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材知识讲解】★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的探究实验:CO2CO2(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CO2(2)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①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CO2(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资料: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实验操作=1\*GB3①干燥的石蕊小花上喷稀醋酸=2\*GB3②干燥的石蕊小花上喷水=3\*GB3③把干燥的小花放进O2气体中=4\*GB3④把用水湿润的石蕊小花放入O2气体=5\*GB3⑤取出实验=4\*GB3④取出用吹风机烘干现象变红不变红不变红变红红色变为紫色分析稀醋酸能使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使石蕊变红碳酸不稳定分解结论CO2不显酸性,C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H2CO3=H2O+CO2↑【注意事项】
①第二朵、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纸花必须是干燥的。如果纸花不是干燥的,那么在把第三朵纸花放入水中时,CO2会与纸花里的水分反应生成碳酸使纸花变红,这样就起不到对照的作用。
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4.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2+C2CO,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的一种方法。★知识点3: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原因: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知识点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温室效应1.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3.温室效应(1)危害: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等等。(2)防治措施:①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②促进节能产品和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普及,提高能的生产效率和使用效率;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等。4.低碳生活(1)概念: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即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2)具体做法:少用一次性筷子、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提倡纸张双面使用、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等。★知识点5: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知识点6: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2CO+O22CO2
【燃烧的现象】
①纯净的CO安静的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变浑浊。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O+O2点燃2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③用途:作燃料。注意点燃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验纯)。煤炉底部:C+O2点燃CO2煤炉中部:C+CO2高温2CO煤炉上口:2CO+O2点燃2CO2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原因: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正常的血液呈深红色,当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浅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的用途:可燃性:作气体燃料(2CO+O22CO2)。还原性:冶炼金属(3CO+Fe2O32Fe+3CO2、CO+CuOCu+CO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②①③④②①③④⑤⑥⑦【实验装置】见下图(这是整套装置,但只需掌握虚线框中内容,并且下文的操作、现象、结论仅针对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
1-稀盐酸2-大理石3-碳酸氢钠溶液4-浓硫酸5-木炭6-氧化铜7-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操作】
①先通入一氧化碳,在加热前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②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内的物质加热;
③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
④再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一氧化碳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
【注意事项】
①检验一氧化碳纯度的目的: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②一氧化碳“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③一氧化碳“早来”,酒精灯“迟到”的目的: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④一氧化碳“晚走”,酒精灯“早退”的目的: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Cu+O22CuO)。
⑤因为一氧化碳有剧毒,随意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⑥7溶液的目的:①证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②除去装置内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与上面的实验类似(⑥下的酒精灯要换成酒精喷灯)
【实现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
【注意事项】铁块是银白色的,但铁粉是黑色的。水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C+H2OCO+H2在我们学过的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中,只有两个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其他的都是“高温”:
H2+CuOCu+H2O和CO+CuOCu+CO2提分策略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①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②二氧化碳可以和四大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③二氧化碳能和碳单质反应④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检验方法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主要用途做燃料、冶炼金属灭火、制汽水、人工降雨2.三大还原剂:H2、C、CO——共同性质:可燃性、还原性。3.三大可燃性气体及燃烧时的火焰颜色:H2(淡蓝色)、CO(蓝色)、CH4(明亮的蓝)4.当碳与氧化剂不充分反应时,会生成一氧化碳。5.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鉴别方法现象及结论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分别点燃在空气中能燃烧的是CO,不能燃烧的是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C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还原金属氧化铜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使黑色粉末变红的是CO,没有明显现象的是CO26.除杂:括号外为主要物质,括号内为杂质。CO【CO2】通入足量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a(OH)2+CO2=CaCO3↓+H2O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Cu+CO2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3高温CaO+CO2↑【教材知识点练习】【教材知识点一】教材P121:讨论:1.【答案】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思考。如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双面使用纸张、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等。【教材知识点二】教材P122:2.【答案】CO有毒,本身没有气味,不易被人察觉,当环境中CO的合量达到空气总体积的0.02%时,即可引起CO中毒;家用煤气(合有CO)中掺入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共目的在于若发生煤气泄漏时,可使人及时察觉,避免人中毒或发生其他危险。发现煤气泄漏应及时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用涂抹肥皂水的方法检查管道泄漏的位置,切不可用燃着的木条进行查找,也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等电器进行换气,防止明火或电火花引燃煤气。【教材知识点三】教材P122:课外实验答案:【答案】实验现象:鸡蛋壳表西有小气泡产生,这一会儿玻璃片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测鸡蛋壳中可能合有碳酸钙。【教材知识点四】教材P119-122:例1.某地一对夫妻因天气寒冷在房内放置炭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该事件提醒我们要学会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下列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说法错误的是()A.规范使用煤炉,装上烟筒并使其完整B.用煤炉做饭时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C.没有排烟通道的情况下在室内用煤、木炭、木柴等取暖D.晚上睡觉时将煤炉移至屋外【答案】C【解析】A.规范使用煤炉,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该选项说法正确;B.用煤炉做饭时让空气流通,能够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该选项说法正确;C.没有排烟通的情况下在室内用煤、木炭、木柴等取暖,会增加一氧化碳的产生,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该选项说法错误;D.睡觉时将煤炉移至屋外,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教材知识点五】教材P120:例2.“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出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B.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答案】D【解析】A、碳循环、氧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碳循环、氧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绿色植物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不符合题意;D、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环,符合题意。故选D。【教材知识点六】教材P120:例3.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A、酸雨是由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溶于雨水中而形成的,故A错误;B、图2中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故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正确;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正确;D、碳循环和氧循环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向空气中释放氧气,故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正确。故选A。【变式练习1】神奇的转化——二氧化碳合成淀粉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表示其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淀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在此之前,人类通过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获取淀粉,即农作物借助光合作用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再经过复杂的变化转化为淀粉[(C6H10O5)n]。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再经过较复杂的变化将甲醇转化为淀粉。经检测,人工合成淀粉与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一模一样。(1)植物合成淀粉光合作用中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从能量转化角度看,绿色植物固定了太阳能,将其转化为。(2)人工合成淀粉①从宏观角度看,人工合成淀粉的组成元素是(填名称),其质量比为。②检验合成的物质是淀粉的实验方案是。③该过程中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④你认为该成果实现工业化生产后的现实意义是、(写两条即可)。⑤淀粉的合成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有人认为化学变化无所不能,还能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结合你对化学变化实质和元素概念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6CO2+6H2OC6H12O6+6O2;化学能;(2)①碳、氢、氧;36:5:40;②取少许合成物质放入试管中,滴入几滴碘液,若合成物质变为蓝色,则是淀粉;③CO2+3H2CH3OH+H2O;④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农业压力;⑤不赞成,化学变化是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组,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即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变,而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故不可能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解析】(1)光合作用的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条件下在叶绿体上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O2,绿色植物固定了太阳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6CO2+6H2OC6H12O6+6O2;化学能;(2)①人工合成淀粉与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一模一样,则其组成元素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n):10n:(16×5n)=36:5:40,故答案为:碳、氢、氧;36:5:40;②检验合成的物质是淀粉的实验方案是取少许合成物质放入试管中,滴入几滴碘液,若合成物质变为蓝色,则是淀粉,故答案为:取少许合成物质放入试管中,滴入几滴碘液,若合成物质变为蓝色,则是淀粉;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故答案为:CO2+3H2CH3OH+H2O;④该成果实现工业化生产后的可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可以缓解农业压力,故答案为: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农业压力;⑤“化学变化无所不能,还能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化学变化是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组,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即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变,而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故不可能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故答案为:不赞成,化学变化是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组,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即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变,而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故不可能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变式练习2】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B.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C.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还原性,选项说法不正确;B、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可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选项说法正确;C、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若燃烧不充分也会生成一氧化碳,选项说法不正确;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由于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综合提升检测】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性质和用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室可用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色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只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答案】C【解析】A、用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会混有氧气,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净,此选项错误;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不支持燃烧,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此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与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此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物理性质,此选项错误。故选C。2.如图所示的两只烧杯(250mL)中分别放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个实验中,蜡烛都是由低到高依次熄灭B.A实验中只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A、B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是隔绝了空气D.B实验可知,逃离火灾现场应成站立姿势逃跑【答案】C【解析】A、实验A中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而实验B中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高的蜡烛因缺氧气而先熄灭,所以B中的蜡烛由高到低依次熄灭,A错误;B、A实验中不但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而且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B错误;C、A、B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是隔绝了空气,故C正确;D、B实验可知,逃离火灾现场应成匍匐姿势逃跑,而不是站立,故D错误。故选C。3.木炭或燃气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容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CO气体可以用作燃料B.在相对密闭的环境里,CO气体容易使人发生中毒C.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会生成Na2CO3和H2OD.高温下,CO气体可与Fe2O3等含铁氧化物反应生成Fe和CO2【答案】C【解析】A、CO具有可燃性,CO和O2反应生成CO2,放出热量,所以CO气体可以用作燃料,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CO能和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内缺氧,使人中毒,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CO和O2都难溶于水,所以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此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CO具有还原性,在高温的条件下,CO能把Fe2O3里面的铁还原出来,生Fe和CO2,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A.绿色出行 B.火力发电 C.植树造林 D.节约用电【答案】B【解析】A、绿色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B、火力发电需要用到化石燃料,会排放很多污染性气体,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符合题意;C、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D、节约用电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故选B。5.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 B.N2 C.CO D.CO2【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200-300倍,所以一旦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了,氧就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使人不舒服或死亡。CO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选C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铜用于制导线 D.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答案】A【解析】A、氧气用于气焊,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C、铜用于制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D、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A。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B.氮气是无色气体,可用作保护气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于高炉炼铁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氧气【答案】D【解析】A、石墨质软,因此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石墨做铅笔芯与石墨能导电无关,不符合题意;B、氮气可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与氮气的颜色无关,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夺取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因此可用于高炉炼铁,该用途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无关,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于干燥不跟浓硫酸反应的气体,如氧气,符合题意。故选D。8.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答案】D【解析】A、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A错误;B、化石燃料燃烧会消耗氧气,但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故大气中氧气含量基本不变,B错误;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但不能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C错误;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D正确。故选D。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 D.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答案】A【解析】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B、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故可用于生产铅笔芯,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炼铁,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含钙元素,且能与胃液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可作补钙剂,不符合题意。故选A。10.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B.氦气通电发出粉红色的光,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D.硬水软化后口感更好,因煮沸时除去了硬水中的所有杂质【答案】A【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颜色和异味,则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该选项说法正确;B.氦气通电时发出粉红色的光,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出现白雾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煮沸能使硬水软化,是因为煮沸时能除去大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但不能除去所有的杂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11.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方法是()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B.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C.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选项正确;B、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熄灭不能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氮气等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选项错误;C、氯化氢等气体溶于水后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不能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不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无明显现象,选项错误。故选A。12.用CO还原CuO,当m克的CuO的部分变红时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停止通CO,此时称得残余固体质量为n克,实际用去w克的一氧化碳,生成了a克的二氧化碳,最终得到铜的质量为多少克()A.4(m-n) B.16w/7 C.16a/22 D.4m/5【答案】A【解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m克的CuO的部分变红时停止加热,此时称得残余固体质量为n克,减少的氧元素质量为(m-n)g,氧化铜中铜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64:16=4:1,故铜质量4(m-n),故选A。13.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A.N2、CO2 B.N2CO C.CO2 D.N2、CO2、H2O【答案】A【解析】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可除去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除去一氧化碳,但是引入了二氧化碳,冷却至室温,水蒸气冷凝成水,故剩余气体是氮气、二氧化碳。故选A。14.我国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C2O3,实验证明其化学性质与CO相似。下列关于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2O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一定条件下C2O3也能还原氧化铁C.C2O3充分燃烧后的产物是CO2 D.C2O3是氧化物【答案】A【解析】A、C2O3化学性质与CO相似,所以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法错误;B、C2O3化学性质与CO相似,高温条件下CO能还原氧化铁,所以C2O3也能还原氧化铁,说法正确;C、C2O3化学性质与CO相似,CO充分燃烧后的产物是CO2,所以C2O3充分燃烧后的产物是CO2,说法正确;D.C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说法正确。故选A。15.“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答案】C【解析】A、根据CO2和CO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可以看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此选项表述正确;B、CO2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中含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此选项表述正确;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固态的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CO2还可用于光合作用;CO具有可燃性可作气体燃料,但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此选项表述不正确;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此选项表述正确。故选C。16.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表示相应转化中的其他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反应物Y可以用来检验CO2C.反应①不属于置换反应 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发生反应②【答案】B【解析】A、CO和X反应生成CO2,X可以是O2或Fe2O3等金属氧化物,说法正确;B、CO2和Y反应生成Na2CO3,则Y为NaOH,NaOH不能用来检验CO2,,说法错误;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正确;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发生碳酸的分解反应,说法正确;故选B。17.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B.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C.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还原性,选项说法不正确;B、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可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选项说法正确;C、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若燃烧不充分也会生成一氧化碳,选项说法不正确;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由于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18.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的利用效率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答案】A【解析】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节能减排,故不利于实现碳中和;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的利用效率,利于节能减排,故利于实现碳中和;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利于节能减排,故利于实现碳中和;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A。19.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将该气体10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A.10g B.13.4g C.30g D.40g【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混合气体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到了碳酸钙中,故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故选C。20.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先通入空气,再点燃酒精灯,发现b中硫燃烧。实验过程②:停止通空气,改通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该装置还缺少对尾气的处理C.去掉装置a就无法验证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证明氧气具有助燃性【答案】C【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选项说法正确;B、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所以该装置还缺少对尾气的处理,选项说法正确;C、b装置停止通空气,改通氧气,不加热时硫不燃烧,加热时硫发生燃烧,对比可知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选项说法错误;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证明氧气具有助燃性,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21.下列对一氧化碳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组成: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用途:可以作为燃料D.危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答案】B【解析】A、组成:一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确;B、性质: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C、用途: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作为燃料,正确;D、危害: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具有毒性,正确。故选B。22.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与H2的混合气体,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燃烧 B.具有还原性 C.有毒 D.有特殊的气味【答案】D【解析】A、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因此水煤气具有可燃性,正确;B、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因此水煤气具有还原性,正确;C、一氧化碳有毒,因此水煤气具有毒性,正确;D、一氧化碳和氢气都不具有特殊的气味,因此水煤气不具有特殊的气味,错误;故选D。23.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于水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都是由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浓度大时都可以使人致死因此都有毒D.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CO中毒【答案】B【解析】A、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A不正确;B、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因此二者都是由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B正确;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浓度大时,一氧化碳可以使人致死因为有毒,二氧化碳使人致死因为隔绝了氧气,故C不正确;D、一氧化碳不溶于水,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D不正确。故选B。2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可用于灭火 B.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可用作燃料【答案】C【解析】A、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此选项说法正确;B、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常作为气体肥料,此选项说法正确;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O无此性质与用途,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此选项说法错误;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此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澄清透明的水都可直接饮用C.氧气可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D.氮气可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答案】B【解析】A、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B、澄清透明的水可能含有重金属、病毒等,不可直接饮用,故错误;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故正确;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故正确。故选B。26.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事实是()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CO2的瓶中,火焰熄灭C.CO2可以变成固体 D.CO2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瓶口朝上的容器中【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是能说明二氧化碳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不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错误;B、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CO2的瓶中,火焰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错误;C、CO2可以变成固体说明二氧化碳分子间距可以压缩变小,不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错误;D、CO2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瓶口朝上的容器中,根据二氧化碳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原理,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正确;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27.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性质的装置。(1)广口瓶A中的药品,属于液态的是_______,属于块状体的是:_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广口瓶B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在广口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质是_______,和_______的化学性质。【答案】(1)稀盐酸HCl;石灰石(大理石);(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紫色石蕊试液变红;;(4)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解析】(1)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属于液态的是稀盐酸,属于块状固体的是石灰石(或大理石)。(2)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实验中观察到广口瓶B中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在广口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密度属于物理性质。28.回答下列与碳和碳的化合物有关的问题。(1)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了金刚石______的物理性质。(2)下列试剂能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鉴别开的是______。A.灼热的铜 B.灼热的CuO C.CaC12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3)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1)硬度大;(2)BD;(3)CuO+COCu+CO2【解析】(1)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了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是硬度大,故答案:硬度大。(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只能通过它们与其它物质反应,现象不同来鉴别。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CuO,黑色CuO被一氧化碳还原成红色的铜,而二氧化碳没有这一性质,通过灼热的CuO逐渐变成红色这一现象,便可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一氧化碳没有这一性质,便可以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铜和氯化钙溶液无法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答案:BD。(3)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故填:CuO+COCu+CO2。29.讨论:(1)转化:CO→CO2___________;CO2→CO___________。(2)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任一种方法的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除杂:(3)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最好的方法是()A.点燃 B.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通过足量的水(4)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二氧化碳,得到较纯净的一氧化碳,最好方法是()A.点燃 B.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通过足量的水除杂:(5)氮气中混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灼热氧化铜,最后剩下___________。【答案】(1);;(2)分别向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几滴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的是一氧化碳;(3)C;(4)B;(5)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解析】(1)一氧化碳点燃可转化为二氧化碳,方程式为:;二氧化碳与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方程式为:;(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能反应,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钙不反应,则可用氢氧化钙(澄清石灰水)鉴别两者,分别向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几滴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的是一氧化碳;(3)一氧化碳是杂质。A、点燃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但会引入新的杂质氧气;B、澄清石灰水会除去二氧化碳,不能除去杂质;C、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可以除去杂质;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除去杂质,故选C;(4)二氧化碳是杂质。A、点燃会除去一氧化碳,不能除去杂质,且会引入新的杂质;B、澄清石灰水可以除去杂质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生产协议
- 标志设计委托合同
- 介绍生活中人和物的位置 教案
- 餐馆合伙经营协议
- 四川省广元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附答案】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附答案】
-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湿地专题1
- 浙江省高三下学期5月选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公司“三违”行为检查记录表
- 中考作文押题:我和我的-
- 《研究生英语》(第二版)练习答案及译文
-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6课 红色的画 ▏人美版 (共15张PPT)
- 公司规章制度立、改、废评价标准
- 针灸治疗颈椎病课件
- 厨房设备物品清单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3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丨苏教版 (共15张PPT)
- 能源数据收集计划表
- 实验室安全排查记录表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 unit5 Working the land Period 2 Build up your vocabulary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