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准考势精微
调适备考策略
——2025届高三历史学科一轮复习方法刍议◎领会考变知识:新版课标、新编教材、高考试卷、考题评价(前提)◎备足条件知识:唯物史观、史学范式、史学方法(基础)◎巩固本体知识:历史概念、重要专题、中外通史(关键)◎熟谙实践性知识:解题方法种种(保障)备考路线图一、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五个重视”课程标准
高考评价体系
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方向
历史考卷与评价
时政焦点和学术热点1.重视历史课程标准即以标为纲对备考的导向性
课标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存在时代是出卷人,考生是答卷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课程标准是时代精神的产儿,最大的变化是核心素养的制定2016年9月发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O2015-2016.8: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O2016.8-2017:唯物史观(含史学范式)、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含基本概念)、历史解释(含历史理解、史学常识)、家国情怀(含国际视野)。
“五大”与“七大”“八大”“九大”“十大”唯物史观——马列铸魂,政治导向
时空观念——通史视野,阶段推进史料实证——材料多样,论从史出
历史解释——直面学术,包容分歧家国情怀——偏重国史,呼应时政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家国情怀: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核心素养是高考考查命题的关注点自然是备考着力点知识立意-能力立意-文化立意和素养立意◎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命题的标高自然是备考的标高
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将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四等级。(1)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二是全体学生经过必修课程后必须达到的水平。通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后,予以毕业,不排除学生可达到水平三或水平四。(2)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三-四是学生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学习选修课程应该达到的水平,通过等级性考试加以检测。(3)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三-四同样体现在作为校本课程的选修课程中,可作为等级性考试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录取的参考。(4)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四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参照。
1-2能够了解所学内容的历史分期方式,理解历史时期是按时序划分的;能够知道认识史事要考虑到历史地理的状况;能够识别历史地图中的相关信息,知道古今地名的区别。2-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能够利用已有的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3-2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如古代、近现代)、较大范围(如跨国家、跨地区)的史事加以描述和概括,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及其意义。4-2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能够根据需要并运用相关材料和正确方法,独立绘制相关图表,并加以说明。例:历史学科时空观念学业质量水平标准对命题标高的具体规定1、2点与平面——3、4线与立方
◎教材体系是命题的必然依托自然是备考的基础主干类型名称特点学习目标必修《中外历史纲要》通史,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既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使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有所区别和衔接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专题史,三个模块,各模块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各专题具体内容依照时序表述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选修《史学入门》《史料研读》专题史,选修课程的参考,学校可选用、改编或新编了解史学理论与技能,以及探究活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提出的命题原则是备考训练遴选、自创和组卷的标准
(1)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评价目标应与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相一致,测查的内容及评定标准均应与本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要求相对应。
(2)以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备程度为目的
一是选取对评价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二是既要注重对历史学科某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三是测试梯度能反映学业质量水平的不同层次;四是要考虑试卷结构中内容分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分值配置之间的关系;五是试题在立意、设问、答案和评分标准等方面做到科学、合理、可操作;六是题型设置和题型比例要满足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3)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
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
新情境可以包括:学习情境(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生活情境(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社会情境、学术情境。历史课程标准的表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业水平考试典型试题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9年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以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摘编自《康南海(指康有为)自编年谱》等)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背景。康有为等上书内容是什么?其结果如何?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2)材料二中的各界上书目的是什么?涉及哪些人?材料所述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目的:反对签订合约。层面:各省官员、京城各级官吏、举人。结论:根据档案记载,四月初八都察院代奏官员举人上书共计十五件,康有为所说拒收情况不存在。(3)评析材料一、二论点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材料1属于个人回忆,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反映了记述者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事的记载,对研究记述者或史事有较高史料价值;但由于回忆录包合记述者的主观意图,因此有时记述的并非真实的历史。材料2属于史学研究,作者查阅了大量宫廷档案。档案是原始性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与回忆录相比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
◎学业水平考试典型试题为高考题提供范式自然是备考训练遴选、自创的标准史学常识典例起点时间主要的主张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部分中国学者1937年七七事变部分中国学者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国际上大部分学者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部分欧洲学者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部分前苏联和俄罗斯学者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部分欧美学者阅读材料,冋答问题。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各种观点
——摘编自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反思》等(1)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存在多种观点,试分析其原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业水平考试典型试题2
二战由于涉及的范围大,涉及的国家主体多,过程曲折复杂,导致认定二战分期的难度大;二战由局部扩大至世界范围,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较难认定;由于研究者的立场、角度、方法、情感和占有史料、判断标准的不同,都可能对各国在二战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同。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观点1:我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应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
理由:....
观点2:我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应为两个,即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理由:......开放性題典例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一核四层四翼”(1)明确“一核”考查目的与高考核心功能(“一核”指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高考的核心功能)(2)探索“四层”考查内容与素质教育要义(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3)确定“四翼”考查要求与考试评价维度(高考评价体系的“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2.重视高考评价体系对历史备考的启悟性“高考是素质教育的正向指挥棒”
必备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基本原理(由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构成)。
关键能力:以认识世界为核心的知识获取能力群、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操作能力群、涵盖了各种关键思维能力的思维认知能力群。
学科素养:包括“学习掌握、实践探索、思维方法”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
核心价值: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即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法治意识)、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包含品德修养、奋斗精神、责任担当、健康情感和劳动精神等)。
高考考查内容“四层”——考什么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基础性主要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综合性是指学生对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融会贯通。应用性是指运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去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学科的应用价值。创新性是指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思维方法,发现新问题、得出新认识。
高考评价体系“四翼”——怎么考
高考评价体系还规定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就是突出知识的应用性。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应用性——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体会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创新性——开发新题型,防止以刷题代教学,将教学的注意力由学习套路变为培养能力和素养。用命题斩断应试教育。
1.高考命题基本原则: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高考命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聚焦铸魂育人,加强教考衔接,遵循课程标准,依托高考评价体系,深化基础考查,突出思维品质,充分发挥教育评价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服务“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重视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方向对历史备考的逆向拨动2.高考命题总体思路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五个下功夫”——
在落实立德树人上下功夫
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下
功夫
在体现时代性上下功夫
在聚焦关键能力考查上下功夫
在保持试卷结构和难度稳定上下功夫高考命题要求——内容平衡、素材平实、设问平和、结构平稳。高考命题人永远是“带着镣铐跳舞”“变”只是表象,“万变不离其宗”则是其本质。
1.突出体现时代主题:坚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2.突出服务“双减”(减轻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加强教考衔接,深化基础考查,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和深层次学习,减少“机械刷题”。
3.突出考查思维品质:聚焦关键能力考查,加强试题情境化设计,加大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结合力度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增强试题的开放程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引导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固化的复习备考模式。
4.突出引导全面发展:进一步发挥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持续强化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通过情境浸润式、体验式的考查和引导,促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校构建支撑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5.突出保持命题平稳:确保高考命题平稳,确保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与教情、学情有效衔接。以平和的命题风格、友好的呈现方式,使试题设计更加符合师生心理预期,帮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保持平稳心情,顺利进入状态,更好发挥自身水平。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提出“五个突出”——
注意——不是教学被动地与高考路向衔接,而是高考命题主动地与教情学情有效衔接。三大功能:立德、树人、导教。
高考重点考查的五大关键能力:“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
立德树人是高考命题的核心要旨。试题不再回避热点,而是直接面对热点,在引导课堂教学与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现实热点和生产生活实践。命题将延续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风格,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
聚焦关键能力考查,突出思维品质与创新精神,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的转变,是高考命题改革最显著的特征。
未来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包括: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南;以“三线(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为框架,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任务,不立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坚持稳中求进,加大试题区分度,增强高考选拔功能;有效引导教学,打破“以纲定考”,实现“教考衔接”。2024年度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4)》(新华出版社出版)
“无价值,不入题”紧扣时代主题与时代精神,加强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奋斗精神、爱国情怀等方面的引导和考查,立德树人。“无思维,不命题”突出关键能力、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无情境,不成题”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创设真实情境,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任务,不立题”坚持问题导向和任务驱动,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学科任务为考查目标,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调动关键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高考试题的内在逻辑和总体特征以“三线”为框架,以“四无四不”为内核精审时空,敲打课程学习软肋明辨概念,直指惯性思维盲区多样情景,逼退重知轻能故态缜密思辨,凸显成人专业倾向主干拓展,不宥教材显性史实通史视界,注重必选整合运用背靠学科,力测史学思想方法关联现实,宣示立德树人功能焦点重点,变换角度反复测量瞩目开放,坚守多元等级评判部命卷10特征省命卷10特点4.重视历史考卷与评价对历史备考的正向示范落实课标要求,体现核心素养。重视基础知识,指导高中教学。创新试题情景,考查关键能力。符号层行为层理念层●前瞻课改,立德树人,体现时代性。
●把控难度,教考衔接,显露亲和性。●整体布局,注意覆盖,力求均衡性。
●考查主干,主中次外,坚守基础性。●重能促悟,凌厉内敛,突出探究性。
●图文并茂,鲜活飙发,追求创新性。●关切方志,直面史迹,张扬地域性。
●论题承创,坚守多元,强化开放性。●模块交融,倾向鲜明,透射指导性。●评价灵活,注重结构,具有示范性。
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策略性知识。
历史陈述性知识主要指呈现历史事实,对历史事实具体、如实的描述。
历史程序性知识涉及历史概念及历史原理和规律的知识。
历史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历史方法性的知识,核心是历史思维的知识。常识性知识与领域性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默性知识)历史考查知识类別
2024年鲁蒙历史高考卷“学科任务”分布情况背景类过程类特点类影响类评价类其它(综合)2024山东卷16.(概括说明)江南经济区变化体现的经济发展趋势
17.应如何书写鸦片战争17.鸦片战争讲述会形成的认识17.书写鸦片战争理由18.以“上海·缩影”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9.(分析说明)什么是真正的解放2024内蒙卷13.(简析)中国近代重视数学的历史背景16.(说明)阿加迪尔危机中英国立场及其原因。14.(概括)世界变化趋势15.(概括)冯太后教育改革内容13.(概括)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
15.(简析)冯太后教育改革意义16.(简析)阿加迪尔危机对德国的影响。17.(简析)黄兴和孙中山政治分歧及其后果14.(阐释)世界变化趋势13.(阐述)中国数学发展启示17.(概括)黄兴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相同之处。注重考查“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山东17.“鸦片战争”的时空之维。
鲁蒙2024历史高考卷非选“行为动词”使用情况学业水平层次
山东2024卷内蒙2024年卷水平1:记述
水平2-3:
理解16.概括说明(变化体现的趋势)17.(讲述鸦片战争形成的)认识17.说明(书写鸦片战争理由)13.概括(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特点
)简析(近代重视数学的背景)15.概括(冯太后教育改革内容)简析(意义)16.说明(阿加迪尔危机中的英国立场及原因)简析(阿加迪尔危机对德国的影响)17.(概括)黄兴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相同之处。水平4:建构18.历史短文论证观点19.分析说明“真正的解放”13.阐述(中国数学发展启示)14.概括(1900年~2000年世界变化趋势)并阐释17.简析(黄兴和孙中山政治分歧及其后果)直指学业质量层次2-4,基本能满足选拔人才需要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2017-12-04
教育部考试中心)
1.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重点考查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2018-06-10中国考试)激扬家国情怀传承时代精神试题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1聚焦立德树人,体现历史学科积极育人导向1.1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1.2激励考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3为高校选拔具有家国情怀的学生1.4引导中学落实党和国家对历史教育的要求(试题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试卷的“鲜亮底色”,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师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强大思维工具,并成为他们信仰的指引。)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评价摘录——1.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体现“六个下功夫”(1)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方面下功夫(引导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2)在增强学生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方面下功夫。(3)在增长学生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2.倡导五育并举鲜明导向,对标“德智体美劳”(1)将审美能力与修养纳入高考考查范围。(2)将健康观念和意识融入高考考查理念。(3)将劳动精神和实践投入高考考查要求。
○2024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高考历史试题评价摘录——
1.传承爱国主义红色基因,深化“五史”考查。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3.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常考重点-核心价值历史考卷评价的正向示范时代是出卷人时事:2010年9月7日,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冲撞中国渔船,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与所谓的钓鱼岛土地所有者签订了”购岛”合同。以石原慎太郎筹款购岛为开端,最终日本野田佳彦决定将钓鱼岛“国有化”。这个决定使中日关系迅速恶化,令局势一时难以转圜。高考: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时事: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随即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高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等等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时事:2020年以来疫情和俄乌战争下美元危机高考:2023湖北历史卷18.(15分)
[美元霸权与国际秩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30年代货币混乱的表现,简析布雷顿森林会议“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含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浮动汇率没有引发经济萧条等严重后果的原因,并评价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的举措。时事:中法独特的建交60年纪念与俄乌战争下的法国外交高考:2024湖北历史卷18.[大国对外政策的转变](15分)(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结束后法国政府坚持殖民主义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戴高乐1958年重新执政后法国政府对外政策的转变,并予以评述。
5.重视时政热点和学术焦点与历史知识对应点确立一轮复习侧重点和拓展点202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核心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文六个部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提出中华文明“五性”;台湾危机与和武统一问题;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明清是“自主限关”不是闭关锁国引发争论;中西医之争;《大秦赋》《长津湖》《满江红》的价值观透射。
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与中非合作论坛、《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中国斡旋沙伊复交带动中东多国和解、美西方鼓吹“去风险”使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全球南方”唱响多边主义强音(金砖合作机制历史性扩员)、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与环保危机、北约东扩与俄乌冲突及单边主义和美中俄欧较量、巴以冲突凸显国际形势加剧动荡、朝韩危机与统一之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气候变化加剧威胁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法建交60周年习马(克龙)电开启两国关系的“新甲子”(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开幕音乐会在巴黎举行)。
经济下行与发展模式之忧:
2023年3月,习近平: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关注时政热点(长效\即时),在历史知识体系中寻找契合点※关注现实——在时事中找选点,在历史中找落点——理性拓展※叙古以应时,冷眼看热点质疑西方民主制度、质疑福利政策、重新关注资本主义原罪
2022年度中国历史学十大研究热点、五部优秀著作和十篇优秀论文2023-07-2013:05:47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北京□傍依学术焦点,在历史知识体系中寻找生发点
热点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重点为三个维度。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文明探源、敦煌文化、运河精神等。二是对中华典籍文化的高度重视,清华简整理刊布,“二十四史”等传世古籍的新校点。三是对中华文化精神、传统价值体系以及传统治国理政经验的新发掘和新思考。这种发掘和思考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致力于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制度与文化的历史定位及意义,展现高度的文化自信;其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发掘,进而思考如何实现创新性发展。
热点6: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中华文明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道路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脉相承与长期延续。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制度建设,中华文明很早就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理理念与制度体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前后更替或同时并存,但治理体系既没有因此中断,而是表现出高度的同质性,根本原因正是制度建设承前启后。中国国家治理经历了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的转型,历史文化传统与核心治理理念在当今中国仍具有重要意义,任何抛弃或轻视历史文化传统而移植他人治理模式的做法,都是削足适履,终将失败。
热点7: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界持续保持对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早期执政实践的高度关注。2022年,在重点探讨根据地金融与货币、财政与税收、商业与贸易、根据地经济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同时,学者对根据地基层政治实践与政治文化生成、法律制度建构与法制实践、文化变革和红色文艺创作、社会流动和社会治理、军事建设和军事实践、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多方位探讨。
2024-01-05《(新编)中国通史纲要》《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正式出版,标志着“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立足新时代史学研究和考古发现最新成果,使用中国关于文明的定义、文明起源的标准等创新理论,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一万多年的文化史和5000多年的文明史)。
2022年发布十大年度学术研究热点包括:“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与制度体现、多学科视域中的共同富裕研究、百年变局下的国际经济体系重构、秦汉基层社会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的整理与运用、区域国别学的跨学科建构、新发展阶段的社会治理创新...(2022年,中国秦汉史学界从国家治理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秦汉基层社会,...从不同角度对比秦汉两朝基层治理模式差异及其影响。...从中国历史整体出发,将秦汉基层社会研究与大一统国家治理相结合...是未来研究的重点。2024鄂卷16.[农耕文明与疆域变迁](14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形状版图反复出现的原因。(8分))
2023年评出的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三大全球倡议”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三交史”)的多维度研究、出土文献整理与先秦秦汉文学研究新进展...
1.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1)政治实体和制度承创衔接有序(2)中华思想文化传统传承有序(3)史学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的有力明证(4)文字语言是中华文明赖以流传的工具2.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1)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具有创新性(2)制度文明具有创新性(3)中华法系具有创新性
(4)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创新3.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1)兼容并蓄成就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2)儒家“大一统”思想是凝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
(3)“家国天下”情怀是凝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石
(4)国家统一占据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5)统一的封建王朝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
(6)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4.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1)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品格与中华文化圏
(2)民族大融合与文化大交汇
(3)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共融共通的价值取向
(4)近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古老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5.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1)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
(2)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
(3)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4)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特别关注——中华文明“五性”
(2023.6.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启示二:①放眼天下,不做瞎子。②学科融合,不做聋子。③文理兼通,不做跛子。④联系生活,不做呆子。启示一:①设置情境,讲求温度。②不避热点,超越教材。③取材广泛,鞭挞刷题。④立德树人,注重情怀。更注重考查关键能力,聚焦学生“终身发展”更注重汲取传统精华,鼓励学生“活学活用”二、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方略例举
中学历史知识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三个层次。备考必具概念突破意识、专题整合意识、通史重构意识、认知拓展意识(方志增补意识)。
历史知识的四种类型:史实知识、史论知识、史法知识和概念知识。史实知识是关于客观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准确记录,它是历史知识的基础,是对过去事件的直接描述和解释。这种知识是客观历史在主观世界中的正确反映,是历史研究的核心内容。史论知识涉及史学基本理论的知识,包括历史观、历史方法论等。这些知识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历史资料,提供了一种理解和解释历史的框架。史法知识是关于史学方法论的知识,即史学理论知识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是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上自我反思的结果。它涉及到历史研究的技巧和方法,对于正确地进行历史研究至关重要。概念知识,也称为定义知识或陈述性知识,指向“是什么”的问题。它涉及到对历史人物、事件、概念等的定义和解释,是历史教育中需要关注的知识类型之一。这种知识有助于准确建构或理解历史,是历史教育的价值之基。学科素养引领下的历史备考八大目标1.坚守唯物史观焕发科学灵光2.树立时空观念把握阶段特征3.善于史料实证明辨真伪曲直4.熟谙历史解释习惯逻辑评判5.怀抱家国情怀夯实课程重点6.搭建概念系统发现迁移规律7.贯通专题线索洞悉变进始末8.拓展通史视野聚焦社会转型巩固条件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完善本体知识发展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必备知识核心价值关键能力
通史整合大单元一轮复习尊教材勇跨半步,为理解精讲选练(生本模式)合纵连横大时序,交融链接一通专(通史模式)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重视以高热大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课标引领举纲张要
主题延展深度学习
实施通史整合大单元一轮复习可达成主题明确、目标明确,实现“教—学—评”一致,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从浅层次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通史整合大单元一轮复习预设的特点:系统分析:整个单元规划和课时设计,必须是建立在对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基本学情的深度分析基础上的“再建构”。整体设计:课时教学以前,在系统分析基础上组建单元,进行单元整体规划,在整体规划下设计课时。主要环节:确定主题、明确目标——结构化任务、递进性活动——统筹安排课型课时、科学设计作业测试。◎实施通史整合大单元一轮复习的必要性
以单元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建构的最小的学科教学单位,体现了对学科教学单元内容进行二度开发和整体设计的意图。单元教学设计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或专题、话题、大问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
以通史整合进行大单元一轮复习可避免复习教学落入新授课的小修小补的状态,克服低效重复、温故有余而知新不足的情形。
从历史学科的大系统出发,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原则,整合教材,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达到高效课堂的“大容量”的要求。以大单元教学理念进行一轮复习具有抓主带次、抓大放小、举纲张要之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学习提高是一大良策。
指向深度学习的中学历史教学问题链设计观察视角简表基本前提紧扣学科核心素养的涵育学术取向得到史学共识支撑
思考方向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紧扣教材重难点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实质性地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问题
特征能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兴趣有拓展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空间能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学研究】郑婷婷:指向深度学习的中学历史教学问题链设计刍议
通史整合大单元一轮复习目标在实现“学—教—评”一致,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从浅层次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
新课标更新了教学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以通史整合大单元进行一轮复习的可行性
必修与选择性必修的综合复习可能有四种:一是以必修与选必为基平步缓进;二是以必修课节为基交融式整合;三是以必修单元为基链接式穿插;四是以必修模块为基拼盘式提举。五是以学科体系为基优选式拓展。
六是以必修为基单元模块两穿插。
2022年版义教课标规划六大板块大概念:
(1)
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2)
中国近代史: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程;(3)
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4)
世界古代史: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
(5)
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6)
世界现代史: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通过六个板块勾勒人类社会形态不断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让学生形成大历史观。例1.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秦汉时期的大概念整合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一、从三国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破坏到重建与再破坏)二、从魏晋到隋唐的民族交融三、从魏晋到隋唐的制度革新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选必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移入例2.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的合与分制度也可放入中国古代史模块选讲专题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目录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关键词:统一、多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多元一体)
从目录中发现历史主轴心◎以通史整合大单元教学进行一轮复习的总体思路1.抓住历史大概念、历史主轴心整合模块,上下通观,以简驭繁。
通史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建立系统完备时空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学会全面地认知和分析历史现象并正确地解决历史问题。课标:必修课程采取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关键词:外患、革命——争取国家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历程关键词: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例1.中国古代史:以大概念“国家统一趋势”为经,以主轴心“民族发展”和“社会演进”为纬,由博反约,以简驭繁
1.先秦时期(距今200万年—公元前221年):原始社会呈现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发展趋势;夏商周三代是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的演进阶段,奴隶制从兴起走向衰败;春秋战国是第一次大一统条件的酝酿时期,封建制随之确立。(多元一体:新石器时代中原核心氏族部族交往--部族联盟【炎黄】成华夏族-方国制-分封制-打破分封族界华夏认同-多民族大一统集权国家)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第一次大一统的形成和光大时期,大一统推动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秦朝完成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大统一。两汉文景之治、汉武鼎盛、光武中兴,造就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高峰。(1)政治统一与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奠定。(2)以关中为中心的黄河流域封建经济发展。(3)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加强和强大的汉族形成。(4)陆路为主的半开放格局形成。(5)科技领先世界,文化体现大一统恢弘气势。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1年):包括三国鼎立,西晋短期统一,十六国和东晋并立,北朝和南朝对峙等四个阶段;中央集权衰败和民族迁徙导致大一统区域陷入长期分裂;民族大交融局面出现和特定政权(西魏-北周)內部凝聚力的加强,积累着统一因素;大分裂给江南开发提供契机。
(1)政治分裂::东汉未豪强地主势力在中央集权削弱的背景下演变成三国分裂;西晋短期统一后分封和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民族矛盾导致更严重的分裂;作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的土族势力一定程度导致东晋的偏安与衰亡、在北伐与统一问题上的迟滞以及政治内乱和权臣政变,而在南朝时由盛转衰则便利统一。魏晋之际先后出现西晋短期统一、前秦统一北方、北魏统一北方和北周统一北方,显示统一的历史趋势。
(2)民族交融: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是十六国及这一时期局部统一难以走向大一统的重要因素。各族长期交往,共同生活和反抗压迫,逐步消除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交流交融高潮;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反映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重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
(3)经济变局:江南地区得益于北民南迁和技术南传,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持续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交流加强,为形成新的更稳固的统一局面和更繁荣的封建盛世创造条件;战乱使北方经济几度破坏又在局部统一时期几度恢复,北方经济的逐步恢复奠定自北向南重新统一的基础。(隐性发掘)
(4)文化进步:在民族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的环境下,科技文化不少领域取得世界领先的成就;佛教在分裂动荡的背景下盛行并给社会文化以巨大影响;土族的特殊地位曾推动过文学艺术的进展。这一切为后代文化的繁荣和多样化奠定基础。
阶段特征要揭示横截面的内在逻辑。学习拓展
6世纪中后期,东魏一北齐、西魏一北周、梁一陈三方政权形成鼎峙局面。西魏一北周政权就实力而言原本是最弱的一方,但后来居上,逐渐强大。北周先灭北齐,取代北周的隋朝又完成了南北统一。这与西魏一北周统治者积极推动民族交融、有效地强化内部凝聚力有很大关系。
查阅相关材料,了解西魏-北周统治者是怎样推动民族交融、强化内部凝聚力的,并初步认识相关措施的历史意义。
4.隋唐时期(581年—709年):超越秦汉,大一统促进封建社会达到鼎盛。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交往频繁、民族交融加快,海路日益成为对外开放的主要通道,形成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中华文化圈”形成。
5.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907年—1276年):大分裂加剧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重心南移。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科学技术继续领先世界。
6.元、明、清时期(1276年—1840年前):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大中国”形成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对外交往发展脉络的把握(1)汉朝陆路为主,海路发端。(2)唐朝海陆并举,交流频繁。(3)宋朝海路为主,陆路中断。(4)元朝陆路恢复,海陆并旺。(5)明朝海路为主,一度海禁。(6)清朝前期丝路衰落,闭关自守。
例2.中国近代史前期:以“向西方学习的探索”为经,以“成果”为纬,由博反约,以简驭繁
1.1840~1895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主要是封建地主阶级开明官吏要求向西方学习,追求船尖炮利的军事国防工业近代化时期,以洋务运动为代表。太平天国运动属旧式农民战争。
《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中国历史研究院):洋务运动对于国防建设的一个显著作用,体现在收复新疆和中法战争的战斗中。...1867年,左宗棠开赴陕甘地区征战,一方面不断从上海订购外国军火,另一方面先后设立西安机器局和兰州机器局等军工机构来加强供应,这就使得所属军队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新式陆军的面貌。而这些军备上的改进,是左宗棠能够击败装备英、俄武器的阿古柏势力的一大保障。而在中法战争期间,清军能够在陆路战斗中击败法...是因为,驻守台湾以及广西、云南前线的各路清军,大多是洋务运动开展后重新编练的部队,也都在战争期间得到来自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等兵工厂的武器供应。
不同史观审视下的洋务运动王朝史观——同光中兴,“自救”运动(变而从夷)革命史观——中外勾结,镇圧人民革命的产物、维护反动的封建统治、加剧半殖民地化社会史观——风气日兴,物质与精神受西方影响日重近代化史观——以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为主的浅层次的近代化运动全球史观——西学东渐的产物,对世界性革命改革和工业化浪潮的回应文明史观——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民族主义——反对者:崇洋媚外,以夷变夏;
同情者:中体西用,守住底线。2.1895~1912年,从甲午战争失败到辛亥革命结束,是资产阶级要求体制变革,追求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时期,以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为代表。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逆近代化潮流。
3.1912~1919年,从辛亥革命失败到五四运动前,是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反对黑暗专制提倡民主科学,要求思想变革的时期,以新文化运动为代表。五四运动前后,追求民主的知识分子探寻改造社会的新道路,并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主张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
《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中国历史研究院):就在日本一面大力发展国内经济,一面积极整军经武之际,清朝却在国防战略决策上出现了严重误判。基于沙俄一直以来掠夺寺中国领土的惯性,以及国内普遍重俄轻日的意识,从1885年起,包括李鸿章在内的清廷高层人士,在朝鲜问题上的主要注意力转向了对沙俄的防范,降低对日本的关注。在这种战略方针指导下,清廷对东北边防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并且为与沙俄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计划相竞争,甚至不惜暂停卢汉铁路计划,转而修建成本高昂的关东铁路。然而直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关东铁路在山海关外仅仅铺设了64千米。这一重大战略失误,是北洋海军在1888年后未能添购舰船的主要原因,造成了清政府对日本在1886年至1893年间全力护建海军之举末予重视。
例3.中国近代史后期:以“革命道路的探索”为经,以“成果”为纬,由博反约,以简驭繁1.从1919年到1927年间,是中共的创立时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幼年共产党制定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并进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尝试。革命纲领的宣传、一部分武装的掌握和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基础。2.从1927年到1937年间,是国共的十年内战时期。共产党摸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和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革命道路和革命领袖的确认保障了中国革命重新走向高潮。3.从1937年到1945年间,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发展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并实现思想上空前的团结和统一。百万大军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为夺取全国政权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柱。4.从1945年到1949年间,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政治斗争赢得民心和依靠军事斗争夺取全国政权。民主力量的依归和国民政府的推翻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条件成熟。
例4.中国现代史:以“现代化道路探索”为经,以“成果”为纬,由博反约,以简驭繁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起步阶段。以1953年为界,前四年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后三年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2.从中共八大召开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曲折发展阶段。以1966年为界,前十年主流是经济建设,习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后十年主流是政治斗争,即“文化大革命”十年。3.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阶段。以1992年为界,前以改革传统经济体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为方向,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2012年中共十八大为界,进入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从民族觉醒角度看近代现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树立自信;从民族复兴角度看近代现代中国不同性质的革命和改革,乐观未来。
从民族觉醒角度看近代现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⑴学西方求变革思想的萌发(从“师夷制夷”到“中体西用”)⑵维新变法思想的兴起(“走日本人的路”)⑶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影响(“走美国人的路”)⑷新文化运动的启承作用(“走俄国人的路”)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从民族复兴角度看近代现代中国不同性质的革命和改革⑴非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⑵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⑶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⑷共和国历史上用和平方式进行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例5.世界历史:以“从分散向整体发展”为经,以“文明共生”“”为纬,由博反约,以简驭繁
1.从史前时代到早期文明(大致公元前9世纪以前)。这一时期,农业文明出现,农耕世界小国林立状态逐渐演变为大国对峙,农耕世界不断扩大。
2.轴心时代(大致从公元前9至公元前3世纪)。许多哲学家在不同地区出现,“人类精神觉醒”推动历史突破性发展,人类精神风貌、社会结构和国家体制都发生改变。”古希腊苏格拉底,以色列犹太教先知,古印度释迦牟尼,中国孔子等,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3.帝国时代(大致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5世纪左右)。亚欧大陆形成一条横穿东西的农业文明带,继轴心时代之后,以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为核心的欧洲文明、以佛教文化为中心的印度文明和以儒家学说为主要标志的中国文明三大古典文明形成。
4.文明并列的时代(大致从公元5世纪以后到16世纪之前)。亚欧大陆格局出现调整,形成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欧洲文明区,以伊斯兰教文化为代表的中亚、西亚文明区,以儒家学说和佛教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区。5世纪晚期西罗马帝国灭亡是欧洲上古史与中世纪史的分界线。美洲和非洲内陆的早期文明、东欧和亚洲的传统文明、西欧地区新生文明共存于地球。西欧古典文明摧毁后,在自然经济大背景下产生的城市和商品经济使当地文明取得大踏步的发展。
5.手工工场时代(从16世纪起到19世纪初)。西欧手工工场出现和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征服和商业革命的发生,呼唤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新思潮,推动各国政治上的变革。亚欧大陆其余地区游离于“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网络”之外,文明演进相形见绌。1500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6.蒸汽时代(从19世纪初到70年代)。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制度向全球扩展的两大根本性的推动力量,民主化和工业化成为主要趋势,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是这一时期起进步作用的三股历史潮流。一系列国家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殖民征服范围的扩大,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起来。
7.电气时代(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自我调节中不断向前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巨大进步,具有“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的成型,标志着近代史的终结和现代史的开始”。因此,1900年前后是世界近代与现代史的分界线。
8.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性调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自由主义、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交错存在的局面,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受到严重挑战,经历“一战”后,美国日趋强势,苏联兴起,但新的世界体系迟迟难以建立;直至“二战”后,以英国为中心的体系最终打破,美苏对抗的时代开始。在时段上,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欧洲的削弱和社会主义兴起。1919—1929年,民族民主运动出现短暂高潮,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稳定发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与危机初现。1929—1939,苏联模式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模式调整和法西斯主义崛起,局部战争走向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法西斯主义灭亡。
9.当代世界和信息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全球化的趋势和多元化的局面并存,争取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世界主潮流。1945至20世纪80年代末,雅尔塔体系形成和演变、资本主义新发展、社会主义运动挫折。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推进时而加强时而受阻,国际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依据历史阶段提炼跨单元大概念主题2.整合课程资源梳理通史时序背景下的历史变局,把握重点问题中国古代周秦之变—唐宋之变—明清之变中国近代前期经济之变—政体之变—思想之变中国近代后期革命领导之变—革命道路之变中国现代政治制度之变—经济发展模式之变世界近现代1.上古世界多元文明独立发展和区域性影响与交流2.中古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和有限交流
1.1500年前后,西欧崛起,“发现”的时代(1487)
2.17-18世纪资本主义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产生(1640)3.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与三大潮流(1765)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现代政治经济模式形成(1900)5.20世纪30年代震荡与创新(1933)6.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极对抗”(1949)
7.20世纪70年代走向多极化(1973)8.20世纪90年代“剧变”的时代(1991)世界古代利用各类课程资源,对历史重大问题作全景式解析
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2024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19.【历史发展的阶段性】(12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既具有连续性特征,但它同时又在阶段性演进中向更高一级提升;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统一的。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及中国历史发展和演变的重要阶段。材料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外重大事件1970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日本卫星试射成功;美国制成计算机微处理器;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发表《卢萨卡宣言》着重批评美国和苏联的霸权主义。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世界存在美、苏、欧、日、中五大权力中心1971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合法权利;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197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日邦交正常化;美日签订新的“自愿限制出口”协议
1973石油输出国组织收回石油标价权导致石油涨价,引发西方经济危机和“滞胀”,西方“福利国家”受挫,各国减少经济干预;法国总统蓬皮奥在西欧首脑会议上强调欧洲应“用一个声音说话”;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并加入欧共体;美国结束越南战争
1974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美、苏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日本、整个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印度核试爆成功。1975苏联经济进入停滞时期;美国与海湾国家协议用美元进行石油结算1976中共中央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美元固定汇率制被流动汇率制取代1977中国恢复高考;中国的国民经济由长期停滞开始上升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1979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问美国;中国大陆宣布对台和平统一方针;苏联出兵阿富汗;美国加强对苏遏制——根据李植枬《20世纪世界史》等整理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就20世纪70年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自拟论题,从整体世界或具体国家以及政治阵营任一角度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说明】可从整体世界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社会主义阵营的新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等多角度拟定题目,结合史实进行论证。必上-下、选必2-3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迁移整合)
必修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人口迁移与种物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早期殖民扩张)选必2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选必3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世界层面:1.人囗迁移,族群混合。2.动植物大交流。(环境破坏)3.疾病在全球传播。4.国际航线开辟,打破洲际隔绝。(三角航程、马尼拉大帆船)5.世界市场开始形成。6.近代殖民主义兴起(教皇子午线)。7.被殖民地区主权丧失,人口锐减,文化摧残,同时受到西方思想、宗教、器物影响。8.全球化起点,世界近代史发端
欧洲层面:1.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证券公司、股份制)2.资本原始积累大大加快。3.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封建社会走向崩溃。4.西欧崛起并逐步支配世界。
中国层面:1.高产作物推动人囗增长,土地利用,农产商品化。2.中外贸易有所发展,中国长期处于出超,葡占澳门成为跨洋贸易主要中转站(马尼拉大帆船开创世界第一条商业航线)。3.白银大量流入,刺激东南经济,促进长途贸易(商帮),银两成为主要货币,推动税改和农产商品化。4.西学东渐和东学西被发展。科技和宗教在中国传播并产生影响。儒学等西传对启蒙运动产生影响。5.殖民侵扰,澳门、台湾被占,推动闭关政策实施。例1: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3.基于课标、考势与学情在通史整合大单元一轮复习中切实强化重点、活化热点、简化难点、钙化冷点
强化重点2024鄂卷19.[物质与文明](12分)文明通过不断吸收、创造新物品而获得成长,即使最普通的一件物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关键。有学者指出,物品与文明的关系有以下几种类型:类型含义事例一一件物品的普遍传播,影响众多人的生活美洲大陆的土豆、辣椒等作物传入欧亚大陆,引发生活方式改变二一批新物品应社会变革而生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适应了工业化时代城市扩张的需要三关键物品的出现催生出全新的物品体系内燃机、电子计算机等关键物品诞生,辐射出以其为中心的一个个新物品体系
在上述三种类型中任选其一,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2024湘卷押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改编自陈萌山著《马铃薯简史-全球食物》等(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马铃薯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10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铃薯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8分)宋元时期:唐宋变革、“大中国”1.5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修选必选择必修I《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
的演变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
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第9课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活化热点1.理解多民族政权并立与统一(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宋朝未能完成大一统(若干民族政权长期并立)的因素:北宋对唐藩镇割据的祸患,通过杯酒释兵权从制度上消除祸源,通过统一战争从地域上摘掉恶果,但未实现汉唐一样的大一统,原因有二:一是主体民族汉族政权宋推行守内虚外、重文轻武、冗官制衡造成积贫积弱,无力改变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二是周边几个主要少数民族迅速崛起和强大,虽对宋政权威胁极大,但缺乏统一中国全境的力量。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抗菌剂行业市场规模、行业集中度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 小店入股合同范本
- 齐齐哈尔大学《翻译》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齐齐哈尔大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浙江防水防腐工程合同范本
- 出口运输合同范本
- 《 传习录》名著导读
- 合同转让合同范本
- 杂志插画合同范本
- 二手房销售协议模板快捷下载指南
- GB/T 19010-2009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行为规范指南
- 个体工商户公司章程范本
- GB 14884-2003蜜饯卫生标准
- 新《统计法》解读
-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分解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阅读高频考点解析与突破课件
- DB37-T 5202-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基坑支护绿色技术标准
- 牙科手机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保养课件
-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小蜜蜂》课件
- 打印版医师执业注册健康体检表(新版)
-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