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1页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2页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3页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4页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含答案)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必修下册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现在一些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

因。近百年来,社会上一度存在轻视民族戏曲的现象,影响了几代人,现在这种心态淡化多

了,但仍未彻底消失。现实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实在太多,

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

戏曲曾经是我们民族的时尚艺术,远的不说,近的如京剧,曾被称为“时尚黄腔"。到了

当代,戏曲界仍然在努力。其实,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令大家折服的一个例子,就

是历来被边缘化、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因为创作出《董生与李氏》这部佳作,

不少远方的年轻人乘飞机前去观赏,竟成为一种时尚。

虽然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能拥有一部分观众,尤其是比现在更多

些的年轻观众,依然是戏曲界的奋斗目标。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利好,创造

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让他们感受并领略戏曲何以能在世界戏剧之林独

树一帜,其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理由究竟何在。只要戏曲界认真对待这件紧要工

作,而不是敷衍了事,就有可能改变一部分年轻人与戏曲疏离的现状,培养出更多“粉丝”,

甚至将来在他们之中还会产生新的戏曲工作者,为戏曲的繁荣发展建功立业。

同时,我们不应把青年的欣赏趣味作单向化、狭隘化理解,认为他们“喜新厌旧”或“喜旧

厌新"。总的来说,古典美与现代美他们都需要。所谓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实质上都是当代

艺术家在戏曲深厚传统基础上的新创造。比如《曹操与杨修》是从无到有,再如“青春版”

《牡丹亭》的文本剪裁、音乐伴奏、表演与导演、服饰与灯光,都融入了当代艺术家的心

血,是一种追求古典韵味的隐形化现代处理。有了古典美,还要有现代美,这样戏曲的道路

才宽广。

一要美,有戏曲的、剧种的、声腔的、演员个人的独特之美;二要真与善,在陶冶性情

的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生活的、历史的、时代的某种真实感,这有利于观众的心灵建设。戏

曲能做到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一定可以征服偏见或成见,赢得年轻人,也赢得更美好的未

来。

(摘编自周飞亚、王瑨《戏曲艺术与年轻观众》,《人民日报》)

材料二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将推动艺术和文学向着更加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并在作

家作品中形成时代与时代之间的代际感。

在艺术回归的时代,全媒体是技术,是背景,是视角,也是价值观和审美观,但它不是

内涵和内容。它的内涵和内容仍然是人的身体、声音、情感,以及其所依附的乡土和家国,

这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全媒体背景下的极其珍贵的个别性、独特性。我们可以拥有一万台相

同的电脑,透过屏幕能映射出一万张不同的面庞。这一万张不同的面庞因不同的人种、不同

的国度、不同的宗教而构成不同的表情。如果这一万台电脑映射出的是同一张面孔、同一个

表情、同一种眼神,那么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就是人类文明的灾难。

人类在进入新世纪、新时代方才意识到,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现代化、国际化,给我们带

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正日益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2001年5

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在全媒体时代的文

化风气当中,有一种非常自觉的向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向。各民族、各地域在任何时代都不像

在21世纪已经过去的这20年中,对本土文化予以如此高度的重视。再以舞台艺术为例,

2015年在美国首演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它所使用的音乐元素既非欧美的古典音乐,也非

美国当下的流行音乐,而是古老的非洲乡土音乐,甚至是乡土歌谣。而恰恰是这种地域的、

民间的歌谣和说唱艺术,构成了今天时尚的嘻哈音乐。音乐剧的发展也已逾百年,现在的百

老汇,最好的剧场、最优秀的音乐剧演员,使用的表演元素大都是最传统的,而这些最传统

的表演元素显示出来的品质却是最现代的。

正像在中国一样,最古老的艺术、最古老的戏曲剧种,恰恰焕发出最现代的魅力,比如

昆曲、梨园戏等。因此,在全媒体时代,我们应该更加正视人的内心世界,更加正视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独特传统和独特表达。从某种意义上看,回归就是创新,传播也是传承。创新需

要内容的支撑,这个内容就是要在标准化、统一化的共同模式中展示个别性的传统。而传播

本身的意义,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用更现代的科技手段有选择性地传播所要传承的文化内

容。因而,传播本身就变成了传承。所以,当我们迎接全媒体时代到来之时,我们所要唤醒

的恰恰就是向传统、向内心的回归,更加自觉地在全媒体的背景下展示出各自的独特性,这

也是中国戏曲生命力的传承。

(摘编自罗怀臻《传统戏曲的全媒体生命力》,《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多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是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年轻人更

多追求时尚文娱。

B.只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多创造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有更多接触,就能够拉近二

者之间的距离。

C.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推动艺术与文学向更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所以要在作家作品中形成

时代间的代际感。

D.在全媒体时代,如果将创新融入戏曲艺术,那么即使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也可以呈

现出最现代的艺术品质。

答案D

解析A项,“主要原因”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现实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外来

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实在太多";另外,“现在的年轻人更多追求时尚文娱”于文无据。B

项,“只要……就能够……"说法绝对,材料一第三段说的是“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国家的

政策利好……就有可能改变一部分年轻人与戏曲疏离的现状”。C项,强加因果,材料二第一

段说的是“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并在作家作品中形成时代与时代之间的代际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观众的喜欢,我国的戏曲艺术也不例外,而且当代戏曲艺术

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相对变小了。

B.梨园戏历来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但新戏《董生与李氏》让不少年轻人乘飞机前去观赏,

这说明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

C.既不使用欧美古典音乐、又不使用美国当下流行音乐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取得成功,应

归功于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回归。

D.现在百老汇最好的剧场和音乐剧演员,用最传统的表演元素表现出最现代的品质,这一点

和中国的昆曲、梨园戏大体相同。

答案D

解析D项,“这一点和中国的昆曲、梨园戏大体相同"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音乐剧的发展

也已逾百年,现在的百老汇……是最现代的”“正像在中国一样,最古老的艺术、最古老的戏

曲剧种,恰恰焕发出最现代的魅力,比如昆曲、梨园戏等”,这里以百老汇和中国的昆曲、梨

园戏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在全媒体时代的回归,并不是说百老汇和中国的昆曲、梨园戏在“用

最传统的表演元素表现出最现代的品质”方面是相同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河南豫剧院普及全民美育“DOU艺计划”,和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抖音一起探索短视频

戏曲艺术的传播传承。

B.厦门举办“礼赞新中国逐梦新时代”优秀剧目展演季,26场新创排的地方戏曲轮番上演,吸

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C.“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世纪剧院三个晚上连演上中下三本,吸引了很多的年轻人,每

晚演出都是座无虚席。

D.1995年,作为“京剧走向青年”的巡演剧目,《曹操与杨修》在北京上演并且取得意想不到

的轰动效果。

答案A

解析材料一主要探讨的是戏曲艺术和年轻观众之间的关系,其中心论点是“越是传统的,就

越是时尚的"。B项中的新创排的地方戏曲“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C项中的“青春版"《牡丹

亭》“吸引了很多的年轻人”和D项中的《曹操与杨修》“作为‘京剧走向青年’的巡演剧目"取得

轰动效果都能证明材料一的观点。而A项论证的是在全媒体时代该如何来传承传统戏曲艺

术,不能用来证明材料一的观点。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答案①首先指出年轻人对戏曲疏离的原因,引出中心论点“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

并用年轻人乘飞机去欣赏《董生与李氏》的事例加以佐证;②接着论证戏曲应该怎样吸引年

轻观众,指出古典美与现代美都是他们需要的;③最后得出结论:戏曲做到真善美结合才能

赢得年轻观众的青睐和戏曲的美好未来。

解析材料一共五段。第一段指出现在一些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的原因。第二段提出“越

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的中心论点,并用年轻人乘飞机去欣赏《董生与李氏》加以佐证。

第三至五段,作者对戏曲艺术应怎样吸引年轻观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三段指出“要充分发

挥国家的政策利好,创造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第四段阐述的是“古典

美与现代美他们都需要";第五段得出结论,即戏曲做到真善美结合,才能赢得年轻人,也赢

得更美好的未来。根据上述分析,分点阐述论证思路即可。

5.你认为如何才能使戏曲拥有更多的年轻观众?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6分)

答案①创造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②传统戏曲艺术与新兴技术相结

合,使戏曲古典美与现代美完美结合;③回归传统内容,创新戏曲的传播方式。

解析关于“如何才能使戏曲拥有更多的年轻观众”这一问题,两则材料均有相关表述。其中

材料一第三段指出“要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利好,创造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

触”,可从中总结出要创造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材料一第四段提到“古

典美与现代美他们都需要”,可以“在戏曲深厚传统基础上"进行“新创造”和“现代处理”,可从中

总结出要将传统戏曲与新兴技术相结合,使戏曲古典美与现代美完美结合。材料二第四段指

出“回归就是创新,传播也是传承……展示个别性的传统”“用更现代的科技手段有选择性地传

播所要传承的文化内容”,可从中总结出要回归传统内容,创新戏曲的传播方式。据此组织语

言并分条概括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雷雨(节选)

曹禺

[四凤端过药碗来。]

鲁四凤您喝吧。

周蘩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

鲁四凤我。

周蘩漪太不好喝,倒了它吧!

鲁四凤倒了它?

周蘩漪嗯?好,(想起朴园严厉的面)要不,你先把它放在那儿。不,(厌恶)你还是倒了

它。

鲁四凤(犹豫)嗯。

周蘩漪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

[周冲由中门进,穿一套白西装上身。]

周冲妈,我现在喜欢一个人。

周蘩漪哦!(证实了她的疑惧)哦!……这个女孩子是谁?

周冲她是世界上最……(看一看蘩漪)不,妈,您看您又要笑话我。反正她是我认为最

满意的女孩子。她心地单纯,她懂得活着的快乐,她知道同情,她明白劳动有

意义,不是小姐堆里娇生惯养出来的人。

周蘩漪可是你不是喜欢受过教育的人么?她念过书么?

周冲自然没念过书。这是她,也可说是她唯一的缺点,然而这并不怪她。……但是

我仍然是尊重她,帮助她的,我希望她现在受教育,我希望父亲允许我把我的

教育费分给她一半上学。

周蘩漪你真是个孩子。

周冲(不高兴地)我不是孩子。我不是孩子。

周蘩漪你父亲一句话就把你所有的梦打破了。

……

[四凤由饭厅门入,端了碗普洱茶。]

周冲我现在想跟爸爸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

周朴园什么?

周冲(低下头)我想把我的学费的一部分分出来。

周朴园哦。

周冲(鼓起勇气)把我的学费拿出一部分送给——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煎好了。

周朴园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看蘩漪,不说话)

周蘩漪(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周蘩漪(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鲁四凤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低而缓地)倒了来。

周蘩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冲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

(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周蘩漪(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周蘩漪(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周蘩漪(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冲(反抗地)爸!

周朴园(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说,请母亲喝。

周冲(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萍(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冲(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

的。

周蘩漪(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冷峻地)蔡,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

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周蘩漪(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

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萍爸!我……

周朴园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萍(求怒地)哦,爸爸!

周朴园(高声)跪下!

[周萍望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身体发抖。]

周朴园叫你跪下!

[周萍正向下跪。]

周蘩漪(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

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

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半晌。]

周朴园(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周萍(抬头,慢慢地)什么?

周朴园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

周萍(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

周朴园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

周萍(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向饭厅)

文本二:

夏天是个烦躁多事的季节,酷热会逼走人的理智。一切都是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

轰地烧一场。所以在《雷雨》的氛围里,周蘩漪的生命烧到电火一样地白热,也有它一样的

短促。情感、郁热、境遇,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当着火星也消灭时,她的生机也顿时也化

为乌有。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她有火一样

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争。

(节选自曹禺《〈雷雨〉序》)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倒了?哦?倒了!药还有么?"这一句连用三个问号一个感叹号表明了周朴园的冷酷

和专制,暗示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将要爆发。

B.“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一句,周冲抢断话语,为蘩漪说情,表现了他天

真善良、打抱不平的形象。

C.周朴园强逼蘩漪喝药,一方面是他对家庭内的叛逆者进行压制和教化,另一方面也

是对结婚数十年的妻子的关爱。

D.“喝药"原本是一件很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在周家却最终演变成全面的矛盾冲突,由此

可以看出周家家庭关系的扭曲。

【答案】C

【解析】“另一面也是对结婚数十年的妻子的关爱”错,没有关爱之情。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喝药"这一情节中,四凤是一个功能性的角色,她没有鲜明的面目、典型的个性,

但在情节发展中却起到重要作用。

B.周朴园向周冲询问“刚才说的事呢”是“喝药"事件的余波,既照应了前文的情节,又暗

示了“喝药”事件带来的影响。

C.“周萍望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身体发抖"这一舞台提示,既展现了人物的

各有所思,又引出了下文戏剧高潮部分。

D.文中蘩漪的相关舞台说明,很好地揭示了蘩漪从一开始的痛苦,到无奈接受,最后

反抗的复杂的变化过程。

【答案】D

【解析】“从一开始的痛苦,到无奈接受,最后反抗的复杂的变化过程”错误,舞台说

明应该很好地揭示了蘩漪从痛苦、到反抗、最后无奈接受的变化过程。

8.戏剧中的人物语言常常有“言外之意”,也就是“潜台词”,请联系上下文分析文本一中

画线语句的潜台词。(6分)

(1)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3分)

答:这句中的“苦药"含有双重内涵,既是药本身的苦,更是多年来周朴园带给她的精神

折磨。

(2)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3分)

答:既有对父亲的失望,也有自己理想破灭的苦涩,周冲已经明白,将自己的学费分一

半给四凤读书的美好愿望终将落空。

9.文本二中,曹禺说:“(蘩漪)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请结合文本一、二,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6分)

答:①蘩漪不屈服于命运,敢于反抗周朴园的专制,在极端的压抑下敢于爆发,具有鲜

明的“雷雨"性格;②在周朴园逼迫她喝药这一情节中,她从一开始直言让四凤把药倒了、坦

言自己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的宣泄,到后来同意先把药放着的顺忍,再到和周朴园直接对

抗,最后面对周萍和周冲的恳求而不得不喝下药的不忍和无奈;③这一切都反映了她内心深

处最深的痛苦,最强的渴望,积累着近乎疯狂的“雷雨式”的感情力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

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节选自《烛之武退秦

师》)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

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

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

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

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

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

以为媪之爱燕后[注]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

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

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

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

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

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节选自《触龙说赵太后》)

注赵太后的女儿,嫁给燕王为后。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断句,请将对应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A而封之B以膏腴之地C/多予之D重器E而不及今F令有功于国

【答案】ACE

解析

正确断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贱息,卑贱的儿子,文中是向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与现在说的“犬子”相同。

B.填沟壑,指死后无人埋葬,尸体丢在山沟里,文中是对自己死亡的谦虚说法。

C.丈夫,文中指英武有志节的男子,与“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中的“丈夫”相同。

D.山陵崩,一种委婉的说法,指帝王的死亡,或指当权者的死亡,文中指赵太后去世。

答案C

解析“文中指英武有志节的男子"错。原文是“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可见“丈夫"在文中指

成年男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见到太后之后,触龙先关切地询问太后的起居饮食,再与她谈论养生之道,使太后怒气

稍有缓解。

B.触龙借劝谏太后之机,表面上向太后请托让其子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实际上是为其

子谋职。

C.燕后远嫁后,赵太后从燕赵两国的长远利益考虑,每次祭祀都为女儿哭泣祈祷,祝告女

儿不被送回。

D.本文意在告诫为人父母者,爱子女既要考虑当下,又要作长远打算,不可一味庇护,应

放手让其建功立业。

答案A

解析B项“表面上向太后请托让其子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实际上是为其子谋职”错,先从

为自己幼子求“补黑衣之数"入手,影射长安君,从感情上让太后产生共鸣,触龙让其子“补黑

衣之数”,其实是借题发挥,委婉劝谏赵太后。C项为女儿的利益考虑,“每次祭祀都为女儿

哭泣"错,原文“祭祀必祝之”,意思是“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不是“为女儿哭泣”。D项“既要

考虑当下"错,主要是“为之计深远”。本文写的就是在强敌压境,赵太后又严厉拒谏的危急形

势下,触龙因势利导,以柔克刚,用“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说服赵太后,让她的爱

子出质于齐,换取救兵,解除国家危难的故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

_________

(2)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译文:

_________

答案(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

加土地呢?(得分点:“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亡”,

使动用法,使……灭亡;“陪”,增加)

(2)从这一辈往上推三代,一直到赵氏家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

们的继承人还有在侯位的吗?(得分点:“至于”,到;“侯”,名词作动词,封侯;“继”,继承

者)

14.有效的劝说需要从对方最在意的点入手,结合文章,简析烛之武与触龙劝说成功的根本

原因。(3分)

答:

_________

答案秦伯重国家之“利”,烛之武让秦伯意识到灭郑危秦、存郑益秦;赵太后爱长安君,触

龙抓住了她的爱子之心,让她意识到让长安君当质子为国立功,将来才能“自托于赵”,这才

是长远的爱。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5~16题。

【双调】蟾宫曲

卢挚

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刺

塔,碌轴上淹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15.以下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双调"是本曲的宫调。宫调可以表明音乐的各种调式,其作用相当于词中的词牌,比

如《窦娥冤》中的“仙吕”“点绛唇”,“仙吕”即为宫调名。

B.本曲内容极富乡村气息。例如一句“两腿青泥”,给读者扑面吹来了一股泥土气息,刚

捞完虾,又热又渴,于是坐在杨柳荫下磕破西瓜而食,场景极有乡村特点。

C.小二哥吃不到西瓜“昔涎刺塔”的样子,富于农村少年的特征,很有滑稽感、戏剧性。

作者抓住瞬间神态,使人物显得栩栩如生。

D.本曲的环境描写有着烘托人物的作用,例如“荞麦开花,绿豆生芽"两句,不但扩大了

读者的视野,也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使人物活动的环境更加典型。

【答案】A

【解析】“其作用相当于词中的词牌”,表述有误,宫调包括曲牌,每个宫调由若干曲

牌组成,宫调可以表明音乐的各种调式。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16.本曲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色?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①口语化,乡土气息浓厚。如首句中“沙三"伴哥”这样的名字和“来嗏"的搭配,有着

十足的农村情味;②形象生动,如写捞虾少年撞西瓜用一“磕”字,写出了两少年迫不及待和

随性的生活习惯;③滑稽风趣,如以“昔涎刺塔"写小二哥馋得口水横流和将其比作“琵琶”。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从自己谈起,把师生摆在同等的地位。

“,"的说法,又充分表现了他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地对待学生的

态度。

(2)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不同性格。子路的性格很直率,冉有也比较谦

虚。公西华更谦虚,从“,”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

又谦恭,从“"”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答案】(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非曰能之,愿学焉(3)“鼓瑟希"舍瑟而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生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

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

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

职,因为也没法“__①__”,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

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

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

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

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__②__。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

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

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

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

云的__③__,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18.下列不能填入文中①处的一项是(3分)()

A.旁观者清___B.一览众山小

C.得识庐山真面目D.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答案】B

19.在原文②③处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4分)

【答案】②数见不鲜(屡见不鲜、司空见惯)③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20.联系上下文,解说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不超过30个字。(4分)

【答案】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一产生就达到崇高的境界。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西方的传统戏剧多透过具象而逼真的动作与场景,才能达成对真实的模拟与再现。而中

国的传统戏剧,却是要以抽象化的象征手法“虚拟”实景,从服装、道具、舞台装置到人物塑

造,都是一以贯之的虚实相生,让“心境"永远比“物境”重要,“情境"比“环境”重要,“意境"比

“实境”重要。故而《牡丹亭》的写景传情、依心取境的美学形式,本身就是“虚拟"大于“现

实”,包括舞台设计、服饰道具,也包括演员的唱做念打。

看老演员“虚拟"杜丽娘才真是难得,老则老矣,神韵动人,比看年轻演员演出的“怀春慕

色之情”,更让人动容。对年轻的演员而言,他们的青春不是梦而是现实,只有对生理年龄不

再年轻的演员而言,他们的青春才是梦,是绮梦迷梦春梦,一场虚实难分、惺忪难醒、缠绵

难舍的游园惊梦。杜丽娘的一缕幽魂附在他们身上,像是前世今生的轮回与反转,让他们的

表演具有层次。小儿女的青涩娇态叠印在成熟风华的唱腔与身段上,他们是女人与女孩的综

合体。时间不再是线性,青春总不曾消逝,只是悄悄折叠进身体的记忆里,呼之欲出。看他

们的表演让人觉得惊心动魄,不是因为岁月不饶人,而是深深感念那藏在女人身体中的女

孩,从来不曾死去。在《牡丹亭》中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不仅只是爱情,更是青春。

(改写自张小红《我们都是青少年》)

21.概括中西戏剧的最显著特点。(各不超过6个字)(4分)

【答案】西方戏剧:现实大于虚拟;中国戏剧:虚拟大于现实。

22.依据材料,简述张小红以“我们都是青少年"作为篇名的理由,要求语言简明连贯,

有条理。(5分)

答:中国戏剧都是一以贯之的虚实相生,让“心境”比“物境"重要,“情境”比“环境"重要,

“意境”比“实境"重要;张小红以“我们都是青少年”作为篇名即源于“虚拟大于现实"的理论。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有一段著名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

得考虑的问题,是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

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这是一个引语式材料作文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出自莎士比亚《哈姆雷

特》第三幕第一场,是莎翁的一句名言。对于“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其实材料中已经给

出了一定的解读;“生存”,可能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毁灭”,可能是挺身反抗人世

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虽然能“苟且生存”,却需要一直忍受命运的摧残;抗

争虽可能导致毁灭,却也能让我们与敌人同归于尽,一同扫尽不平与阴霾。对这两者的讨

论,其实可认为是在面临问题,两难情况下,我们存在的犹豫彷徨状态。

我们在写作时,可针对关键词“挺身反抗"忍受”等展开思考。总体而言,我们选择“挺身

反抗"这一思路更易展开论述。但我们也需注意,不能一味地支持“反抗”而否定“忍受”,我们

可以指出,“反抗”不是盲目的,只有做好积极准备的反抗,才能可能成功。在没有做好准备

之前,适当的沉默和隐忍,也能为我们留出充足的准备时间,让我们能更好地反抗,实现斗

争目标。

立意:

1.沉默,是为了更好地呐喊。

2.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在准备中隐忍,在行动中爆发。

例文:

敢于斗争,行稳致远

生存与毁灭,哈姆雷特这段话引发了我无尽的思考。

可我认为,敢于斗争,才能行稳致远。三千里江山,不畏风狂,不惧雨骤,不怕潮涌,

敢于寒霜雷电中搏击长空;新时代斗争,不畏艰险,不惧流言,不怕落败,敢于百舸争流中

奋楫争先。

乱云飞渡仍从容,斗争精神是破局攻坚的良方。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有言:“雨浸

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而触摸理想的

过程中,难免遇到礁石险滩,困难是必经之路,“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只

有不畏险阻、敢于斗争,才能通达理想彼岸。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贸易

战、香港乱象、美国的霸权主义,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动荡不息……面对纷乱,斗争精神显

得弥足珍贵。只有发扬斗争精神,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

面前退缩,才能化危为机、转危为安,推动中国号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十年磨剑更显锋,斗争精神是迎新革旧之利器。于国家,是勇于迎难而上,强硬地与各

种各样的艰难作较量;于个人,是在生活中脚踏实地,敢于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花甲

痴翁,志探龙宫"的黄旭华院士,勇于与科技难题作斗争,终得突破,令人敬仰;“医者仁

心”王振义先生,为找出更轻易治疗白血病的方法,呕心沥血地与病毒作斗争……如此事例

不胜枚举,斗争精神之花不应凋零。事实上,新时代的我们都应拥有斗争精神,因为未来的

蓝图要由我等勾勒,我等肩负着光荣的使命,而斗争精神是使人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

揆诸当下,斗争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所进行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

的盲目“逞勇好斗”,而应该是符合客观规律,讲求方法的智慧斗争;斗争也不单单停留在

“斗争”这一行为上,思想斗争、精神斗争同样重要。同时,斗争也不仅存在于宏大事务

上,在生活中,挑战自我的不足是斗争,劝诫改正错误是斗争,坚持原则不妥协也是斗争。

当年五四青年为争国权,奋力反抗屈辱条约,我辈可习其英勇无畏之精神;今日华为受压,

凭借其前瞻性技术而笑傲风云,我辈可投身科技领域,提升斗争本领。斗争不是一个人的话

题,而是所有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可以投身斗争,为成就更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新时代的我们,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姿态,勇于

斗争,善于斗争,助力社会行稳致远。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必修下册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现在一些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

因。近百年来,社会上一度存在轻视民族戏曲的现象,影响了几代人,现在这种心态淡化多

了,但仍未彻底消失。现实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实在太多,

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

戏曲曾经是我们民族的时尚艺术,远的不说,近的如京剧,曾被称为“时尚黄腔”。到了

当代,戏曲界仍然在努力。其实,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令大家折服的一个例子,就

是历来被边缘化、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因为创作出《董生与李氏》这部佳作,

不少远方的年轻人乘飞机前去观赏,竟成为一种时尚。

虽然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能拥有一部分观众,尤其是比现在更多

些的年轻观众,依然是戏曲界的奋斗目标。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利好,创造

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让他们感受并领略戏曲何以能在世界戏剧之林独

树一帜,其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理由究竟何在。只要戏曲界认真对待这件紧要工

作,而不是敷衍了事,就有可能改变一部分年轻人与戏曲疏离的现状,培养出更多“粉丝”,

甚至将来在他们之中还会产生新的戏曲工作者,为戏曲的繁荣发展建功立业。

同时,我们不应把青年的欣赏趣味作单向化、狭隘化理解,认为他们“喜新厌旧"或“喜旧

厌新”。总的来说,古典美与现代美他们都需要。所谓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实质上都是当代

艺术家在戏曲深厚传统基础上的新创造。比如《曹操与杨修》是从无到有,再如“青春版"

《牡丹亭》的文本剪裁、音乐伴奏、表演与导演、服饰与灯光,都融入了当代艺术家的心

血,是一种追求古典韵味的隐形化现代处理。有了古典美,还要有现代美,这样戏曲的道路

才宽广。

一要美,有戏曲的、剧种的、声腔的、演员个人的独特之美;二要真与善,在陶冶性情

的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生活的、历史的、时代的某种真实感,这有利于观众的心灵建设。戏

曲能做到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一定可以征服偏见或成见,赢得年轻人,也赢得更美好的未

来。

(摘编自周飞亚、王瑨《戏曲艺术与年轻观众》,《人民日报》)

材料二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将推动艺术和文学向着更加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并在作

家作品中形成时代与时代之间的代际感。

在艺术回归的时代,全媒体是技术,是背景,是视角,也是价值观和审美观,但它不是

内涵和内容。它的内涵和内容仍然是人的身体、声音、情感,以及其所依附的乡土和家国,

这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全媒体背景下的极其珍贵的个别性、独特性。我们可以拥有一万台相

同的电脑,透过屏幕能映射出一万张不同的面庞。这一万张不同的面庞因不同的人种、不同

的国度、不同的宗教而构成不同的表情。如果这一万台电脑映射出的是同一张面孔、同一个

表情、同一种眼神,那么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就是人类文明的灾难。

人类在进入新世纪、新时代方才意识到,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现代化、国际化,给我们带

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正日益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2001年5

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在全媒体时代的文

化风气当中,有一种非常自觉的向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向。各民族、各地域在任何时代都不像

在21世纪已经过去的这20年中,对本土文化予以如此高度的重视。再以舞台艺术为例,

2015年在美国首演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它所使用的音乐元素既非欧美的古典音乐,也非

美国当下的流行音乐,而是古老的非洲乡土音乐,甚至是乡土歌谣。而恰恰是这种地域的、

民间的歌谣和说唱艺术,构成了今天时尚的嘻哈音乐。音乐剧的发展也已逾百年,现在的百

老汇,最好的剧场、最优秀的音乐剧演员,使用的表演元素大都是最传统的,而这些最传统

的表演元素显示出来的品质却是最现代的。

正像在中国一样,最古老的艺术、最古老的戏曲剧种,恰恰焕发出最现代的魅力,比如

昆曲、梨园戏等。因此,在全媒体时代,我们应该更加正视人的内心世界,更加正视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独特传统和独特表达。从某种意义上看,回归就是创新,传播也是传承。创新需

要内容的支撑,这个内容就是要在标准化、统一化的共同模式中展示个别性的传统。而传播

本身的意义,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用更现代的科技手段有选择性地传播所要传承的文化内

容。因而,传播本身就变成了传承。所以,当我们迎接全媒体时代到来之时,我们所要唤醒

的恰恰就是向传统、向内心的回归,更加自觉地在全媒体的背景下展示出各自的独特性,这

也是中国戏曲生命力的传承。

(摘编自罗怀臻《传统戏曲的全媒体生命力》,《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多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是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年轻人更

多追求时尚文娱。

B.只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多创造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有更多接触,就能够拉近二

者之间的距离。

C.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推动艺术与文学向更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所以要在作家作品中形成

时代间的代际感。

D.在全媒体时代,如果将创新融入戏曲艺术,那么即使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也可以呈

现出最现代的艺术品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观众的喜欢,我国的戏曲艺术也不例外,而且当代戏曲艺术

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相对变小了。

B.梨园戏历来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但新戏《董生与李氏》让不少年轻人乘飞机前去观赏,

这说明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

C.既不使用欧美古典音乐、又不使用美国当下流行音乐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取得成功,应

归功于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回归。

D.现在百老汇最好的剧场和音乐剧演员,用最传统的表演元素表现出最现代的品质,这一点

和中国的昆曲、梨园戏大体相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河南豫剧院普及全民美育“DOU艺计划”,和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抖音一起探索短视频

戏曲艺术的传播传承。

B.厦门举办“礼赞新中国逐梦新时代"优秀剧目展演季,26场新创排的地方戏曲轮番上演,吸

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C.“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世纪剧院三个晚上连演上中下三本,吸引了很多的年轻人,每

晚演出都是座无虚席。

D.1995年,作为“京剧走向青年"的巡演剧目,《曹操与杨修》在北京上演并且取得意想不到

的轰动效果。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你认为如何才能使戏曲拥有更多的年轻观众?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雷雨(节选)

曹禺

[四凤端过药碗来。]

鲁四凤您喝吧。

周蘩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

鲁四凤我。

周蘩漪太不好喝,倒了它吧!

鲁四凤倒了它?

周蘩漪嗯?好,(想起朴园严厉的面)要不,你先把它放在那儿。不,(厌恶)你还是倒了

它。

鲁四凤(犹豫)嗯。

周蘩漪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

[周冲由中门进,穿一套白西装上身。]

周冲妈,我现在喜欢一个人。

周蘩漪哦!(证实了她的疑惧)哦!……这个女孩子是谁?

周冲她是世界上最……(看一看蘩漪)不,妈,您看您又要笑话我。反正她是我认为最

满意的女孩子。她心地单纯,她懂得活着的快乐,她知道同情,她明白劳动有

意义,不是小姐堆里娇生惯养出来的人。

周蘩漪可是你不是喜欢受过教育的人么?她念过书么?

周冲自然没念过书。这是她,也可说是她唯一的缺点,然而这并不怪她。……但是

我仍然是尊重她,帮助她的,我希望她现在受教育,我希望父亲允许我把我的

教育费分给她一半上学。

周蘩漪你真是个孩子。

周冲(不高兴地)我不是孩子。我不是孩子。

周蘩漪你父亲一句话就把你所有的梦打破了。

……

[四凤由饭厅门入,端了碗普洱茶。]

周冲我现在想跟爸爸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

周朴园什么?

周冲(低下头)我想把我的学费的一部分分出来。

周朴园哦。

周冲(鼓起勇气)把我的学费拿出一部分送给——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煎好了。

周朴园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看蘩漪,不说话)

周蘩漪(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周蘩漪(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鲁四凤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低而缓地)倒了来。

周蘩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冲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

(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周蘩漪(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周蘩漪(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周蘩漪(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冲(反抗地)爸!

周朴园(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说,请母亲喝。

周冲(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萍(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冲(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

的。

周蘩漪(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冷峻地)蔡,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

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周蘩漪(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

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萍爸!我……

周朴园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萍(求怒地)哦,爸爸!

周朴园(高声)跪下!

[周萍望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身体发抖。]

周朴园叫你跪下!

[周萍正向下跪。]

周蘩漪(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

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

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半晌。]

周朴园(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周萍(抬头,慢慢地)什么?

周朴园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

周萍(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

周朴园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

周萍(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向饭厅)

文本二:

夏天是个烦躁多事的季节,酷热会逼走人的理智。一切都是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

轰地烧一场。所以在《雷雨》的氛围里,周蘩漪的生命烧到电火一样地白热,也有它一样的

短促。情感、郁热、境遇,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当着火星也消灭时,她的生机也顿时也化

为乌有。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她有火一样

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争。

(节选自曹禺《〈雷雨〉序》)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倒了?哦?倒了!药还有么?"这一句连用三个问号一个感叹号表明了周朴园的冷酷

和专制,暗示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将要爆发。

B.“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一句,周冲抢断话语,为蘩漪说情,表现了他天

真善良、打抱不平的形象。

C.周朴园强逼蘩漪喝药,一方面是他对家庭内的叛逆者进行压制和教化,另一方面也

是对结婚数十年的妻子的关爱。

D.“喝药"原本是一件很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在周家却最终演变成全面的矛盾冲突,由此

可以看出周家家庭关系的扭曲。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喝药”这一情节中,四凤是一个功能性的角色,她没有鲜明的面目、典型的个性,

但在情节发展中却起到重要作用。

B.周朴园向周冲询问“刚才说的事呢"是“喝药”事件的余波,既照应了前文的情节,又暗

示了“喝药"事件带来的影响。

C.“周萍望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身体发抖”这一舞台提示,既展现了人物的

各有所思,又引出了下文戏剧高潮部分。

D.文中蘩漪的相关舞台说明,很好地揭示了蘩漪从一开始的痛苦,到无奈接受,最后

反抗的复杂的变化过程。

8.戏剧中的人物语言常常有“言外之意”,也就是“潜台词”,请联系上下文分析文本一中画线

语句的潜台词。(6分)

(1)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3分)

(2)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3分)

9.文本二中,曹禺说:“(蘩漪)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请结合文本一、二,谈谈你对这句话

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

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节选自《烛之武退秦

师》)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

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

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

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

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

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

以为媪之爱燕后[注]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

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

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

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

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

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节选自《触龙说赵太后》)

注赵太后的女儿,嫁给燕王为后。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断句,请将对应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A而封之B以膏腴之地C/多予之D重器E而不及今F令有功于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贱息,卑贱的儿子,文中是向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与现在说的“犬子"相同。

B.填沟壑,指死后无人埋葬,尸体丢在山沟里,文中是对自己死亡的谦虚说法。

C.丈夫,文中指英武有志节的男子,与“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中的“丈夫"相同。

D.山陵崩,一种委婉的说法,指帝王的死亡,或指当权者的死亡,文中指赵太后去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见到太后之后,触龙先关切地询问太后的起居饮食,再与她谈论养生之道,使太后怒气

稍有缓解。

B.触龙借劝谏太后之机,表面上向太后请托让其子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实际上是为其

子谋职。

C.燕后远嫁后,赵太后从燕赵两国的长远利益考虑,每次祭祀都为女儿哭泣祈祷,祝告女

儿不被送回。

D.本文意在告诫为人父母者,爱子女既要考虑当下,又要作长远打算,不可一味庇护,应

放手让其建功立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

_________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