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无锡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无锡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无锡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无锡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B.测定空气中O2含量C.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2.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3.分别在2.8g某种铁粉和2.8g某种“镁粉”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均为0.1g,根据这一结果推断正确的是()A.“镁粉一定是混合物,“铁粉”一定是纯净物B.“镁粉”一定是混合物,“铁粉”可能是混合物C.该“铁粉”和“镁粉”都是纯净物D.该“铁粉”和“镁粉”都是混合物4.将CO通入盛有12g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A.2.4g B.5.6g C.8.4g D.9.6g5.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碳足迹就越大.以下做饭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A.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氮气(氧气)通过足量灼热铜网B氯化钙溶液(盐酸)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C铁粉(铜粉)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氧化铜(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A.A B.B C.C D.D7.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A.SO B.CO C.H2S D.SO28.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电器短路着火,未切断电源直接用水浇灭D.家中燃气泄漏着火,关闭燃气阀门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C.D.10.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A.观察颜色 B.放在水中 C.加稀硫酸 D.磁铁吸引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对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NPQ反应前的质量(g)201232反应后的质量(g)X2522A.X的值为26B.P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N、Q的质量比为3:4D.M可能为单质12.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FeCl2、NaCl、KNO3B.KNO3、H2SO4、NaClC.CaCl2、NaNO3、Na2CO3D.KCl、NaOH、HCl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若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_____;若用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_____,出现_____的现象时,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4)若要制取氢气,可以使用D或E装置收集,能用E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若选用F装置代替D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填“c”或“d”)导管口通入.(5)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14.为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实验前需将金属丝打磨,目的是_____。(2)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3)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4)若采用丙实验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是_____,A溶液与B溶液分别是_____和_____。(5)如果只用两种金属丝和一种溶液,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则所需要的金属和溶液分别是_____。15.下图为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1)往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用_____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2)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_____处的高度,再确定_____处的高度(填“甲”或“乙”)。(3)实验中,能说明该反应有Cu生成的现象是_____。16.请根据以下装置图和相关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现提供下列装置①上图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室将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比较理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③实验室可以按照“B→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则取干燥的CO2气体,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F装置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取氯化钠、量取水、溶解、转移。①在溶解过程中,玻璃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②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a你取时,将氯化钠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

1.6

反应后

34.8

(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结果精确到0.1g,下同)。(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18.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是一种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的氮肥施肥浓度过高,会造成烧苗现象。小柯通过实验发现,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铵溶液不会导致植物烧苗。(1)硫酸铵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2)用50克30%的硫酸铵溶液配制2%的硫酸铵溶液,需要加水_____mL。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1)按要求从水、氧气、铁、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①一种金属单质_________;②一种难挥发的酸________;③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⑤一种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2)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①2Mg_________;②Mg2+_________;(3)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回答下列问题:①该物质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②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氢原子。③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最简整数比)。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详解】A、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分别滴入等量的石灰水,根据是否变浑浊,可以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故不符合题意;B、红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冷却后根据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可以测定空气中O2含量,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不符合题意;C、图中实验烧杯中试管外的白磷不燃烧,试管中的白磷燃烧,可以验证燃烧需要氧气,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溶液相同,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一支试管中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根据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可以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分解,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2、D【解析】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B.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便于长期保存。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小的物质。选D3、B【详解】假设2.8g镁是纯净物,根据化学方程式0.23g>0.1g,故“镁粉”一定是混合物;假设2.8g铁是纯净物,根据化学方程式故“铁粉”可能是混合物。故选:B。4、B【详解】12g-9.6g=2.4g,Fe2O3→2Fe,质量差是48,=,x=5.6g。故选B。5、B【解析】A、煤、石油燃料中含有大量碳元素,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会增大“碳足迹”,错误;B、使用一次性筷子,需要多砍伐树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减弱,吸收二氧化碳量就少了,所以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节省了原料,减少了树木的砍伐,减小“碳足迹”,正确;C、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应该回收再利用,这样做会增大“碳足迹”,错误;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就会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汽车燃烧的是汽油,能产生二氧化碳,这样做会增大“碳足迹”,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看该做法是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还是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者是吸收了二氧化碳。6、C【详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B、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C、铁粉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故选C。7、D【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各原子个数不变进行判断。【详解】反应前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18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2个X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各原子个数不变,可知2个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SO2,故选D。【点睛】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进行解答即可。8、C【解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液态二氧化碳升华吸收热量,达到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达到灭火和保护图书资料的目的,故正确;C、电器短路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直接用水浇灭,故错误;D、家中燃气泄漏着火,关闭燃气阀门,切断气源,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故选C。9、C【详解】A、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氧化镁:;故选项错误;B、缺少气体符号,没配平:;故选项错误;C、氧化汞加热分解产生汞和氧气:;故选项正确;D、反应物不需要气体符号:;故选项错误;故选:C。10、C【解析】依据黄金以及黄铜(铜锌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在几种金属中金铜不会与酸反应,而锌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解:A、黄铜和金的颜色相同,故不可行.B、黄铜和金的密度都比水大,都会沉在水底,故不可行.C、金和稀硫酸不反应,黄铜中的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出现,故可行D、黄铜和金都不能被磁铁吸引,故不可行.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铜、金和锌的性质方面的知识,解题的依据是能对常见金属性质的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1、C【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通过数据分析可知,N生成了24g,P的质量不改变,Q的质量减少了30g。则可分析出,Q是反应物,N是生成物。而反应物的质量明显小于生成物的质量,则M也为生成物,且生成了6g。而在反应前M是20g,则反应后的质量x=20g+6g=26g。【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X的值为26。故A说法正确;B、P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则P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并没有参与到反应过程中。故B说法正确;C、参加反应的N的质量为24g,Q的质量为30g,其质量比位:24:30=4:5。故C说法错误;D、通过分析可知,Q反应,分解出M和N,则生成物N可能是单质。故D说法正确。故选C。12、B【详解】A、溶液中有氯化亚铁存在,溶液为浅绿色,不符合题意;B、KNO3、H2SO4、NaCl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符合题意;C、CaCl2、和Na2CO3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D、NaOH和HCl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长颈漏斗集气瓶A2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处未放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2H2O22H2O+O2↑石灰石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气难溶于水dBD(或E)【解析】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仪器a是长颈漏斗,b是集气瓶。(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原因是试管口处未放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导致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若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加热,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若用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4)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能用E装置收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应从短导管进气,故从d管进。(5)乙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可选用D或E装置收集;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用B装置来制取。【点睛】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乙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14、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Cu+2AgNO3=2Ag+Cu(NO3)2铁丝的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Cu>AgCu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铁丝、银丝和硫酸铜溶液【解析】(1)由于金属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物的薄膜,所以实验前需将金属丝打磨,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2)甲实验中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同时生成硝酸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乙实验中铁能置换出铜,同时生成了硫酸亚铁,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的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3)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Cu>Ag;(4)由丙实验方案可知,若采用一种金属与两种盐溶液反应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以采用活动性居中的金属与两种盐溶液反应,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是Cu,A溶液与B溶液分别是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5)若采用两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以采用活动性居中的金属的可溶性盐溶液与两种金属单质反应,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即选择金属铁和银,盐溶液是硫酸铜溶液。15、药匙(或纸槽)乙甲试管中出现红色固体【解析】(1)往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1)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乙处的高度,再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调整试管高度的旋钮,确定甲处的高度。(3)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中,能说明该反应有Cu生成的现象是,试管中出现红色固体。16、长颈漏斗B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足量的浓硫酸搅拌,加速固体溶解b【分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①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实验室将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B装置含有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故比较理想的发生装置是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③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可以按照“B→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干燥的CO2气体,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二氧化碳,故F装置盛放的试剂为足量的浓硫酸。(2)①在溶解过程中,玻璃作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②a、称取时,将氯化钠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不正确;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b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