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40.40
CCSZ60
团体标准
T/CIXXX—2024
油气储运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技术
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volatileorganiccompoundsemission
controlduringoilandgasstorageandtransportation
(征求意见稿)
2024-XX-XX发布2024-XX-XX实施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布
T/CIXXX—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II
T/CIXXX—2024
油气储运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气储运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的缩略语、总体要求、排放限值、油气储存控制
措施、油气运输控制措施、监测方法、实施与监督、持续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油气储运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600铁道货车通用技术条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20950—2020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951—2020油品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HJ38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604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HJ732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
HJ733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
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
HJ1118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储油库、加油站
HJ1286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20950—2020、GB20951—202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NMHC: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Hydrocarbon)
5总体要求
1
T/CIXXX—2024
管理制度
5.1.1应建立VOCs回收系统管理制度。
5.1.2应建立VOCs回收系统使用、维护、修理台账,如实填写相关记录并存档留查。
5.1.3应按照有关法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监测管理办法》、HJ1118、HJ819
等规定,建立VOCs监测制度,制定监测方案,对VOCs排放状况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
公开监测结果。
5.1.4储存企业应按照环境监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建设、维护永久性采样口、采样
测试平台和排污口标志。
5.1.5应建立全员教育培训制度,明确教育培训职责,指定专人负责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班前会、安
全活动日、培训班、员工日常学习等方式开展培训。
人员
5.2.1储运应配备质量安全人员、负责人及VOCs回收系统安全负责人,应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持证上
岗。
5.2.2质量安全人员应依据管理制度对VOCs回收系统进行巡检,并填写巡检记录;发现VOCs回收系
统异常,应立即上报。
5.2.3负责人应掌握VOCs回收系统设备知识及运行情况。
在线监测系统
5.3.1组成
5.3.1.1VOCs在线监测系统由NMHC在线监测仪、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传感器组成。
5.3.1.2在VOCs处理装置进口和出口安装温度、压力和流量传感器。
5.3.1.3在VOCs处理装置出口安装NMHC在线监测仪。
5.3.1.4在每个发油VOCs收集系统管线上安装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5.3.2技术要求
VOCs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技术要求
单位为克每立方米
项目指标
检出限≤0.6
最大量程≥100
5.3.3功能
5.3.3.1VOCs在线监测系统应符合HJ1286的规定,并按《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监测数据保存时间不应小于2年。
5.3.3.2VOCs在线监测系统应对VOCs处理装置进口和出口VOCs的温度、压力和流量进行在线监测,
应对VOCs处理装置出口的NMHC排放浓度进行在线监测,任何1h平均浓度值超标应报警。
5.3.3.3VOCs在线监测系统应可在发油区、VOCs处理装置等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测用高清摄像头,连
续发油操作、VOCs处理装置维护监测等进行视频录像并存储。可整合利用储油库现有视频设备,视频
资料应保持3个月以上,并预留数据和视频上传接口。数据上传协议应符合HJ212的规定。
2
T/CIXXX—2024
5.3.3.4VOCs在线监测系统的样品采集和传输装置宜具备加热、保温和反吹净化功能。
6排放限值
油气储存过程VOCs排放限值
6.1.1发油排放限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发油排放限值
排放浓度处理效率
污染物项目
g/m3%
NMHC≤20≥95
6.1.2VOCs收集系统密封点泄漏检测值不应超过500mol/mol。
6.1.3罐顶通气孔VOCs排放浓度值不应超过4000mol/mol。
6.1.4企业边界任意1小时NMHC平均度值不应超过4mg/m3。
油气运输过程的VOCs排放限值
6.2.1汽车罐车VOCs回收系统密闭性限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汽车罐车VOCs回收系统密闭性限值
单仓罐或多仓罐单个油仓的容积VVOCs回收系统压力变动限值VOCs回收阀压力变动限值
LkPakPa
V<3800≤0.35
3800≤V<5500≤0.25
≤1.25
5500≤V<9500≤0.20
V≥9500≤0.15
6.2.2运输工具VOCs密封点泄漏检测值不应超过500mol/mol。
7油气储存控制措施
收油控制
7.1.1通过汽车罐车收油,应采用密闭泵送或自流式管道系统,收油时从卧式储罐内置换出的VOCs应
密闭回收到汽车罐车内。
7.1.2通过铁路罐车收油,除拆装灌装鹤管之外的时段,收油鹤管与铁路罐车灌装口(人孔)应密闭。
从泵站扫仓罐中产生的VOCs应密闭收集,并送入VOCs处理装置进行回收处理。
7.1.3通过油船收油,输油臂应与油船输油管线法兰密闭连接,油船油仓保持密闭。
7.1.4通过管道收油,管道应保持密闭。
储油控制
7.2.1储存方式
储存真实蒸气压<76.6kPa的油品应采用内浮顶罐、外浮顶罐或其他等效措施;储存真实蒸气压≥
76.6kPa的油品应采用低压罐、压力罐或其他等效措施。
3
T/CIXXX—2024
7.2.2浮顶罐运行要求
7.2.2.1内浮顶罐的浮盘与罐壁之间应采用浸液式密封、机械式鞋形密封等高效密封方式。
7.2.2.2外浮顶罐的浮盘与罐壁之间应采用双重密封,且一次密封采用浸液式密封、机械式鞋形密封
等高效密封方式。
7.2.2.3浮顶罐罐体应保持完好,不应有孔洞(通气孔除外)和裂隙。
7.2.2.4浮盘附件的开口(孔),除采样、计量、例行检查、维护和其他正常活动外,应密闭;浮盘
边缘密封不应有破损。
7.2.2.5支柱、导向装置等储罐附件穿过浮盘时,其套简底端应插入油品中并采取密封措施。
7.2.2.6除储罐排空作业外,浮盘应始终漂浮于油品的表面。
7.2.2.7自动通气阀在浮盘处于漂浮状态时应关闭且密封良好,仅在浮盘处于支座支撑状态时可开启。
7.2.2.8边缘呼吸阀在浮盘处于漂浮状态时应密封良好,并定期检查定压是否符合设定要求。
7.2.2.9除自动通气阀、边缘呼吸阀外,浮盘外边缘板及所有通过浮盘的开孔接管均应浸入油品液面
下。
7.2.3浮顶罐维护与记录
7.2.3.1在每个停工检修期对内浮顶罐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有不符合7.2.2规定的,应在该停
工检修期内完成修复;若延迟修复,应将相关方案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定。
7.2.3.2外浮顶罐不符合7.2.2规定的应在90d内完成修复或排空储罐停止使用;若延迟修复或排空
储罐,应将相关方案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定。
7.2.3.3应编制检查与修复记录。
发油控制
7.3.1总体要求
7.3.1.1VOCs处理装置排气高度不低于4m,具体高度以及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
文件确定。
7.3.1.2发油时应采用防溢流系统。
7.3.1.3向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发原油应采用顶部浸没式或底部发油方式,顶部浸没式灌装鹤管出口
距离罐底高度应小于200mm;向油船发油应采用顶部浸没式,顶部浸没式发油管出口距离罐底高度应小
于200mm。向汽车罐车发其他油品应采用底部发油方式。
7.3.1.4向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发油时产生的VOCs应密闭收集,并送入VOCs处理装置回收处理。
7.3.1.5采用红外摄像方式检测VOCs收集系统密封点时,不应有VOCs泄漏。
7.3.2向汽车罐车发油
7.3.2.1底部发油快速接头和VOCs回收快速接头应采用自封式快速接头。
7.3.2.2向汽车罐车发油时,VOCs收集系统应为正压,且压力不应超过5.5kPa。
7.3.2.3底部发油结束并断开快速接头时,油品滴洒量不应超过8mL,滴洒量取连续5次断开操作的
平均值。
7.3.3向铁路罐车发油
7.3.3.1向铁路罐车发油时,除拆装灌装鹤管之外的时段,灌装鹤管与铁路罐车灌装口(人孔)应密
闭。
4
T/CIXXX—2024
7.3.3.2底部发油结束并断开快速接头时,油品滴洒量不应超过8mL,滴洒量取连续5次断开操作的
平均值。
7.3.4向油船发油
具有万吨级及以上油品泊位的码头对应的储油库应密闭收集向GB20951—2020管控的油船发油时
产生的VOCs,并送入VOCs处理装置回收处理。
7.3.5向管道发油
采用管道方式发油时,管道应保持密闭。
VOCs泄漏控制
企业中载有油品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及VOCs收集系统,应按GB37822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
8油气运输控制措施
总体要求
采用红外摄像方式检测运输工具VOCs密封点时,不应有VOCs泄漏。
油罐车排放控制
8.2.1汽车罐车应具备底部装卸油系统和VOCs回收系统。
8.2.2汽车罐车底部装卸油系统公称直径应为100mm,底部装卸油系统包括卸油阀、紧急切断阀、呼
吸阀、防溢流系统及连接管线等。
8.2.3汽车罐车VOCs回收系统公称直径应为100mm,VOCs回收系统能够将储油库向汽车罐车发油时
产生的VOCs密闭输入VOCs处理装置,能够将卸油时产生的VOCs密闭输入汽车罐车油罐内,能够保证
运输过程中油品和VOCs不泄漏,不得随意排放汽车罐车油罐内的VOCs。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因操作、维
修和管理等方面原因发生的油品与VOCs泄漏。
8.2.4汽车罐车VOCs回收合阀、底部装卸油密封式快速接头应集中放置在管路箱内。多仓汽车罐车应
将各仓VOCs回收管路在罐顶并联后进入管路箱。
8.2.5铁路罐车应符合GB/T5600的技术规定,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VOCs排放。
油船排放控制
8.3.1油船应设置密闭VOCs收集系统和惰性气体系统。
8.3.2油船VOCs收集系统应将向油船发油时产生的VOCs密闭送入VOCs处理装置。
8.3.3油船应在每个油仓设置独立的透气管线,每个透气管出口应安装一个压力/真空阀。
8.3.4油船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油品和VOCs不泄漏。
8.3.5油船应采用封闭式液位监测系统测量油仓液位高度、VOCs压力和温度。
9监测方法
油气储存监测
9.1.1在不少于60%发油管处于发油时段对VOCs处理装置进口和出口VOCs进行采样,其中连接油船
的VOCs处理装置应在发油时段中后期进行采样,对于包含吸附工艺的VOCs处理装置,采样应包括每个
5
T/CIXXX—2024
吸附塔的工作过程。监测采样按GB/T16157、HJ/T397、HJ732以及HJ38的规定执行。
9.1.2在发油时段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以甲烷或丙烷为校准气体)对VOCs收集系统密封点进行
检测,其中连接油船的VOCs收集系统密封点应在发油时段中后期进行检测,监测采样和测定方法按HJ
733的规定执行。
9.1.3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以甲烷或丙烷为校准气体)对设备与管线组件进行检测,监测采样
和测定方法按HJ733的规定执行。
9.1.4企业边界NMHC的监测采样和测定方法按HJ/T55和HJ604的规定执行,监测采样不应在向铁
路罐车收发油时进行。
9.1.5检测值数值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执行。
油气运输监测
9.2.1每年至少对汽车罐车VOCs回收系统密闭性、运输工具VOCs密封点开展2次自行监测,2次监
测时间间隔大于3个月,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依法公布监测结果,密闭性检测方法按GB20951—2020
附录A执行。
9.2.2汽车罐车生产企业应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对汽车罐车VOCs回收系统密闭性进行检测,密
闭性检测方法按GB20951—2020附录A执行,将检验结果向社会进行公开,公开内容按GB20951—
2020附录B执行。
9.2.3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以甲烷或丙烷为校准气体)对运输工具VOCs密封点进行检测,监测
采样和测定方法按HJ733的规定执行。
9.2.4检测值数值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执行。
10实施与监督
油气储存
10.1.1按GB20950—2020中第7章的规定执行。
10.1.2对于有组织排放,采用手工监测时,测得的任意1h小时平均浓度值超过表2规定的限值或处
理效率低于表2规定的限值,判定为超标。
10.1.3对于油收集系统密封点的泄漏检测,现场测得的泄测值超过6.1.2规定的限值,判定为超标。
10.1.4对于罐顶通气孔排放,测得的5次平均值超过6.1.3规定的限值,判定为超标。
10.1.5对于企业边界,采用手工监测时,测得的任意1h平均浓度值超过6.1.4规定的限值,判定为
超标。
10.1.6储油库VOCs回收检测记录表参见附录A,VOCs收集系统密封点泄漏检测记录表见附录B,底
部装油油品滴洒量检测记录表见附录C,罐顶通气孔检测记录表见附录D,企业边界NMHC检测记录表见
附录E。
油气运输
10.2.1按GB20951—2020中第7章的规定执行。
10.2.2对于汽车罐车VOCs回收系统密闭性的检测,现场测得的密闭性检测值超过表3规定的限值,
判定为超标。
10.2.3对于运输工具VOCs密封点的泄漏检测,现场测得的泄漏检测值超过6.2.2规定的限值,判定
为超标。
10.2.4汽车罐车VOCs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记录表见附录F,油罐车VOCs密封点泄漏检测记录表见附
录G。
6
T/CIXXX—2024
11持续改进
油气储运企业应根据以下情况持续改进控制技术:
——VOCs监测结果;
——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变化或更新;
——机构及管理制度发生变化;
——每年至少对VOCs排放控制技术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7
T/CIXXX—2024
A
A
附录A
(资料性)
储油库VOCs回收检测记录表
储油库VOCs回收检测记录表式样见表A.1。
表A.1储油库VOCs回收检测记录表
检测目的:□验收检测□监督性检测□企业自行检测
储油库名称
检测设备名称设备状态检定有效期
检测设备型号设备编号环境温度℃
采样起止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
检测依据
VOCs处理装置品牌生产厂家
VOCs处理装置型号处理方法
汽油发油鹤管数检测时处于发油时段的
(个)汽油发油鹤管数(个)
NMHC排放浓度(g/m3)
VOCs处理装置编号VOCs处理装置VOCs处理装置处理效率是否达标
样品编号是否达标
进口出口
1
2□是□是
3□否□否
平均值
1
2□是□是
3□否□否
平均值
排放浓度≤20g/m3
处理装置排放限值
处理效率≥95%
检测人复核人储油库陪检人
8
T/CIXXX—2024
B
B
附录B
(资料性)
VOCs收集系统密封点泄漏检测记录表
VOCs收集系统密封点泄漏检测记录表式样见表B.1。
表B.1VOCs收集系统密封点泄漏检测记录表
检测目的:□验收检测□监督性检测□企业自行检测
储油库名称
检测设备名称设备状态检定有效期
检测设备型号设备编号环境温度℃
主导风向地面风速m/s
检测起止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
检测依据
序号密封点位名称泄漏检测值(mol/mol)是否达标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泄漏浓度限值≤500mol/mol
检测人复核人储油库陪检人
9
T/CIXXX—2024
C
C
附录C
(资料性)
底部装油油品滴洒量检测记录表
底部装油油品滴洒量检测记录表式样见表C.1。
表C.1底部装油油品滴洒量检测记录表
检测目的:□验收检测□监督性检测□企业自行检测
储油库名称
检测设备名称设备状态检定有效期
检测设备型号设备编号环境温度℃
检测起止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
检测依据
发油鹤管编号样品编号油品滴洒量(mL)是否达标
1
2
3□是
4□否
5
平均值
1
2
3□是
4□否
5
平均值
1
2
3□是
4□否
5
平均值
滴洒量限值≤8mL
检测人复核人储油库陪检人
10
T/CIXXX—2024
D
D
附录D
(资料性)
罐顶通气孔检测记录表
罐顶通气孔检测记录表式样见表D.1。
表D.1罐顶通气孔检测记录表
检测目的:□验收检测□监督性检测□企业自行检测
储油库名称
检测设备名称设备状态检定有效期
检测设备型号设备编号环境温度℃
检测起止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
检测依据
储油罐编号样品编号排放浓度(mol/mol)是否达标
1
2
3□是
4□否
5
平均值
1
2
3□是
4□否
5
平均值
1
2
3□是
4□否
5
平均值
罐顶通气孔浓度限值≤4000mol/mol
检测人复核人储油库陪检人
11
T/CIXXX—2024
E
E
附录E
(资料性)
企业边界NMHC检测记录表
企业边界NMHC检测记录表式样见表E.1。
表E.1企业边界NMHC检测记录表
检测目的:□验收检测□监督性检测□企业自行检测
储油库名称
检测设备名称设备状态检定有效期
检测设备型号设备编号环境温度℃
主导风向地面风速m/s
检测起止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
检测依据
序号下风向编号NMHC浓度(mg/m3)是否达标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企业边界排放限值≤4mg/m3
检测人复核人储油库陪检人
12
T/CIXXX—2024
F
F
附录F
(资料性)
汽车罐车VOCs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记录表
汽车罐车VOCs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记录表式样见表F.1。
表F.1汽车罐车VOCs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记录表
检测目的:□验收检测□监督性检测□企业自行检测
汽车罐车所属企业汽车罐车型号
汽车罐车号牌号码车主姓名车主联系电话
检测设备名称设备状态检定有效期
检测设备型号设备编号环境温度℃
主导风向地面风速m/s
检测起止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
检测依据
1号油仓2号油仓3号油仓
油仓/罐体容积(L)
1.VOCs回收系统密闭性正压检测
(1)初始压力4.50kPa
(2)5min之后的剩余压力(kPa)
(3)5min之后的压力变化值(kPa)
(4)5min之后的压力变化限值(kPa)
(5)是否达标□是□否□是□否□是□否
2.VOCs回收系统密闭性负压检测
(1)初始压力-1.50kPa
(2)5min之后的剩余压力(kPa)
(3)5min之后的压力变化值(kPa)
(4)5min之后的压力变化限值(kPa)
(5)是否达标□是□否□是□否□是□否
3.VOCs回收阀密闭性正压检测
(1)初始压力0kPa000
(2)5min之后的剩余压力(kPa)
(3)5min之后的压力变化值(kPa)
(4)5min之后的压力变化限值(kPa)1.251.251.25
(5)是否达标□是□否□是□否□是□否
检测人复核人汽车罐车库陪检人
13
T/CIXXX—2024
G
G
附录G
(资料性)
油罐车VOCs密封点泄漏检测记录表
油罐车VOCs密封点泄漏检测记录表式样见表G.1。
表G.1油罐车VOCs密封点泄漏检测记录表
检测目的:□验收检测□监督性检测□企业自行检测
油罐车所属企业油罐车型号
油罐车号牌号码车主姓名车主联系电话
检测设备名称设备状态检定有效期
检测设备型号设备编号环境温度℃
采样起止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
检测依据
序号密封点泄漏检测值(mol/mol)是否达标
□是□否
□是□否
□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买路灯合同协议
- 房产合同协议套路
- 菜市门面转让合同协议书
- 组织服务合同协议
- 赠与合同终止协议
- 三方协议是多久的合同
- 营口合同协议翻译成英文
- 恋爱管家合同协议
- 房屋室内拆除合同协议书
- 合同代理收费协议
- 办公耗材采购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DZ∕T 0153-2014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正式版)
- 【课件】家校共育、见证成长+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
- ISO TR 15608-2017-中英文版完整
- 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积极接种疫苗保护儿童健康课件
- 个人医保代办委托书
- 海南天之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36万吨饲料厂加工项目 环评报告
-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表格式
- 洛神赋赏析分析课件
- 文本信纸(A4横条直接打印版)模板
- 城市色彩设计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