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中小学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试室号和考号,再用2B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这一工程始建于605年,征用了360万民工挖掘连接黄河、淮河的通济渠,10万民工疏通连接淮河、长江的古邗沟。“这一工程”指的是()A.都江堰 B.大运河 C.赵州桥 D.明长城【答案】B【解析】据材料“这一工程始建于605年,征用了360万民工挖掘连接黄河、淮河的通济渠,10万民工疏通连接淮河、长江的古邗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兴建于605--610年的大运河,其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B项正确;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于成都平原上的水利工程,排除A项;赵州桥是隋朝李春设计的石拱桥,排除C项;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我国古代某位皇帝“首开殿试策举人,开武选,置试官、员外官,广揽人才”。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首开殿试策举人,开武选”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武则天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开武举,亲自面试学生,所以题干材料描述的是武则天,C项正确;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排除A项;唐太宗时期,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排除B项;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3.唐太宗特意修了一条“参天可汗道”,以便利西域各族往来,增强中原地区与西域的联系。这表明,唐太宗注重()A.扩大民族交往 B.考核地方官吏 C.发展文教事业 D.完善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据题干“唐太宗特意修了一条‘参天可汗道’”和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唐太宗特意修建“参天可汗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便利西域各族与中原地区的往来,这体现了唐太宗在民族政策上的开放和包容,注重扩大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与考核地方官吏相关的内容,且“参天可汗道”的修建与考核地方官吏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题干中“参天可汗道”的修建与文化教育没有直接联系,而是与民族交往相关,排除C项;政治制度的完善在题干中并未提及,且“参天可汗道”的修建与政治制度的完善无直接因果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4.如图是出土于甘肃省的唐三彩,其造型吸收了波斯萨珊和粟特金银器的特色。这反映了唐朝()A.瓷器色彩亮丽 B.文学艺术多彩 C.尚武精神盛行 D.社会风气开放【答案】D【解析】据题干“出土于甘肃省的唐三彩,其造型吸收了波斯萨珊和粟特金银器的特色。”可知,这件唐三彩是一件被“胡化”的日用器具,体现了中原文化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因此,这反映了唐朝社会风气开放,D项正确;瓷器色彩亮丽与题意不符,题干强调的是唐三彩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引和兼容,排除A项;题干的唐三彩是陶器,不是文学作品,体现不出文学艺术多彩,排除B项;尚武精神盛行无法从这件唐三彩瓷器中体现,这件瓷器体现的是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引应用,排除C项。故选D项。5.有学者认为,“这套制度在唐朝的政治运作中,追求体制内最大限度的民主,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使得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切实可行”。他评价的是()A.三公九卿制 B.内阁制 C.三省六部制 D.南书房【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时三省六部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做到了将“决策、审议和行政”独立,“政令与施政”分离,使“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切实可行”,C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属于秦朝中央官制,排除A项;内阁制度属于明朝设立的制度,排除B项;清朝康熙时,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南书房,排除D项。故选C项。6.该著作成书于唐太宗时期,科学地概括了印度次大陆的地理概况,特别是对各地宗教寺院的状况和佛教的故事传说都作了详细的记载。该著作是()A.《水经注》 B.《大唐西域记》 C.《千金方》 D.《徐霞客游记》【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初年,著名僧人玄奘不畏艰险,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他口述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B项正确;《水经注》是北魏的郦道元撰写的地理学著作所,排除A项;《千金方》是唐人孙思邈所著的医学著作,不可能用来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的历史和佛教,排除C项;《徐霞客游记》为明末人徐霞客所著,但徐霞客从未到过印度,排除D项。故选B项。7.为加强边防,唐玄宗在沿边重镇设立十个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这导致了,唐朝中后期()A.地方势力过大 B.中外交流受阻 C.政权更迭频繁 D.南方经济萧条【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这导致了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地方势力过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A项正确;安史之乱后,中外交流受阻,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唐朝灭亡后,政权更迭频繁,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经济萧条”表述错误且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北宋时期,通判在与知州争吵时常说“我监州也,朝廷使我来监汝”。据此可知,宋代地方官员()A.没有实权 B.通力合作 C.定期调动 D.相互牵制【答案】D【解析】据材料“我监州也,朝廷使我来监汝”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在地方设知州,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地方公文必须通判和知州共同署名才能生效,D项正确;材料“我监州也,朝廷使我来监汝”,说明通判负责监督知州,不能说地方官员没有实权,排除A项;据材料“通判在与知州争吵时常说‘我监州也,朝廷使我来监汝’”可知,通判对知州有监督权,不能体现“通力合作”,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通判和知州间的关系,没有涉及调动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9.宋代规定:在宋辽或宋夏战争中曾经英勇抗敌者、上书言边事或边事有功者,其应举人可免除解试而直接参加省试。该规定旨在()A.发展边境贸易 B.实现科举公平 C.增强边防力量 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据题干“宋代规定:在宋辽或宋夏战争中曾经英勇抗敌者、上书言边事或边事有功者,其应举人可免除解试而直接参加省试。”可知,该规定旨在奖励在边防战争中有军功的人,目的是增强边防力量,鼓励士兵英勇抗敌,C项正确;发展边境贸易与题意不符,题干未涉及边防贸易的信息,反映的是通过奖励军功,增强边防力量,排除A项;实现科举公平与题意无关,题干未涉及科举制的公平性问题,反映的是采取措施增强边防力量,排除B项;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有削弱相权,分化事权,设置通判、转运使等,题干未出现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0.欧阳修在《边户》一诗中讲述了宋辽边境上民户生活状况的变化:邂逅辄相射,杀伤两常俱……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这表明,澶渊之盟()A.利于和平发展 B.遭到群臣反对 C.消除宋辽差异 D.加重人民负担【答案】A【解析】据材料“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并结合所学可知,澶渊之盟签订结束了宋辽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使得两国之间再未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为随后的一百多年创造了持久的和平局面,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到群臣对澶渊之盟的态度,排除B项,消除宋辽差异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澶渊之盟客观上加重了人民负担,但是相对和平的环境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且材料中没有涉及人民负担加重,排除D项。故选A项。11.1137年,金熙宗“兴制度礼乐,立孔子庙于上京”,又于1141年亲自赴孔子庙祭祀,并对臣下说“孔子虽无位,其道可遵,使万世景仰”。这反映了,金熙宗()A.重视法制 B.加强皇权 C.推崇儒学 D.重用汉人【答案】C【解析】据材料“兴制度礼乐,立孔子庙于上京”“亲自赴孔子庙祭祀”等可知,金熙宗大力推崇儒学,C项符合题意;“兴制度礼乐”“赴孔子庙祭祀”与重视法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金熙宗推崇儒学,根本目的是巩固金朝的统治,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反映金熙宗重用汉人,排除D项。故选C项。12.宋代江南人好吃河鲜,临安卖鱼饭(菜肴)者便“多育鳅鳝瓮器中,旋杀旋烹”;百姓喜食獐肉,平江屠夫便“饲养数十头獐子,买卖獐肉”。这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A.农业水平超越北方 B.娱乐生活丰富多彩C.商业经营方式多元 D.商业迎合市民需求【答案】D【解析】据材料“江南人好吃河鲜,临安卖鱼饭(菜肴)者便‘多育鳅鳝瓮器中,旋杀旋烹’;百姓喜食獐肉,平江屠夫便‘饲养数十头獐子,买卖獐肉’”可知,商业活动迎合了市民的喜好需求,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农业水平的对比,无法得出农业水平超越北方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区的饮食喜好和商业活动,没有涉及江南地区的娱乐生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商贩根据市民的饮食喜好进行商业活动,没有体现商业经营方式的多元化,排除C项。故选D项。13.题13表为《诸蕃志》记载宋代福建瓷器外销情况。据此可知,宋代福建瓷器()瓷器输往地区青釉划花篦纹碗东亚日本白瓷盒东南亚印尼青瓷西亚土耳其瓷瓶北非肯尼亚A.制作工艺高超 B.销售范围广 C.设计样式先进 D.生产规模小【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可以得出,宋代福建瓷器种类丰富,销往东亚、东南亚,甚至远销西亚、北非,体现出宋代福建瓷器销售范围广,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瓷器的制作工艺如何,排除A项;表格没有涉及北宋福建瓷器设计样式的表述,排除C项;材料没有推行生产规模小,且北宋瓷器大量外销,生产规模应该庞大,排除D项,故选B项。14.南宋诗人杨万里曾路过安徽铜陵江心岛,发现岛“阔三百里,只种萝卜,卖至金陵”,于是写下“岛居莫笑三百里,菜把活他千万人”。这反映了该岛()A.面临粮食短缺问题 B.存在农业商品化现象C.出现早期雇佣关系 D.成为全国性贸易中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阔三百里,只种萝卜,卖至金陵”可得出江心岛的农业种植主要是为了出售,体现出该岛存在农业商品化现象,B项正确;材料体现江心岛种植萝卜,不能说明该岛面临粮食短缺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这个岛的农业生产是雇人进行的,所以不能说出现早期雇佣关系,排除C项;材料仅仅体现江心岛出现了农业商品化现象,并没有成为全国性贸易中心,排除D项。故选B项。15.在临安等城市中,南宋政府针对不同对象设立了不同的养恤机构,如有赈济流落街头的老弱病残或乞丐的福田院,有收养社会弃子弃婴的慈幼局等。这一举措()A.确保了长治久安 B.完善了中央机构 C.缓和了社会矛盾 D.消除了贫富差距【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在临安等城市中,南宋政府针对不同对象设立了不同的养恤机构,如有赈济流落街头的老弱病残或乞丐的福田院,有收养社会弃子弃婴的慈幼局等。这一举措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项正确;A项说法太绝对,夸大了该措施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针对不同对象设立了不同的养恤机构”,与中央机构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针对不同对象设立了不同的养恤机构”,并不能消除贫富差距,排除D项。故选C项。16.中国古代某一地方行政机构既是朝廷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这一机构是()A.郡县 B.郡国 C.行省 D.三司【答案】C【解析】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是中央的中枢机构,地方上遇有重大事务,就派高级官员到地方处理,这些官员带有“行中书省事”头衔,简称“行省”,到忽必烈在位的后期,这些行省不再带有中书省的官衔,行省逐渐由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C项正确;郡县制是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本身并不是朝廷的派出机构,而是直接由中央或上级行政机构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划,排除A项;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其中郡与诸侯国并存,诸侯国并非朝廷的派出机构,而是拥有相对独立权力的封国,排除B项;三司在明朝是指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它们分别负责行政、司法和军事事务,这三者并非朝廷的派出机构,而是直接由中央设立并管理的地方行政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17.元朝参照南宋旧制,先后设立泉州、上海、温州等市舶司,招集舶商赴海外交易珠宝、香料等物;制定“市舶则法二十三条”。这表明元朝()A.重视海外贸易 B.驿站制度发达 C.废除重农抑商 D.发展朝贡贸易【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元朝参照南宋旧制,设立市舶司,招集舶商赴海外交易珠宝、香料等物,制定“市舶则法二十三条”等表明元朝重视海外贸易,A项正确;“驿站制度发达”表明陆路交通便利,与设市舶司、海外交易等不符,排除B项;题干主旨是强调元朝重视海外贸易,不能体现废除重农抑商,排除C项;朝贡贸易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而题干体现的是舶商自由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18.《马可·波罗游纪》记载:“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契丹各行省和帝国其它各行省,凡有贵重值钱的东西都运到这里,供应大批群众的需要”。“这座城市”是()A.唐朝长安 B.北宋汴京 C.南宋临安 D.元朝大都【答案】D【解析】据材料“马可·波罗游纪》记载: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契丹各行省和帝国其它各行省,凡有贵重值钱的东西都运到这里,供应大批群众的需要”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期来到中国,在元朝政府任职,D项正确;马可波罗是在元朝时期来到中国,而不是唐朝时期,排除A项;马可波罗是在元朝时期来到中国,而不是北宋,排除B项;马可波罗是在元朝时期来到中国,而不是南宋,排除C项。故选D项。19.“六儿”为女真语,多在元杂剧中出现,是角色“童仆”通名。这一称谓在当时北方日常口语交际中广泛使用,后来在南戏中也发现了该词。这表明,当时()A.南北交流加强 B.市民阶层兴起 C.地域差异消除 D.杂剧遍及城乡【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这一称谓在当时北方日常口语交际中广泛使用,后来在南戏中也发现了该词。”和所学可知,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由此可知,题干材料表明,当时南北交流加强,A项正确;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时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不是元代时市民阶层才兴起,排除B项;宋元时期地域差异消除,不符合实际,排除C项;题干材料表述的是“童仆”这一称谓在南北方通用,而不是说杂剧遍及城乡,排除D项。故选A项。20.题20如图文物共同反映了宋元时期()A.海上交通发达 B.科技成就突出 C.印刷技术成熟 D.军事装备先进【答案】B【解析】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大多成型于宋元时期。题干文物中指南针的发明、火药武器的应用以及印刷术的改进,说明当时科学技术成就突出。B项正确;海上交通发达,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印刷技术成熟只是材料反映的部分信息,排除C项;“宋朝火蒺藜”属于火药武器,与军事装备先进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1.顾炎武抨击“八股之害,等于焚书”;颜元也持类似的观点,抨击“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他们的依据是,八股取士()A.否定儒学 B.强化皇权 C.形式呆板 D.禁锢思想【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因此,他们的依据是,八股取士禁锢思想,D项正确;否定儒学说法错误,八股取士严格按照四书五经规定考试科目,排除A项;强化皇权是八股取士的目的,但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八股取士对思想的禁锢,排除B项;形式呆板与题意不符,题干中材料反映的是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没有体现形式的呆板,排除C项。故选D项。22.如图是《明朝史话》的目录节选,横线处最恰当的标题是()二、革旧鼎新,大权独揽(一)三司分治,权归中央(二)____(三)“将不专军,军不私将”——明朝的卫所制度A.制钱谷,收精兵 B.建驿站,设行省 C.废中书,罢丞相 D.设军机,封达赖【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三司分治,权归中央”“明朝的卫所制度”等信息,反映的是明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同时在地方上设立卫所制度。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C项正确;制钱谷,收精兵,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A项;建驿站,设行省,是元朝时期的统治措施,排除B项;设军机,封达赖,是清朝时期的统治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23.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结合东南沿海的地形、我情与倭情,论述了练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练兵理论和计划。这表明,戚继光()A.临危受命抗击倭寇 B.注意招募农民子弟C.注重总结作战经验 D.基本解除沿海倭患【答案】C【解析】据材料“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结合东南沿海地形、我情与倭情,论述了练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练兵理论和计划”可知,戚继光在抗倭斗争中注重总结作战经验,从而提出较为完整的练兵理论和计划,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戚继光总结作战经验,提出较为完整的练兵理论和计划,没有涉及戚继光临危受命抗击倭寇,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戚继光招募士兵的情况,强调的是注重总结作战经验,排除B项;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后又转战福建、广东等地,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不是沿海倭患,排除D项。故选C项。24.1656年,《本草纲目》被波兰人卜弥格译成拉丁文,在维也纳出版。1735以后,该书又陆续被翻译成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这表明《本草纲目》()A.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 B.总结了以往的先进经验C.丰富了中国医学宝库 D.进行了医学技术的革新【答案】A【解析】据题干“1656年,《本草纲目》被波兰人卜弥格译成拉丁文,在维也纳出版。1735以后,该书又陆续被翻译成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可知,这表明《本草纲目》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A项正确;题干材料中未反映出《本草纲目》总结了以往的先进经验,体现的是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排除B项;丰富了中国医学宝库与题意无关,题干中未出现相关信息,反映的是对世界的影响,排除C项;进行了医学技术的革新说法不准确,《本草纲目》主要是搜集和整理800多中医学书籍并实地考察总结而成,排除D项。故选A项。25.朱元璋下令山东、河南农民,自1394年以后新垦田地,“不论多寡,永不征收赋税”;还规定地方官员任满赴京考课的,“必书农桑学校之绩”。由此可见,朱元璋()A.主张改革官制 B.注重监察百官 C.强化君主专制 D.重视农业发展【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朱元璋下令山东、河南农民,自1394年以后新垦田地,“不论多寡,永不征收赋税”;还规定地方官员任满赴京考课的,“必书农桑学校之绩”。由此可见,朱元璋重视农业发展,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朱元璋对山东、河南农民自1394年以后新垦田地不征收赋税,而且强调官员考课时注重“农桑之绩”,而没有涉及官制改革,排除A项;监察百官是对官员的监督和考察,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朱元璋强化君主专制的重要表现是废除丞相,权归六部,六部的长官对皇帝负责,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6.1662年,荷兰投降条款记载:“荷方将热兰遮城堡和外堡、大炮、军用物资、现金以及其他属于东印度公司的财产全部移交郑方”。与此条款直接相关的是()A.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B.册封五世达赖喇嘛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清政府设立台湾府【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A项正确;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7.如图是土尔扈特部回归后,乾隆帝颁发给其首领渥巴锡的官印,印面镌刻满蒙两种文字,意为“忠诚的旧土尔扈特部英勇之王”。此官印可印证清朝()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东南边疆的稳定 D.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答案】B【解析】据题干“如图是土尔扈特部回归后,乾隆帝颁发给其首领渥巴锡的官印,印面镌刻满蒙两种文字,意为:‘忠诚的旧土尔扈特部英勇之王’。”和所学知识可知,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与压迫,在其杰出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B项正确;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体现在军机处的设置等,与题意中土尔扈特部回归不符,题干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排除A项;东南边疆的稳定与题意不符,土尔扈特部是北方蒙古族部落之一,东南边疆地理位置错误,排除C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题意不符,题干未涉及社会经济问题,题干反映的是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排除D项。故选B项。28.《河南省志》记载:“清乾隆、嘉庆后,凡河南都会及满洲、兰州、西安、内蒙古等处,皆有本县之商业”。这反映了当时()A.严格限制商品交易 B.商业活动范围得到扩大C.全国市场完全形成 D.河南成为全国商业中心【答案】B【解析】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题干明确提到河南的商业活动不仅限于本地,还扩展到了满洲、兰州、西安、内蒙古等远处地区,这表明当时的商业活动范围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扩大,B项正确;题干中提到“清乾隆、嘉庆后,凡河南都会及满洲、兰州、西安、内蒙古等处,皆有本县之商业”,这是在描述商业活动的广泛分布,而非限制商品交易,排除A项;题干中虽提到了多个地区的商业活动,但并未提及这些地区之间是否形成了紧密的市场联系,更未说明全国市场已经“完全”形成,“全国市场完全形成”过于绝对,排除C项;题干虽提到了河南的商业活动,但并未将河南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商业活动进行比较,无法得出“河南成为全国商业中心”的结论,且从常识和历史背景来看,河南在清代虽然商业繁荣,但并未成为全国商业中心,排除D项。故选B项。29.1678年,康熙在科举基础上开创了博学鸿词科,由大臣推荐人才,只要品德高尚、确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贫富贵贱都可以推举,并由皇帝亲自考试录用。这()A.造成了冗官现象 B.阻碍了学术发展 C.削弱了丞相权力 D.扩大了选官范围【答案】D【解析】据题干“1678年,康熙在科举基础上开创了博学鸿词科,由大臣推荐人才,只要品德高尚、确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贫富贵贱都可以推举,并由皇帝亲自考试录用。”可知,扩大了选官范围,D项正确;造成了冗官现象与题意不符,造成冗官现象的是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题干未涉及此现象,排除A项;阻碍了学术发展与题意不符,题干未涉及学术发展问题,反映的是康熙帝扩大了选官的范围,排除B项;削弱了丞相权力与题意不符,且丞相制在明朝朱元璋时已经废除,排除C项。故选D项。30.康熙年间,清政府要求出海商船必须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给发执照,对船只的规制、水手人数、出口商品以及目的地等均有一定的限制。这表明,清政府()A.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鼓励民间对外交往C.重视民众户籍管理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康熙年间,清政府要求出海商船必须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给发执照,对船只的规制、水手人数、出口商品以及目的地等均有一定的限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项正确;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清朝时期严格限制民间对外交往,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限制对外贸易,与户籍管理制度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31.隋唐以来,中国传统农业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初田地荒芜的很多,后来逐渐垦辟。至天宝(唐玄宗后期年号)年间,许多高山深谷地带也开垦出来,垦田面积达850万顷。粮食亩产量也有增加,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9600万石。唐前期重要的水利工程多达160多处,江南水田地区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灌溉工具,其中主要有水车和筒车。——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宋代主要农书的出版地域分布情况地区(北方)数量地区(南方)数量开封府1两浙路23京西路9福建路19河东路2江南东路1陕西路1江南西路3——整理自邱志诚《宋代农书的时空分布及其传播方式》材料三在明清时代的粮食生产中,从美洲引进的高产农作物适应了当时人口激增的形势,为中国人民征服贫瘠山区和高寒地区,缓解民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它们的推广,明清时代耕地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都会受到限制。——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农业的发展状况。(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农书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呈现这一特点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从美洲引进的高产农作物并简析它对当时中国的影响。【答案】(1)状况: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亩产量提高;水利工程数量多;出现了一些新的灌溉工具,主要有水车和筒车。(2)特点:农书的出版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南方;原因: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3)农作物:玉米和甘薯。影响:适应了当时人口激增的形势;缓解了民食问题;促进了明清时代耕地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解析】【小问1】状况:根据材料一“至天宝(唐玄宗后期年号)年间,许多高山深谷地带也开垦出来,垦田面积达 850万顷。”得出:耕地面积增加;根据材料一“粮食亩产量也有增加,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 9600万石。”得出:粮食亩产量提高;根据材料一“唐前期重要水利工程多达160 多处”得出:水利工程数量多;根据材料一“江南水田地区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灌溉工具,其中主要有水车和筒车。”得出:出现了一些新的灌溉工具,主要有水车和筒车。【小问2】特点:根据材料二“宋代主要农书的出版地域分布情况”可知,宋代农书的分布特点是农书的出版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南方;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农书的出版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南方。【小问3】农作物:结合所学可知,从美洲引进的高产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和甘薯。影响:根据材料三“在明清时代的粮食生产中,从美洲引进的高产农作物适应了当时人口激增的形势”得出:适应了当时人口激增的形势;根据材料三“为中国人民征服贫瘠山区和高寒地区,缓解民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出:缓解了民食问题;根据材料三“没有它们的推广,明清时代耕地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都会受到限制。”得出:促进了明清时代耕地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32.艺术是时代的产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李世民及之后的君主对书法的喜爱和提倡,不仅让全民对书法有着尊重和践行,更从科举制上让书法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士阶层热衷于钻研书法,模仿书法大家,继而创造新的书法技巧,追求新的书法成果。——乔丽丽《唐朝书法与唐朝社会的关系研究》材料二清代,扬州成为徽商经营盐业的重镇,资本雄厚的徽商纷纷蓄养自己的戏班,以备皇帝南巡之际迎接圣驾。他们特别注意了两点:一是打破昆山腔一腔独霸的局面,吸收其他地方戏作为演出的组成部分;二是从四方招揽高水平的演员和其他方面的戏曲人才。——朱万曙《徽商的文化贡献》(1)根据材料一、归纳推动唐朝书法发展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二、指出徽商推动戏曲发展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内在关系。【答案】(1)主要因素:统治者的重视,科举制规定书法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士阶层对书法的钻研(2)举措:一是打破昆山腔一腔独霸的局面,吸收其他地方戏作为演出的组成部分;二是从四方招揽高水平的演员和其他方面的戏曲人才。影响: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3)内在关系:艺术与政治经济是互相关联的。艺术不仅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和批判,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与塑造。【解析】【小问1】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一“李世民及之后的君主对书法的喜爱和提倡,不仅让全民对书法有着尊重和践行,更从科举制上让书法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士阶层热衷于钻研书法,模仿书法大家,继而创造新的书法技巧,追求新的书法成果。”可归纳出推动唐朝书法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统治者的重视,科举制规定书法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士阶层对书法的钻研【小问2】举措:根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