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9(共267题)_第1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9(共267题)_第2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9(共267题)_第3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9(共267题)_第4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9(共267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9(共9套)(共267题)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题,每题1.0分,共13分。)1、“儿童必需的知识是通过模仿而获得的,在幼年时,其模仿是无意识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说是()。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神话起源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2、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黄炎培C、蔡元培D、杨贤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3、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斯金纳C、卢梭D、华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20世纪60年代初,在布鲁纳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美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以“中小学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4、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的权利C、教育目的的性质D、教育结构的变化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包括:(1)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2)决定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3)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5、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相反的道路;恶劣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了()。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影响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更有利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的好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6、()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A、教育政策B、教育法规C、教育目的D、教学大纲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7、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A、德育B、智慧C、体育D、美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德育是各育的方向,是灵魂,对其他各育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8、某学校改善教学设施,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学习到了非预期的知识、价值观、规范和态度。这类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包括学校的建筑、设备等物质情境,教师布置、校园文化等文化情境,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文化情境。因此改善教学设施,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属于隐性课程。9、规定了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教育目的和任务,内容范围和进程安排以及教学时数与作业布置,考试要求和教法建议的文件是()。A、课程标准B、教学计划C、课程D、教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教育目的和任务,内容范围和进程安排以及教学时数与作业布置,考试要求和教法建议等。10、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实现的。A、间接经验B、生产活动C、直接经验D、生活经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学生认识的客体是教材,教材是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即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学生通过间接经验来最终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11、下列不属于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的是()。A、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B、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C、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D、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包括:(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12、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彼得.麦克费尔的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D、制订了班级工作计划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14、下列关于九年义务教育,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故选项D错误。15、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四种具体方式。16、复式教学在普及农村特别是山区的小学教育中曾扮演重要角色,但复式教学存在一些先天的不足却是难以回避的事实。这些不足主要包括()。标准答案:B,C知识点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需要在一节课中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交替的教学和作业,教师工作量繁重;学生之间的干扰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交替进行教授和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在纪律约束上发挥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17、贯彻因材施教德育原则,要求教师()。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贯彻因材施教德育原则,要求教师:深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18、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包括()。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班主任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和研究学生群体关系以及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等方面。19、下列关于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D知识点解析:质性研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故A项中“演绎而非归纳”的说法错误。量化研究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故B项说法正确。质性研究并不是理论思辨、个人见解或经验总结,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都坚守实证主义的立场,都强调以“事实资料”为基础。故C项错误、D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BD。三、判断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0、中国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古籍是《孟子.尽心上》。()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21、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22、学校精神文化可分解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和思维成分四种基本成分。()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校园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23、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是学生质的规定性。()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的对象。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这是学生质的规定性。24、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延续和必要补充。()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不是上课的延续。四、简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5、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标准答案:(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简述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标准答案: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标准答案: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要遵循如下要求:(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1.0分,共16分。)1、比较有代表性的教育起源说有生物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和()。A、心理起源说B、生理起源说C、进化起源说D、自然起源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的心理起源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为美国心理学家孟禄。2、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性著作是()。A、《大教学论》B、《民主主义与教育》C、《普通教育学》D、《爱弥儿》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规范的学科确立。3、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力C、社会文化D、人口质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不属于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是()。A、专业理想的建立B、专业知识的拓展C、专业能力的发展D、专业方向的形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自我的形成。5、李老师能力强,威信高,善于与学生交流,经常倾听学生对于开展教学的意见,班上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兴趣广泛,和老师配合默契,这种师生关系属于()。A、专制型B、放任型C、民主型D、权威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根据课程任务,可将其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A、新授课和巩固课B、研究型课程C、单一型课程D、综合型课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和主要课程资源。8、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哪三个阶段进行?()A、导入、详述和汇总B、导入、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D、分析、质疑和总结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入、详述和汇总。9、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进行分组教学。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10、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A、数量标准B、质量标准C、形式标准D、内容标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德育目标是教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亦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简言之,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11、品德结构的四个要素中具有催化剂作用的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12、教师必须重身教,其言行举止等各方面的表现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学生品德的德育方法是()。A、指导实践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及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13、下列哪项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C、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D、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其工作重点,解决培养接班人的问题。14、班集体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特征,其中()是形成班集体的基础。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D、必要的活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学生摄影小组举办摄影大赛属于学生课外活动中的()。A、体育活动B、学科活动C、文学艺术活动D、科技活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按性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学科活动、科技活动、社会活动、文学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及劳动技术活动,其中文学艺术活动以发展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爱好、培养审美情趣、发展文艺方面的才能为主要目的。1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观察法B、案例法C、实验法D、调查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现象进行感知、记录、分析,从而获得事实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17、美育的基本类型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现实美又包括自然美、社会美、教育美。因此,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有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教育美育。18、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标准答案:A,C,E知识点解析: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介于以纵向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和以横向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两级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叫分支型学制。19、下列选项中,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四阶段的有()。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四阶段是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20、下列关于教学评价的表述,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填空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1、_______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FORMTEXT标准答案:教育目的知识点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2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上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判断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23、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要把人培养成社会人和自然人的合体,分别就对应了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24、“拔苗助长”违背了循序渐进原则。()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拔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而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所以,拔苗助长违背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即循序渐进原则。25、有经验的老师掌握的知识已经够用了,不需要再继续学习。()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终身教育的理念,即使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26、地方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的主体部分。()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国家课程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的主体部分,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具有决定性作用。27、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就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课程资源不仅仅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还包括教师自身、学生以及教学过程。28、现代班级管理的实质是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9、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标准答案:(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简述观察法的含义及优缺点。标准答案: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观察法的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受到“环境的干扰”。缺点: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因此对于结果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用观察法得到的结果难以进行精确分析;观察容易“各取所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1.0分,共16分。)1、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是()。A、教育的全民化B、教育的职业化C、成人教育D、终身教育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作为当代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接倡导和推动,并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和合作,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必将会改变世界教育的面貌。3、《学记》提倡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是要激励学生,不要压制学生,意思就是()。A、博学于文B、开而弗达C、强而弗抑D、道而弗牵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考查的是对选项的理解。强而弗抑指的是严格要求学生,绝不使学生感到压抑。4、“孟母三迁”的故事主要反映了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A、根据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B、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C、教育目的应以学校需要为出发点D、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为个人本位论的观点。B和D为社会本位论的观点。6、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有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A、教育美育B、家庭美育C、生活美育D、形式美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现实美又包括自然美、社会美、教育美。因此,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有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教育美育。7、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是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严手律己,给学生起良好的模范作用。8、下列表述与现代意义的“课程”涵义最不接近的是()。A、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B、宽着期限,紧着课程C、一切的课程内容应当从学术(学问)中引申出来D、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工夫等。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9、泰勒评价模式认为,课程评价的目的是()。A、鉴定学生的发展水平B、鉴定老师的教学水平C、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D、确定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强调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10、从本质上讲,教学是一种()。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主体活动D、文化活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①间接性,学生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②引导性,学生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③简捷性,教学过程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所以本题选A。11、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他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此题比较容易混淆的是B项直观性教学原则和D项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据此可知,这里体现的是直观性教学原则。12、计算机等级考试属于一种()。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D、个性差异评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为绝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被称为标准参照测验。计算机等级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测验,即按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内容,测验成绩直接反映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故此题选B。13、德育过程中的基础是()。A、提高品德认识B、陶冶品德情感C、激发品德动机D、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提高品德认识是德育过程中的基础。14、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并强调道德两难问题的运用的德育模式是()。A、体谅模式B、认知发展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假设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它要求概括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德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识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15、当班主任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是()。A、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B、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C、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D、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16、在相关分析中,完全正相关的相关系数是()。A、2.00B、1.00C、0.10D、0.01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相关系数在-1到1之间,完全正相关就是1,完全负相关就是-1,完全不相关就是0。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7题,每题1.0分,共7分。)17、下列关于学校文化所具有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学校文化的特点:①学校文化是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的无形文化;②学校文化是一种软约束性的文化;③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④学校文化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18、有关终身教育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ED知识点解析:终身教育是人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持续不断地接受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它既是人一生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同时也是个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终身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各种校外教育。故A项说法错误。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故B项说法正确。终身教育所指的教育并非局限于学校教育。相反,它的影响扩展到学习者的私人生活和公众生活的所有方面——他的家庭和职业关系、政治、社会活动、业余爱好等。故C项说法正确。终身教育求助于各种各样的机构:学校、学院、大学,同时还有家庭、社区和工作领域、书籍、出版社、剧场和大众传播媒介。故D项说法正确。19、下列关于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基础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它的要求最基本,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比起基础型课程有很大灵活性;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20、制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包括()。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要素。根据下面材料,作答问题。【资料】A老师教学《大江保卫战》,安排学生浏览课文后在黑板上板书这样一句话:“大江保卫战是一场——的战争。”要求学生填上合适的词语。学生纷纷发言,填上了“凶险”“惊心动魄”“伟大”“气壮山河”等词语,教学进行得很顺利,A老师表扬了学生。B老师听了A老师的课后,认真思考,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他的课是这样教的:先让学生想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然后把文字符号换成一幅幅鲜活的图像,如汹涌的洪水、恶劣的环境、威武不屈的官兵、奋不顾身的连长……再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交流,“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想说些什么”,然后再做填词练习。21、关于A老师的教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A老师的课堂教学,从教学设计来看,在学生浏览课文后(了解了学生的准备状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做好了教学铺垫),顺利地展开了课堂教学,体现了浅层次的探究性策略,即让学生寻找适合的形容词填写在横线上。故选ABD。但关于预设和反馈体现得并不明显。22、关于B老师的教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C,D,E知识点解析:B老师在A老师课堂之后进行的教学设计,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并不是给学生呈现“半成品”,即缺形容词的句子,而是更开放式的“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说明其预设有一定弹性。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参与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将所学的内容与之前的经验以及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大大减轻了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23、德育的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贯彻要求有()。标准答案:A,D,E知识点解析:B选项属于疏导性原则要求,C选项属于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要求。三、填空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4、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我国的《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学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_______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FORMTEXT标准答案:教学方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判断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6、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对学生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27、教师专业化是指获得教师资格证书。()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师专业化有多层含义,不仅仅指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还包括其他方面。如:第一,教师专业化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更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专业化发展的内容具体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方面内容。28、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工作方法。()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工作方法。29、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成立了班委,健全了班级管理制度。()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30、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群众性活动。()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题,每题1.0分,共14分。)1、下列选项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影响C、教育制度D、教育环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均不是教育的基本要素。2、1912年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是()。A、梁漱溟B、黄炎培C、蔡元培D、陶行知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是蔡元培发表的。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利特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4、下列属于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成长作用的论述是()。A、性相近,习相远也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性相近,习相远”体现了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很大差异。5、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是()的对立。A、神本位与人本位B、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C、社会本位与自然本位D、个人本位与自然本位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对立。6、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增强学生的体质B、提高运动水平C、培养优秀的运动员D、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增强学生的体质是我国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7、学生普遍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样本性B、复杂性C、主体性D、示范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8、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A、教材B、课程C、教育方针D、教学方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施工蓝图。9、目标游离评价模式主张在教育评价中应()。A、关注非预期效果B、坚持价值取向多元化C、以对话为主要手段D、采用共同建构的方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目标游离评价模式主张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评价的指向不应该只是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而且更应该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A、直接经验为主B、间接经验为主C、生活知识为主D、生产知识为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其中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故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11、将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评价是()。A、个体内差异评价B、个体间差异评价C、最佳表现评价D、典型表现评价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把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所得的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人有关侧面进行相互比较、判断的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把评价对象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二是把评价对象自身的不同侧面进行比较。12、()是衡量个体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A、道德认识B、道德感情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道德行为是一个人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的实践,是个体品德的外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表现,也是受教育者是否接受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接受外部教育影响和衡量个体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关键的作用。故本题选D。13、提出观察学习德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皮亚杰B、赞科夫C、班杜拉D、科尔伯格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德育理论。14、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B、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教育者C、班主任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D、班主任是学生未来的创造者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5、学校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体现在()。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传承与传播文化;(2)保存与活化文化:(3)选择与整理文化;(4)交融与创新文化。16、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过程有()。标准答案:A,D知识点解析: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包括: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17、潜在课程主要是指()。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潜在课程不在课程计划中凸显,不需通过正式课程来实施,而是通过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文化氛围和人际情境中展现的,例如,校舍建设、教学设备、校貌、校园精神文化、教学礼仪、校训、校纪、校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健全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18、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有()。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的要求包括: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19、教育科学研究的来源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十分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教育科学研究规划。三、填空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0、赫尔巴特强调教学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_______为中心。FORMTEXT标准答案:课堂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判断题(本题共7题,每题1.0分,共7分。)21、好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包括文理兼备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美学知识。()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精深的专业知识属于学科知识。22、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内容。()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学生、社会、学科这三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对任何单一因素的研究都不足以成为课程目标的唯一来源。23、教学方法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包括:①教学目的和任务;②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③学生的年龄特征等。题干描述教学方法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过于绝对,是错误的说法。2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所以,这句话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25、春风化雨体现了德育的说服教育法。()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春风化雨比喻良好完善的教育使人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体现了德育的情感陶冶法。26、学生会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班集体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27、课外活动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课外活动是中小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课外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对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起着重要作用。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8、有一所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抓分数,把学生考分作为评定三好学生的唯一标准,把各种平均分数作为评定各科教师教育质量的全部依据。学校不开设体育、音乐、美术课,也很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几乎所有时间都是上语文、数学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体质普遍下降、近视率增高;学生不知五线谱为何物,更没有画过什么儿童画。虽然有不少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较好,但多数学生成绩平平,没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什么业余爱好。试问这所小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标准答案:这所小学的做法与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小学全面发展的要求相违背。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是片面的,这种用一好代三好的做法只能导致学生片面发展。教师只重视分数,不重视其他方面的教育,以分数来衡量教学质量,毋庸置疑也是片面的。重视语文、数学这些学科是对的,但不开设体育、音乐、美术课程显然不符合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结果少数学生分数虽高,但能力并不一定好。同时由于缺少身体锻炼,学习兴趣狭窄,最后影响了学习后劲,导致多数同学成绩平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某班有一伙爱玩足球的“淘气鬼”,为了玩球和看球,经常迟到、旷课、抢球、争夺场地、与其他班级同学发生冲突,搞得学校领导、年级负责人、班主任、任课老师头疼。新班主任上任后,组织这些“淘气鬼”成立了一个足球队,选了队长、定了队规。每天组织他们在学校和班级管理的约束下训练,这些“淘气鬼”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球技,还练出了纪律、团结、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平时表现和学习成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9、上述材料中体现了什么德育原则?介绍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标准答案:材料中体现了德育的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学校德育工作如何贯彻?并谈谈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标准答案: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第5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题,每题1.0分,共18分。)1、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其贯穿了儒家思想。下列选项不属于“四书”的是()。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春秋》不属于“四书”。2、17世纪,捷克教育家()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阐述了()的优势,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A、埃拉斯莫斯;民主管理B、裴斯泰洛齐;组织管理C、夸美纽斯;班级管理D、赫尔巴特;平行管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阐述了班级管理的优势,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3、主张绅士教育,并著有《教育漫话》的教育家是()。A、卢梭B、杜威C、比奈D、洛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洛克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白板说”和“绅士教育”。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教育漫话》一书中。4、关于校园文化,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是()。A、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B、校园文化是一种综合性文化C、具有明确教育目的的文化D、不包括学校教师共同拥有的教育价值观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等,也包括学校教师共同拥有的教育价值观。5、人的身心发展是指()。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B、个性和品德的形成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6、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是()。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具体要求。7、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8、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A、亚洲B、欧洲C、中国D、英国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9、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上。A、个体价值B、主体价值C、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D、创造价值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师劳动本身具有创造性,但因教师的劳动成果不是一般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而是符合一定社会需求的人,所以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上。10、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导致学生这种行为的教师的领导方式最可能是()。A、民主合作型B、放任自流型C、仁慈专断型D、强硬专断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放任自流型的领导方式是指教师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这种做法对班级的正常运作会起到不利的作用,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正确答案为B。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D、知识的巩固和保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领会知识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12、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演示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的方法。13、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A、教学计划B、教学过程C、教学评价D、教学设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14、德育过程的实质是()。A、把非无产阶级思想转化为无产阶级的思想B、把错误的思想转化为正确的思想C、把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D、把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的自我教育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的实质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过程。1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心理辅导C、共青团活动D、班主任工作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我国中学德育途径是广泛的,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16、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处于辅助地位,说明课外活动具有()。A、自愿性B、自主性C、灵活性D、实践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处于辅助地位,说明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自主性。17、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个案法是针对某一个体的研究方法,显然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教师是针对某一学生的行为而进行的研究。实验法需要严格控制或创设实验条件,题干中也无法体现出来。调查法主要包括谈话法、问卷法和作品分析法,题干中所体现的方法不属于任何一种调查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如言语、表情、行为)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题干所述是教师对自然条件下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的研究,符合观察法的定义,故本题选D。18、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是()。A、计划B、观察C、行动D、反思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把计划付诸行动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19、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个体的发展具有不平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不均衡。它体现在两个方面:(1)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某一方面发展不均衡;(2)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方面发展不均衡。A、C、D均属于不平衡性的表现,B项属于个别差异性。20、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具有的特征体现在()。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其特征包括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21、课程设置的经典模式“泰勒原理”认为,进行课程编制必须首先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揭示了课程编制的4个阶段: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是对现代课程领域研究影响最大的理论架构,是现代课程论的奠基石。三、填空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2、教育学是研究______,揭示________的一门学科。FORMTEXT标准答案: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规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判断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23、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的学生。()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受教育者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24、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终身教育理念和理论是二战后在成人教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观念的否定。25、教师在讲授贺知章的《咏柳》时,挑选了三首乐曲,让同学们根据语境选择一首,这种教学方法是演示法。()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26、班级教学便于知识系统地传授。()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班级教学即现代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培养人才,便于知识的系统传授,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7、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和最有效的途径。()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所占时间最多,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是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和最有效的途径。2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最基本方法是谈话法。()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基本的方法。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第6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概括地讲,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制定好三种教学计划。其中,三项工作就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A、选择教法B、准备教具C、做好课时教学计划D、做好单元教学计划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制定好三种教学计划。三项工作就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三种计划就是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教案)。2、教学过程是由()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A、课内与课外B、教与学C、考试与上课D、讲与听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师的教决定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影响着教师的教,它们互为存在的条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3、在教学中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是遵循教学的()。A、可接受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巩固性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可接受性原则又称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是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故本题应选C。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物或教具进行演示,带领学生进行教学性的参观等。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实践性教学方法B、直观性教学方法C、语言性教学方法D、研究性教学方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直观性教学是以实物或教具进行演示,以直接感知为主要形式,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生动形象,具体真实,学生视听结合,记忆深刻。主要有演示法、参观法。5、古代学校教育普遍采用()。A、个别教授形式B、班级授课制C、道尔顿制D、文纳特卡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古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受教育的人数不多,因此,学校教育普遍采用个别教授形式。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道尔顿制在20世纪20年代后曾在一些国家试行,从20世纪30年代后,采用者日渐减少。文纳特卡制是美国教育家华虚朋1919年在芝加哥公立学校实行的教学组织形式。6、()是学习的主体因素。A、学生B、教学C、教师D、班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习与教学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故本题应选A。7、某堂课以传授系统知识和理论为主要目的,应选择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参观法C、练习法D、陶冶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讲授法是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以语言为主要媒介,以“传送——接收”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方式的总和。故本题应选A。8、以题海战术、时间战术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学中的()原则。A、直观性B、循序渐进C、最优化D、因材施教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学最优化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明确的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为导向,对教学效果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实行优化组合、综合控制,以最低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运用题海和时间战术没有进行优化组合,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违背了教学最优化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9、教学工作是由多种因素和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从教师教的角度看,一般包括备课、()。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与答疑和学业成绩的评价。10、一般来说,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教材是教学的内容,教师要教授教材,学生要领会教材的内涵;教学手段是上述三要素相互联系的桥梁。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11、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启发性原则,教师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在教学中贯彻巩固性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包括()。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D项是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时应遵循的要求之一,其余三项均正确。13、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时,对教师的要求包括()。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是教学中贯彻量力性原则对教师提出的要求。14、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可以分为()。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5、__________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FORMTEXT标准答案:教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教学任务是由人们追求的__________决定的,它指明了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FORMTEXT标准答案:教学价值取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__________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FORMTEXT标准答案: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__________是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FORMTEXT标准答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__________亦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FORMTEXT标准答案:谈话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判断题(本题共7题,每题1.0分,共7分。)20、广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2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考查和考试。()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有考查和考试两种。考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书面测验。考试一般是指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的阶段性或总结性的检查和评定。考查与考试的结果一般都量化为分数显示出来,分数则表示学生的学业成绩。22、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它不具备自身的特殊性。()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但是教学过程又不等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题干所述是错误的。23、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4、研究性教学方法,具有探讨、商榷、深化的特点,以学生间的集体讨论或自我发现等为主要形式,多用于高年级的教学。常见的有讨论法、发现法和练习法等。()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干第一句说法正确,第二句错误。练习法属于实践性教学方法中的一种。25、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道尔顿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重视学生的自学和独立作业,同时,又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脱离教师的指导和组织。()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道尔顿制,强调教师不再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它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脱离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五、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27、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标准答案:(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标准答案:(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简述教学的意义。标准答案:教学的主要意义表现在:(1)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标准答案:教学过程不等同于一般认识过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教学是个体认识,不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其次,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性,教学的个体认识往往是不相同的。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因此,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1、教学中贯彻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标准答案:(1)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2、简述常见的教学模式。标准答案:(1)传递一接受式;(2)自学一辅导式;(3)抛锚式;(4)范例式;(5)发现式(6)探究式;(7)情境一陶冶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第7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1、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孟禄C、沛西.能D、斯金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桑代克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2、赫尔巴特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思想反映了()。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B、知识与能力的关系C、知识与思想品德的关系D、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首先,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都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基础:其次,知识学习的本身是艰苦的劳动,这个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正如赫尔巴特说的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3、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力B、执政党C、意识形态D、政治经济制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4、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A、循序渐进B、有针对性C、因材施教D、抓关键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所以我们要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进行教育。5、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提到:“我们见了她(蔡老师)不由得就围了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这一叙述体现了学生的()特点。A、可塑性B、向师性C、复杂性D、创造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体现的师生关系是()。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教学相长D、心理相容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青色虽然是从蓝色里提取的,但它的蓝色更深一些;冰是由水生成,但它要比水更冷一些。学生不一定永远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这两句话一般用来形容徒弟的知识来源于师傅,但徒弟运用的比师傅更好。学生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互相进步的,因此选择教学相长。7、校园环境、规章制度、人际关系都属于()。A、隐性课程B、显性课程C、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要符合国家课程方案和()的要求,符合校情、学情,具体可行,不盲目追求教学进度。A、课程标准B、教学计划C、家长D、学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符合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校情、学情,具体可行,不得盲目追求教学进度。9、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机构,其一切工作都是为培养人来服务的,学校全部工作的核心是()。A、课外活动B、少先队工作C、教学工作D、班主任工作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10、“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体现的教育方法是()。A、锻炼法B、陶冶法C、说服法D、榜样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本题中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强调的是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品德的方法,属于锻炼法。11、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特征是班、课、时。12、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哪条规律的体现?()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品德形成是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多方面教育影响广泛多样,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故体现的是德育过程规律中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13、下列情形中,运用了德育方法的品德评价法的是()。A、奖励助人为乐的学生,惩罚违规违纪的学生B、鼓励学生向优秀的同学学习C、带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D、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品陶冶情趣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14、有位中学教师经常外出开会,班级管理完全交给学生自己,纪律居然井然有序。这一教师的领导最可能属于()。A、仁慈专断型B、民主型C、强硬专断型D、放任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师的领导方式可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三种类型,在民主型教师领导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15、苏老师是初中一年级(2)班的班主任,这一批刚入学的新生让他比较头疼,无论什么事情都得他亲自去管,同学们都非常依赖他。这个时期的班级处于()阶段。A、初建期B、形成期C、成熟期D、完成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初建期是指在班级组建之初,同学们形式上属于同一个班级,实际上还是比较孤立的个体,大家对班主任依赖性比较强,班集体的工作主要依靠班主任指挥。16、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A、班级活动B、文学艺术活动C、群众性活动D、社会公益活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群众性活动。B、D属于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17、张老师要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他分别选用两个班级。1班采用讲授法,2班运用讨论法,两个班的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基本一致,期末测验显示两个班的成绩有显著差异。张老师运用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个案研究法D、调查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18、素质教育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教育,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9、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