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8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第1页
课时38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第2页
课时38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第3页
课时38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课时38《<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通假字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知者不惑②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③若火之始然参考答案:①同“智”,智慧②同“纳”③同“燃”,燃烧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平地譬如平地古义:填平洼地今义:平坦的土地②小子小子何莫学夫《诗》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③大学大学之道古义: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意义(1)安①居无求安②静而后能安③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④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⑤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参考答案:①安逸、舒适②性情安和③安定④哪里⑤安稳⑥安身词语例句意义(2)克①克己复礼为仁②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③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参考答案:①约束②能够③攻克词语例句意义(3)恶①非恶其声而然也②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③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④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窦娥冤》)参考答案:①厌恶②怎么、哪里③小人④坏事词语例句意义(4)辞①辞让之心,礼之端也②《归去来兮辞并序》③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④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⑤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⑥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参考答案:①推让、谦让②古代的一种文体③推辞④讲究、计较⑤辞别、离开⑥文辞词语例句意义(5)要①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②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③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④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并序》)⑤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老子》)⑥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治平篇》)⑦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⑧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中》)参考答案:①求取②同“邀”,邀请③关键,重要④相约⑤精深⑥总结,概括⑦要挟,威胁⑧同“腰”词语例句意义(6)贼①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②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五代史伶官传序》)③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④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童区寄传》)参考答案:①伤害②敌人、仇敌③祸害④强盗4.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①就有道而正焉②见贤思齐焉③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譬如平地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⑥先齐其家/先正其心/先诚其意参考答案:①形容词作动词,匡正、端正②贤,形容词作名词,有贤德、有才华的人;齐,形容词作动词,与……看齐③名词作状语,在内心④形容词作动词,填平⑤形容词作动词,彰明⑥使动用法,齐,使……整齐有序;正,使……端正;诚,使……真诚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③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④人而不仁,如乐何⑤克己复礼为仁参考答案:①宾语前置句,“自”作“省”的宾语②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任”;固定句式,“不亦……乎”,不也……吗③定语后置句,“而……者”为语言标志,正常语序为“有可以终身行(之)一言乎”④固定句式,“如……何”,把……怎么样呢、对……怎么办呢⑤判断句,标志词:为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人臣不仁,篡弑之乱生;人臣而仁,国治主荣”中的“而”与《<论语>十二章》中“人而不仁”的“而”表意一致,都是“如果”的意思。B.“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中的“善”,指友好、交好,与《大学之道》中“在止于至善”的“善”意思不同。C.阡陌:田间小路,也指草野民间。阡,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陌,南北向的田间小路。D.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解析:C“阡,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陌,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错。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A项,正确。“而”,都是连词,表假设,如果。前句句意:因此做人臣的不仁德,篡位杀主的事情就会发生;做人臣的如果仁德,国家太平,君主光荣。B项,正确。后一个“善”指完美。前句句意:等到平原君母亲去世,陆生素来和平原君交好,去拜访他。D项正确。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当此A之B时C专D威E定F功G安H危I之J本K在L于此矣。解析:CGK“当此之时”是时间状语,独立存在,“时”后断开;“专威定功”省略主语“秦始皇”,并列短语共同陈述主语,独立成句,“功”后断开;“安危”是“本”的定语,“安危之本”是下一句的主语,可在“本”后断开,以突出强调主语;“在于此矣”是“安危之本”的谓语。参考译文:秦灭周,吞并天下及各诸侯,面南背北称帝,供养四海。天下的士人顺服地慕风向往,为什么会像这样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征伐,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事不止,军民疲惫。如今秦皇南面称帝统治了天下,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在这个时候,应该保住威权,稳定功业,是安定,是危败,关键就在于此了。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三年春正月,唐兵万余人维舟于淮。帝命太祖皇帝击之。太祖皇帝遣百余骑薄其营而伪遁,伏兵邀之,大败唐兵于涡口。十二月,乙卯,唐泗州守将举城降。上自至泗州城下,禁军中刍荛者毋得犯民田,民皆感悦,争献刍粟;既克泗州,无一卒敢擅入城者。(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1)太祖皇帝遣百余骑薄其营而伪遁,伏兵邀之,大败唐兵于涡口。译文:宋太祖皇帝派遣一百多骑兵逼近南唐军营而又假装逃跑,埋伏的部队乘机拦击追兵,在涡口大败南唐军队。(2)民皆感悦,争献刍粟;既克泗州,无一卒敢擅入城者。译文:农民都感激喜悦,争相献送粮草;攻克泗州以后,没有一名士兵敢擅自入城。解析:(1)“薄”,逼近;“伪遁”,假装逃跑;“邀”,拦截;“大败唐兵于涡口”,介词结构后置,“于涡口大败唐兵”。(2)“感悦”,感激喜悦;“刍粟”,粮草;“克”,攻克;“卒”,士兵;“擅”,擅自。参考译文:三年春正月,南唐一万多人将船只停靠在淮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