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4年_第1页
边缘计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4年_第2页
边缘计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4年_第3页
边缘计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4年_第4页
边缘计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4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边缘计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汇报人:XXX日期:XXX1contents目录行业发展概述行业环境分析行业现状分析行业格局及趋势12342Part01行业发展概述行业定义行业发展历程行业产业链3行业定义根据中国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的定义,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边缘计算是继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云计算之后的又一新型计算模型,是以云计算为核心,以现代通信网络为途径,以海量智能终端为前沿,集云、网、端、智四位一体的新型计算模型。边缘计算是一种在数据源附近的网络边缘执行数据分析处理以优化云计算系统的方法,通过在数据源处或附近处执行分析和知识生成任务来减少云端不必要的数据存储以及传感器和中央数据中心间传输所需的通信带宽。边缘计算将数据、数据处理和应用程序集中在网络边缘的设备中,高度依赖本地设备。其中可用于边缘计算的设备包括民用、商用、工业、军工等领域的终端应用产品,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汽车、ATM机、摄像头、红绿灯、发电机、无人机或各类型的传感器等。边缘设备只会往云计算中心发送处理过后的有用信息并自动删除无用数据,从而减轻网络传输压力以及节省企业在云计算中心的存储成本费用。边缘计算是云计算的重要补充,是新一代的分布式计算,符合“去中心化”的理念。目前边缘计算研究热点应用领域集中于对网络延迟敏感、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云基础设施0、5G、VR/AR、CDN、车联网及物联网等。随着网络边缘侧设备的迅速增加,设备产生的数据存量达到泽字节的级别,从网络边缘设备传输海量数据到云数据中心导致网络传输宽带的负载量急剧增加,网络延迟不断加长,单纯的云计算不足以满足庞大规模数据量的即时计算,把边缘计算贴近或嵌入各类传感器、仪表或机器人等设备节点,提高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能有力支撑各类设备的互联与智能()。边缘计算使应用程序满足高带宽低时延的需求,让较多领域从中获益。4行业产业链上游网络设备供应商、通信设备供应商、工业设备供应商、存储提供商、服务器提供商、芯片供应商、系统软件供应商产业链上游概述5行业产业链中游电信运营商、第三方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应用开发商、解决方案服务商产业链中游概述6行业产业链下游消费物联网用户、产业物联网用户产业链下游概述7Part02行业环境分析行业政治环境行业经济环境行业社会环境行业驱动因素8行业政治环境描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边缘计算在垂直领域中的发展及应用。随后,2018年、2019年、2020年每年都有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以及2C领域的促进边缘计算发展相关政策发布。工信部、应急管理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开展“5G+智能巡检”;推进边缘云和5G+边缘计算能力建设,下沉计算能力,实现精准预测、智能预警和超前预警。工信部:《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为加快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工信部于2018年12月制定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9行业政治环境11部门2部门3部门工信部《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边缘计算在垂直领域中的发展及应用。随后,2018年、2019年、2020年每年都有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以及2C领域的促进边缘计算发展相关政策发布。《“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开展“5G+智能巡检”;推进边缘云和5G+边缘计算能力建设,下沉计算能力,实现精准预测、智能预警和超前预警。《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为加快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工信部于2018年12月制定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工信部、应急管理部10行业政治环境2移动物联网(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的决策部署,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数据是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以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核心,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推动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对于深化政企协同、行业协同、区域协同,全面支撑各行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促进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深化大数据协同创新。《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的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云平台的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制定本指南。《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推进“互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发展,增强基层卫生防疫能力,工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远程医疗网络能力建设的通知》,提出扩大网络覆盖、提高网络能力、推广网络应用、加强组织保障等四方面十六项举措。《关于进一步加强远程医疗网络能力建设的通知》1101020304行业经济环境目前全球物联网产值大约15万亿美元左右,其年均增长率接近23%,2021年以后这一增速有望达到30%,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产值将达到30万亿美元的体量。中国是物联网应用实践和创新开发最多的国家,中国占到了全球物联网产值的1/4左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已完成5G基站超70万个,2021年年产值超7万亿人民币。此外,2020年物联网产生344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同时还会降低1770亿美元的经营成本。物联网和智能设备已经在提高全球主要工厂的性能指标,并将生产率水平提高40-60%。“十四五”期间,我国物联网产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达23%-26%。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启之年,将迎来发展新时期。12社会环境1社会环境2行业社会环境(1)实时性不够,云计算模型下,应用将数据传送至云计算中心,再由云计算中心返回数据处理结果至应用,大大增加了系统延迟,不适用于物联网时代一些对于低延迟传输有高要求的应用场景,如无人驾驶汽车应用需要毫秒级的反应时间,网络延迟容易造成严重后果;(2)带宽不足,边缘设备产生大量实时的数据,若将全部数据传输至云端将给网络带宽带来巨大压力。如一辆波音787每秒产生的数据超5GB,依靠飞机与卫星间的带宽传输,不足以支持数据的实时传输;(3)数据安全与隐私难保障。物联网中的数据与用户生活联系紧密,如家庭安装的室内智能监控摄像头,若将监控视频数据传输到云端会增加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随着云计算、5G、AI、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全球数据流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2016-2019间,全球数据中心流量规模从每年8ZB增长至每年11ZB,2021年全球数据流量有望突破20ZB。数据流量的爆发给云端储存数据带来挑战,边缘计算在帮助云端储存计算数据中作用凸显,数据流量爆发将成为边缘计算进一步发展的新契机。13行业社会环境全球将有超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产生的数据总量将大于40泽字节,人均每天产生的数据量达5GB。中国2020年的数据总量将达到全球数据总量的20.0%,联网设备从2016年的4亿个增长至30亿个。连接设备数的快速增长对配套的计算能力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物联网时代产生的庞大数据量仅依靠云计算模式难以完成,网络布局和计算能力部署需要被重新考虑。若遵循过往的存储与计算模式处理处理数据,将造成巨大的宽带资源浪费。14行业驱动因素1234政策重视边缘计算的发展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对ICT与OT的融合提出了迫切需求,而边缘计算是ICT与OT融合的支撑与使能技术,有望迎来产业重大的发展机遇。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先后在“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中设立边缘计算相关的技术研发、试验验证与示范工程建设等重点项目,用于支持边缘计算产业的发展。数据量疯狂增长,原有计算模型难以应对视频缓存在靠近网络边缘侧的设备节点中,视频传输不需经主网络可直接在网络边缘侧的设备间传输,便可节省大量的带宽。边缘计算模式有效缓解带宽不足问题,能较好地适应物联网时代数据增长的步伐,将社会的数据处理能力大幅提升,有望被大规模推广应用。云计算不足催生边缘计算,边云互补发展边缘计算模型的优点很好地弥补云计算模型的不足,有效地处理了云计算系统无法及时处理的数据,减少了从设备到云端传输的数据流量,减轻了带宽压力。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形成良性互补,有效提升社会的计算能力,为物联网时代的发展效力。政策重点拓展5G应用,催发边缘计算需求重点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等,而边缘计算可助力5G解决三大应用场景,即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和uRLLC(超可靠低延时通信)中的实施问题,故而政策推动5G大规模发展的同时将助力边缘计算需求大幅提升。15Part03行业现状分析行业现状行业痛点16行业现状随着5G产业的快速推进,互联网、物联网等行业全面进入了数据化的时代,5G使得数据计算成为互联网、物联网发展成功的关键。近日工信部表示“2019年将在若干个城市发放5G临时牌照,使大规模的组网能够在部分城市和热点地区率先实现,同时加快推进终端的产业化进程和网络建设,下半年还将用上诸如5G手机、5GiPad等商业产品。”随着5G产业逐步落地,与5G产业相配套的各产业逐步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车联网、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AI等应用行业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数据计算作为支持,在传统云计算未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边缘计算成为另外的解决途径。目前,整个边缘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增长显著,未来预测边缘计算直接市场至少在五千亿以上。边缘计算的产业生态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真正实现了“产政学研用”共同推动边缘计算发展的局面。但是也正是由于边缘计算基础共性的特点,也造成了碎片化严重、商业模式不清晰的问题。17行业市场情况传统云端架构引领运算市场多年,并带动云端储存、大数据分析等新商机的崛起,但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更大量、更实时的运算需求兴起,传统云端架构已逐渐无法负荷未来的运算需求。边缘计算作为物联网的“神经末梢”,能够及时处理物联网设备生成的大量数据,提高设备的响应速度,降低关键应用的延迟以及对云计算中心的依赖。边缘设备还能对物联网产生的数据进行存储和自主学习,使物联网设备更加智能。随着连网设备数量的爆炸式增长,边缘计算服务市场受关注度急速上升。边缘计算正处于技术的研究热点期,各大厂商、科研机构正在制定标准和规范,虽未达成共识,但国内外已形成多个产业联盟,大力推动边缘计算的标准和技术进步。截至2018年底,中国边缘计算市场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拥有很大的技术爆发潜力,各类型行业参与者正积极布局抢占市场。数据预测,中国边缘计算市场规模2022年可达200亿元人民币。随着更多联网设备的推广应用,各行业对边缘计算的需求将大规模增长,有望推动行业进一步规模化发展。18行业市场规模边缘计算业务的爆发式增长,直接推动了作为边缘云服务物理基础设施的IDC需求持续增加。2018年我国边缘计算市场规模达77亿元,同比增长52%,前瞻初步2021年市场规模达29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64%。由于边缘计算服务按需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主要存储在边缘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市场规模增加势必提升边缘数据中心需求。移动终端设备和互联网流量持续高速增长及产业互联网应用逐渐深入落地,推动边缘数据中心流量保持高速增长。消费互联网方面,随着短视频、直播、游戏等应用的爆发,移动互联网流量呈现指数级增长。2019年移动互联网流量接入达1220亿GB,同比增长76%,移动互联网DOU达8GB/月/户,为2018年的69倍。产业互联网方面,越来越多企业将数据存储由本地设备迁至边缘云服务器,海量数据在边缘复制、存储、传输及分析应用,企业上云及大数据推动企业数据流量呈爆发式增长。并且随着5G全面铺开商用,数据流量将持续爆发,加快驱动边缘数据中心的发展。19行业现状从产业生态角度来看边缘计算是跨行业、跨领域的基础共性技术,产业各方都在积极投入布局边缘计算发展。设备厂商目前已不仅仅单一提供设备,形成设备+平台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电信运营商希望通过边缘计算管道提供者角色逐步转变为业务提供商,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在做自研的MEC平台。云计算厂商积极推动云边协同,将云原生的优势下沉至边缘侧,同时借助边缘计算来切入5G的部署。边缘云计算规模将超过500亿通信院2020年5月调研数据显示,中国企业中仅有不足5%使用了边缘计算,但计划使用的比例高达442%。可以见得,虽然边缘云计算尚处在发展的萌芽期,但未来成长空间非常广阔。2020年中国边缘云计算市场规模为91亿元,其中区域、现场、loT三类边缘云市场规模分别达到37亿元、38亿元及16亿元。到2025年整体边缘云规模将以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550亿元,其中区域边缘云将凭借互动直播、vCDN、车联网等率先成熟的场景实现增速领跑。2030年,中国边缘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接近2500亿元。20行业痛点技术尚未成熟边缘技术水平尚未成熟:一方面,学术界与产业界均未厘清边缘计算技术的关键问题,如边缘节点的界定,发展边缘计算需要的支撑技术等问题尚未清晰;边缘终端设备无法兼容过多的智能化处理方式,其能否胜任在数据源头完成采集并分析的任务,担当“智能”分析载体等问题,学术界和产业界均无定论。行业能否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虚拟化等关键技术,打造一个支撑边缘计算理念的通用型操作系统,并部署在设备、网关或边缘数据平台等不同位置,还需要产学研用各个领域不断研发和试验验证。另一方面,现阶段支撑边缘计算的两大核心技术-虚拟化技术与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发展尚未成熟,难以支撑边缘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虚拟化技术是将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CPU、内存、磁盘空间、网络适配器等)资源池化,并使用软件统一智能化调度资源池,打破实体结构间不可分割的障碍。行业标准尚未统一边缘计算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结构以解决大量的异构问题。边缘计算节点是数据采集、汇聚、集成和处理的前端,涉及海量纷繁多样的终端设备,各终端设备可能来自于不同的生产厂商、配备了不同的数据接口、采用不同的传输协议,均在技术规范、参数指标、性能配置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存在高度的异构性,往往造成其存储的数据、拥有的数据处理能力也具备异构特征。大量的异构设备不利于万物互联,异构数据不利用大众共享。边缘计算行业需要形成统一规范标准、开发统一的接口和传输协议等,以便各类边缘设备实现跨厂商、跨应用、跨地域的集成与交互统一。目前边缘技术针对互联网、移动通信网、消费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不同网络接入和承载技术在实现上存在一定差异,但边缘技术强调通用性,终将会在体系结构层次的划分、开放接口标准、信息安全等级、运维管控规范、智能化管控等方面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架构,以适应行业的发展步伐。数据安全防护机制尚未建成边缘计算模式的复杂性、实时性、数据的多源异构性以及终端的资源受限特性有别于云计算模式,传统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不再适用于边缘设备的数据防护。边缘计算的边缘侧容易吸引不受信任的终端或边缘应用开发者非法接入,数据拥有者希望对数据加紧保护,希望能够采用有效的信息传播管控和访问控制机制,来控制数据的分发、搜索、获取以及授权范围。在边缘计算模式下,用户、边缘节点和边缘计算服务间需要建立新的访问控制机制和安全通信机制,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用户的隐私性。21123流通环节有待完善边缘计算产品种类繁多,消费数量较大,质量参差不齐,试剂流通管理难以完善,导致边缘计算行业目前在流通领域还面临许多问题。(1)在产品的流通中,许多环节缺少安全的冷链和冷库设施供应。在目前运输多为汽车和铁路运输的情况下,边缘计算行业生产企业普遍采用运输箱内置冰冻袋的冷藏方式,在高温天气或长距离运输的情况下无法确保运输温度的稳定,影响试剂的安全性。(2)监管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边缘计算产品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产品研发涉及生物学、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工程学等多项学科,而目前从事边缘计算行业的人员50%以上是工商、质检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知识背景的不匹配使得管理流程漏洞频发,边缘计算行业整体监管水平有待提高。(3)中间环节加价严重。出于安全的考虑,国家对边缘计算行业进出口标准与流程严格把控,环节复杂,中间环节加价严重,代理公司的介入可能使产品出厂价格上涨至少一倍以上,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阻碍本土边缘计算行业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流通环节问题中间环节加价严重供应链质量监管Part04行业竞争格局及趋势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竞争格局行业代表企业23&&&行业竞争格局概述行业竞争格局概述中国政府正大力推动社会资本进入边缘计算行业,对边缘计算行业产品需求被迅速拉动,需求量呈现上升趋势,边缘计算行业企业进军国民经济大产业的战略窗口期已经来临。边缘计算行业各业态企业竞争激烈,当前,市场上50%以上的边缘计算行业企业有外资介入,包括中外独(合)资、台港澳与境内合资、外商独资等,纯内资本土边缘计算行业企业数目较少,约占边缘计算行业企业总数的25%。此外,商业银行逐步进入边缘计算行业,兴业银行、中心银行、民生银行等先后成立金融公司,涉足设备融资租赁业务。中国本土边缘计算行业企业根据租赁公司股东背景及运营机制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厂商系、独立系和银行系三类三类边缘计算行业企业各有优劣势:(1)边缘计算行业企业具有设备技术优势,主要与母公司设备销售联动,以设备、耗材的销售利润覆盖融资租赁成本;(2)独立系边缘计算行业企业产业化程度高,易形成差异化商业模式,提供专业化的融资租赁服务;(3)银行系边缘计算行业企业背靠银行股东,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取资金,且在渠道体系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行业竞争格局边缘计算行业参与者可分为云计算企业、设备制造企业、CDN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产业联盟以及核心研究机构。其中产业联盟和核心研究机构已被龙头企业占领,龙头企业掌握核心技术与专利,拥有大量研发经费以及与高校等研究机构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构建了较高的行业壁垒,格局相对稳定。与被海外巨头公司主宰的云计算行业发展状况不同,中国边缘计算产业发展基本与世界同步,本土企业赶上了边缘计算行业的发展热潮,市场上出现众多本土企业布局边缘计算市场,发展前景可期。由于边缘计算涉及领域多,细分领域广,市场容量相当大,能实现多家巨头共存的竞争格局。国内外的产业联盟主要有:(1)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中国)于2016年由华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尔公司、ARM和软通动力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搭建边缘计算产业合作平台,推动OT和ICT产业开放协作,孵化行业最佳应用实践,促进边缘计算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至今联盟成员数超200家。(2)Edgecross联盟(日本)于2017年成立,由6家公司创始,包括三菱电机、研华、欧姆龙、日本电气、日本IBM和日本甲骨文。Edgecross联盟旨在基于公司和行业边界之外的边缘计算层创造新的附加值,为制造业中的物联网应用做出贡献。2018年上半年,联盟发布Edgecross开放式平台和应用市场,向成员企业提供开发套件提供基础性的边缘计算软件服务。(3)Avnu联盟是一个利用“开放标准”来创建低延迟、时间同步、高度可靠的联网设备的互操作性生态系统的社区。2017年Avnu与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签署了合作协议,合力推动工业网络和边缘计算的共同发展。两者的合作领域包括共同识别和分享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最佳实践、合作进行测试床验证、协调相关产业的标准化进程与活动三个方面。(4)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主动标准化MEC。运营商可以向授权的第三方开放其无线接入网络(RAN)边缘,使第三方运营商能够灵活快速地为移动用户、企业和垂直网段部署创新的应用和服务。25行业竞争格局边缘计算行业参与者可分为云计算企业、设备制造企业、CDN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产业联盟以及核心研究机构。其中产业联盟和核心研究机构已被龙头企业占领,龙头企业掌握核心技术与专利,拥有大量研发经费以及与高校等研究机构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构建了较高的行业壁垒,格局相对稳定。与被海外巨头公司主宰的云计算行业发展状况不同,中国边缘计算产业发展基本与世界同步,本土企业赶上了边缘计算行业的发展热潮,市场上出现众多本土企业布局边缘计算市场,发展前景可期。由于边缘计算涉及领域多,细分领域广,市场容量相当大,能实现多家巨头共存的竞争格局。竞争格局1(1)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中国)于2016年由华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尔公司、ARM和软通动力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搭建边缘计算产业合作平台,推动OT和ICT产业开放协作,孵化行业最佳应用实践,促进边缘计算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至今联盟成员数超200家。(2)Edgecross联盟(日本)于2017年成立,由6家公司创始,包括三菱电机、研华、欧姆龙、日本电气、日本IBM和日本甲骨文。Edgecross联盟旨在基于公司和行业边界之外的边缘计算层创造新的附加值,为制造业中的物联网应用做出贡献。2018年上半年,联盟发布Edgecross开放式平台和应用市场,向成员企业提供开发套件提供基础性的边缘计算软件服务。(3)Avnu联盟是一个利用“开放标准”来创建低延迟、时间同步、高度可靠的联网设备的互操作性生态系统的社区。2017年Avnu与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签署了合作协议,合力推动工业网络和边缘计算的共同发展。两者的合作领域包括共同识别和分享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最佳实践、合作进行测试床验证、协调相关产业的标准化进程与活动三个方面。(4)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主动标准化MEC。运营商可以向授权的第三方开放其无线接入网络(RAN)边缘,使第三方运营商能够灵活快速地为移动用户、企业和垂直网段部署创新的应用和服务。竞争格局226行业发展趋势描述新型信息技术场景迅速涌现:边缘数据中心是为支撑更低延迟的5G新业务开展而生。由于5G所支持的终端密度非常大,其带来的数据量也会非常惊人。通过边缘数据中心,把云数据中心的IT资源迁移到靠近用户侧,将更加靠近此类数据,方便数据的处理。同时5G、车联网、CDN、AR/VR等新兴技术的逐步落地,加速了新兴技术在各传统领域中的推广应用,促使新业务形态产生,有效地推动了边缘数据中心的产业发展。例如,在交通领域中与5G、物联网技术融合发展,促进智能驾驶汽车业务规模化发展;在医疗领域中与5G、AR/VR技术融合发展,促使远程医疗(包括远程手术、远程监护等)业务规模化发展。安全标准受重视:边缘计算模式面对大量碎片化场景,安全保护压力巨大。通过本地无线网络或物理篡改即可轻易攻击边缘计算平台,边缘计算平台需要建立分层的安全应对机制,需要为设备域、网络域、数据域和应用域制定针对性的安全应对方案。配备完善的端到端的安全应对方案成为边缘计算应用落地的必然要求,其安全防护机制受行业的高度重视。此外,边缘计算的数据保护与安全访问机制的建立亦备受行业关注。由于边缘计算将数据存储在靠近数据生产者的边缘设备上,保证数据隐私的同时亦产生了数据异构的问题,异构数据不利用行业间的访问与共享,阻碍万物互联的发展进程。边缘计算模型需要与行业结合,在实现数据隐私保护的前提下,设计统一、易用的数据共享和访问机制。边缘计算在发展的同时,各项安全机制的建立问题亦需同步解决。边云协同发展:边缘计算与云计算逐渐呈现协同发展的态势。云计算是中心化的计算模式,边缘计算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的计算模式,但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并非是完全对立的计算架构。部分应用场景需要边云结合,通过边缘计算将数据预处理后再传输至云端,通过云计算进行深度分析,两者互补结合。作为与云计算相互补充和相伴相生的边缘计算,必须与云计算进行有效协同,才能真正实现边缘计算的目的。云计算厂商与终端厂商亦逐渐交叉融合。边缘计算的主要应用是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上占优的厂商只有并入云端整合,才能扩大规模。而云计算巨头为了占据边缘计算市场,需要控制更多的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厂商达成合作。终端设备计算能力层次化:随着硬件配备的提升,未来可作为边缘计算节点的设备逐渐多元化,如摄像头、无人机、AR/VR设备,无人驾驶汽车、传感器等均可作为边缘计算的节点执行分析处理与存储数据的任务。不同的终端设备性能、价格差异较大,用户可根据需求采购相应的设备,以节省部署成本。不同应用场景对边缘计算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与功耗性能的要求有所不同,部分边缘计算节点以控制物端为目的,对设备的运算能力需求较弱;部分边缘计算节点以处理物端数据为目的,需要实时处理数据,减少网络传输的数据量,降低网络延迟,对设备的运算能力要求较高,如高清视频监控应用。边缘计算设备应就特定的应用场景配置。多元化的终端设备为用户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能充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终端设备的计算能力、数据存储能力的多样化要求。27行业发展趋势边缘数据中心是为支撑更低延迟的5G新业务开展而生。由于5G所支持的终端密度非常大,其带来的数据量也会非常惊人。通过边缘数据中心,把云数据中心的IT资源迁移到靠近用户侧,将更加靠近此类数据,方便数据的处理。同时5G、车联网、CDN、AR/VR等新兴技术的逐步落地,加速了新兴技术在各传统领域中的推广应用,促使新业务形态产生,有效地推动了边缘数据中心的产业发展。例如,在交通领域中与5G、物联网技术融合发展,促进智能驾驶汽车业务规模化发展;在医疗领域中与5G、AR/VR技术融合发展,促使远程医疗(包括远程手术、远程监护等)业务规模化发展。边缘计算模式面对大量碎片化场景,安全保护压力巨大。通过本地无线网络或物理篡改即可轻易攻击边缘计算平台,边缘计算平台需要建立分层的安全应对机制,需要为设备域、网络域、数据域和应用域制定针对性的安全应对方案。配备完善的端到端的安全应对方案成为边缘计算应用落地的必然要求,其安全防护机制受行业的高度重视。此外,边缘计算的数据保护与安全访问机制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