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中学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中学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中学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中学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中学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中学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迈克尔·霍华德敏锐地指出:“一个国家的军事制度不是社会制度以外的独立部分,而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一个方面。”材料评价的是A.1871—1918年的德意志B.1852—1870年的法国C.1861—1922年的俄罗斯D.1945—1972年的日本2.美国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交流》序言中说,“历史学者在探寻新旧世界重新接触的真正意义之时,受到传统的局限。生态学者或地理学者在粗略浏览了16世纪的原始资料之后会发现: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但连经济史学者也会偶尔遗漏这一点”。这表明作者A.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B.从生态视角解释殖民活动C.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D.欧洲为中心来评价哥伦布3.明清徽州家谱、方志和文人笔记等文献为徽商立传,有很多不是记载他们的商业经营如何成功,而是记载他们经商过程中的各种义行,以及经商致富后如何报效家族、乡里和国家。这主要反映出A.传统道德影响深远 B.徽州商人趋名逐利C.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D.家谱方志隐恶扬善4.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尖锐地指出:“美元特权”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他所说的“美元特权”是基于A.马歇尔计划B.布雷顿森林体系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关贸总协定5.明代陶瓷大规模外销始于明中期,自成化、弘治起,大量中国瓷器被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通过转运销往南亚、中东地区。据此推断当时A.朝贡贸易获得迅猛发展 B.殖民扩张带动瓷器外销C.瓷器设计符合西方审美 D.海上私人贸易日益兴盛6.公元前5—4世纪,希腊智者们活跃于希腊的各个城邦,在城邦中发表演讲,教授各种知识,向雅典以及其它希腊城邦的自由民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教育。这说明智者运动A.推动民主政治走向繁荣 B.有利于否定权威C.促进思想解放潮流形成 D.宣传了人文精神7.下图是某次展览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据推测为家书的残片。它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下对该展品的说明和论证,正确的是:A.当时造纸术已较成熟B.展品上的字体是草书C.印刷术已经开始流传D.纸最早发明始于东汉8.古罗马法规定:土地和动产都可以完全地为个人所有,个人对其所有物拥有最全面的支配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返还占有权。一个人不能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被剥夺所有权,与此相联系,一个人也不能转让他不拥有的权利。由此可见,古罗马法A.强调所有权的绝对性 B.注重维护权贵利益C.借鉴雅典的人文思想 D.追求执法公平公正9.下列最能证明商朝在我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是①殷墟中的甲骨文②小说《封神演义》③商朝的司母戊鼎④《史记·殷本纪》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10.1914年8月威廉二世在《致德国人民》中说:“…当敌人全副武装准备背信弃义进攻时,他们却要求我们袖手旁观。他们不让我们坚定忠诚地支援我们的盟友,而我们的盟友正在为维护她的大国地位而斗争。”其中“我们的盟友”是指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奥匈帝国11.有材料显示:清朝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货,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种类包括西式餐具、人物饰像等。对此现象,符合历史的解读是①这些定制的瓷器应该多数从广州出口②清朝推行闭关政策,这是一则杜撰的材料③这印证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发生的“商业革命”④这说明当时的中国经济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2.西欧中世纪末期常常被称为“‘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时代”。这里的“‘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分别是指A.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B.启蒙运动和殖民扩张C.启蒙运动和新航路开辟 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3.《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如图所示。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B.民众的税收负担沉重C.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D.财政困难和军备废弛14.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15.联合国大厦有一副大型彩色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多边外交政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6.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A.推翻君主政体B.废除不平等条约C.改革科举制度D.变革政治制度17.《罗斯福的过失: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一文指责新政是“反市场、反私人投资”的政策。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法律文献是A.《全国劳工关系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社会保障法》 D.《公平劳动标准法》18.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中提到:“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段材料说明A.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B.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C.罗马法影响了公司组织的诞生D.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9.中世纪城市“街道大部分狭小,弯曲小巷中人与兽穿梭往来,…猪可以自由行走于垃圾之间;雨后街道泥泞数日,……城市对脚和鼻子都不太安全。”造成“都不太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是A.城市设施落后 B.城市环境脏乱 C.瘟疫容易爆发 D.经济水平制约20.“1453年,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一只脚踏在欧洲。”材料中的“这个新的巨人”是指A.神圣罗马帝国B.拜占廷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21.下表是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的简况,它说明分封制实质上重视的是A.血缘关系 B.姓氏关系 C.地域关系 D.官僚关系2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克里孟梭疾呼:“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是复仇”。他的“仇恨”起因于:A.普法战争法国失败 B.普鲁士破坏法国革命C.德奥同盟针对法国 D.德挑战法国霸主地位23.古代雅典社会口传特征贯穿于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中,政治生活很大程度上也依赖口头辩论。从决议在议事会提出,经过公民大会上的辩论,到最后形成决议,几乎都是口头进行。这一现象A.弱化了雅典的政治理性 B.推动了智者运动的兴起C.使雅典缺乏法律的保障 D.源于雅典公民素养欠缺24.下图漫画载于2018年3月9日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网站,题目是《自筑壁垒》。它从深层次说明了A.中美两国的核心利益矛盾突出B.推动全球化发展进程任重道远C.当今世界单极格局仍不可动摇D.贸易保护主义让美国陷入孤立25.关于下面两幅图反映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①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②袁世凯在列强的支持下篡夺了革命果实图谋复辟帝制③由图一到图二情形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④中华民国的成立根本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6.中共“一大”代表的职业大多是编辑、记者、教师、学生等。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到三民主义再到无政府主义倡导的绝对白由,“一大”代表群体都依次深浅不同地崇拜过、学习过、研究过,甚至实践过。这一探索过程体现出的社会发展趋向应是A.两大社会矛盾正趋于汇流 B.革命统一战线的分化加速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人人心 D.从效法欧美转向以俄为师27.1878年,为解决轮船招商局的燃料问题,清政府成立了直隶开平矿务局,每月出煤五六百吨,除分供各厂、局及中外轮船之用外,兼可顾民用。这一时期,各省兴办的煤矿在十处以上,以基隆、直隶门头沟等地较具规模。据此可知,当时A.重工业成为民族工业的主体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C.发展商品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D.洋务企业助推了经济现代化28.朱熹认为:“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虏骑”当指A.辽B.西夏C.金D.元29.1585年,西班牙籍历史学家门多萨广泛搜集资料,整理来华传教士的文件、信札、报告,以及各类翻译成西文的中国书籍,同时参考了大量已出版的欧洲中国学著作,费时两年,于1585年用西班牙文出版了《大中华帝国史》一书。该书的编纂宗旨是A.以全球史观的眼界审视历史发展B.把中国的情况全面介绍给欧洲人C.收集情报为澳门殖民统治者服务D.满足扩大对清朝输出商品的需要30.据《宋会要辑稿.蕃夷》所载,宋代来华朝贡的国家有26个,朝贡次数为302次,其中所贡之物主要是本国土特产,宋朝对贡物采用“估价酬值”的办法,贡物估值后,回赐金、银、钱、丝织品等以偿其值,回赐物通常高于贡物价值。其结果是A.催生了新的经济因素 B.推动了海外贸易繁荣C.增加了中央财政支出 D.维护了国家边疆稳定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丁颖(1888—1964年),我国现代稻作科学的奠基人,高等农业教育先驱,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就立志为振兴祖国农业解决“民食”而奋斗。进入中学后,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关心时政,积极参加学生爱国活动。1912年,留学日本学农。1924年,学成毅然回国,长期在农学院进行教学和科研。他深入研究水稻生态,结合生产实际,联系稻种起源、分类、区划和遗传育种等基础学科,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丁颖还十分重视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的结合。他从我国实际出发,不断探索中国式办学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推动了高等农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逝世后,党和政府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在工作中,充分表现出又红又专的科学家的高尚品德,为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摘编向何贻赞《丁颖教授科教思想探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颖科教思想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丁颖对中国农业科学发展的贡献。32.材料慕尼黑会议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它不是像张伯伦所吹嘘的那样,带来“我们时代的和平”,而是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慕尼黑协定》不仅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威望,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英法只图苟安一时,以为借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便可缓和它们自己与德国的矛盾,英国甚至妄想在德奥合并、苏台德区割让和但泽问题解决后,即可实现英德之间的“总谅解”,保住大英帝国的既得利益。但是,英法越是退让,希特勒越是看不起它们,轻蔑地把他的对手叫做“一批可怜虫”,越是敢于放手发动侵略战争。慕尼黑会议后不到半年,德国便灭亡了捷克斯洛伐克。——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慕尼黑协定》签订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慕尼黑协定》签订的影响。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00年之前,哥伦布横越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部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1837年到1897年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的60年),西方确立了它在全世界的优势地位,便是这一进程的圆满结局。在这4个世纪中,几乎所有的非西方世界,不是沦入西方的统治,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自愿采用成功的西方文明生活方式,从而保持自己的独立。……此时此刻回顾历史,似乎结局已定。基于西方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历史已臻至一种稳定状态。……确实,整个世界现在已被纳入西方的界限之内,因而才被列入历史范围之中。——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1)19世纪末,已经“臻至一种稳定状态”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2)从“400年前”到19世纪末,现代化进程是如何扩展到全球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材料信息“一个国家的军事制度不是社会制度以外的独立部分,而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一个方面”说明军事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军事制度的重要性。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保存了普鲁士的专制制度和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军人在德意志拥有崇高的地位,故A项正确;1852—1870年的法国属于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军事制度有所强化但远逊于德国,故B项错误;1861—1922年的俄罗斯包含着苏俄时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1945—1972年的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造,故D项错误。2、B【解析】

由材料“生态学者或地理学者……哥伦布航行……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可知,主要是从生态视角解释殖民活动,故B正确;材料中只是从生态视角解释新航路开辟,没有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故排除AC;材料从生态视角解释新航路开辟,没有涉及欧洲中心论,故排除D。3、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徽州商业发展迅速,但恪守和弘扬儒家的伦理道德仍是事功评价的主要标准,反映出传统道德的影响深远,因此A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明清时期徽州仍注重和弘扬儒道,并非趋名逐利,B选项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商人群体的实力状况,C选项错误;是否符合儒道不能等同于善恶,D选项错误。故选A。4、B【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美元特权”和所学史实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货币政策,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A项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援助西欧的计划;C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组织;D项关贸总协定是国际性的贸易组织。点睛:材料“美元特权”“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地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明代史实可知,明代海禁政策推行后,官方贸易受阻,大量中国瓷经由私人贸易销往国外,材料体现了海上私人贸易日益兴盛的现象,故D正确;“朝贡贸易”输出海外陶瓷数量有限且明中后期后贸易受阻,故A错误;殖民扩张与明朝陶瓷销往海外无直接关系,故B错误;C项中“西方”与材料中“东亚,东南亚一带”不符,故C错误。6、B【解析】

依据材料中“……教授各种知识……开放式的教育”信息可知,这表明智者运动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否定权威,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是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排除;材料并未体现思想解放潮流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宣传,CD选项错误。7、A【解析】

据材料对纸张特点的描述,可知当时造纸术已较成熟,A项正确。观察图片可知字体为隶书,而不是草书,B项错误。印刷术开始于隋唐之际,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西汉前期,纸已开始出现,D项错误。8、A【解析】

材料中个人对所有物拥有最全面的支配权、所有权不能被剥夺等,这些足以表明古代罗马法强调所有权的绝对性,A项正确;罗马法保护个人所有权并非仅针对权贵阶层,B项错误;仅凭材料难以得出罗马借鉴雅典人文思想这个结论,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律规定,不是执法过程,D项错误。故选A9、D【解析】

遗迹和遗物是考古挖掘的文物,最具有史料价值。殷墟中的甲骨文是记载商朝社会生活的文字,商朝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典型代表,故①③正确;《封神演义》属于神话小说,史料价值有限,不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排除②;《史记·殷本纪》包含有商朝历史,但属于二手史料,排除④。故选①③组合,排除ABC,选D。10、D【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之前德国和另外两个国家(奥匈帝国、意大利)一起组建了同盟国,故D项正确;A和C是协约国,B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1、B【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是“清朝”,此时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地可以对外通商,故①符合史实,②说是杜撰的材料,表述错误;此时正好是新航路开辟后,材料印证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发生的世界商品广泛交流的“商业革命”,③符合史实;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④不符合材料史实。据以上分析,①③表述符合史实,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有部分错误,排除。故选B。12、A【解析】

与“人”被发现有关的事件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与“世界”被发现有关的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选A;启蒙运动崇尚理性,不符合“人”的发现,B错误;殖民扩张是新航路开辟后建立世界市场的途径,宗教改革将西欧人从基督教神权中解放出来,与“世界”的发现无关,排除CD。13、C【解析】

《清明上河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充分说明北宋城市军事职能在减弱,经济职能在增强,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是封建国家的基本国策,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民众的税收负担沉重,故B项错误;该绘画不能反映出财政困难,故D项错误。14、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主要的外交成就是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以及中日建交,这三大外交成就可以用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来概括,选项D正确;选项A中的另起炉灶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选项B中的再次较量不符合中美关系缓和,排除;选项C中的另起炉灶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15、D【解析】

题干中“黄金法则”主要是指只有相互之间的尊重,才能实现双赢。“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和资本主义阵营相对,与“黄金法则”无关,故A项错误。不结盟政策主张非集团、不结盟的原则,主张广大亚非拉国家团结起来,相互支持,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与“黄金法则”无关,故B项错误。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的是三个以上国家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与“黄金法则”无关,故C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它强调相互之间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和平外交,符合题干中的“黄金法则”,故D正确。16、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到的“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可以看出,其主张是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变革政治制度,即维新人士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没有理解君主立宪制的概念;B选项材料没有涉及;C选项过于片面。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戊戌变法·新思想1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工业措施的评价。由题干材料中的“反市场、反私人投资”可以看出,这应该是罗斯福新政中关于工业方面的措施。所以能够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法律文献应该是《全国工业复兴法》,故B项正确。ACD项主要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劳资矛盾的。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内容【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题目设置比较平和,容易理解,因为这是历史的主干知识,考生比较熟悉,只要对罗斯福新政掌握准确,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可能有考生在其他项上受到迷惑。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是高考经常碰触的知识点,复习是要给予重视。18、B【解析】

依据材料中“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等信息可知,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这表明了罗马法的进步性,依据材料中“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没有真正的解放人,其本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这体现了罗马法的时代局限性。所以这段材料说明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罗马法中的“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等内容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但不能据此得出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C选项错误,该项对材料的理解局限于罗马法的积极意义,没有看到局限性;D选项错误,材料中表达了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两层含义,而该表述只反映了前一层意思,对罗马法的局限性没有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9、D【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世纪时欧洲的城市设施落后、环境脏乱,由此导致瘟疫容易爆发,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主要是经济的落后,无力进行城市建设,因此ABC项都属于表现,只有D项是原因,故选D项。20、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1453年灭亡了东罗马帝国,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D选项符合题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德意志(前身是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后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A选项排除。拜占廷帝国在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消灭,B选项排除。阿拉伯帝国是是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存在时间是632年-1258年,C选项排除。21、A【解析】

依据表格中“同姓”分封占据主导地位,说明西周初年的分封以血缘关系为主,故A正确;姓氏关系不符合材料中分封制主题的信息,排除B;地域关系是郡县制划分的依据,排除C;分封制不是官僚政治,排除D。故选A。22、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克里孟梭坚持要“复仇”,这说明法国此前曾遭到过重大的失败,并受到侮辱,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可知,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对德割地并支付大量赔款,从此埋下双方仇恨的种子,故选A。B项错误,法国大革命是在18世纪进行的,普鲁士虽然组织了反法联盟,但是并不是法德结仇的开始;C项是在一战之中;D项明显错误。考点:普法战争点评:1870~1871年普鲁士同法国之间的战争。战争1870年9月开始,最终法国战败。1871年1月28日,巴黎失陷,两国签订停战协定。2月26日,双方在凡尔赛签订初步和约。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和约。这次战争使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结束了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23、B【解析】

口传以及口头辩论在雅典的社会生活中意义重大,这种对辩论术重视的现象促进了专门教授类似知识群体的兴起,即智者运动兴起,B正确;重视辩论并不会削弱雅典的政治理性,反而更加追求逻辑、理性,排除A;题干与雅典法律无关,排除C;雅典城邦政治下,公民素养较高,排除D。24、B【解析】

本题考查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漫画中可以看出美国为了保护本国经济,筑起了与他国贸易的围墙。这指的是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从漫画时间2018年可以看出,此时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美国的做法说明推动全球化发展进程任重道远,故本题答案选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中美两盾,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单极的世界格局,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美国陷入孤立”,排除D项。25、A【解析】

依据题干中第一幅图可知是孙中山成立南京临时政府,这一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图二的信息说明袁世凯在列强的支持下篡夺了革命果实图谋复辟帝制;由图一到图二情形说明辛亥革命的失败,其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中华民国的成立没有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④错误;排除B、C和D。故选A。26、D【解析】

一大代表从学习欧美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到接受马克思主义,说明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向是从效法欧美转向以俄为师,D正确;A属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不属于趋向,排除;材料与革命统一战线分化无关,且当时尚未组建革命统一战线,B排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影响,C排除。故选D。27、D【解析】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都属于洋务企业,根据“兼可顾民用”、“各省兴办的煤矿在十处以上”等信息可知洋务企业助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故选D;重工业始终没有成为民族工业的主体,排除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排除B;“成为共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故选D。28、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靖康之祸”指的是北宋末年(1126--1127年),金军南下侵扰,掳走宋徽宗、宋钦宗的“靖康之变”,因此“虏骑”是指金军,故C项正确;辽军在北宋前期南下袭宋,两国签订了“檀渊之盟”,故A项错误;西夏位于西北,材料和西夏无关,故B项错误;元建立于1271年,和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29、B【解析】

《大中华帝国史》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在收集、研究中国文献基础上编纂而成的,目的是把中国的情况介绍给欧洲人,使之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及明朝历史等内容。B正确;16世纪尚未出现全球史观,A排除;早期占领澳门的西方殖民统治者是葡萄牙人,C排除;清朝在1636年才建立,D排除。故选B。30、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采取“厚远薄己”的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支出,C正确;新的经济因素是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中叶后出现的,A排除;宋朝的这种朝贡外交不利于海外贸易发展,主要是以政治目的为主,B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①出身贫苦,自幼立志报国:②近代民族危机加深:③近代粮食严重短缺;④受孙中山思想影响,关心时政:⑤留学日本,精通中外农业科技知识。(2)①开创了稻作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理论,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作出了贡献。②创办了高等农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