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重庆市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重庆市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重庆市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重庆市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材料二: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今之散青苗钱者,无问民之贫富、愿与不愿,强抑与之,岁收其什四之息,谓之不征利,光不信也。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与变法而讲利者,邪说、壬人为不少矣。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第三书》)9.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盘庚不忍A胁以威刑B故勤劳C晓解D其卒也E皆化而从之F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G而独行己志也。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也泛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B.事事,做事,属动宾短语,与成语“无所事事”中的“事事”意义和用法相同。C.执政,掌握国家大权的人,文中指王安石,他时任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为执政官。D.希,同“稀”,稀疏,少。与《论语·侍坐》中“鼓瑟希”的“希”意思相同。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主要从程序、目的、行为等方面阐明变法的正当性,否定了司马光所加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等指责。B.王安石列举了“天下怨谤”的表现,然后以盘庚迁都为例,论证变法的必要性,进而表达了自己对于变法的坚定态度。C.与王安石的义正词严不同,司马光的反驳措辞比较婉转,但抓住王安石变法行动中的偏颇和过失,做了鞭辟入里的剖析。D.王安石和司马光围绕“变法”展开辩驳,互有攻守,既体现了高超的论辩技巧,又体现了崇高的家国情怀和道义担当。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2)但恐介甫之座,日相与变法而讲利者,邪说、壬人为不少矣。13.对王安石“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的辩解,司马光反驳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案】9.BDF10.D11.B12.(1)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这样做合宜就采取行动,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做得正确且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地方的缘故。(2)只是恐怕您的座上宾,每天一起变法和讲求财利的人,不正确的言论、巧辩的佞人是不少的啊。13.①尽变旧法,不合常理:②用人不当,无益于事。【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盘庚不忍心用严酷的刑罚胁迫他们,所以才不辞辛苦地劝说使百姓明白,最终也都被感化而顺从了他,不是说全部舍弃天下人的意见而按自己想法独断而行。“盘庚不忍胁”是一个主谓句,“以威刑”是后置状语,“故”是后一句的开头,表示原因,故B处断开;“故勤劳破解”中“破解”谓语,承前省略主语“盘庚”,结构完整,故D处断开;“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是一个否定的判断句,结构完整,故F处断开。故选BDF。【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B.正确。做事。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C.正确。D.错误。迎合/稀少。那些歌功颂德、迎合您意旨的人,都是这类人。/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指接近尾声。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王安石列举了‘天下怨谤’的表现”错,由文本“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可知,王安石只是说预先就知道会这样,并没有列举表现。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度(dù)”,计划;“度(duó)”,考虑;“是”,认为正确。(2)“座”,座位上的人;“邪说”,不正确的言论;“壬人”,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可知,王安石不论大小,把所有的旧法全部都变成新法,这是不合常理的;由原文“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投以善法,终无益也”可知,如果有好的官吏,不好的法令自然去除,如果没有好的官吏,用人不当,再好的法令也是无益的。参考译文:材料一现在您指教我的,认为我侵夺官吏职权,生事扰民,与民争利,拒绝接受不同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非议。我却认为接受皇上命令,商议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史去执行,这不是侵夺官吏职权;施行先王的政治主张,以此来兴利除弊,这不是生事扰民;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是与民争利;批驳荒谬有害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这不是拒绝接受他人的规劝。至于天下对我怨恨非议这么多,那是我本来预先料到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把不忧虑国事,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当作美德,皇上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不去考虑反对者的多少,想出力帮助皇上与之对抗,那么这些人又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怨恨他的是老百姓啊,并不只是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这样做合宜就采取行动,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做得正确且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地方的缘故啊。如果您责备我在位时间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老百姓受益,那么我知罪;如果您说我现在应该不做任何事,守着以前的成法就行了,那么这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材料二议定法律制度,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当然是您的分内事,但应抓大放小,兴利除弊,不该无论大小,全部把旧法变为新法。况且有什么样的人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执政方法施行,您如果能选拔好的官吏并任用他们,有弊端的法令自然去除,如果官更选用不当,即使每天都授予好的方法,最终也是无益。您所说的先王的执政方法难道不是周朝时泉府赊贷的事吗?我私下揣摩设泉府的意图,似乎与今日发放青苗钱的意图是不同的;况且先王的善政很多,为什么偏偏把这个看做是首要的事务呢?如今发放青苗钱,不问百姓的贫富情况。愿意不愿意,强行借贷给他们,每年收取十分之四的利息,说这不是向百姓征夺财利,我是不相信的,至于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果然能做到这样,那是国家和百姓的福分。不过恐怕您的座上宾,每天都是一起讲变法和追求财利的人,不正确的言论、巧辩的佞人应该是不少。那些歌功颂德、迎合您意旨的人,都是这类人。您也许是偶尔没有察觉吧。盘庚遇到水灾而迁都,臣民有顺从的,有违抗的,盘庚不忍心用严酷的刑罚胁迫他们,所以才不辞辛苦地劝说使百姓明白,最终也都被感化而顺从了他,不是说全部舍弃天下人的意见而按自己想法独断而行。我哪里是要劝您不顾念国家大事,而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呢?只是说对于天下不同的议论,也应当稍加留意、采纳察知罢了。重庆市主城四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公孙鞅①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公孙鞅曰:“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是谓以刑去刑也。”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辄辜磔②于市。甚众,壅离其水也,而人窃金不止。大罪莫重辜磔于市,犹不止者,不必得也。故今有于此曰“予汝天下而杀汝身。”庸人不为也。夫有天下,大利也,犹不为者,知必死。故不必得也,则虽辜磔,窃金不止;知必死,则有天下不为也。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衾,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注释】①公孙鞅:即商鞅。②辜: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磔(zhé):分裂肢体的酷刑。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布帛尽A则无以为蔽B材木尽则无C以为守备D而人厚葬之E不休F禁之G奈何?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辄,意为就、于是,与《醉翁亭记》中“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的“辄”意思相同。B.公,是古代爵位的一种。与《齐桓晋文之事》中齐桓公、晋文公称呼中的“公”内涵相同。C.比,意为堪比、等同。与子路在回答孔子问志时所说的“比及三年”中的“比”,意思相同。D.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的“诸侯”意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孙鞅辅佐秦孝公,在立法上加强了刑罚力度,是为了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为秦统一天下打下基础。B.即使下令,抓住偷采金子的将实行车裂之刑。但仍有很多人心存侥幸,冒险为之,认为不一定被抓到。C.孔子给鲁哀公建议,既要奖赏救火的人,又要惩罚不救火的人。赏罚分明,两相结合,才能扑灭大火。D.齐国葬礼多奢侈,麻布丝绸、成材的木头都用于厚葬死者。管仲从名与利两个角度分析禁令的可行性。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4分)(2)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4分)14.材料二提出“孝公用商鞅之法”,结合材料一,谈谈其立法内容和依据是什么?(3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知道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解说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明确古文化常识的相关知识及词语含义,再判断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信息点,再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解答】(1)句意:麻布丝绸用完了就没有东西来遮挡,木材用完了就没有东西来守卫,但人们仍然不停地厚葬,怎么禁止他们呢?

“布帛尽则无以为蔽”和“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是两个并列的句子,分别描述了布帛和材木用尽的后果,因此应该分别在“蔽”和“备”字后面断句。而“而人厚葬之不休”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描述了人们厚葬的情况,所以应在“休”字后面断句。

故选BDF。

(2)A.正确。《醉翁亭记》中“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的“辄”意思是就、于是。句意:太守与宾客(经常)来这里喝酒,喝得很少就会醉了。

B.“内涵相同”错。《齐桓晋文之事》中,齐桓公、晋文公的“公”则是国君的尊称。

C.正确。子路在回答孔子问志时所说的“比及三年”中的“比”,意思是等到。句意:等到三年。

D.正确。

故选B。

(3)C.“孔子给鲁哀公建议,既要奖赏救火的人,又要惩罚不救火的人。赏罚分明,两相结合,才能扑灭大火。”实际上,孔子给鲁哀公的建议是立即执行惩罚,而不是奖赏救火的人。材料一中提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即事情紧急,来不及奖赏救火的人。

故选C。

(4)①“戮死”,被戮死;“无利”,不能得到好处。译文:被戮死的名声不好听,被处罚的又不能得到厚葬的好处,人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呢?”翻译时需要注意“戮死”的翻译为“被戮死”,“无利”的翻译为“不能得到好处”,以及反问句的翻译。

②“制”,控制;“据”,占据;“膏腴之壤”,肥沃的土地。译文:控制楚国的鄢、郢二都,向东占据险要的成皋,割取肥沃的土地。

(5)材料二提出“孝公用商鞅之法”结合材料一来看,商鞅的立法内容和依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他强调对轻微罪行的重罚,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大罪的发生,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他明确指出,“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是谓以刑去刑也”,体现了重罚轻罪的立法原则。其次,他的立法依据在于对人性、人心的深刻洞察,能够精准把握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欲望。例如,在禁止偷采金子时,他认识到人们冒险偷采是因为觉得不一定会被抓到;在建议鲁哀公惩罚不救火者时,他则抓住了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因此,商鞅的立法既体现了对刑罚力度的强化,也展现了其深刻的人性洞察力和智慧。

答案:

(1)BDF

(2)B

(3)C

(4)①被戮死的名声不好听,被处罚的又不能得到厚葬的好处,人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呢?

②控制楚国的鄢、郢二都,向东占据险要的成皋,割取肥沃的土地。

(5)首先,他强调对轻微罪行的重罚,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大罪的发生,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其次,他的立法依据在于对人性、人心的深刻洞察,能够精准把握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欲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公孙鞅的法令是重罚轻罪。重罪是人们难以触犯的;而小过则是人们容易犯的。使人去掉容易犯的过错,不去触犯难以触犯的重罪,这是治理国家的原则。没有小过错就不会有大罪,这样人们就没有罪过,国家就不会混乱。

公孙鞅说:“执行重罚轻罪的法令,轻罪就不再发生,重罪也就不再出现,这就是所谓的用刑罚来消除刑罚。”

荆南地区,丽水中生长着金子,很多人去偷采金子。对于偷采金子的禁令是:抓到就立即在市场上处死。尽管这样,偷采金子的人还是很多,堵塞了丽水的水道,但人们仍然不停地偷采金子。在市场上处死是最大的刑罚,但即使这样,偷采金子的人还是不停,是因为他们认为不一定被抓到。所以现在有人在这里说:“给你天下,然后杀了你。”普通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拥有天下是很大的利益,但即使是这样的利益,人们也不愿意为了它而冒被杀头的风险。所以如果人们知道即使被抓到也不会被处死,那么即使被处死,人们还是会继续偷采金子;如果知道一定会被处死,那么即使有天下,人们也不会去偷采金子。

鲁国人烧了一片积聚的草地。当时是北风,火势向南蔓延,担心会烧到国家。鲁哀公非常害怕,亲自带领军队去救火。但他的左右随从都没有来,他们都在追逐野兽而没有去救火,于是哀公叫来孔子询问。孔子说:“追逐野兽的人感到快乐却不会受到惩罚,救火的人感到辛苦却得不到奖赏,这就是火势无法被扑灭的原因。”哀公说:“很好。”孔子说:“事情紧急,来不及用奖赏来激励救火的人;如果奖赏太多,那么国家就没有足够的奖赏来给其他人。所以我建议只用刑罚。”哀公说:“很好。”于是孔子就下令说:“不救火的人,与投降敌人的人同罪;追逐野兽的人,与进入禁地的人同罪。”命令还没有传遍,火势就已经被扑灭了。

齐国的人喜欢厚葬,麻布丝绸都用在了棺材上,木材都用在了棺材上。齐桓公对此感到忧虑,于是告诉管仲,说:“麻布丝绸用完了就没有东西来遮挡,木材用完了就没有东西来守卫,但人们仍然不停地厚葬,怎么禁止他们呢?”管仲回答说:“人们的行为,如果不是为了名声,就是为了利益。”于是管仲就下令说:“如果棺材太厚,就戮杀他的尸体,惩罚主持丧事的人。”杀死了已经死去的人是没有意义的,惩罚主持丧事的人没有好处,人们为什么还要做这样的事呢?

材料二:

秦孝公采用商鞅的变法措施,改变风俗习惯,人民因此富裕,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于为国效力,各诸侯国也都来亲近归附,秦国先后战胜了楚国和魏国,夺取了千里之广的土地,至今秦国仍保持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谋,夺取了韩、魏的土地,向西兼并了巴、蜀,向北收服了上郡,向南攻取了汉中,并吞并了九夷,控制了鄢、郢地区,在东面占据了成皋的险要地势,割取了肥沃的土地,于是使六国的军队解体,使他们向西面事奉秦国,这些功绩一直延续到今天。【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重庆市永川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秦欲伐齐,齐楚从亲,于是张仪往相楚。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赂之。于是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张仪至秦,详失绥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下秦。秦齐之交合,张仪乃朝,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于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楚大败,于是楚割两城以与秦平。(选自《史记·张仪列传》,有删改)材料二:张仪为秦连横齐王曰:“天下强国无过齐者,大臣父兄殷众富乐,无过齐者。然而为大王计者,皆为一时说而不顾万世之利。从人说大王者,必谓齐西有强赵,南有韩、魏,负海之国也,地广人众,兵强士勇。虽有百秦,将无奈我何!大王览其说,而不察其至实。”“今秦、楚嫁子取妇,为昆弟之国;韩献宜阳,魏效河外;赵入朝黾池,割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驱韩、魏攻齐之南地,悉赵涉河关,指搏关,临淄、即墨非王之有也。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是故愿大王熟计之。”齐王曰:“齐僻陋隐居托于东海之上未尝闻社稷之长利今大客幸而教之,请奉社稷以事秦。”献鱼盐之地三百于秦也。——《战国策·张仪为秦连横齐王》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齐僻陋A隐居B托于C东海之上D未尝闻E社稷F之长利G今大客H幸而教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详,文中指的是假装,同“佯”,与《五柳先生传》中“亦不详其姓字”意思不同。B.报,报告、回复,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意思相同。C.顾,顾及,考虑,与《鸿门宴》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意思不同。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仪假称要献美女与六百里土地给楚王,以结秦楚之好。楚王愉快地答应了。B.楚怀王因受骗发兵攻打秦国,结果被秦军大败,楚王只好割让两座城来向秦国求和。C.张仪通过列举秦国与其他国家联姻、结盟等外交手段,向齐王展示了秦国强大的实力。D.张仪利用齐国内部的矛盾,通过挑拨离间的策略,让齐国同意与秦国建立友好关系。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2)虽有百秦,将无奈我何!大王览其说,而不察其至实。14.张仪凭借如簧的巧舌开创了与苏秦“合纵”理念相对应的“连横”学说,在本材料中张仪使用了哪些策略?【答案】10.BDG11.C12.D13.(1)向北可削弱齐国而向西秦国也会得到好处,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2)即使有一百个秦国,也不能拿我怎么办。大王看到他们所说的那些,却没有看到事情的实质所在。14.(1)利诱楚国。利用楚王的贪心,欺骗楚王赠送商於之地六百里,瓦解了齐楚的联盟,并且让楚国与秦国结盟。(2)威逼齐国。张仪威胁齐王说,秦国已经与楚国结为姻亲之国,互相支援,而其他的各国要么割地侍奉秦国,要么与秦国订立盟约。如果齐国不侍奉秦国,秦国将联合其他国家攻打齐国。【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齐国地处边远偏僻的地方,而且东临大海,还没有考虑过国家的长远利益。今天有幸得到贵客的赐教。“齐僻陋隐居”是一个主谓句,句子结构完整,“托”是后面一个句子的谓语,承前省略主语“齐”,故B处断开;“托于东海之上”是一个状语后置句,省略主语“齐”,后面“未尝闻”是后一个句子的谓语,故D处断开;“闻”的宾语是“社稷之长利”,句子结构完整,后面“大客”是下面句子的主语,故G处断开。故选BD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假装;/清楚、了解。句意:假装没拉住车上的绳索。/也不知道他的姓名。B.正确。报告、回复。句意:使者回报楚王。/寻找可以给秦国送回信的人。C.错误。都是“顾及、顾虑”,意思相同。句意:都在谈论眼前一时的安定,却不顾虑齐国长远的利益。/干大事可以不考虑细微末节,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D.正确。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张仪利用齐国内部的矛盾,通过挑拨离间的策略”错,由材料二两段可知,张仪是通过分析合纵策略的潜在奉献和连横策略的优势让齐国同意的。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北,向北;弱,使……弱,削弱;益,使……获益。(2)虽,即使;奈……何,对……怎么办?览,看;至实,实质所在。【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梳理关键信息的能力。由材料“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可知,张仪对待楚王是用利诱,告诉楚王如果和齐国绝交,可以赠送给楚国商於之地六百里。由材料“今秦、楚嫁子取妇,为昆弟之国;韩献宜阳,魏效河外;赵入朝黾池,割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驱韩、魏攻齐之南地,悉赵涉河关,指搏关,临淄、即墨非王之有也。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是故愿大王熟计之”可知,张仪对待齐王主要是威逼,告知齐王,秦楚交好,韩魏赵都向秦国献了城池,如果齐国不侍秦,秦国将联合其他的国家来攻打齐国。最后齐国献上了鱼盐之地以示好。参考译文:材料一秦国想要攻打齐国,然而齐、楚两国缔结了合纵相亲的盟约,于是张仪前往楚国出任国相。张仪游说楚王说:“大王如果真要听从我的意见,就和齐国断绝往来,解除盟约,我请秦王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让秦国的女子作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间娶妇嫁女,永远结为兄弟国家。这样向北可削弱齐国而西方的秦国也就得到好处,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楚王非常高兴地应允了他。就把相印授给了张仪,还馈赠了大量的财物。于是就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派了一位将军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张仪回到秦国,假装没拉住车上的绳索,(跌下车来受了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楚王听到这件事,说:“张仪是因为我与齐国断交还不彻底吧?”就派勇士到宋国,借了宋国的符节,到北方的齐国辱骂齐王,齐王愤怒,斩断符节而和秦国结交。秦、齐建立了邦交,张仪才上朝。他对楚国的使者说:“我有秦王赐给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楚国使者说:“我奉楚王的命令,来接收商於之地六百里,不曾听说过六里。”使者回报楚王,楚王怒火填胸,立刻要出动军队攻打秦国。楚军大败,于是楚国又割让两座城池和秦国媾和。材料二张仪为了秦国的连横策略,到齐国游说齐宣王说:“天下的强国没有能超过齐国的,大臣和宗亲都殷实众多富足安乐,这没有哪个国家能超过齐国的。然而为大王出谋划策的人,都在谈论眼前一时的安定,却不顾齐国长远的利益。那些主张合纵而游说大王的人,必定说齐国是一个西面有强大的赵国,南面有韩国和魏国,东面背靠大海的国家,土地辽阔,百姓众多,兵士勇猛善战,即使有一百个秦国,也不能奈何得了齐国。大王只是看到了他们所说的那些,却没有看到事情的实质所在。如今秦、楚互通婚姻,两国结为兄弟之邦;韩国献宜阳给秦国,魏国献河外给秦国,而赵国更到秦邑渑池给秦国朝贡,并且割让河间地方给秦。假如大王不臣事秦国,秦国就会驱使韩、魏攻打齐国南部,全部征调赵国之兵渡过河关,长驱直入向博关进攻,临淄、即墨就不归您所有了。一旦国家被攻破,再想臣事秦国已来不及了。因此希望大王慎重考虑!”齐宣王说:“齐国地处边远偏僻的地方,而且东临大海,还没有考虑过国家的长远利益。今天有幸得到贵客的赐教,寡人愿意奉国家来侍奉秦国。”于是齐国割让出产鱼盐的土地方圆三百里给秦国。重庆市长寿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文本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文本三: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故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已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胥时而落。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欲附下一民,则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俗,则莫若求其人。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晓然独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是其人者也,大用之,则天下为一,诸侯为臣,小用之则威行邻敌,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故。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焉而亡。(节选自《荀子·君道》)【注】①仪:指日晷仪,用日影度量时间的仪器。8.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晓然独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B.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晓然∕独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C.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晓然独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D.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晓然∕独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驱,语出《周易·比卦》“王用三驱”,指田猎时网设三面,留一面不设,不过分捕杀。B.豫游,指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游为“游”。C.度,丈量意思,与《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的“度”含义不同。D.社稷,“太社”与“太稷”的合称,社是谷神,稷是土神,后用来借指国家。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提出君王积累德义的十种具体做法,并表示唐太宗如能做到“十思”,便可“尽豫游之乐”“鸣琴垂拱”,坐享其成。B.文本二阐述了君王应以推己及人之心推恩,以及推恩的好处和不推恩的害处,鼓励宣王效法古人,推恩于百姓。C.文本三用气势充沛的排比句论述了“君”与“民”的关系,强调人民在国家政权中至关重要的作用。D.三则材料,都能针对言说对象的身份、地位和心理提出建议,因此容易被对象所接受,这体现了先贤的智慧,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答案】8.A9.D10.C11.(1)我只听说君主要修养自己的品德,不曾听说怎样治理国家。君主是日晷仪,人民是影子;日晷仪摆放得正,影子就会正。(2)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自降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那些善于治国的人,生在今天的时代却向往着古代的政治原则。只有这种人清楚地明白古代帝王取得国家政权的原因,失去国家政权的原因。“彼其人者”作句子的主语,相对较长,应单独成句,据此排除CD;“晓然”作“明”的状语,中间不断开,排除B。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和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A.正确。句意: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B.正确。句意: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C.正确。度,丈量/估计,考虑。句意: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考虑理由正当然后去做。D.“社是谷神,稷是土神”错误,社是土神,稷是谷神。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强调人民在国家政权中至关重要的作用”错误,由“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可知,文本强调的是君主的导向作用,即君主对人民的影响。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为”,治理;“君者,仪也;民者,景也”判断句;“景”,同“影”,影子。(2)“天下之大”,定语后置,这么大的天下;“下”,降低身份;“故事”,旧例,先例。参考译文:文本一: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耳目被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被教化。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文本二: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统一天下就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请您考虑一下吧!文本三:请问怎样治理国家?回答说:我只听说君主要修养自己的品德,不曾听说过怎样去治理国家。君主,是日晷仪;人民是影子;日晷仪摆放得正,那么影子也就正。君主,就像是盘子;民众,就像是盘里的水;盘子是圆形的,那么盘里的水也成圆形。君主,就像是盂;民众就像是盂中的水;盂是方形的,那么盂中的水也成方形。楚庄王(《荀子》原文有误,此处应为楚灵王)喜欢细腰的人,所以朝廷上有饿得面黄肌瘦的臣子。所以说:我只听说君主要修养自己的品德,不曾听说过怎样治理国家。君主,就像是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那么下边的流水也清澈;源头混浊,那么下边的流水也混浊。所以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人如果不能够爱护人民、不能够使人民得利,而要求人民亲近爱戴自己,那是不可能办到的。不受人民亲近、爱戴,而要求人民为自己所用、为自己牺牲,那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人民不为自己所用、不为自己牺牲,而要求兵力强大、城防坚固,那是不可能办到的。兵力不强大、城防不坚固,而要求敌人不来侵犯,那是不可能办到的。敌人来了而要求自己的国家不衰危、不灭亡,那是不可能办到的。国家衰危、灭亡的情况全都积聚在他这里了,却还想求得安逸快乐,这是狂妄无知的人。狂妄无知的人,不用等多久就会衰败灭亡。所以君主想要强大稳固、安逸快乐,没有什么比得上回到人民上来;想要使臣下归附、使人民与自己一条心,没有什么比得上回到政事上来;想要治理好政事、使风俗淳美,没有什么比得上寻觅善于治国的人。那些善于治国的人,生在今天的时代却向往着古代的政治原则。只有这种人清楚地明白古代帝王取得国家政权的原因,失去国家政权的原因,他了解国家的安危、政治的好坏就像分辨黑白一样清楚。这种善于治国的人,如果君主重用他,那么天下就能被统一,诸侯就会来称臣;如果君主一般地任用他,那么威势也能扩展到邻邦敌国;即使君主不能任用他,但如果能使他不离开自己的国土,那么国家在他活着的时候也就不会有什么变故。所以统治人民的君主,爱护人民、喜欢有才德的人,国家就会安定繁荣,这两者一样都没有就会灭亡。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材料一:武帝聪明能决断,行法无所假贷。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隆虑公主病困,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赎一死罪,上许之。隆虑公主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系狱;廷尉以公主子上请。左右为言:“前又入赎,陛下许之。”上曰:“吾弟①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廷尉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待诏东方朔前上寿,曰:“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僻,诛不择骨肉。《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此二者,五帝所重,三王所难也,陛下行之,天下幸甚!臣朔奉觞昧死再拜上万岁寿!”上初怒朔,既而善之,以朔为中郎。钩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数岁,形体壮大,多知,上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欲以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忠厚可任大事,上乃使黄门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上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乙丑,诏立少子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丙寅,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臣光曰: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宝,外事四夷,使百姓罢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武帝能尊先王之道,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纳贤不倦,诛赏严明,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有删改)材料二:班固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武帝初立,即咨征海内,举其俊茂;兴太学,修郊祀,协音律,作诗乐,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以武帝之雄材大略,如其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民,虽《诗》《书》所称之五帝三王,何有加焉!(选自《汉书·武帝纪》,有删改)【注】①弟,指隆虑公主。10.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用弟A故B而诬C先帝之法D吾何E面目F入高庙乎G又下H负万民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择,区别,与《谏逐客书》中“河海不择细流”的“择”含义不同。B.善,认为对,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善”含义不同。C.焉,代词,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作》中“愿学焉”的“焉”用法相同。D.唯,只有,与《烛之武退秦师》“唯君图之”中的“唯”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隆虑公主病危时预先花重金为爱子昭平君赎免一次死罪,后昭平君醉酒杀人,最终武帝批准廷尉的请求,处死昭平君。B.武帝因有负妹妹临终嘱托而悲痛,东方朔却上前祝贺,其进言中引用古语,意在突出古代三王也不能做到“不偏不党”。C.从评论来看,司马光认为汉武帝的很多行为致使百姓疲劳凋敝、被迫做了盗贼,所以武帝与秦始皇的做法没多少不同。D.汉武帝即位之初,就向天下征召、选拔优秀人才;兴办太学,整顿祭祀仪式,协调音律,作诗赋乐章,创建汉室大业。1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上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4分)(2)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4分)(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4分)10.BDG【解析】正确断句为: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11.C【解析】C项,焉,用作代词,他/用作兼词,“于之”,在这里,用法不同;A项,择,区别/舍弃,含义不同;B项,“认为是对的”/“与……交好”,含义不同。D项,唯,只有/希望,含义不同。12.B【解析】“引用古语意在突出古代的三王也不能做到‘不偏不党’”错,文中为“三王所难也”,且引用古语的用意是盛赞汉武帝能做到“不偏不党”的可贵。13.(1)汉武帝病得很严重,霍光流着眼泪问道:“如果陛下不幸离去,谁应当成为继承皇位的人呢?”【解析】笃,严重;涕泣,流着眼泪;不讳,死亡的婉辞,译为离世、去世;嗣,继承。(2)文帝、景帝致力于修养百姓,在研习古代的礼节仪制方面,尚且有很多缺失。【解析】务,致力;稽,考察研习;犹,尚且,还;阙,通“缺”,缺失(3)慎重办理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申说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道路上背或顶东西了。【解析】谨,慎重;申,反复申说;申之以孝悌之义,状后句式;颁,通“斑”,头发花白(评分标准:每句四个点,一点1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汉武帝人很聪明,能有决断,执法毫不宽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娶了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隆虑公主病危时,用黄金千斤、钱千万预先为儿子昭平君赎一次死罪,汉武帝答应了她的请求。隆虑公主去世后,昭平君一天比一天骄纵,喝醉酒之后杀死公主的保姆,被逮捕入狱。廷尉因昭平君是公主之子而请示武帝。武帝身边的人都为昭平君说话:“先前隆虑公主曾出钱预先赎罪,陛下应允了她。”汉武帝说:“我妹妹年纪很大了才有这个儿子,临终时,又将他托付给我。”当时为此泪流满面,叹息了很久,说:“法令,是先帝创立的,若是因为妹妹的缘故破坏了先帝之法,我还有何脸面进高祖皇帝的祭庙!向下又对不住万民百姓。”于是批准了廷尉的请求(将昭平君处死)。汉武帝仍然悲痛难忍,周围的人也都伤感。待诏官东方朔上前祝贺,说:“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治理国政,奖赏不回避仇人,惩罚不区分骨肉。《尚书》上说:‘不偏向,不结党,君王的大道坦荡平直。’这两项原则,是古代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非常重视,而夏禹、商汤、周文王三王都难以做到的事,陛下您做到了,这是天下的幸运!我东方朔捧杯,冒死拜两拜祝贺陛下!”汉武帝最初对东方朔非常生气,接着又任为他是对的,任命东方朔为中郎。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虽然只有几岁,却长得身体粗壮,聪明懂事,汉武帝对他极为疼爱,内心想立他(为太子);因其年纪幼小,想选用大臣辅佐他。观察群臣,只有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为人忠厚,可以担当重任,汉武帝于是让黄门官画了一幅周公背负周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赐给霍光。汉武帝病得很严重,霍光流着眼泪问道:“如果陛下不幸离去,谁应当成为继承皇位的人呢?”武帝说:“立小儿子,你担当周公的职务。”乙丑年,汉武帝下诏书立小儿子弗陵为皇太子,弗陵当时年仅八岁。丙寅年,汉武帝任命霍光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日磾担任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担任左将军,三人接受遗诏辅佐少主。臣司马光说:汉武帝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对内大肆兴建宫室,对外征讨四方蛮夷,致使百姓疲劳凋敝,很多人被迫作了盗贼,他的做法与秦始皇的做法没有多少不同。但秦朝因此而灭亡,汉朝因此而兴盛,是因为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能接受忠正刚直之人的谏言,厌恶被人欺瞒蒙蔽,始终喜好招纳贤才,赏罚严明,这正是汉武帝有造成秦朝灭亡那样的错误,却避免了秦朝灭亡的灾祸的原因吧!材料二:班固评论说:汉朝承接了历朝帝王的积弊,高祖拨乱反正,文帝、景帝致力于修养百姓,在研习古代的礼节仪制方面,尚且有很多缺失。汉武帝即位之初,就立即向天下征召,选拔其中的优秀人才。兴办太学,整顿祭祀仪式,协调音律,作诗赋乐章,后继者得以继承他的大业,因而具有夏、商、周三代的遗风。凭借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如果能不改变文帝、景帝时的俭朴作风,并爱护百姓,那么即使是《诗经》《尚书》上所称道的五帝三王,也不能超过他。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进山中,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欲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未几,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材料二: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臣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谏之,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伏剑而死。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节选自方孝孺《豫让论》,有删改)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当伯请地无厌A之日B纵欲荒暴C之时D为臣者E正宜陈力就列F谆谆然G而谏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今智伯知我”与“使形状不可知”中的“知”意思相同。

B.“襄子乃数豫让”与《六国论》中“则胜负之数”的“数”意思不同。

C.“臣固伏诛”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固前知其如此也”的“固”意思相同。

D.“俾身全而主安”与《促织》中“又嘱学使俾入邑庠”的“俾”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智伯被灭,豫让为了给他报仇,改名换姓,漆身吞炭,残身苦形,连妻子都认不出他。

B.赵襄子虽然痛恨智伯,但却有感于豫让的忠义,最终把企图为智伯报仇的豫让放走了。

C.赵襄子对豫让不为范、中行氏找智伯报仇,却为了智伯找自己报仇的行为表示不理解。

D.豫让刺杀未能成功,求刺衣复仇,以报答智伯。赵襄子允准了,豫让完成心愿后自刎。

13.把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4分)

(2)未几,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4分)

14.按照方孝孺的看法,豫让怎样做才能“虽死犹生”?请简要概括。(3分)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