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周练 7月第2周 语文试题+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周练 7月第2周 语文试题+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周练 7月第2周 语文试题+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周练 7月第2周 语文试题+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周练 7月第2周 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月份第2周语文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些文学家认为,科学家或科技工作者在观测自然现象时不具有审美态度。例如,马克·吐温在描述密西西比河的美景时认为:人一旦学会了天气与河岸的语言,往往只关注航行安全、生活利益等问题,如“看到河上有某根漂浮的原木就知道河水正在上涨,看到河面上的标记就知道这里有垂直暗礁”之类;太阳和云层共同描绘的景观如“各样绚丽的画面”等则被忽视了。这种隔离气象审美与科技活动的说法是事实吗?很多哲学家、美学家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隔离气象审美与科技活动的观点存在偏见。日本的斋藤百合子认为,马克·吐温描述的某些特定情况不能推断出普适的美学理论。对普通游客来说,欣赏密西西比河的落日、云层之美的确是美学欣赏,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美学欣赏方式,即不能把在形式和感觉层面的美学欣赏当成美学全部。这种看法符合美学事实,因为美学是一门感性的学问,研究中产生的感性触动不仅包括美好积极的触动,也包括痛楚刺激等负面的触动。比如明代文学家杨慎被贬谪到云南、四川等地,他的诗文中不仅描述了恶劣的环境,还饱含艰难生存的体验。斋藤百合子也进一步认为,尽管一些人(尤其是拥有自然科学专业知识的人)确实会从实践和科学等方面考量自然之美,但是这并不会“消除、干扰或减损感觉层面的体验”。加拿大的自然美学家艾伦·卡尔松认为,科技知识与气象审美不矛盾。在他看来,学者带着科技知识去鉴赏自然可以获得普通人所达不到、无法知晓的自然真相,同时这种鉴赏也包含普通人的日常经验和自然体验。由此看来,文学家、美学家的争议焦点在于科技知识对气象审美活动的意义和作用。那么,科学家对审美与科技知识的关系又有何认识?经过调研,他们大多认为,科学家首先是普通人,对天气等自然现象有着同样的审美体验;不过与普通人相比,科学家有进一步解读自然奇观的冲动和求索科学答案的习惯。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科技与审美不相容。这种观念主要是基于科技主义的专业偏见。他们认为,没有审美科学照样发展,尤其是现代科技早已拥有一套成熟的方法、标准、规范和话语,就更不需要美学的支撑了。这个观念明显是科学至上主义的,既没有考虑自然科学观察到的感性事实,也没有正视气象科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更没有考虑普通大众对自然知识的感性需求。表面上看,科普工作只需要科学家将科学知识浅显化、通俗化,实质上,科普工作者要将科学知识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感性体验融会贯通,让科学更有温度和情怀。既然科学与审美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为什么有人认为科技与美学是隔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偏见,这与近代以来形成的专业分工思维、行业视野、职业习惯等有密切关系。面对一些天气现象时,气象科学研究者尽管也会与普通人一样产生某些体验和感受,但是他们并不会往审美(尤其是文艺审美)这方面去“想”,最多只是自然和无意识地体验,因为气象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才是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对现代美学家而言,他们关注的是光电、线条、力的各种形式,并且他们被这些形式和结构所给予的感觉、情绪、思想吸引,科学知识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当然也不会用科学话语来描述自然现象。而人文社会学界也有成见,或者说文学家美学家不希望科技等“功利性知识”触及美学的怡然自得领域。在他们看来,在开展自然审美活动时,如果“这是积雨云,那是雷暴云”的知识介入其中,“诗情”可能荡然无存。同样,科技工作者对文学家、美学家的超然移情也不屑一顾。总之,这种隔阂和偏见是客观存在的,并不那么容易解决。那么,面对如此局面,该怎么办?我们知道,现代科学成熟以前,审美活动与生产活动、认知活动是融合在一起的;到了近代,美学和科技活动才有了分工,两者相对独立,有了巨大的发展。在当代,审美与科技又出现了融合趋势,例如气象审美就是审美与科技交叉跨界融合的领域同样,气象科普工作要求创作者不仅要具备气象学功底和气象专业素养,而且要具备文学、历史、艺术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科技活动及科普工作只有与生活体验、审美经验、文学书写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更大成效,不能为了普及而普及。气象科学考察写作、描述气象物候等都是将气象审美与科技知识结合起来的活动。如气象学家王鹏飞时常自觉引用古人诗词文章作为科学论证的材料。其研究不仅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还具有一定的通俗性和审美性,事实上产生了一定的气象科普效果。(摘编自王东、上官张帆《论气象审美与科技的关系》)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克·吐温的话表明,科学家或科技工作者在观测自然现象时并不具有审美态度。B.普通游客的审美只是从形式和感觉层面进行,不会从实践和科学等方面考量自然之美。C.科学至上主义者认为,没有审美科学照样发展,在现代科技活动中不需要美学的支撑。D.近代,人们在专业分工思维、行业视野、职业习惯上形成了诸多不同,存在着专业偏见。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针对隔离气象审美与科技活动的说法,很多哲学家、美学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们认为二者具有联系,不是隔离的。B.感受到事物的美属于美学欣赏,但不是美学欣赏的全部,美学欣赏也包括在感受事物时所产生的痛苦体验等负面的触动。C.一些科学家认为“科技与美学是隔离的”,这由其专业偏见所决定,而这种专业的隔阂与偏见是客观存在的,确实难以消除。D.自古以来,审美活动与生产活动、认知活动三者融合,直到近代才各有分工,各自完全独立,相互之间才没有了关联。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中第三段“科学家对天气等自然现象与普通人有着同样的审美体验”观点的一项是()A.研究艺术哲学的学者斯图尼茨认为,科学家将专业知识和实用目的介入了观赏过程,因此“关注的就不是云朵醒目的外表,而是形成这一外表的原因”。B.北宋沈括曾描写彩虹“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后更换角度观察“夕虹”,“自西望东则见”,这一现象符合虹霓与太阳相对的道理。C.明代徐霞客游历浙江天台山,感受了阴晴不定风云多变,看到植被发育的垂直差异,自然发出感慨:“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耳。”D.柯尔利斯在《奇异自然现象》中,记录了科学家对各种反常天气现象的描绘和感受,他们仔细观察形状和色彩,记录气温和湿度的同时还自觉地探究缘由。4.下面是气象学家在科普活动时对2008年冬天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冰雪灾害的阐释,根据材料内容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冰雪灾害是短时间内的冰雪量大(要求温度低和空气含水量大),令人猝不及防才产生的。江南的中南部空气含水量大,但很少出现低温情况;②而江淮以北地区更容易满足这两个条件,经常“燕山雪花大如席”。因为人们有这方面的经验,会多加防备,所以很少造成巨大的灾害损失。③而2008年冬,强冷空气越过江淮地区不断南下,与同样强劲的偏南暖湿气流持续交锋,形成了拉锯式的持久战,由此形成了江南地区反常的冰雪大灾。④这种情形江南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令人猝不及防,人们当然也就感到特别寒冷、难以接受了。A.句子①体现了专业性,表明科普者要有扎实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素养。B.句子②体现了科普者要有专业素养,也要具备文学等方面的知识。C.句子③凸显科普者在科普活动时要把气象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放在首要位置。D.句子④将科学知识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感性体验融会贯通,通俗易懂。5.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示众鲁迅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连树上的乌老鸦也张着嘴喘气。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盏相击的声音,使人忆起酸梅汤,依稀感到凉意,可是那懒懒的单调的金属音的间作,却使那寂静更其深远了。只有脚步声,车夫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声音已经嘶嗄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天的长日催眠。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在马路那边的电线杆旁边,其时也站定了两个人:一个是淡黄制服的挂刀的面黄肌瘦的巡警,手里牵着绳头,绳的那头就拴在别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的臂膊上。这男人戴一顶新草帽,帽檐四面下垂,遮住了眼睛的一带。但胖孩子身体矮,仰起脸来看时,却正撞见这人的眼睛了。那眼睛也似乎正在看他的脑壳。他连忙顺下眼,去看白背心,只见背心上一行一行地写着些大大小小的什么字。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嗡,都,哼,八,而,……”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他也便跟着去研究,就只见满头光油油的,耳朵左近还有一片灰白色的头发,此外也不见得有怎样新奇。但是后面的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却想乘机挤进来了;秃头怕失了位置,连忙站直,文字虽然还未读完,然而无可奈何,只得另看白背心的脸:草帽檐下半个鼻子,一张嘴,尖下巴。又像用了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一个小学生飞奔上来,向人丛中直钻进去。但他钻到第三——也许是第四——层,竟遇见一件不可动摇的伟大的东西了,抬头看时,蓝裤腰上面有一座赤条条的很阔的背脊,背脊上还有汗正在流下来。幸而在背脊尽头发现了一条空处,透着光明。他刚刚低头要钻的时候,只听得一声“什么”,那裤腰以下的屁股向右一歪,空处立刻闭塞,光明也同时不见了。但不多久,小学生却从巡警的刀旁边钻出来了。他诧异地四顾:外面围着一圈人,上首是穿白背心的,那对面是一个赤膊的胖小孩,胖小孩后面是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他这时隐约悟出先前的伟大的障碍物的本体了,便惊奇而且佩服似的只望着红鼻子。“他,犯了什么事啦?……”大家都愕然看时,是一个工人似的粗人,正在低声下气地请教那秃头老头子。秃头不作声,单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他被看得顺下眼光去,过一会再看时,秃头还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而且别的人也似乎都睁了眼睛看定他。他于是仿佛自己就犯了罪似的局促起来,终至于慢慢退后,溜出去了。一个挟洋伞的长子就来补了缺;秃头也旋转脸去再看白背心。长子弯了腰,要从垂下的草帽檐下去赏识白背心的脸,但不知道为什么忽又站直了。于是他背后的人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巡警,突然间,将脚一提,大家又愕然,赶紧都看他的脚;然而他又放稳了,于是又看白背心。然而形势似乎总不甚太平了。抱着小孩的老妈子因为在骚扰时四顾,没有留意,头上梳着的喜鹊尾巴似的“苏州俏”便碰了站在旁边的车夫的鼻梁。车夫一推,却正推在孩子上;孩子就扭转身去,向着圈外,嚷着要回去了。老妈子先也略略一跄踉,但便即站定,旋转孩子来使他正对白背心,一手指点着,说道:“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挟洋伞的长子也已经生气,皱眉疾视着肩后的死鲈鱼。大约从这么大的大嘴里呼出来的热气,原也不易招架的,而况又在盛夏。秃头正仰视那电杆上钉着的红牌上的四个白字,仿佛很觉得有趣。胖大汉和巡警都斜了眼研究着老妈子的钩刀般的鞋尖。“好!”什么地方忽有几个人同声喝彩。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一切头便全数回转去。连巡警和他牵着的犯人也都有些摇动了。路上是车夫们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大家都几乎失望了,放出眼光去四处搜索,幸而终于在相距十多家店铺远的路上,发现了一辆洋车停放着,一个车夫正在爬起来。圆阵立刻散开,都错错落落地走过去。车上的坐客依然坐着,车夫已经完全爬起,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周围有五六个人笑嘻嘻地看他们。“成么?”车夫要来拉车时,坐客便问。他只点点头,拉了车就走;大家就惘惘然目送他。起先还知道那一辆是曾经跌倒的车,后来被别的车一混,知不清了。马路上就很清闲,有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胖大汉就在槐阴下看那很快地一起一落的狗肚皮。老妈子抱了孩子从屋檐阴下蹩过去了。胖孩子早已回到原来的位置,歪着头,挤细了眼睛,拖长声音,瞌睡地叫喊——“热的包子咧!荷阿!……刚出屉的……。”一九二五年三月一八日(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围观群众不仅看示众的犯人、看摔倒的车夫,还看巡警、看电线杆上的文字、看狗肚皮,甚至互相看,可见他们对什么都充满兴趣,想要一探究竟。B.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极少且碎片化,是因为人们在高压统治下不敢发出质疑的声音,鲁迅借此表达对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失望。C.围观民众没有文化,看不懂“白背心”上用文字书写的“罪状”,所以他们只能看热闹,鲁迅便将这教育落后导致的国民愚昧拿出来“示众”。D.无论是被示众的人,还是围观示众的人,最终都变成了“被看”的“玩物”,这如同成名的儿子、格里高尔,是“人变成非人”的异化。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对“白背心”的身份、罪名等重要信息秘而不宣,既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同时也成为情节发展的动力。B.用“不可动摇的伟大的东西”“一座”“伟大的障碍物”等词语来形容“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反差中颇有讽刺意味。C.胖孩子带着睡意的叫卖声,既以声衬静写出盛夏马路上的寂静和清闲,又首尾呼应,暗示社会的死寂与众人的浑噩。D.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主要人物,只是截取生活中一次寻常的“示众”场景,却揭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8.本文人物众多,人物称谓别具特色,如“胖孩子”“白背心”“秃头”“长子”“死鲈鱼”等,请分析文中称谓的特点及表达效果。9.本班将开展思辨性阅读讨论会,你们小组讨论的主题是“鲁迅小说中‘热与冷’的对比”,请以《示众》为例对此进行简要阐释。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三年①,桓公将伐鲁,曰:“鲁与寡人近,于是其救宋也疾,寡人且诛焉。”管仲曰:“不可。臣闻有土之君,不勤于兵,不忌于辱,不辅其过,则社稷安。勤于兵,忌于辱,辅其过,则社稷危。”公不听。兴师伐鲁造于长勺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之。桓公曰:“吾兵犹尚少,吾参围之,安能圉②我?”四年,修兵,同甲十万,车五千乘。谓管仲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鲁。”管仲喟然叹曰:“齐国危矣。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天下之国带甲十万者不鲜矣,吾欲发小兵以服大兵。内失吾众,诸侯设备,吾人设诈,国欲无危,得已乎?”公不听,果伐鲁。鲁不敢战,去国五十里而为之关。鲁请比于关内,以从于齐,齐亦毋复侵鲁。桓公许诺。鲁人请盟,曰:“鲁,小国也,固不带剑,今而带剑,是交兵闻于诸侯,君不如已。请去兵。”桓公曰:“诺。”乃令从者毋以兵。管仲曰:“不可。诸侯加忌于君,君如是以退可。君果弱鲁君,诸侯又加贪于君,后有事,小国弥坚,大国设备,非齐国之利也。”桓公不听。管仲又谏曰:“君必不去鲁,胡不用兵?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以约取也。”桓公不听,果与之遇。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践坛,庄公抽剑其怀曰:“鲁之境去国五十里,亦无不死而已。”左揕桓公,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于君前。”管仲走君,曹刿抽剑当两阶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无有进者。”管仲曰:“君与地,以汶为竞。”桓公许诺,以汶为竟而归。桓公归而修于政,不修于兵革,自圉辟人,以过弭师。(选自《管子》,有删改)材料二: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③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选自苏洵《管仲论》,有删改)[注]①三年:齐桓公三年。②圉:通“御”,抵御。③威公:齐桓公。10.材料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兴师A伐鲁B造C于长勺D鲁庄公E兴师F逆G之H大败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疾:文中指快速,与《荀子·劝学》中“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的“疾”意思不同。B.既:文中指已经,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既自以心为形役”的“既”意思不同。C.均:文中指皆,都,与《出师表》中“将军向宠,性行淑均”的“均”意思相同。D.固:文中指本来,与《六国论》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固”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桓公三年,齐桓公打算攻打鲁国,在制定决策上虽然有勇气和雄心,但是他不考量后果,不能听别人的意见,显得较为鲁莽,失败后仍然不甘心。B.鲁国请求会盟,齐桓公不听劝阻前往会盟,结果中计,鲁庄公用剑威逼齐国割让边境地区的五十里土地给鲁国,管仲提议答应鲁国要求,齐桓公同意了。C.管仲不少时候与齐桓公意见相左,结果证明管仲目光长远,心思缜密;材料二对管仲的评价与材料一管仲的表现不同,这是因为苏洵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D.材料一展现了齐桓公作为君主的复杂个性,他有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的一面,但最终能反思自己的决策,并且精兵理政,说明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王。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果弱鲁君,诸侯又加贪于君,后有事,小国弥坚,大国设备。(2)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14.材料二中,苏洵为什么会发出“彼管仲者,何以死哉”的质问?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晋文公问于狐偃曰:“寡人甘肥周于堂,卮酒豆肉集于宫,壶酒不清,生肉不布,杀一牛遍于国中,一岁之功尽以衣士卒,其足以战民乎?”狐子曰:“不足。”文公曰,“吾弛关市之征而缓刑罚,其足以战民乎?”狐子曰:“不足。”文公曰:“吾民之有丧资者,寡人亲使郎中视事,有罪者赦之,贫穷不足者与之,其足以战民乎?”狐子对曰:“不足。此皆所以慎产也;而战之者,杀之也。民之从公也为慎产也公因而迎杀之失所以为从公矣。”曰:“然则何如足以战民乎?”狐子对曰:“令无得不战。”公曰:“无得不战奈何?”狐子对曰:“信赏必罚,其足以战。”公曰:“刑罚之极安至?”对曰:“不辟亲贵,法行所爱。”文公曰:“善。”明日,令田于圃陆,期以日中为期,后期者行军法焉。于是公有所爱者曰颠颉,后期,吏请其罪,文公陨涕而忧。吏曰:“请用事焉。”遂斩颠颉之脊以徇百姓,以明法之信也。(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材料二: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则无过务矣。(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15.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民之从A公也B为C慎产也D公因而迎E杀之F失G所以为H从公矣。16.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甘肥,指美味的食物,与《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中的“肥甘”意思相同。B.“其足以战民乎”中“战”的用法与《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中“见”的用法相同,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C.“期以日中为期”中加点的“期”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期而遇”的“期”的意义和用法相同。D.“以徇百姓”中的“徇”为“示众”的意思,与成语“徇私枉法”的“徇”意思不同。1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狐偃认为晋文公虽然采取了一系列适合民众生存要求的措施,但这不足以成为要求民众为他去打仗送死的理由。B.狐偃认为要想让民众为君主打仗,就必须让他们不得不去打仗,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赏罚分明,“不辟亲贵”。C.为显示晋国刑罚不避亲贵,晋文公命令手下第二天在圃陆打猎,约定以中午为期限,迟到的人按军法处置,最终让他所宠爱的颠颉受到了惩罚。D.楚国人想要偷袭宋国,在水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他们还顺着原标记在夜间渡河,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1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弛关市之征而缓刑罚,其足以战民乎?(2)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19.两则材料都谈到法律制度,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材料对我们今天的“立法”和“执法”提供了什么启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材料一: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风俗皆已敦厚。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风俗岂尽敦厚?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节选自韩愈《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材料二: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材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节选自柳宗元《梓人传》)20.材料一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而周公以圣A人之B才C凭叔父之D亲E其所辅F理承G化之功H又尽章I章如是。2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徒,同一类人,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的“徒”意思不同。B.如,像,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如”意思不同。C.宜,应该,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于反覆不宜卤莽”的“宜”意思相同。D.矜,夸耀,与《促织》中“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的“矜”意思相同。2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认为,当初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没有人的才智和功绩能够超过周公,但是周公仍然保持着求贤若渴的态度,唯恐辜负周成王的心意。B.韩愈连用多个问句,犀利地进行反问,指出当朝宰相虽居辅相之位,却未能尽到宰相之责,发人深省的同时隐含不满之意。C.一郡有郡守,一个地方有邑宰,同时有辅佐他们的官员,往下又有小吏、乡官、版尹等分管不同的工作,各级官员应各司其职。D.材料一将宰相与周公作对比,在正反论证中深化了说理;材料二运用比喻,将宰相比作木工,形象地阐释了为相之道。2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2)日与天下之英材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24.韩愈和柳宗元对宰相如何辅政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回溪道中杨公远①山束溪流窄径迂,眼前景物入诗无?田中蝌蚪古文字,柳下舂锄②新画图。巨室储茶供客贩,小旗夸酒诱人沽。行行不记几多里,回首林端日又晡。【注】①杨公远:宋末元初画家。②舂锄:指白鹭。2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束”字平中见奇,不说溪流出山间,而说山峰“束”溪流,别具情趣。B.次句以问句的形式,肯定眼前的景物值得入诗,从而表达了喜爱和赞美之情。C.尾联写诗人忘记所走路程,行走之间不觉日已偏西,暗示了此行的曲折辛苦。D.全诗围绕题目“回溪道中”铺展内容,从空间开始,用时间收束,首尾圆合。26.元人方回评价本诗“熟而不腐,新而不怪”,请据此赏析中间两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题米元晖①山水[明]张以宁高堂晓起山水入,古色惨淡②神灵集。望中冥冥云气深,只恐春衣坐来湿。江风吹雨百花飞,早晚持竿吾得归。身在江南图画里,令人却忆米元晖。【注】①米元晖:指米友仁,宋代书画家米芾之子,擅长山水画。②惨淡:这里指画面色彩浅淡迷离。2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晨起步入厅堂,壮阔的自然山水映入眼帘,令诗人想到了米元晖的山水画。B.颔联中“春衣”二字点明了季节,“坐”字则表现出鉴赏者的以静体动、诚笃专一。C.“江风吹雨百花飞”一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补充,让人感受到温润明媚的气息。D.本诗风格清雅恬淡,充满自然真性,与米元晖山水画的“平淡天真”相契合。28.对于如何欣赏一幅画,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即事①杜甫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②行云浮日光。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客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②皛皛(xiáo):又作“皎皎”,洁白明亮貌。2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把暮春和“巫峡长”联系起来,似乎峡中的暮春三月比其他地方的暮春三月长,一反惜春的惆怅,独具新意。B.颔联上句是兀起之笔,反映彼时彼地忽晴忽暗的实际风光,写出壮丽场面;下句写雨后花气更浓,描绘一幅壮丽明快的暮春图。C.颈联诗人写黄莺迎风飞翔,燕子衔泥筑巢,切合春雷千峰雨的环境,升华全诗的意境。D.尾联写打开窗前的卷帘,眼前就是壮丽的风景,他所客居的夔州山高水险,景色壮美,但仍有遗憾。30.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①连朔漠,独留青冢②向黄昏。画图省识③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五美吟·明妃(其三)林黛玉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注】①紫台:汉宫,宫廷。②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③省识:认识。3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首联气象雄伟,杜甫为了抬高明妃形象,用“群山万壑赴荆门”的雄伟气象来侧写昭君,烘托她的出生地。B.《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颔联中“连”字写出向汉之心,“向”字写出出塞之景,与首联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写尽昭君一生悲剧。C.黛玉诗中“红颜命薄古今同”承“出汉宫”三字,“古今同”将古与今、个体与群体联系起来,既咏昭君,又是自伤,更是对大观园中女子命运的哀悼,即所谓“万艳同悲”。D.《红楼梦》中宝钗对黛玉此诗赞不绝口,认为命意新奇,别开生面,理由是黛玉将批判的矛头直指汉元帝,认为主要是元帝相信画工导致了昭君的悲剧。32.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中评论“阮籍胸中垒块,故需酒浇之”。咏史诗亦是如此,这两首诗歌都通过议论昭君出塞,流露出个体的悲叹,请结合具体诗句试作分析。四、默写题3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了较强的道德约束力。(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没有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芙蓉,又名荷花、莲花,历来为文人所钟爱,有时用以描绘夏日风光,有时用以象征高洁品格,有时用以比喻纯洁爱情或美好理想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基础知识34.下列加粗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见:被 辟邪说 辟:批驳B.殷忧而道著 殷:深 无疆之休 休:休养C.无毫发爽 爽:差失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和D.不能独完 完:保全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特:仅,只3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活用类型与“而耻学于师”中的“耻”相同的一项是()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是故圣益圣C.小学而大遗 D.位卑则足羞36.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坚不能自举也 举:拿起B.非不呺然大也 呺然:雄伟的样子C.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龟:同“皲”,皮肤冻裂六、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栾树是一种高大的树,一棵树的颜色就是一整个秋天。我生活的小城秋意渐浓,正浓在那一片片金黄的栾树叶上,也浓在那飘香万里的桂花中。看那栾树,挺拔的身姿矗立在路旁,一身金黄,宛如用黄金雕刻而成,阳光下①________________;那些叶子宛如一只只金黄的蝴蝶,在风中②________________,将秋天的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栾树的美丽并不只是外表,它的花朵同样让人惊艳,它们如同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笼,挂在树上,为秋天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再看那桂花,它没有栾树的挺拔身姿,没有栾树叶子的金黄灿烂,却以其独特的芬芳征服了人们的心灵。桂花的香,是那种清新而悠远的香,是那种令人③________________的香。每当秋风掠过,那淡雅的香气便四溢开来,弥漫在空气中,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中。而桂花的叶子,形状独特,生命力顽强,不论春夏秋冬,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3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8.下列句中的“开”和文中加粗的“开”,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他考上清华大学的喜讯在村子里传开了。B.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C.窗户关得紧,打不开。D.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得开。39.整个文段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放眼世界文学史,大凡有独特风格的作家,都有一个自己的文学共和国。马尔克斯有他的“马孔多”小镇,鲁迅有他的“鲁镇”,()。而这些文学的共和国,无一不是在它们的“君主”的真正的故乡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作家的故乡不只指父母之邦,也指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我们的“知青作家”看似一般都能两手操作,一手写农村,一手写都市,但写都市的篇章中往往有感情饱满的传世之作。如史铁生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虽然也是出色作品,但较之《我与地坛》,则明显逊色。我的解释是,史铁生的“血地”是北京——他自称插队前跟着父母搬了好几次家,始终围绕着地坛,而且越搬越近。他的地坛是他的“血地”的一部分——我一向不敢分析同代人的作品,铁生兄佛心似海,当能谅我。40.结合文本,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边城’则是沈从文的共和国”填入文中括号内,合乎前后语境。B.原文中“君主”与“知青作家”两个词语的引号用法相同。C.原文中两处破折号的用法不同。D.原文中的加粗词“不只”可以更换成“不止”,且不改变原文意思。41.原文“他自称插队前跟着父母搬了好几次家”中,如果去掉“自称”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古人很早就体会到了赏荷所带来的美妙感受,并且①___________自己对荷花的喜爱。这从大量的古诗词中可以看出。譬如那首汉朝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述了在茂盛的莲叶间采莲之乐趣。又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道出了荷花之美在于色彩的映衬,在于成片的气势而非②___________。最直接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莫过于宋人周敦颐的那篇《爱莲说》,直接以《爱莲》二字写入篇名。荷花还是传统国画的重要题材,在中国绘画史上,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国画历代精品不在少数。在现代作家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中,清华园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被展现得③___________。自古以来入诗、入文、入画的植物不在少数,但是能像荷花这样留下这么多经典作品的,大概不是很多。荷花之所以能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一是因为美好的外形,其姿态的优雅与古典,颜色的淡雅与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是因为所附着的象征意义,荷花亭亭玉立,④___________有如谦谦君子一般。除此之外,我以为,人们喜爱荷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荷花的同生产品——藕和莲子。42.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4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那首汉朝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述了在茂盛的莲叶间采莲之乐趣。B.我以为,人们喜爱荷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荷花的同生产品——藕和莲子。C.自古以来入诗、人文、人画的植物不在少数,但是能像荷花这样留下这么多经典作品的,大概不是很多。D.最直接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莫过于宋人周敦颐的那篇《爱莲说》,直接以《爱莲》二字写入篇名。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多吃菜少吃饭的饮食理念慢慢被大众接受,但衍化出两种极端,一是只吃菜,不吃饭;二是吃了油腻饮食后不吃饭。这两种吃法都是对多吃菜少吃饭的误解。米饭和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作为人每天的主食,它们所提供的能量是人体新陈代谢所需动能的主要来源。______①______,诚然也能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但结果要么像第一种吃法,能量不足,肠胃都饿坏了;要么就像第二种,()。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是主食副食合理搭配,在保证每天足量主食的情况下,多吃蔬菜,吃适量的肉类以及豆类。当然,______②______,但菜不要太油腻,饭也不能不吃饱。此外,______③______,如青少年正处在骨骼发育阶段,活动量也大,除摄取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还要辅以含钙质、糖分的食物;老年人则可以多吃些含维生素、低糖的食物。4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转化为脂肪贮存或是进入血液,危害心血管系统,营养过剩B.转化为脂肪贮存或是进入血液,营养过剩,危害心血管系统C.危害心血管系统,营养过剩,转化为脂肪贮存或是进入血液D.营养过剩,转化为脂肪贮存或是进入血液,危害心血管系统4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七、材料作文4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网络时代,流量和真相相互博弈。流量能蒙蔽真相,也能指引真相。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竞争无处不在、必不可少。今天,在追求幸福生活、建设美好社会的过程中,公平竞争是创新创造的源泉。但各个领域中的过度竞争,也造成了诸多无价值的内耗。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生之旅应该致力于两种追求:一是能够塑造自己的灵魂;二是能够使自己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交往。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不会从实践和科学等方面考量自然之美”说法错误,从原文“尽管一些人(尤其是拥有自然科学专业知识的人)确实会从实践和科学等方面考量自然之美”可知,原文说“拥有自然科学专业知识的人”“确实会从实践和科学等方面考量自然之美”,无法推出“普通游客的审美只是从形式和感觉层面进行,不会从实践和科学等方面考量自然之美”这一说法。故选B。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直到近代才各有分工,各自完全独立,相互之间才没有了关联”说法错误,根据文中“到了近代,美学和科技活动才有了分工,两者相对独立,有了巨大的发展。在当代,审美与科技又出现了融合趋势”可知,三者不是完全独立,也不是从此没有关联的。故选D。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表明的是,科学家不会和普通人一样先去体验和审美,他们只是关注其中的科学原理。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中第三段“科学家对天气等自然现象与普通人有着同样的审美体验”观点。故选A.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C.“凸显科普者在科普活动时要把气象现象背后的因和规律放在首要位置“分析错误。原文”科学家首先是普通人,对天气等自然现象有着同样的审美体验;不过与普通人相比,科学家有进一步解读自然奇观的冲动和求索科学答案的习惯”,并不是说“科普者在科普活动时要把气象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放在首要位置”。故选C.5.答案:①先指出隔离气象审美与科技活动的观点是错误的;②然后阐述科学家对审美与科技知识的关系的认识分歧,并分析一些科学家认为科技与审美不相容的原因;③最后指出如何处理好审美与科技活动之间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①第一段先提出文学家的观点并举出具体例子,然后指出“这种隔离气象审美与科技活动的说法是事实吗?很多哲学家、美学家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隔离气象审美与科技活动的观点存在偏见”,先指出隔离气象审美与科技活动的观点是错误的,随后利用斋藤百合子、加拿大的自然美学家艾伦·卡尔松的观点加以论证;②然后阐述科学家对审美与科技知识的关系的认识分歧,“他们大多认为,科学家首先是普通人,对天气等自然现象有着同样的审美体验;不过与普通人相比,科学家有进一步解读自然奇观的冲动和求索科学答案的习惯“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科技与审美不相容”,并分析一些科学家认为科技与审美不相容的原因,“这种观念主要是基于科技主义的专业偏见”;③最后指出如何处理好审美与科技活动之间的关系,“科技活动及科普工作只有与生活体验、审美经验、文学书写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更大成效,不能为了普及而普及”。6.答案:D解析:A.“可见他们对什么都充满兴趣,想要一探究竟”说法错误,结合文中“秃头正仰视那电杆上钉着的红牌上的四个白字,仿佛很觉得有趣。胖大汉和巡警都斜了眼研究着老妈子的钩刀般的鞋尖”等可知围观群众只是看热闹,对所观之事并不想“探究竟”;B.“是因为人们在高压统治下不敢发出质疑的声音”错误,“嗡,都,哼,八,而,……”“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人们语言的碎片化并非因为高压统治,而是内心的麻木和愚昧;C.“围观民众没有文化……所以他们只能看热闹”错误,民众只知道“看热闹”的原因并非没有文化看不懂字,主要是庸俗无聊、冷漠可怕。故选D。7.答案:A解析:“既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同时也成为情节发展的动力”错误,秘而不宣的原因并非制造悬念,而是不需要交代,重点不在罪犯身上,而在围观民众,在他们那里罪状是什么并不重要,无论示众的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感兴趣的只是热闹,因而也不是情节发展的动力。故选A。8.答案:①运用修辞,一些称谓突出人物的外在特征。比如“白背心”“红鼻子”运用了借代,“死鲈鱼”运用了比喻,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突出,便于读者在众多人物中加以分辨。②所有人都没有姓名,而是用可以突出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等特点的名词来做称谓,如“巡警”“工人似的粗人”“老大妈”“小学生”“胖孩子”等,使得围观群众覆盖各类人群,突出看客群体的普遍性。③人物称谓多具有贬义,比如“死鲈鱼”“秃头”“长子”等,体现了作者对这群看客的批判态度。解析:借用修辞,突出外在特征。“白背心”“红鼻子”运用借代手法,借人物的穿着或者人物突出的特征代指人物,让人印象深刻,易于分辨与记忆;“死鲈鱼”运用比喻,将人比作“死鲈鱼”,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巡警”“工人似的粗人”“老大妈”“小学生”“胖孩子”等以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等特点的名词来做称谓,使得围观群众覆盖各类人群,正是因为没有名字,恰恰有助于突出看客群体的普遍性。称谓蕴含作者的态度。“死鲈鱼”“秃头”“长子”等具有贬义的称谓,体现作者对这一群体的批判态度。9.答案:①看客热切地想看热闹与内心的冷漠,全然不管“白背心”受刑的缘由,也不对车夫出手相助,体现鲁迅对国民无知愚昧又冷血的批判;②天气的炎热与马路上冷清死寂的氛围形成对比,揭示了这个社会毫无生气、毫无前途的现状;③街上冷清死寂的氛围与热闹拥挤的围观形成对比,突出围观“示众”,看热闹对无聊群众的吸引力之大;④叫卖声中的热与包子的冷形成对比,体现胖孩子毫不关心事实,叫卖有口无心,反映中国社会的欺骗与无知无所不在;⑤作者冷静克制的叙述与赤热的内心形成对比,体现鲁迅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和深切的痛。解析:看客热切地想看热闹与内心的冷漠,结合“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他,犯了什么事啦?……'大家都愕然看时……秃头不作声,单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秃头还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而且别的人也似乎都睁了眼睛看定他。他于是仿佛自己就犯了罪似的局促起来,终至于慢慢退后,溜出去了……秃头也旋转脸去再看白背心”可知,全然不管“白背心”受刑的缘由,“车上的坐客依然坐着,车夫已经完全爬起,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周围有五六个人笑嘻嘻地看他们”,也不对车夫出手相助,体现鲁迅对国民无知愚昧又冷血的批判;结合“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连树上的乌老鸦也张着嘴喘气”“马路上就很清闲,有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胖大汉就在槐阴下看那很快地一起一落的狗肚皮”可知,天气的炎热与马路上冷清死寂的氛围形成对比,揭示这个社会毫无生气、毫无前途的现状;结合“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盏相击的声音,使人忆起酸梅汤,依稀感到凉意,可是那懒懒的单调的金属音的间作,却使那寂静更其深远了”“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可知,街上冷清死寂的氛围与热闹拥挤的围观形成对比,突出围观“示众”,看热闹对无聊群众的吸引力之大;结合“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可知,叫卖声中的热与包子的冷形成对比,体现胖孩子毫不关心事实,叫卖有口无心,反映中国社会的欺骗与无知无所不在;结合“圆阵立刻散开,都错错落落地走过去。车上的乘客依然坐着,车夫已经完全爬起,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周围有五六个人笑嘻嘻地看他们”可知,作者冷静克制的叙述与赤热的内心形成对比,体现鲁迅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和深切的痛。10.答案:BDH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兴兵伐鲁,兵到了长勺。鲁庄公出兵抵抗他,大败齐军。“伐鲁”是“兴师”的目的,二者联系紧密,不能断开,其后B处断开;“造于长勺”是状语后置,其后D处断开;“逆之”是动宾结构,“大败之”前省略主语“鲁庄公”,故H处断开。故选BDH。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快速;强,疾劲。句意:所以他出兵救宋也快。/声音并没有更加疾劲。B.正确。已经;既然。句意:我的战士已经训练。/既然自己使精神受到形体的役使。C.错误。皆,都;公正,公平。句意:一同死了吧。/性情品行善良公正。D.正确。句意:本来就应该如此啊。(六国)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应该是这样。故选C。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鲁庄公用剑威逼齐国割让边境地区的五十里土地给鲁国,管仲提议答应鲁国要求”错误,由原文“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于君前。’….管仲曰:‘君与地,以汶为竞。’桓公许诺”可知,鲁庄公只是想和齐桓公同归于尽,是管仲提出把土地归还给鲁国,以汶水为界的。故选B。13.答案:(1)您真的借盟会削弱了鲁国,各诸侯国又会把“贪”名加在您头上,以后的事,小国愈加顽抗,大国也组织防备(2)并且还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样在他的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解析:参考译文:材料一:桓公三年,桓公将讨伐鲁国,说:“鲁国同我本来接近,所以他出兵救宋也快,我要讨伐他。”管仲说:“不可以。我听说有土之君,不勤于战争,不忌恨小辱,不重复过错,国家就能安定;勤于战争,忌恨小辱,重复过错,国家就是要危险的。”桓公不听,兴兵伐鲁,兵到了长勺。鲁庄公出兵抵抗他,大败齐军。桓公说:“我的兵还是太少,我若以三倍的兵力包围它,它还怎能阻挡我?”四年,桓公继续修治军备,齐整的甲士有十万人,兵车有五千乘。桓公对管仲说:“我的战士已经训练,军队已经增多,我要征服鲁国了。”管仲深深叹惜说:“齐国危险了。因为您不努力于德政而努力于甲兵。天下各国拥兵十万的不少,我们要发动小的兵力征服大的兵力。国内脱离民众,国外诸侯戒备,我们自己也只好行诈,国家想不危险能办到么?”桓公不听,果然伐鲁。鲁国不敢迎战,只在离国都五十里处,设关防守。鲁国请求以关内侯的依次,服从齐国,要求齐国也不再侵略鲁国。桓公许诺了。鲁国约请会盟说:“鲁是小国,当然不带兵器,若带兵器开会,就是以战争状态传闻于各国诸侯,您还不如作罢。这次会盟请都免带兵器。”桓公说:“可以。”于是命令随员不带兵器。管仲说:“不行。各诸侯国对您都很忌恨,您还是就此告退为好。您真的借盟会削弱了鲁国,各诸侯国又会把‘贪’名加在您头上,以后的事,小国愈加顽抗,大国也组织防备,对齐国都不利。”桓公不听。管仲又谏止说:“您切不可去。鲁国人怎么能不带兵器?曹刿的为人,坚强而狠毒,不是能用盟约来解决问题的。”桓公不听,果然与鲁国相会。鲁庄公怀中带剑,曹判也怀中带剑。上台后,庄公从怀里抽出剑来说:“鲁国边境,离国都只五十里了,也不过一死而已。”左手举剑对着桓公,右手比着自己说:“一同死了吧,我死在您的面前。”管仲跑向桓公,曹刿抽举剑站在两个台阶之间说:“两位国君将改变原来计划,谁也不可进前。”管仲说:“君上请把土地归还给鲁国,以汶水为界好了。”桓公许诺了,确定以汶水为界而回国。桓公这次回来便努力整顿政治而不再增加军备,自守边境,不过问他人,停止过激行动并息兵罢战材料二:天下并非没有贤能的人,实际上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齐桓公在世时,就说天下再没有管仲这样的人才了,我不相信。管仲的书《管子》里,有记载他将死的时候,谈论到了鲍叔牙、宾胥无的为人,并且还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样在他的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但他又预料到自己将死,可见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汉代萧何临死前,推荐了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就应该如此啊。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因一个人而灭亡。贤能的人不为自己的死而感到悲痛,而忧虑国家的衰败,因此一定要推选出贤明的人来,然后才可以安心死去。那管仲,怎么可以说死就死了呢?14.答案:苏洵认为当时天下并不是没有贤者,但是管仲却没有在临死前举贤自代,没有选好接班人,从而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可知,苏洵认为当时天下并不是没有贤者,但是管仲却没有在临死前举贤自代,没有选好接班人,从而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15.答案:BDF16.答案:B解析:A.解说正确。B.“战”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为“使民为我而战”;“见”表动作的对象,“见录”是“记得我”的意思。C.两个“期”为动词,“约定”义。D.“徇私枉法”的“徇”意思为“顺从、曲从”。17.答案:C解析:“颠颉受到了惩罚”并非晋文公所愿,故选C。18.答案:(1)我放松城关和集市的税收并且放宽刑罚,这样做能够使民众为我打仗了吧?(2)楚国人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引导渡河,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解析:参考译文:材料一:晋文公向狐偃询问道:“我把美味的东西遍赐给朝廷里的人,只有少量的酒肉放在宫内,酒酿成后不等澄清就给大家饮,鲜肉不经存放就煮给大家吃,杀一头牛也遍分给国人,一年织成的布都给士兵做衣服穿,这样做能够使民众为我打仗了吧?”狐偃说:“不能。”晋文公说:“我放松城关和集市的税收并且放宽刑罚,这样做能够使民众为我打仗了吧?”狐偃说:“不能。”晋文公说:“我的民众有丧失财产的,我亲自派郎中去察看处理,对有罪的人免除刑罚,对贫穷不富足的人布施恩惠,这样做能使民众为我打仗了吧?”狐偃回答说:“不能。这些都是适合民众生存要求的做法;而使他们打仗,等于是要杀死他们。民众追随您,是为了顺顺当当地活着,您接受(他们的追随)却违反他们的要求杀掉他们,这样民众就失去了跟从您的理由。”晋文公问:“既然这样,那么怎么做才能让民众为我打仗呢?”狐偃回答说:“使他们不得不去打仗。”晋文公问:“怎样做才能让他们不得不去打仗?”狐偃回答说:“有功必加奖赏,有罪必加惩罚,这样就能使他们为您打仗了。”晋文公问:“刑罚的最高原则怎样实现呢?”狐偃回答说:“刑罚不避开亲近和显贵的人,法令实施到您所宠幸的人。”晋文公说:“好。”第二天,下令在圃陆围猎,约定以中午为期限,迟到的人按军法处置。当时晋文公所爱重的一个叫颠颉的人迟到了,官吏请君主定他的罪,晋文公伤心得落下眼泪。官吏说:“请用刑吧。”于是砍断颠颉的脊梁,以此来昭示民众,来表明实行法令的信用。材料二:楚国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设立渡河的标记。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河,(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军队惊乱的状况如同城市里的房屋倒塌一样。当初他们事先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顺着标记)渡河的,现在河水已经发生变化,水涨了很多,楚国人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渡河,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现在的君主要效法古代帝王的法度,就有些像这种情况。他所处的时代已经与古代帝王的法度不适应了,却还说这是古代帝王的法度,因而效法它,用这种办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度就会出现混乱,死守法度不加改变就会发生谬误,出现谬误和混乱,是不能治理好国家的。社会变化了,时代发展了,改变法度是应该的了。这就像高明的医生一样,病症千变万化,下药也要千变万化。病症变了药却不变,原来可以长寿的人,如今就会成为短命的人了。所以凡是做事情一定要依照法度去行动,变法的人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没有错误的事了。19.答案:立法:法律制度要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并顺从国家发展需要。执法:赏罚分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析:材料二中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即法度要随着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关注“世”和“时”两个方面。材料一以法律制度引导人民为国家战斗,是为顺从国家发展需要。执法方面,抓住“信赏必罚,其足以战”和“不辟亲贵,法行所爱”即可。20.答案:CEH解析:原文标点为: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21.答案:D解析:“虫翘然矜鸣”的“矜”意为“得意”,二者意思不同。A项,“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的“徒”意为“门徒”B项,“如其礼乐”的“如”意为“至于”。22.答案:D解析:“材料二运用比喻,将宰相比作木工”错误,应该是类比。23.答案:(1)那些请求进见的人,虽不指望他们有(您这样的)崇高的品德,但与那些朝廷百官相比,难道他们的才德都在百官之下吗?(2)(宰相)每天与天下的卓越人才讨论治国的大道,就像木匠善于调派许多工匠,而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一样。解析:24.答案:①韩愈认为,宰相要像周公那样重视人才,求贤若渴,不可敷衍待之。②柳宗元认为做宰相要抓大事,顾全局,不自尊自大,虚图功名,不亲自去做那些微小琐碎的事情。解析: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我听说周公担任宰相时,他急于会见贤良之士,吃一顿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洗一次头要多次用手把解开的头发挽住。那时,天下的贤士良才都已被选拔任用;奸诈邪恶、搬弄是非、巧言谄媚、背信弃义之徒,全都已被清除;天下太平无事;边远的少数民族都已归顺纳贡;风俗都已朴实淳厚。而周公以圣人的才智,靠着身为天子叔父的亲情关系,辅佐天子治理国家、教化百姓的功绩,又都这样显著。那些请求进见的人,难道贤明有超过周公的吗?难道还有计谋与建议能补益于周公教化的吗?然而周公求贤是这样急迫,只担心有看不见、听不到的,思虑有不周全的,以致辜负了周成王托付他治理国家的心意,失去天下人心。正因为他这样,所以人们至今颂扬周成王的德行,同时称赞周公的功德而没有停止。现在您任宰相也与周公的地位相近。天下的贤才,难道全已选用?奸诈邪恶、搬弄是非、巧言谄媚、背信弃义的人,难道都已清除?天下难道已太平无事?边远的少数民族,难道都已归顺纳贡?风俗难道已经朴实淳厚?那些请求进见的人,虽不指望他们有(您这样的)崇高的品德,但与那些朝廷百官相比,难道他们的才德都在百官之下吗?他们提出的计谋建议,难道对朝廷没有一点补益吗?如今您虽不能像周公那样吐哺握发,也应当召见并举荐他们,考察他们的才能然后决定去留,不应沉默不语。材料二:一郡有郡守,一个地方有邑宰,都有辅佐的官。这下面有管文书的小吏,再下面有乡官啬夫、管户籍的版尹去执行差役。那些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人,推荐并提拔他们,指挥并任用他们,整理纲纪,增减人员,规范法律制度而加以整顿,就好像木匠有规矩、绳墨用来确定尺寸长短一样。选择天下的士人,使各称其职;聚集天下的民众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不向别人夸耀自己的才能,不称誉自己的名声,不亲自做那些细微的小事,不去过问百官的政事。(宰相)每天与天下的卓越人才讨论治国的大道,就像木匠善于调派许多工匠,而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一样。这么做才是宰相的为相之道,众多国事也能治理。那些不懂得纲要关键的人则完全相反。他们将恭谨、劳苦当作功业,把处理公文作为重任,炫耀自己的才能,夸大自己的名声,亲自去做细小的事,侵犯众官员的职权,窃取六官、百役的政事,在大庭广众之前大声争辩,但却忘掉了远大的宏图,这就是所谓不通达事理的人了。25.答案:C解析:“暗示了此行的曲折辛苦”错误,应该是诗人因心情愉悦而忘记了行程和时间26.答案:①这两联虽描写了蝌蚪、白鹭、茶行、酒肆等乡间熟见风物,却视角独特,不落俗套。②诗人将蝌蚪比喻为古文字,以拟人手法写小旗夸酒,新颖别致,清新自然。③两联所写景物“熟而不腐”,表现手法“新而不怪”,描绘了一幅充满野趣的乡村风情画卷。27.答案:A解析:“壮阔的自然山水映入眼帘,令诗人想到了米元晖的山水画”错误,诗人晨起步入厅堂,看到的是米元晖的山水画。28.答案:①充分调动感官体验。颔联上句从视觉角度写出米元晖山水画里烟山云水的迷离朦胧,下句从触觉角度感受画中云气的浓重丰润。②充分发挥想象。颈联中“江风吹雨百花飞”一句,想象春季生机盎然的景象,想象江风吹雨百花飞舞的温润明媚的情景。③知人论世。诗人对米元晖的绘画风格有深入的理解,和米元晖情感心志相契合,才会生发出“早晚持竿吾得归”的喟叹。解析:这是一首题画诗。首联由诗人晨起步入厅堂,迎面一幅山水画映入眼帘写起,古色古香的画面上烟山云水朦胧迷离,若有若无,神意飞动。颔联通过想象对山水画的画面进行描述,这一联视觉和触觉相结合,以触觉上的“春衣”“湿”,来衬托视觉上的“云气深”。“春衣”点明了季节,“湿”是用皮肤来感受浓重云气的丰润流动,“坐”则表现鉴赏者以静体动的状态及恬淡安详、诚笃专一的心境,而“只恐”则是对这种心境的强化。颈联中“江风吹雨百花飞”一句,是对颔联两句诗人所想象的画境的补充,使人更加感受到春天温润明媚的气息,所以诗人生发出“早晚持竿吾得归”的喟叹。尾联写诗人仿佛置身于如画的江南风景之中,感受到米元晖的心境。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米元晖画作的赞美,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2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C.“颈联诗人写黄莺迎风飞翔”错,颈联前句“黄莺过水翻回去”,写娇弱的黄莺遇到雷雨,惊恐翻回,栖止不定,以黄莺的狼狈、娇弱,衬托燕子不惧风雨的豪壮。故选C。30.答案:《即事》一诗,诗人虽也借“虚无只少对潇湘”一句抒写漂泊之感,不能去潇湘的惆怅,但更多是乐观不改、喜爱春色的生活态度的流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皛皛行云浮日光”,描写上空的白云随风疾行,映着日光,很是明亮;“雷声忽送千峰雨”,反映了彼时彼地忽晴忽雨的实际风光;“花气浑如百和香”,是由雨写花,采用前人写雨后花更艳的意境;“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写黄莺的狼狈形状,娇弱的黄莺遇到雷雨,惊恐翻回,栖止不定,燕子冒雨劳作。杜甫巧妙地把勤劳的衔泥燕和豪壮的迎风燕结合起来描写,切合春雷千峰雨的环境,所绘意境壮丽明快。“虚无只少对潇湘”,峡中的风景是壮丽的,山高水险,雷雨千峰,但缺少潇湘的浩茫广阔,漂泊思归之情油然而生。“飞阁卷幕图画里”,诗人立于飞阁,笑对雷雨千峰,雨来风去。那不为雨滞,不怕风阻无所畏惧的燕子,何等精神。表现诗人身处动荡时世却不改乐观的生活态度。春色明丽,山河壮丽,画里江山,画里诗人,流露出对美丽春色的喜爱。总之,《即事》一诗中,诗人借“虚无只少对潇湘”一句抒写漂泊之感,不能去潇湘的惆怅,尾联前一句是对眼前之景的总结,而后一句则表达了他对潇湘的向往。杜甫离开成都原本是打算出峡,东下潇湘,却在夔州滞留了将近两年,夔州风景秀丽,清新的空气中充满了各种花香,可见更多是乐观不改、喜爱春色的生活态度的流露。3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连’字写出向汉之心,‘向’字写出出塞之景”说法错误,应是“连”字写出出塞之景,“向”字写出向汉之心。故选B。32.答案:(1)杜甫借“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来表达自己的“怨恨”:既有思念故乡不得归的痛苦,又有虽怀“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仕途失意的悲愤。(2)林黛玉借“红颜命薄古今同”来感慨身不由己的命运:既同情才貌出众的昭君,又表现了自己不甘命运摆弄的独立性格。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评价诗词主旨内容的能力。“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实际上,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漂泊在外,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也表达出自己虽怀“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仕途失意的悲愤。《五美吟·明妃》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的寄慨之作。林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她借“红颜命薄古今同”将古时才貌出众的昭君与身不由己的自己联系起来,既同情昭君,又是自我悲叹,以抒发早已郁积在内心的愤懑和理想,表现了自己不甘命运摆弄的独立性格。33.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解析:3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见”,指代我。句意:现在君实用来教导我的。B.“休”,喜庆,福禄。句意:永远保持无尽的喜庆。C.“与”,结交,亲附。句意: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故选D。35.答案:D解析:D项中的“羞”和例句中的“耻”都是意动用法,以……为羞,以……为耻。A项,名词作动词,低于。B项,形容词作名词,圣人。C项,形容词作名词,大的方面。36.答案:B解析: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37.答案:①熠熠生辉;②翩翩起舞;③回味无穷解析:第①处,本处是说栾树满身呈金黄色,就像用黄金雕刻而成,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故此处可填“熠熠生辉”之类的成语。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第②处,本处是说栾树的叶子宛如一只只金黄的蝴蝶在风中起舞,充分地展现了秋天的韵味,故此处可填“翩翩起舞”之类的成语。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第③处,本处是说桂花的香是那种悠远的香,令人回味,故此处可填“回味无穷”之类的成语。回味无穷:指事后回忆、体会起来仍然很有意味。38.答案:A解析:A项和文中加粗的“开”都表示扩大或扩展。B项,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C项,表示分开或离开;D项,表示容下。39.答案:①运用了对比手法;②通过栾树和桂花的对比,突出两种树各自的特征:栾树身姿挺拔,叶子金黄;桂花香气迷人,叶子生命力顽强。③运用对比手法,使二者特点突出,加强了文段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解析:通过文中的“再看那桂花,它没有栾树的挺拔身姿,没有栾树叶子的金黄灿烂,却以其独特的芬芳征服了人们的心灵”可知,文段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文中第一段主要写了栾树身姿挺拔、叶子金黄等特点,第二段写了桂花香气迷人、生命力顽强等特点。文段运用对比手法,使二者特点突出,加强了文段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40.答案:C解析:A项,“‘边城’则是沈从文的共和国”在结构上与前文不一致,由前文“马尔克斯有他的‘马孔多’小镇,鲁迅有他的‘鲁镇’”可知,此处应填“沈从文有他的‘边城’”。B项,原文中“君主”的引号标示特殊含义,“知青作家”的引号标示特定称谓,二者用法不同。C项,原文第一处的破折号标示解释说明,第二处的破折号标示转换话题,二者用法不同。D项,“不只”是连词,意为“不但,不仅”。“不止”作副词,意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作动词,意为继续不停。不可更换,改后会改变原意。41.答案:①保留“自称”表明这些关于史铁生的信息皆来自史铁生本人,真实可信。②后文作者分析评价了史铁生的作品,故尽量以史铁生本人的说法为议论基础,以示尊重。解析:从内容上看,保留“他自称插队前跟着父母搬了好几次家”中的“自称”一词,表明这些关于史铁生的信息皆来自史铁生本人,可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从结构上看,由后文“我一向不敢分析同代人的作品,铁生兄佛心似海,当能谅我”可知,作者分析评价了史铁生的作品,故其尽量以史铁生本人的说法为议论基础,以示尊重。42.答案:①毫不掩饰;②一枝独秀;③淋漓尽致;④卓尔不群解析:第①处,根据“自己对荷花的喜爱”“这从大量的古诗词中可以看出……采莲之乐趣”,可知此处是说古人不掩饰对荷花的喜爱,可用“毫不掩饰”。毫不掩饰:完全不加以遮掩、矫饰。第②处,根据“在于成片的气势而非”,可知此处是说荷花之美在于花叶相互映衬,而非一枝的美丽,可用“一枝独秀”。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第③处,此处是说清华园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