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规律及模式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私营企业走过了一段漫长、曲折、艰难的路程,正迎来一个高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时期。私营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人们也普遍注意到,许多私营企业在发展中也频频陷入困境,举步维艰,这其中不泛一些昔日的明星企业,如“巨人”、“三株”、“飞龙”、“爱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知名私企的纷纷落马呢?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当前中国私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存在隐患,产权制度妨碍了私企做大做强。由于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是家族制模式,因此,学术界对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讨论多集中于家族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家族制是一种“传统的”、“落后的”、“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产权制度模式,正是家族制模式导致了一些私营企业的失败,使私营企业永远跳不出“长不大”、“富不过三代”的历史周期率的束缚。所以,中国私营企业的出路就是废除家族制,转变为现代公司制。这也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中国私营企业规模还比较小,实行家族制是可行的,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家族制还是要过渡到现代公司制。这两种观点虽然存在很大差异,但却有一个共性,即以产权制度本身的“优劣”来论证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选择,认为家族制本身是“落后”的,所以要废除家族制;认为现代公司制本身是“先进”的,所以私营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注定要转变为或将来注定要转变为现代公司制。那么,决定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是什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家族制究竟是不是一种“落后的”、“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产权制度?现代公司制一定是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最终归宿吗?家族制与现代公司制能否并存?中国私营企业的产权制度究竟应采取什么模式?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中国私营企业概念的界定及其产权制度特征当前学术界在讨论私营企业问题时,经常出现“私营企业”、“民营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三个概念混用的现象。其实这三个概念无论是从内涵上还是外延上看,都是有差别的。“民营企业”是针对中国转型时期的经济管理体制而提出来的概念,它相对应的概念是“官营”。民营不是所有制属性的范畴,非公有制企业可以民营,公有制企业也可以实行民营。民营企业大致可定义为:政府没有所有权或不被政府控股的赢利性经济组织。这种经济组织在经营管理上不受政府控制,能自主经营,有较完整的财产权、投资权、剩余权、人事权等。主要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企业、外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私有成分占主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关于“私营企业”的定义,已经成文的有两个:一是国务院1988年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的规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赢利性经济组织。”此规定一经产生,就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争议。如,用雇工8人以上作为划分标准,是否科学?雇工八人以下的或不以雇佣劳动为主的私人投资设立的企业,能否叫做私营企业呢?笔者认为,只要是私人投资设立的企业,无论其雇佣多少帮手、雇工以及是否达8人以上,都应划为私营企业。二是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8年联合颁布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中对私营企业的定义:“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赢利性经济组织。”这个定义包含的范围更广一些,也比较符合中国私营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可见,“民营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相对“私营企业”来说,概念的外延更大一些,两者都包括了私营企业。本文所要论述的是私营企业的产权制度问题。中国私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且普遍采用了家族制产权模式,即所谓的家族制企业。中国私营企业中90%以上是家族制企业,绝大部分实行家族式管理。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家族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股权结构比较单一,高度集中在家族手中;二是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界定不清晰;三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在企业所有者手中;四是企业领导人的传承总是在家族内部进行等。二私营企业产权制度选择的内生性因素诺思认为,从历史的长河中看制度总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在一般情况下,制度变迁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演变过程,是通过制度在边际上的不断调整实现的。诺思的视角是宏观的,具体到单个的企业,其产权制度的演变历程依然是有迹可循并且受其内生的因素支配的。所不同的是,微观层面上的企业在演进过程中是存在着“跃迁”的,即并不是宏观上表现出来的连续的、边际上的调整。所谓“跃迁”是指企业在演进过程的某个时点上无规律的、非连续的变化。由此,微观层面上的企业在演进过程中的选择应该是自由的,在现实中的反映就是企业变革初期的多样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跃迁”虽然是自由的,但却未必稳定。“跃迁”后的稳定是由内生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之间的适应与平衡所造成的。这也是宏观上表现出渐进的、边际上的变革的微观原因。具体到现实中的反映就是变革完成时的统一性。因而我们可以得出,在企业的演进过程中,其趋势是受其某种内生性的规律所决定和支配的,在宏观上表现为渐进的、边际上的变革;同时这种趋势在微观上又是自由的、偶然的。因此,在探讨私营企业产权制度演进过程中,固然可以设计一个理想的结果,但是却无法设计一个理想的过程。因为企业的内生性因素是隐蔽的或者说是无法明确表述的,我们无法完全掌握。正如我们虽然绘制出了基因图谱,却不能保证我们的基因工程较之自然进化是更加合理而有效的。家族制是中国私营企业发展内在规律的某种反映。在中国私营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较小、生产经营条件简陋、经济实力及抗风险能力弱的特质。这决定了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选择应当减少经营上的制约因素,保证经营方式上的灵活性和处理问题的机敏性。家族制的优势此时便发挥的淋漓尽致。一是家族制的血缘关系造就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奋斗精神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这种力量使家族成员能够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地勤奋工作。显然,这在私营企业初创时期十分重要。二是传统家族制中的等级制度和“尊上”、“忠信”、“服从”等观念,成员之间自然形成的认同感和一体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权威,有利于组织与领导,能够减少企业的内耗,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降低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三是家族制往往是一种能够做出最优决策的产权制度,要使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和做出最优的决策,一个重要的保证是来自产权制度对决策者的约束,即决策者必须对决策的后果负责任。家族制的特征是家族成员拥有企业财产的所有权,企业的所有者就是决策者,这就迫使决策者谨慎决策。因此,这种有着切肤关系的产权制度是家族制做出最优决策的重要保证。四是从整体而言,家族制企业比较有长远的企业观,企业的发展战略一般会从长远利益来考虑。因为领导者大多不会出现突然更替的意外事件,领导权又有继承性,长期发展计划由于权力的稳定和延续可以较好地得到贯彻执行。五是家族制企业是一个比较紧密的团体,企业成员之间有较紧密的联系,对外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的组织,企业就不必为外界公布太多信息,一方面可以少受公众的监督,企业决策可以拥有很大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保护了企业的信息安全,竞争对手很难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相关信息。六是家族制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不存在现代公司制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和“代理成本”问题。在委托—代理制下,资产所有者和代理人的目标常常不一致,客观上也存在着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企业所有者可能面临着资产流失的危险。为了激励、监督和约束代理人,所有者需要付出很高的代理成本。当然,当私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规模时,家族制模式通常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权主体结构单一使得私营企业获得资金来源的途径受到限制,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家族为中心构筑的小圈子无法提供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巨额资本。投资主体一元化与加快资本积累之间的矛盾呈现不断激化的趋势。二是家族成员之间产权界定不清晰为以后企业内部责任权力、利益分配等诸多矛盾和纷争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三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集中,既造成决策者不堪重负,又容易导致企业决策的失误。四是企业传承上的“家天下”,不利于私营企业主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真正企业家的塑造。但是,从这些缺陷出发,很难得出家族制应该完全被公司制替代的必然结论,根据部分家族制企业的衰亡而断定“成也家族,败也家族”,也没有在认识上领我们走得更远。因为现代公司制企业同样也是有生、有死,处在剧烈得变动当中。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家族制是落后的代名词”之类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有175家为家族控制的企业。各国(地区)家族制企业占GDP总数的比重:韩国48.2%,中国台湾61.6%,马来西亚67.2%;菲律宾、印尼最大的十个家族制企业占本国市值的一半;英国8000家大公司的76%是家族制企业,它们的产值占全部GDP的70%;美国家族制企业创造了78%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全美GDP的50%。与家族制相比,现代公司制在产权的明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以及融资便利等方面的确要优于家族制。但是,从家族制到现代公司制却未必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选择是自由的“跃迁”,从家族制到现代公司制的跃迁只是存在可能,而并不必然。如果我们无视这一规律,主观的认为现代公司制优于家族制,强行将现代公司制作为标准往中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身上套,那就无异于削足适履。三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演进轨迹和路径一般而言,在给定的条件下,如特定的规模要求、产品特征、技术特性、资金需求等,只要私营企业自身的资源能满足这些特性和要求,就说明在此阶段,家族制是适应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这种家族制主导的产权制度就是有效的,是能够促进私营企业发展的。那么家族制的存在就是合理的。而当私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规模时,市场竞争的各种条件要求私营企业突破家族的界线,需要以家族资本去有效的融合社会资本,需要与非家族成员公司共享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经营控制权。这时,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便会派生出一种企业产权制度变革的强烈要求。此时,私营企业应当遵循这种规律和要求,积极吸收现代公司制的某些优良特质,如资本社会化、明晰产权、两权适当分离等,来完善原有的产权制度;若私营企业不能与世推移,依然在家族的封闭圈子内运作,依然用家族的规则来管理企业,那么这时的家族制模式就是不合理的。根据制度经济学,可以认为,在特定阶段和条件下,私营企业家族成员之间的忠诚信任关系是一种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的资源,家族伦理的约束简化了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这时家族制就能成为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但是,当私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其内部有限的资源和家族成员管理能力不高而导致内部交易成本大于那些非家族制企业的竞争对手,造成竞争力低下时,那么完全的家族制就是不合理的和低效的,就应当吸收一些现代公司制的特质。正是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家族制和现代公司制作为两种企业产权制度形式,在私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对家族制盲目否定,也不能对现代公司制盲目随从。两种产权制度在私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都是各有利弊,各有各的适用性。在私营企业创立初期,家族制具有天然的优势,应当采用一种家族制主导的产权制度模式;随着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家族制又使私营企业面临继续做大做强的束缚,这时,应当适度引入现代公司制的某些优良特质——但绝不是完全的取代家族制——形成一种家族制、公司制相结合,各取所长、互补其短的产权制度模式。至于此时家族制和公司制谁占主导,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应当视私营企业的不同情况和私营企业主的不同偏好而定。总之,我们认为,微观层面上的企业在产权制度演进过程中的选择应该自由的、多样的。但在宏观层面上,却表现为变革完成时的统一性。因而,我们无法为每一个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定做其一定适用的具体产权制度。我们认为,从长期趋势来看,家族制和现代公司制作为私营企业的两种产权制度模式应当并且也能够共存的。换言之,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演进的总体轨迹和路径应当是从家族主导制到家族公司混合制,既不是纯家族制,也不是纯公司制。这已经为发达国家家族制企业的成长历程所证明:福特、沃尔-玛特、杜邦、松下等这些世界著名大家族制企业,在创业的初期都采用了一种家族绝对控股的家族主导制产权模式。随着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他们又适时地适度地采用了吸收社会资本、引进职业经理人等举措,吸收了现代公司制中的某些优良特质,形成了今天的即我们所说的家族公司混合制的产权模式。所以,关于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问题的讨论,并非或者家族制或者公司制、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而应是一道多项选择题,亦此亦彼。四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外生性因素及政府的作用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目标模式的选择是私营企业各种内生性因素作用的要求,而上述目标模式的达成则取决于各种外生性条件的建构情况。影响企业的外生性因素主要有:(1)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指深入我们意识、指引我们行动而又不为我们所自觉的、不成文的内在约束力量。每个民族由于其所经历的迁徙变化,所处的地域环境、气候状况等,会逐步地形成自身所独有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因此,任何处于这种文化传统中的事物,都难免不受其制约与规范。所以我们在讨论家族制变迁的时候,就不能仅仅从家族制自身的内在规律出发来讨论其变迁过程。应当看到,不同的文化传统中的家族制企业固然存在相同的内在规律,但是受不同的传统文化之制约与规范,其表现形式必然呈现多样化。因而,对处于不同民族的企业而言,往往同名而异质。比如欧美的家族制企业与日本的家族制企业,虽然同为家族制,但具体到企业内部往往存在较大差异。(2)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文的外在约束力量。他脱胎于传统文化,但其约束力明确而有力,是规范和制约成员日常行为的圭臬。因而不同法律制度之下的企业,由于其所受制约与规范不尽相同,其发展变迁路径亦必不相同。另外,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否也会影响企业在发展变迁过程中的路径选择。企业的逐利性会促使企业寻找法律制度的漏洞以获得额外或超额的利益。如果法律制度不完善,必然会使企业的发展变迁循着漏洞而去,比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知识的各种倒买倒卖行为,极大的损坏了企业变迁的健康路径。所以,要形成健康的企业发展变迁机制,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在此基础上才能生长于与之相适应的企业。(3)政府行为。文化传统、法律制度都是既有的,不能在短期内发生变化,因而其制约与规范也是在长期内发生的。短期内能对社会进行调节并且影响力巨大的就是政府行为。政府行为能够对社会变化做出能动的反应,能够选择优先发展的目标。所以,在企业发展变迁的过程中,短期内影响力最大、最明显的就是政府行为。政府通过其行为约束规范企业的行为,使之为政府的行政目标服务。所以,政府行为的效果往往十分明显,而且见效也快。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是一例。但是,政府行为的短期性往往只为眼前的目标服务,忽略了事物发展变迁的内在规律,从而极其容易造成社会发展的失衡。在上述外生性条件中,文化传统、法律制度有其内在稳定性和延续性,一时难以根本改变。而政府则是这些外生性条件中具有能动作用的因素,它可以引导这些外生性条件共同为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首先,政府应当把自己的职能定位于为私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变迁培育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环境上,以减少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成本。而不是在微观操作上面面俱到,指令性地对私营企业进行过多干预。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应该是私营企业的自主选择。私营企业怎样进行产权制度变革,何时进行产权制度变革都应由私营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来决定。其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私营企业及其业主的产权和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为私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变革提供法律保障。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已得到宪法的承认。有必要在宪法及相关法律文件中进一步完善有关私营经济、私营企业财产保护条款,保护私营企业产权免受盗窃、暴力和其他掠夺行为之害,维护私有权益,使私营企业和业主在拥有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生物肥料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作用的研究-洞察分析
- 网络亚文化抵抗机制研究-洞察分析
- 物联网芯片设计-洞察分析
- 初步合作的意向书(6篇)
- 网站设计公司国际化战略-洞察分析
- 《直营店运营方案》课件
- 从军事训练角度谈体能的快速恢复法
- 办公环境下的健康管理-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服务模式探讨
- 办公环境中宠物文化的价值挖掘与推广
- 创新驱动的展会市场营销战略探讨
- 燃气轮机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概述汇总
- 领导科学 ——领导艺术
- 用matlab解决电磁学中的电场问题
- 斜拉索安装施工及调索监控施工工艺工法解读
- 哈汽东芝型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低压缸动静碰磨故障分析与对策
- 温州市房屋租赁合同-通用版
- 医源性冠状动脉夹层的识别与防治
- 振冲碎石桩施工工艺标准
- 空心薄壁墩翻模施工技术交底(修改)
- 村级防震地震应急预案
- 关于加强汉寿县宗祠管理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