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念的小学语文诗性教学研究_第1页
基于共生理念的小学语文诗性教学研究_第2页
基于共生理念的小学语文诗性教学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教学方式的选择又在于教师能否在解读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身教学风格、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既体现着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态度,同时也体现其面向学生进行教学的智慧。笔者以为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建立起共生理念,要让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生长的环境里去面对一个个鲜活的语文文本,并且建立起诗性教学的理念,这样既可以将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同时又能够让语文学习尤其是文本解读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带着这样的认识,笔者以共生理念为基础,以小学语文诗性教学为抓手,开展了相关的教学研究。一、学生分析中的共生理念及解读共生理念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理念的重要理念。共生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阐述的是在大自然当中不同的生物,能够在一起生活,并且在生活的过程中做到互相帮助、互相依存。如果从纯粹生物的角度来看,处于共生关系中的生物往往在生活习性以及生理特点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两者之间却又可以通过长短互补而实现互相帮助,最终形成共生关系。将自然界当中的共生关系移植到教学当中,就可以形成共生理念。从传统的教学关系来看,师生之间是不存在共生关系的,教师以绝对权威的角色站在学生面前,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两者之间既无互相帮助,更谈不上相互共存。但是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教学关系,可以发现学生并非带着一张白纸走到课堂之上,而是带着丰富的前概念与生活经验来到了课堂上,来到了语文学习中,再加上学生个体的思维方式,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往往有着极为丰富的表现,这些表现会让课堂上出现很多生成。认识到课堂生成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那也就意味着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与学生应当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教师在教导学生的同时,也可以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滋养。因此,可以发现自然界的共生在教学关系当中是有着生命力的。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更可以帮助学生奠定人文基础。如果本着共生理念来进行教学,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和谐融洽,教师就会发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明显的主动建构特征,而当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进行充分建构的时候,文本的人文价值就会慢慢显现出来,于是教学就可以进入一种诗性境界,从而也就打开了诗性教学的空间。二、教材解析中的诗性教学及解读诗性教学是一种对教学状态进行非常感性的描写的教学,人们常说经由思可以抵达诗,这说明“思”是“诗”的路径,而“诗”是“思”的目标。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诗的教学才可以追求诗性境界,事实上任何一篇文本的解读都应当追求这样的境界。大量的教学经验表明,无论是宏观层面的教材解读,还是微观层面的文本解读,本质上都应当追求对文本和教材中的诗性元素的发掘。这一努力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高度契合,能够让学生在面对抽象文本的时候,拥有更加感性的学习氛围,而在打开了学生感知通道的基础上,文本中的信息也可以更加高效地输入学生的大脑。与此同时,在教材解读或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本着师生共生的关系进入文本解读的状态,然后去寻找诗性语言,那就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体验感更强的学习状态。如果在此过程中还能够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来给学生提供更加形象的学习对象,那么学生的诗性感受会得到放大,师生可以在这样的教学情境当中获得更多的滋养元素,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智慧共生。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当中,有《走月亮》这样一篇课文。在课后练习中,引用了课文中的这样一段描写: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然后提出问题: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出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和同学交流”。很显然,这是一段非常优美的描写,其中涉及的问题是问学生脑海中浮出怎样的画面,由此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其不仅对应着学生的想象表象,更对应着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力的发挥,来营造出一幅优美的画面。也就是说其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一旦这一生动的画面被想象出来,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就进入了一个优美的情境,这种情境当然是诗境,是诗性教学的充分体现。此过程中,既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的想象。从笔者的教学实践过程来看,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对于当下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既没有在洱海边的切身体验,也少有妈妈拉着自己的手,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这样的经历,更少有“山草和野花的香味”这样的感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提供帮助,无论是运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还是让学生自己从家里带一些花草过来,在教室里创造一个山草和野花俱有的场景,这都是教师带着学生在努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不要完全基于自己的想象去构造教学场景,而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成为教学情境创设的主体。事实上学生是有这样的能力的,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最良好的表现就是能够一边琢磨课文,一边去构造相应的场景。于是有学生会真的采来一些野花或野草,有学生建议在感受“细细的溪水”时应当闭着眼睛去想象……当这些场景能够被其他学生所感知,这些建议能够被其他学生所采纳的时候,学生对课文的解读也就进入了一个深度体验的境界。学生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就能够最大程度走入文本,从而变成了文本的体验者,也就可以达成教材中让画面在大脑当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求。三、基于共生理念的诗性教学实践在笔者看来,上述教学过程中的诗性是非常明显的。这是因为在文本解读的过程当中,在教学所体现出来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有着充分的思考,这种思考具有理性的成分,更有感性的方面,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深度思考,来营造一个与文本相匹配的、有意境的学习空间。在这一空间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体验到诗性的存在。从共生理念体验的角度来看,这一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在互动的时候,教师能够感受到学生在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之后表现出来的智慧,而學生也能够在教师所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以及流程当中,慢慢地从浅层思维走向深度思维。这显然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互助的过程,这一过程超越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师生之间单一的讲授关系变成了可以互动、相互学习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学生来说,自然可以促进他们的知识积累与情感发展,从而奠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