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训练A卷_第1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训练A卷_第2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训练A卷_第3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训练A卷_第4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训练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训练A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1.(2分)(2016·岳阳)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面遮盖

C.把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D.该实验证明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考点】2.(2分)(2018·福建)下图是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步骤在黑暗中耗尽叶片中的二氧化碳

B.b步骤用黑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同一部分

C.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将变蓝色

D.该实验可以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考点】3.(2分)(2018七上·柳林期末)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溶解淀粉,避免将叶片烫死

B.将淀粉煮熟,避免将叶片烫死

C.溶解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起来

D.溶解叶绿体,避免酒精过度挥发

【考点】4.(2分)(2018七上·韶关期末)炎热的夏天,到树林里感到比较舒适,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树木进行光合作用,更新空气

B.树木能净化空气

C.树木的蒸腾作用能够降低环境温度

D.树木的呼吸作用较弱,产生的二氧化碳少

【考点】5.(2分)(2019七上·宜兴期中)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原因是绿色植物()A.是绿色的

B.制造有机物

C.吸入氧气

D.产生二氧化碳

【考点】6.(2分)(2019八下·峄城月考)温室大棚的出现,可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吃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下列措施不能促进大棚生产的是()A.白天适当降低温度,夜间提高温度

B.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C.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降低温度

D.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考点】7.(2分)我县龙山镇段家河村草莓种植大棚,吸引了很多游客的观光采摘,为种植户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收入,为提高大棚草莓的产量,果农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定时通风

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C.保持棚内温度恒定

D.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考点】8.(2分)(2017·黄冈模拟)黄冈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下列是棉花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的是()A.棉花营养钵育苗既能保持壮苗,也便于防止移栽幼苗根与根毛受损,提高成活率B.合理密植能让植株充分接受光照,提高总产量C.棉花在生长过程中要灌溉浇水,棉花吸收的水分主要用来合有机物D.给棉花施肥,主要给植株的生长提供无机盐【考点】9.(2分)(2016·淄博)如图是绿色植物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过程向上运输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B.②可以表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③表示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

D.④过程能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考点】10.(2分)(2017·黄冈模拟)以下是实验中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B.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刨开,并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位是子叶C.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应将图中实验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D.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要将温度控制在37°C左右,主要是为了模拟人体消化温度环境【考点】11.(2分)(2015七上·澧县期末)如图是范•海尔蒙特所做的实验:开始时柳树2.5公斤,土壤100公斤.把土壤装入木捅中,把小柳树栽在木桶中的土壤上.只浇水,五年后,土壤99.9公斤,柳树82.5公斤.该实验说明()A.柳树生长需要土壤

B.柳树生长需要的主要物质是水

C.柳树的生长能制造有机物

D.范•海尔蒙特发现了光合作用

【考点】12.(2分)(2020七上·岑溪期末)如图是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一个简图,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A.氧气

B.水分

C.二氧化碳

D.有机物

【考点】13.(2分)在以下几项中,能正确描述光合作用过程的是()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

B.二氧化碳+氧→有机物+水

C.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

D.二氧化碳+有机物→水+氧

【考点】14.(2分)(2017·灌南模拟)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一个重要生理过程,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B.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变量是叶绿体

C.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主要供植物自身需要

D.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15.(2分)(2017八下·广东竞赛)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方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说明叶片正在进行呼吸作用

B.若③代表水分,②代表水蒸气,说明叶片正在进行蒸腾作用

C.若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③代表水分,④代表有机物

D.此叶片在晚上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考点】16.(2分)(2017·沂源模拟)下列是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认真分析下列说法,找出错误的选项()①在进行图一实验之前要先将植物暗处理,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②图一中甲叶片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可验证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③图一中的丙叶片与甲叶片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可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④图一中的乙叶片与丁叶片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⑤图一中的叶片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的有甲叶片的见光部分、乙叶片、丙叶片的绿色部分⑥图二可以验证种子的萌发时呼吸作用释放出了二氧化碳⑦图二在倒水之前将一点燃的蜡烛放进瓶内会立刻熄灭,说明种子的呼吸作用放出了二氧化碳⑧若将图二中萌发的种子换成一盆绿色植物,放在光照下实验现象会更明显A.①③④⑤⑦⑧

B.③⑤⑦⑧

C.③④⑤⑦⑧

D.①④⑤⑥⑦⑧

【考点】17.(2分)(2015七上·江苏期中)光合作用的实质是()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D.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考点】18.(2分)(2020·北京模拟)《齐民要术》中提到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háng),通其风”,下列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是()A.有利于通风,便于氧气释放,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B.有利于通风,便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有利于透光,农作物能够充分利用光能

D.有利于进行灌溉、除草、松土等操作

【考点】二、综合题(共3题;共23分)19.(7分)(2020七上·宽城期末)阅读下面与光合作用发现相关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资料一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部来自于土壤。这一观点长期被奉为经典。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1579﹣1644)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推翻了这个观点。他把一棵2.5kg的柳树苗种植在一桶事先称好质量的土壤中,然后只用雨水浇灌而不供给其他任何物质。5年后,他发现这棵柳树的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的质量只减少了不到100g。资料二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1733﹣1804)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但是,当时有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却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认为植物跟动物一样能使空气变污浊。这一结论引起人们的关注。资料三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1730﹣1799)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结果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①下才能成功;植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然而,由于当时化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尚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气体。直到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②。资料四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1832﹣1897)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植物体)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另一种产物。问题:(1)资料一中,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可以证明,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资料二中,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论遭到质疑,有人认为植物跟动物一样能使空气变污浊。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这是由于植物进行了________(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3)请你将资料三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①________(选填“阳光照射”或“黑暗条件”)②________。绿叶的细胞中有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4)资料四中,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的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________(选填“葡萄糖”或“淀粉”)转运和消耗掉。(5)除上述科学家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直接或间接地为光合作用的发现做出贡献,因此,光合作用的发现是科学家们历经两百多年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结果。请结合题中资料说说你的感悟或受到的启示,用一句话表述。________。【考点】20.(5分)(2019七上·陵川期末)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选择萝卜幼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以探究提高温室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他们在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的控制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实验组①②③二氧化碳浓度0.03%0.1%0.1%温度20℃15℃20℃(1)如果要研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试验。(2)种植一段时间后,结果发现③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比①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原因是③号温室________。(3)最初移栽萝卜幼苗时,选择在阴天或傍晚进行,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减弱萝卜幼苗的________。(4)收获后,由于存放时间较长,结果萝卜变得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物质减少了,原因是________。(5)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①②两组进行实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考点】21.(11分)(2018七下·建湖开学考)将一盆经黑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一个叶片,用两个圆形黑纸片从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取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滴加碘液。依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和你的实验经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现象记录:A.白边(甲)现象:________,B.遮光部分(乙)现象:未变蓝C.未遮光部分(丙)现象:________。(2)实验中,甲处和丙处的对比说明了光合作用是在________内进行的。(3)实验中,乙处和丙处的对比说明了________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4)填空植物光合作用的公式:光能________+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考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