比,强调阔别赵州桥和正定的“三十年"时间之短;③突出一代人经历的国家巨大变化的时间。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成语的使用;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标点符号的意义和用法,二要结合语句进行判断。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有表示停顿,表示语气,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及冒号等,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理解最合乎语境的词语。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此处说对于历史胜地、千年文物来说,三十年时间很短,可填“白驹过隙”。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②此处解释变化巨大,可填“天翻地覆"沧海桑田”。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③后文有“继续发出光芒,受到我们子子孙孙的敬仰”,可知此处说它们有活力,寿命长,可填“延年益寿”“生机勃发"。延年益寿:增加岁数,延长寿命。生机勃发:生命力极其旺盛。

故答案为:①白驹过隙②天翻地覆/沧海桑田③延年益寿/生机勃发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C项与画横线句子均表解释说明。

A.表话语中断。

B.表话题转换。

D.表语意递进。

故答案为:C。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①“阔别三十年的赵州桥”,“阔别"指很长时间的分别,修饰“三十年”表现阔别赵州桥时间之久;

②“对这些历史胜地、千年文物来说,三十年仅似白驹过隙”,此处与千年文物相比,强调阔别赵州桥和正定的“三十年”时间如同白色的马在缝隙前飞驰而过一样,非常之短;

③“三十年呀!这些文物建筑在这三十年的前半遭受到令人痛心的摧残、破坏……”,三十年对国家发展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突出一代人经历的国家巨大变化的时间。

故答案为:①表现阔别赵州桥时间之久;②与千年文物相比,强调阔别赵州桥和正定的“三十年”时间之短;③突出一代人经历的国家巨大变化的时间。

【答案】21.①那并不会引发我们的紧张

②能够进行思维是人类的特权

③机器究竟能否思维。

22.D

【知识点】句子的衔接;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此处谈对机器巨大作用的感受,和“感到由衷高兴”意思相反,故应填“那并不会引发我们的紧张";

②后文“正是思维的能力,使人类超越了自身体力上的限制,取得了相较于其他生物而言更加令人骄傲的成就”说人类思维相对于其他生物的骄傲,则此处引出思维的独特性,应填“能够进行思维是人类的特权";

③前文假设机器可能在思维上赶超人类,后文说不是问题,可见此处是就机器思维提出疑问,应填“机器究竟能否思维”。

故答案为:①那并不会引发我们的紧张②能够进行思维是人类的特权③机器究竟能否思维。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这一问题触及哲学的深刻底蕴"一句中所谈“问题”在【甲】【乙】尚未涉及,故排除AB;

【丙】前一句话是问句,但是假设性的事实描述,而未触及哲学底蕴;后一句有“不是什么新问题"。其语意与前一句一致,故可排除C;

【丁】前一句谈到现代电脑技术时代带来的冲击力,“新的冲击力”一词与“触及"呼应,作为节选材料,“哲学的深刻底蕴”则直接引出材料下文要谈论的问题。

故答案为:D。

23.【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题干分析】

本课题引导青少年思考自我修养的意义,探索现实生活中化解矛盾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材料由两种观点组成:一种认为与人交往以和为贵,主张通过加强自我约束和修养,实现“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另一种观点认为,冲突无处不在,谨慎是避免不了的,所以人要在冲突中想办法解决。两种观点各有千秋,我们可以选择一种,也可以结合起来。写作时,可以就一些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结合个人生活和学校经历,谈谈身边的具体事例。

孔子说,“和为贵"。和谐是整个环境中最重要的品质。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团体,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和谐是最好的方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如果无端挑起争端,只会让矛盾越来越激化,可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糟糕结局。一切都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上,没有什么能比和谐的状态更高。对于一个生性好斗的人来说,他的人生必然会因为背离了和谐的原则而走向失败。只有以宽容为根本,注重道德,才能真正孕育生命,塑造更好的生命结局。最高的智慧是宽容,是温柔,是对别人的宽厚和温柔。

但生活中也充满了冲突,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我们的想法发展。冲突不可避免,学会应对冲突、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成长。同时“冲突”也并非只是坏事,应对冲突,彼此能做真实的自己,在磨合中找到适合彼此的相处模式,改掉之前相处模式里存在的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人生,原本便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开启智慧、激发勇气。

写作时应该先主张以和为贵,无论人与人还是国与国相处,“和"永远是我们处理关系的准则,此处可以论述我们中国人“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分析这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好处;接着指出,我们的“以和为贵"并不是要逃避、妥协,面对“冲突”,我们也要学会解决问题,毕竟这个世界冲突是永远不会缺席的;然后重点论述如何解决“冲突”,要有原则,有方法,此处可以借鉴毛主席、邓小平、习主席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方法策略;最后可以思考作为青年,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立意提取】

1.单音不成调﹐和音成美乐。

2.坚持以和为贵,敢于直面冲突。

3.自我约束诚可贵,解决冲突要学会。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1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武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央视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词是“龙行龘龘,欣欣家国”,这使长久尘封在字典中的生僻字“龘”,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了人们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先民造字之初,通过观察和摹略身边的事物现象,捕捉物象的具体特点来呈现字义,并实现构形与字义的紧密结合。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这是汉字构形的一个基本方略。汉字构形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比如,古汉字日、月、云的构形,是人抬头看到的样子;古汉字龟、瓜的构形,是人俯视看到的样子。

古汉字“人"字的构形,是一个侧身而立的人。那么,古人在造“人”字时,为什么没有选择正面站立的形象呢?因为正面站立的形象,显得特自信,有一种高调的感觉。选择侧面弓背的形象,显得谦恭有礼,是因为我们古人心存敬畏与谦卑。可见,我们常常可以从汉字构形中,体察民族文化心理。……

三叠字是由三个相同的部件组合而成的汉字,组合形式是“一上二下”,往往由“形”见“义"。三叠字含义常与数量有关,一般表数量多,例如“森”,表树多;“鑫”,表金多。也可表确数,例如“灥”,表三眼泉。还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性状,例如“猋”,表狗奔跑的样子。

材料二:

汉字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存留历史文化和造字时人类观念的痕迹,这是汉字的表意性质决定的。这些历史文化信息一般存留在一个或一组汉字的构形理据之中。但是,造字属于不同时代,随着构形和语义的发展演变,各种不同字样的形体中的表意成分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即使是今天所见的甲骨文,也未必是最早的汉字,每个字样造字或演成的准确时代难以确考,它对历史文化的见证作用就难以作为一种科学的证据,最多可以是一种假说。汉字的构形不是照相,而是一种特征的勾勒,必须有较多的雷同,才能够归纳出一点信息,而且是笼统的信息,想到字形中去找故事,去证明具体的史实,是很难做到的。何况,构形反映出的文化信息,只有在对具体意象进行描述时,才能做到;而汉字的构形系统逐渐向形声化发展,一切都渐渐概括、类化,信息量还要逐步减少。对汉字携带历史文化信息求之太过的情况,比比有之。例如,有人以为甲骨文中有很多字是表示阶级斗争的;也有人认为汉字很多字形描述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有人说,《说文解字》的《山部》《水部》字中暗含了河图洛书的真意……这些都是无法验证的说法,也违背汉字的实际。夸大汉字对历史文化的解释作用,在例证不足、文献依据不足的情况下,凭着个别的字形,猜测编造似是而非的故事或者附会某一具体史实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自王宁《汉字构形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关系》,有删改)

材料三:

汉字的文化阐释,指通过对汉字构形及其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文化信息的揭示和分析,来探讨汉字的构造、发展与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层关系,从而阐释汉字构形的理据、特点和规律的方法。汉字记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弘扬汉字文化,需要对其内涵进行多层次的揭示和科学的阐释。

以许慎《说文解字》为代表的传统文字学,在分析汉字时试图揭示其构形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形成了汉字阐释的深厚传统。如《说文》解释“示”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这些解释体现了许慎对汉字构形的文化要素的辨析,开启了汉字文化阐释的先河。不过,许慎的汉字文化阐释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他所据以分析的汉字形体主要是小篆,尽管小篆是古文字的终极形态,但经历了漫长发展演变后,与古文字的早期形态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些字甚至已变得面貌全非,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构形分析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差错;另一方面,中华历史文化也是一个不断发展流变的系统,汉字产生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后来阐释者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已有很大不同,而作为阐释者的任何人都难以摆脱时代文化的影响,因此,对汉字的文化阐释,总是有着某个时代学者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下面以“示”的阐释为例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示"字最早的形体见于甲骨文,并不是由“二(上)”和“三垂"构成的,与“天垂象”毫无关系。“示"本是表示宗庙神主的象形字,“示”就是“主"。《史记殷本纪》所记商代先公“主壬”“主癸”,甲骨文作“示壬”“示癸"。殷商甲骨文中出现的这些“示”,都是时王祭祀的先公先王,也就是宗庙里供奉的代表诸位先祖的神主。《说文》:“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宗庙之“宗”,是由庙宇和神主构成的会意字。《说文》所收录的“主"室”“祐"等字,都是“示”的后起分化字,从这些后起字也可以推求“示"的原初含义。根据“示”在甲骨文中的用法和上举相关字,可以肯定“示"这个字原初的构形和含义,就是指宗庙供奉的祖先神主。可见,从文字的演变进程能够推断其文字内涵。

许慎对“示”字的分析和解说,显然受到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同时,他也指出“示"还表示“神事”之意,这为《说文》所有从“示"旁的字提供了分析依据。《说文》关于“示”和从“示"字的分析,是建立在古代祭祀礼仪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上的。许慎的解释虽然并不是“示”字所蕴含的原初文化信息,受到一定的时代局限,但其分析的路径是大体正确的。

(自黄德宽《古文字与汉字文化的传承》,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由于每个字样造字或演成的准确时代难以确考,所以它对历史文化的见证作用就难以作为一种科学的证据,最多可以是一种假说。

B.《说文》收录的宗庙之“宗”,是由庙宇和神主构成的象形字,它和《说文》“主”“室"祐”等字,都可以起到借助推求“示"的原初含义的作用。

C.汉字记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要对其内涵进行科学的文化阐释,首先要揭示和分析汉字构形及其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文化信息。

D.许慎从字的构形要素入手,去解释“示”字所蕴含的原初文化信息,是依据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学说阐释,体现了时代局限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的发展演变和历史文化的发展流变等因素,导致对汉字的文化阐释有着某个时代学者自身的历史局限性,所以许慎对“示"字的解释是不可取的。

B.材料二中提到,想要从汉字中阐释历史文化信息,往往“求之太过”而出现“无法验证的说法"而“不足取”,侧重阐述汉字对历史文化阐释的有限性。

C.材料三结合许慎《说文解字》中对“示"字的阐释,侧重阐述如何摆脱传统文字学的局限性,科学地进行汉字文化阐释。

D.科学的汉字文化阐释,可以揭示汉字自身携带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彰显汉字体系的文化属性。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材料三中对“汉字的文化阐释”定义的一项是()

A.由甲骨文字形可见,“目"字形体多为横向,眼珠之内瞳孔或有或无,至西周则变为明显的横目且无瞳孔。

B.《康熙字典》:“耻,从心耳会意,取闻过自愧之意,凡人心惭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

C.信: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立身之本。

D.见:甲骨文为“一个站着或坐着的人和一只大眼睛"。

4.请你根据三叠字的组合特点,对“龘”进行文化阐释,并推断出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词中的“龙行龘龘"的寓意。

5.材料一对“人”字进行了文化阐释,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相关内容,说说该从哪些角度判断对“人"字的文化阐释的合理性?

【答案】1.C

2.A

3.C

4.①“龘”是三叠字,表示“龙"多的样子。其本义是龙腾飞的样子。

②表达一种气势磅礴、充满力量和威严的场景,寓意着中国人的精神腾飞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5.①通过考察“人”字的原初构形;

②结合“人"字的发展演变(它的相关字)过程;

③依据“人”字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运用。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论点、论证方法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重要概念,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