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基础知识(部分)_第1页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部分)_第2页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部分)_第3页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部分)_第4页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二项分布、正态分布

【知识清单】

知识点1.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及其性质

(1)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和8,在已知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8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用符号p(B/A)来表示,

其公式为P(8/A)=学胃•

在古典概型中,若用/(A)表示事件A中基本事件的个数,则p(8/A)="符.

(2)条件概率具有的性质:

①OW〃(3/A)W1;

②如果8和C是两互斥事件,则p(5UC/A)=p(5/A)+p(C/A).

知识点2.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1)对于事件A、B,若A的发生与8的发生互不影响,则称A、B是相互独立事件.

⑵若A与8相互独立,则p(B/A)=p(B),

p(AB)=p(B/A)P(A)=P(A)P(B).

⑶若A与8相互独立,则A与石,N与3,X与否也都相互独立.

(4)若p(AB)=P(A>P(B),则A与8相互独立.

知识点3.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

1.〃次独立重复试验

⑴定义

一般地,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地做〃次试验,各次试验的结果相互独立,称为〃次独立重复试验.

(2)公式

一般地,在"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发生的次数为X,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次独立重复试

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次的概率为P“(Z)=C和"(l—p)"r,伏=0,1,2,…,ri).

知识点4.二项分布

1.若将事件A发生的次数设为X,发生的概率为P,不发生的概率q=l-p,那么在〃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

k次的概率是尸(X=A)=C£/q"r(Z=0,12…,ri)

于是得到X的分布列

X01・・・k•••n

PcSAnC对矿r・・・C3,•・・C;p"d

由于表中第二行恰好是二项式展开式

(q+p)"=C»W+CM展叶…+C£p/"+…+C;p"q。各对应项的值,称这样的离散型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p的二项

分布,记作X〜B(〃,p).

2.二项分布的期望、方差:

若X〜W〃,p),则E(x)=叩.

若X〜3(〃,〃),则。(乂)=叩(1一〃).

知识点5.正态分布

1.正态曲线及其性质

(1)正态曲线:

函数如.g)=武丁一与普,XG(—8,

+8),其中实数〃,6A0)为参数,我们称伙“(X)的图象为正态分布密度曲线,

简称正态曲线.

(2)正态曲线的性质:

①曲线位于x轴上方,与x轴不相交;

②曲线是单峰的,它关于直线对称;

③曲线在x="处达到峰值春;

④曲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为1;

⑤当C一定时,曲线的位置由〃确定,曲线随着〃的变化而沿X轴平移,如图甲所示;

⑥当〃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7确定,<7越大,曲线越“矮胖”,总体分布越分散;“越小.曲线越“瘦高”.总体分布越

集中,如图乙所示:

一般地,如果对于任何实数a,b(a<b),随机变量X满足P(a<XW6)=/W"(x)dx,则称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正态分布完全由参数〃和。确定,因此正态分布常记作M//,4).如果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则记为X〜

NQi,a2).

3.正态总体三个特殊区间内取值的概率值

①叫-<7<XW〃+<7)=0.6826;

@P(/i-2a<XW〃+2”)=0.9544;

3a)=0.9974.

4.3。原则

通常服从正态分布标)的随机变量X只取"+3(T)之间的值.

专题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知识清单】

知识点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1.均值

若离散型随机变量才的分布列为

……x

X*X2„

•・・・・・

PPlPlPiPn

称石(X)=玉0+WP2+…+%,,+•••+XR为随机变量X的均值或数学期望,它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

平..

若丫="+。,其中a力为.常数,则y也是随机变量,且£(aX+》)=a£(X)+Z?.

若X服从两点分布,则E(X)=〃;

2.方差

若离散型随机变量才的分布列为

•・・・・・

XX2为X“

pPiPl…PiPn

则(玉―E(X)y描述了3(,=1,2「、〃)相对于均值七(乂)的偏离程度,而O(X)=t(x,「E(X))2p,.为这些偏离程度

/=1

的加权平均,刻画了随机变量X与其均值七(X)的平均偏离程度.称。(X)为随机变量X的方差,其算术平方根

JD(X)为随机变量X的标准差.

若y=«X+力,其中a力为常数,则y也是随机变量,且。(必+。)=/。(乂).

若X服从两点分布,则。(x)=p(l-p).

3.六条性质

⑴£(C)=C(C为常数)

(2)E(aX+b)=aE(X)+b(a/为常数)

(3)E(Xl+X2)=E(Xi)+E(X2)

(4)如果X1,X?相互独立,则E(X1・X2)=E(X)E(X2)

(5)D(X)=E(X2)-(E(X))2

(6)D(aX+Z?)=a2D(X)

专题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知识清单】

知识点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1)随机变量

如果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常用字母%Kf,〃等表示.

(2)离散型随机变.量

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的线性关系:若J是随一机变量,q=a^b,其中。功是常数,则〃也是随机变量.

2.分布列的两个性质

①NO,z=1,2,•••,»;②P]+〃2+…+P“=L

3.分布列性质的两个作用

(1)利用分布列中各事件概率之和为1可求参数的值.

(2)随机变量g所取的值分别对应的事件是两两互斥的,利用这一点可以求相关事件的概率.

知识点2.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1)两点分布:

若随机变量X服从两点分布,即其分布列为

X01

P1-〃P

其中则称离散型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p的两点分布.其中〃=尸(乂=1)称为成功概率.

(2)超几何分布:

在含有M件次品的N件产品中,任取w件,其中恰有X件次品,则事件{X=A}发生的概率为P(X=Z)=

=,其中加=min&N,M&N,n,M,NeN*,称分布列为超几何分布列.

X01・・・m

「()0

P・・・

⑶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可能取得值为x2,巧,…x“,X取每一个值W(,=1,2「、〃)的概率为

p(X=xJ=p,.,则称表

X*4•・・X,・・・x„

pPlPl・・・Pi・・・Pn

为随机变量才的概率分布列,简称十的分布列.有时为了表达简单,也用等式尸(X=xJ=〃,,i=表示X的分布

列.

专题4二项式定理

【知识清单】

知识点1.二项式定理

1.二项式定理

nrnrn

(a+by=cy+C\a-'b+--•+Cna-'b+•••+C,;,b(n^N*\这个公式所表示的定理叫做二项式定理,右边的多项式

叫做(。+3”的二项展开式,其中的系数C:(尸=0,1,2,3,一、〃)叫做二项式系数.式中的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

rnrr

项,用空+1表示,即展开式的第r+1项;Tr+i=Cna-h.

2.二.项展开式形式上的特点

(1)项数为“+L

(2)各项的次数都等于二项式的幕指数〃,即a与。的指数的和为”.

(3)字母a按降塞排列,从第一项开始,次数由“逐项减1直到零;字母人按升塞排列,从第一项起,次数由零逐项增1直

到〃.

(4)二项式的系数从c:,c;,一直到qi,c;;.

知识点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1.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1)对称性: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即c;=a,c:=c『,…,c:=禺-'".

〃+1n4-1

(2)增减性与最大值:二项式系数C;,当r«一厂时,二项式系,数是递增的;由对称性知:当厂>;—时,二项式系数是

递减的.

当〃是偶数时,中间的一项取得最大值.

当〃是奇数时,中间两项cQ和c,3相等,且同时取得最大值.

(3)各二项式系数的和

(a+b)”的展开式的各个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2",即C:+C:+…+C:+…+C;:=2",二项展开式中,偶数项的二项式系

数的和等于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即C:+。;+C:+…=Q+C:+C:+…=2"-',

2.注意:(1).分清是第八+1项,而不是第r项.

(2).在通项公式力+|=。:。"方中,含有C:、a、b、”、r这六个参数,只有。、。、〃、「是独立的,在未知

〃、厂的情况下,用通项公式解题,一般都需要首先将通式转化为方程(组)求出“、然后代入通项公式求解.

(3)..求二项展开式中的一些特殊项,如系数最大项,常数项等,通常都是先利用通项公式由题意列方程,求出「,再求所

需的某项;有时则需先求〃,计算时要注意“和厂的取值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4)在=G;a"-%'中,C;就是该项的二项式系数,它与。,)的值无关;而项的系数是指化简后字母外的.数.

知识点3.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二项式的应用

(1)求某些多项式系数的和;

(2)证明一些简单的组合恒等式;

(3)证明整除性,①求数的末位;②数的整除性及求系数;③简单多项式的整除问题;

(4)近似计算.当国充分小时,我们常用下列公式估计近似值:

①(1+x)“«1+nx;②(1+x)”«l+--x2;

(5)证明不等.式.

专题5排列与组合

【知识清单】

知识点1.排列

1.排列的相关概念及排列数公式

(D排列的定义: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加《〃)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由个

元素的一个排列.

(2)排列数的定义: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加(,篦(〃)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用个元素

的排列数,用其'表示.

(3)排列数公式:4:'=〃(〃-1)(〃-2)一-(〃一加+1)这里〃,根€"£并且

(4)全排列:"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个元素的一个全排列,4'=〃("-1)(〃—2)-“2」=〃!(叫做〃的

阶乘).排列数公式写成阶乘的形式为4"=;~,这里规定0!=1.

知识点2.组合

组合的相关概念及组合数公式

(1)组合的定义: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机《〃)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加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组合数的定义: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机(〃)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加个元

素的组合数,用C:”表示.

A"—1)(〃—2),—加+1)加

(3)组合数的计算公式:C,=之=」——-——工•,3(n--------------------「,由于0!=1,所以C“0°=l.

A”rn\m'.yn-my.

(4)组合数的性质:①c4=c,T;②c3"=c7+c;i;③a="C/.

专题6两个计数原理

【知识清单】

知识点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i.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加法原理)的概念

一般形式:完成一件事有n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町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利2种不同的方

法,……,在第n类方案中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Z«2+……+加”种不同的方法.

知识点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1.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乘法原理)的概念

一般形式:完成一件事需要n个步骤,做第1步有町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机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风,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n,xm2x'''xmn种不同的方法.

2.两个原理的区别:

(1)“每类”间与"每步''间的关系不同: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中的每一类方案中的任何一种方法、不同类之间的任何一种方法

都是相互独立,互不依赖的,且是一次性的;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中的每一步是相互依赖,且是连续性的.

(2)“每类”与“每步”完成的效果不同: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中所描述的每一种方法完成后,整个事件就完成了,而分步乘法

计数原理中每一步中的每一种方法得到的只是中间结果,任何一步都不能独立完成这件事.

3.切实理解“完成一件事”的含义,以确定需要分类还是需要分步进行,同时要优先考虑题中的限制条件.

专题6直线与圆锥曲线

【知识清单】

知识点1.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C的位置关系时,通常将直线/的方程4v+B),+C=0(A,B不同时为0)代入圆锥曲线C的方程F(x,

y)=0,消去y(也可以消去x)得到一个关于变量4或变量y)的一元方程.

Ax+By+C=0,

即{消去y,得ax2+fex+c=0.

F[x,y)=0,

(1)当aWO时,设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判别式为/,则/>00直线与圆锥曲线C相交;

/=0㈡直线与圆锥曲线C相切;

/<00直线与圆锥曲线C相离.

(2)当。=0,6#0时・,即得到一个一次方程,则直线/与圆锥曲线C相交,且只有一个交点,此时,若C为双曲线,则直线

/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若C为抛物线,则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重合.

知识点2.“弦”的问题

1.弦长公式

设斜率为A(AWO)的直线/与圆锥曲线C相交于46两点,履汨,/),6(也,㈤,则

2

AB\=巧1+炉\xi—x2\=#1+J•7~为+*2——4XIX2—1+1•yi—J2I

=71+],«~y\+y-i_2-

2.处理中点弦问题常用的求解方法

(D.点差法:

即设出弦的两端点坐标后,代入圆锥曲线方程,并将两式相减,式中含有小+及,必+及,匕二三个未知量,这样就直接联

X\~X2

系了中点和直线的斜率,借用中点公式即可求得斜率.

(2).根与系数的关系:

即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方程得到方程组,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后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

注意:中点弦问题常用的两种求解方法各有弊端:根与系数的关系在解题过程中易产生漏解,需关注直线的斜率问题;点差

法在确定范围方面略显不足.

专题7抛物线

【知识清单】

知识点1.抛物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不经过点F)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

直线/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知识点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

1

图形112

4ix

-X

标准方程y2=2px(p>0)y2=-2px(p>0)x2=2py(p>0)x^—2py(p>0)

顶点0(0,0)

范围x10,y&RxWO,ywRy>0,xeRyWO,XGR

对称轴X轴y轴

<-r°

焦点F加))尸(。,-£|

离心率e=l

r-Pp

准线方程x----x=y=y=

22-22

IMFI=y+j\MF\=^-y

焦半径\MF\=X()+^\MF\=^-XQ0Q

知识点3.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1)将直线的方程y=h+帆与抛物线的方程y2=2px(p>0)联立成方程组,消元转化为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其

判别式为A.

ky-2-2py+2pm=0

若左=0,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或重合,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一点;

若左看0

①A>0O直线和抛物线相交,有两个交点;

②A=OU>直线和抛物线相切,有一个公共点;

③AV0O直线和抛物线相离,无公共点.

(2)直线与抛物线的相交弦

22

设直线y=交抛物线「—与=1(。>0,匕>0)于点(孙必),两点,则

ah

\PANafi+j-

同理可得I1=Jl+p-1y,-%।饮力°)

这里I芭-WI,IX-%I,的求法通常使用韦达定理,需作以下变形:

I%一毛1=+xz)2-^x,

|J1-y21=-4yM

专题8双曲线

【知识清单】

知识点1.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1.双曲线的定义

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1)在平面内;

(2)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一定值;

(3)这一定值一定要小于两定点的距离.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222

XV\

标准方程F一至=1(5>0,6>0)]*=l(a〉O,b〉0)

ab

图形

知识点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尤2

标准方程7—中=13>0,b>0)京一"=l(a>0,b>0)

图形

范围冗2。或a,x£R,户一。或y*

对称性对称轴:坐标轴对称中心:原点

顶点Ai(一。,0),4(。,0)Ai(0,—a),A2。a)

ba

性渐近线y=±~x=±x

7ayb

离心率e=§,e@(L+°°),其中c=q02+〃2

线段A1A2叫作双曲线的实轴,它的长|Ai4|=2a;线段81B2叫作双曲线的虚

实虚轴

轴,它的长|向星|=2。;“叫作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万叫作双曲线的虚半轴

长.

a、b、c

c2=a?+b2(c>a>0,c>b>0)

的关系

专题9椭圆

【知识清单】

知识点1.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1.椭圆的概念

(1)文字形式:在平面内到两定点£、用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出内|)的点的轨迹(或集合)叫椭圆.这两定点叫做椭圆的

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2)代数式形式:集合P={M||MFJ+|MEI=2a}IKF2l=2c.

①若a>c,则集合户为椭圆;

②若。=c,则集合户为线段;

③若a<c,则集合P为空集.

2222

2.椭圆的标准方程:焦点在x轴时,T+2r=l(a>b>0);焦点在y轴时,^-+^-=l(a>b>0)

a~b~a'b~

知识点2.椭圆的标准方程

1.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二+尸=l(a>b>0);

22

厂+厂

(2)焦点在y轴,KM=l(a>b>0).

2.满足条件:2a>2c,a2=b2+c2,aX),b>0,cX)

知识点3.椭圆的几何性质

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

范围|x|<iz,|y|</?|x|<Z?,|y<«

对称性曲线关于轴、原点对称曲线关于尤,y轴、原点对称

顶点长轴顶点(±。,0),短轴顶点(0,坊)长轴顶点(0,±。),轴顶点(土瓦0)

焦点(土c,。)(0,±c)

焦距闺司=2以/=白2-82)

离心率e=-€(0,1),其中,=\/。2一》2

a

2b2

通径过焦点垂直于长轴的弦叫通径,其长为~

a

知识点4.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1)代数法:把椭圆方程与直线方程联立消去"整理得到关于x的方程+麽+0=0.记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为

△,①若△>(),则直线与椭圆相交;②若△=(),则直线与椭圆相切;③若AV0,则直线与椭圆相离.

(2)几何法: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椭圆和直线,利用图象和性质可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2.直线与椭圆的相交长问题:

(1)弦长公式:设直线与椭圆有两个公共点加(知y),N(X2,%),则弦长公式为|W|=&1+公)[(%+々)2-何々]或

+*)[(%+%)2-4)跖].

(2)弦中点问题,适用“点差法”.

专题10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知识清单】

知识点1.圆的方程

1.圆的定义: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叫做圆.

2.圆的标准方程

⑴若圆的圆心为C(“,办半径为r,则该圆的标准方程为:(》一。)2+4—份2=/.

(2)方程(x—a)2+。一份2=产表示圆心为c(a,b),半径为r的圆.

3.圆的一般方程

(1)任意一个圆的方程都可化为:x2+y2+Dx+Ey+F=O.这个方程就叫做圆的一般方程.

(2)对方程:x2+y?+Dx+Ey+F=0.

①若。2+炉一4/>0,则方程表示以(一5,一,)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②若02+后2-4/=0,则方程只表示一个点(一名,~1):

③若。2+£2—4尸<(),则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4.点%)与0c的位置关系

(l)HC|<r=点A在圆内。(%—4)2+(%—6)2<一.

(2)|AC|=r»点A在圆上=(%—a)2+(%一人尸=r1■

222

(3)|AC|>r=点A在圆外o(x0-a)+(y0~b)>r.

知识点2.圆的方程综合应用

1.圆的标准方程为:(x-a)2+(y-b)2=r2

2.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D2+E2-4F>0).

3.点《(%,%)到直线l:Ax+By+C=Q的距离:d=%+取+。|.

\IA2+B2

知识点3.直线与圆相切

1.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2.几何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4=厂;

3.代数法:A=0,方程组有一组不同的解.

知识点4.直线与圆相交及弦长

1.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

2.几何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即d<r;

3.代数法:A>0,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

知识点5.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两圆的圆心分别为G、C2,圆心距为d=|GQ|,半径分别为R、r(7?>r).

(1)两圆相离:无公共点;d>R+r,方程组无解.

(2)两圆外切:有一个公共点;d=R+r,方程组有一组不同的解.

(3)两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R-r<d<R+r,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

(4)两圆内切:有一公共点;d=R-r,方程组有一组不同的解.

(5)两圆内含:无公共点;0Wd<R-r,方程组无解.特别地,d=0时,为两个同心圆.

专题11直线与直线方程

【知识清单】

知识点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

①定义.当直线/与X轴相交时,我们取X轴作为基准,X轴的正方向与直线/向上的方向之间所成的角a叫做直线/的倾

斜角.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②范围:倾斜角a的范围为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一条直线的倾斜角aQH90)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后表示,即左=1&12,倾斜角是

90°的直线没有斜率.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0",k=tan0"=0.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经过两点6(须,凹),£(々,%)(玉彳乙)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人=上二乂.

X2~X\

3.每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的倾斜角,但并不是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倾斜角为90°的直线斜率不存在.

4.直线的倾斜角Q、斜率2之间的大小变化关系:

71

(1)当a£[0,—)时,Z>0,a越大,斜率越大;

2

(2)当ae(乙,乃)时,女<0,a越大,斜率越大.

2

知识点2.直线的方程

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