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主备人备课成员教材分析《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地形分类。本节内容紧贴教材,以我国地理环境为背景,通过讲解地势、地形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布、主要地形类型及其特点。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例分析、图表解读等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增强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此外,本节课还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关注地理环境的意识。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空间感知能力,提升地理信息的分析和应用能力,加强地理探究和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学习地势和地形的分布特点,学生将能够:

1.描述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理解地形对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2.识别并分析我国主要地形类型,掌握各类地形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3.运用地理知识,探讨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4.借助图表、实例等手段,提高地理信息的解读和运用能力,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探究能力。在知识层面,他们已经学习了一部分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球的运动、地图的使用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对于地势和地形这一章节的内容,学生在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知识层面: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对我国地理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关于地势和地形的知识相对薄弱。他们对地势阶梯分布、地形类型的认识不够系统,对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不够深入。这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地理现象时,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2.能力层面:八年级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对地理图表的解读、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有限,这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可能表现为对地势、地形图表的解读困难,以及对地形特点、分布规律的掌握不够准确。

3.素质层面:学生在团队合作、表达交流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素质,但在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这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行为习惯方面:八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各异,部分学生课堂纪律较好,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而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较低。这导致课堂效果受到影响,教学进度和深度难以保证。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如下:

1.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创设情境,借助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3.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提高。

4.加强团队合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课堂参与度。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学具准备Xxx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针对地势和地形的基本概念、分布规律等知识点,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

(2)讨论法:针对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实践法:结合地理实践活动,如绘制地形图、分析实例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地势和地形知识的理解。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地势、地形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提高课堂趣味性。

(2)教学软件:运用地理教学软件,如GoogleEarth、ArcGIS等,让学生进行地图操作、空间分析等,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程内容,引入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更多地形类型及其特点。

具体实施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形图片,引发学生对地势和地形的兴趣,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讲解基本概念: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教材插图,讲解地势、地形的概念及分类,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

3.分析地势阶梯分布:运用讲授法和讨论法,讲解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的特点及成因,引导学生学习地形对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影响。

4.学习地形类型及特点:利用教学软件,展示各类地形图片,让学生识别并分析地形特点,掌握地形分布规律。

5.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结合实例分析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6.地理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绘制地形图,进行地图解读、空间分析等实践活动,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7.总结与拓展:通过课堂小结,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地势和地形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我国地势分布的特点是什么?”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地势和地形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地势和地形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地图使用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地势和地形的概念、分类及特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地势阶梯分布、地形对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影响等重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地势、地形的特点及影响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总结归纳: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地势和地形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地势和地形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地势和地形相关的拓展知识,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形分析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地势和地形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地势和地形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1)地形图集:提供各种地形图,包括山地、平原、盆地、高原等,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类地形的特征。

(2)地理科普书籍:推荐与地势和地形相关的地理科普书籍,如《地理知识手册》、《中国地理百科》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3)地理纪录片:推荐观看与地势和地形相关的纪录片,如《地球脉动》、《地理中国》等,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地理景观的壮丽。

(4)地理实践活动案例:收集地理实践活动案例,如地形测绘、河流地貌观察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参考。

2.拓展建议:

(1)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走进大自然,观察实际地形地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对当地气候、生态、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地形图绘制、地形模型制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地形地貌对自然灾害(如洪水、山体滑坡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鼓励学生阅读地理科普书籍,拓展地理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5)推荐学生观看地理纪录片,了解世界各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和国际视野。

(6)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地理知识竞赛、科普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板书设计①地势和地形的概念及分类

②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特点

③地形对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④主要地形类型及其特点

⑤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⑥地理实践活动的应用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1.地势和地形的概念及分类

2.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特点

3.地形对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4.主要地形类型及其特点

5.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6.地理实践活动的应用

当堂检测:

1.描述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的特点。

2.识别并分析我国主要地形类型及其特点。

3.运用所学知识,探讨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绘制地形图,展示我国某一地区的地形特点。

5.分析地势和地形对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6.结合实际情况,讨论地形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检测方式:

1.闭卷笔试:考查学生对地势和地形基本概念、分布规律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开卷笔试:考查学生对地形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实践操作:考查学生绘制地形图、分析实例等地理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考查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以及深入思考、拓展思维的能力。

检测评价:

1.闭卷笔试: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评估学生对地势和地形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卷笔试: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评估学生对地形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实践操作:根据学生实践成果,评估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讨论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典型例题讲解例题一:

题目:简述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的特点及其对气候、水文的影响。

答案:

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大致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海拔在500米以下。这种地势特点对气候、水文产生显著影响。首先,地势的高低差异导致气候类型多样化,如青藏高原的寒带气候、塔里木盆地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等;其次,地势阶梯分布使得河流呈现阶梯状水系,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例题二:

题目: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多山的原因。

答案:

我国南方地区多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南方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形成大量山脉;2.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河流侵蚀作用强烈,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貌;3.南方地区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导致地形破碎。

例题三:

题目:请举例说明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山地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但有利于发展林业、畜牧业等;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渔业、海洋经济等。此外,地形还对城市布局、人口分布、能源开发等方面产生影响。

例题四:

题目:简述高原、盆地、平原三种地形类型的特点。

答案:

1.高原:地势较高,一般在1000米以上,地表起伏较小,边缘陡峭,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2.盆地:四周被山脉环绕,中部地势较低,如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气候干燥,矿产资源丰富。

3.平原:地势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

例题五:

题目:结合实例,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答案: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河流走向:山脉、高原等地形对河流走向产生限制,如长江受川西高原影响,转向东南流;

2.河流速度:地形起伏大,河流速度快,如黄河在晋陕峡谷段,流速加快;

3.河流侵蚀与堆积:地形差异导致河流侵蚀、堆积作用不同,如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平原,为河流堆积地貌;

4.河谷地貌:河流在山区侵蚀形成峡谷、河谷等地貌,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地理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地形测绘、河流地貌观察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