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作业设计_第1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作业设计_第2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作业设计_第3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作业设计_第4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作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1.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传颂千年。《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追至隋,一

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反映出我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汉朝B.元朝C.唐朝D.宋朝

2.1453年,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灭亡了。此时的中国处于()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3.北京有“明十三陵”,却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要想参观朱元璋的陵墓,应到()

A.安徽凤阳B.江苏南京C.河南开封D.浙江杭州

3.以下政权不属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是()

A.元B.明C.清D.辽

4.“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反映的是()

A.军机处B.八股取士C.文字狱D.厂卫制度

5.“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

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B.丞相制度C.宦官集闭D.皇帝制度

6.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时间内,揽阅奏折1160件,处理政事339件。朱元璋

的忙碌和下列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A.设立行省B.实行三省六部制C.废除丞相D.设立军机处

7.《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

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D.实现权力制衡

8.“厂卫”制是明代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的“特色”。据《明史•职官五》记载:锦衣卫”掌

侍卫、缉捕、刑狱之事,……盗贼奸完,街涂沟池,密缉而时省之。”就其职责而言,历史

上对“厂卫”之士的最准确评价应该是()

A.皇家卫士B.国家栋梁C.帝王奴才D.朝廷鹰犬

9.如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主要反映了()

A.大臣决策权的变化B.官员管理日益规范化

C.内阁制度完全成熟D.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10.加强思想控制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措施.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A.四书五经B.唐诗C.《资治通鉴》D.宋词

11.我国的国外引种历史悠久,目前栽培的600种作物中约有一半是国外引进的。明朝时从

国外引进的农作物有()

①玉米②甘薯③水稻④花生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封建社会的繁荣开放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3.整顿吏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

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图籍

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摘自班固《汉书》卷一九《九官公卿表》

材料二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

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

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

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长官的官职名称。御史

大夫的职责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他亲自选拔刺史主要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

吏治建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对当前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5BCBBD6-10CBDDA11-12AD

(1)丞相,掌监察(或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2)政绩,重视监察官员的选拔(或重视地方的监察).

(3)重典治吏(或从重从严打击贪污腐败犯法行为),从制度建设到依法治国.要纯洁和加

强干部队伍建设.要依法反腐.要树德立人.要德法兼治.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1.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

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A.郑成功收复台湾B.郑和下西洋C.镇南关大捷D.戚继光抗击倭寇

2.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写道:“明永乐三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奉永乐皇帝之

命七次出使西洋。”其中“永乐皇帝”指的是()

A.明太祖B.明成祖C.建文帝D.崇祯帝

3、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

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B.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D.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4.从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来看,明朝前期,我国实行的对外政策是()

A.改革开放政策B.开放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闭关政策

5、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下列哪些地区()

①马六甲海峡②红海沿岸③印度半岛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郑和下西洋能够获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政府的鼓励与支持B.造船技术的高超和指南针的应用

C.郑和本人吃苦耐劳的探索精神D.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7.郑和下西洋能够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主要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B.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C.造船和指南针技术高超D.火药的广泛应用

8.“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的对联主要称颂()

A.张骞出使西域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郑和下西洋D.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9.“中国对外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丝绸之路和公元15世纪的郑和下西洋。”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

A.公元前2世纪以前,中国没有任何对外交往

B.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主要是丝绷之路和郑和下西洋

C.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很早就致力于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D.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主动的外交活动

10.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说:“中国的海军在1100〜1450年之间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

这里所说的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应指()

A.宋朝的船队B.郑和的船队C.郑成功的船队D.鉴真东渡日本的船队

11.下列不属于“岳家军”和“戚家军”共同点的是()

A.都有一位杰出的军事首领B.都是作战勇猛

C.都打击了倭寇D.都有严明的纪律

12、戚继光受到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爱戴的最主要原因是()

A.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B.戚家军纪律严明,受到人民的欢迎

C.戚继光坚持抗倭,反抗外来侵略D.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13.下列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四个事件,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戚继光抗倭B.丝绸之路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

1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历戊申年,猴年,明朝洪武元年,大明开国。这一年标志着在中国统治近百年

的元朝宣告结束。从此大明王朝开始了长达276年的统治时期。

(1)材料一中的“猴年”是哪一年?“洪武”是谁的年号?在同年统治终结的王朝在疆域

管辖方面有何创举?

材料二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对前朝的制度革故鼎新,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加强了中央

集权,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在洪武年间就达到了

历史最高水平,为明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成祖年间,明帝国达到了全盛

时期,15世纪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材料二中“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对前朝的制度革故鼎新”的措施有哪些?为了监视

臣民,该王朝还设置了哪些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二,“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什么?促成这一壮举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结合这一壮举,谈谈你的认识或启示。

参考答案

1-5BBBBB6-10DCCCB11-13CCA

14.(1)1368年。朱元璋。实行了行省制度。

(2)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

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开B、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厂卫特

务机构。这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标志。

(3)郑和下西洋。明朝国力强盛。认识和启示:郑和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经略海洋与敢为

天下先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的气魄和勇气,弘扬这种勇于开拓、敬业献身、报效国家

的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开拓精神才拥有希望,才能赢得21世纪激烈的竞争。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杏林”体现的是一种价值标准,包含着“亲、善、诚、信

中、和”的丰富内涵。以下属于“杏林”著作的是()

A.《九章算术》B.《本草纲目》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

2.它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

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材料中的“它”是()

A.《三国演义》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栏目以弘扬创新精神为己任,启发人的思维,提高

人们对发明创造的兴趣。以古今中外发明创造为出发点,讲述与之相关的故事、事件和人

物。”这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天工开物》栏目的宗旨。这个栏目的命名与下列哪一位科

学家有关()

A.李时珍B.毕昇C.徐光启D.宋应星

4.下列书籍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

成果的是()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

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下列人物中,对

中国古代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毕昇、郭守敬B.宋应星、李时珍C.蔡伦、张仲景D.张仲景、李时珍

6.假如你想了解北魏时期育种的方法和果树嫁接等生产技术,首选地书籍应该是()

A.《天工开物》B.《齐民要术》C.《资治通鉴》D.《农政全书》

7.“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

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一.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

的伟大工程是()

A.都江堰B.大运河C.明清皇宫D.长城

8.《明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绵亘万里,分

地守御。”史料中所缺文字应该是()

A.嘉峪B.陇西C.京师D.河套

9.在我国历史上,北京曾先后做过哪些王朝的都城()

①辽②金③元④明⑤清

A.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0.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

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A.故宫B.十三陵C.长城D.颐和园

11.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

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

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

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

A.故宫B.十三陵C.长城D.颐和园

12.“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脍炙人

口的名篇,它们出自于()

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

13.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该小说的作者是()

A.罗贯中B.曹雪芹C.施耐庵D.吴承恩

14.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及其代表作品是()

A.关汉卿、《窦娥冤》B.孔尚任、《桃花扇》

C.汤显祖、《牡丹亭》D.陈洪绶、《西厢记》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城,以其宏伟气势,浩大规模,深携民族精神,一直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象

征。

材料二某游客来到位于北京郊外的八达岭长城,看到与雄伟的长城、潮涌的人群相呼应的

是遍布于长城墙面上游客留下的伤痕。在墙面的砖上,游客用各种工具刻字。

材料三目前,国务院正在制定关于保护长城的新法规,对各种破坏方式基本上有了细致的

处罚规定。

(1)历史上我国有两个朝代大规模修筑长城,请说出这两个朝代的名称,以及当时修长城的目

的有何不同。假如你对明长城作全程考察,你选择的起止点应是哪里?

(2)结合材料一,谈谈为什么长城对中国人来说很重要。

(3)目前在长城上刻字的现象减少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参考答案

1-5BCDCD6-10BDACA11-14CCAC

15.(1)朝代:秦朝、明朝。目的:秦朝修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明朝修长城是为了防

御蒙古的南扰。起止点: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2)长城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物及文化价值,同时它还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是民族的精

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具体表现。

(3)国家对各种破坏方式的处罚对行为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人们对长城的保护意识逐

渐提高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1.曾经连续20多年不上朝的明朝皇帝是()

A.朱元璋B.明成祖C.明神宗D.崇祯帝

2.导致明朝灭亡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B.宦官专权C.连年天灾D.阶级矛盾激化

3.李自成率领起义军进人中原后,提出的斗争口号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C.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D.均田免赋

4.他是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在绝望中自缢,他是()

A.明太祖B.明成祖C.崇祯帝D.努尔哈赤

5、1616年,下列哪一位人物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

A.阿骨打B.阿保机C.努尔哈赤D.皇太极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将李自成比作螳螂,把明朝比作蝉,那么黄雀应该是()

A.西晋B.唐朝C.明朝D.清朝

7.“他很幸运,因为他有两个不错、或者说是优秀的儿子一一皇太极和多尔衮。”这是《帝

国政界往事》中的一句话。文中的“他”是指()

A.阿骨打B.努尔哈赤C.成吉思汗D.朱元璋

8.驻守重镇山海关,明朝灭亡后降清,并引清军入关的明军将领是()

A.李自成B.吴三桂C.戚继光D.皇太极

9.在中国的历史上,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

A.藏族、回族B.蒙古族、女真族C.党项族、契丹族D.壮族、维吾尔族

10.与后金和清朝的关系最为类似的一组是()

A.西晋与东晋B.北宋与南宋C.契丹与辽朝D.蒙古与元朝

1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是()

①西夏②元③明④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一次赏赐给瑞王、惠王、桂

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

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材料三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参考答案

1-5CADCC6-11DBBBCC

12.(1)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正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所以李自成起义军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3)李自成受到人民的欢迎。因为“均田免赋”符合人民的要求,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

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郭沫若同志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中的“一代英雄”

是指()

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张骞

2.郑成功致外国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

则地当归我」这里的“贵国”是指()

A.荷兰B.日本C.沙俄D.葡萄牙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军进人台湾后,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当

时台湾府隶属于()

A.浙江省B.江苏省C.福建省D.广东省

4.“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为了加强对西

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了()

A.伊犁将军B.盛京将军C.西域都护D.驻藏大臣

5、“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

先生对中国古代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费词。这里的强胡”指()

A.荷兰殖民者B.英国殖民者C.葡萄牙殖民者D.西班牙殖民者

6.我国在历史上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

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

7.2010年2月28日,20岁的十一世班禅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成为第一个“90后”的

政协委员,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全国政协委员,“班神额尔德尼”的封号是清朝哪一位皇帝

赐予的()

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

8.乾隆帝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竖立在须弥福寿之庙的碑亭内,高约12.5米。乾隆帝

在碑记中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褒扬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倾心向化”,并突

出强调六世班禅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这反映了中央政府与哪一民

族的密切关系()

A.满族B.藏族C.回族D.蒙古族

9.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册封“达赖”“班禅”B.收复台湾C.平定喝尔丹的叛乱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0.自元朝以至清朝,中央政府都对西藏地区实施了有效管辖。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

()

①设置伊犁将军②确立册封制度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11.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辖,设置了()

A.驻藏大臣B.台湾府C.伊犁将军D.乌里雅苏台将军

12.为了巩固北部边疆,维护国家统一,三次亲征,击败嘎尔丹的是()

A.康熙帝B.雍正帝C.乾隆帝D.嘉庆帝

13.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边疆和沿海地区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设置台湾府②设置伊犁将军③建立行省制度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我国外交部多次重申,我国拥有对南海地区无可争辩的主权。请问以下能够成为我国外

交部依据的是()

A.我国清朝时的版图就已经包括南海诸岛B.南海地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很重要

C.南海地区离我国很近D.南海周边各国的实力都不及中国

15.清朝前期,中国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关于清朝疆域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北接西伯利亚B.东北至大兴安岭和库页岛

C.南至南海诸岛D.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帝70岁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

典。乾隆帝特下令修建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并亲撰了《须弥福寿之庙碑记》,在碑记中,乾

隆帝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

出于喇嘛之自愿”,表明清政府与西藏关系之密切。

(1)顺治帝以后,清政府是怎样密切与西藏关系的?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乾隆帝下令修建的须弥福寿庙由两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

式的平顶大红台。想一想,这种汉藏合璧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

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

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地区?请列举西汉时期的一例史实,说明该

地区早己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清政府是怎样处理材料二中事件的?清政府能够解决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17.综合探究:明清时期,正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关键时期,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一时期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壮举。

【奋力抗争驱荷夷】

材料一:

图一郑成功图二接受荷兰殖民者投降

(1)观察材料一图片,指出郑成功的最大贡献是什么。结合所学内容,用一句话简要评价郑

成功。

(2)清朝击败郑氏后,台湾归入清朝版图,在台湾设立了什么机构?隶属哪个省?

【维系西藏固统一】

图一大昭寺内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图二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帝

(3)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与图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何影响?清朝为了加强

对西藏的管理,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2016年10月5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几吉朗卡内上演的藏戏吸引了

众多民众和国内外游客前来观看。

(4)联系材料三,说说我们该如何对待少数民族文化。

参考答案

1-5CACDA6-10DBBAC11-15CACAB

16.(1)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

西藏的管辖。

(2)说明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

(3)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新疆。西汉政府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

(4)派兵平叛。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违背民心,破坏统一;清政府采取正确的平叛政策,

顺应民心。

(5)平定叛乱;反抗外来侵略;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17.(1)打败荷兰,收复台湾。郑成功既是反击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也是团结各民族、发

展生产,开发台湾的先驱。

(2)台湾府;福建省。

(3)文成公主人藏。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

册封。雍正时期设立驻藏大臣;确立“金奔巴瓶”制度等。

(4)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宗教习俗、文化等;处处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要,不做伤害

民族感情的事情等。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

因此大力()

A.发展海外贸易B.推行垦荒政策C.招募农民屯田D.改进生产工具

2.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有()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

物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清朝时期,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手工业部门齐全B.产品质量精良C.品种花色繁多D.手工工场发达

4.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市场,主要集中在()

A.纺织业B.采矿业C.运输业D.餐饮业

5.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如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已经

名闻天下,被称为“四大镇”。这些属于清朝商业网中的()

A.农村集市B.城镇市场C.区域性市场D.全国性市场

6.清朝前期,许多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据记载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

的地段“地值寸金”的是()

A.北京B.江宁C.苏州D.杭州

7.乾隆年间,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的商

帮是()

A.晋商B.徽商C.苏商D.浙商

8.乾隆末年中国人口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

A.三分之一B.四分之一C.五分之一D.八分之一

9.清朝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在当今世界也同样存在,即()

A.交通拥堵问题B.大量的人口流动与迁移

C.就业就医问题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0.宋代人口有1亿,耕地面积5.6亿亩;鸦片战争前,清代人口达到4亿,耕地只有11T2

亿亩。相对于宋代,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

①推行垦荒政策②精耕细作③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④不断扩大海外贸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而)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

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一一[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南京城绸、绒各类织机多达3万台左右,至道光

年间(1821T850年),城内仅缎机就达3万台以上,纱、绸、绒、绫织机不在此数。此类手

工业基本是以个体家庭或小作坊为主,它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商业走向繁荣。

——摘编自陈忠平《明清时期南京城市的发展与演变》

材料三: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786年时

曼彻斯特只耸立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十五年后,却有50个纱厂了。1760年时,

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摘编自《厦门大学学报》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时期南京丝织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3)分析材料二、三,比较18世纪中后期中国经济龙展水平与英国的发距。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道成中国逐渐落后的制度因素。

参考答案

1-5BDDAB6-10CAADA

11.(1)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特别发达,商品经济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中国的

经济实力居于世界前列,其综合国力在世界保持领先地位。

(2)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以个体家庭或小作坊为单位进行生产。

(3)差距:中国仍处于个体手工生产,英国已开始向工厂制的大机器生产发展。因素:日

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和闭关锁国政策。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

是()

A.市舶司B.中书省C.锦衣卫D.军机处

2.钱穆曾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

个皇帝来独裁……”我国历史上与这一说法最相符的时期是()

A.秦汉B.宋元C.明清D.隋唐

3.下图是清朝军机处的照片。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设

立该机构的皇帝是()

A.顺治B.康熙C.雍正D.乾隆

4.下列有利于加强我国古代封建君主集权的措施是()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④清朝设

军机处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

5.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主要目的是()

A.压制知识分子B.选拔官吏C.稳定社会秩序D.加强思想控制

6.清朝的知识分子从“经世”到“避世”,由要求社会改革到“为考据而考据”的最主要

的原因是

A.焚书坑儒B.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

C.实行了八股取士制度D.设立了军机处

7.“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设立特务机构B.制造文字狱C.实行八股取士D.设立军机处

8.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于是,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

界上逐渐落伍了()

A.重本抑末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鼓励海外贸易D.禁海政策

9.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

根本原因是()

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

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人侵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10.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流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11.清政府特许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

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

A.市舶司B.广州十三行C.宣政院D.理藩院

12.明清时期专制统治达到顶峰,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③实行八股取士④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

海”。并下令在福建、广东、浙江、山东、直隶六省实行迁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

迁出之地焚其房屋,荒其土地,以防居民出海。

材料二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因为担心本国商人到南洋勾结海寇进行反清活动,除东

洋贸易外,严禁中国商人至南洋贸易,只许外商来华贸易。

材料三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国商人在

广州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会馆中,并不许在广州过冬,中国商人不得向外国商人

借款或受雇于外商,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清朝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实行期间,清政府惟一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哪里?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

人的机构是什么?

(3)这一政策,实行了多少年?它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4)你认为当代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才能发展?

参考答案

1-5DCCBD6-10BBBDB11-12BA

13、(1)闭关锁国政策。

(2)广州。广州十三行。

(3)200多年。封建制度的腐朽(或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4)中国只有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才能迅速发展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著作是()

A.《三国演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