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及旋毛虫病_第1页
旋毛虫及旋毛虫病_第2页
旋毛虫及旋毛虫病_第3页
旋毛虫及旋毛虫病_第4页
旋毛虫及旋毛虫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旋毛虫病旋毛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它是由毛形科(Trichinellidae)的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idaspiralis)寄生于其宿主动物所引起的疾病。成虫寄生于动物的肠腔,称为肠型旋毛虫;幼虫寄生于同一动物的横纹肌内,称为肌型寄生虫。主要的宿主是猫、犬、猪、鼠类、狐狸、野猪及人等。误食含有旋毛虫幼虫包囊的生猪肉而发生旋毛虫病可使人死亡,旋毛虫被列为屠宰场生猪肉必检项目。感染为何如此强?2.肌肉包囊中幼虫抵抗力很强,在-12摄氏度的极端条件下可保持生命力57d,在腐败的肌肉内可存活100d以上,盐渍、烟熏都不能杀死肌肉深部幼虫,这给流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3.鼠、犬等动物活动范围广,猪、鼠等为杂食动物,犬与人关系密切,犬、猪肉等又为人类的重要食品,因而,猪、鼠、犬及人之间旋毛虫的互相传播是旋毛虫流行病学重要的一部分。成虫对肠道的致病作用:引起肠炎,出现炎性腹泻,严重时便内带有血液,造成肠黏膜增厚,水肿,粘液增多和瘀斑性出血。幼虫对肌肉的致病作用:大量幼虫侵入横纹肌,使肌纤维遭受严重破坏,出现肌肉炎症和纤维变性。表现为肌纤维肿胀,肌纤维排列明显紊乱。受虫体影响的部位,横纹肌消失,呈网状结构,即将溶解,附近肌细胞坏死、崩解。1动物体温升高2肌肉酸痛3咀嚼、吞咽、行走和呼吸困难4脸、眼睑水肿5食欲不振、显著消瘦6全身中毒症状,肝肾功能损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1.生前诊断由于虫体产生的幼虫绝大部分不随粪便排出,所以生前诊断比较困难,故实验室不能用粪便检查法,可用活体组织(剪一块舌肌)作压片检查,国外用ELISA和IFAT等方法诊断旋毛虫病,阳性符合率在90%以上。2.死后剖检死后剖检可采用肌肉压片法和消化法,将动物的膈肌割取一小块作样品,撕去肌膜和脂肪,用弯剪刀剪取24个小肉粒(豆粒大小),用旋毛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