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复习资料】07948环境法学复习(重点内容)_第1页
【自考复习资料】07948环境法学复习(重点内容)_第2页
【自考复习资料】07948环境法学复习(重点内容)_第3页
【自考复习资料】07948环境法学复习(重点内容)_第4页
【自考复习资料】07948环境法学复习(重点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7948环境法学环境就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者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自身健康以至生命安全及其他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由于环境问题是特定生产方式的产物和具有地方属性,使得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仅具有不同的特点,就是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环境问题也不一样。经历了三个阶段:环境问题的原始阶段、环境问题的农牧业阶段、环境问题的现代工业阶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6月,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发表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及其所通过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宣告:“鉴于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负担有共同的但是又有差别的责任。发达国家承认,鉴于它们的社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它们所掌握的技术和财力资源,它们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中负有责任”。也就是说,当今国际社会确认了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的恶化负有主要责任,它们应当率先对付环境的恶化及其不利影响,“提供新的额外资金并以优惠条件转让环境无害技术”。这些原则的确立和贯彻实施,对于顺利解决的世界的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的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方针,颁布了新中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后经国务院批准转发全国贯彻实施。1983年12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还确定了环境保护事宜的战略方针,即“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也称“三个同步、三个统一”的战略方针。1989年4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同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议第试一次会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同日发布实施。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确定了2000~2010年环保目标。同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2001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批复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该计划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2006年4月,国务院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环境保护的概念与意义所谓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使环境符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关系到国家建设、民族复兴、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以至子孙后代幸福的大事,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位置和意义。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环境保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环境保护是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环境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加强环境保护顺应了世界发展的趋势。环境保护法学的体系环境保护法学体系,是指环境保护法学的研究范围和分科。环境保护法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而出现,环境问题具有地方性特点。这些都决定了以环境保护法为研究对象的环境保护法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研究范围和分支学科。当今,我国环境保护法学的研究范围,即研究的基本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部分:(1)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理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措施。(2)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和解决的基本途径;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新阶段的必然性、特点、目标、任务和基本措施。(3)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理论、原则、制度和基本措施;制定、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理论、政策、现实依据和立法理由;环境保护法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必要性和步骤。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法实践中的经验。(4)其他部门法学和环境科学的新成果。(5)外国和国际的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法理论,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6)经济全球化(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生效后面临的问题、对策和其他法律措施等。环境保护法学的分支学科,大体上可以分为:本国环境保护法学、外国环境保护法学、国际环境保护法学、比较环境保护法学、环境保护法学史。环境保护法的定义、特点、任务、目的、作用、体系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法的特点:科学技术性、综合性和广泛性、可持续发展性。环境保护法的任务: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环境保护法的目的: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法的作用:实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依据。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的好教材。维护我国环境权益的重要武器。促进环境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护世界环境的重要手段。环境保护法的体系: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是指由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环境保护法是在传统的法律部门、如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和诉讼法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人民政府应当承担以下环境保护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国家鼓励和引导公众使用绿色产品,采取措施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置、回收利用。推广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统筹城乡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设施建设。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务会的监督。垂直管理制度与河长制度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法中规定或者体现的,涉及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全局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根本准则。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的特征:它普遍适用于整个环境保护法领域,它是环境保护法所特有的,它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和明确性。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是指实现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依据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制定的,调整某一类或某一方面环境保护社会关系的,具有重大意义和起主要作用的法律规范的统称。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特征:具体性、系统性、特定性。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的概念、特点、意义、原则、类型环境保护规划是指根据国家或者一定地区的环境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活动所做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环境保护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整体性、区域性、动态性、约束性。环境规范的类型:(一)长期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和短期环境规划按规划期划不同,可以分为长期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和短期环境规划。1.长期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10年以上的宏观计划,是依据对长远环境目标和战略青施制定的。2.中期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5-10年,5年的环境规划一般称五年环境规划,以便于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并纳入其中。3.短期环境规划。是五年环境规划分年度实施的具体安排。(二)国家环境规划、区城环境规划(含流域、县域)和部门环境规划按规划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国家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含流域、县域)和部门环境规划。1.国家环境规划。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它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指导性作用。2.区域环境规划(含流域、县域)。其综合性和地域性很强,它是国家环境规划的基础,又是制定城市环境规划、大型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规划的前提。3.部门环境规划。包括工业部门环境规划、农业部门环境规划和交通运输部门环境规划(三)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规划、环境科技发展规划按规划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规划、环境科技发展划1.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亦称污染控制规划,是当前环境规划的重点。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业(行业、工业区)污染控制规划、农业污染控制规刘和城市污染控制规划。2.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规划。如生态建设规划、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生物多样性保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等。3.环境科技发展规划。如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形与科技需要、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规划目标、重点领域与优先主题、加强环境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保障措施等。环境规划的原则: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原则,协调发展、互惠共赢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原则,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环境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特点、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评价内容、审批程序、法律后果等一系列规定的总称。具有以下特点:预测性、客观性、综合性、强制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贯彻“预防为主”原则,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2)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3)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并规定国家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明令禁止建设或者投资的建设项目,不适用该名录。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此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综合性规划的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做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是:(1)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2)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3)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是:(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関水土保持方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三同时制度的概念、意义、历史、内容“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一项创举,是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它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辅相成、互相包含。其目的是:根据“预防为主”的原则,落实建设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防治措施,防止新污染源或者破坏源的产生;并根据“以新带老”的原则,促进老污染源或者破坏源的治理,保证建设项目建成后,所排放的污染物符合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和破坏。意义:1.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2.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保证。3.防止环境质量继续恶化的有效措施。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是:1.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其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的设计依据,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及排放方式,计划采用的环境标准,环境保护设施及简要工艺流程,对建设项目引起的生态变化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绿化设计,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等。依据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登记表,在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2.建设项目的施工,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防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或者减轻粉尘、噪声、震动等对周国生活居住区的污染和危害,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3.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在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4.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对该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并应与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同时进行。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分期验收。5.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该建设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概念、特点、意义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指确定环境保护的一个目标及实现该目标的措施,并签订协议、做好考核、明确责任,保障措施得以落实、目标得以实现。该制度明确了一个区域、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单位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范围,运用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的管理方法,从而使改善环境质量的任务能够层层分解落实,达到既定的目标。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具有以下特点:(1)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一般以一届政府的任期为时间界限,以行政单位所辖地域为空间界限;(2)有明确的环境质量目标、定量要求和可分解的质量指标;(3)有明确的年度工作指标;(4)有配套的措施、支持保证系统和考核奖惩办法;(5)有定量化的监测和控制手段。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意义:第一,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明确了保护环境的主要责任者、责任目标和责任范围,解决了谁对环境质量负责”问题。第二,环境问题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而产生的。第三,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的公益性事业,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牵连社会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带有很强的综合性、政策性和群众性,工作难度较大。现场检查制度的概念、特点、意义现场检查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管辖范围内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而直接进入现场进行检查的一种行政执法活动。现场检查制度是指有关现场检查主体、现场检查对象、现场检查内容、现场检查程序、现场检查者和被检者的义务等法律规定的总称。该制度在原《环境保护法》已有规定,新《环境保护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在法律中明确了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享有现场检查权;同时,将被检查的单位由“排污单位”修改为“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现场检查权是行政机关进行日常监管活动,实现行政目的的一项具有基础性、普遍性的权力。该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执法主体只能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部门或者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执行;(2)具有强制性,不需要被检查单位的同意:(3)执法主体只能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检查,不能检查管辖范围外的,也不能检查与污染物排放无关的单位和个人;(4)现场检查有一定的随机性,有关执法主体可以随时检查;(5)现场的范围和内容应当于法有据,不能任意检查。意义:1.督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依照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促使排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加强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清除污染事故隐患,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保护问题。3.提高排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使其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区域限批制度的概念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指通过向一定地区赫排污单位分配特定污染物排放指标,将一定地区赫排污单位产生的特定污染物数量控制在限度内的污染控制方式及其管理规范的总称。区域限批制度是指一个地区若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权暂停这一地区所有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审批,知道该地区完成整改。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概念、特点、意义、原则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生态保护红线具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具体来说,生态保护红线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限。特征:系统性、协调性、差异性、强制性、动态性、操作性。意义: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有助于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内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原则:生态重要性原则、分类划定原则、现实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生态保护红线法律保障的主要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差异管控制度、生态保护红线监测与监察制度、生态保护红线统一监管制度。生态保护红线的越线责任追究制度,生态保护红线维护的公众与制度。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概念、特点、意义、标准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通常称为生态补偿,就是弥补生态系统的损失、消耗,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功能。特点:工具性、广泛性、方式的多样性。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意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为恢复和治理生态环境开辟了一条资金渠道,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补偿的原则:开发者保护、收益者补偿、损害者修复原则,统筹协调、共同发展的原则,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生态补偿主体可以分为补偿义务主体和受偿权利主体。补偿义务主体包括:(1)生态受益者:(2)生态环境开发利用者。受偿权利主体包括:(1)生态保护者:(2)生态建设者。生态受益者与生态保护者或生态建设者构成对应的补偿与受偿关系。实践中往往是由受益地政府偿生态保护者或建设者所在地政府,再由政府按照特定标准将补偿款发放给具体的生态保护者或建设者生态补偿标准,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公平观念下,对生态补偿进行支付的规范性准则,是生态补偿制度有效实施的技术保障。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时,应考虑以下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1)环境行为的性质和程度;(2)生态环境所在的区域或地区:(3)生态环境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4)生态环境恢复的难易程度等。总之,应当在国家制定统一的标准后,各地根据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使从事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不仅有资金来源,而且可以得到与从事其他工作一样的利益,以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生态补偿的方式可以分为纵向生态补偿方式和横向生态补偿方式。纵向生态补偿方式是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未来生态补偿发展的主要方向;横向生态补偿方式,包括流域上下游之间、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自然保护区内外同级别地方政府之间的补偿。当前,我国的生态补偿,一方面是加强行政手段的运用,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推动生态补偿;另一方面是加强市场手段的运用,达到生态补偿的目的。环境保护税的概念、特点、意义、历史、计税依据、税收减免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概念、意义、申请、核发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是指有关许可证发放范围、许可内容、排污量核定、发证后的监督管理等规定的总称。意义: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需要、污染治理与环境质量目标相结合的需要,区域污染治理总费用最小的需要。排污许可管理的原则:持证排放原则、总量控制原则、持续消减原则。建设单位应在新建项目的主要环保设施和措施已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和落实,并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实同意进入试生产后,填报临时排污许可证申请表,申请临时排污许可证。通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的,应当在收到验收合格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交规定的资料,填报排污许可证申请表,申请排污许可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排污者提出的排污证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且属于职责范围的,应予以受理,并出具书面受理凭证;对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应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对不属于职责范围的,应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出具书面凭证,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排污许可证的审批与颁发: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排污者颁发排污许可证,对未达条件且污染物超标排放的,颁发临时排污许可证,并责令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期满30日内,排污者应当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整改完成情况,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对达不到整改要求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颁发临时排污许可证;逾期未完成整改任务的,不予颁发排污许可证,临时排污许可证自行失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排污许可证申请之日起20日内依法做出颁发或不予颁发排污许可证的决定,并予以公布。做出不予颁发决定的,应当告知申请者,并说明理由。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概念、意义、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是指为了及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由政府事先编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该应急预案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等法律规定的总称。意义:有利于预防突发事件的产生,有利于提高处理、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的主要内容:(一)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国该预案适用于应对以下各类事件应急响应!31)(1)超出事件发生地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的应对工作:(2)跨省(区、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3)国务院或者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需要协调、指导的突发环境事件次生、行生的环境事件。(二)突发环境事件的工作原则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2)坚持统一領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三)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类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分为三类:(1)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包括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重点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等。(2)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主要是指生物物种受到不当采集、猎杀、走私、非法携带出人境或合作交换、工程建设危害以及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失和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和危害事件。(3)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辐射装置、放射性废物辐射污染事件。(四)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共分四级如下:特别重大环境事件(1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皿级)一般环境事件(N级)。(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和综合协调机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机构、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指挥机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专家咨询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组成。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环境应急管理体制。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负责统一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各专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专业领域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工作。(六)突发环境事件管理的运行机制1.预防和预警机制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开展对国内(外)环境信息、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常规环境监测数据、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风险评估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以及预警信息监控,并须开展污染源、放射源和生物物种资源的调查以及突发环境事件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包括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环境应急资料库和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系统在内的预警支持系统。2.应急响应机制(1)对突发环境事件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实行分级响应机制。(2)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实行1小时报告制。(3)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4)根据需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际联席会议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工作。发生突发事件的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主动向环境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基础资料,环保、海洋、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提供事件发生前的有关监管检查资料,供环境应急指挥部研究救援和处置方案时参考。(5)确立了应急终止条件和程序。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应急终止的程序如下: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者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应急状态终止后,相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应急指挥部应根据国务院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须继续进行为止。3.应急保障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包括资金保障、装备保障资源保障、技术保障等。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意义、公开程序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指有关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公开方式和程序、监督与责任等所做的法律规定的总称。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维护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保障政府实现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需要,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的需要,公众实现环境监督权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是指公开环境信息的主体通过哪些形式公开环境信息。1.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政府环境信息的公开,一种是主动公开,另一种是依申请公开。所谓政府主动公开,是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于某些环境信息,政府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主动向社会公开,不需要任何人的申请。而依申请公开,是指对于某些环境信息,必须公众根据自身的需要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提出申请,这些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申请人公开。《办法)第13、14条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应当自该环境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公众依照《办法》第5条规定申请提供环境信息的,应当采用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采取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政府环境信息工作机构代为填写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申请。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申请,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答复:(1)属于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环境信息的方式和途径;(2)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该政府环境信息不于公开并说明理由:(3)依法不属于本部门公开或者该政府环境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对于能够确定该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机关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和联系方式;(4)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更改、补充申请。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予以答复;不能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的,经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答复期限,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2.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自愿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可以将其环境信息通过媒体、互联网等方式,或者通过公布企业年度环境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实践中,一些企业在本企业网站上公开其环境信息,未建网站的,在企业的主营业场所公布。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当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布名单后30日内,在所在地主要媒体上公布其环境信息,并将向社会公开的环境信息报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以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核查。(五)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1.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包括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和政府系统外部的监督。系统内部的监督系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信息公开部门的监督和监察部门的监督;系统外部的监督有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办法》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作了专门规定,其主要内容如下:(1)工作考核和社会评议。《办法)第24条规定,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和评议。(2)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部门主动公开政府环境信息的情况;环境保护部门依申请公开政府环境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环境信息的情况;因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依法履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义务、不及时更新政府环境信息内容、在公开环境信息过程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或者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环境信息等,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特点、意义、历史是指有关提起诉讼的条件、审判管辖、举证责任、诉讼程序等规定的总称。特点:当事人的法定性、诉讼目的的特殊性、诉讼功能具有明显的预防性、诉讼裁判效力范围的扩张性。意义:对环境损害实施补救和预防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要求。环境标准的特点、意义特点:规范性、强制性、制定程序严格、显著的技术性和时限性。意义: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说依据,是一定环境保护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保证,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环境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主体、实施环境质量标准可以分为国际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两类。制定环境标准应遵循下列基本程序:编制标准制订项目计划;组织拟订标准草案;对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组织审议标准草案;审查批准标准草案;按照各类环境标准规定的程序编号发布。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时,应结合所辖区域环境要素的使用目的和保护目的划分环境功能区,对各类功能区按照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相应标准级别的管理;同时应按照国家规定,选定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点位和断面;经批准确定的监测点位、断面不得任意变更。各级环境监测站和有关环境监测机构应按照环境质量标准和与之相关的其他环境标准规定的采样方法、频率和分析方法进行环境质量监测;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应按照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跨省河流湖泊以及由大气传输引起的环境质量标准执行方面的争议,由有关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调解决协调无效时,报环境保护部协调解决。环境监测的概念、特点、目的、任务、分类、管理对象环境监测是指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的监视性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物理指标的测定、化学指标的测定、生物监测、生态监测。环境监测的特点: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环境监测的意义:是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主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正确处理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的技术依据。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和环境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的任务: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1)对环境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家提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变化势:(2)进行染监管方面的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术支持和服务;(3)进行环境科研和服务方面的监测,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多做贡献。环境监测的分类:环境监测可以按照监测区域、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进行分类:1按照监测区域分类,可以分为厂区监测和区城监测。前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内部污染源及总排污口的监测,后者是指全国或某地区环境保护部门对大气、水体、海域、流域、风景游览区环境的监测。2.按监测对象分类,可以分为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原体、病毒、寄生虫)监测等。3.按监测目的分类,可以分为政府授权的公益性环境监测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具体分为:(1)监视性监测,亦称常规监测或例行监测。主要是对在不同功能区内的水气等环境要素进行长期的定点、定期监测。一般包括对污染物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亦称特例监测。主要有: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和咨询服务监测。(3)研究性监测,亦称科研监测。是指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高水平的监测。通过监测,了解污染机制,弄清污染物迁移变化规律,以及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影响危害程度等。这类监测,往往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共同进行。环境监测管理对象:依照《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2条的規定,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对下列环境监测活动实施管理。(1)环境质量监测:(2)污染源监督性监测;:(3)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4)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活动。办法》第3条规定,环境监测工作是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法定职责,应当按照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的要求,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为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污染源变化情况,准确各类环境交发事件等环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环境监察的概念、意义、原则环境监察:是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实施的行政执法活动。环境监察的意义:环境监察对于加强环境行政执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强化环境执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举措,可以促使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依照环境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及环境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建设、开发、利用、经营、消费等活动。环境监察原则:《办法》第3条规定了环境监察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教育和惩戒相结合;(2)严格执行和引导自行守法相结合;(3)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定性准确,处理恰当;(4)公正、公开、高效自然资源的特点自然资源的特点:整体性、区域性、多用性、有限性。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概念、原则自然资源保护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体系的子体系)。其目的是规范人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防止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条件,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原则,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原则。自然资源许可证、自然资源有偿使用自然资源许可制度,亦称自然资源许可证制度,是指在从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活动之前,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进行该项活动的有关规定的总称。它是自然资源行政许可的法律化,是管理机关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实行这项制度,可以使自然资源的开发事先得到审查和控制,有利于发证机关对持证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从而实现人与自然、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自然资源许可制度的分类:按照自然资源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1)资源开发许可证,如采矿许可证、采砂许可证、林木采伐许可证、捕捞许可证、采集证等。(2)资源利用许可证,如取水许可证、草原使用许可证、养殖使用证。(3)资源进出口许可证,如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许可证。许可证制度的一般程序:许可证制度一般程序分为:申请、审查、决定、监督和处理五个程序。(-)自然资源禁限制度的概念:自然资源禁限制度,是指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和保护的需要,对其进行利用的方式、对象、时间、范围、工具等所做的禁止或者限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自然资源禁限制度的分类:1.按照自然资源禁限的内容,可分为资源用途的禁限、利用工具的禁限、利用方式的禁限、利用时间的禁限、利用区域的禁限、利用对象的禁限等。2.按照自然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事禁限、水事禁限、矿事禁限、林事禁限、渔事禁限、草原利用禁限等。1.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概念: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指国家采取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支付一定费用才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一些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自然资源日益枯竭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项法律制度,是自然资源价值在法律上的体现和确认。2.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意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如前所述,长期以来,人们误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形成人们不珍惜自然资源,产生过度开发和浪费的情况,同时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实行该制度,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开发利用权。这样,就可以促使开发利用者珍惜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避免或者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有利于自然资源的恢复和保护,并可为开发新的自然资源筹集资金。按照各有关自然资源法的规定,资源有偿使用费上缴后,其中一部分专项用于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以及开发新的自然资源,如《土地管理法》第55条规定等。(3)有利于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自然资源税、自然资源费。土地的概念、特点、意义《土地管理法)所称的土地,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土地,包括:1(1)农用地,即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2)建设用地,即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3)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即尚没有明确用途或者人类未以生物技术或者工程措施进行改造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而戈壁、冰川、石山、高寒荒漠等难以被人类利用,因而不属于土地资源。土地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面积的有限性。土地的总面积基本上是固定的。人类通过劳动只能改变土地的用途,促进土地质量的变化,但不能改变其总的面积。某一种用地面积的增多,必然导致其他用地面积的减少。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十分珍惜和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2.位置的固定性。土地具有特定的空间位置和一定的形态特征,即每块土地所处的经纬度、海拔高度、气象带等都是固定的。它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调换,只能就地利用。这一特征要求利用土地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3.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土地作为人类生活的场所或者作为生产资料,都不能用其他物质来代替。这就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土地时,必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性,搞好土地的保护和利用工作。4.生产能力的永久性。土地不像某些生产资料在使用过程中会暦损、消耗,甚至报废。只要利用合理,其生产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反之,就会导致肥力下降、破坏土壤。土地的这一特性,要求人们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正确处理用地和养地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实现土地资源的水续利用。保护土地的意义:土地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国家宝贵的物质财富。我国幅员辽阔、土地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小,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同时存在着管理不善、土地浪费严重、利用不当、土地质量退化等问题。因此,保护土地具有重要的意义:(1)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条件,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提供必需的活动场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类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因为它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过程提供劳动场所。2)(2)土地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同时它还为人类提供所需的食物、原料和其他生活资料。所以马克思把劳动和土地看成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他引用威廉·配第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3)土地是植物生长发育和动物栖息繁行的场所,离开了土地,各种动植物就无法生存。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土地调查统计制度的规定土地调查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土地自然条件、资源状况以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勘测,从而弄清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的基本状况的工作。土地调査的目的,是全面査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土地统计是国家对土地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进行调查、汇总、统计分析和提供统计资料的工作。建立土地调査统计制度,是为了保证科学地组织土地调查统计工作,保障调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土地管理法》第27条和第29条规定:1.国家建立土地调査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进行土地调查,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应当配合调查,并提供有关资料。根据调查成果,规划土地用途和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评定土地等级。2.国家建立土地统计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部门共同制订统计调查方案,依法进行土地统计,定期发布土地统计资料。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应当提供有关资料,不得虛报、瞒报、拒报或者迟报。控制建设用地制度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一般分为国家建设用地、乡(镇)村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三类。基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土地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后很难恢复其原有的功能等特性,必须严格控制建没用地。《土地管理法》对建设用地设了专章(第五章)规定,其主要内容是:1.建立严格的农用地转用和征地审批制度。凡是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征用土地的,应当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城市郊区的菜地,除缴纳上述费用外,还应当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2.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国家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除了法律规定的范围为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外,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并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30%上缴中央财政,70%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二者都专项用于讲地开发。3.严格控制乡(镇)村建设用地。乡(镇)村建设用地是指在乡(镇)村范围内进行的乡镇全业建设用地、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过去由于对(镇)村建设用地控制不严,致使乡镇企业和农村建房乱占耕地、滥用土地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将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后果。为此,必须严格控制多(镇)村建设用地。(1)严格安照规划用地。(2)控制乡(镇)村公用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3)控制农村村民建住宅用地。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房,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应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不予批准。水资源管理体制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水资源的机构设置及其权限划分。《水法》第12条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是《水法》修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原《水法》第9条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这种管理体制忽视了水资源流域自然属性的特征,没有明确流域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因而导致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错位的现象并存,“多龙治水”的情况仍然存在。《水法》根据水资源自身的特点和我国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一些国家水资源管理的经验,按照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相分离的原则,确立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具体内容是:“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管理和监督工作。”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统一管理和监督,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把水资源管好、用好、保护好,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节约用水的规定我国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水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全社会节水意识和节水管理工作薄弱、水价偏低、用水浪费严重。所以,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减少污水排放、保护水资源的一项基本措施。新修订的《水法》把节约用水放在突出位置。(1)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建立节水型社会。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2)实行用水计量及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计量收费,能够激励用水户通过节约用水减少水费支出,使用水的多少与用户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即在定额以内的用水量实行平价收费,超过定额以外的用水量,实行平价基础上累进加价收费,这样就能进一步促进用水户节约用水。《水法》第49条规定:“用水应当计量,并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用水。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3)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工业用水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逐步淘汰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农业用水应当推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对农业蓄水、输水工程采取必要的防漏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城市用水应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提高生活用水效率和污水再生利用率。加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4)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应当制订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矿产资源的概念、意义、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矿产资源是指天然存在于地壳内部或者地球表面,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利用价值,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根据《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我国矿产资源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四类。基本特点:有限性、不可再生性、分布不均匀性;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1)资源总量较大,矿种比较齐全;(2)人均资源量少,部分资源供需失衡;(3)优劣矿并存;(4)查明资源储量中地质控制程度较低的部分所占的比重较大;(5)成矿条件较好,通过勘查工作找到更多矿产资源的前景较好;意义: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国家宝贵的财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矿产资源的丰富程度及对其开发利用程度,往往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甚至决定该国的战略地位。所以,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矿产资源是工业和建筑业的重要原料和材料。(2)矿产资源是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3)矿产资源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保证。在经济竞争激烈、局部战争不断的国际形势下,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使经济建设有一个和平环境,必须要有充足的矿产资源做保证。1.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和依法转让制度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查矿产资源的权利: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权利。《矿产资源法)第5条规定,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对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费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规定予以减缴、免缴。实行该项制度,有利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管理,制约矿业权投机行为,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对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管理,保护探矿权、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矿业持续发展。2.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制度《矿产资源法》第12条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勘查实行统一的区块登记管理制度。”实行这项制度,可以避免矿产资源勘查作业区的范围相互交又、重叠,减少探矿权属纠纷,增加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的管理,实现勘查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3.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制度根据(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该项制度的主要内容是:(1)矿产资源的开采审批登记及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管辖权限。按照矿产资源重要程度和矿种的不同,矿产资源开采的审批登记及颁发许可证分别由国务院、省、地(市)、县四级地质矿产行政管理机关负责。(2)采矿权的申请程序。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规定的有关资料。登记管理机关收到采矿申请后准于登记的,采矿申请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天内,按规定缴纳费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采矿许可证,成为采矿权人。(3)采矿登记的监督管理。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采矿权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及其他应履行的法定义务等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采矿权人应当如实报告有关情况,并提交年度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办理登记手续及未领取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子以处罚。实行该项制度,有利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的管理,保护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促进矿业持续发展。4.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森林的意义保护和改善环境,增强人体健康的需要,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保障农牧业发展的需要,保存林区生物物种的需要。林业长远规划制度、植树造林制度、退耕还林制度林业长远规划,是指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单位在某一较长时期内的林业生产、发展战略目标、方针和措施的总体布局和安排。它是林业发展的主要依据,一般包括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步骤及具体措施。1.林业长远规划的制定原则。包括:(1)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以现有森林资源为基础;(3)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相协调2.林业长远规划的内容。包括:(1)林业发展目标;(2)林种比例;(3)林地保护利用规划;(4)植树造林规划。植树造林制度: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途径之一,《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植树造林做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是:1.制定植树造林规划。《森林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植树造林规划,因地制宜地确定本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森林覆盖率是指全国或一个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它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森林的多少和绿化程度。森林面积,包括部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2.组织植树造林,完成造林任务。《森林法》第26条第2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完成植树造林规划确定的任务。(1)全民义务植树。(2)有关部门组织造林3.组织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是指利用林木天然更新的能力,采取封禁措施以恢复森林。森林法》第28条规定,新造幼林地和其他必须封山育林的地方,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制度:对于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原则,查工作,按期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并逐级落实目标责任,签订责任书,实现退耕还林任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与退耕还林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其应当承担的责任。3.制定退耕还林规划。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经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机构协调、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实施。省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退耕还林总体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退耕还林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退耕还林必须依照批准的规划进行。未经批准机关同意,不得擅自调整退耕还林规划。草原利用制度草原利用的规定:1.合理利用草原,保持草畜平衡。《草原法》规定,草原承包经营者应当合理利用草原,不得超过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载畜量;同时应当采取种植和储备饲草饲料、增加饲草饲料供应量、调剂处理牲畜、优化畜群结构,提高出栏率等措施,保持草畜平衡。2.实行划区轮牧制度。《草原法》规定,牧区的草原承包经营者应当实行划区轮牧,合理配置畜群,均衡利用草原。划区轮牧是指将放牧场划分为若干区,规定放牧顺序、放牧周期和分区放牧时间,以科学控制放牧强度的一种放牧方式。实行该制度,有利于保护草原植被,改善草原植被成分,提高牧草的产量、品质和利用效率。均衡利用草原是指同一草原上放牧强度均衡或者根据不同地点草原的总体生产能力,通过控制放牧强度达到均衡利用。3.推行牲畜圈养制度。国家提倡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和有条件的牧区实行牲畜圈养。国家对实行舍饲圈养的给予粮食和资金补助。4.实行轮割轮采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对割草场和野生草种基地应当规定合理的割草期、采种期以及留荏高度和采割强度,实行轮割轮采。5.对非牧业征用、利用草原的规定。(1)进行矿藏开采和工程建设,应当不占或者少占草原;确需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2)因建设征用集体所有的草原或者使用国家所有的草原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并应缴纳草原植被恢复费。(3)需要临时占用草原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野生动物分级分类保护制度、进出口活动管理制度野生动物管理体制的规定:我国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实行分部门管理体制。国务院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自治州、县和市政府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由省级政府确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2.野生动物保护的规定:根据野生动物的生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不同,国家采取了重点、分级保护的指施,把野生动物分成三个层次保护,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有益或者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1)对珍贵、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2)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3)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自然灾害威胁时,当地政府应当采取抵救措施。(4)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保护。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的规定:依法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该资源,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服务。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出售、收购、运输、携带、进出口、利用等。(1)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因特殊情况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须经省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经营利用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监督管理。(2)运输、携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出县境的,须经省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3)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批准,并取得国家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海关凭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查验放行。野生植物采集管理制度野生植物采集管理的规定:(1)禁止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因特殊需要,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采集地的省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采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采集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省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采集城市园林或者风景名胜区内的国家一级或者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须先征得城市园林或者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同意,再分别按规定程序申请采集证。(2)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采集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期限和方法进行采集。(3)县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活动,应当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报告批准采集的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2.野生植物经营利用管理的规定:(1)禁止出售、收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出售、收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批准。(2)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经营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3)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野生植物的,必须经进出口者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标签。海关凭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标签查验放行。(4)禁止出口未定名的或者新发现并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5)外国人不得在中国境内采集或者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渔业资源养殖业制度、增值与保护制度1.实行捕捞限额制度。为了有效保护、合理养护渔业资源,实现渔业资源的水续利用,修改后的《渔业法》增设了捕捞限额制度的规定,即国家根据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长量的原则,确定渔业资源的总可捕量,实行捕捞限额制度。捕捞限额总量的分配应当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分配办法和分配结果必须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国务院和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捕捞限额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超过上级下达的捕捞限额指标的,应当在其次年捕捞限额指标中予以核减。2.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这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控制捕捞强度,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护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捕捞业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渔业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只要采捕合理,就能保持资源的再生能力,保证渔业资源的持续发展。1.实行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制度。2.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实行捕捞禁限制度。4.保护和改善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5.对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水土保持规划制度、水土流失预防制度、水土流失治理制度水土保持规划是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规划的编制、实施直接关系到水土保持工作的综合、长远成效。确立了水土流失调查制度、规划的编制依据、规划的编制主体及程序、规划的内容、种类及编制要求;水土流失预防的规定:特定区域的水土保持措施,对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预防措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制度。水土流失预防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和补偿制度,不同类型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生产建设活动的水土保持要求,加强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建设和管护。防沙治沙管理体制、规划、预防、治理、保障防沙治沙监督管理体制是指防沙治沙的组织、协调、指导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责的分防沙治沙法)第5条规定:“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防沙治沙工作。国务院林业、农业、水利、土地、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职责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沙治沙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领导所属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防沙治沙工作。”从上述規定可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国防沙治沙工作的主管机关,居于组织协调和指导的地位。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沙治沙工作。防沙治沙规划的规定:防沙治沙规划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土地开发利用现状、沙化程度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土地沙化的预防和沙化土地的治理等工作所做的统等安排和合理布局。该规划是从事防沙治沙活动的基本依据,应当实行统一规划,对遏制土地沙化扩张趋势的有关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并将具体实施方案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防沙治沙规划的实施。1.防沙治沙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防沙治沙规划分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县三个等级。防沙治沙规划的修改,必须经原批准该规划的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其规划。2.防沙治沙规划的编制依据和要求。编制防沙治沙规划,应当根据沙化土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地类型、植被状况、气候和水资源状况、土地沙化程度等自然条件及其所发挥的生态、经济功能,对沙化土地实行分类保护、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在规划期内不具备治理条件的以及因保护生态的需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应当规划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实行封禁保护。3.防沙治沙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過制土地沙化扩张趋势,逐步减少沙化土地的时限步骤和措施。针对土地沙化的实际情况,为落实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4.防沙治沙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所作的安排,是在研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平衡各行各业用地需求,以保证本辖区范围内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防沙治沙规划是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一种,是针对防沙治沙的特殊情况制定的。因此,防沙治沙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相衛接,不得与其冲突。同时,防沙治沙规划中确定的沙化土地的用途,应当符合本级人民政府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土地沙化预防的规定土地一且沙化,再恢复植被或者恢复原有的生态状况是极为困难的,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做好土地沙化的预防工作。《防沙治沙法》专章(第三章)规定了土地沙化的预防,其主要内容是:土地沙化的监测和预报,加强植被的营造和管护,加强草原的管理和建设,实行以草定畜制度,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开垦造成土地沙化,对开发建设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封禁保护。沙化土地治理的规定: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开展公益治沙活动,对土地使用人和承包经营权人治沙活动的管理,对营利性治沙活动的管理,实行单位治理责任制。防沙治沙保障的规定:防沙治沙的财政支持,防沙治沙的政策优惠,防沙治沙的经济补偿,防沙治沙资金使用的监督。特殊自然区域概念、意义特殊自然区域是指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建立并受到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特殊保护的,在科学、文化、教育、历史、旅游等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和重大意义的自然区域的总称。意义:是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保护区的概念、意义、建立条件、分类、撤销、变更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由上述规定可知,自然保护区是依照法定程序建立的,其目的在于有效保护和管理在科学、文化、教育、历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的自然地城,是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一种地域保护形式自然保护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然保护区,是指由国家法律、法规加以特殊保护的各种自然地域的总称,它不仅指自然保护区本身,还包括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自然遗迹地等各种保护地区;狭义的自然保护区,是指以保护特殊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而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即严格意义上的自然保护区。意义:1.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2.是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3.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4.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地区生态平衡。《自然保护区条例》第10条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1)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2)珍稀、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温泉等自然遗迹;(5)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据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2.自然保护区的分类根据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将其分为三个类别、九个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