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真题带答案解析1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真题带答案解析1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真题带答案解析1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真题带答案解析1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真题带答案解析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精选文言文理解真题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1.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本文主要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

近,中午离人远。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

远,中午离人近。

(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和看问题的。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写出加下划线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虎熟视久之。

②虎亦寻至去。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②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7)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

(8)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

(9)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多选)

A.望而生畏

B.虎视眈眈

C.无知者无畏

D.初生之犊不怕虎

2.根据文言文,并完成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问。

■-儿曰:“,而。”

一儿以,而。

一儿曰:“,及曰中,此不为?”

一儿曰:",及其日中,此不为?”

孔子不能»两小儿笑曰:"?"

(1)根据原文填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问。

一儿曰:“,而。"

一儿以,而。

一儿曰:",及日中,此不为?”

一儿曰:",及其日中,此不为?”

孔子不能o两小儿笑曰:"?”

(2)两个小孩各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

(3)从两小儿的辩论中可以看出什么?

(4)"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5)你感觉下列哪幅图中的太阳大一些?请动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说说这是怎么回

事。感觉第一幅大一点,实际一样大。因为这可能是眼睛受到了外界的影响,造成了视觉

上的差异。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屐,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

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

谢焉。终不食而死。

(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①以至于斯也斯:

②从而谢焉谢: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

宋①有富人,天雨②墙坏。其子曰:"不筑③固,必将有盗④。"其邻人之父⑤亦云⑥。暮

⑦而果大亡⑧其财,其家⑨甚⑩智其子⑩,而疑邻人之父。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注】①宋:宋国。②雨(yu):下雨,名词作动词。③筑:修补。④盗:小偷。⑤

父(fu):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⑥亦云:也这样

说。亦,也。云,说。⑦暮:晚上。⑧亡:丢失。⑨家:指这家人。⑩甚:很,非常。

⑩智其子: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

B.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

C.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D.富人家的那个儿子十分聪明。

(2)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

B.富人的儿子非常聪明。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D.邻居家的老人多管闲事。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

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

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

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两处)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苴有愚人:

②食之,甚美: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主人既闻,乃益盐。

②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4)这则短文有何寓意?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铁杵磨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

铁杵②,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③。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①媪(ao):年老的妇人。②杵(ch。):棒槌。③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去

②方

®欲

④还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面句子的划线字意思是否相同。

①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②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②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入木三分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

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日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③

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jT)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日:

“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注】①旷:王旷,王羲之的父亲。②《笔说》:论书法的书。③幼令:幼年时美好的

才华。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⑤祝版:祭神的木

板。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七岁叠书

②恐不能秘之

③适太常王策曰

(2)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划线的"之"指代的对象。

①窃而读之________

②今日用之________

③工人削之________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一处)

十二见前代《笔说》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4)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5)"入木三分”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说出它现在的含义。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①难之②。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

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③。既已纳其自托④,宁可以急相

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①辄:就。②难之:对这件事感到为难。③耳:罢了。④既已纳其自托:既然已

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俱乘船避难

②幸尚宽

③后贼追至________

④携拯如初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一句的意思。

(3)从文段内容看,你认为华歆和王朗谁优谁劣?写写你的理由。

9.阅读理解。

东床姣婿

都太傅①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②书求女婿。丞相语都信③:"君往东厢,任意选

之。"门生归,白鄱日:"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④,唯有一郎在东床上

坦腹卧,如不闻。"鄱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⑤,因嫁女与焉。

一一《世说新语》

【注释】①鄱(xT)太傅:鄱鉴,以儒雅著称,官至太尉。②王丞相:王导,东晋琅珊临

沂人。曾任三朝丞相,在东晋政权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③信:使者,即上文中的门生。

④矜持:庄重,拘谨不自然。⑤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侄儿。

(1)用两条"/〃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那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

(2)下列各句中,下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丞相追郡信:告诉

B.亘鄱曰:姓氏

C.咸自矜持:者K

D.因嫁女与焉:于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

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4)从选文内容可以看出王羲之是一个怎样的人?

10.阅读理解。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

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

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

(1)这篇短文主要讲的重要。

(2)孟母剪断正在织的布匹,是为了告诫孟子。

(3)"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这句话中,"其母"的"其"指,"其织"的"其"

是指o

11.阅读课外诗文,完成练习。

忆昔①去年春,江边曾会君②。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③土,惨然伤我

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

琴为君死!

[注释]①昔:以前,从前。②君:对对方的尊称。③杯(pou):量词,把,捧。

(1)诗文中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心情的句子是""诗文中与"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写一写你读了本诗文后的感受。

12.课外阅读。

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③。太夫人④以⑤荻⑥画地,教以书⑦字。多诵古

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⑧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

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②孤:幼年丧父。③

资:财务,钱财。④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⑤以:用......办法。⑥荻(df):多年生

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⑦书:写。⑧闾(IU)里:街坊,乡里。

(1)结合语境和注释,理解下列下划线字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孤:幼年丧父。资:财务,钱财。

B.太夫人幺荻画地,教以书字。以:用......办法。以:原因。

C.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惟:只是。务:致力,从事。

D.及其稍长,面家无书读。及:等到。而:但是。

(2)根据下面的句子,写出相关成语。

①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②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3)"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这句话是什么意

思?

(4)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自幼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邻里街坊都有藏书,慷慨借给他阅读。

D.他刻苦读书,心无旁鹫。

13.课内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

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

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

也。

(1)这篇古文的题目是《》,我还可以自己来写题目,从"牧童"的角度可以这样

来写《》,从"处士"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

(2)选择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好书画。()

A.认为..好。B.喜欢。C.优良。

②处士笑而然之。()

A.认为......说得对。B.然而。C.然后。

(3)解释下面的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4)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写出了杜处士对《斗牛

图》的珍爱。

②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抓住了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

③“笑而然之。"这里的笑是杜处士讥笑牧童年幼无知。

(5)写出选文说明的道理。

14.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滥竿充数①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③之,縻食④以数百人。

宣王死,济(mi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①选自《韩非子》。滥:虚妄不实。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滥竽,常用来比

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②南郭:复姓。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③说(yu。:同

"悦",高兴。④縻(ITn)食:这里是供给粮食的意思。

(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I齐宣王使人吹竽①用;②派;③让

II请为王吹竽①请求;②敬辞;③邀约

Illg一一听之①喜好;②常常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o

15.课外阅读。

小儿不畏虎

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

戏沙上自若②。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④

卒去⑤。

噫,虎之食人,先被⑥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②自若:神情不紧张。③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

里是“希望"的意思。④寻:副词,随即,不久。⑤去:离开。⑥被:施加,给......加上。

(1)本文主要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

近,中午离人远。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

远,中午离人近•

(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和看问题的。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写出加下划线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虎熟视久之。

②虎亦寻卒去。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②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7)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

(8)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

(9)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多选)

A.望而生畏

B.虎视眈眈

C.无知者无畏

D.初生之犊不怕虎

16.读课文,完成练习。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为两股间。今

用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只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好书画_日嘤书画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石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o

A、(杜处士)所宝百数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D、(杜处士)不可改也。

(3)翻译句子。

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头,谬矣!

(4)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17.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①有老父

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②而截之。

【注释】①俄:一会儿。②依:依照。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初竖次之执:

②承依而截之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计无所出。

②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

(3)读完上文,你想对这个鲁国人说些什么?

18.文言文阅读

①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②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

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③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这个故事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2)先解释句中加点的字,再写出句意。

①子无敢食我也!食:。句意:。

②)虎不知兽畏己而苦也,以为畏狐也。

走:。句意:。

(3)这篇文言文讲了狐狸和老虎的故事,你会怎么评价这只狐狸?

19.文言文阅读

怀素写字①

怀素居零陵②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③,名④其庵⑤日:

“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①本文选自《书林纪事》;怀素是我国唐朝的书法家。②【零陵】今湖南零陵。

③【挥洒】挥毫写字。④【名】命名,起名。⑤【庵】住所。

(1)下列说法中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和()。

A.在读"贫无纸可书”时,可以这样停顿:“贫/无纸何书”。

B.怀素在芭蕉叶上练字,是为了亲近大自然。

C.以上文段来自《书林纪事》这个故事。

D.从"盘板皆穿"可以看出怀素练字的时间很长。

(2)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到的启示是。

我还知道古代的其他书法家有、o

(3)怀素为住所起了个雅号叫"绿天",真有意思!请你模仿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给你的书

房也取一个雅号。

名吾堂曰:"",理由是:o

20.小古文阅读。

①一猫伏缸上,②急跃起,全身皆湿。③缸中有金鱼,④欲捕食之。

(1)在横线上写出小古文的正确顺序(用序号表示)

(2)这篇小古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欲捕食之"中的"之"指的是;“全身皆湿"中"皆"的意思是。

21.文言文阅读。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②株,折颈而死,因③释其耒④而守株,冀复⑤得

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①株:树桩,即露在地面的树根。②触:撞到。③因:于是。④耒lei:古代

指耕地用的农具。⑤复:又,再。)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兔走触株

②整其耒而守株

③冀复得兔

④而身为宋国笑

(2)找出文中作者发表议论的句子,并翻译这个句子。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避让,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辩斗:日中:

决:孰:

(3)文中两小儿是因为问题而辩日。两小儿各自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

来回答。

(4)"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待知识持有的态度,同时也能从中悟出

的道理,由此还可使我们联想到孔子的一句话:o

(5)你能判断两个孩子谁对准错吗?用你掌握的科学知识说说其中的道理。

23.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为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盘盂________(yuyu)孰为汝多知乎(shushu)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及:②沧沧凉凉:

③探汤:④决:

⑤孰:⑥汝:

(3)"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24.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

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夯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下面句子中的"之"与"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是()。

A.歆辄难之

B.默而识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友人惭,下车引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俱乘船避难卒尚宽

纳其自托季携拯如初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4)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凶是什么?

②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那人的理由是什么?

(5)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高《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

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

间,令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

也。

(1)"好书画"中"好"的读音是,意思是。杜处士最爱的是,从

文中的""的表现可以看出来。

(2)杜处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一个词评价,并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作为评价的依据,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杜处士:依据:

(3)结合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黄筌①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

然②。乃知观物不审③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④?君子是以务⑤学而好问也。

[注释]①黄筌:西蜀著名画家。②信然:确实如此。③审:细密。④况其大者乎:何

况做大事的人呢?⑤务:致力。

①《书戴嵩画牛》和《书黄筌画雀》中的"书"的意思是(相同不同)的。

②黄筌画雀出现错误是因为(用原文回答)

③"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中的"问,,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

要。

26.文言文阅读

(-)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

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耒(同)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兔串,触株走②因樗其耒而守株释

③而身为宋国笑身④冀复得兔冀

(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7.读课文,完成练习。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

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

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加括号的词。

(好)书画:

一日(曝)书画: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

(3)翻译句子。

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4)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2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日:"日初出沧

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广'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②孰为汝多知乎:

(2)用自己的话表述两小儿各自所持的观点及依据。

①观点:________

依据:________

②观点:________

依据:________

(3)你从"孰为汝多知乎"中体会到了什么?

29.文言文阅读(二)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

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杜处士是个的人,对戴高的《牛》特别喜爱,从文中

""和""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来。(用文中原词原句来回答)

(2)解释句子

①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的意思:•

②“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的意思:。

(3)牧童"拊掌大笑"是因为,由此可以看出牧童_______的性格特点。

(4)画线句中"搐"的意思是乃"的意思是。这句话写出了牧童对斗牛的

(5)"处士笑而然之"的意思是他的"笑”包含了o可见杜处土是个

、的人。

(6)"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告诉我们的道理是o

(7)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从杜处士角度的收获:;从牧童角度的收获:。

30.文言文阅读。

青文胜为民请命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仕为龙阳典史④。龙阳濒洞庭④,岁罹水患,逋赋⑤数

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⑧。叹曰:"何

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

⑨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⑩,定为额。邑人建祠祀之。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万

历⑪十四年诏有司⑫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

[注释]①夔(kui)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③典

史:县令的属官。④洞庭:指洞庭湖。⑤逋赋:拖欠赋税。⑥阙(qu省):宫殿外的望

楼。此指宫门外。⑦疏:给皇帝的奏章。⑧不报:不答复。⑨诏宽:皇帝下令宽贷。⑩

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ID万历:明神宗年号。⑫有司:官吏。

(1)解释词语:

①仕②濒③具

④悯⑤邑________⑥祀

(2)选择题:

①"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中的"诣",解释为:()

A.上告;B.至IJ;C.登上;D.责骂。

②"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

A.回到娘家;B.回到故乡;C.没有住房;D.不能耕种。

(3)翻译句子:

①岁罹水患

②死者相踵

③遂自经于鼓下

(4)理解: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请命外,还说明什么?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1.(1)语言

(2)B

(3)大小角度(视觉角度);人对阳光的感受的角度

(4)不能。因为这是那时的人类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

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不是无所不知

解析:(1)语言

(2)B

(3)大小角度(视觉角度);人对阳光的感受的角度

(4)不能。因为这是那时的人类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

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不是无所不知的。(答案不唯一)

(5)①仔细;②最终。

(6)①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儿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②老虎从山上

跑来,妇人慌忙跳进水里面躲起来。

(7)因为妇人知道老虎的威力,畏惧而躲避到水中;两个孩子不懂得老虎的威风,无所畏

惧,令老虎悻悻而去。

(8)置二小儿沙上

(9)C,D

【解析】【分析】(1)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

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2)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

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

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

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语言;

(2)B;

(3)大小角度(视觉角度)、人对阳光的感受的角度;

(4)不能。因为这是那时的人类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

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不是无所不知的。

【点评】(1)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2)、(6)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

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

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3)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1)辩斗;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日中时远也;日初出远;日中时

近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则如盘盂;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如

探汤;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2)一个是根据所

解析:(1)辩斗;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日中时远也;日初出远;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则如盘盂: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如探汤;近者热而远

者凉乎;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2)一个是根据所看到的太阳的大小,另一个是根据感受到太阳的温度。

(3)①两小儿可以从日常的现象中仔细观察,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本身就是具有一种钻研

的精神。②他们只是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但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轻易的动摇

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坚持己见的行为。

(4)说明孔子谦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感觉第一幅大一点,实际一样大。因为可能是眼睛受到了外界的影响,造成了视觉上

的差异。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文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

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

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5)谈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辩斗、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日中时远也、日初出远、日中时

近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则如盘盂、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如探汤、近

者热而远者凉乎、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2)一个是根据所看到的太阳的大小,另一个是根据感受到太阳的温度。

(3)①两小儿可以从日常的现象中仔细观察,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本身就是具有一种钻研

的精神。②他们只是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但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轻易的动摇

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坚持己见的行为。

(4)说明孔子谦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感觉第一幅大一点,实际一样大。因为可能是眼睛受到了外界的影响,造成了视觉上

的差异。

【点评】(1)针对古文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5)开放性试题。

3.(1)这样;道歉

(2)有志者不食嗟来之食。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实词语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

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

的理解

解析:(1)这样;道歉

(2)有志者不食嗟来之食。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实词语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

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

(2)考查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

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故答案为:(1)这样、道歉

(2)有志者不食嗟来之食。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

其义自现。

(2)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4.(1)D

(2)C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

容(参见注释及译文),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D;(2)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

解析:(1)D

(2)C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参见注

释及译文),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D;(2)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参考译文】

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

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

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5.(1)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2)从前;十分、非常

(3)①主人听罢,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②愚人不停地吃盐,口味败坏,

反而被盐所祸害。

(4)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

解析:(1)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2)从前;十分、非常

(3)①主人听罢,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②愚人不停地吃盐,口味败坏,反而被盐所

祸害。

(4)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

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成了谬误。所以,凡事均有度,过犹不

及。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

(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后疏

通语句。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

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2)从前;十分、非常

(3)①主人听罢,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②愚人不停地吃盐,口味败坏,反而被盐所

祸害。

(4)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

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成了谬误。所以,凡事均有度,过犹不

及。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

义。

(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

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

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1)离开;正;想要;回去

(2)mo;磨盘;mo;磨刀;hai;还有;huan;归还

(3)正确

(4)①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好功课,就出去玩了。②李白被老夫

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解析:(1)离开;正;想要;回去

(2)mo;磨盘;mo;磨刀;hai;还有;huan;归还

(3)正确

(4)①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好功课,就出去玩了。②李白被老夫人感动了,

回去完成了学业。

(5)坚持不懈。万事功到自然成。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实词语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

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

(2)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

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当然组词也不同。

(3)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要求在不同语境中辨析

词语的含义。

(4)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

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

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

(5)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

炼标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

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离开、正、想要、回去

(2)m。、磨盘、md>磨刀、hai,还有、huan^归还

(3)正确

(4)①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好功课,就出去玩了。②李白被老夫人感动了,

回去完成了学业。

(5)坚持不懈。万事功到自然成。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

其义自现。

(2)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

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

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4)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

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

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5)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谈启示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7.(1)擅长;恐怕,担心;告诉,对......说

(2)指《笔说》;指《笔说》;指王羲之写字的祝版

(3)十二见前代《笔说》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4)他天资聪颖、洗好书法、自己认真努力,同时长辈教导有方。

解析:(1)擅长;恐怕,担心;告诉,对......说

(2)指《笔说》;指《笔说》;指王羲之写字的祝版

(3)十二见前代《笔说》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4)他天资聪颖、洗好书法、自己认真努力,同时长辈教导有方。

(5)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3)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

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

义。

故答案为:(1)①擅长。②恐怕,担心。③告诉,对・・・・・・说。

(2)①指《笔说》。②指《笔说》。③指王羲之写字的祝版。

(3)十二见前代《笔说》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4)他天资聪颖、洗好书法、自己认真努力,同时长辈教导有方。

(5)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

理解词义。

(2)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

摩。

(3)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8.(1)一同、一起;还;至lj;当初

(2)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3)华歆优、王朗劣。王朗顾眼前做好人,稍有危险就要抛弃别人,或许有助

人之心,但祸及自身便未能担当。华歆已经考虑到危险

解析:(1)一同、一起;还:至!J;当初

(2)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3)华歆优、王朗劣。王朗顾眼前做好人,稍有危险就要抛弃别人,或许有助人之心,但

祸及自身便未能担当。华歆已经考虑到危险,但没有坚持自保,遇险之后还一力帮助,可

以说性格中偏仁义,但并不愚昧。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注释,正确理解词

义。

(2)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后疏

通语句。

(3)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①一同、一起。②还。③到。④当初。

(2)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3)华歆优、王朗劣。王朗顾眼前做好人,稍有危险就要抛弃别人,或许有助人之心,

但祸及自身便未能担当。华歆已经考虑到危险,但没有坚持自保,遇险之后还一力帮助,

可以说性格中偏仁义,但并不愚昧。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

理解词义。

(2)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

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

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9.(1)都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俅女婿

(2)B

(3)只有一位公子躺在东边床上袒胸露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

(4)“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一个细节描

解析:(1)都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

(2)B

(3)只有一位公子躺在东边床上袒胸露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

(4)"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勾勒出王羲之的真实、随

意、超脱。

【解析】【分析】详见译文(1)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

奏。句意是那鉴太傅在京口(今江苏镇江),派门生给王导丞相一封信,(说想从王家公

子中)寻找(一位做)女婿。

(2)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

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

合具体语境。A、C、D正确。B:白:禀告。

(3)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

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

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

故答案为:(1)都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

(2)B

(3)只有一位公子躺在东边床上袒胸露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

(4)"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勾勒出王羲之的真实、

随意、超脱。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

现。

(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

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

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4)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

【译文】鄱鉴太傅在京口(今江苏镇江),派门生给王导丞相一封信,(说想从王家公子

中)寻找(一位做)女婿。丞相对鄱鉴的信使说:"您往东边厢房(去看吧),任意选

择。"门生回去后,禀告都鉴说:"王家的几位公子,也都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听说

(太傅)来寻找女婿,都变得不自然了。唯有一位公子,在床上坦露胸腹躺着,好像没有

听到这事一样。"鄱鉴太傅说:"这个正是最佳人选!"(于是派人去)打听,才(发现)是

逸少,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王氏的族谱上记载:"逸少,是王羲之的字。王羲之

的妻子,是太傅福鉴的女儿,名叫郁塔,字子房。”

10.(1)熟读成诵。

(2)只有达到熟练,才不会像裂织一样前功尽弃。

(3)孟子;孟母

【解析】【分析】(1)这篇短文主要讲(熟读成诵)的重要性。方法父母教育孩

子要用适当的方式,言传身教,事半功

解析:(1)熟读成诵。

(2)只有达到熟练,才不会像裂织一样前功尽弃。

(3)孟子;孟母

【解析】【分析】(1)这篇短文主要讲(熟读成诵)的重要性。方法父母教育孩子要用适当

的方式,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2)这道题是对课文主题的考查。分析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要联系整篇课文的主要内

容,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以这件事作为警告。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

遗忘书中的内容了.启发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能半途而废,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

致志,不应当因环境嘈杂而分散注意力。故事也同时告诉我们:作为小辈要善于理解长辈的

教导,因为长辈总是为我们好。

(3)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

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

合具体语境。

故答案为:(1)熟读成诵。

(2)只有达到熟练,才不会像裂织一样前功尽弃。

(3)孟子、孟母

【点评】(1)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2)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

现。

11.(1)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

死!

(2)我体会到了伯牙失去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诗句理解及运用,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

解析:(1)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我体会到了伯牙失去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诗句理解及运用,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

的诗句即可。

(2)谈自己的感受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

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我体会到了伯牙失去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

【点评】(1)要求学生要理解诗句的含义。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2.(1)B

(2)画荻教子;废寝忘食

(3)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

接着进行抄写。

(4)D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

解析:(1)B

(2)画荻教子;废寝忘食

(3)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

写。

(4)D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

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

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

(2)此题是根据句意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

及意思。

(3)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

及常见句式的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