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3(共247题)_第1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3(共247题)_第2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3(共247题)_第3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3(共247题)_第4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3(共247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3(共7套)(共247题)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第1套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跟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而不是不反应。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N2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Fe3+的价电子排布式3d5,故C正确;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故D正确。3、下列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溶液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MnO4-为紫色,不是无色透明溶液,故A错误;Fe2+与OH-不能共存,故B项错误;C项各离子可以共存;D项Al3+与HCO3-可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4、下列试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稀硝酸与过量的Fe粉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NO气体和水,无Fe3+生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B项,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错误;C项,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现象错误;D项,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镁足量是关键信息),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沉淀的自发转化应该由溶解度小的沉淀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5、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与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为一1价)()。标准答案:B,D知识点解析:A项,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NaBH4是还原剂,故A错误;B项,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NaBH4是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水是氧化剂,故B正确;C项,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硼元素化合价不变,故C错误;D项,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NaBH4中的氢元素,被氧化,水中的氢元素被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中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数值相同,物质的量之比为1:1,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故D正确。6、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C项,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Ag+4H++NO3-=3Ag++NO↑+2H2O,故选C。7、短周期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W元素和Z元素同主族,且Z元素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由题意可知R为碳,W为氧,X为钠,Y为铝,Z为硫。A项,W与X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为Na2O、Na2O2,其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正确;B项,氰化铝属于良性氰化物,正确;C项,W的氢化物为H2O,Z的氢化物为H2S,稳定性H2O>H2S,错误;D项,硫、氮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错误;故选CD。8、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该装置是电解池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该装置将光能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B项,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阴极,而电解池中氢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H+从阳极b极区向阴极a极区迁移,故B正确;C项,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6CO2+8H2O2C3H8O+9O2,即生成9mol的氧气,阴极有6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也就是1mol的氧气,阴极有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所以被还原的二氧化碳为29.3g,故C错误;D项。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故D错误;故选B。9、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的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点①反应后溶液是CH3COONa与CH3COOH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根据物料守恒则2c(Na+)=c(CH3COOH)+c(CH3COO-),故A项正确;点②处滴入的NaOH恰好与CH3COOH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OH-)=(Na+)+c(H+),所以B项错误;点③所得溶液显碱性.NaOH溶液过量,OH-除了水电离产生的之外主要是由NaOH电离所得,所以c(CH3COO-)+c(H+)<c(OH-),C项错误;整个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OH-)>c(Na+),D项错误。10、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2NO(g)+2CO(g)=N2(g)+2CO2(g)△H<0,在一定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器中充入0.2molNO和0.5molCO,5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2的物质的量为0.06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只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B项,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稀有气体,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故B错误;C项,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故C正确;D项,0~5min内,N2的平均速率==2.4×10-3mol.L-1.min-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NO)=2v(N2)=4.8×10-3mol.L-1.min-1,故D错误。二、填空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11、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1)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燃料,工业上可用H2和化合物来制配,已知①2H2(g)+O2(g)=2H2O(g)△H=一484kJ/mol②2CO(g)+O2(g)=2CO2(g)△H=一566kJ/mol③2CH3OH(g)+3O2(g)=2CO2(g)+4H2O(g)△H=一1302kJ/mol请写出用H2(g)和CO(g)制备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甲醇可用于制取甲醚。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①容器I反应速率: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容器Ⅲ。②b=________。③计算2CH3OH(g)CH3OCH3(g)+H2O(g)在387℃时的平衡常数:_______。④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写字母选项)。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H3OCH3的含量不变C.单位时间内生成CH3OH与CH3OCH3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D.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FORMTEXT标准答案:(1)2H2(g)+CO(g)=CH3OH(g)△H=一116kJ/mol。(2)①小于;②0.16;③4;④BC。知识点解析:(1)①×2+②一③得到:4H2(g)+2CO(g)=2CH3OH(g)△H=一484×2+(一566)一(一1302)kJ/mol。两边都除以2,得到:2H2(g)+CO(g)=CH3OH(g)△H=一116kJ/mol。(2)①容器I起始物浓度小于容器Ⅲ,所以容器I的反应速率较容器Ⅲ的小。②I和Ⅲ是等效平衡,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比相同,所以a=b=0.16。③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平衡时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4.mol、0.08mol、0.08mol,代入表达式,得到K=4。④A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始终相等,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B项,平衡后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c(CH3OCH3)不变,说明各组分浓度都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C项,单位时间内生成CH3OH与CH3OCH3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D项,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总质量也不变,故该反应任何时刻各组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是不变的,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错误。12、已知为合成某种液品材料的中间体M,有人提出如下不同的合成途径:(1)常温下,下列物质与A发生反应的有________(填序号)。A.苯B.Br2/CCl4C.乙酸乙酯D.KMnO4/H+溶液(2)M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由C→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3)检验B中是否含有C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写一种试剂名称)(4)物质B也可由C10H13Cl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C10H13Cl的结构式为_______。(5)C的一种同分异结构体E具有如下特点:a.分子中含有OCH2CH3b.苯环上只有两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写出E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1)BD。(2)羟基;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3)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知识点解析:由合成流程可知,A→M发生一CHO和C=C的加成反应,B→M为苯环的加成反应,结合信息可知,D→C发生取代反应,C为CH3CH2CH2C6H4CHO,名称为对丙基苯甲醛,C→B为一CHO的加成反应.(1)A中含C=C,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C、一CHO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故答案为:BD;(2)由结构简式可知.M中含一OH,名称为羟基,C→B为一CHO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3)C中含有一CHO,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4)分子式为C10H13Cl的卤代烃在:NaOH溶液中水解生成,则可推知该卤代烃的结构简式为;(5)由题中所述条件可得。E为.则E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实验室可用NH4Cl溶液、盐酸、NaClO2(亚氯酸钠)溶液为原料制备ClO2,其流程图如下:(1)写出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2)除去ClO2中的NH3可能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A.饱和食盐水B.碱石灰C.浓硫酸D.水(3)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量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质最适宜的是_______。A.明矾B.碘化钾C.盐酸D.硫酸亚铁(4)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l-、ClO-(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①D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②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FORMTEXT标准答案:(1)NH4Cl+2HClNCl3+3H2↑;(2)C;(3)D;(4)①ClO4-,②3ClO-(aq)=ClO3-(aq)+2C-(aq)△H=一117KJ/mol。知识点解析:(1)电解氯化铵和盐酸混合溶液时,根据流程图知生成氢气和NCl3,其电解反应方程式为:NH4Cl+2HClNCl3+3H2↑,(2)A项,ClO2易溶于水,不能利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氨气,故A错误;B项,碱石灰不能吸收氨气,故B错误;C项,浓硫酸可以吸收氨气,且不影响ClO2,故C正确;D项,ClO2易溶于水,不能利用水吸收氨气,故D错误。(3)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A、C均不能还原亚氯酸盐,B中KI具有还原性但氧化产物不适合饮用水使用,只有D中Fe2+将ClO2-还原成Cl-,Fe2+被氧化为铁离子,且铁离子水解生成胶体可净化饮用水.则最适宜的是D。(4)①D微粒中Cl元素化合价为+7,则+7+(一2)x=一1解得x=4,故D为ClO4-。②B→A+C发生反应:3ClO-=ClO3-+2Cl-,根据离子能量可知,反应热△H=63kJ/mol+2×0kJ/mol一3×60kJ/mol=一117kJ/mol.故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3-(aq)+2Cl-(aq)△H=一117kJ/mol。14、已知FeSO4.7H2O晶体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如下图装置经组装后,可用来检验上述反应中所有的气体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填各装置数字)为:_________。(2)用于检验SO2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的数字),确认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3)利用装置③可以确认的产物是:_______;装置③中的甲溶液可选_________(填序号):A.足量澄清石灰水B.足量氯化钡溶液C.足量硝酸钡溶液(4)二氧化硫气体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请写出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5)鉴定Na2CO3溶液中存在Na2SO3,请简要描述鉴定过程:____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1)④①③②⑤。(2)②;无水硫酸铜变蓝。(3)SO3;B。(4)2MnO4+5SO2+2H2O=2Mn2++SO42-+4H+。(5)加入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知识点解析:(1)FeSO4.7H2O晶体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蒸气。首先应该检验水蒸气,然后检验三氧化硫,然后检验二氧化硫.最后剩余气体进行尾气处理。(2)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因而检验二氧化硫通常用品红溶液,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遇水会变蓝,因而常用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检验水蒸气。(3)实验装置(1)检验水,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故装置③就是用来检验三氧化硫的,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吸收二氧化硫妨碍二氧化硫的验证,因而不选足量硝酸钡溶液,选B。(4)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适当加水、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三、教学分析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版本教材部分内容实验4-7把盖有胶塞、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观察试管内水面的上升。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时,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在试管里保留1/3的溶液。滴入1一2滴品红溶液。振荡,观察颜色变化。加热试管,再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你是否闻到什么气味?实验中,品红溶液被二氧化硫漂白,因此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因此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辫日久又变成黄色。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杀菌、消毒等。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厂商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食用这类食品,对人体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材料二]下列是两位教师对[材料一]内容课题教学设计片段设计一环节1:依据SO2对环境的污染资料认识SO2的物理性质。情景:播放—段有关SO2形成酸雨及酸雨对人类危害的视频资料。学生根据视频资料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预测:SO2易溶于水,是一种无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将一试管SO2倒扣于水槽中,观察到水几乎充满整个试管,说明SO2易溶于水。环节2:依据烟气脱硫原理并结合化学反应规律推测SO2的化学性质。情景:介绍广东台山电厂采用烟气脱硫技术减少SO2排放的原理:SO2+Ca(OH)2=CaSO3+H2O,2CaSO3+O2=2CaSO4学生推测性质:SO2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说明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CaSO3与SO2中的S元素均为+4价,价态居中,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学生设计实验验证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以及氧化性和还原性。环节3:从生活实例中了解SO2的漂白性。情景1:2004年12月2日中国质量报刊登一则题为“白木耳白得稀奇消费者小心上当”的报道: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对银耳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中,21种银耳产品均被检出化“硫”.其原因是生产商和经销商为了迎合消费者“银耳越白越好”的心理,使用大剂量SO2熏蒸银耳,使之由天然的淡黄色变为白色。学生推测:SO2具有漂白性。情景2:生活中SO2漂白的纸张、草帽日久又变黄,尤其是见光、受热发黄越快。学生推测:SO2的漂白性是不稳定的。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推测。环节4:应用SO2的性质探讨酸雨的形成与防治。学生根据SO2的性质分析猜测酸雨形成过程,讨论酸雨的危害及治理酸化了的湖泊的措施.设计二环节1:SO2的物理性质。学生观察集气瓶中SO2的颜色、状态,扇闻气味,做水溶性实验,总结SO2的物理性质。环节2:SO2的化学性质。(1)学生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化合价的角度预测SO2的性质。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书写落实相关反应方程式。(2)教师演示SO2与品红溶液反应的实验,讲解SO2的漂白性。环节3:酸雨的危害及其防治。教师讲解SO2形成酸雨的途径,学生讨论酸雨的危害。问题:(1)依据材料一,写出该片段内容的教学目标。(2)对材料一“实验4—7”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3)依据材料二,分析两者设计的特点。标准答案:(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②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氧化性和还原性、化学特性等;②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②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2)(3)①设计一中,教师使用真实情景作素材,立足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从中提出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将知识与思维方法的学习与问题解决融为一体。其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感受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是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学。设计二中,教师纯粹是为了讲授知识,只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涉及很少。②情境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从而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境教学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进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化学实验、化学史、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经验等为素材。选取素材时,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所处模块的功能定位,不同模块对教学素材的复杂程度、功能价值的要求也不同;其次,素材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再次,对于同一教学目标,可以选取不同的素材,促进学生思想方法的建构;最后,素材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A、孟子B、维果斯基C、弗洛伊德D、洛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可能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2、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的认识。A、精神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神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这种思潮在18、19世纪的西方占据上风。因此,答案为D。3、已知甲醛(HCHO)分子中的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平面上的是()。A、

B、

C、

D、

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已知甲醛的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提示了羰基的碳原子所连接的3个原子(或原子团)也是共平面的。因此,苯环(本身是共平面的1个环)有可能代替甲醛的1个H,OH也有可能代替甲醛的1个H,B、C都可能同在一个平面上;乙烯的6个原子是共平面的,苯环代替了1个H,可以共平面;苯乙酮由于CH3中的C位于四面体的中心,3个H和羰基的C位于四面体的顶点,不可能共平面,应选D项。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O的质量是32gB、OH-的摩尔质量是17gC、1molH2O的质量是18g/molD、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应为g/mol,质量的单位应为g,故B、C错误。A选项中1mol氧原子的质量应为16g。正确答案为D。5、“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此话隐喻影响人的发展因素是()。A、教育B、遗传C、环境D、人的主观能动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意思是丝原本是白色的,把它放到青色的染缸中,白丝就变成丁青色;把它放到黄色的染缸中,就又变成了黄丝。说明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很明显的。6、根据关键一步反应确定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哪一类型?()C6H6+CH3COClC6H5COCH3A、亲电反应B、亲核反应C、自由基反应D、周环反应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该反应为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有机物A县摄常用的食用油抗氧化剂,分子式为C10H12O5,可发牛如下转化: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分子中只含一个甲基。C的结构可表示为(其中:一X、一Y均为官能团)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7、C中含有的官能团一X的名称为()。A、羟基B、羧基C、醛基D、烷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分子中只含一个甲基,能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则B为1一丙醇,即CH3CH2CH2OH,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丙烯,即D为CH3CH=CH2,高分子化合物E为聚丙烯,C能和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一定含有羧基,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一定含有酚羟基,所以C为,B和C是A发生酯的水解反应得到的产物,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所以官能团一X的名称为羧基。8、反应④的反应类型为()。A、消去反应B、取代反应C、加聚反应D、酯化反应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B为CH3CH2CH2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物质D为CH3CH=CH2,D发生加聚反应生成E:,故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9、从分子结构上看,A作为食用油抗氧化剂的主要原因是()。A、含有苯环B、含有羰基C、含有酚羟基D、含有羧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苯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来确定,A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分子中有酚羟基。10、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要求:①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种。A、1B、2C、3D、4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1、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跟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而不是不反应。二甲醚和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以CH4和H2O为原料制备二甲醚和甲醇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据此回答问题:12、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为100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H>0;将1.OmolCH4和2.0molH2O(g)通入该密闭容器10min时有0.1molCO生成,则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ν(H2)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ν(CO)==0.0001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ν(H2)=3v(CO)=3×0.0001mol/(L.min)=0.0003mol/(L.min)。1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A项,任何状态下,ν生成(CH3OH)=ν消耗(CO),A错误;B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自始至终都不改变,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B错误;C项,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反应即达平衡,故C正确;D项,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故D正确;本题选CD。14、1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A项,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少,但c(H2)增大,故A错误;B项,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C项,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2OH的物质的量增加,故C正确;D项,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少,但浓度增大,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多,故有c(H2)/c(CH3OH)减小,故D正确。本题选CD。15、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若SO3全部转化为SO2和O2,则SO2为0.4mol/L,O2为0.2mol/L;若SO2和O2全部转化为SO3,则SO3为0.40mol/L,但是对于可逆反应来说,每一种物质均不能完全转化,所以A、D选项错误。C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可能同时减小,C项错误。故本题选B。三、填空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完成下列反应:16、HOOCCH2CH2COOH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CH3COCH3+NH2OH→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CH3)2=N-O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CH3CH2I+NaCN→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CH3CH2CN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C2H5NO2+Br2______CH2=CHC(CH3)=CH2+CH2=CHCOOCH3→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工业上常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其过程包括氨的催化氧化(催化剂为铂铑合金丝网)、一氧化氮的氧化和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请回答下列问题:20、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4NH3+5O24NO+6H2O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原料气中空气必须过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提高氨和一氧化氮的转化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将铂铑合金做成薄丝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增大单位质量的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为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了提高水对二氧化氮的吸收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答2项)。FORMTEXT标准答案:3NO2+H2O=2HNO3+NO;加压、降温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推断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有关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通常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请回答下列问题:2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标准答案:4HCl(浓)+MnO2MnCl2+Cl2↑+2H2O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标准答案:61-+C1O3-+6H+=3I2+Cl-+3H2O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标准答案:2H2O22H2O+O2↑(也可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sp=7.0×10-9。将等体积的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若D的浓度为1×10-2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标准答案:5.6×10-4mol.L-1知识点解析:首先得破框图,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一般可预测为碘单质,可推得C物质为氯气,则A为盐酸、B为二氧化锰;E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取H,则E为氯酸钾、H为氧气;F为氯化钾;于是D一定为碘化钾。所以推出A盐酸、B二氧化锰、C氯气、D碘化钾、E氯酸钾、F氯化钾、G碘、H氧气。五、综合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金属冶炼和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28、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________。a.Fe2O3b.NaClc.Cu2Sd.Al2O3标准答案:b,d;知识点解析:NaCl与Al2O3冶炼需要用电解法,Fe2O3与Cu2S可以用热还原法。29、辉铜矿(Cu2S)可发生反应2Cu1S+2H2SO4+5O2==4CuSO4+2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当1molO2发生反应时,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向CuSO4溶液中加入镁条时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________。标准答案:Cu2S;4;氢气;知识点解析:在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到+2,S元素由一2升高到+6,Cu2S做还原剂,当有1molO2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为4mol,由于Cu2+水解呈酸性,加入镁条时,镁与H+反应生成了氢气。30、右图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_______(填a或b)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若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则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标准答案:a;NO3-+3e-+4H+==NO↑+2H2O;知识点解析:电解精炼时,不纯金属做阳极,这里就是a极.b电极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了红棕色气体是NO2,电极反应:NO3-+e-+2H+==NO2↑+H2O31、为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将银器置于铝制容器里的食盐水中并与铝接触,Ag2S转化为Ag,食盐水的作用为______。标准答案:做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知识点解析:做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六、实验探究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根据硫化氢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完成下列填空。32、若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制取气体的原料可选用______。A.稀硫酸与硫化亚铁B.稀硝酸与硫化亚铁C.稀硫酸与硫化钠D.稀盐酸与硫化亚铁标准答案:A,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3、现要组装一套可以控制硫化氢气体产生速率的装置,请在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______(填编号)。标准答案:②③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4、如下图,在一个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品红稀硫溶液,点燃硫化氢气体。在火焰自动熄灭后,停止通入气体,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标准答案:品红溶液褪色,瓶壁有淡黄色粉末和无色的小液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5、在上述集气瓶中继续通入硫化氢气体,振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标准答案:SO2+2H2S=3S↓+2H2O;变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6、点燃不纯的硫化氢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为了防止意外,可连接一个安全装置。下图的装置能起到此作用的是______。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7、已知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4.3%~45.5%时会发生爆炸。当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30%时,其爆炸产物是______。标准答案:S、H2O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七、验证实验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38、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_________。标准答案: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恢复原色知识点解析:检验SO2常用品红溶液。39、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图。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f。装置D的作用是____,装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标准答案:decb防止倒吸吸收多余的SO2(或处理尾气)知识点解析:发生装置中生成的SO2经干燥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在制备有毒气体时应连接尾气处理装置,SO2在NaOH溶液中的溶解量较大,故E中NaOH溶液的作用就是吸收多余的SO2,D为安全瓶,防止倒吸。40、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______,充分反应后,经________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标准答案:铁屑过滤知识点解析:溶液X中主要成分是硫酸铁,加入过量铁粉转化成硫酸亚铁,然后过滤出多余铁粉,得硫酸亚铁溶液。41、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______。标准答案:将小片pH试纸放在点滴板(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低(小)知识点解析:若溶液Z的pH偏小,则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就会偏低。八、计算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在2L密闭容器中,放入0.4molA和0.6molB,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p,放入催化剂(体积忽略)发生反应:2A(g)+3B(g)xC(g)+2D(g),amin后,容器中C(A)=0.1mol.L-1。42、若温度和压强均未改变,则v(B)=______;x=______。标准答案:0.15/amol.L-1.min-1;3知识点解析:(1)反应前,A的浓度为0.2mol.L-1故v(A)=(0.2mol.L-1-0.1mol.L-1)/(amin)=0.1/amol.L-1.min-1,又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有:v(A):v(B)=2:3,所以v(B)=3/2v(A)=0.15/amol.L-1.min-1。又知amin内A的转化量为0.4mol--0.Imol.L-1×2L=0.2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求出X。若温度、压强不变,n1/n2=P1/P2,则有:解得x=3(2)若温度不变,压强变为9/10p,同理有:P/(9/10p),解得x=2则v(C)=v(A)=0.1/amol.L-1.min-143、若温度不变,压强变为9/10p,则V(C)=______;x=______。标准答案:0.1/amol.L-1.min-1;2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论述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44、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标准答案: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学习动机本身的强弱;二是学习者行为的质量。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应当把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学分析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羟胺(NH2OH)熔点33.05℃,沸点56.5℃,是有机合成上最常用的还原剂,它可看成是NH3中的H被-OH取代,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羟胺盐酸盐(NH2OH.HCl)在工业上用途非常广泛,试回答下列问题:45、羟胺的结构式:标准答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6、羟胺水溶液显弱碱性,写出能体现其碱性的离子方程式:标准答案:NH2OH+H2ONH3OH++OH-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7、羟胺能还原溴化银,同时有氮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标准答案:2NH-OH+2AgBr=N-↑+2Ag↓+2HBr+2H2O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8、酸性条件下羟胺能将硫酸亚铁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标准答案:2Fe2++NH2OH+3H+=NH4++2Fe3++H2O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49、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计划基本特征的是()。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计划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基础性。50、下表为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短周期元素,由元素的化合价可知,W化合价只有一2价,W为氧元素;Z元素化合价为+5、+3、一3,Z处于VA族,原子半径与氧元素相差不大,则Z与氧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则Z为氮元素;X化合价为+2价,应为周期表第ⅡA族元素,Y的化合价为+3价,应为周期表第ⅢA族元素,二者原子半径相差较小,可知两者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由于X、Y的原子半径与W、Z原子半径相差很大,则X、Y应在第三周期,所以X为镁元素,Y为铝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不能溶于弱碱.故不溶于氨水,故A错误;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物是NO,故B错误。氧的非金属性强于氮的,所以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将氮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故C错误;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金属件X>Y,故D错误;故选ABCD。51、某学生为验证暴露在空气的氢氧化钠已经发生部分变质,进行了下列实验,其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有()。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发生变质,生成的是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故A正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滴入稀盐酸,开始没有气体生成,后有气体生成,故B错误: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故C正确;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也可能是生成的氢氧化钠,不能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故D错误。判断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52、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3、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54、明矾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作净水剂。()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明矾水解能生成氢氧化铝胶体,Al(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能力强,可吸附水中悬浮物而净化水。名词解释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55、学校教育标准答案: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6、课程标准答案: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概念。在现代,课程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学校根据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传授进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简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下面是某教师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教学片段实录。学生实验1:在试管A、B中分别加入少量的Na2CO3和NaHCO3(各约1g),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试管。老师提问1:Na2CO3和NaHCO3外观上有什么差别,用手摸摸试管底部,有什么感觉?学生实验2:向实验1中的试管中继续加入10mL的水,用力振荡,再滴入1~2滴酚酞。老师提问2:滴加酚酞之后,两支试管中各有什么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释。问题:57、上述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标准答案:培养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培养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8、从此教学片段分析说明这些实验内容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写出4点)标准答案:①选材与教学目标匹配,将素材与教学目标形成对应关系。②体现综合化和多元化,打破以学科为中心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选题方式。③实验选材凸显改进性和创新性,有助于使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产生想象和推理。有利于教师的引导,同时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④选材体现实验的探究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发展学生的能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9、简述实验2的实验现象。标准答案:试管A和试管B中均出现红色,但是试管A中的红色比试管B中的深。原因为试管A中的碳酸根和试管B中的碳酸氢根均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试管A中溶液的碱性大于试管B中溶液的碱性,试管A中的红色比试管B中的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案例分析(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以下是小马老师设计的《食品中的有机物——乙醇》的教学片断一、教学目标(略)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醇分子结构和性质难点:乙醇分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三、教学方法(略)四、教学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60、上述教学片断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标准答案:讲解法、演示法、谈论法、实验法、讨论法和练习法。知识点解析:导入部分用了讲解法;教师展示无水乙醇实物,学生观察采用的是演示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采用的是谈论法;学生操作模型组合乙醇的可能结构和学生分组实验采用的是实验法;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采用的是讨论法和练习法。61、请写出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标准答案:2Cu+O22CuO知识点解析:铜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乙醇再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乙醛和铜,故铜是催化剂,乙醇上的碳氢键断裂、氧氢键断裂形成醛基。因此要发生此反应醇羟基必须处于末尾碳上,并且碳上有氢。62、从定性实验过渡到定量实验,请你帮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乙醇的可能结构为b,即O—H键断裂。标准答案:准确移取2.9mL乙醇于分液漏斗中,在圆底烧瓶中放入足量的金属钠(注意用量),用带两个孔的橡胶塞塞住瓶口,将分液漏斗插入圆底烧瓶内,用一根U型导管,一端插入圆底烧瓶内,另一端插入盛有红墨水的带瓶塞的集气瓶内(短口进),再用一根U型导管,一端插入红墨水内(长口出),另一端深入量筒内。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乙醇缓缓地流入烧瓶内,待乙醇全部反应完毕,读量筒内红墨水的体积。(注意反应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知识点解析:要确定参加反应的乙醇与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故需要准确移取乙醇的体积,进而求得乙醇的物质的量;生成的氢气的体积等于进入到量筒内的水的体积,进向求得水的物质的量,用红墨水更容易读数。整个反应涉及到气体的体积,因此在实验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教学设计(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以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苏教版)专题2第一单元“氯气的生产原理”部分内容。氯气的生产原理从海水晒盐得到食盐,除去杂质后,不仅可作调料,还可作为工业原料。在19世纪,科学家发明了电解食盐水制取氯气(chlorinegas)的方法,为工业制氯气奠定了基础。观察与思考1.按图2—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接通电源,观察食盐水发生的变化。通电一段时间后,将小试管套在a管上,收集U形管左端产生的气体。2min后,提起小试管,并迅速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检验收集到的气体。(2)取一支小试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从b管导出的气体,观察收集到的气体的颜色。(3)关闭电源,打开U形管左端的橡皮塞,向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2.请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了哪些产物。实验表明,电解食盐水可以得到黄绿色的氯气,同时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溶液,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它是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化学史话氯的发现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C.W.Scheel,1742一1786)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时,把浓盐酸与软锰矿混合一起加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黄绿色气体。MnO2+4HCl(浓)MnCl2+Cl2↑+2H2O这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立即引起舍勒的兴趣,并对它进行了研究。他将制备得到的气体溶解在水中,发现这种气体的水溶液略显酸性,并且还能使花朵、纸张、叶子等有色物质褪色。这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与金属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H.Davy,1778~1829)在详细研究了这种黄绿色气体的性质后确认:这种气体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希腊文意“绿色的”。此后,人们根据上述反应原理,设计了如图2—3所示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氯气。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3、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标准答案:2Cl-+2H2O2OH-+H2↑+Cl2↑。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4、目前氯碱工业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三种,它们各自的特点(见下表)请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标准答案:①隔膜法:使用石棉纤维制成的膈膜隔开阳极,这样既能防止阴极产生的氢气与阳极产生的氯气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而影响烧碱的质量。隔膜法的缺点主要是能耗较高,产品烧碱中会含有杂质食盐,并且细微石棉吸入人的肺内有损健康。②汞法:氢气和氯气在不同室产生。避免氢气与氯气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而影响烧碱的质量,制得的碱液浓度高、质量好、成本低。最大的缺点是会带来汞对环境的污染。③离子膜法:使用能选择通过离子的离子膜,这样既能防止氢气与氯气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而影响烧碱的质量。离子交换膜法在电能损耗、产品质量和解决环境污染等方面都比隔膜法、汞法优越,占地少、生产能力大、能连续生产,被公认是现代氯碱工业的发展方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5、什么是教学设计?请你完成“氯气的生产原理”的教学设计。标准答案: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上课前的具体的准备工作,主要用于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使用、教学过程的安排等等,即确定每节课的具体教案。《氯气的生产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氯气的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制备的原理;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操作、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发生装置、净化装置等。【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提高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通过认识氯气的工业生产原理及产品的利用,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氯气的发生、收集、净化装置的选择。【难点】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三、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谈论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直流电源、U型管、烧杯、铁棒、石墨棒、饱和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图片展示】海水晒盐、每千克海水中几种氯化物的含量柱形图。【讲述过渡】在众多的自然资源中,海水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之一,海水中有极其丰富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现利用。利用海水中富含的氯化物如氯化钠,能获得活泼卤素单质——氯气。环节二:观察讨论,探求新知【引导】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原料选用要廉价、易取,所以海水中的氯化钠成为了生成氯气的一个重要的来源。【设疑】那么我们如何以此为原料制取氯气呢?【演示实验】电解饱和食盐水。【投影】表格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学生活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思考填写表格。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并推写出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过渡】以上是生产氯气的一个简易装置,在实际生产中,电解食盐水常在电解槽中进行。【视频动画】简要介绍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的工作原理以及“氯碱工业”。【过渡】我们已经掌握工业上生产氯气的原理,那么实验室如何制取少量氯气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41页“化学史话氯的发现”。【学生回答】18世纪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时,意外的发现了氯气。实验室就是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图片展示】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的实验装置。【交流讨论】氯气的制备装置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并给出回答。(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环节三:迁移应用,拓展延伸【过渡】同学们,如果实验室要制取纯净、干燥氯气,以上的实验装置能做到吗?若不能做到,请同学们设计一套可行的实验装置。【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得出否定的回答并积极设计实验装置。【视频动画】分析学生的设计,并给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图。【学生活动】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新增加的各部分仪器的作用。环节四:小结作业【课堂小结】回顾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制氯气的原理、方法以及化学方程式。【作业】复习氯气的实验室制备,下节课请同学复述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过程及实验设备。六、板书设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B、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项,使用无磷洗涤剂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与碳排放量无关。C项正确。D项,布朗运动的发现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没有关系。2、某电池反应如下:2Hg(1)+2O2(g)+2H2O(1)→2Hg2+(aq)+4OH-(aq)。当反应平衡时,电池电动势E的值()。A、E>0B、E<0C、E=0D、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反应平衡时,△Gm=0,又因为,所以E=0。3、已知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二价铁或三价铁,同时生成NO,现将14g铁粉溶于1L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NO气体后称量所得溶液,发现比原溶液质量增加8g,则原溶液中硝酸的浓度是()。A、0.4mol/LB、0.6mol/LC、0.8mol/LD、1.0mol/L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的反应是:固体+溶液1=溶液2+气体,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移项得溶液2一溶液1=固体一气体,即8=14一m(气),可求出NO质量,m(NO)=14—8=6g,即0.2mol,再进行巧算。由于生成的NO为0.2mol,电子转移为0.6mol。铁与硝酸反应当硝酸全消耗时,有:电子转移数等于生成盐溶液中的硝酸根,所以反应后剩余硝酸根0.6mol。则原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mol+0.6mol=0.8mol。4、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A、一2878kJ/molB、一2658kJ/molC、一1746kJ/molD、一1526kJ/mol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只有①符合,故选A。5、下列四个图分别代表对应的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B、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C、向盛有10g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水配成溶液100g,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D、将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至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B选项烧碱溶液先会与盐酸发生反应,因而刚开始的时候不生成沉淀,后随着烧碱的加入沉淀开始生成,并逐渐增加,直到不再生成为止;C选项要注意是配成溶液100g,因而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10%,而且选项中是将水加入固体,而不是将固体溶于水中;D选项溶质质量不变。只有A选项正确。6、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邻,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B、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C、原子半径A<B<CD、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氧化物熔点高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与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邻,A、C同主族,且A在第二周期,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B为镁,据A、B、C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为碳,C为硅,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SiC,CH4稳定性大于SiH4稳定性,MgO为离子晶体,A的氧化物为分子晶体,MgO的熔点高,原子半径B>C>A。7、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可逆反应A(g)+B(g)2C(g)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如果向容器中充入1molA和1molB,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m%。若反应是从1molC开始的,在相同的条件下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n%,则m和n的关系正确的是()。A、m>nB、m<nC、m=nD、无法确定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1molC与0.5molA和0.5molB的平衡是等效的。C的体积分数为n%,假定1molA和1molB反应的容器体积为V,将0.5molA和0.5molB充入V/2的容器中,建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m%(二者互为等效平衡),然后将V/2的体积增大到V,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C的体积分数仍为m%,所以m=n。9、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加入0.1mol/LNaCl溶液与0.1mol/LAgNO3溶液后,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时,在A、B、C、D各电极上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2:4:1B、2:2:2:1C、2:2:1:1D、4:2:4:1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此装置相当于两个电解槽串联在一起,在整个电路中电子转移总数相等,首先判断各极是阳极还是阴极,即电极名称,再分析各极发生的反应。A极(阴极)反应:2H++2e-=H2↑,B极(阳极)反应:2Cl-一2e-=Cl2↑;C极(阴极)反应:Ag++e-=Ag;D极(阳极)反应:4OH-一4e-=2H2O+O2↑,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若整个电路中有4mol电子转移,生成H2、Cl2、Ag、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2mol、4mol、1mol,因此各电极上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4:1,答案选A。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pH<7C、1.0×10-3mol/L盐酸的pH=3.0,1.0×10-8mol/L盐酸pH=8.0D、若1mLpH=1的盐酸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NaOH溶液的pH=11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醋酸溶液稀释后,c(H+)的浓度减小pH增大,故a<b;B项,酚酞变色范围为pH8.2~10.0,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pH为8.2;C项,1.0×10-8mol/L的盐酸溶液中要考虑水电离产生的c(H+),pH仍小于7;D项,只有当盐酸中的n(H+)刚好等于NaOH溶液中的n(OH-)时,pH才等于7,故NaOH的pH=11。11、某有机样品3.1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A、乙二醇B、乙醇C、乙醛D、甲醇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n(C):n(H):n(O)=0.1mol:0.3mol:0.1mol=1:3:1=2:6:2,可知乙二醇满足。1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的8倍,这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p1。若控制容器的体积不变,加入足量的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至完全反应,恢复到开始时的温度,再次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p2。则p1和p2之间的关系是()。A、p1=8p2B、p1=4p2C、p1=2p2D、p1=p2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由M混=8×4g.mol-1=32g.mol-1,依据十字交叉法得设原体积为4V,因有2CO2+2Na2O2=2Na2CO3+O2①,2CO+O2=2CO2②,①+②得CO+Na2O2=Na2CO3③。相当于只发生①③两个反应,13、甲、乙、丙三个电解池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的大小、形状、间距均相同)。乙、丙中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相同。当通电一段时间后,若甲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128g时,乙中电极上银的质量增加()。A、0.054gB、0.108gC、0.216gD、0.432g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由题图知,乙、丙并联后再与甲串联。因乙、丙完全相同,故I(乙)=I(丙)=(甲)。设通过三个电解池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甲)、n(乙)、n(丙),则n(乙)=n(丙)=(甲)。n(甲)==0.004mol,n(乙)=(甲)=0.002mol。故乙中析出银0.002mol×108g.mol-1=0.216g。选C。14、已知32gX与40g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Q和9gH,在相同条件下,16gX和足量Y混合生成0.25molQ和若干物质的量的H,则物质Q的摩尔质量应是()。A、122g.mol-1B、63g.mol-1C、126g.mol-1D、163g.mol-1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按质量守恒定律,“32gX与40g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Q和9gH”,Q的质量为63g。现16gX参加反应,生成的Q应为31.5g,由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可得Q的摩尔质量为31.5g/0.25mol=126g.mol-1。15、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一c=m一nB、a一b=n-mC、c—d=m+nD、b一d=n+m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这四种微粒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即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按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质子数(原子序数)一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则为:质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由此得:a一m=b—n=c+n=d+m。然后分别根据选项涉及的元素审视,选项A涉及a一m=c+n,变形后为a一c=m+n,A不正确;选项B涉及a一m=b一n,变形后为a一b=m一n,也不正确;选项C涉及c+n=d+m,变形后为c—d=m一n,仍不正确;只有选项D,涉及b一n=d+m,变形后为b一d=m+n,与选项D结论一致。16、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烃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A、CH4B、C2H4C、C3H4D、C2H6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是相同质量的烃燃烧,问耗氧量情况。采取化简法,将烃化简成CHx的形式:A为CH4,B为C2H4→CH2,C为C3H4→,D为C2H6→CH3。其中A中,CHx的x最大,耗氧量最大,所以答案为A。17、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KOH和Al2(SO4)3B、稀硫酸和NaHCO3C、CaCl2和Na2CO3D、Ba(OH)2和NaHSO4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将一种物质的溶液滴入另一种物质的溶液,或将另一种物质的溶液滴入此种物质的溶液,只有A选项中现象不同,故A选项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能鉴别,选A。18、关于制取硝酸银的以下三种方案(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③Ag+2HNO3(浓)=AgNO3+NO2↑+H2OA、三种方案中所涉及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三种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②>①>③C、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银②产生的有害气体比③多D、三种方案中①方案最优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①中第二个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正确;①中的硝酸的利用率最高,B不正确;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银③产生的有害气体最多,C不正确。19、室温下,0.1mol/L的氨水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c(OH-)>c(H+)B、c(NH3.H2O)+c(NH4+)=0.1mol/LC、c(NH4+)>c(NH3.H2O)>c(OH-)>c(H+)D、c(OH-)=c(NH4+)+c(H+)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由于氨水溶液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所以所得溶液呈碱性,故A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知B、D正确,而一水合氨的电离是微量的,所以C项错误,即答案为C项。20、若以ω1和ω2分别表示浓度为amol.L-1和b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A、2ω1=ω2B、2ω2=ω1C、ω2>2ω1D、ω2<2ω1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设浓度为amol/L的氨水密度为d1,另一为d2,根据计算公式则有:a=又知2a=b,整理可得:2ω1×d1=ω2d2,,因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浓度越小,反而密度越大,故d1>d2,推得:ω2>2ω1,选项C正确。二、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1、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以下反应:H2(g)+Br2(g)2HBr(g),已知加入1molH2和2molBr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HBr(见下表“已知”项)。在相同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变,对下列编号(1)~(3)的状态,请填写表中空白:FORMTEXT标准答案:知识点解析:在分析中要注意到题设情景:(1)容器体积固定;(2)反应H2(g)+Br2(g)2HBr(g)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不影响平衡);(3)编号(1)~(3)和已知状态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变);(4)达平衡时HBr在混合气中的含量为a/3(由已知状态推导)。这样对于编号(1)起始状态相对于已知情况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因此平衡不移动,达平衡时HBr的量可以由对于编号(2),可以先由平衡时HBr的含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