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重点黑金模拟题(附答案)_第1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重点黑金模拟题(附答案)_第2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重点黑金模拟题(附答案)_第3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重点黑金模拟题(附答案)_第4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重点黑金模拟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重点试题精编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

1、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其教学特点包括。①宏观到微观;②定性到定量;③实验到理解。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可能有:①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②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③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④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变化较大的一部分。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A.教学目标评价B.教学手段评价C.教学内容评价D.学业评价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1世纪,化学科学还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B.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C.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是进入20世纪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5、对仪器的使用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漏、洗涤并烘干B.使用胶头滴管时,特殊情况下也可把滴管插入到溶液中C.取过程中,不需要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以防止其漏气D.蒸馏时,冷却水从冷凝管最热一端进入,这样冷凝效果好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了4个一级主题B.衡量教学的好坏,主要看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C.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D.教师的讲解是学生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7、“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体现的教学方法是()A.自主学习B.“填鸭式”教学C.启发式教学D.研究性教学

8、初中溶解平衡学得不好,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化学平衡理解加深,从而促进了解平衡的理解,这种迁移现象是()。A.垂直迁移B.逆向迁移C.顺向迁移D.水平迁移

9、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这一知识点教学时,适宜的教学原则是()。A.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B.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C.形式训练与情境思维D.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1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Cl2B.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C.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D.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

11、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化学实验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实验者B.实验手段C.实验对象D.实验环境

12、某学生根据“CaO、K2O、MgO、Na2O等物质都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得出结论“金属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B.直觉C.比较D.演绎

13、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氧气瓶通常是黑身黄字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14、下列不属于探究式教学特征的是()。A.问题情境特征B.思维开放特征C.教师主体特征D.实践探索特征

15、下列属于化学实验的认识功能的是()。A.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B.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C.能为学生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D.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16、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A.知道D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D.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7、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D.选用情境素材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

18、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同温和同物质的量浓度时,HF比HCN易电离,则溶液pH:NaF>NaCNB.C.D.将①0.01mol·L-1的CH3COOH溶液;②0.01mol·L-1的盐酸;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19、下列关于活动表现评价表述正确的是()。A.活动表现评价主要形式是自我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既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C.活动表现评价主要形式是教师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只能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开展

20、率的是()。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浓度④减压⑤催化剂⑥恒压通人惰性气体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

21、1923年,布朗斯特(Bmnsted)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该理论认为NaHCO3是()。A.两性化合物B.酸C.碱D.盐碱

22、根据右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Mg+2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为B.的结构中含有酯基C.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D.HCO3-水解方程式为:

2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列出的教学目标“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中“初步”属于()。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

25、已知在反应A+B=C+D中,反应底物与产物的初始浓度c(A)、c(B)、c(C)和c(D)分别为0.1mol/L、0.2mol/L、3mol/L和4mol/L,如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104,则该反应()。A.已达到平衡态B.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向逆反应方向进行D.不能进行反应

26、N、O、Si、S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S、Si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B.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S、SO2和Si、SiO2四种物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各自又能与某些酸反应D.N、Si、S的单质均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别是NO2、SiO2和SO2

27、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表1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A.AB.BC.CD.D

28、在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加入2mL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2滴1mol/L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该实验的目的是()。A.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9、化学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是从()时开始。A.用原子一分子论来研究化学B.炼金术流行C.元素周期表出现D.提出有机结构理论

30、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①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S2-②室温下,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S2-,SO32-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NO3-④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Cu2+,NO3-,Na+,SO42-⑤室温下,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的溶液中:Cl-,HCO3-,NO3-,NH4+,S2O32-A.①②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⑤

31、满足下列条件的有机物的种类数正确的是()。A.AB.BC.CD.D

32、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B.戊醇C.戊烯D.己烷

33、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心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小丽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小丽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

3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是()。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

35、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D.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36、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37、科学而艺术地设计板书是化学教师重要的教学技能,设计板书的主要要求不包括()。A.准确B.条理C.简洁D.用示意图

38、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学活动本身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能力是()。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监控能力C.教学操作能力D.教学沟通能力

3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mLKMnO4溶液B.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40、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金属腐蚀速率越快B.在铁管外壁上镀锌可防止其被腐蚀C.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D.纯银在空气中久置变黑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

41、下列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无关的是()。A.哈伯发明合成氨技术B.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D.居里夫人发现镭

42、学生把参与学习活动的典型资料收集起来,以此反映自己学习和发展历程的评价方式是()。A.活动表现评价B.纸笔测验C.档案袋评价D.终结性评价

43、课程改革要求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初中化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①科学探究;②身边的化学物质;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④物质的化学变化;⑤知识与技能;⑥物质构成的奥秘;⑦化学与社会发展;⑧过程与方法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⑥⑦⑧C.①②④⑥⑦D.③⑤⑥⑦⑧

44、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菜肴香气扑鼻——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分子是可再分的C.压缩氮气——分子间是有间隔的D.冰与水的性质不同——分子的结构不同

4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聚:a.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b.向试管中加入药品;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e.停止加热;f.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cbadefB.dacfbeC.badcfeD.cbadfe

46、下列关于化学教学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A.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的预期,也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B.教学目的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C.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D.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7、教学评价的依据是()。A.成绩测验B.量化指标C.教学目标D.常模参照

48、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不包括()。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B.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C.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D.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

4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丝B.医用酒精中乙醇浓度为95%C.用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50、利用下列数据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用沸点数据分析分子的稳定性B.用溶解度数据推断固体混合物分离的可能性C.用原子(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D.用C的燃烧热和2CO(g)+O2(g)=2CO2(g)的反应数据,推算2C(S)+O2(g)=2CO(g)的反应热二、多选题

51、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0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B.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C.O2和O3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D.O3的摩尔质量为48g.mol-1

52、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l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某学生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四个特征:①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②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③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④碱金属元素是指IA族的所有的元素。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③D.只有③④

53、率的是()。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浓度④减压⑤催化剂⑥恒压通人惰性气体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

54、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1O2B.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氧化反应C.该有机物只含有1mol双键D.该有机物在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3种

55、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M和1molN两种物质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H的浓度为0.2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2B.2min内M的反应速率为0.3mol(L·min)C.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物质M,最终H的浓度将达到0.5mol/LD.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将混合物转移到固定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再次平衡后的H的浓度将等于0.4mol/L

56、将2molA与2mol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若2分钟后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50%,测得: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B.z=3C.B的转化率为25%D.C的体积分数约为28.6%

5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

58、()测验也称标准参照测验,是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标准,用以检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因此,还可将其称为达标性考试或资格考试。利用这种测验可以具体了解学生从某一阶段的教学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等。A.常模参照B.目标参照C.诊断性D.形成性

59、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2。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式中含有2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60、下列物质能在pH=10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2SO4、NaCl、K2CO3、NaOHB.Na2CO3、HCl、KCl、Na2SO4C.KMnO4、BaCl2、Na2SO4、Na2CO3D.Na2CO3、NaCl、KNO3、(NH4)2SO4

61、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水后,平衡向逆反应方一向移动B.加入0.1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C.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62、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所得酸性溶液中B.pH=3的HX酸与pH=11的NaOH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0.1mol·L-1Na2S溶液中存在:D.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

6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A.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B.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C.以海水、金属矿物质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D.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64、室温下,将1mol的CuS04?5H: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0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HS04?5H20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A.△H2>△H3B.△H1<△H3C.△H1+△H3=△H2D.△H1+△H2=△H3

65、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Na+、K+、MnO4-、C023-B.由水电离的c(H+)=lxl0-13mol/L的溶液中:Mg2+、Cu2+、S042-、N0-3;C.0.1mol/LNH4HCO3溶液中:K+、Na+、N03-、Cl一D.O.1mol/L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

66、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67、下列词语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是()。A.应用B.学会C.掌握D.讨论

68、实验室利用乙醇催化氧化法制取并纯化乙醛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装置错误的是()。A.B.C.D.

69、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70、下列有关化学教学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学教学过程是以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B.化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C.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化学用语为工具、三重表征为手段是化学教学过程的三大特征D.化学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认知结构的过程

71、下列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无关的是()。A.哈伯发明合成氨技术B.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D.居里夫人发现镭

72、在反应中,下列反应速率表示反应最慢的是()。A.vA=20.5mol·L-1·S-1B.vB=75mol·L-1·min-1C.vC=0.9mol·L-1·S-1D.vD=90mol·L-1·min-1

73、化合物CH3COCH2CH(CH3)2的质子在核磁共振波谱中有()组信号峰。A.2B.3C.4D.5

74、图l所示是一个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请你观察图谱,分析其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CH3CH2CH2CH3B.(CH3)2CHCH3C.CH3CH2CH2OHD.CH3CH2COOH

75、化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正确的做法是()。A.布置超出教学内容的练习题以锻炼解题能力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合的难度

76、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B.钠与水反应:C.稀硫酸中加入铁粉:D.

77、下列关于化学教学板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板书具有概括、引导思考、示范和互动功能B.主板书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不要轻易擦去C.副板书也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不要轻易擦去D.板书设计要体现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和示范性

78、科学研究证明,固态PCI5的空间构型由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两种离子构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CI5晶体由[PCI4]+和[PCI6]-构成,且离子数目之比为1:1B.PCI5晶体由[PCI3]2+和[PCI2]2-构成,且离子数目之比为1:1C.固态的PCI5全部都是共价键,可看作是离子晶体D.固态的PCI5具有导电性

79、学段教学设计进行的工作中,要求编制()A.课程教学计划B.课时教学计划C.课题教学计划D.学期教学计划

80、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用该电池作电源,选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l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11H2O-22e-=V2O5+2B2O3+22H+B.电池工作时,OH-向a电极移动C.实验过程中,电极b上有红色物质析出D.实验过程中,电子从b电极流向a电极

81、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不包括()。A.煤B.石油C.天然气D.钢

82、某化学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该化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程序教学法B.发现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

83、针对如何对待自己做过的化学题,刘老师引发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同学们决定每个人都建立一个错题笔记本,做题不顺畅、掌握不牢固的题用黑色笔写到笔记本上,完全不会或者做错的题用红色笔写到笔记本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要运用了()。A.最近发展区理论B.尝试错误理论C.图式理论D.感知规律

84、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85、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白色沉淀是BaSO4和BaSO4B.溶液的酸性增强C.白色沉淀是BaSO4D.FeCl3全部被还原为FeCl2

86、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型内容之间的关系

87、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88、根据右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Mg+2

89、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B.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C.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D.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90、学生在学习“离子方程式”概念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有关知识。据此,我们可以优选()来帮助学生学习“离子方程式”。A.概念形成策略B.概念同化策略C.概念图策略D.多重联系策略

9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92、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

93、下列有关化学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不正确的是()。A.化学教科书应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趋势B.化学教科书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C.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重点知识的练习题目D.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94、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的学习内容。”这种结课方法为()。A.归纳总结法B.设疑探究法C.巩固练习法D.收集整理信息法

95、下列可证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一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B.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C.三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D.四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96、冰醋酸(CH3COOH)在下列溶剂中电离常数最大的是()。A.液氨B.水C.乙醇D.纯硫酸

97、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98、下列关于化学教学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A.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的预期,也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B.教学目的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C.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D.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99、化学课程的总目标是()。A.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B.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0、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人2molA、2molB和1molA、1mol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可能等于2也可能等于3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C(A)增大C.将乙容器单独升温可使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内的相同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2molB,则平衡时甲容器中0.78mo1.L-1<c(A)<1.56mol.L-1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本题解析: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其教学特点包括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和实验到理解。故正确答案为D项。

2、答案:D本题解析:化学教学情景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①②③④都是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

3、答案:D本题解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规定,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学业评价,其功能主要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方案。故本题选D。

4、答案:D本题解析:A项,化学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正确;B项,因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正确;C项,进入20世纪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是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正确:D项,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人类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错误。

5、答案:B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仪器的使用和操作。B选项,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制备时应将滴管插入到溶液中;A选项,容量瓶在使用之前不需烘干,最后需加水定容;C选项,萃取过程中放出液体时,需要打开玻璃塞,保证液体顺利流出;D选项,蒸馏时,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下口温度低。故正确答案为B项。

6、答案:C本题解析:【知识点】化学课程知识

7、答案:B本题解析:“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8、答案:B本题解析: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顺向迁移有助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逆向迁移有助于已有知识的巩固和完善。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指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高中对化学平衡理解加深,促进了溶解平衡的理解”属于逆向迁移。

9、答案:A本题解析: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这一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将二氧化碳气体倒人一个装有高低2根蜡烛的大烧杯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由此来引导讲授此知识点的学习。在实验中启迪思维,从而经过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10、答案:A本题解析:若甲为Fe,丁为Cl2,则甲和丁生成乙即FeCl3,FeCl3与Cl2不能继续反应,A项错误。

11、答案:D本题解析:化学实验的构成要素包括实验者、实验手段和实验对象。故正确答案为D项。

12、答案:A本题解析:由几种金属氧化物具有的相似性质,归纳总结出金属氧化物具有此类性质,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为归纳法。

13、答案:D本题解析:A是物理变化;B项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选项氧气瓶应是蓝身黑字。

14、答案:C本题解析:探究式教学的特征有问题情境特征、思维开放特征、实践探索特征、学生主体特征、方法教育特征、能力培养特征。

15、答案:C本题解析:实验的教学认识功能主要是为了检验化学假说、验证化学概念和理论,以便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

16、答案:B本题解析:【知识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教学目标【解析】“知道p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属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范畴。故本题选B。

17、答案:B本题解析:选用情境素材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等因素而定,而不是越多越好。故本题选B。

18、答案:B本题解析:同温和同物质的量浓度时,HF比HCN易电离,这说明HF的酸性强于HCN,酸性越弱,相应的钠盐越容易水解,所得溶液碱性越强,pH越大,则溶液pH:NaF<NaCN,A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19、答案:B本题解析:活动表现评价可以有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活动表现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又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评价。

20、答案:B本题解析:①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COCl2转化率提高,①符合;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分压不变,平衡不移动,COCl2转化率不变,②不符合;③增加CO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Cl2转化率降低,③不符合;④减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Cl2转化率提高,④符合;⑤加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平衡移动方向,COCl2转化率不变,⑤不符合;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物质分压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OCl2转化率提高,⑥符合。

21、答案:A本题解析:酸碱质子理论指出能够提供(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是酸(布朗斯特酸),能够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是碱(布朗斯特碱)。故本题选A。

22、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答案:B本题解析:羟基的电子式为A项错误的结构中含有酯基,B项正确;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相同,因为加氢后双键变为单键,单键可以旋转,双键不能旋转,所以单键是一样的.而双键会有顺反之分,C项错误水解方程式为D项错误。

24、答案:D本题解析:表现程度是对行为动词的限定,是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标准。题干中的“初步”属于表现程度。故本题选D。

25、答案:B本题解析:因为,为使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反应应向正方向移动。

26、答案:C本题解析: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N>O,Si>S,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故非金属性N<O,Si<S,A项错误。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形成光化学烟雾的物质是氮的氧化物,B项错误。SO2、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反应生成相应的盐与水,SO2可以与氢硫酸、硝酸、次氯酸等反应,SiO2可以与氢氟酸反应,S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亚硫酸钠与水,Si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氢气,C项正确。Si和氧气反应生成SiO2,硫与氧气反应生成SO2,但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D项错误。故本题选C。

27、答案:B本题解析:F2易溶于CCl4中,加水不能萃取溴,不能采取分液方法分离,A项错误。葡萄糖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可用银氨溶液鉴别,B项正确。实验室制备H2,用Zn和稀H2SO4,不可用稀HNO3,因稀HNO3具有氧化性,与Zn反应时会生成NO,C项错误。测定NaOH溶液浓度时,需要用到酚酞或甲基橙指示剂,否则无法判断终点,D项错误。

28、答案:D本题解析:在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加入2mL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2滴1mol/LFeCl3溶液,二氧化锰和铁离子对双氧水的分解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没加入催化剂的试管中元气泡产生,加入催化剂的试管中气泡快速产生,即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本题选D。

29、答案:A本题解析:略

30、答案:C本题解析:①中Fe2+和S2-可以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l3+和S2-可以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在酸性溶液中,NO3-和I-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①错误;②pH=11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所给的离子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②正确;③加人Al能放出H2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所给离子能大量共存,③正确;④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所给离子可以共存,④正确;⑤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的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HCO3-既与H+反应又能与OH-反应,则一定不能大量共存,⑤错误。故本题选C。

31、答案:A本题解析:结构对称,有4种不同的H原子,则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4种,A项正确。C6H12O2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则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C6H12O2可以看作C5H11一COOH,C5H11一有8种,所以C5H11一COOH有8种,B项错误。分子式为C6H12O的含有两个甲基的醇可看作C6H<11OH,含有两个甲基的C5H11一有4种,所以C5H11OH的含有两个甲基的醇有4种,C项错误。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会水解生成甲和乙,且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说明该有机物为CH3COOC3H7,丙醇有两种,所以该有机物有2种,D项错误。

32、答案:A本题解析:戊烷只有碳骨架异构,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3种同分异构体;戊醇共有8种同分异构体:戊烯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己烷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戊烷。故本题选A。

33、答案:D本题解析:“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属于猜想;“小丽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属于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属于根据实验,做出了合理的推理。

34、答案:A本题解析:新增的这些内容都是社会热点问题,所以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是A项内容。

35、答案:D本题解析:能使银离子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所以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不一定有氯离子,A项错误;反应生成无色气体,B项错误:溶液中含有银离子加人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项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D项正确;故本题选D。

36、答案:B本题解析: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加热可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可证明存在

37、答案:D本题解析:板书设计的形式有多种,如提纲式、图表示、运演思路式,不一定要用示意图的形式来展示。故本题选D。

38、答案:B本题解析:A项,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是以教学系统为认知对象,对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教学情境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B项,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监控的作用主要在于控制和调节,以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C项,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D项,教学沟通能力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与教材、学生、社会等各方面信息交流的能力。

39、答案:C本题解析:碱式滴定管有橡胶管,KMnO4具有氧化性,容易腐蚀橡胶,A项错误。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会影响溶液的pH值,B项错误。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C项正确。钠性质活泼,易与氧气、水反应,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不应将钠研成粉末,D项错误。故本题选C。

40、答案:D本题解析:无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都加快,所以温度越高,金属腐蚀速率越快,A项正确。在钢管外壁上镀锌,锌、铁和合适的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被腐蚀,铁被保护,所以在钢管外壁上镀锌可防止其被腐蚀,B项正确。金属被腐蚀时,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C项正确。纯银和空气中的硫化氢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所以发生的是化学腐蚀,D项错误。

41、答案:B本题解析:【知识点】化学科学发展史【解析】相对论的提出与化学无关,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故本题选B。

42、答案:C本题解析: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关于档案袋评价的描述为“建立学习档案是要求学生把参与学习活动的典型资料收集起来。以此反映自己学习和发展历程”。活动表现评价要求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以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与活动成果。

43、答案:C本题解析: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包括五个一级主题,即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44、答案:D本题解析:菜肴香气扑鼻,是因为菜肴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A项正确。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水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水、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再分的,B项正确。氮气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C项正确。冰与水的分子结构相同,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但是物理性质不同,D项错误。故本题选D。

45、答案: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体制取。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选c→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选b→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选a→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选d→移(把导管移出水面)选f→熄(熄灭酒精灯)选e,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badfe。故正确答案为D项。

46、答案:B本题解析: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是对教学活动的预期,也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A项正确。教学目的通常是指某一社会或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学领域给教师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普通要求与具体结果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B项错误。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对教学活动起设计指导作用,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照,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C项正确。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所要达到的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D项正确。

47、答案:C本题解析: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48、答案:A本题解析:新课程中,不必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故本题选A。

49、答案:B本题解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可以用灼烧法鉴别人造丝和蚕丝,A项正确。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B项错误。液化石油气含有的杂质少,燃烧更充分,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少,对空气污染小,可减少大气污染,C项正确。维生素D能调节钙、磷的代谢,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D项正确。

50、答案:A本题解析: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内部的共价键有关系,而沸点数据只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系,故不能用沸点数据来分析分子的稳定性。故本题选A。

51、答案:B本题解析:

52、答案:C本题解析:因为F元素没有正价,所以①错;第六周期含有32种元素,②错;副族全部是金属元素,③正确;氢元素是非金属,位于IA族,④错。

53、答案:B本题解析:①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COCl2转化率提高,①符合;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分压不变,平衡不移动,COCl2转化率不变,②不符合;③增加CO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Cl2转化率降低,③不符合;④减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Cl2转化率提高,④符合;⑤加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平衡移动方向,COCl2转化率不变,⑤不符合;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物质分压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OCl2转化率提高,⑥符合。

54、答案:D本题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0O2,A项错误。该有机物存在碳碳双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B项错误。1?mol该有机物含有1mol碳碳双键和1?mol碳氧双键,C项错误。该有机物在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3种,分别为邻位、间位、对位取代,D项正确。

55、答案:B本题解析: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

56、答案:D本题解析:2min后A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的A为2molx50%=1mol,A项错误;A的转化率为50%,则消耗A的物质的量是2mol×50%=1mol,生成D的物质的量是根据物质的量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z=2,B项错误;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B的物质的量是2.5mol,所以B的转化率是C项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均是1mol,剩余A的物质的量是1mol,B的物质的量是0.5mol.所以C的体积分数为D项正确。

57、答案:B本题解析:【知识点】有机化学基础、元素及其化合物【解析】A项,SO2使溴水褪色是因为SO2和Br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也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B项,热的NaOH溶液虽然可以中和乙酸,但也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B项错误;C项,在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中,由于电石和水的反应很剧烈,所以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目的是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C项正确;D项,AgNO3和KCl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gCl,AgNO3和Kl反应产生黄色沉淀AgI,D项正确。故本题选B。

58、答案:B本题解析:目标参照测验也称标准参照测验,是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标准,用以检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因此,还可将其称为达标性考试或资格考试。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团体的平均分数为标准。所谓常模,一般是指某一学生群体已达到的平均成绩。诊断性测验是在学期、学年开始,或一门课程、一个单元的学习开始之前进行的测验。形成性测验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的测验。

59、答案:B本题解析:分子中含—COOH、—OH、碳碳双键、醚键共4种官能团,A项错误;—COOH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OH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项正确;—COOH可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则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C项错误;碳碳双键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双键与—OH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原理不同,D项错误;故本题选B。

60、答案:A本题解析:pH=10的无色溶液呈强碱性,B项含有的HCl会与OH-反应,且溶液中的Na2CO3与HCl也可以反应;C项KMnO4溶液显紫红色且Ba2+与SO42-、CO32-可生成沉淀;D项含有的(NH4)2SO4会和OH一

61、答案:C本题解析: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A项错误;加入HCl溶液,引入了H+,平衡向左移动,但c(H+)增大,B错误;加入少量NaOH固体,中和了部分H+,平衡向右移动,C正确;加入CH3COONa,c(CH3COOH-)增大,平衡向左移动,D错误。

62、答案:A本题解析:

63、答案:D本题解析:高中化学课程内容标准。

64、答案:B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0?5H2O(S)溶于水f溶液温度降低.该过程为吸热过程).根据盖斯定律可知:△H,=△Hl一△H2>0;A项,根据上述分析,△2<0,△H3>0,所以A项错误;B项,△H3=AH广△H2(△H2<0),所以△H3>△Hl,B项正确;C项,△H3=△H1-△H2,C项错误;D项,△Hl+△H2<△H3,D项错误。故选B。

65、答案:C本题解析:

66、答案:C本题解析:【知识点】有机化学基础【解析】乙醇可以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来制取,A项正确:乙烯加成可制得乙醇,B项正确;乙醇分子式为C2H60,乙醛分子式为C2H40,C项错误;乙醇和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D项正确。故本题选C。

67、答案:A本题解析:学会和掌握是用来描述技能性学习目标的,讨论是用来描述体验性学习目标的。

68、答案:C本题解析:分离乙醇与乙醛应该用蒸馏的方法,A项正确。B项中的装置用于制备乙醛,B项正确。乙醇和乙醛互溶,所以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c项错误。D项中的装置用于收集乙醛,D项正确。

69、答案:B本题解析:A项,容量瓶是对精度要求很高的仪器,不能高温烘干,以免对其精度造成影响,A项错误:B项,滴定管在盛装溶液前,都需要用待盛装溶液润洗,B项正确;C项,酸碱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润洗,否则会造成待滴定溶液的溶质增多,造成测定不准确,C项错误;D项,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只能重新配制,若吸出溶液,溶质减少,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D项错误。故选B。

70、答案:C本题解析:化学教学过程的三大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以化学用语为工具、以三重表征为手段。故本题选C。

71、答案:B本题解析:【知识点】化学科学发展史【解析】相对论的提出与化学无关,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故本题选B。

72、答案:C本题解析:A.B、C、D四项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用物质A的速率来表示分别为0.5mol·L-1·S-1、0.83mol·L-1·S-1、0.45mol·L-1·S-1、0.6mol·L-1-S-1。因此外=0.9mol·L-1·S-1表示的反应速率最慢。

73、答案:C本题解析:有几种不同的质子,则在核磁共振波谱中就有几组信号峰,同的氢质子,则有4种不同的信号峰。

74、答案:C本题解析:由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可以看出,该有机物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A项,CH3CH2CH2CH3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不符合题意。B项,(CH3)2CHCH3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不符合题意。C项,CH3CH2CH2OH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符合题意。D项,CH3CH2COOH只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75、C.学生遇到难解答的问题,应该立即将正确答案告知D.全部布置知识记忆性的练习答案:B本题解析:A项,布置超出教学内容的练习题失去了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新知识的功能。C项,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就立即给出正确答案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项,全部布置记忆性的练习只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但不能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不可取。B项,设计富于变化的练习题并有适合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识。应用新知识。

76、答案:A本题解析:

77、答案:C本题解析:副板书主要作为帮助学生听明白的辅助手段,或者是主板书的辅助和补充,它们一般不需要长时间保留,书写位置没有严格规定。

78、答案:A本题解析:正四面体构型的粒子只有AB型,正八面体只有AB6型,根据PCI5的化学式,并结合题干中信息可知,PCI5晶体由[PCI4]+和[PCI6]-构成,且离子数目之比为1:1,A项正确、B项错误。PCI5在固态时由两种离子构成,属于离子晶体,两种离子之问存在离子键,C项错误;固态PCI5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不导电,D项错误。

79、答案:D本题解析:学段教学设计进行的工作中,要求编制学期教学

80、答案:D本题解析:A池工作时,电解液KOH溶液为碱性溶液,因此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A项错误。A池为原电池,a电极为正极,在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B项错误。实验过程中,B池为电解池,b电极为阳极,C电极为阴极,电极b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C项错误。电解池中外电路的电子从阳极经导线流向电源正极,本题中为b电极流向a电极,D项正确。

81、答案:D本题解析: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82、答案:B本题解析:程序教学法是根据程序编制者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为许多小项目,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每一项目都提出问题,通过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及时呈现,要求学生做出构答反应(填空或写答案)或选择反应,然后提供正确答案进行核对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把认知与情感、有意识和无意识结合起来,符合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范例教学法是以典型范例为中心的教与学,使学生能够依靠特殊范例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