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CodeforAsphaltPavementRecyclingofRoadWorksinCityandTownCJJ2011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程CodeforAsphaltPavementRecyclingofRoadWorksinCityandTownCJJ主编单位: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年月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大量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代号;3.基本规定;4.下承层;5.材料;6.再生混合料设计;7.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8.温拌再生沥青路面施工;9.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10.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施工;11.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根据当前技术研究与实践情况,增加了温拌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等技术内容;对原规范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进行了修订。本规程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建国西路609号;邮政编码:200031)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主编单位: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本规程参编单位: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苏州市市容市政管理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规程的主要起草人员:本规程的主要审查人员: 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53基本规定 64下承层 75材料 85.1一般规定 85.2沥青 85.3乳化沥青 125.4改性乳化沥青 135.5泡沫沥青 135.6沥青再生剂 135.7沥青温拌剂 145.8集料 145.9矿粉、石灰、水泥 155.10水 165.11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 166再生混合料设计 196.1一般规定 196.2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 196.3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 236.4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 236.5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 236.6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 246.7无机结合料稳定冷再生混合料设计 257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 277.1一般规定 277.2混合料拌制 277.3摊铺和压实 277.4养护和开放交通 287.5施工质量管理 287.6检查验收 288厂拌温再生沥青路面施工 298.1一般规定 298.2厂拌温再生温拌添加剂的选择 298.3混合料拌制 298.4混合料的运输 308.5摊铺和压实 308.6养护和开放交通 308.7施工质量管理 318.8检查验收 319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 329.1一般规定 329.2施工准备 329.3混合料再生 339.4摊铺 349.5压实 349.6开放交通 349.7施工质量管理 349.8检查验收 3510厂拌冷再生沥青路面施工 3610.1一般规定 3610.2施工准备 3610.3混合料拌制 3610.4摊铺 3710.5压实 3710.6养生及开放交通 3710.7施工质量管理 3810.8检查验收 3911就地冷再生沥青路面施工 4111.1一般规定 4111.2施工准备 4111.3再生 4211.4摊铺 4211.5压实 4211.6养生及开放交通 4311.7施工质量管理 4311.8检查验收 44附录A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 46A.1一般规定 46A.2气候分区指标的选择 46A.3气候分区指标的计算方法 46A.4气候分区的确定 47附录B泡沫沥青发泡试验 51B.1一般规定 51B.2仪器与材料 51B.3方法与步骤 51附录C无沥青粘结砂石料含量的测定(目测称重法) 52C.1目的与适用范围 52C.2仪具与材料 52C.3试验准备 52C.4试验步骤 52附录D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取样与试验分析 53D.1现场取样 53D.2拌和场料堆取样 53D.3试样缩分 54D.4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评价 54附录E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56E.1一般规定 56E.2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56E.3确定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掺配比例 56E.4选择新沥青标号和再生剂用量 57E.5材料取样、试验 58E.6估算新沥青用量及其占总沥青用量的比例 59E.7矿料配合比设计 59E.8确定最佳新沥青用量 60E.9配合比设计检验 60E.10配合比设计报告 60附录F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61F.1一般规定 61F.2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61F.3矿料级配设计 61F.4确定再生剂用量 61F.5马歇尔试验 63F.6确定最佳新沥青用量 63F.7配合比设计检验 63F.8试验路检验再生混合料性能 63附录G乳化沥青(泡沫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64G.1一般规定 64G.2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64G.3材料选择与准备 64G.4矿料级配设计 65G.5确定最佳含水率 65G.6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OEC或最佳泡沫沥青用量OFC 65附录H再生混合料设计参数参考值 67本规范用词说明 68引用标准名录 69附:条文说明 70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andSymbols 22.1Terms 22.2Symbols 53BasicRequirement 64BearingSub-base 75Materials 85.1GeneralRequirement 85.2AsphaltBinder 85.3EmulsifiedAsphalt 125.4ModifiedEmulsifiedAsphalt 135.5FoamedAsphalt 135.6AsphaltRejuvenatingAgent 135.7WarmMixAsphaltAgent 145.8Aggregate 145.9MineralPowder\Lime\Cement 155.10Water 165.11ReclaimedAsphaltPavement(RAP) 166RecycledMixtureDesign 196.1GeneralRequirement 196.2CentralPlantHotRecycledAsphaltMixtureDesign 196.3CentralPlantWarmRecycledAsphaltMixtureDesign 236.4CentralPlantHotRecycledAsphaltMixtureDesign 236.5EmulsifiedAsphaltRecycledMixtureDesign 236.6FoamedAsphaltRecycledMixtureDesign 246.7InorganicBinderStabilizedRecycledMixtureDesign 257CentralPlantHotRecycledAsphaltPavementConstruction 277.1GeneralRequirement 277.2Mixing 277.3PavingandCompaction 277.4ConservationandOpenTraffic 287.5ConstructionQualityManagement 287.6InspectionandAcceptance 288CentralPlantWarmRecycledAsphaltPavementConstruction 298.1GeneralRequirement 298.2PreparationforWarmMixAsphaltAgent 298.3Mixing 298.4Transportation 308.5PavingandCompaction 308.6ConservationandOpenTraffic 308.7ConstructionQualityManagement 318.8InspectionandAcceptance 319HotIn-placeRecyclingAsphaltPavementConstruction 329.1GeneralRequirement 329.2PreparationforConstruction 329.3Recycling 339.4Paving 349.5Compaction 349.6ConservationandOpenTraffic 349.7ConstructionQualityManagement 349.8InspectionandAcceptance 3510CentralPlantColdRecyclingAsphaltPavementConstruction 3610.1GeneralRequirement 3610.2PreparationforConstruction 3610.3Mixing 3610.4Paving 3710.5Compaction 3710.6ConservationandOpenTraffic 3710.7ConstructionQualityManagement 3810.8InspectionandAcceptance 3911ColdIn-placeRecyclingAsphaltPavementConstruction 4111.1GeneralRequirement 4111.2PreparationforConstruction 4111.3Recycling 4211.4Paving 4211.5Compaction 4211.6ConservationandOpenTraffic 4311.7ConstructionQualityManagement 4311.8InspectionandAcceptance 44AppendixAClimateZoneforAsphaltPavementPerformance 46A.1GeneralRequirement 46A.2TheChoiceofIndicatorsforClimateZone 46A.3CalculationforClimateZoneIndicators 46A.4ClimateZone 47AppendixBFoamTestofFoamedAsphalt 51B.1GeneralRequirement 51B.2EquipmentandMaterials 51B.3MethodsandProcedures 51AppendixCNon-bitumenAggregateContentTest(VisualWeighingMethod) 52C.1ObjectiveandScope 52C.2EquipmentandMaterials 52C.3TestPreparation 52C.4ExperimentalProcedures 52AppendixDSamplingandtestAnalysisforReclaimedAsphaltPavement 53D.1FieldSampling 53D.2MixingFieldSamplingfromStockpiles 53D.3SampleSub-reduced 54D.4EvaluationforReclaimedAsphaltPavement 54AppendixEDesignMethodsforCentralPlantHotRecycledMix 56E.1GeneralRequirement 56E.2DeterminetheScopeofEngineeringDesignGrading 56E.3DeterminetheProportionofReclaimedAsphaltPavement 56E.4DetermineNewAddedAsphaltGradeandtheProportionofRejuvenatingAgent 57E.5MaterialsSampling,Testing 58E.6EstimatetheAmountofNewAddedAsphalt 59E.7MineralMixDesign 59E.8DeterminetheOptimumContentofNewAddedAsphalt 60E.9TestingforMixDesign 60E.10MixDesignReport 60AppendixFDesignMethodsforHotIn-placeRecycledMix 61F.1GeneralRequirement 61F.2DeterminetheScopeofEngineeringDesignGrading 61F.3MineralMixDesign 61F.4DeterminetheProportionofRejuvenatingAgent 61F.5MarshallTest 63F.6DeterminetheOptimumContentofNewAddedAsphalt 63F.7TestingforMixDesign 63F.8TestRoadTestingthePerformanceofRenewableMixture 63AppendixGDesignMethodsforColdRecycledMix 64G.1GeneralRequirement 64G.2DeterminetheScopeofEngineeringDesignGrading 64G.3MaterialSelectionandPreparation 64G.4MineralMixDesign 65G.5DeterminetheOptimumWaterContent 65G.6DetermineOptimumContentofEmulsified(Foamed)Asphalt 65AppendixHDesignParametersforRecycledMixture 67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68Listofquotedstandards 69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70PAGE471总则1.0.1为规范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保证沥青路面再生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各等级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工程1.0.3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再生必须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1.0.4沥青路面再生应满足道路交通条件及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的需要,气候分区按附录A的分区执行。1.0.5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eclaimedAsphaltPavement(RAP)采用铣刨、翻挖等方式从旧沥青路面上收集得到的、由石油沥青与砂石等组成的混合材料,也简称为沥青旧料。2.1.2旧沥青OldAsphalt沥青旧料中所含的沥青材料。2.1.3沥青再生剂AsphaltRejuvenatingAgent为使旧沥青软化,并改善其路用性能,在旧沥青或沥青旧料中掺入的一种添加剂。2.1.4沥青温拌剂WarmMixAsphaltAgent在沥青混合料拌和时添加的一种添加剂,用于制备一种拌和温度较热拌沥青混合料(150℃-180℃)低30℃-60℃,性能达到(2.1.5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对旧沥青路面或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处理,并掺加一定比例的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必要时)、温拌剂(必要时)等,形成满足路用性能要求的路面结构层技术。按照再生混合料拌制和施工温度的不同,沥青路面再生可分为热再生、温再生、冷再生;按照施工场合和工艺的不同,沥青路面再生可分为厂拌再生和就地再生。2.1.6厂拌热再生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送到加工厂,经破碎、筛分,以一定的比例与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必要时)等经加热拌制成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铺筑形成路面结构层的技术。2.1.7温拌再生CentralP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送到加工厂,经破碎、筛分,以一定的比例与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必要时)、温拌剂等拌制成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铺筑形成路面结构层的技术。2.1.8厂拌冷再生CentralPlantCold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送到加工厂,经破碎、筛分,以一定的比例与新集料、沥青类再生结合料、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水等进行常温拌和,常温铺筑形成路面结构层的技术。2.1.9就地热再生HotIn-placeRecyc采用专用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铣刨,就地掺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等,经热态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分为复拌再生、加铺再生两类。1复拌再生(Remixing):将旧沥青路面加热、铣刨,就地掺加一定数量的再生剂、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经热态拌和、摊铺、碾压成型。掺加的新沥青混合料比例一般控制在30%以内。2加铺再生(Repaving):将旧沥青路面加热、铣刨,就地掺加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拌和形成再生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一熨平板摊铺再生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二熨平板同时将新沥青混合料摊铺于再生混合料之上,两层一起碾压成型。2.1.10采用专用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现场冷铣刨,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再生结合料(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泡沫沥青等)、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水,经过常温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它包括沥青层就地冷再生和全深式就地冷再生两种方式。仅对沥青材料层进行的就地冷再生称为沥青层就地冷再生;再生层既包括沥青材料层又包括非沥青材料层的,称为全深式就地冷再生。2.1.11再生沥青混合料RecycledAsphaltMixture含有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的沥青混合料。2.1.12新加矿料NewAddedAggregate为了调整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达到要求而掺加的矿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以及矿粉等。2.1.13新加沥青NewAddedAsphalt再生混合料中,所掺加的符合要求的石油沥青或改性沥青。新加沥青一方面可起到调整生产配合比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对旧沥青的性能加以改善,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再生剂的作用。2.1.14再生沥青RecycledAsphalt根据需要,在旧沥青中掺入适量再生剂、新加沥青,经混合后得到的沥青胶结料。2.1.15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级配GradationofRAP将烘干至恒重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进行筛分试验所得的级配。2.1.16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矿料级配GradationofAggregateinRAP用抽提法或者燃烧法除去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中的沥青材料得到的矿料级配,应采取水洗法筛分。2.1.17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沥青含量AsphaltContentinRAP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中的沥青材料占RAP材料的百分比。2.1.18再生混合料级配GradationofRecycledMixture对于热再生和厂拌温再生,再生混合料级配是指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中的矿料与新矿料的合成级配;对于冷再生,再生混合料级配与矿料级配不同,是指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级配与新矿料的合成级配。2.1.19乳化沥青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2.1.20改性乳化沥青ModifiedEmulsifiedAsphalt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2.1.21泡沫沥青FoamedAsphalt将热沥青和水在专用的发泡装置内混合、膨胀,形成的含有大量均匀分散气泡的沥青材料。2.1.22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掺配比AdditionRateofRAPinRecycledMixture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占再生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比。2.1.23冷再生混合料中水(包括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中的水、外加水、矿料和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中的水)占干固体(矿料、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水泥、石灰等]的质量百分比)。2.1.24泡沫沥青膨胀率MaximumExpansionRatioofFoamedAsphalt泡沫沥青发泡状态下的最大体积与未发泡时沥青体积的比值。2.1.25泡沫沥青半衰期HalfLifeofFoamedAsphalt泡沫沥青从最大体积衰减到最大体积的50%所用的时间。2.1.26下承层路面结构层中再生层以下的结构层,统称为下承层或下承重层。2.2符号RAP——回收沥青路面材料;SSI——路面强度系数;RA——沥青再生剂;WMAA——沥青温拌剂;TSR——冻融劈裂强度比;η——沥青黏度(Pa.s);OWC——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OEC——最佳乳化沥青用量;OFC——最佳泡沫沥青用量;OAC——最佳沥青用量;——泡沫沥青的最佳发泡用水量;CBR——加州承载比。3基本规定3.0.1沥青路面再生包括: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温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五类技术,各类再生技术具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应用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再生技术。3.0.2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温再生可根据工程需要采用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必要时掺加再生剂;沥青路面冷再生可根据工程需要选择乳化沥青、泡沫沥青、无机结合料等作为再生结合料。3.0.3沥青路面再生工程应严格按照现行建设管理体制进行,应具备完整的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查与验收体系,并确保施工安全3.0.4沥青路面热再生不得在气温低于10℃(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或5℃3.0.5采用水泥等无机结合料作为再生结合料的再生工程,应在5℃以上气温条件下施工。采用乳化沥青、泡沫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的再生工程,应在4下承层4.0.1再生沥青路面下承层1具有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刚度;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具有良好的平整度;4与面层结合良好。4.0.2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对下承层进行检验,下承层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得4.0.3以旧路面作为下承层时,应根据旧路状况,对原有路面进行修补、铣刨。对于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必须进行补强处理。应对下承层进行预整形,使其横坡、纵坡线性平顺,局部隆起或凹陷及超过再生层厚度的大的沉降或坡度变化,必须提前单独处理。旧沥青路面的整平应按高程控制,分层整平的一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4.0.4摊铺再生混合料前下承层应清扫干净,表面应按要求做好粘5材料5.1一般规定5.1.1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各种材料,应满足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交通条件,气候分区参照附录A的分区执行5.1.2各类5.1.35.1.45.1.5原材料试验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等5.2沥青5.2.1道路石油沥青1再生沥青混合料使用的道路石油沥青,以及制作乳化沥青、泡沫沥青使用的道路石油沥青应符合表5.2.1-1的规定。道路石油沥青的质量应符合表5表5.2.1-1沥青等级适用范围A级沥青各个等级城镇道路,适用于任何场合和层次。B级沥青1.快速路、主干道沥青下面层及以下的层次,次干道及以下城镇道路的各个层次;2.用作改性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泡沫沥青的基质沥青。C级沥青支路及支路以下城镇道路的各个层次。表5.2.1-2指标单位等级沥青标号试验方法[1]160号[4]130号[4]110号90号70号[3]50号30号[4]针入度(25℃,5s,100gdmm140~200120~140100~12080~10060~8040~6020~40T0604适用的气候分区[6]注[4]注[4]2-12-23-21-11-21-32-22-31-31-42-22-32-41-4注[4]附录A[5]针入度指数PI[2]A-1.5~+1.0T0604B-1.8~+1.0软化点(R&B)不小于℃A384043454446454955T0606B363942434244434653C3537414243455060℃动力粘度[2]Pa.sA-60120160140180160200260T062010℃延度[2]cmA505040453020302020152520151510T0605B3030303020152015151020151010815℃延度cmA、B1008050C80806050403020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A2.2T0615B3.0C4.5闪点不小于℃230245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0603TFOT(或RTFOT)后[5]T0610或T0609质量变化不大于%0.8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A48545557616365T0604B45505254586062C40454850545860残留延度(10℃)cmA121210864-T0605B10108642-残留延度(15℃cmC403530201510-T0605注:1.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规定的方法执行。用于仲裁试验求取PI时的5个温度的针入度关系的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2.经建设单位同意,表中PI值、60℃动力粘度、10℃3.70号沥青可根据需要要求供应商提供针入度范围为60~70或70~80的沥青,50号沥青可要求提供针入度范围为40~50或50~60的沥青。4.30号沥青仅适用于沥青稳定基层。130号和160号沥青除寒冷地区可直接在中低级城市道路上直接应用外,通常用作乳化沥青、泡沫沥青、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5.老化试验以TFOT为准,也可以RTFOT代替。2沥青必须按照品种、标号分开存放。除长期不使用的沥青可放在自然温度下存储外,沥青在储罐中的贮存温度不宜低于130℃,并不得高于170℃3在储运、使用和存放过程中应采取良好的防水措施,避免雨水或者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中。5.2.21再生沥青混合料使用的改性沥青,以及制作改性乳化沥青使用的改性沥青应符合表5.2.2表5.2.2指标单位SBS类(=1\*ROMANI类)SBR类(=2\*ROMANII类)EVA、PE类(=3\*ROMANIII类)试验方法[1]=1\*ROMANI-A=1\*ROMANI-B=1\*ROMANI-C=1\*ROMANI-D=2\*ROMANII-A=2\*ROMANII-B=2\*ROMANII-C=3\*ROMANIII-A=3\*ROMANIII-B=3\*ROMANIII-C=3\*ROMANIII-D针入度25℃,100g,dmm>10080-10060-8040-60>10080-10060-80>8060-8040-6030-40T0604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1.2-0.8-0.40-1.0-0.8-0.6-1.0-0.8-0.6-0.4T0604延度5℃,5cm/mincm50403020605040-T0605软化点TR&B不小于℃4550556045485048525660T0606运动粘度[1]135℃Pas3T0625T0619闪点不小于℃23023023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99-T0607弹性恢复25℃%55606575--T0662粘韧性不小于N·m-5-T0624韧性不小于N·m-2.5-T0624贮存稳定性[2]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2.5-无改性剂明显析出、凝聚T0661TFOT(或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不大于%±1.0T0610或T0609针入度比25℃%5055606550556050555860T0604延度5℃cm30252015302010-T0605注:1.表中135℃运动粘度可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中的“沥青布氏旋转粘度试验方法(布洛克菲尔德粘度计法)”进行测定。2.贮存稳定性指标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现场制作的改性沥青对贮存稳定性指标可不作要求,但必须在制作后,保持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保证使用前没有明显的离析。2改性沥青宜在固定式工厂或在现场设厂集中制作,也可在拌和厂集中制作,也可在拌和厂现场边制作边使用,改性沥青的加工温度不宜超过180℃3现场制作的改性沥青宜随配随用,需作短时间保存,或运送到附近的工地时,使用前必须搅拌均匀,在不发生离析的状态下使用。4工厂制作的成品改性沥青在到达施工现场后应存贮在改性沥青罐中,改性沥青罐中必须加设搅拌设备并进行搅拌,使用前改性沥青必须搅拌均匀。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取样检验产品质量,发现离析等质量不符要求的改性沥青不得使用。5.3乳化沥青5.3.15.3.2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使用的乳化沥青材料性能应满足表5.3.2的质量表5.3.试验项目单位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或中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T0652黏度恩格拉黏度E252~30T062225℃赛波特黏度Vs7~100T0623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62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针入度(25℃0.1mm50~300T0604延度(15℃cm40T0605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T0654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均匀T0659常温储存稳定性1d不大于5d不大于%15T0655注:恩格拉黏度和赛波特黏度指标任选其一检测。5.3.3乳化沥青应在常温下使用,使用的温度不应高于605.4改性乳化沥青5.4.1通常情况下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5.4.2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使用的改性乳化沥青材料性能应满足表5表5.4.2试验项目单位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T0652黏度恩格拉黏度E253~30T062225℃赛波特黏度VS12~60T0623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6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针入度(25℃0.1mm40~100T0604软化点不小于℃53T0606延度(5℃cm20T0605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T0654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均匀T0659常温储存稳定性1d不大于5d不大于%15T06555.5泡沫沥青5.5.1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使用的泡沫沥青,应满足表5表5.5.1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膨胀率不小于10本规范附录B半衰期(s)不小于15本规范附录B5.6沥青再生剂5.5.65.6.3再生剂性能1应具有较强的渗透和软化能力。2与旧沥青材料有较好的相容性,与新沥青能均匀地混合成一体,不破坏沥青中有效组分。3能调节旧沥青的组分,达到路用沥青的质量要求,并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4性能稳定,有较长的时效。5易于储备,无毒害,符合环保要求。6具有适当的粘度、粘附性和抗老化性能。7再生剂应贮藏在有盖的容器中,防止水和灰尘等杂质混入。其运输、贮存和使用的安全防火要求与重质油类相同。5.6.4沥青再生剂宜满足表5.6.4的要求表5.6.4检验项目质量要求试验方法60℃黏度cSt50T0619闪点(℃)不小于220T0633薄膜烘箱试验前后黏度比不大于3T0619薄膜烘箱试验前后质量变化(%)不大于±4T0609或T0610注:薄膜烘箱试验前后黏度比=试验薄膜烘箱试验后黏度/试样薄膜烘箱试验前黏度。5.7沥青温拌剂5.7.1根据工程需要可选用添加表面活性乳化型、有机降粘型等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温拌再生,其性能指标以满足温拌再生后的混合料性能满足要求5.7.2根据工程需要也可5.8集料5.8.1粗细集料质量,应满足表5.8.1-1、表5.8.1-2的要求。表5.8.1-1指标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道路试验方法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30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35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02.45T0304吸水率不大于%2.03.03.0T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5121818152020--T0312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5T0320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2.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3.对3~5mm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0.075mm表5.8.1-2项目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道路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02.45T0328坚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5T0333砂当量不小于%605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0349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0345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2.含泥量指标适用于天然砂,砂当量或亚甲蓝值适用于石屑和机制砂试验。5.8.2热再生、温拌再生混合料中新旧集料混合后的混合集料质量,应满足表5.8.1-1、表5.8.1-2要求5.9矿粉、石灰、水泥5.9.1再生混合料中使用的矿粉填料的质量应满足表4.9.1的技术表5.9.1项目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道路试验方法表观密度不小于t/m32.502.45T0352含水量不大于%1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0.6mm<0.15mm<0.075mm%%%10090~10075~10010090~10070~100T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0353塑性指数%<4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5.9.2根据工程需要可采用磨细消石灰粉5.9.3水泥作为再生结合料或者活性添加剂时,可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水泥应疏松、干燥、无聚团、结块、受潮变质。水泥强度等级宜5.10水5.10.15.11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5.11.1厂拌热再生或温拌再生时,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必须经过预处理后方可使用,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沥青旧料的收集与堆放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沥青旧料宜采用机械收集。2)铣刨后未结团的沥青旧料可不再破碎和筛分。3)翻挖后的沥青旧料分为粒料和块料。块料的尺寸不宜大于30cm。4)破碎后的沥青旧料必须进行筛分,并在筛分后按规格堆放。5)沥青旧料堆置高度以不结块为限,若堆置时间较长,气温较高时,堆置高度应适当降低,并尽可能减少堆置时间。6)沥青旧料应根据旧料来源分类堆置,不得混堆。7)沥青旧料回收可选用冷铣刨、机械开挖等方式,应减少材料变异。8)沥青旧料应堆放在坚硬的场地上,并有良好的排水、防雨和通风条件,不得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沥青旧料堆附近严禁明火,并远离易燃物品。2沥青旧料应干燥、洁净,无沥青粘结的砂石料不得多于旧沥青混合料质量的5%(试验方法见附录C),水洗法测得0.075筛孔通过率不得大于1%,参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中的T0310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试样风干温度调整为65℃±53块状旧料应采用机械轧碎,破碎后的旧料最大粒径按用途确定:1)用于粗粒式厂拌热或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时,最大粒径宜为26.5mm;2)用于中粒式厂拌热或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时,最大粒径为16.0mm或19.0mm;3)用于细粒式厂拌热或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时,最大粒径为9.5mm或13.2mm。4破碎后的旧料应按质量、规格,分类、分档放在平整、坚实和排水良好的场地。堆放高度以不结块为度,一般宜小于1.5m。5.11.25.11.3用于生产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或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应按照表5.11.表5.11.3材料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RAP含水率实测附录D级配实测沥青含量实测0~2.36mm细集料砂当量(%)不小于55RAP中的沥青针入度(0.1mm)不小于20抽提,《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60℃实测软化点实测15℃实测RAP中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实测抽提,《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RAP中的细集料0~2.36mm细集料棱角性实测注:RAP掺配比例小于20%时,RAP中的沥青性能指标可不检测,RAP中的粗集料可只检测针片状含量。5.11.4厂拌冷再生和就地冷再生用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应按表5表5.11.4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含水率实测附录D级配实测砂当量(%)不小于506再生混合料设计6.1一般规定6.1.16.1.2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和厂拌温再生,应以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中的矿料与新矿料的合成级配作为级配设计依据;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应6.2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6.2.1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见表6.2.1-1、表6.2.1-2、表6.2.1-3、表6表6.2.1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粗粒式AC-25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16-4212-338-245-174-133-7中粒式AC-20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AC-1610090-10076-9260-8034-6220-4813-369-267-185-144-8细粒式AC-13100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AC-1010090-10045-7530-5820-4413-329-236-164-8砂粒式AC-510090-10055-7535-5520-4012-287-185-10表6.2.1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5337.5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特粗式ATB-4010090-10075-9265-8549-7143-6337-5730-5020-4015-3210-258-185-143-102-6ATB-3010090-10070-9053-7244-6639-6031-5120-4015-3210-258-185-143-102-6粗粒式ATB-2510090-10060-8048-6842-6232-5220-4015-3210-258-185-143-102-6表6.2.1-3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中粒式AM-2010090-10060-8550-7540-6515-405-222-161-120-100-80-5AM-1610090-10060-8545-6818-406-253-181-140-100-80-5细粒式AM-1310090-10050-8020-458-284-202-160-100-80-6AM-1010090-10035-6510-355-222-160-120-90-6表6.2.1-4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5337.5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特粗式ATPB-4010070-10065-9055-8543-7532-7020-6512-500-30-30-30-30-30-30-3ATPB-3010080-10070-9553-8536-8026-7514-600-30-30-30-30-30-30-3粗粒式ATPB-2510080-10060-10045-9030-8216-700-30-30-30-30-30-30-36.2.2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2.2-1、表6.2.2-2要求表6.2.2-1(本表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径26.5mm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试验指标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道路行人道路夏炎热区(1-1、1-2、1-3、1-4区)夏热区及夏凉区(2-1、2-2、2-3、2-4、3-2区)中轻交通重载交通中轻交通重载交通击实次数(双面)次755050试件尺寸mmφ101.6mm×63.5mm空隙率VV深约90mm%3~54~62~43~53~62~4深约90mm以下%3~62~43~63~6-稳定度MS不小于kN853流值FLmm2~41.5~42~4.52~42~4.52~5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设计空隙率(%)相应于以下公称最大粒径(mm)的最小VMA及VFA技术要求(%)26.5191613.29.54.752101111.51213153111212.51314164121313.51415175131414.51516186141515.5161719沥青饱和度VFA(%)55~7065~7570~85注:1当设计的空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求的VMA最小值。2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流值可适当放宽。表6.2.试验指标单位密级配基层(ATB)半开级配面层(AM)排水式开级配基层(ATPB)公称最大粒径mm26.5mm等于或大于31.5mm等于或小于26.5mm所有尺寸马歇尔试件尺寸mmφ101.6mm×63.5mmφ152.4mm×95.3mmφ101.6mm×63.5mmφ152.4mm×95.3mm击实次数(双面)次751125075空隙率VV%3~66~10不小于18稳定度,不小于kN7.5153.5-流值mm1.5~4实测--沥青饱和度VFA%55~7040~70-密级配基层ATB的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设计空隙率(%)ATB-40ATB-30ATB-2541111.51251212.51361313.514注:在干旱地区,可将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空隙率适当放宽到8%。6.2.3对用于城镇快速路和主干路的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小于19mm的密级配再生沥青混合料(AC)应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按下列步骤进行各种使用性能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其他道路1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并符合表6.2.3表6.2.3-1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动稳定度(次/mm)试验方法气候分区夏炎热区夏热区夏凉区1-11-21-31-42-12-22-32-43-2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8001000600800600T0719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小于24002800200024001800注:1.在特殊情况下,如钢桥面铺装、重载车特别多或纵坡较大的长距离上坡路段、厂矿专用道路,可酌情提高动稳定度的要求;2.对因气候寒冷确需使用针入度很大的沥青(如大于100),动稳定度难以达到要求,或因采用石灰岩等不很坚硬的石料,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难以达到要求等特殊情况,可酌情降低要求;3.为满足炎热地区及重载车要求,在配合比设计时采取减少最佳沥青用量的技术措施时,可适当提高试验温度或增加试验荷载进行试验,同时增加试件的碾压成型密度和施工压实度要求;4.车辙试验不得采用二次加热的混合料,试验必须检验其密度是否符合试验规程的要求;5.如需要对公称最大粒径等于和大于26.5mm的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可适当增加试件的厚度,但不宜作为评定合格与否的依据。2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并同时符合表6.表6.2.3-2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气候分区潮湿区湿润区半干区干旱区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8075T0709改性沥青混合料8580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7570T0729改性沥青混合料80753宜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在温度-10℃、加载速率50mm/min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测定破坏强度、破坏应变、破坏劲度模量,并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综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其中沥青混合料的破坏应变宜不小于表6表6.2.3-3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破坏应变()试验方法气候分区冬严寒区冬寒区冬冷区冬温区1-12-11-22-23-21-32-31-42-4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260023002000T0715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小于3000280025004宜利用轮碾机成型的车辙试验试件,脱模架起进行渗水试验,并符合表6.表6.2.3-4沥青混合料试件渗水系数(ml/min级配类型渗水系数要求(ml/min)试验方法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不大于120T7305对使用钢渣作为集料的沥青混合料,应进行活性和膨胀性试验,钢渣沥青混凝土的膨胀量不得超过1.5%。6对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应针对改性目的进行。以提高高温抗车辙性能为主要目的时,低温性能可按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要求执行;以提高低温抗裂性能为主要目的时,高温稳定性可按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要求执行。6.2.4厂拌热再生混合料设计,按照本规范附录6.3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6.3.1厂拌温再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混合料技术要求、性能检验要求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6.3.2厂拌温再生混合料先按附录E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进行设计。6.4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6.4.1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矿料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以及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技术要求和性能检验,应符合6.2节的6.4.2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按照本规范附录F6.5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6.5.1使用乳化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的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按照本规范附录G6.5.2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宜满足表6表6.5.2筛孔(mm)各筛孔通过率(%)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A细粒式B37.510026.580~10010019.0—90~10010013.260~80—90~1001009.5—60~8060~8090~1004.7525~6035~6545~7560~802.3615~4520~5025~5535~650.33~203~216~256~250.0751~72~82~92~106.5.3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指标应满足表6.5.3的要求。表6.试验项目技术要求空隙率(%)9~14劈裂试验(15℃劈裂强度(MPa)不小于0.40(基层底基层)、0.50(下面层)干湿劈裂强度比(%)不小于75马歇尔稳定度试验(40℃马歇尔稳定度(kN)不小于5.0(基层底基层)、6.0(下面层)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比(%)不小于75冻融劈裂强度比TSR(%)不小于70注:1.任选劈裂试验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之一作为设计要求,推荐使用劈裂试验。2.空隙率宜控制在12%以内。6.5.4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乳化沥青添加量折合成纯沥青后占混合料其余部分干质量的百分比宜为1.5%~3.5%,水泥等活性填料剂量不宜超过1.5%。6.6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6.6.1使用泡沫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的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按照本规范附录G6.6.2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宜满足表6表6.6.2筛孔(mm)各筛孔通过率(%)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37.510026.585~10010019.0—90~10010013.260~85—90~1009.5—60~85—4.7525~6535~6545~752.3630~5530~5530~550.310~3010~3010~300.0756~206~206~206.6.3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指标应满足表6表6.6.3试验项目技术要求劈裂试验(15℃劈裂强度(MPa)不小于0.40(基层底基层)、0.50(下面层)干湿劈裂强度比(%)不小于75马歇尔稳定度试验(40℃马歇尔稳定度(kN)不小于5.0(基层底基层)、6.0(下面层)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比(%)不小于75冻融劈裂强度比TSR(%)不小于70注:任选劈裂试验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之一作为设计要求,推荐使用劈裂试验。6.6.4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泡沫沥青添加量折合成纯沥青后占混合料其余部分干质量的百分比宜为1.5%~3.5%,水泥等活性填料剂量不宜6.7无机结合料稳定冷再生混合料设计6.7.1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基层时,再生混合料级配宜满足表6.7.1中1号级配范围要求,用作底基层时宜满足表6.7.1中2号级配范围要求;用于次干路及以下等级道路时,再生混合料级配宜满足表6.7.表6.7.筛孔尺寸(mm)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1号级配2号级配3号级配37.510090~10031.5100——26.590~100—66~10019.072~89—54~1009.547~67—39~1004.7529~4950~10028~842.3617~35—20~701.18——14~570.68~2217~1008~470.0750~70~300~306.7.2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的无机结合料稳定冷再生混合料性能应满足表6.7.表6.7.试验项目再生结合料类型水泥石灰快速路和主干路次干路及次干路以下道路快速路和主干路次干路及次干路以下道路7d无侧限抗压强度(MPa)基层不小于3~52.5~3—0.8底基层不小于1.5~2.51.5~2.00.80.5~0.76.7.3无机结合料稳定冷再生混合料,应按常规7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7.1一般规定7.1.1厂拌热再生,适用于对各等级道路回收沥青路面材料进行热拌再生利用,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根据其性能和工程情况,可用于各等级城镇7.1.2厂拌热再生,应选择符合要求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和适宜掺配利用比例,混合料应满足本规程第6章7.2混合料拌制7.2.1厂拌热再生混合料可以选用间歇式拌和设备或连续式拌和设备进行拌制,拌和设备必须具备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配料装置和计量装置。使用间歇式拌和设备,当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掺量大于10%时,宜增加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烘干加热系统,沥青旧料加热温度为95~105℃,一般不宜超过7.2.27.2.3新加矿料加热温度可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矿料加热温度提高10~20℃,但不得超过2207.2.4新、旧沥青混合料必须混合均匀,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颜色均匀,无花白料为准,拌和时间可参照表7.表7.2.4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控制(沥青旧料再生剂新矿料新沥青矿粉15~2015~2015~2010~15总拌和时间:55~757.2.5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拌制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规定。7.3摊铺和压实7.3.1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宜比同类热拌沥青混合料高5℃7.3.2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摊铺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7.3.3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压实温度宜比热拌沥青混合料高5℃7.3.4厂拌热再生混合料压实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7.4养护和开放交通7.4.1 压实成型后的路面应进行早期养护。沥青面层表面温度低于7.7.4.3 沥青面层完7.5施工质量管理7.5.1厂拌热再生路面的施工质量管理,应符合现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对热拌沥青路面的规定,在施工过程中须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按表7表7.5.1材料检查项目要求值检查频率RAP级配、沥青含量符合设计要求每天1次含水率(%)<3每天1次7.6检查验收7.6.1厂拌热再生路面的检查验收,应符合现行8厂拌温再生沥青路面施工8.1一般规定8.1.1厂拌温再生,适用于对各等级城市道路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再生利用,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根据其性能和工程情况,可用于各等级城镇道路的沥青面层或8.1.28.2厂拌温再生温拌添加剂的选择8.2.1温拌剂选择应以达到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施工温度、提高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的掺配比例、确保混合料性能符合热拌沥青混合料指标要求为原则。8.2.2宜选用表面活性剂、有机降粘剂等两类沥青温拌剂,也可8.3混合料拌制8.3.1厂拌温再生混合料可选用间歇式拌和设备或连续式拌和设备进行拌制,拌和设备必须具备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的配料装置和计量装置,每种拌和设备都宜增加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烘干加热系统,沥青旧料加热温度为95~105℃,一般不宜超过8.38.3.3 新加矿料加热温度可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矿料加热温度提高10~20℃,但不应超过2208.3.8.3.8.3.8.3.8.4混合料的运输8.4.1厂拌温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要求,应参照现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相关规定执行8.4.28.5摊铺和压实8.5.1厂拌温再生混合料摊铺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8.5.2厂拌温再生混合料沥青路面最低施工温度应符合表8.5.2的规定。3cm表8.5.2下卧层表面温度(℃)相应于下列不同摊铺厚度的最低摊铺温度普通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合料40-50mm50-80mm>80mm40-50mm50-80mm>80mm2~5不允许115110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5~1012011210513012512010~151151101031201151158.5.38.5.4厂拌温再生混合料压实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8.6养护和开放交通8.6.1 压实成型后的路面应进行早期养护。沥青面层表面温度低于508.6.2 8.6.38.7施工质量管理8.7.1厂拌热再生路面的施工质量管理,应符合现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8.8检查验收8.8.1厂拌热再生路面的检查验收,应符合现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9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9.1一般规定9.1.19.1.2就地热再生施工不宜在冬季或雨季进行。就地热再生前应清理旧路表面,清扫宽度至少超过再生宽度20cm。旧路路面施工前应干燥。施工时气温不宜低于9.9.1.1原路面整体强度基本满足设计要求。2原路面病害主要集中在表面层,通过再生施工可得到有效修复。3原路面沥青的25℃针入度不低于20(0.9.1.5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再生深度一般为20mm~50mm,再生深度为9.1.6原路面上有稀浆封层、微表处、超薄罩面、碎石封层的,不宜直接进行就地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前,应先将其铣刨掉,或经充分试验、9.2施工准备9.2.1就地热再生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周边环境调查,对可能受到影响的绿化隔离带、树木、加油站、窨井盖、管线等提前采取隔离措施,并做9.1破损松散类病害:破损松散类病害的深度超过就地热再生施工深度时,应予挖补。2变形类病害:根据再生设备的不同,变形深度为30mm~50mm3裂缝类病害:分析裂缝类病害成因,影响热再生工程质量的裂缝应给予处理。9.1宜用铣刨机沿行车方向将伸缩缝和井盖后端铣刨2m~5m,前端铣刨1m~2m,深度30mm2原路面上的突起路标应清除。3采用隔热板保护桥梁伸缩缝。9.2.4就地热再生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路,从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施工管理、施工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检验。就地热再生试验路段的长度不宜小于9.3混合料再生9.3.1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前,应清扫路面,避免杂物混入混合料内9.3.21原路面必须充分加热。不得因加热温度不足造成铣刨时集料破损,影响再生质量,也不得因加热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过度老化。2应减小各再生设备间距,减少热量散失。3原路面加热宽度比铣刨宽度每侧应至少宽出200mm9.3.31铣刨深度要均匀。铣刨深度变化时应缓慢渐变。2铣刨面应有较好的粗糙度。3铣刨面温度应高于70℃9.3.41再生剂喷洒装置应与再生复拌机行走速度联动并可自动控制,能准确按设计剂量喷洒。2再生剂应加热至不影响再生剂质量的最高温度,提高再生剂的流动性和与旧沥青的融合性。3再生剂应均匀喷入旧沥青混合料中。4再生剂用量应准确控制,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铣刨深度的变化适时调整再生剂用量。9.3.59.4摊铺9.4.1摊铺应匀速行进,施工速度宜为1.5m/min~59.4.29.4.3再生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宜控制在120℃~9.5压实9.5.19.5.29.5.39.6开放交通9.6.1就地热再生压实完成后,沥青面层表面温度低于50℃9.7施工质量管理9.7.1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检查,应符合现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9.7.2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需要添加新沥青混合料时,新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再生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应符合本规范的9.7.3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控制应满足表9.7.3-1、9.7.3-2表9.7.3-1检查项目检查频度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试验方法再生剂用量随时适时调整,总量控制每天计算压实度均值每天1~2次最大理论密度的94%T092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40附录F再生混合料摊铺温度随时>120温度计测量表9.7.3-2检查项目检查频度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试验方法宽度(mm)每100m1大于设计宽度T0911再生厚度(mm)随时±5T0912加铺厚度(mm)随时±3T0912平整度最大间隙(mm)随时<3T0931横接缝高差(mm)随时<3,必须压实三米直尺间隙纵接缝高差(mm)随时<3,必须压实三米直尺间隙外观随时表面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裂痕、推挤、油包、离析等缺陷目测9.8检查验收9.8.1就地热再生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应满足表9.8.1表9.8.1检查项目检查频度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试验方法宽度(mm)每1km20个断面大于设计宽度T0911再生厚度(mm)每1km5点-5T0912加铺厚度(mm)每1km5点±3T0912平整度IRI(mm)全线连续快速路、主干路<3.0T0933其他等级城市道路<4.0外观随时表面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裂痕、推挤、油包、离析等缺陷目测压实度代表值每1km5点最大理论密度的94%T092410厂拌冷再生沥青路面施工10.1一般规定10.1.1厂拌冷再生,适用于对各等级城镇道路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冷拌再生利用,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根据其性能和工程情况,可用于快速路和主干道、次干道沥青路面的下面层及以下层位,支路沥青路面的面层及以下层位10.1.2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每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160mm10.1.10.2施工准备10.2.1厂拌冷再生中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的回收、预处理和堆放应满足本规范510.2.2正式开工前,必须铺筑试验路,长度控制在10.3混合料拌制10.310.3.210.3.310.3.410.3.510.3.610.4摊铺10.4.1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应采用带有自动找平装置和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担保借贷协议书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审核
- 化工产品合作开发的协议书范本
- 活动邀请函范文格式
- 工程月报(格式不错)
- 天津市津南区南部片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云南省水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考点11课外文言文(道理启示类寓言)-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原卷版)
- 需求管理模块
- 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大纲
- 第一课蛋炒饭(课件)奥教版劳动四年级上册
- 2024新一代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系列规范第2部分:设计规范
- 2024年云南省中考真题试卷物理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风电运维行业现状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研究报告
- 2024语文新教材培训讲座:初中语文教材修订的变与不变
- 2024年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我的家》教案 新疆教育版
- 新教师自我介绍岗位竞聘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老年护理与保健赛项规程
- 《第5课 数据获取》课件
- T-CNFPIA 4014-2023 人造板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南 胶合板
- 部编《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三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