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的发展、二战以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国近现代城市化的发展,认识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转变。2.通过了解城市化带来的住房条件、社会服务、社区机构的变化,认识城市化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3通过了解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认识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强化了城市的功能,便利了人们的生活;通过了解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给中国城市带来的变化。【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外城市化的演进;城市化带来的人民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难点:中国古代的城市化进程;近代城市化带来的社会一、城市化的演进1.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开启。(1)表现: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2)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2)1851年,英国成为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3)二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4.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启。表现: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逐步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5.建国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二、居住条件的改善1.建筑技术的革新,表现在:(1)1854年,美国人发明了电梯。(2)19世纪70年代,比列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3)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2.生活服务更加便捷、丰富。居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3.二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功能日益广泛。三、公共设施的完备1.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表现:(1)钢铁管道促进水网的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2)煤气灯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电力为城市居民提供照明。(3)电报、电话的发明和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4)19世纪末,第一条地下铁路在伦敦问世;柏林开始把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之中。(5)20世纪初,电车普及。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2.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近代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通商口岸,发展很不平衡。表现: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不断完善。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如工业废气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城市饮用水源污染等。2.私人汽车普及,交通拥堵严重。3.贫富分化,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生活设施落后。4.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考点】城市化的积极影响及其问题(1)影响①人口转移。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吸收大量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渐转移。②产业调整。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③工业发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④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⑤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2)问题①环境问题。环境质量下降、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②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失业人数多、人口老龄化、社会治安等。达标检测1.电梯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人发明了电梯并在楼房中日益普及应用,这表明()A.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B.城市的发展使得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C.科学技术的新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D.楼房建筑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2.美国部分学者认为,美国大都市往往也是产业聚焦地点,考虑到运输、劳动力成本,相关制造者往往集中经营,且生产分工。因此,大都市专业化程度高,功能较单一,但区域间城市密度大,城市间关联性高,区域效应明显,蔓延带状发展。这一观点强调了()A.大都市成为制造工业发展的基础 B.城市化水平受到产业结构的制约C.市场集聚效应加强都市辐射作用 D.社会分工推动着城市规模的扩展3.据统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流动人口大多从农村流向城镇。到2010年,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近20%来自城镇,省内流动人口的近46%来自城镇,“城一城”流动比重明显上升。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城镇经济活力的增强C.现代交通工具的进步 D.日益开放的民众观念4.下表为21世纪初德国城市发展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城市规模城市数量占总人口的比列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3个约7.7%50万—100万人的大城市9个约6.7%10万一50万人的中等城市71个约18.5%2000人—10万人的小城市1982个约58.3%A.大城市污染十分严重 B.城市化以中小城市为主C.城市的布局日趋合理 D.人口问题制约城市发展5.2015年北京市交通委公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北京推进方案。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廊坊6座城市将力争在2017年实现区域公交、地铁"一卡通"互联互通。材料反映了A.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 B.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格局成型C.交通发展引发社会生活变化 D.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交通发展6.如图某一时段英国城镇人口增长信息表(a和b年的时间间隔为50年)。判断a—b时段处于()城镇类型a年平均人口数b年平均人口数年增长率(%)伦敦95900013620001.82郡城600014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