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萧山回澜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萧山回澜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萧山回澜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萧山回澜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萧山回澜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萧山回澜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很多明星因为吸毒而锒铛入狱,饱受公众指责。冰毒(C10H15N)是一种常见毒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冰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g B.冰毒由26个原子构成C.冰毒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 D.冰毒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O2中少量的CO在纯净的氧气中点燃混合气体B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的碳粉在空气中灼烧D鉴别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点燃,检验燃烧后的生成产物A.A B.B C.C D.D3.正确掌握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对下列化学符号理解正确的是()A.2Ca2+--2个钙离子B.3N--3个氮分子C.O2--2个氧原子D.FeO--一氧化铁4.向食盐、白糖、食用油、味精四物中分别加入足量水并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 B.白糖 C.食用油 D.味精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取用固体药品C.加热液体 D.倾倒液体6.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元素的一个原子,也能表示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A.O B.2N C.2N2 D.Cu7.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铜丝”的质量增加B.一定条件下,CO和O2生成CO2,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16gCH4完全燃烧生成16gCO2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8.工业上冶炼金属钨常用白钨矿石(主要成分:CaWO4),CaWO4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A.﹣6 B.+4 C.+6 D.+7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0.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各表示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是两种单质 B.反应物有剩余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11.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是A.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B.硒属于金属元素C.硒的元素符号为Se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未知)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3.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4.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C.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判断等量不同种物质在同体积水中溶解程度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C.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D.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28g加入试管中,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8.4g。计算:(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__g。(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列式计算)18.(8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本庶佑虽然发现了PD-1(化学式为C29H33NO5)抗体推开了肿瘤免疫研究的大门,但首先迈进大门意识到PD-1能用来对付癌症的却是华人科学家陈列平,陈教授与诺贝尔奖的擦肩而过,让我们感到十分遗憾。回答问题:(1)PD-1中含有_____种元素,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2)PD-1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只列计算表达式,不要求计算结果)。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金属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铁是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第一。(1)如图所示,把光亮的铁钉放入水中,最易生锈的是处________(填“a”、“b”或“c”)。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2)已知铁在酸性环境下或者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生锈速率会加快。食品保鲜剂“双吸剂”含铁粉、食盐等,下图为探究其原理的实验装置。滴入食盐水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铁粉上出现红色固体,气球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下图是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①处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②处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③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4)“梅花5角”硬币是我国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材质为铜锌合金,颜色金黄、制作精良、美观大方,俗称“梅花5角”硬币。小明想探究“梅花5角”硬币中铜的含量,称得一枚“梅花5角”硬币重3.8g,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共生成氢气0.08g,求一枚“梅花5角”硬币中铜的质量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详解】A、冰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故A不正确;B、1个冰毒分子由26个原子构成,故B不正确;C、冰毒由三种元素组成,故C不正确;D、冰毒化学式为C10H15N,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冰毒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D正确。故选D。【点睛】2、A【详解】A、除去CO2中少量的CO,在纯净的氧气中点燃混合气体。因为一氧化碳的量比较少,浓度太低,混和气体中的CO不能被点燃,且容易混入氧气,符合题意;B、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熄灭,则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如果木条燃烧更旺,则该气体为氧气;如果木条燃烧现象不变,则该气体为空气,不符合题意;C、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的碳粉,在空气中灼烧。氧化铜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碳在空气中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逸散到空气中,不符合题意;D、鉴别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点燃,检验燃烧后的生成产物,有水珠生成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甲烷;有水珠生成,但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氢气;没有水珠生成,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鉴别多种物质时,要求选择的试剂发生分反应的现象要明显易分。3、A【详解】A.2Ca2+--表示2个钙离子,故A正确;B.3N—表示3个氮原子,故B错误;C.O2—表示1个氧分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氧气这种物质;氧气这种物质由氧元素组成;故C错误;D.FeO--氧化亚铁,Fe2O3--氧化铁,故D错误;故选A。4、C【详解】A、食盐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B、白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C、食用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符合题意;D、味精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详解】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方法正确,选项A正确;B、图中取用固体药品,符合“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操作要点,选项B正确;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没有超过三分之一试管,酒精灯用外焰,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选项C正确;D、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瓶塞没有倒放,试管没有略微倾斜,瓶口没有紧挨着试管口,选项D不正确。故选D。6、D【详解】A、O只能表示氧元素,故错误;B、2N只能表示2个氮原子,故错误;C、2N2只能表示2个氮气分子,故错误;D、Cu可以表示铜元素、1个铜原子,单质铜,故正确。故选D。7、A【解析】A、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生成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化铜的质量等于铜丝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所以灼烧后“铜丝”的质量增加,故选项A正确;B、CO和O2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改变,故选项B不正确;C、设16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X=44g故选项C不正确;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A。8、C【解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钨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得:(+2)+x+(﹣2)×4=0,则x=+6价。故选C。9、D【详解】A、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例如,H2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H2与CuO中O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错误;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可能是离子构成,故错;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错;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对.答案:D【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此题说明物质不同,性质不同,不能用类推法来学习化学,要熟记相关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D【分析】由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可知:3分子和1分子反应产生2分子;【详解】A、生成物分子是和都是只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中有2分子和1分子剩余;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由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可知:3分子和1分子反应产生2分子;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物反应前都是单质,化合价都为0,反应后生成化合物,化合价不为0;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11、B【解析】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某方格中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A、原子序数=质子数,故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正确,B、“硒”是元素名称,硅的偏旁部首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C、硒的元素符号为Se,正确,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正确,故选B考点:元素周期表中信息12、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因此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X=18+1+2+32-26-2-12=13,反应后甲、丁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反应表达式为。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正确;B、由上面分析可知乙是生成物,错误;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26-1)∶(32-12)=5:4,正确;D、物质丙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故选B。13、A【详解】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和题意;B、爆竹声中一岁除中鞭炮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粉身碎骨浑不怕中有新物质生成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有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14、A【详解】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密闭容器内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故A不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着火燃烧,说明氧气已集满,故B正确;C、燃着的蜡烛在空气中正常燃烧,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蜡烛燃烧将烧杯内氧气耗尽,蜡烛不与氧气接触,燃着的蜡烛会熄灭,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C正确;D、碘不溶于水,高锰酸钾可溶于水,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故D正确。故选A。15、D【详解】A、石油是一种矿物,不是一种化工产品,故A错误;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造成大气污染,但不能停止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故B错误;C、人类需要的能量不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例如:如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故C错误;D、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难溶于水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或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详解】(1)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所以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难溶于水的性质;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故答案为(1)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难溶于水;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或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知道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9.6;(1)24.5g(详见解析)【详解】(1)反应生成的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