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鉴赏诗词形象事物形象练习(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鉴赏诗词形象事物形象练习(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鉴赏诗词形象事物形象练习(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鉴赏诗词形象事物形象练习(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鉴赏诗词形象事物形象练习(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鉴赏诗词形象事物形象练习(含解析)2024届高考语文鉴赏诗词形象:事物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小寒食①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1)小寨食:指寒食节的次日,清明节前一天(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2)鹖(hé)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强饮"句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这个起句为诗中写景抒情安排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开端。

B.“鹃冠”句运用典故,点明了诗人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刻画了舟中诗人的孤寂形象。

C.“天上坐"、“雾中看”写诗人舟中所见所感,非常切合年迈居舟观景的实际,也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复杂的心绪,笔触细腻含蓄。

D.全诗写景皆舟上所见之景,情乃舟中穷困潦倒、漂泊困苦之情,一个“舟"字贯穿全诗,境界皆出于此。

2.颈联描写舟中江上之景,诗人选取的蝶、鸥两个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对红梅绿叶与青枝的赞美。

B.“自恐”句既表明了自己真的担心,也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4.本诗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勾画梅花的?结合本诗赏析。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5.下列对两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诗均为七言绝句,诗歌内容都是写诗人夜宿他乡的情景,第一首诗写夜宿邯郸驿站,第二首诗写夜宿海边渔家。

B.“冬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这是一个重要节日,这样的节日而诗人白居易却羁旅在外,更显示出他对家人的思念。

C.第一首诗的后两句,从侧面来写“思家",夜深时当诗人抱膝灯前,直接抒发了想到家里人应该同样还没有睡,在“说着远行人”的无限深情。至于“说"了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第二首诗的首句叠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音节朴实流畅,形成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而“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

6.两首诗都写到了“灯”这一意象,请联系诗歌的内容,分析这个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不同表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小题。

野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7.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野菊不会作骚人的干粮让他来充饥,更不会和其它菊花一样在重阳开放。

B.野菊生于野外无人欣赏却不以为意,因为正是这样的环境让它有了幽色。

C.诗人傍晚时分与朋友相逢于半山,便折菊相送,他的此种行为含有深意。

D.在诗人的笔下,野菊也有思想有感情,这样写能更好地借菊花表达感情。

8.颔联描写了野菊怎样的形象?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翎雀歌

虞集①

乌桓②城下白翎雀,雌雄相呼以为乐。

平沙无树托营巢,八月雪深黄草薄。

君不见旧时飞燕③在昭阳,沉沉宫殿锁鸳鸯,

芙容露冷秋宵永,芍药风暄春昼长,

【注】①虞集:祖籍四川仁寿,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一生多在元大都任职,晚年才回归故里。②乌桓: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③飞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曾受君王独宠。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从白翎雀入笔,描绘出白翎雀双飞双宿、其乐融融的生动场景。

B.三四句写沙漠中环境恶劣,没有树木可以构巢筑穴,气候条件也很差。

C.作者将白翎雀与失意宫女相比,突出了白翎雀虽身处苦寒却仍然快乐。

D.本诗着意细节刻画,在末尾点出诗歌主旨,和一般的咏物诗套路一致。

10.请赏析本诗最后两句“芙容露冷秋宵永,芍药风暄春昼长"的精妙之处。

参考答案:

1.D2.特点:往来自如或自在轻快。

作用: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或衬托、反衬均可)。布幔闲卷,蝴蝶翩跹,穿空而过,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诗人描绘了一幅蝶鸥自由往来的画面。表达出出诗人年老体衰,漂泊异地的困苦之情。如此情境下仍思虑朝廷,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困苦中仍心系国运安危,担忧时局多难的悲悯情怀。

【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D项,“情乃舟中穷困潦倒、漂泊困苦之情,一个‘舟’字贯穿全诗”错误,从诗中来看,情并非仅“舟中穷困潦倒、漂泊困苦"这一种,如还有落魄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情感,且应是“愁”字贯穿全诗。

故选D。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特点及其作用的能力。

蝶、鸥两个意象的特点可结合“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来分析,句中“娟娟”“轻"可见往来自如或自在轻快,这是乐景,描绘了一幅蝶鸥自由往来的的美好画面。

而作用就是对抒发诗人情感的作用。先看诗中的情感,结合前后的诗句“佳辰强饮食犹寒”“愁看直北是长安"“老年花似雾中看”等可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愁"的,是沉重的,因为一则是在病中,二则年老体衰,三则在外漂泊,四则惦念长安,因此这“愁”情很沉重,这是哀情;而写蝶、鸥自在轻快的飞翔是美景,是轻松愉快之景,可见这是以蝶鸥的自在轻快反衬诗人心情的沉重,反衬诗人年老体衰,漂泊异地的困苦之情;而如此情境下仍思虑朝廷,则更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困苦中心系国运安危,担忧时局多难的悲悯情怀。

3.D4.①拟人。如“怕愁贪睡"四个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

②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

③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表达自己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

【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手法、形象的能力。

A.“表达了对红梅绿叶与青枝的赞美"错误,应该是表达对红梅的赞美。

B.“表明了自己真的担心”错误,该句并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表达不愿趋时的情感。

C.“也透露出一丝无奈"错误,“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没有透露出无奈,而是说红梅斗雪凌霜的本性。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怕愁贪睡"“恐”等都是人的行为意识,此处用来写“红梅",这是使用拟人的修辞,赋予红梅人的特点,展现出红梅不愿意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结合注释“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可知,这里使用典故,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在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是说石延年根本不知道红梅的品格,只看重绿叶与青枝。而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红梅》诗的真谛所在。

综合全篇来看,这是一首咏物诗,吟咏的对象是“红梅”,诗人以红梅自托,托物言志,诗中的红梅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所以又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5.C6.(1)白诗中的“灯"是思念之灯,通过冬至佳节的反衬,抱膝细节的刻画,以及三四句“对写法”的使用,可以看出,此“灯"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怅惘和孤寂思家之情;(2)郭诗中的“灯”是温暖之灯,通过芦花意象的衬托,“笑说"一词的点明,明月送归的渲染,可以看出,此“灯”的意象则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馨、愉悦之情。

【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情感以及手法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

C.“从侧面来写‘思家’……直接抒发了……"赏析错误,“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两句不是侧面写思家,而是正面写思家,只不过带有想象的意味。还有,也不是直接抒情,而是用“对写法",含蓄抒情。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物象能力。

白诗中的“灯”是思念之灯。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第二句,写作者“抱膝”二字,活画出作者在灯前枯坐的神态,思家之情,溢于言表。后两句运用想象,正面写“思家"。诗人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更加真实感人。此“灯"的意象突出表现了诗人羁旅漂泊中的凄凉孤寂和思家之情。

郭诗中的“灯”是温暖之灯。“两三间屋盖芦花"句中的“芦花”意象,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而“灯前笑说归来夜"句中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白天在海上捕鱼虽然非常辛苦,但是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非常的开心惬意。可见,郭诗中的“灯"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在渔家所感到的温馨、愉悦之情。

7.C8.野菊生长在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其内心的高洁。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C项,“诗人傍晚时分与朋友相逢于半山……"错误,从诗中来看,“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意思是“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相逢”的对象不是朋友,而是野菊。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颔联描写了野菊怎样的形象?请加以分析",然后找到诗歌颔联,理解颔联的意思,分析颔联所写的内容,分析展现出的野菊特点。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既写野菊的形态又野菊的精神,对野菊的姿色、芳香和品性作了生动的描绘;“在野"与“在庭”相对,因不为人赏识,便任其在野自生自灭,不似一般之菊在庭院中有人着意栽培,这也许是野菊的憾事,但诗人却把这看成是快事,因为它可以避免栽培人的束缚剪裁与观菊者的诸多采摘,即不受人们的干扰,因而显得幽闲自若,别有丰彩,以至于诗人面对着它,“任是无情也动心",这里展现出野菊的高洁。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9.D10.①内容上,写出了被禁闭在后宫的妃嫔们在秋天深夜难以入眠、在春日白昼也孤寂无聊的场景;②手法上,运用想象、反衬,以春日里风姿绰约的芍药花突出孤独幽怨的妃嫔形象:③结构上,以景结情,表达出对白翎雀的称颂和自己回归故里的渴望。

【分析】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在末尾点出诗歌主旨,和一般的咏物诗套路一致”理解错误,诗歌结尾没有点出主旨,而是以景结情,在前后的对比中,含蓄表达出对白翎雀的称颂和自己回归故里的渴望的主旨。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赏析诗句,应从不同角度赏析。

从内容上看,由“君不见旧时飞燕在昭阳,沉沉宫殿锁鸳鸯"可知,描写对象是被禁闭在后宫的妃嫔们,“芙容露冷秋宵永,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