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全卷两个大题,共18个小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非选择题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5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45分)1.三星堆文化距今3000至5000年,是西南地区古蜀文化的重要遗址。出土文物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3.95米的青铜神树,其中的扇贝形金覆面具颇为神秘,它是殷商贵族独特的丧葬礼器。这反映出当时()A.青铜文化同根同源 B.古蜀地区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区域文化存在交流 D.西南地区青铜铸造技术精湛〖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3000至5000年(中国)。从材料“扇贝形金覆面具颇为神秘,它是殷商贵族独特的丧葬礼器”可看出,殷商贵族独特的丧葬礼器流传到了古蜀,说明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交流,C项正确;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但不能说当时两地的青铜文化同根同源,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古蜀地区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排除B项;材料也没有涉及西南与中原青铜铸造技术比较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2.秦汉创立了县、乡两级的基层文官体系,由官府从基层征召人才,经严格考核后派遣到地方全面管理税收、民政、司法和文教。此举()A.加强民众对国家的政治认同 B.促成儒学理念向社会基层渗透C.弥补郡国并行制带来的弊端 D.大大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文官由官府从基层征召人才后经过考核再派遣到地方,其中文教司法等是中央意志的体现,这有利于加强民众对国家的政治认同,A项正确;秦代以法家思想为指引,排除B项;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地方管理体制,秦朝并未推行,排除C项;材料虽然提到基层文官的分工职责,但没有涉及文官体系推行后地方政府行政效率的比较,排除D项。故选A项。3.杜佑称赞两税法是“适时之令典,拯弊之良图”,它使农民“赋既均一、人知税轻。免流离之患,益农桑之业,安人济用,莫过于斯矣。”这说明两税法意在()A.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B.促进社会经济发展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调控当时统治危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项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杜佑称赞两税法是“适时之令典,拯弊之良图”,表明唐朝通过两税法调控了当时的统治危机,D项正确;材料涉及两税法减轻农民经济负担,但不是两税法实施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统治稳定,排除A项;两税法调整了税收制度的弊端,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两税法通过调整以前税收之弊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故两税法的主要目的是调控了当时统治危机,排除C项。故选D项。4.北宋时期生产资料交易广泛,“买卖牛马之类,所在乡仪,过却定钱,便付买主。牛畜约试水草三两日,方立契券。”南宋政府特别规定:“其人户典卖舟船驴马,合纳牙契税钱,各有立定所收钱数,立契并限三十日印契。”这表明两宋时期()A.新兴金融业务推动商业发展 B.政府注重规范商业行为C.运用契约管控生产资料交易 D.契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北宋时期的贸易活动需订立契约,南宋政府还特意对契约进行规定,表明政府注重通过订立契约规范商业行为,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金融机构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宋朝政府利用契约规范商业活动,而非管控生产资料的交易,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政府通过订立契约收取费用,排除D项。故选B项。5.19世纪60年代,洋纱在中国土布生产中的使用率只占0.56%,19世纪90年代上升到18.94%。洋布在中国年用布总量中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3.2%上升到90年代的13.39%。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国不断融入世界市场 B.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崛起C.传统棉纺织业趋于崩溃 D.列强控制中国棉纺生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后半叶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中国很少使用洋纱、洋布,而主要使用本国生产的棉纱和土布。19世纪90年代,中国使用洋纱、洋布明显增多,结合所学可知这与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洋纱、洋布有关。反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不断融入世界市场,A项正确;民族工业崛起能够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减少洋纱、洋布的使用,与材料所述洋纱、洋布使用明显增加不符合。且民族工业受到封建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压迫,到19世纪90年代仅仅是初步发展,而非“迅速崛起”,排除B项;洋纱、洋布只占中国所用棉纱、棉布的不足20%,表明本国生产的棉纱和土布仍然较广泛使用,传统棉纺织业虽然受到冲击但仍然继续存在,而非“趋于崩溃”,排除C项;材料反映列强在中国倾销洋纱、洋布,属于棉纱、棉布销售方面,看不出棉纱、棉布生产方面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6.20世纪初,有人用西洋音乐简谱写了一首《自由结婚纪念歌》:“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浙江遂安“近日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也日益见多。”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A.民权主义影响巨大 B.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C.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D.婚姻习俗出现中西合璧〖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人们提倡结婚自由,而这种风气深受西方婚姻观的影响,出现了“近日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也日益见多”的现象,说明当时婚嫁习俗受到了冲击,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民权无关,排除A项;妇女追求婚姻自由并不能得出妇女地位得到提高,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婚俗中的中西合璧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7.1941年12月,中英双方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决定组建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支援英军对日作战。1942年2月,远征军司令部由重庆迁驻大理,先头部队戴安澜师长领导的第200师驻保山,随后由腾冲入缅作战,成功解救出被围英军。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A.赢得了沿海工业西迁的宝贵时间 B.促成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C.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D.巩固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抵抗了日军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入侵,维护了国际援助中国的路线,从而有助于巩固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D项正确;1941年、1942年中国的沿海工业已经进行了西迁,排除A项;1938年,中国抗战就已经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排除B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1941年1月1日正式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8.如图是新中国某一时期统一印制宣传海报,该海报旨在()A.展现我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成就 B.激发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C.歌颂国民经济的高产快速协调发展 D.助推经济政策调整的步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该海报通过强调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和创出高速度,很明显是在激励和鼓舞人民,希望他们能够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中,为实现现代化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B项正确;海报中虽然提到了“四个现代化”和“高速度”,但主要强调的是加速实现和创造高速度的过程和目标,而非直接展现已经取得的工业成就,排除A项;海报中虽然提到了“高速度”,但并未明确提及“高产”和“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侧重于鼓励和激励,而非对已有成就的歌颂,排除C项;海报的内容并未直接涉及经济政策的调整,而是聚焦于加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激发人民的热情,排除D项。故选B项。9.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一大批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11个。截止2018年8月,178个国家与中国建交。由此可见()A.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B.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C.中国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D.和平共处成为外交准则〖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据本题材料“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一大批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11个。截止2018年8月,178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断增多,说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A项正确;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与20世纪60年代的时代特征不符,排除B项;中国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表现是提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材料并未涉及,排除C项;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和平共处就成为外交准则,排除D项。故选A项。10.在国王厄查纳(320~360年在位)的统治下,阿克苏姆王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与罗马帝国保持一致,同时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国内市场上充斥着琳琅满目的商品,阿拉伯商人经营的羊毛与皮革生意,叙利亚商人从事的橄榄油业务尤其突出。这说明,当时的阿克苏姆()A主导环印度洋地区贸易 B.国家治理机制成效显著C.友好外交促进经济繁荣 D.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非洲。材料表明阿克苏姆王国在意识形态领域比较先进和罗马帝国保持一致,并且当时的对外贸易比较发达,这都能体现国家治理机制成效显著,B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阿克苏姆王国的对外贸易,不能得出主导环印度洋地区贸易,排除A项;材料只是体现阿克苏姆王国积极扩展对外贸易,但不知道是不是友好外交导致的,排除C项;材料只是体现积极拓展对外贸易,但得不出是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11.雅典重视公共设施建设,这些设施占据了城市的绝大部分空间,并面向全体男性公民开放。人们自由穿梭在城市里,谈论时政、欣赏戏剧、祭祀诸神、享受生活,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这说明雅典()A.人人平等享有政治权利 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C.政治体制影响社会生活 D.人文主义思想盛行〖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雅典。根据材料“这些设施占据了城市的绝大部分空间”“人们自由穿梭在城市里,谈论时政、欣赏戏剧、祭祀诸神、享受生活,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主人”可知,雅典城公共空间占比更大,突出公共服务功能,说明政治体制影响公共生活,C项正确;古代雅典是奴隶社会,只有公民享有政治权力,排除A项;通过材料信息并不能看出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排除B项;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C项。12.1536年,加尔文在《基督教原理》中对“选民注定得救,弃民注定沉沦”的理论进行了加工,他认为:“基督徒在现实商业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才是判定是否得救的标准。”这一理论()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B.促进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来C.奠定了宗教改革的基本方向 D.推动了廉俭教会的广泛建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选民注定得救,弃民注定沉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卡尔文认为基督徒在现实商业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才是判定是否得救的标准。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适应。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的成功往往与他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密切相关,这种观点与加尔文的理论相吻合,A项正确;地理大发现即是新航路开辟开启于15世纪,要早于宗教改革,排除B项;奠定了宗教改革的基本方向的是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两个王国”理论,不是卡尔文的“先定论”,排除C项;廉俭教会的建立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教会腐败现象的不满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材料中卡尔文的观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3.1804年,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其中第537条规定:“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第544条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据此可知,《法国民法典》()A.奠定了欧洲民法体系的基础 B.重塑了欧洲基本的法律精神C.促使法国共和体制得以建立 D.有利于维护法国的革命成果〖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据材料“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与“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民法典》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符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D项正确;材料中的《法国民法典》的条款,主要展示了其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基本法律原则,没有体现《法国民法典》与欧洲民法体系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法国民法典》中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则,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法国民法典》对于欧洲基本的法律精神的影响,排除B项;因为《法国民法典》是拿破仑帝国时期的产物,而不是共和国时期的,排除C项。故选D项。14.如表中列宁的著作()列宁重要著作及其主要内容(节选)年代著作名称主要内容1905年《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阐述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策略,对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等重大问题作了深刻论述。1915年《论欧洲联邦口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思想。1916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1917年《四月提纲》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A.确立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党的原则 B.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实践C.揭示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一般规律 D.促成社会主义理论走向科学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的苏俄。材料表明列宁的思想随着时间和实际情况的变化,在不断地完善,为之后十月革命的成功做了一些准备,也就是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实践,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列宁思想逐渐成熟,不涉及思想建党的原则,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一般规律,排除C项;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是巴黎公社,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5.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程越来越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转向隐蔽化,货币纷争成为主要大国共同的纠结,金融资本市场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国际贫困与社会不平等依旧突出,世界粮食与能源短缺的压力增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呈现扩散趋势。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深入加剧了全球问题 B.人类活动负面效应难以根除C.处理全球问题亟待加强国际合作 D.加快经济发展成为首要任务〖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由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问题越来越多,所以亟待加强国际合作以处理全球问题,C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深入主要是有利于世界发展,而不是导致全球问题的加剧,排除A项;“难以根除”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全球问题的加剧,没有体现经济发展成为首要任务,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其中第16题22分、第17题21分、第18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据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整理材料二穆斯塔法·卡米勒是近代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他主张“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反对任形式的外国统治和宗主权”。1882年,祖国党领袖阿拉比高呼“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领导军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遭血腥镇压而失败。一战后,埃及人民在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斗争,迫使英国承认埃及是独立主权国家。二战后,纳赛尔驱逐法鲁克王朝成立共和国,并撰写《革命哲学》,主张“埃及人民应当提高民族觉悟,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从暴君和驻扎在祖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手中恢复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1956年,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摘编自陈杰珍《试析纳赛尔民族主义思想》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就民族事务开展了大量工作,在制度建设、民族政策、文化认同等方面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在风云变幻的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摘编自张明月《深入学习同志讲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至明清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埃及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取得的宝贵经验。〖答案〗(1)特点:通过设立各种管理机构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边疆管理不断加强;边疆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共同发展。(2)原因:埃及民族意识的觉醒;埃及人民不断进行的反侵略斗争为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先进分子的引领为埃及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正确的方向。(3)经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加强文化认同,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提高各民族群众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解析〗【小问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古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管理机构:礼部、鸿胪寺;管理机构:礼部、鸿胪寺、理藩院”等可知,通过设立各种管理机构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边疆管理不断加强;根据“昭君出塞等”、“唐蕃长庆会盟等”可知,边疆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共同发展。【小问2】本题为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现代埃及。原因:根据材料二中“1882年,祖国党领袖阿拉比高呼‘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可知,埃及民族意识的觉醒;根据“一战后,埃及人民在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斗争,迫使英国承认埃及是独立主权国家”可知,埃及人民不断进行的反侵略斗争为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根据“纳赛尔驱逐法鲁克王朝成立共和国,并撰写《革命哲学》”可知,先进分子的引领为埃及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小问3】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现代中国。经验:根据材料三“在制度建设、民族政策、文化认同等方面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及所学可知,在制度方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在民族政策上,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在文化认同上,加强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提高各民族群众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橡胶种植的全球扩张(节选)年代重要记事1725年英国以“十英镑一千粒种子”的报酬奖励威克·汉姆在巴西搜集天然橡胶树种子。1851年伦敦世博会展出橡胶垫圈、雨衣等产品,人们认识到橡胶是一种重要资源。1883年荷兰人把橡胶移植到爪哇、苏门答腊等地。1908年法国人在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开辟橡胶种植园。——据《国家人文历史·种子的冒险》整理材料二橡胶种植要求高,一般认为北纬17°以北的地区为植胶禁区。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一定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责成林业部、中科院、中山大学等组成专家组对西双版纳进行实地勘查,开展种植实验研究。1957年,“一五计划”西南重点项目——西双版纳基地(最南端景洪北纬21°)建成了19个橡胶农场。我国橡胶轮胎、防毒面具、飞行员头盔等产品基本实现自给,美国对新中国的橡胶资源封锁被打破。1982年,伴随资金、技术的投入不断加大,我国在接近北纬25°的瑞丽等地也植胶成功,修正了“北纬17°以北不能种植橡胶”的传统论断。21世纪以来,我国人工合成橡胶产业取得迅猛发展,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的资源安全。——摘编自郭晔旻《橡胶树的全球扩张之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橡胶种植全球扩张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为打破橡胶种植“禁区”所作的努力。(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橡胶种植为例,说明资源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西方列强殖民扩张;工业革命需求;种植园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2)努力:国家将橡胶种植列为发展战略;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深入研究;加强西双版纳等基地的建设;改革开放后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升级。(3)意义: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有利于综合国力提升与产业技术升级;有利于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原因:据材料“1725年……威克·汉姆在巴西搜集天然橡胶树种子”“1883年……荷兰人把橡胶移植到爪哇、苏门答腊等地”“1908年……法国人在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开辟橡胶种植园”可知橡胶在近代由欧洲人从美洲带回欧洲,再移种到欧洲人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可见橡胶种植全球扩张与新航路开辟和西方列强殖民扩张有关;据材料“开辟橡胶种植园”可得出种植园经济发展;据材料“伦敦世博会展出橡胶垫圈、雨衣等产品”并结合所学可知,橡胶种植的扩大与对橡胶的重要用途和需求扩大有关,包括工业革命需求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带来的需求。【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努力:据材料“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一定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得出国家将橡胶种植列为发展战略;据材料“林业部、中科院、中山大学等组成专家组对西双版纳进行实地勘查,开展种植实验研究”得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深入研究;据材料“西双版纳基地……建成了19个橡胶农场”得出加强西双版纳等基地的建设;据材料“1982年,伴随资金、技术的投入不断加大”得出改革开放后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升级。【小问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意义:据材料“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的资源安全”得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此外还可以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科技进步、综合国力等角度来考虑,得出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提升与产业技术升级;有利于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外名人介绍与学习外来文化事迹表(局部)人物事迹查士丁尼自526年开始组织学者收集历代罗马法学家著作,并专门研究古代希腊、波斯、亚历山大帝国的法律,最终编成《罗马民法大全》。莎士比亚“人性复杂与生命无常”是《一千零一夜》的主题,大大启发了莎士比亚对人性的关注与探讨。伏尔泰盛赞“孔子是道德的楷模”,认为孔子的“仁”“德”是冲破黑暗、迎接光明的利剑。魏源鸦片战争后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孙中山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依托,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统治。李大钊1917年热情讴歌十月革命。1919年撰写《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据张国刚《文明:中西交流三千年》等整理就材料整体或局部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论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蒸汽甲烷重整蓝氢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可调节轨道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可见光波段高光谱成像(HSI)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I型阳极氧化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工程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公司收购协议书范本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指定目标达成的软件项目开发合同
- 天然气安全运输合同
- 高铁项目设计施工合同
- 2025版茅台酒出口业务代理及销售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N1叉车司机考试试题(附答案)
- 《医院财务分析报告》课件
- 2024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钳工基本知识》课件
- DB63T 2357-2024 危化品常压储罐安全管理规范
- 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春季开学摸底考(四)苏教版
- 【蚂蚁保】2024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研究蓝皮书
- 授信审批部工作计划及思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