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41110

课程名称:生理学/physiology

学时:64学分:3.5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开课学期:第3学期

开课部门:医学院

先修课程:《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

考核要求:实验课平时考核成绩(15%)+实验考试成绩(15%)+理论考核成

绩(7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朱大年主编,《生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姚泰主编,《生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一、生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课

程之一。其任务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

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

影响。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生理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生理学教学

内容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及了解三种要求,要求掌握

的内容为学生必备的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内容,要求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

掌握、准确表达,并能联系实际、分析综合、灵活应用;要求熟悉的内容是使学生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基本概念、基本过程、生理意义及其相关的

影响因素,能熟悉其应用范围;要求了解的内容是使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教学大

纲所列课程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但不是都要在课堂内讲授的,可以通过多种

方式教给学生,也可由学生自学。生理学理论教学时数为64学时。

三、学时分配

章节课程内容学时

1绪论1

2细胞的基本功能7

3血液4

4血液循环12

5呼吸5

6消化与吸收5

7能量代谢与体温2

8尿的生成与排出6

9神经系统14

10内分泌6

11生殖2

总计64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特别重视生理学与临床各科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教学

质量。同时适当介绍一些新进展,启发学生智力,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基本内容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生理学的任务重点阐述生理学概念。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一般介绍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器官和系统水平的

研究;整体水平的研究。

内环境与稳态重点阐述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重点阐述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一般介绍非自动控制系统。

重点阐述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控制系统。详细讲解正反馈控制系统。

详细讲解前馈控制系统。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生理功能的三种调节及其特点;正、负反馈的概

念。

熟悉:生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反射弧五个基本环节、反射概念;反馈控制系

统。

了解: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非自动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机层的向环境;生理功能的调节;反馈控制系统。

难点: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4.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医学、生理学均为实验科学,着力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维

方法,培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的能力。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基本内容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般介绍细胞膜的结构概述。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详细讲解单纯扩散。重点阐述膜蛋白介导的跨膜

转运(经载体易化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同

向转运和逆向转运)。一般介绍出胞和入胞。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详细讲解参与G蛋白耦联受体跨膜信号转导

的信号分子(G蛋白耦联受体、G蛋白、G蛋白效应器、第二信使);G蛋白耦联受体

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受体-G蛋白-AC途径、受体-G蛋白-PLC途径)。离子通道受

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自学)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详细讲解细胞的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重点阐述细胞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动

作电位的传导。

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详细讲解1)兴奋和可兴奋细胞;2)组织的兴奋性和阈

刺激。重点阐述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肌细胞的收缩

横纹肌重点阐述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横纹肌的兴奋-收缩耦

联;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一般介绍横纹肌细胞的微细结构。详细讲解横纹

肌的收缩机制。

平滑肌(自学)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组织的兴奋和

兴奋性,兴奋的引起和传导机制,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兴奋-收缩耦联,骨

骼肌收缩的力学分析。

熟悉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骨骼肌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肌肉收缩的机制,骨

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3.教学重点难点

物质的跨膜转运机制、细胞生物电的产生机制以及肌细胞的收缩机制。

4.教学建议

本章特点为概念、理论多,不易理解,故在讲解时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举

例子、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本章为生物电原理的核心部分,

为心肌、神经突触传递等电生理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自学内容: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平滑肌。

第三章血液

1.基本内容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液的组成详细讲解血浆;血细胞。

一般介绍血量。

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般介绍血液的比重;血液的粘度。重点阐述血浆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一般介绍血浆的pH值。

血细胞生理

一般介绍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

红细胞生理一般介绍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详细讲解红细胞的生理特性与

功能。重点阐述红细胞生成的原料及调节。一般介绍红细胞的破坏。

白细胞生理(自学)

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重点阐述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血小板的破坏)(自学)。

生理性止血

详细讲解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血液凝固重点阐述凝血因子;凝血的过程;血液凝固的控制。

纤维蛋白的溶解重点阐述纤溶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纤溶抑制物。

血型与输血原则

详细讲解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红细胞血型重点阐述ABO血型系统①ABO血型的分型,②ABO血型系统的

抗原,③ABO血型系统的抗体,④ABO血型的遗传,⑤ABO血型的鉴定;Rh血型系统

①Rh血型的发现和分布,②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③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

意义。

重点阐述输血的原则。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血细胞比容的概念和血液的理化特性,三种血细胞的数量,红细胞的

生理特性,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原料和因素以及生成调节,血液凝固与抗凝以及纤

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

熟悉生理性止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了解血液的基本组成,血量和血浆的化学成分,造血过程的调节,红细胞

和白细胞的功能。

3.教学重点难点

血浆渗透压,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及其相互的关系,血型及输血原则。

4.教学建议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讲变为主

动的看书、求知。

联系临床病例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学内容:白细胞的生理和血小板的生成、调节和破坏。

第四章血液循环

1.基本内容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重点阐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①去极化

过程,②复极化过程。

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机制重点阐述浦肯野细胞,窦房结细胞①去极化

过程,②复极化过程,③4期自动去极化(■L、D。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征

兴奋性重点阐述影响兴奋性的因素①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水平,②阈

电位水平,③引起0期去极化的离子通道性状;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①有效不应

期,②相对不应期,③超常期;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

自动节律性重点阐述心脏的起搏点①抢先占领,②超速驱动压抑;影响自

律性的因素①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距,②影响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

传导性重点阐述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影响传导的因素①结构因

素,②生理因素(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

体表心电图一般介绍正常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肌的收缩特点详细讲解对细胞外Ca?+的依赖性;“全或无”式收缩。

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

重点阐述心动周期的概念。

心脏的泵血过程重点阐述心室收缩期①等容收缩期,②射血期(快速射血

期、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①等容舒张期,②心室充盈期(快速充盈期、减慢

充盈期)。详细讲解心房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一般介绍心音的产生。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心脏的输出量重点阐述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每分心输出量和心指数。

心泵功能的贮备

搏出量贮备重点阐述收缩期贮备;舒张期贮备。

重点阐述心率贮备。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重点阐述前负荷静脉回心血量①心室充盈期的持续时间,②静脉回流速度,

③心包内压,④心室顺应性;射血后心室内的剩余血量。

重点阐述后负荷。

重点阐述心肌收缩能力。

重点阐述心率。

血管生理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一般介绍弹性贮器血管;分配血管;毛细血管前阻力血

管;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交换血管;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容量血管;短路血管。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般介绍血流量和血流阻力

重点阐述血压。

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动脉血压重点阐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影响动脉血压的因

素①心脏每搏输出量,②心率,③外周阻力,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⑤循环

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动脉脉搏(自学)。

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静脉血压重点阐述中心静脉压。一般介绍外周静脉压。

详细讲解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

静脉血流一般介绍静脉对血流的阻力。重点阐述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①体循环平均充盈压,②心脏收缩力量,③体位改变,④骨骼肌的挤压作用,⑤呼吸

运动。

微循环

一般介绍微循环的组成。

一般介绍毛细血管壁的结构和通透性。

一般介绍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交换面积。

一般介绍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

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式(自学)

组织液的生成

重点阐述组织液的生成。

详细讲解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自学)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重点阐述心脏的神经支配①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②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③支配心脏的肽能神经元;血管的神经支配①缩血管神

经纤维,②舒血管神经纤维(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脊髓

背根舒血管神经纤维,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心血管中枢重点阐述延髓心血管中枢①缩血管区②舒血管区③传入神

经接替站④心抑制区一般介绍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心血管反射重点阐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①动脉压力感受

器,②传入神经和中枢联系,③反射效应,④生理意义。详细讲解心肺感受器引

起的心血管反射。一般介绍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形式(自学)

体液调节

重点阐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重点阐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详细讲解血管升压素。

一般介绍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舒血管物质和缩血管物质),激肽释放

酶一激肽系统,心房钠尿素。

局部血流调节(自学)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自学)

器官循环

冠脉循环详细讲解冠脉循环的解剖特点。重点阐述冠脉血流的特点;冠脉血

流量的调节①心肌代谢水平对冠脉血流量的影响,②神经调节,③激素调节。

肺循环脑循环(自学)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心脏的泵血功能及调节,各类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形成机制,心肌

的电生理特性。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

因素,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冠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熟悉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

3.教学重点难点

心肌的力学机制和心泵功能的评价,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离子基

础,动脉血压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4.教学建议

注意与细胞生物电一章内容联系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将心肌细胞的电生理

活动与心脏的正常功能活动挂靠加深心脏功能的理解。联系心脏瓣膜病加深理解心

动周期中心室腔内压力变化、瓣膜开、关及血液在心腔内流动方向。

自学内容:动脉脉搏;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式,淋巴液的生成

和回流;局部血流调节;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肺循环;脑循

环。

第五章呼吸

1.基本内容

肺通气

肺通气原理

肺通气的动力一般介绍呼吸运动①呼吸运动的过程,②呼吸运动的形式(腹

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重点阐述肺内压;胸膜腔内压。

肺通气的阻力重点阐述弹性阻力和顺应性①肺弹性阻力和顺应性(肺静态

顺应性曲线、比顺应性、肺弹性阻力来源),②胸廓弹性阻力和顺应性,③肺和胸廓

的总弹性阻力和顺应性。一般介绍非弹性阻力①跨壁压,②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

向放射状牵引作用,③自主神经对气道管壁平滑肌舒缩活动的调节作用,④化学因素

的影响。

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肺容积和肺容量重点阐述肺容积①潮气量,②补吸气量和吸气贮备量,③补

呼气量和呼气贮备量,④残气量;肺容量①深吸气量,②功能残气量,③肺活量、

用力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④肺总量。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重点阐述肺通气量;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呼吸功(自学)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

气体的扩散重点阐述气体的分压差;气体分子量和溶解度;扩散面积和距离;

温度。

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详细讲解呼吸气和肺泡气的成分和分压;

血液气体和组织气体的分压(张力)。

肺换气

一般介绍肺换气过程。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重点阐述呼吸膜的厚度;呼吸膜的面积;通气/血流比值。

一般介绍肺扩散容量。

组织换气(自学)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般介绍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氧的运输

一般介绍Hb的分子结构。

详细讲解Hb与02结合的特征。

重点阐述氧离曲线氧离曲线的上段;氧离曲线的中段;氧离曲线的下段。

重点阐述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pH和PCO?;温度;2,3-二磷酸甘油酸;其他因

素。

二氧化碳的运输

CO?的运输形式重点阐述碳酸氢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详细讲解CO?解离曲线。

重点阐述与Hb的结合对CO?运输的影响。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重点阐述呼吸中枢(脊髓、低位脑干、高位脑)。

详细讲解呼吸节律的形成。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重点阐述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①化学感受器,②CO2、H'

和对呼吸的调节,③CO?和0?在调节呼吸中的相互作用;肺牵张反射①肺扩张反

射,②肺萎陷反射。一般介绍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自学)。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基本肺容积、肺容量和肺通气量,肺换气的原理及其

影响因素,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的概念,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呼吸的反射性

调节,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熟悉:。2和CO?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呼吸中枢,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

了解:呼吸的概念及其三个环节。

3.教学重点难点

肺通气、肺换气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原理及影响因素。呼吸节律

的形成。

4.教学建议

可多结合临床疾病,学生会感到生理对他将来的医学生涯多么重要,也调动了

学生的求知欲。

自学内容:组织换气,呼吸功,防御性呼吸反射:咳嗽反射、喷嚏反射。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1.基本内容

概述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般介绍一般生理特性。

电生理特性详细讲解静息电位;慢波或基本电节律;动作电位。

一般介绍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详细讲解1.内在神经。2.外来神经。

消化器官功能活动的激素调节一胃肠激素

口腔内消化(自学)

胃内消化

胃液及其分泌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重点阐述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碳酸氢盐;内

因子

胃液分泌的调节重点阐述刺激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①乙酰胆碱,②促胃

液素,③组胺;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①头期胃液

分泌,②胃期胃液分泌,③肠期胃液分泌;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

胃的运动及其控制

一般介绍胃的运动

胃的排空详细讲解胃内容物促进胃排空十二指肠内容物抑制胃排空。

呕吐(自学)

小肠内消化

胰液的分泌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重点阐述蛋白水解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

胰液分泌的调节一般介绍头期胰液分泌;胃期胰液分泌;肠期胰液分泌

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胆汁成分和作用重点阐述成分;作用。

一般介绍胆汁分泌、排出与胆囊的作用、胆汁分泌与排放的调节。

一般介绍小肠液的分泌

小肠的运动

小肠的运动形式一般介绍分节运动;蠕动;移行性复合运动。

回盲瓣的功能(自学)

小肠运动的调节(自学)

大肠内消化(自学)

吸收

吸收过程概述

一般介绍吸收的部位

吸收的途径与机制详细讲解吸收的途径①跨细胞途径,②细胞旁途径;吸

收的机制①被动转运,②主动转运,③入胞和出胞。

小肠的吸收功能

重点阐述糖的吸收、蛋白质的吸收、脂类的吸收。

一般介绍水的吸收、无机盐的吸收、维生素的吸收。

大肠的吸收功能(自学)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胃液、胰液和胆汁的分泌及其调节,胃的排空及其控制,小肠内主要营养

物质的吸收。

熟悉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胃肠神经支配及其作用,胃肠激素及其作

用。

了解:消化的两种方式,大肠内消化。

3.教学重点难点

胃液、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这些消化液分泌的调节机

制;胃的排空及其控制;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4.教学建议

联系临床病例即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学内容:口腔内消化;呕吐;回盲瓣的功能;大肠内消化和吸收。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1.基本内容

能量代谢

食物的能量转化

一般介绍三磷酸腺甘的合成与分解是体内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环节。

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能量转化重点阐述糖;脂肪;蛋白质。

能量代谢的测定

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基本概念重点阐述1)食物的热价;2)食物的氧热价;

3)呼吸商。

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一般介绍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耗。2量和CO?

产生量的测定方法①闭合式测定法,②开放式测定法。

重点阐述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重点阐述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的概念

体温及其调节

体温

一般介绍表层体温和深部体温。

体温的正常变动(自学)

皮肤温度和平均体温(自学)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产热过程重点阐述主要的产热器官;机体的产热形式①战栗产热②非战

栗产热。

散热过程重点阐述散热的方式①辐射,②传导,③对流,④蒸发(不感蒸

发、发汗);汗液;汗腺与汗腺活动;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

体温调节

温度感受器详细讲解外周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

详细讲解体温调节中枢。

详细讲解温度调定点学说。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食物热价,氧热价,呼吸商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

基础代谢率,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熟悉:体温调节机制。

了解: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是体温调节机制

4.教学建议

本章教学难度不大,考虑可以让学生自学,辅以指导。

自学内容: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皮肤温度和平均体温。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

L基本内容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肾的功能解剖

一般介绍肾单位的构成、球旁器、滤过膜的构成、肾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

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详细讲解肌源性机制;管-球反馈。

一般介绍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重点阐述有效滤过压

重点阐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血浆胶体渗

透压、肾血浆流量、滤过系数)。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详细讲解肾小管与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

Na\C「和水的重吸收重点阐述近端小管;髓祥;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详细讲解HC03-的重吸收和的分泌。

详细讲解NH:,的分泌与H‘、HCCV的转运。

重点阐述K,的重吸收和分泌。一般介绍钙的重吸收和排泄。

重点阐述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详细讲解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生成的调节

一般介绍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血管升压素

重点阐述体液渗透压,重点阐述血容量。一般介绍其他因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一般介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组成成分。

重点阐述血管紧张素n的功能。

重点阐述醛固酮的功能。

一般介绍肾素分泌的调节肾内机制;神经机制;体液机制。

一般介绍心房钠尿肽、其他激素

清除率(自学)

尿的排放一般介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详细讲解排尿反射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尿生成(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尿生成的调节。

熟悉肾血液循环的特征及肾血流量的调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机制。

了解尿的生成和排出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意义,排尿反射。

3.教学重点难点

尿生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尿生成的调节,肾小管与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

能;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4.教学建议

本章需多准备相关的图片作素材。

自学内容:血浆清除率。

第九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1.基本内容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

神经元

一般介绍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神经纤维的轴浆

运输,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自学)

神经元的信息传递

突触传递

经典的突触传递重点阐述突触的微细结构;突触的分类;突触传递的过程;

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一般介绍突触传递的调节;突触传递的

可塑性。

一般介绍非定向性突触传递;一般介绍电突触传递

神经递质和受体

神经递质一般介绍递质的鉴定;调质的概念;递质的共存;递质的代谢。

受体重点阐述受体的概念。一般介绍受体的分类;突触前受体。

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重点阐述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

素及其受体。一般介绍多巴胺及其受体;5-羟色胺及其受体;组胺及其受体;氨基

酸类递质及其受体;神经肽及其受体;噪吟类递质及其受体;其他可能的递质。

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

一般介绍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一般介绍单线式联系;辐射和聚合式联系;链锁式和

环式联系。

一般介绍局部回路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回路。

重点阐述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中枢抑制重点阐述突触后抑制①传入侧支性抑制,②回返性抑制;突触前

抑制。

详细讲解中枢易化。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

一般介绍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一般介绍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躯体感觉的中枢分析

传入通路详细讲解丘脑前的传入系统;丘脑的核团。重点阐述感觉投射系统。

大脑皮层代表区一般介绍体表感觉代表区;本体感觉代表区。

躯体感觉一般介绍触-压觉;本体感觉;温度觉;痛觉。

内脏感觉的中枢分区

一般介绍传入通路与皮层代表区。

内脏感觉一般介绍内脏痛的特点;体腔壁痛。重点阐述牵涉痛。

一般介绍特殊感觉的中枢分析

眼的视觉功能

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一般介绍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征。

详细讲解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

重点阐述眼的调节晶状体的调节;瞳孔的调节;双眼球会聚。

详细讲解眼的折光能力异常近视;远视;散光。

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一般介绍视网膜的结构特点。重点阐述视网膜的两种换能系统。

视感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重点阐述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视杆细胞的感受

器电位。

一般介绍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视网膜的信息处理(自学)

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详细讲解视力。暗适应和明适应。

视野,视后像和融合现象,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自学)

耳的听觉功能

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一般介绍外耳的功能。重点阐述中耳的功能。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重点阐述气传导;骨传导。

内耳(耳蜗)的功能

一般介绍耳蜗的结构要点。

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重点阐述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详细讲解毛细胞兴

奋与感受器电位。

耳蜗的生物电现象详细讲解耳蜗内电位;耳蜗微音器电位。

听神经动作电位(自学)

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和适宜刺激

一般介绍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详细讲解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生理功能。

前庭反射

详细讲解前庭姿势调节反射,自主神经反应。

详细讲解眼震颤。

其他感受器的功能(自学)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

一般介绍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

一般介绍运动单位

姿势的中枢调节

脊髓的调节功能重点阐述脊休克;脊髓对姿态的调节①对侧伸肌反射,②

牵张反射③节间反射。

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重点阐述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详细讲解脑干对

姿势的调节①状态反射,②翻正反射。

躯体运动的中枢调节

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重点阐述大脑皮层运动区;运动传导系统及其功能。

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一般介绍新纹状体的功能结构与细胞;直接通路

和间接通路。详细讲解与基底神经节损害有关疾病①肌紧张过强而运动过少性疾

病,②肌紧张不全而运动过多性疾病;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一般介绍小脑的分区与纤维投射;小脑皮层的神经元回

路。详细讲解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详细讲解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

重点阐述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重点阐述紧张性支配;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对自主神经作用的影响;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自学)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详细讲解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对腺垂体和神经

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生物节律控制;其他功能。

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般介绍边缘叶和边缘系统;新皮层。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自学)

觉醒、唾眠与脑电活动

脑电活动

脑电图一般介绍脑电图的波形;脑电波形成的机制。

一般介绍皮层诱发电位。

觉醒与睡眠

一般介绍觉醒状态的维持。

睡眠的时相和产生机制重点阐述慢波睡眠;异相睡眠。

脑的高级功能

学习与记忆

学习的形式详细讲解非联合型学习;联合型学习。

详细讲解人类的条件反射和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记忆的形式,遗忘。学习和记忆的机制(自学)

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一般介绍优势半球和皮层功能的互补性专门化。

重点阐述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

大脑皮层的其他认知功能,两侧大脑皮层功能的相关(自学)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经典突触的微细结构,突触传递过程,突触

后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突触的抑制和易化,突触传递的特征,神经递质和受体的

概念及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递质受体系统,兴奋在中枢传布的特

征,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原理,眼

震颤及其生理意义。睡眠的时相。

熟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感受原理,神经系统对姿势、躯体

运动、内脏活动,脑的高级功能。

了解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非突触性

化学传递,皮层诱发电位和脑电图,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嗅觉、味觉和皮肤

感觉,觉醒与睡眠的机制。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突触的传递过程,突触后电位产生原理;主要外周神经递质及其受

体,胆碱能和肾上腺能

纤维;突触抑制;感觉投射系统;脊髓的运动功能,小脑的功能;自主神经

结构特征与功能特征,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原理,眼震颤。

难点是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耳蜗的感音机制和前庭器官对直线加速度和

角加速度的感受机制,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及其可

能机制。

4.教学建议

本章内容较多,应注意教材的取舍

自学内容:神经胶质细胞;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

调节;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记忆的形式,遗忘。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

层的其他认知功能,两侧大脑皮层功能的相关。

第十章内分泌

1.基本内容

概述

激素及其作用

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重点阐述激素的概念。详细讲解激素的作用方式。

激素的分类(按化学性质分)一般介绍含氮激素;类固醇激素;固醇类激素;

脂肪类衍生物。

重点阐述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激素作用的机制

含氮激素——第二信使学说详细讲解G蛋白耦联受体途径;酶耦联受体途径。

类固醇激素——详细讲解基因表达学说基因调节机制;非基因调节机制。

详细讲解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和垂体的内分泌

下丘脑调节肽

详细讲解九种下丘脑调节肽。

腺垂体激素

生长激素重点阐述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生长,②促进代谢;详细讲

解生长激素的作用机制;重点阐述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

一般介绍催乳素。

促黑激素(自学)

神经垂体激素一般介绍血管升压素,催产素。

甲状腺的内分泌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重点阐述甲状腺腺泡聚碘。

重点阐述碘的活化。

重点阐述酪氨酸的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一般介绍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释放、转运与代谢。

甲状腺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