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_第1页
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_第2页
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_第3页
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_第4页
高考历史 系列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系列专题05:现代中国对外关系【考点定位】(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重点考查建国初独立自立自主外交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原则。(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突出考查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和意义。(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着重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过程及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突出考查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的贡献、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对中国的影响。【三年高考】一.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高考文综北京卷19)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A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5)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②尼克松总统访华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④邓小平访问美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3.(高考文综山东卷1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答案】:A【解析】:从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可以直接选A项。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是二战后新兴力量的崛起(日本和西欧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排除B、D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项。4.(高考文综福建卷18)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答案】:A【解析】:日内瓦会议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并推动会议取得成就;万隆会议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思想被与会各国接纳,推动万隆精神的形成。苏联解体之后才有一超多强的格局,排除B:不结盟运动兴起于60年代,排除C;这两次会议都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会议,排除D。5.(高考历史江苏卷11)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答案】:C【解析】:题干中所描述的我国对待外债问题态度和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思想观念的变化过程,这一转折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从不借外债到要借外债,这也体现了从相对封闭走向主动开放,所以C项最符合题意。。6.(高考历史上海卷30)“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答案】:A【解析】:重点理解“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即是指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二.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答案】:DC不正确。2.(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答案】:C【解析】:题中周恩来这段话是对“求同存异”原则的阐释,对应万隆会议。3.(年上海市文综32)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中学团委举行“光辉历程”党史知识展览,同学们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大成就如下:①中美建交②粉碎“四人帮”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香港回归。以时间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答案】:C【解析】:②项在1976年;①项在1979年;④项在1997年;③项在年。4.(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A【解析】: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减弱了那些对中国的怀疑或敌对情绪”,对应方针即“求同存异”。5.(年福建省文综38—(2)、(3)、(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它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图15、16、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应该著名漫画杂志Punch。材料四(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则,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孙中山《对外宣言书》材料五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11分)(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6分)(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要意义。(12分)【答案】:【解析】:(2)从图片显示的信息不难看出英国对中国的丑化;成因和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有直接关系;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就是列强侵华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危机。(3)从材料四所述孙中山对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赔款、特权等继续承认,表明辛亥革命对列强的幻想与妥协;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特点角度找原因。(4)依据课本回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概括新中国成立时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从新旧外交的区别、中国的地位及国际格局等角度回答“三要方针”的意义。三.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年全国Ⅰ卷文综17)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答案】:B【解析】:表面上看,1960年左右,美苏关系恶化,实际上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各国间关系变化,使中国主动调整对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2.(年新课标卷文综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l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答案】:D【解析】:中苏两国不再签订同盟互助条约,这是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的结果。ABC与之无必然因果关系。3.(年福建卷文综18)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答案】:D【解析】:此题图片信息易读,主要还是考查两历史事件的比较,常规解法是逐一审核,尼克松访华不属于睦邻友好,两者都不是结盟,也不是另起炉灶,故选D。4.(年广东卷文综18)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邮件种类计费单位(每10克)邮资(元)航空亚洲各国0.32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0.48西欧各国(捷克转)0.48西欧各国(香港转)0.80其他各洲0.80A.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5.(年浙江卷文综21)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表5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年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建交国家数495469878895103107110112①中国对外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1969年到1971年,建交国家数没有大的突破,但文革后期到1978年,建交国家数却急剧增加,说明中国外交受到“文革”的影响,排除含有②的选项。1970年与中国建交数是54个,但到1971年和1972年迅速增至69个和87个,说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表格中的年份是1969至1978年,而中美正式建交时间是在1979年,无此信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6.(安徽卷文综36)(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材料二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同上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版)、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8分)(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8分)(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12分)【答案】:【解析】:本题以外交为切入点,时间跨度比较大,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的对外关系,本题的材料在解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1)要求依据材料回答两个问题,清政府的对外态度和对外关系的影响,注意分析归纳概括材料。(2)有两小问清朝官员态度的变化以及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3)结合三则材料,分别指出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以及形成原因,两个小问,可以分解为,以上三则材料各反映的对外关系特点以及成因是是什么。因此在解答大题的时候要学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难懂问题通俗化,进而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两年模拟】一.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1.(黑龙江省哈三中届高三上期期中文综)对于中美关系的性质,有“非敌非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应对共同挑战的战略伙伴关系”、“利益攸关方”等多种说法。这些说法主要反映了中美关系的A.复杂性B.曲折性C.重要性D.牢固性【答案】:A【解析】:题中的多种说法,是由于它们反映了中美关系的不同侧面,即反映中美既合作又矛盾的复杂性。2.(广东省增城市届高三调研文综)《印度时报》描写中国60年的反差时用了如下两个词:贱民和全球强国。文章说:中国曾被视为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直到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摆脱孤立。“现在,它是一个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它购买美国国债,在拉美和非洲抢购自然资源,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新中国始终得不到美苏的承认B.“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其实现C.“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中国已跻身“超级大国”行列D.“在重大外交问题上更响亮的声音”→→和谐、合作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财富【答案】:D【解析】:本题重在对比20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D项最准确。3.(安徽省蚌埠二中届高三上期期中历史)1955年亚非会议会场设在雅加达的刚果第亚大厦,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在会议的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___的著名演讲。A.让新亚洲新非洲诞生吧B.求同存异是我们的唯一选择C.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D.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答案】:D【解析】:A项是会议的背景,B项由中国提出,C项属于共产主义运动,都排除;D项符合会议目的。4.(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届高三上期期中历史)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B.实行不结盟政策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答案】:D【解析】:题中的“基本出发点”即主要目的,D项符合;ABC三项都只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政策。5.(福建省厦门翔安一中届高三11月历史)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下列外交政策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福建省福州八中届高三二次质检历史)年3月22日中国就联合国是否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的1973号决议的表决投票时,中国政府投了弃权票,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中国又一次投了弃权票。由此说明中国实施的外交政策是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关系C.结伴而不结盟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答案】:D【解析】:对重大国际问题持什么态度(赞成、否决、弃权),这是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7.(湖南省新田一中届高三上期三次月考历史)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 B.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C.共同点主要指双方的共同利益D.新的开始指中美两国全面合作【答案】:D【解析】:D项错在“全面合作”,它最早也要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之后。8.(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上期半期历史)30多年来,中美关系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材料二(中美)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会是互相有利的。双方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这种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材料三双方同意,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于共同承担责任,努力实现21世纪的和平繁荣是重要的。……在加强双边经济发展、贸易、法律、环保、能源、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与合作及两国军队往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两国还同意,两国内阁和次内阁级别官员定期互访,就政治、军事、安全和军控问题进行磋商。——《中美联合声明》(1997年)请回答:(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何变化?(2分)指出其变化的原因。(2分)(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中美双方在规定继续保持对话和磋商方面有何变化?(不得照抄原句,4分)(3)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中美处理双边关系的根本出发点。(2分)【答案】:二.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1.(届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模拟二)胡锦涛主席于年2月12日前往马里进行国事访问,随后访问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三国,此次非洲四国之行是胡锦涛主席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出访。新中国成立后,为中非交往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1954年日内瓦会议 B.亚非29国万隆会议C.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B【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为中非交往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第一次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2.(浙江省台州市届高三调考文综)“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答案】:C【解析】:识记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重要议题及中国代表团的主张即可正确选出。3.(广东省揭阳市届高三一模文综)“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答案】:B【解析】: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但中美关系尚未改善,只能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4.(安徽省广德中学届五次文综)1999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A.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B.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C.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D.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答案】:B【解析】:重点理解题中材料的关键句“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5.(四川省绵阳市届高三二诊文综)造成下图中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的背景不包括A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②在中美建交的带动和影响下,形成了建交的高潮③中国奉行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支持④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主要国家,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A.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④【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出现在1972年,①项在1971年,就在这次高潮前夕;②③项在1978年后,④项在1960年之前,离这次高潮都太远。6.(河北省石家庄市届高三一模文综)材料四1941年2月14日,中共代表周恩来与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代表劳克林.居里在重庆进行了会晤,这是中共领导人与美国官方人士的第一次会面。1944年7月。以包瑞德上校为首的美军观察组访问了延安,从而建立了美国官方与中共的直接联系。与此同时,陈纳德的美军第十四航空队还主动与新四军五师联系,要求中共军队提供军事合作。在1944年1月~l945年7月间,中国解放区的军民曾经多次救助了美军飞行员,前后有l00多名美国飞行员被敌后抗日军民营救脱险。(3)根据材料四,指出美国对中国共产党态度友好的主要背景。(6分)材料五1949年以来中美之间的重大事件时间大事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953年美国被迫签署《朝鲜停战协定》1962年美国以秘密军事援助支持西藏叛乱,并挑动一些亚洲国家与中国发生冲突和边界纠纷。1965年中国政府发表声明“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犯就是对中国的侵犯”。美国国防部长宣称:今天中国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并说存在着同中国发生战争的危险。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到中国访问,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根据材料五,指出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产生的重要影响。(14分)【答案】:发展。(4分)【解析】:(1)简明指明当时中国国内和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2)先归纳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演变的基本走势。从国际格局、中国国家利益、美国国家利益角度分析这种走势产生的影响。【一年原创】1.从苏联到俄罗斯一直存在对华汉语广播,中国人对其称呼经历了“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伴之声”的变化过程。这三种称呼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兄弟之声”、“伙伴之声”、“敌人之声”B.“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伴之声”C.“伙伴之声”、“兄弟之声”、“敌人之声”D.“兄弟之声”、“敌人之声”、“伙伴之声”【答案】:D【解析】: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中俄)关系的变化历程,即可判断为D项。2.20世纪某一时期,有人攻击我国的外交路线是“三降一灭”,即“向帝国主义投降,向修正主义投降,向各国反动派投降,扑灭世界人民革命”。这一时期应该是A.五十年代初期B.六十年代后期C.七十年代末期D.八十年代初期期。3.在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A.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 B.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C.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 D.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大国【答案】:A【解析】:题中《公报》指出中美双方共同反霸,即是共同反对苏联的扩张。BCD三项不符合实际。4.年4月29日至30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麻生就任日本首相后首次访华。麻生在访华期间谈到,日本前首相田中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在中日之间架起了一座吊桥。当时推动这座“吊桥”建立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C.中美关系改善并实现正常化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答案】:C【解析】:本题要求指出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原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5.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声明“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表明美国政府 A.坚持“一中一台”立场B.确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D.认可“一个中国”的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材料突出强调“一个中国”原则立场。6.(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入1950年代,新中国同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频繁的体育交流,充分体现了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在新中国对外体育交流活动中占据的首要地位。——据李相如、宋雪莹《关于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回顾与研究》材料二1975年4月,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要求恢复其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作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的权利。1979年10月25日,中国正式恢复了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设在台北的奥委会的名称为“中国台北奥委会”。材料三1981年,中国男排反败为胜、力克韩国队,北京的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浑身伤病的李宁只得到最后一名。一些报道竟谩骂李宁为“体操亡子”。李宁还收到绳子,让他上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海外执教的中国教练员和代表外国参赛的原中国运动员超过了1000人。其中最有名的是郎平。年8月15日,在北京奥运会上,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新华时评认为“郎平依然为国争光”。请回答:(1)分析材料一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与作用。(4分)(2)联系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形势,概述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其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7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在体育情结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答案】:(1)原因:①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②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孤立新中国;③两大阵营的形成。(每点1分,任意答出两点即给满分2分)作用:①突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②拓宽了新中国的国际活动空间;③促进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每点1分,任意答出两点即给满分2分)(2)有利:①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分)②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2分)不利:①文革尚未结束,“左”的思想影响仍然很大;②台湾问题的困扰;③国际上反华势力的阻挠;④两极格局的负面影响。(每点1分,任意答出3点给3分)关键:台湾问题。(1分)(3)变化:由过分强调竞技体育的政治色彩回归到体育精神本质。(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原因:①改革开放深入;②思想观念更加开放;③对体育精神的理解更深入;④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国民自信心增强;⑤民众心态趋于理性。(3分,每点1分,任意答出3点即给满分3分)【解析】:【考点预测】纵观—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国现代对外关系这一专题,以建国初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原则、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六个方面为主要考查内容,除选择题外,非选择题主要集中在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变化的对应关系。在年的高考复习中,除上述主要考查内容外,还应注重日内瓦会议、中日关系正常化、“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中的作用等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高考母题】1.观察以下两幅图片,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A.中国积极参与和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B.中国是两大组织的创始会员国C.两个组织的合作都已渗透到政治军事领域D.新时期中国由不结盟走向结盟【答案】:A【解析】:题中两幅图是中国参与“新型区域合作”的反映,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2.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的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的新动向是A.美国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答案】:C【解析】:题中材料是尼克松主动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努力之一,即新动向为C项。3.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答案】:C【解析】: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在历史作用上体现为C项;ABD三项不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4.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