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答案
(题库版)
L集中式给水水源水质不符合要求的是()。
A.只经氯消毒即供饮用者,原水总大肠菌群数不应超过100个/L;同
时进行沉淀、过滤和氯消毒者,则不应超过1000个/L
B.水源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经净化处理后,应符合生活饮用
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C.水源水的毒理学和放射学指标,必须直接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
求
D.高氟区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应分别选用含氟、含碘适宜的水源
水
E.水源水中如含有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未列入的有害物质,其含量应不
超过地面水中按感官或毒理作为限制指标而制定的最高容许浓度
【答案】:A
【解析】:
A项,只经氯消毒即供饮用者,原水总大肠菌群数不应超过1000个
/L;同时进行沉淀、过滤和氯消毒者,原水总大肠菌群数不应超过
10000个/L。
2.定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
A.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
B.现况研究
C.专题小组讨论
D.A和C
E.A和B
【答案】:D
【解析】: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①深入访谈法:是一种非结构性访谈,根
据访谈提纲,通过与研究对象深入交流,了解对某些问题的想法、感
觉与行为。②专题小组讨论:通过召集一组同类人员,对某一研究议
题进行讨论,得出深入的结论。③选题小组讨论:是一种程序化的小
组讨论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寻找问题,并把所发现的问题按其重要程
度排列出来。④观察法:是通过对事物或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直接观
察来收集数据的一种方法,是收集非语言行为资料的主要技术。B项,
现况研究是定量研究常用的方法。
3.外源性化学物质吸收途径主要是()。
A.胃肠道
B.呼吸道
C.皮肤
D.AB是
E.ABC都是
【答案】:E
【解析】:
外源性化学物质的吸收途径包括胃肠道、呼吸道、皮肤等。①胃肠道
是化学毒物的主要吸收途径之一,凡是由大气、水和土壤进入食物链
的化学毒物均可经胃肠道吸收,口服或误服的药物、毒物等也经该途
径吸收;②空气中的化学毒物以气态(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烟、
雾、粉尘)的形式存在,呼吸道是它们吸收的主要途径;③皮肤是将
机体与环境有害因素分隔开来的主要屏障,但也吸收外源性化学物。
4.已知暴露因素,研究健康效应常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A.病例对照调查
B.动物实验研究
C.现况调查研究
D.前瞻性调查研究和现况调查研究方法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
D项,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当已知暴露因素时,无法开展病例
对照研究。此时一般先进性现况调查研究,寻找到暴露因素可能引起
的健康效应或疾病变化,并建立初步的因果假设。之后采用前瞻性调
查研究(如队列研究)进一步明确暴露与健康效应之间是否存在因果
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
5.变异系数的数值()。
A.一定小于1
B.一定大于1
C.一定比标准差小
D.一定比标准差大
E.以上全不对
【答案】:E
【解析】:
变异系数,也称离散系数,为标准差与均数之比,CV=S/回。AB两项,
由于标准差有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均数,故变异系数可能大于、小
于或等于loCD两项,由于均数国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所以
变异系数可能比标准差大也可能比标准差小。
6.碘缺乏病可对人体产生多种危害,除了()。
A.早产、死胎
B.单纯性聋哑
C.视野缩小
D.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
E.亚临床克汀病
【答案】:C
【解析】:
碘缺乏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
流产、早产、死产等。其中地方性甲状腺肿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地方
性克汀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体格矮小,听力障碍,神经运
动障碍和甲状腺功能低下,伴有甲状腺肿。可概括为呆、小、聋、哑、
瘫。c项,视野缩小属于慢性甲基汞中毒的临床表现。
.关于沙眼,描述不正确的是()
7o
A.病原为沙眼衣原体
B.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C.预防重点是防止接触感染
D.严重沙眼可导致视力丧失
E.我国学生沙眼发生率在80%左右
【答案】:E
【解析】: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传播面广,幼儿期和学
龄期患病率高。我国学生沙眼患病率平均为21.28%,农村高于城市,
少数民族高于汉族。
8.疾病统计的资料来源有()。
A.疾病报告和登记
B.医疗机构的医疗记录
C.疾病调查资料
D.因病伤缺勤资料
E.以上都对
【答案】:E
【解析】:
疾病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①疾病报告和报表资料;②医疗
卫生工作记录;③疾病专题调查资料包括健康检查、疾病普查和疾病
抽样调查等。AD两项,属于方面①。B项,属于方面②。C项,属于
方面③。
9.臭氧消毒()o
A.效果好、用量少、接触时间短、不产生三卤甲烷
B.效果差、消毒费用高、pH值宽
C.效果好、接触时间长、不产生三卤甲烷
D.效果一般、费用高、pH值窄
E.效果好、不产生三卤甲烷、接触时间要求长
【答案】:A
【解析】:
A项,03消毒效果较CI02和CI2好,且用量少、接触时间短、pH在
6〜8.5内均有效;对隐抱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有较好的灭活效果;不影
响水的感官性状,同时还有除臭、色、铁、镒、酚等多种作用;不产
生三卤甲烷;用于前处理时尚能促进絮凝和澄清,降低混凝剂用量。
10.关于体细胞突变学说,错误的是()。
A.化学致癌机理有两个较重要的学说,即体细胞突变学说和非突变学
说
B.细胞突变是体细胞生长异常形成肿瘤的原因
C.体细胞DNA突变就可以引起癌症
D.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
E.化学致癌至少可分为启动、促癌和进展阶段
【答案】:c
【解析】:
化学致癌机制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有两种学派。一种是遗
传机制学派,认为致癌因素引起细胞基因的改变或染色体重排,导致
癌变。体细胞突变学说属于此学派。体细胞突变学说认为,环境致癌
因素通过体细胞突变导致细胞增殖失控,而DNA修复功能缺陷进一
步促进基因组的不稳定,从而导致癌变,因此仅有体细胞DNA突变
不一定会引起癌症。另一种是表观遗传机制学派,认为癌症的发生是
由可逆的、可遗传的、非DNA改变的表观遗传机制调控失常引起的
(非突变学说)。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至少包括引发、促长和进
展三个阶段。
1L某农药厂生产工人,因马拉硫磷中毒入院,出现毒蕈碱样症状、
烟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治疗该种中毒病例不宜()o
A.用温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洗胃
B.轻度中毒者给予阿托品
C.热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D.中度中毒者,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如氯解磷定、碘解磷定)
两者并用
E.注意迟发性中毒综合征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C项,马拉硫磷是有机磷类农药,不可使用热水,应用肥皂水彻底清
洗污染的皮肤。ABDE四项,是有机磷中毒处理的原则:①清除毒物:
用温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洗胃;②特效解毒药物:轻度中毒者
可单独给予阿托品;中度中毒者,需要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如
氯解磷定、碘解磷定)两者并用;③对症治疗:注意迟发性中毒综合
征的出现;④劳动能力鉴定。
12.(共用备选答案)
A.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B.对工作不满意、感情淡漠、易怒
C.过量吸烟、酗酒、频繁就医
D.皮肤生物电反应增强
E.脑诱发电位幅度和潜伏期改变
⑴紧张引起的心理反应可表现为()。
【答案】:B
【解析】:
B项,紧张引起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对工作不满意、躯体不适感、
疲倦感、焦虑、感情淡漠、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兴奋增强、易怒等。
⑵紧张引起的行为改变可表现为()o
【答案】:C
【解析】:
C项,紧张引起的行为改变可表现为怠工、缺勤,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过量吸烟,酗酒,频繁就医,药物依赖等。
13.欲探讨某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
素所致,常用()o
A,遗传流行病学方法
B.血清流行病学方法
C.移民流行病学方法
D.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E.理论流行病学方法
【答案】:C
【解析】:
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居地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
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从而探讨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或环境
因素的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4.对某7岁男童进行的膳食调查结果显示,其宏量营养素的摄入量,
分别是蛋白质71.5g、脂肪45g、碳水化合物192g,应对其做出的最
佳膳食营养素建议是()。
A.增加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至65%
B.降低蛋白质供能比至10%〜12%
C.降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
D.降低蛋白质摄入量,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E.降低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
【答案】:D
【解析】:
学龄儿童的蛋白质供能比为12%〜14%,脂肪供能比为20%〜30%,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50%〜65%。根据每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
物分别产生4、9、4kcal能量可计算出该男童三种物质的供能比分别
为:19.6%、27.8%、52.6%,从而可以判断得出蛋白质摄入量较高,
因此应该适当降低蛋白质摄入量,为了保证儿童的能量需要,可以在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不超过65%的情况下适当增加。
15.哪项不是文化因素借以影响人群健康的途径?()
A.影响人群生活环境
B.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
C.支配人群行为生活方式
D.影响人群劳动条件
E.影响人群的安定感
【答案】:E
【解析】:
AD两项,智能文化:包括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知识等,主要通过影
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作用于人群健康;B项,思想文化:包
括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等,主要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过程
和精神生活作用于人群健康;C项,规范文化:包括社会制度、教育、
法律、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主要通过支配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来
影响人群健康。E项,影响人群的安定感不是文化因素影响人群健康
的途径。
16.(共用题干)
男,56岁,嗜酒。因近3个月疲乏无力、心悸、气促、全身水肿并
逐渐加重而住院治疗。经强心、利尿、补充白蛋白、抗感染治疗1周
后无效。医生考虑可能是由于缺乏某种营养素所致。
⑴该男子可能缺乏的营养素为()o
A.维生素A
B.维生素Bl
C.维生素B2
D.维生素C
E.维生素D
【答案】:B
【解析】:
患者的症状是湿性脚气病的临床表现,湿性脚气病以循环系统症状为
主。有运动后心悸、气促、心前区胀闷作痛、心动过速及下肢水肿等
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在短期内水肿迅速增加、气促增剧、发生心力
衰竭。患者右心室扩大,可出现端坐呼吸和发绢。且常规心脏病的治
疗无效,应想到维生素B1缺乏的可能。
⑵为进一步确诊,需进行的生化检查是()o
A.相对剂量反应试验
B.红细胞溶血试验
C.测定红细胞转酮醇酶活性
D.测定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
E.测定尿中44比哆酸含量
【答案】:C
【解析】:
机体维生素B1(硫胺素)营养状况评价包括:①尿中硫胺素排出量:
尿负荷试验、尿中硫胺素与肌酎含量比值、24小时尿中硫胺素排出
量;②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系数。
⑶建议该男子出院后饮食上应多吃()o
A.蔬菜
B.水果
C.精白米
D.鱼类
E.瘦肉
【答案】:E
【解析】:
维生素B1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含量较丰富的有动物内脏(肝、
肾、心)、瘦猪肉、豆类、花生、谷类、蛋类等,蔬菜、水果、鱼类
中含量较少。谷类加工过分精细,烹调时加碱可使维生素B1有不同
程度的损失。
17.(共用备选答案)
A.胎儿期
B.婴幼期
C.学龄期
D.青少年期
E.老年期
⑴佝偻病、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维生素缺乏、缺铁性贫血、缺锌
症等易出现在()。
【答案】:B
【解析】:
B项,婴幼儿正处于生长阶段,应有足量的优质蛋白质,以维持机体
蛋白质的合成和更新,否则容易出现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矿物质
在婴幼儿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较易缺乏的矿物质有钙、铁和锌,
摄入不足时容易出现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缺锌症;几乎所有的维生
素在缺乏时都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2)缺铁性贫血、缺锌症、维生素(A、B2、C)缺乏、肥胖等易出现
在()。
【答案】:C
【解析】:
C项,学龄期必须保证供给充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要重视铁、
锌、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的供给。否则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缺锌
症、维生素(A、B2)缺乏等症状。学龄期儿童由于能量摄入过多,
运动过少易造成肥胖,因此应控制其能量摄入,坚持运动。
⑶第二性征等生长性发育缓慢、缺铁性贫血、甲状腺肿等易出现在
()o
【答案】:D
【解析】:
D项,青少年期需要通过膳食增加铁和锌的摄入量,并注意保证碘的
摄入。否则容易出现第二性征等生长性发育缓慢、缺铁性贫血、甲状
腺肿等症状。
⑷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向心性肥胖、糖耐量降低、衰老、易感染易出
现在()o
【答案】:E
【解析】:
E项,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包括:①基础代谢率下降;②心血管系
统功能减退;③消化系统功能减退;④体成分改变;⑤代谢功能降低;
⑥体内氧化损伤加重;⑦免疫功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脂肪
组织逐渐增加,而瘦体重逐渐下降,止匕外,脂肪在体内储存部位有一
种向心性分布的趋势,即由肢体逐渐转向躯干,出现向心性肥胖;老
年人的糖耐量降低,血糖的调节作用减弱,容易发生血糖增高。
18.下列关于调查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最核心的问题
B.采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是由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的
C.调查设计出现缺陷时,都可以通过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弥补
D.一旦制定了调查研究计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不能改变
E.调查的质量控制主要在调查问卷设计阶段
【答案】:A
【解析】:
A项,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各个环节中最核心的问题。B项,采
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是根据目的、对象和具备的调查条件来确定的。
C项,调查设计是对调查研究所作的周密计划,出现缺陷时很难通过
统计分析方法弥补。D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
调查研究计划进行适当调整。E项,调查研究的各阶段均需进行质量
控制。
19.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母乳喂养可持续至婴儿
()o
A.10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E.30个月
【答案】:D
【解析】:
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应给予纯母乳喂养,满6个月后在添加辅食的
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母乳喂养对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以
下重要作用:①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②增强婴儿抗病能力;③
促进婴儿认知、情感发育。
20.钙的吸收率取决于以下因素(
A.维生素D摄入量和晒太阳情况
B.膳食中钙含量
C.年龄
D.都是
E.都不是
【答案】:D
【解析】: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很多,A项,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主要因素,
提高维生素D摄入量和晒太阳均可以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从
而促进钙吸收。B项,膳食中钙含量越高,体内吸收钙自然就越多。
C项,钙的吸收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此外,性别、生理状况、膳食
中的植酸含量、抗酸药、肝素、抗生素等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21.佝偻病是哪种维生素缺乏的表现?()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维生素C
E.维生素K
【答案】:B
【解析】:
维生素D缺乏在婴幼儿可引起佝偻病,以钙、磷代谢障碍和骨样组织
钙化障碍为特征,严重者出现骨骼畸形,如方头、卤门闭合延迟、胸
骨外凸(“鸡胸”)、漏斗胸、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形成“肋骨串珠”、
骨盆变窄和脊柱弯曲、“0”形腿和“X”形腿等。
22.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
A.I相反应可以降低毒性,II相反应可以增加毒性
B.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原型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毒物代谢可经过I相反应和n相反应
E.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
【答案】:E
【解析】:
化学毒物经生物转化后,多数毒性降低(解毒),少数毒性增强(活
化),某些化学毒物的解毒与活化过程存在竞争。生物转化的两重性
是指代谢活化或代谢解毒。
23.在常规Giemsa染色的标本中,光镜下可观察到以下染色体畸变类
型,除了()o
A.断裂
B.断片
C.微小体
D.倒位
E.着丝点环
【答案】:D
【解析】:
对于结构畸变,在常规Giemsa染色下,一般只可观察到裂隙、断裂、
断片、缺失、微小体、着丝点环、无着丝点环、双着丝粒染色体、各
种辐射体和染色体粉碎等。对于相互易位(除生殖细胞非同源性染色
体相互易位外)、倒位、插入、重复等均需显带染色才能发现。
24.我国规定,课桌面的照度均匀度数值不应低于()o
A.0.5
B.0.6
C.0.7
D.0.75
E.0.8
【答案】:C
【解析】:
我国《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规定:①教室课桌面上的
维持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lx,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②黑板面
平均照度不应低于500lx,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8o
25.除哪项外,均属于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
A.生物学因素
B.卫生服务因素
C.生态因素
D.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E.环境因素
【答案】:C
【解析】:
健康危险因素的种类包括:①环境危险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危险因素、
社会环境危险因素;②心理、行为危险因素;③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④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具有潜伏期长、特异性弱、
联合作用、广泛存在的特点。C项,生态因素包含在环境危险因素中。
26.就业前健康检查的目的不包括()。
A.了解工人就业前的健康状况及有关的基础数据
B.供以后定期体检时进行对照
C.可作为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依据
D.确定人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从事接触该有害因素的工作
E.早期发现职业性病损
【答案】:E
【解析】:
上岗前健康检查又称就业前健康检查,是指用人单位对准备从事某种
作业人员在参加工作以前进行的健康检查。目的在于掌握其就业前的
健康状况及有关健康的基础资料和发现职业禁忌证。E项,早期发现
职业性病损属于定期健康检查的目的。
27.我国微波辐射容许接触限值的卫生标准为()。
A.连续波,日接触剂量200uW•h/cm2
B.连续波,日接触剂量400UW•h/cm2
C.连续波,日接触剂量600uW-h/cm2
D.连续波,日接触剂量800uW-h/cm2
E.连续波,日接触剂量1000uW-h/cm2
【答案】:B
【解析】:
我国作业场所微波辐射职业接触限值为:①连续波,平均功率密度
50uW/cm2,日接触剂量400UW•h/cm2;②脉冲波非固定辐射,
平均功率密度50uW/cm2,日接触剂量400uW-h/cm2;③脉冲波
固定辐射,平均功率密度25uW/cm2,日接触剂量200UW-h/cm2。
28.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危害的程度常使用()。
A.PAR
B.RR
C.AR
D.AR%
E.OR
【答案】:A
【解析】:
A项,PAR是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说明暴露对一个
具体人群的危害程度。B项,RR通常包括了危险度比或率比,反映暴
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C项,AR即归因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
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它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
的程度。D项,AR%为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
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E项,OR为比
值比,其含义与RR值类似。
29.计算声压级的基准声压是()。
A.100Hz纯音的听阈声压
B.100Hz纯音的基准声压
C.1000Hz纯音的听阈声压
D.1000Hz纯音的基准声压
E.1000Hz纯音的痛阈声压
【答案】:C
【解析】:
在空气中参考声压p(ref)一般取为2X10—5帕,这个数值是正常
人耳对1千赫兹声音刚刚能觉察其存在的声压值。
30.在健康教育计划中,确定优先项目的评价标准有()o
A.重要性、可行性、方便性
B.重要性、有效性、方便性
C.重要性、可行性、有效性
D.重要性、严重性、有效性
E.重要性、严重性、方便性
【答案】:C
【解析】:
确定优先项目一般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①重要性原则;②有效性
原则;③可行性原则;④成本效益原则。
31.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行为是与艾滋病患者或HIV感
染者()o
A.共同进餐
B.共用马桶
C.共用注射器
D.共用游泳池
E.共用拖鞋
【答案】:C
【解析】:
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有:①性传播: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②血液传
播:输血、静脉注射、共用刮胡刀等器具、高危职业者;③母婴传播。
注射毒品者常共用注射器和针头,可导致艾滋病、肝炎等通过血液传
播的疾病在吸毒者间传播。故静脉注射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有静
脉吸毒行为的人不要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以减低感染HIV的危险
性。
32.将SKF-525A给予实验动物后,发现苯转变为苯酚速率明显减慢,
说明该物质抑制()o
A,单胺氧化酶
B,双胺氧化酶
C.混合功能氧化酶
D.醛脱氢酶
E.黄喋吟氧化酶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化合物为抑制催化苯转变为苯酚的生物转化酶。此反应
是芳香烧羟化反应,是由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的。因此SKF-525A抑
制混合功能氧化酶。AB两项,单胺氧化酶(MAO)和双胺氧化酶(DAO),
是催化伯胺、仲胺、叔胺的氧化脱氨反应的酶。D项,乙醇等醇类化
学物经醇及醛脱氢酶作用氧化成竣酸而被解毒。E项,黄喋吟氧化酶,
可促进6-硫基口票吟2,6-二硫代喋吟等喋吟衍生物的消除,还参与某些
抗肿瘤、抗病毒药物的活化过程,并可催化芳香醛的氧化在铝羟化酶
参与的反应中会产生活性氧,导致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
33.(共用备选答案)
A.脂溶性
B.水溶性
C.挥发性
D.腐蚀性
E.脂溶性和水溶性
⑴刺激性气体进入呼吸道的深度主要取决于毒物的()o
【答案】:B
【解析】:
气态毒物进入呼吸道的深度与其水溶性有关:①水溶性较大的毒物如
氨气易为上呼吸道吸收,引发刺激症状,除非浓度较高,一般不易到
达肺泡;②水溶性较差的毒物如光气、氮氧化物等,在上呼吸道难以
吸收,而在深部呼吸道被吸收,导致急性肺水肿。
⑵毒物经无伤皮肤的吸收率大小主要取决于毒物的()o
【答案】:E
【解析】:
毒物穿透皮肤角质层的能力与毒物的分子量的大小以及脂溶性有关:
①分子量较大的物质一般不易透过角质层;②虽然水溶性物质难以进
入皮肤,但毒物进入真皮后,如不同时具有一定的水溶性,亦很难进
入真皮的毛细血管,因此经皮易吸收的毒物常是脂、水两溶性物质。
34.通过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健康类型可以划分为()。
A.健康型、无病型、有病型、死亡型
B.健康型、自创性危险因素型、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大量危险型
C.健康型、存在危险型、大量危险型
D.健康型、自创性危险因素型、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一般性危险
型
E.健康型、不健康型
【答案】:D
【解析】:
根据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之间不同的量值,评价结果
可以区分为四种类型:①健康型:被评价者的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属于健康型。②自创性危险因素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
并且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的差值大,说明危险因素平均水平较高。这
些危险因素多是自创性的,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改变降低或去除,可
较大程度地延长预期寿命。③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个体的评价年
龄大于实际年龄,但是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之差较小。这类危险因素
主要来自既往疾病史或生物遗传因素,个人不容易改变或降低这些因
素,即使稍有改变,效果也不明显。④一般性危险型:个体的评价年
龄接近实际年龄,死亡水平相当于当地的平均水平,他们个人存在的
危险因素类型和水平接近当地人群的平均水平。
35.水溶性、分子量小的外来化合物经生物膜转运的机理是()o
A.主动转运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E.吞噬及胞饮
【答案】:B
【解析】:
水溶性、分子量小的外来化合物一般经滤过穿过生物膜。滤过是外来
化合物透过生物膜上亲水性孔道的过程,借助于流体静压和渗透压使
水通过膜上的微孔,溶解于水的分子直径小于膜孔的外来化合物,随
之被转运。A项,主动转运,化学毒物在载体的参与下,逆浓度梯度
通过生物膜。C项,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是大多数化学毒物通
过生物膜的方式。D项,载体扩散,化学物质为顺浓度梯度转运,不
需消耗能量。E项,胞饮和吞噬,即膜动转运,指细胞与外环境之间
进行的某些颗粒物或大分子物质的交换过程。
.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36Zaco
A.Zac=Limac/LD50
B.Zac越大,表明化学物质引起急性死亡的危险性越大
C.Zac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
D.Zac是急性毒性常用参数之一
E.以上说法均正确
【答案】:D
【解析】:
AD两项,Zac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即Zac=
LD50/Limac,是急性毒性常用参数之一。B项,Zac值小,说明化学
物从产生急性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
险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小。C项,Zac的大小会随着试
验条件、物种种类地变化而发生相应地变化。
37.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的技术措施不包括(
A.吸声
B.消声
C.隔声
D.隔振
E.个人防护
【答案】:E
【解析】:
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的技术措施包括吸声、消声、隔声和隔振,个人
防护不属于技术措施,但当生产场所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控制或
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个人防护是保护听觉器官最有效的
一项措施。
38.幼儿膳食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三种供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
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分别为()。
A.8%〜15%、30%〜40%、55%〜62%
B.10%-“5%、20%-75%、60%--70%
C.15%--25%,20%-75%、55%--65%
D.12%--15%、25%…-35%、45%1-55%
E.15%--20%、20%--35%、50%--60%
【答案】:D
【解析】:
三种供能营养素能量分配以总的供热中蛋白质占12%〜15%、脂肪占
25%〜35%、碳水化合物占45%〜55%为宜,其中脂肪的摄入不宜过多,
以免引起肥胖。幼儿期要合理安排膳食,保证供给足够的能量和各种
营养素。幼儿期仍需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以满足体格生长、神经心
理发育及活动增多的需要。每日3顿正餐和1〜2次加餐适合幼儿生
长需要和消化功能。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多摄入零
食而影响进食。安排的膳食应满足小儿每日所需的热能及各种营养
素。营养素的供应应当保持稳定,不可忽高忽低;各种营养素之间的
比例也要合理。
39.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是指()。
A.工厂四周监测污染物数量
B.工厂烟囱或排气洞口排放废气中污染物数量
C.工厂烟囱烟波着陆点测出污染物数量
D.工人活动范围内监测污染物数量
E.工厂四周100m范围内监测污染物数量
【答案】:B
【解析】:
工业废气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
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废气包括:二氧化碳、二硫化
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硫酸(雾)、
铅汞等。工业废气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
重地危害人的健康。B项,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是指烟囱或排气洞口排
放的废气中污染物数量。
40.(共用备选答案)
A.腹绞痛
B.肌张力增强
C.口腔炎
D.白手白指
E.肌束震颤
⑴慢性铅中毒临床上可出现()0
【答案】:A
【解析】:
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早期有乏力、口内金属味、肌肉关节酸痛等,
其后出现腹绞痛、类神经征。少数患者在牙齿边缘形成蓝黑色的“铅
线二
⑵有机磷中毒临床上可出现()o
【答案】:E
【解析】:
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时可发生烟碱样症状,出现全身紧束感,动作不
灵活,发音含糊,胸部压迫感,肌束震颤等。
⑶局部振动病临床上可出现()。
【答案】:D
【解析】:
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是振动性白指,这是目前诊断本病的主要临床
依据之一。一般是在受冷后,患指出现麻、胀、痛,并由灰白变苍白,
由远端向近端发展,变白部位界限十分明显。
41.某一孕妇在怀孕初期因车祸进行了输血,不久发现婴儿HIV阳性,
婴儿感染的最可能的传播方式是()o
A.经医源性传播
B.经垂直传播
C.经血液传播
D.经接触传播
E.经虫媒传播
【答案】:B
【解析】:
HIV病毒可通过胎盘屏障,受感染的孕妇经胎盘血液将HIV病毒传给
胎儿引起宫内感染。病原体通过母体直接传给子代属于垂直传播。
42.以下不属于硫化氢中毒原理的是()。
A.H2S可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结合,使其失去传递电
子的能力,造成组织细胞缺氧,导致内窒息
B.H2S可与体内的二硫键结合,从而抑制腺昔三磷酸酶、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等的活性,干扰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和能量供应
C.H2s有强烈刺激性,可致嗅神经、呼吸道黏膜末梢神经以及颈动脉
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兴奋,反射性引起中枢兴奋,浓度过高时,
则很快由兴奋转入超限抑制
D.H2S可迅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
E.H2s可直接作用于延髓呼吸、血管运动中枢,使呼吸抑制、麻痹,
昏迷,以致出现“电击样”死亡
【答案】:D
【解析】:
D项,是CO的中毒机制。H2S中毒机制为:①H2s可抑制细胞呼吸
酶的活性。H2s与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进入体内未及时被氧
化解毒的H2S,可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结合,使其失
去传递电子的能力,造成组织细胞缺氧,导致“内窒息”;②H2s还
可与体内的二硫键结合,从而抑制三磷酸腺甘酶、过氧化氢酶、谷胱
甘肽等的活性,干扰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和能量供应,加重细
胞窒息。尤以神经系统敏感;③H2s有强烈刺激,可致嗅神经、呼吸
道黏膜末梢神经以及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兴奋,反射性
引起中枢兴奋。浓度过高时,则很快由兴奋转入超限抑制,还可直接
作用与延髓呼吸、血管运动中枢,使呼吸抑制、麻痹,昏迷,以致“电
击样”死亡。
43.女性患者,50岁,自觉全身疲乏,下肢沉重无力,伴有四肢末端
蚁行感。经调查,该患者长期食用精白米,TPP效应在16%以上,其
可能缺乏哪种营养素?()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6
D.维生素C
E.维生素D
【答案】:B
【解析】:
由于米面经过精加工后,所含的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硫胺
素)会有大量流失,长期食用精白米最有可能缺乏维生素Bio初期
症状为疲乏、淡漠、厌食等,继而出现下肢沉重无力,伴有四肢末端
蚁行感等脚气病症状;TPP效应即红细胞转酮醇酶焦磷酸硫胺素效应
是目前评价维生素B1营养状况较可靠的方法。
44.死亡率的定义是()。
A.一定时期内,在所有疾病患者中死于该病患者的频率
B.患某病的住院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C.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D.在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
E.按病种计算的某病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例
【答案】:C
【解析】:
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它表示在一定期间内,某
人群中总死亡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即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
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45.我国法定的职业肿瘤共有多少种?()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E.11种
【答案】:E
【解析】:
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规定的职业性肿瘤包括:①石棉所致肺
癌、间皮瘤;②联苯胺所致膀胱癌;③苯所致白血病;④氯甲醛、双
氯甲醴所致肺癌;⑤碑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⑥氯乙烯所致
肝血管肉瘤;⑦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⑧六价铭化合物所致肺癌;⑨
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⑩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
致皮肤癌;⑪B-蔡胺所致膀胱癌。
46.(共用题干)
问卷法是社会医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问卷是由一组问题和相应答
案所构成的表格,问卷设计的好坏将影响所收集到的资料的有效性及
可信度,从而影响问卷调查的效果。
⑴问卷设计的最关键一步是()。
A.确定研究目的
B.确定数据收集方法
C.确定调查对象
D.确定问卷条目
E.确定问卷答案
【答案】:A
【解析】:
问卷作为一种测量工具,必须具备统一性、稳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调查内容、调查对象、调查方法都会不同。因
此只有确定了明确的研究目的,问卷的设计才有了明确的方向,进而
有效的进行调查,故问卷设计的最关键一步是确定研究目的。
⑵以下属于问卷设计中“双重装填”错误的问句是()。
A.你最近两周是否生病
B.你是否抽烟喝酒
C.你是否患有慢性病
D.你是否看过医生
E.你住院后,是否转诊到其他医院
【答案】:B
【解析】:
所谓“双重装填”错误指的是一个问题中包括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
题,有些应答者可能难以做出回答。''你是否抽烟喝酒”实际上是问
了两个问题,即“是否抽烟”和“是否喝酒”,因此“你是否抽烟喝
酒”这一问题属于问题设计中的“双重装填”错误。
⑶问卷的效度可以从以下哪方面来评价?()
A.重复测量效度
B.复本测量效度
C.折半测量效度
D.内容效度
E.干预前后结果的一致性
【答案】:D
【解析】:
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达到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包括:①表面效
度:从表面上看,问卷的条目是否都是与研究者想要了解的问题有关。
这是一个由专家评价的经验指标。②内容效度:该指标评价问卷所涉
及的内容能在多大程度上覆盖研究目的所要求达到的各个方面和领
域。③结构效度:用两个相关的、相互可以取代的测量尺度对同一概
念交互测量,如果取得同样结果,认为有结构效度。④准则效度:评
价问卷测量结果与标准测量即准则间的接近程度。
47.在人群中最容易实现的传播途径是()。
A.经水传播
B.经接触传播
C.经食物传播
D.经土壤传播
E.经空气传播
【答案】:E
【解析】:
人群密集时,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打喷嚏等形成飞沫和飞沫核,极
易引起疾病的传播,故经空气传播是在人群中最容易实现的传播途
径。
48.胎儿和婴幼儿期生长遵循()。
A.向心律
B.轨迹现象
C.头尾发展律
D.正侧律
E.神经系统型
【答案】:C
【解析】:
胎儿和婴幼儿期生长遵循“头尾发展律”。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
颅生长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幅度超过
头颅和躯干。
49.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适用于罕见病
B.可以直接获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C.不设立对照组
D.由果及因
E.不必进行繁重的暴露人年的计算
【答案】:B
【解析】:
A项,罕见病一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B项,队列研究与其他研究类
型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直接获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C
项,队列研究按照暴露进行分组,其中非暴露组即为对照组。D项,
队列研究为由因及果的研究。E项,对于动态队列需要计算暴露人年。
5O.n-3系列的必需脂肪酸是()。
A.二十碳四烯酸
B.十八碳四烯酸
C.二十二碳六烯酸
D.a-亚麻酸
E.亚油酸
【答案】:D
【解析】:
亚油酸和a-亚麻酸是公认的必需脂肪酸。AE两项,二十碳四烯酸和
亚油酸均为n-6系列。BC两项,十八碳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可
由膳食中亚油酸或亚麻酸在人体内合成,不属于必需脂肪酸。
51.统计表中的数字要求是()。
A.暂缺或未记录可空着
B.无数字用“…”
C.数字若为0则填0
D.表中可留空白
E.以上都不对
【答案】:C
【解析】:
统计表中的数字要求有:①表内的数字必须准确无误,同一指标的小
数位数要一致,上下以个位对齐;②表内不留空格,数字暂缺或未记
录用“…”表示,无数字用“一”表示。A项,暂缺或未记录用“…”
表示。B项,无数字用“一”表示。C项,数字若为。则填0。D项,
表中不可留空白。
52.外来化合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0
A.外来化合物毒作用发生的快慢
B.外来化合物的毒作用性质
C.外来化合物毒作用持续时间
D.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解毒
E.外来化合物的代谢活化
【答案】:C
【解析】:
若外来化合物的脂溶性较强,经胆汁排出后可被重新吸收并进入肝,
形成肠肝循环,致使化学毒物的生物半减期与毒效应持续时间延长。
53.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发生时间的突然性
B.健康危害的复杂性
C.污染范围的不定性
D.负面影响的多重性
E.事件原因的未知性
【答案】:E
【解析】:
ABCD四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特征包括发生时间的突然性、
污染范围的不定性、负面影响的多重性和健康危害的复杂性。事件原
因的未知性不属于上述基本特征。
54.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
其时间是()o
A.1992年10月
B.1993年12月
C.1995年6月
D.1997年1月
E.1999年12月
【答案】:B
【解析】: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是中华医学会的直属专业学会,成立于1993
年11月,在中华医学会领导下展开工作。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优先续签合同标准文本
- 3方股权合同样本
- 电商运营入职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云南二手房买卖合同范例
- 带皮火鸡腿肉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2025年中国日用家具零售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中国显示材料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大中型拖拉机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可拆式导柱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PE耐高温防粘离型膜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讲座
- 生物实验课说课稿
- 2023年四川二造《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土木建筑)》高频核心题库300题(含解析)
- YS/T 429.2-2012铝幕墙板第2部分:有机聚合物喷涂铝单板
- 体育管理学3-体育管理的因素与环境课件
- GB/T 35624-2017城镇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
- GB/T 24915-2010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 凸透镜成像规律动画可拖动最佳版swf
- 2016众泰t600运动版原厂维修手册与电路图-使用说明
- Sigma-Delta-ADC讲稿教学讲解课件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2022年练习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