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笔记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笔记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笔记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笔记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简介

一、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宏观经济学是关于整体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它是与微观经济学相对的。宏观经济学研究

整体经济的繁荣与衰退,整体经济的产品和劳务的总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国际收支

平衡以及汇率等等。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研究构成经济周期波动的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短期的

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学集中研究影响消费和投资的经济行为和政策、美元和贸易余额、工资与价格

变动的决定因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存量,中央政府的预算、利率和国债等等问题。

简而言之,宏观经济研究今天现实经济中的主要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包括的重要的经济问题:

•通货膨胀及其危害

•就业问题及失业原因

•经济的高峰和低谷

•政府财政赤字问题及对经济的危害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美元及不合理的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关系

•贸易赤字与贸易盈余

•贫穷与富裕,“中等收入陷阱”

宏观经济学一般来说主要是研究经济中的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产市场之间的互动,

以及各个国民经济相互之间的互动。宏观经济学力求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互动来研究整体经

济运动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改进经济的运行。

二、从三个模型角度理解宏观经济学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当中根据不同的程度和不同水平存在不同的研究方法。我们的

研究主要从经济的时期来从理论上划分为三个基本模型,然后围绕这三个基本模型展开我们

的分析。

(-)从特长期来研究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

特长期的时间段,可能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研究在这样一个非常长的时期内经

济的行为是怎样的。重点是:一个经济的生产能力的增长情况。

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模式的异同,生产能力的增长。

在经济增长理论当中,我们将研究生产要素本身(例如资本和劳动)量的增长情况,也

研究经济增长的质的方面(例如技术的进步)。在工业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

自于技术进步本身和资本的积累;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生产要素(例

如劳动力)量的增长。

在所有的国家中,储蓄率的高低在经济增长理论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为了将来的

福利来牺牲现在的消费的问题。那么消费与投资的最恰当比例是什么?

经济增长和发展并不是直线发展的,必然存在迂回、曲折和波动。但是在长期,这种迂

回、曲折和波动大致都可以忽略不计,这些波动不足以对我们对经济增长长期趋势的研究构

成问题。从平均的角度,都可以把经济的增长当做平滑发展过程,而忽略它的波动。所以从

特长期的经济增长理论看,把经济中的曲折和波动省略而并不对研究的结果造成影响。

然而,更重要的是,当“非常长的时期”过去以后,人们发现各个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

平有了巨大的差距。如果短时期的话,可能这种差距可能并不大,但是当累积到一定时期之

后,这种差距就十分显著了。

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理论当中最令人着迷和激动的部分。

(二)从长期的角度研究宏观经济

从长期的角度研究宏观经济主要研究通货膨胀率的决定因素。通货膨胀率指的是价格总

水平的变动。一些国家当中,价格水平的变动总是比较平稳,而另一些国家价格就像疯狂上

涨。这里给出一个最基本长期的经济模型:即有着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这个模型(横坐标为Y,纵坐标为P,AS为垂线,AD向下倾斜)在宏观经济理论中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型。这个模型的主要思想是要用总供给和总需求这样的一个工具,说明在

一个经济中价格总水平与总产出和总需求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所画出的是,在每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上,厂商所愿意提供的产出的数量。

总需求曲线所表现的是,在每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同时处于均

衡水平时的产出水平,也就是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取决于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消费

者对经济的信心。

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是一条垂线,这意味着产出水平取决于总供给曲线与横坐标的

交点。由于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因此,总产出水平是不变的,定在那个交点上的。总需

求曲线左右移动会使两条曲线的交点上下移动,也就是说,价格水平发生变动,而交点并不

发生横向变动。这说明,当总需求曲线左右移动的时候,价格水平发生变化,而总产出没有

发生变化。

在长期,产出水平取决于总供给,而价格既取决于总供给也取决于总需求。

与此相联系的是一个重要的结论:特别高的通货膨胀率,即价格总水平的迅猛增长,根

本原因总是由于总需求的变化。原因很简单,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很小,最多不过是几个百分

比,所以变化很小,但是总需求曲线既可以是很大,也可以是很小。所以价格总水平的变动

的唯一原因就是总需求的波动,它可能扫过整个垂直的总供给曲线,造成价格的大起大落。

事实上,从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看到,凡是真正的大的价格波动,都是政府支持的货币

供给的迅猛增长造成的。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很大一部分就是研究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的,特别

是其斜率。现在我们知道,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是由特长期的经济增长决定的,总供给曲

线的斜率是垂直的。

总供给的水平是资源和技术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整个经济的产出水平。一个国家

经济的总供给在价格和产出之间的权衡,表现出企业或公司在需求改变的时候改变价格的决

策。

总需求水平主要由对消费的商品、新投资的需求,以及由政府购买的商品和对国外的出

口的货物的需求这四部分需求构成。

(三)从短期角度研究宏观经济

虽然从长期来讲,经济增长基本可以视为平滑发展的,但是如果放大来看的话,经济增

长总是在波动过程中成长的。对总需求曲线的研究就是要说明产出的短期波动,或者说,产

出的短期波动是通过对总需求曲线的研究来加以说明的。(横坐标为Y,纵坐标为P,AS为

水平,AD向下倾斜)

总需求和总供给长期和短期的区分是很清楚的。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是平的。短

期供给曲线在它与纵轴的交点盯住价格水平,而产出却可以是任何值。这后面的假定是,在

短期,产出水平并不对价格有任何影响。总需求曲线左右移动,产出变动而价格不改变,据

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短期,产出是由总需求曲线单独决定的,价格并不受到产出水平的

影响。

宏观经济学理论主要是着重需求方面的分析,是需求方面的经济学。我们研究总需求是

因为在短期,总需求决定产出水平、从而决定就业或失业水平。

当然我们研究总需求并不忽视总供给,只是假定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意味着价格水平

可以被当作既定的(或者说价格水平的变动对产出水平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o

在长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从垂直到水平。但是总供给曲线从水平到垂直的转换过程还

需要补充一个中期的分析,也就是处于长期和短期之间的分析。(横坐标为Y,纵坐标为P,

AS为向上倾斜,AD向下倾斜)

宏观经济究竟是如何运转的,取决于我们分析时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简单来说中期就

是当高的总需求把产出推高,超过了根据非常长时期的模型所规定的可持续水平的时候,厂

商就会提高价格,而总供给曲线就开始向上移动。

中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是有一定的斜率的,正好是出于水平线和垂线之间。这条曲线到

底应该有多平或者多陡,则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争议。

价格的调节速度是理解宏观经济的关键参数。用15年来观察宏观经济,除了非常长期

的经济增长率之外,其他的都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是15分钟、甚至15秒,那总需求

就十分重要,其他的就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来说,价格通常调整得很慢。因此在一年的时间段内,总需求的变化很好地说明了

经济的行为。

价格调整的速度可以从菲利普斯曲线(横坐标为失业率,纵坐标为通胀,曲线向右下倾

斜)总结说明。在菲利普斯曲线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一起决定那个点的位置。根据菲利

普斯曲线,失业率从6降到4,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但是,通货膨胀只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正因为如此,总供给曲线在一年这个时间段中是相当平的,所以总需求可以成为一个解释产

出决定的一个比较好的模型。

所以总体来说,宏观经济学理论当中几乎所有内容都可以归结为关于经济增长理论,关

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分析框架。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济增长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经济增长的原因:

1、经济中可获得的资源(生产要素)的增加:

①经济当中可用的资源(例如劳动力增加了)的数量增加了。

②资本存量增加。资本指的是建筑、厂房,机器等等的数量。

2、除了资本和劳动增加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生产要素的效率可能改变。生产率的

增加导致劳动生产率增长。也就是说,运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比以前生产

更多的产出。譬如随着人们的生产的时间增加,人们越来越熟悉工作,经验积累越多,生产

效率随之增加。

(-)经济增长与经济模型

我们可以观察到经济增长的现象,但是经济的变化和表现是错综复杂的。从错综复杂的

经济现象后面把重要的因素留下,把非关键的因素简化掉,把复杂的经济现象简化成可以把

握的经济规律。这就是经济学中各种经济模型的任务。

在经济学中,经济学把成千上万的个人、企业、公司和各种市场的行为表现为一两个、

十几个或者几百几千个以图表、方程或者计算机程序所构成的数学关系。经济学把定义这些

经济模型的过程称为建模。

在建模当中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人们只能理解一两个、最多几个关系如何相互作用的。

所以,比较实用的经济学理论需要运用一系列的工具,每一个工具当中仅包括两三个方程。

每一个特定的模型都可以称为一种工具,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基础上的工具。例如在宏观经

济学理论中一般模型都建立在充分就业的假定基础之上的,但是我们知道很少有经济处在完

全就业的水平上。然而这不能说假定就是不合理的。

理解宏观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求我们有各种丰富的经济模型,但是我们需要准确判断根据

具体情况运用特定的工具或模型。我们理解现实当中非常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的唯一办法就

是,熟练把握用来简化现实经济现象的工具,然后做出准确的清晰的决策来决定对每一给定

的问题究竟哪种工具是最适合的O

例如研究一个几代人的时期的经济情况,应当利用什么样的经济模型。在这样长期的经

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考察新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过程。我们有7%的年经济增长

率,每十年经济的总量就可以增长一倍。所以将来我们的子孙的生活水平取决于我们今天的

经济增长,包括技术的进步和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的增长。

同理,对于很高的通货膨胀,一个原因就是政府印刷了大量的太多的钞票使总需求曲线

大幅度地向外扩展。如果价格水平的比较小的变化可能有许多因素,但是价格的大幅度变化

是长期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研究范围。在这个模型中,总供给曲线几乎是垂直的,当总

需求曲线向外移动的时候,总供给曲线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三)商业周期和产出缺口

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是通过商业周期联系在一起的。商业周期理论也称为资本主

义周期理论,主要是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发展的过程。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总是在

危机、复苏、繁荣、萧条这样的过程中进行的。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通货膨胀还是失业,它们都明显带有周期

性发展的性质,都有其各自清晰的周期性发展的模式。但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一般都假定,

虽然经济存在周期性波浪式发展的形式,但是经济中仍然存在经济当中的生产要素获得充分

利用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发展的路径。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发展的路径首先是逐渐上升的。因为可以

获得的生产要素的供给是逐渐增加的,劳动力、资本、知识和技术越来越多,所以总趋势是

上升的。其次,生产要素的利用不可能永远都处于一种充分利用的状态。所谓充分利用生产

要素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物质或身体概念。

但是西方经济学规定,经济存在一个充分就业的GDPO西方经济学理论规定当失业率

达到差不多5.5%的时候,经济就达到了充分就业状态。这个时候的产出也称为充分就业的

产出,代表各种生产要素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也代表了国内生产总值发展的趋势。

经济不可能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也就是说,这个趋势代表了充分利用了各种

生产要素的产出,但实际经济当中,生产要素的利用不可能总是处在这样的水平。因而,经

济使在波动中运行的。在经济繁荣时期可能沿着趋势线,处在充分就业的水平;当经济处于

萧条期的时候,工人失业增加,要素利用下降,产出就处于趋势线的下边。

产出对趋势线的偏离称为产出缺口。衡量的是实际产出与充分就业的产出之间的缺口,

充分就业的产出被称为潜在产出。用公式表示:产出缺口=潜在产出-实际产出

产出缺口便于衡量经济的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波动的程度。既可能是负的,也可能

是正的。根据公式,当这个差额是正的时候,许多资源闲置,没有得到利用,所以实际出产

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相反,负的产出缺口意味着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就业处于超水平,工人

加班加点,机器等使用也是超额使用。往往经济繁荣时期就是负的产出缺口。

(四)通货膨胀与商业周期

通货膨胀与商业周期的关系问题是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通货膨胀与

产出缺口是负相关的。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一般指城市消费者购买某一特定消费品篮子所花费的成本,代

表了当前的物价水平。通常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就是通过对CPI的衡量来代表的。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政府的扩张性总需求政

策往往会产生通货膨胀,除非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的时候经济的失业情况非常严重。但是一

般来说通货膨胀所产生的代价和成本不易为人们所察觉。与此不同的是,失业使经济应当达

到的潜在产出水平不能达到,是很明显的生产能力的浪费。所以政府有明显的决心消除和降

低失业率。

通货膨胀的危害不像失业那样明显,因为表面上它并没有带来明显的产出上的损失和浪

费。一般对通货膨胀的危害的认识是,通货膨胀会扰乱正常的价格体系和各种商品价格之间

的关系,降低了市场经济当中价格体系的功能和作用,降低了市场经济的效率。

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政府政策制定者总是想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不惜增加失业,也就

是说政府总是不惜以一些失业交换低一些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这种交换关系的成立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前提。

第二章国民收入账户

一、研究国民收入账户的原因

1、国民收入账户为经济模型提供了一种正式的结构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经济中的产出:从生产方面,产出以工资的形式

付给劳动,以利息和分红付给资本。而从需求方面,产出或者被消费或者被投资。产出从要

素支付(工资或利息等)方面看可以分析经济增长和总供给,而把收入分成消费、投资等等

又为分析总需求提供一个框架。

投入与产出,需求与供给在均衡状态时必须相等。

除了可以研究实际产出之外,国民收入账户也为经济研究提供了对价格总水平的衡量办

法。这又为我们研究通货膨胀提供了基础。

2、研究国民收入账户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国民经济性质的大致准确的数据

在经济研究中有时准确记忆一些数字不但很费劲还可能对我们的研究并没有必要,也可

能是浪费时间。而把握住大概的一些数据对我们把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结合起来,并做出判

断是非常重要的。

3、通过经济数据,人们不仅可以了解经济的运行,更重要的是,通过经济数据市场可

以根据经济运行的数据进行正确的决策。

4、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准确性问题

过去人们对中国的经济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比较大的疑问。在大学中我们也不时可

以听到中国的宏观经济分析根据的是错误的不准确的数据做出的,因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是其实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一个时期政府以粗暴的控制手段操纵统计数据的情况,但是现在

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比较粗糙的原因很多。一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增长的速度非常快,因

而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现实,衡量这种变化十分困难。但是我们现在基本上可以说,中国宏

观经济数据大致上已经摆脱了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行政单位为了政治目的人为粗暴篡改数据

的情况。我们颁布了统计法,把任意篡改统计数据提升了犯罪的高度。随着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越来越可靠。二,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的准确程度基本可以达到使市场

能够据此作出正确反应的程度。三,中国经济数据还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但是总的来说,

中国的经济数据日益可靠。这可以从世界各国的媒体对中国经济数据发布的时候的期待中可

以略见一斑。

GDP作为衡量国民经济中的产出的最基本指标是在一个国家内一段时期(通常是一年)

生产的最终的产品劳动价值的总和。其中包括物质产品的价值,也包括劳务的价值。

二、产出的生产和生产要素的支付

(-)从生产方面

Y=f(N,K)(N和K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

这是生产函数的最简单的形式,后面还要把技术和不属于资本和劳动的其他生产投入包

括进生产函数之中。

生产过程结束之后取得了产品,就应当给完成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支付要素报酬了。一

部分产品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也有一些是支付给厂房的所有者的(支付给资本),还有一部

分是支付给生产的管理者的。

可以写作:Y=(w*N)+(i*K)+利润(i和w分别代表利率和工资率)

国民收入一般可以分解为:工资的部分;公司利润;净利息;间接税;从国外汇入的收

入;折旧等。

具体国民收入是如何分配的各个国家是不同的,但大部分要素收入是付给劳动的,只有

小部分是支付给其他生产要素的,或者支付出真正利润。但是对那些北欧等福利国家来说,

政府的税收的部分是比较高的,是所谓的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所以,国民生产总值可以

定义为在国内的生产要素所挣得的收入。

(二)从需求方面

国内生产总值也可以从支出或需求的角度来计算,也称为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即对国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方面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对国内产出的总需求可以分为四个组成部分(1)家庭的消费;(2)企业和家庭的投资

消费;(3)政府购买的商品和劳务;(4)对净出口的外国需求。即Y=C+I+G+NX

这也称为基本国民收入恒等式。

(1)消费

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消费的百分比却远远低于美国,也低

于日本。这却被称为中国经济难以成为可持续的原因。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还应当注意,实际上消费所占的比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波动的。实际上

一年又一年,消费的比重不断变动。但是也确实在不同的国家其消费水平总是比其他国家高

或低。

(2)投资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投资意味着资本的物质存量的增加。包括房屋建设;机器增加;

工厂或办公室的建设;以及企业商品的存货的增加。然而,如果我们扩大投资的定义,把增

加经济在将来的生产能力当作投资的话,那么投资的定义不仅应当包括物质投资,而且也应

当包括在所谓人力资本的上的投资。人力资本是包含在劳动力当中、能够增加生产的知识和

能力。在教育上的投资可以被视为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但是官方账户把私人教育支出当作

消费,公共教育支出作为政府花费来对待。

在什么情况下当作投资,什么情况下当作消费,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传统的做法是什么

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在国民收入账户当中,个人的购买是消费,而企业的购买就

是存货投资。所以如果与商务部门物质资本存量增加相关联,那就是投资,包括存货。在官

方的国民收入账户中一般把家庭在耐用消费品(汽车、冰箱等)上的支出与家庭其他的支出

分开计算的。

关于投资的另一个需要说明的是,投资列为“总”投资和“净”投资。总投资意味着折

旧没有减去。净投资等于总投资减去折旧。

(3)政府支出

虽然根据自由主义的经济观点,政府支出越少越好,但是二次战后西方社会普遍实行福

利社会制度,所以政府支出的增长和扩张十分迅速。特别是,未来老龄化社会将加大在养老

金、社会保障和医疗上的花费。

(4)净出口

这个指标要说明的是国内的支出买的是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和外国人用自己的支出购买

国内商品和劳务。外国人购买我们生产的产品时,就增加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相应地如果

我们购买外国生产的产品就从国内产品的需求中减去这部分。所以净出口就是出口减进口。

问题:

如果私人消费增加了200亿元,而且都是花费在进口商品上,而政府支出、投资支出

不变,那么GDP增加了多少?

三、通货膨胀与价格指数

IsGDP

由于产品多种多样,这多种多样的产品是很难被计算的。价格上升但是实际上产品数量

并没有任何改变会造成很大麻烦。所以,实际GDP与名义GDP之间就存在很大差距。为

了探求生产的产品的实际价值,就必须引入实际GDP的概念。

实际GDP衡量不同时期经济中物质产出的变化。方法是把两个时期生产的所有产品以

同一时期的价格来估值。

名义GDP衡量的是按特定时期的价格来计算的生产的产品。

2、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衡量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劳务的成本。

CPI和我们前边介绍的实际GDP虽然都与通货膨胀有关系,但是二者其实差别很大。

一个是,CPI包括的商品种类基本是不变的,主要是与生活相关的日常消费品为主,而实际

GDP包括所有在国内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所以GDP包括的商品的种类更多;二是CPI包

括的商品种类每年都基本不变,衡量的是固定篮子的商品价格,而实际GDP的商品则是国

内生产什么就包括什么;三是CPI直接包括进口商品的价格,而实际GDP只包括国内生产

的商品和劳务。

两种衡量通货膨胀的办法:CPI容易夸大通货膨胀程度——第一年某消费者的收入为

Y1,最佳商品组合是el。第二年价格上涨。由于其工资与CPI上升的幅度相同,第二年的

预算约束为L2,穿过el,因而他可以买去年一样的商品组合。但是他的新的商品组合是12

与L2的切点e2o根据CPI进行的调整对涨价的补偿过度。物价消费指数考虑的是固定的

一篮子商品,在商品价格变化以后人们会寻求效用相同但价格较低的替代品,消费的商品篮

子会有变化,按原来消费的商品计算出来的物价消费指数当然偏高。

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可以看到,经济增长主要是

由牢中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的积累的结果,而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决定资本积累的水平。

一、经济增长账户: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其实就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Y=AF(K,N)(A代表技术或生产率)

我们暂时假定K和N,即资本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这个方程说明产出Y取决于

投入和技术水平。在既定水平的投入下,A越高生产出的产出就越高。有的时候我们就直接

把A当作劳动生产率。

投入更多意味更高产出,即MPL(边际劳动产出)与MPK(边际资本产出)均为正。

有时用增长率来代替绝对水平,因为计算增长率比绝对水平来说更容易处理。比如我们上面

的生产函数可以用下面的特定的函数代替,把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产出增长=AY/Y=

[(l-0)*AN/N]+(e*AK/K)+AA/A(假定是经济是竞争的),即(劳动份额X劳动增长)+(资

本份额X劳动增长)+技术进步(其中1-6是收入当中劳动份额——工资薪金除以GDP,e

是收入中资本的份额)

这个方程实际上总结了各种生产要素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

•劳动和资本的贡献量等于它们各自的增长率乘以这种投入在收入中的份额。

•技术的改进率,称为技术进步,或者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指在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方法的改进所带来

的产出的增长。也就是说,生产投入并没有增加,但是生产的产出数量有了增长。

1、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0=1)——等产量线呈现“正常”的凸的形状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数学形式是:q=f(k,l)=Akalb(A,a,b都是正的常数)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呈现任何次的规模收益,这取决于a和b的值。这是因为

ab

f(tk,tl)=A(tk)(tl)=al⑶b=ta+bfi)

因此,如果a+b=1,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显示不变的规模收益(要素投入倍数与

产量相同);如果a+b>1,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显示递增的规模收益;如果a+b<1,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显示递减的规模收益。

不难证明,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替代弹性是1。对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说,

aba,b

RTS=f|/fk=bAkl-'/aAkl=b/a*k/l,或者InRTS=ln[a/b]+ln[k/l].所以a=

(alnk/l)/(alnRTS)=1

特别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最初应用于美国的时候得到一种特殊的形式:Y=AK

叭相,至少在美国6-0.25。经济学家十分喜欢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因为它相对准确

地描述了美国经济的情况,而且很容易用数学方法对经济进行研究。例如:MPK=eAKeiN'-

e=€>a(K/N)ac)=0Y/K

本生产函数当中重要的一点在于,资本和劳动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按照它们各自

在收入份额中的权数来计算的。由于劳动的份额更高,所以劳动增长相同比例比资本增长对

产出而言增长得更多。又由于权重加起来是1,所以如果劳动和资本都增加相同比例,产出

也增加相同比例。即投入的增长是由要素的份额作为权重的。

2、以人均形式出现的生产函数

我们前面的生产函数形式是总产出形式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更多地关心人均收入或

人均产出的增长,特别是人均GDP水平的高低和变化。

人均GDP即用GDP的总量除以人口。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我们通常用小写来代表人

均值。例如y三Y/N和k=K/N(N在此表示人口数量),同时,GDP的增长等于人均

GDP的增长率加上人口的增长率AY/Y=Ay/y+AN/N,AK/K=Ak/k+AN/N

下面的公式就是我们前边的公式:AY/Y=[(1-6)*AN/N]+(e*AK/K)+AA/A,为了把这

个总量的GDP增长的公式变成人均的形式,我们在公式的两边都减去AN/N:AY/Y-AN/N=

[(1-e)*AN/N]+(e*AK/K)+AA/A-AN/N,最后得到Ay/y=6*Ak/k+AA/A(其中每个工人所

使用的机器量k,也被称为资本劳动比率)

资本-劳动比率是一个工人所能生产的产出量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

3、索罗残差

特别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罗的研究,其重要的一点是他关于经济增

长源泉的结论。

索罗得出结论说,经济增长(GDP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依次是技术进步,劳动供给

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而人均收入的增长则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

根据前面的介绍,AY/Y=[{l-0)*AN/N]+(e*AK/K)+AA/A,GDP的增长主要就是生产

要素投入的增长和技术进步这两块。那么从定义中可以得出A的变化是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而与要素投入的变化无关。我们把A的变化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由于要素投

入的变化是可以观察到的,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看不到的,所以,经济学家把上面的公式

改动以衡量技术进步的变化。所以上面的公式可以变为:AA/A=AY/Y-[(l-e)*AN/N]-(9*

AK/K),即产出的变动中除去生产要素的变动都要归因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以这样的方

法衡量,TFP的变化被称作索罗残差。

当然除了资本和劳动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要素投入也可以增加经济增长。比如自然资

源,人力资本等等。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上一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期间,西方经济学号称已经掌握了经济增长的“诀窍”,

主要代表增长理论是所谓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这个时期由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西方

经济学理论研究当中也出现了利用数学工具研究经济问题的一个新的高潮。后来越来越多的

人使用更为艰深的数学工具,使得经济增长理论慢慢失去光辉和兴趣。

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经济增长理论又重新得到了发展势头。这时候的主要代表

增长理论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索罗。而这个时

期有如罗伯特•卢卡斯,保罗•罗默等一批经济学家都因为他们在新增长理论或内生增长理

论上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一个假定出发,他们假定经济中不存在技术进步,实际上意味着

经济中存在着一种产出和资本的长期水平,成为稳态均衡的一种状态。就是经济中的人均

GDP和人均资本的组合使得经济保持不变,即人均经济变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y=0与Ak

=0)o

经济增长理论分三步:

(1)不同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经济稳态

(2)经济如何从目前的位置发展到稳态均衡状态的。

(3)探寻到经济的稳态均衡点之后,再把技术进步加进生产函数中,来观察经济会发

生什么样的变化(表面上看起来显得有些兜圈子,但是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图表对经济的长

期发展进行分析,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

新古典的增长理论分析是从人均生产函数角度开始分析的,所以我们先从总量生产函数

过度到人均生产函数:Y=AF(K,N),两边除以N,可得到:Y/N=AF(K,N)/N,然后利用

不变规模收益的假定可以得到:AF(K,N)/N=AF(K/N,N/N),K/N就是k,所以我们可以

得到:y=f(k)(f(k)=AF(k,1))

当然,如果运用人均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就更容易得到人均的生产函数了:Y/N=

AKe,N^/N=AKeNe/N=A(KN)e,或者为y=f(k),我们建立起了人均收入与人均资本,

也就是资本-劳动比率之间的关系:(横坐标为资本-劳动比率,纵坐标为人均产出y,y=f(k)

为凹函数)

资本增加则产出增加(资本的边际产品为正),但是在资本较高时的产出比资本较低时

的产出要少一些(资本的边际产品递减)。这个规律能够解释我们后面将要说明的稳态均衡,

而不是产出可以无限增加的原因。

因此可知:每个工人的产量的增长来自于每个工人资本的增长。当人均资本增加,人均

产出也随之增长;或者经济增长来自于技术状况的改善。在人均资本给定的情况下,技术的

改进可以使得生产函数向上移动。

总结起来,关于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结果。

(1)资本积累本身并不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因为存在资本收益递减。如果要保持

人均产出的稳定增长就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均资本。在一定的阶段,经济就不可能或不愿意投

入足够的储蓄和投资以提高资本的数量。这样,人均产出就会停止增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储蓄率不重要或和经济增长无关。

(2)在长期,一个经济如果能够持续保持技术进步的话将会超过所有其他国家的经济。

(-)产出和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

长期产出的决定因素的中心之点就在于两个关系:

(1)资本的数量决定生产的产出的数量(资本存量-产出/收入)

(2)产出的数量决定储蓄的数量,并且资本在一段时间中被积累的数量(产出-投

资/储蓄,投资-资本存量)

1、资本对产出的影响

第一种关系就是,较高的人均资本导致较高的人均产出AF(K,N)/N=AF(K/N,N/N),

Y/N=f(K/N)(以人口、参与率,失业率和就业率都不变,以及不存在技术进步为前提)

2、产出对资本积累的影响:第二个关系是产出和资本积累的关系

在这里有三个假定:

•封闭经济

•我们主要关心私人储蓄,因而i=s

•假定私人储蓄是与收入成比例的,即s=sY„其中s是储蓄率。这个方程说明两个

基本事实,一个储蓄率在一个国家变得更富裕的时候并不系统增加或减少;二是富

裕国家的储蓄率并不是就比穷国的高或低。

把这两个关系和在一起,并且把时间加进方程,就可以得出一个投资和产出之间的简单

关系I产sYt,投资与产出成比例。产出越高,储蓄越高,投资也越高。

(三)稳态均衡

1、稳态均衡

当人均收入和人均资本不变的时候,经济中就会出现稳态均衡。(稳态中门=AY/Y=A

N/N=AK/K)

人均收入和人均资本的稳态值分别用y*和k*表示,稳态值就是为提供新工人所需要的

资本和机器消耗的折旧所必须的投资与经济产生的储蓄相等时人均资本和人均收入的值。当

储蓄大于投资时,每个工人的资本值就上升,从而产出就随之增加;如果相反储蓄小于投资,

人均资本减少,从而产出也减少。

以这个参考坐标我们就可以来检验一个国家的经济从一个任意的稳态点出发进行转型

的路径了。例如,如果经济的起点都低于y*和k*,我们就可以观察到这个经济如何通过资

本积累逐渐向y*和k*的均衡值运动的过程。

2、储蓄与投资

为了保持经济中的特定水平的人均资本k,我们就要看影响人均资本水平的因素。一个

是人口增长率,另外一个就是资本折旧的比率。也就是说,当人口增加了的时候,所需要的

资本就增加,否则人均资本就将下降;另一个就是,当原来的机器被消耗,就要补充新的机

器,所以为了维持人均资本不变就要增加新的资本。假如人口的增长率为n,并且保持一个

不变的比率,而折旧为资本存量一个固定的比率d的话,那么保持人均资本水平所需要的

投资就是(n+d)k

假定没有政府部门,也没有外贸或资本流动。我们还假定储蓄是收入的一个不变的比率

s,因而人均储蓄可以用sy表示。由于收入等于生产,所以我们也可以写作sy=sf(k)

人均资本的净变化用Ak表示,是储蓄超出所需要的投资的部分。也就是Ak=sy-

(n+d)k,而稳态根据我们的定义是Ak=0,这时的y*和k*的值满足:sy*=-sf(k*)=(n+d)k*

3、增长过程

曲线sy是产出的一个固定的比例(凹函数),显示在每一个资本-劳动比率下储蓄的水

平。而直线(n+d)k显示的是在每一个资本-劳动比率下为保持资本-劳动比率不变必须为

弥补资本损耗的投资和新加入劳动队伍的工人的新投资数量和。两条线交于储蓄与需要的投

资相匹配的点。稳态收入可从生产函数的k*点读出。

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到,最初经济是从之前的kO开始(此时储蓄大于投资),也就是资

本-产出比率是kO,当时的储蓄超过了让k保持在投资点水平,然后k增加。这个过程直到

两条曲线相交时停下。此时我们得到的资本-劳动比率是k*。假如实际投资和所需要的投资

恰恰相一致,那么资本劳动比率现在既不上升也不下降,所以我们得到所谓的稳态。

根据所谓的稳态均衡的观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得出一个观点,“趋同论”:如果国

家之间的储蓄率相同,人口增长率相同,技术相同,即面临相同的生产函数,那么最终这些

国家的收入水平将会趋同,也就是说他们的收入水平最终会趋于相同(尽管趋同的过程是缓

慢的)。

在稳态的时候,k和y都不变。人均收入不变,总收入就会以人口增长率n的同样比率

增长。那根据这样的说法就可以进一步推出,稳态增长率并不受储蓄率的影响。这是新古典

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结论之一。

4、增长率增加

上面结论有限制条件,即在长期储蓄率并不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率。

储蓄率增长把稳态状态提高

在短期,储蓄率增长提高了产出的增长率。在长期,储蓄率增长并不会影响长期产出增

长率,但是提高了长期人均资本和产出水平。

开始的时候,经济处于稳态均衡点C,储蓄与所需要的投资相等。现在要把收入的更

大的一部分进行储蓄提高至s',则人均资本存量k也提高,直到提高到某一点这点上较高

的储蓄量正好维持较高的资本存量。则此时人均资本提高,相应的人均产出也提高,经济回

到了原来的稳态增长率n。因而,如果经济使规模收益不变的,增加储蓄率在长期仅仅提高

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然而在从原来的C提高到C'的过程中,储蓄率提高既增加了产出

的增长率,也增加了人均产出的增长率。

这可以从资本劳动比率从k*到k**直接得出。能够使得资本劳动比率提高的唯一途径就

是资本存量的增长必须快于劳动力(和折旧)的增长(k=K/N)。

储蓄率的增长对经济的影响:人均产出的增长——储蓄增加,导致储蓄和投资增长,人

均资本存量增加,因而人均产出增长,但是人均产出以递减的速度增长。而产出增长率的增

长——储蓄增长马上提高了产出的增长,因为较快的储蓄增长会带动产出的增长,当资本增

加时,增长率以递减速度下降,直到回到人口增长率水平。(可以根据凹函数得出结论?)

5、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影响了那个因素呢?就是(n+d)k,人口增长率增加,使得(n+d)k向上向

左转动,结果降低了稳态人均资本水平k,从而降低了人均产出水平y(许多发展中国家的

问题与过快的人口增长密切相关)。

人口增长率提高增加了总产出的稳态增长率(考虑生产函数的形状和特性,AY/Y=A

y/y+AN/N?)

6、有外生技术变革的增长

之前假定技术不发生变化,即AA/A=O。主要是为了简化问题,以便我们能够理解稳态

均衡。但这就把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长期增长问题去掉了。现在改变原来的假定,让AA/A>

0,也就是说,让技术进步随着时间不断改进。

如果生产函数是丫=人£化),技术进步不发生就是A=1。若A>1,则生产函数升高。

外生技术变化是说这种技术变化是不由模型中的因素决定的。外生技术变化使生产函数

和储蓄曲线上升,其结果使更高人均产出和更高的资本劳动比的新的稳态点出现。所以技术

改善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导致产出增长。注意这里储蓄的变化是与生产函数的变化平行变化

的。

技术的参数A可以有几种方式进入生产函数当中。在数学分析中,往往假定技术变化

是劳动增加型的,意思是新技术增加了劳动的生产率。相应地,生产函数就可以写成Y=F(K,

AN),我们前面曾得出Ay/y=6*Ak/k+AA/A,即人均收入的增长等于人均资本增长率乘以

e,再加上技术的进步。那么现在,由于技术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劳动上,所以这个公式相应

可以修正成:Ay/y=0*Ak/k+(l-e)AA/A

在增长均衡情况下,y和k都会以技术进步的速度g增长,而丫和K在增长均衡的情

况下,将以技术进步的速度再加上人口增长率(g+n)增长。

结论:

1、新古典增长理论把产出作为投入的函数,特别是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函数,而这些生

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要素的贡献的份额;稳态中产出增长率外生,等于人口增长率,

独立于储蓄率。

2、劳动是最重要的投入;虽然储蓄率增加不影响稳态增长率,但可以通过提高资本产

出比率提高稳态收入水平。

3、长期经济增长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总产出的稳态增长率是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

之和。

4、如果没有技术进步,人均的产出最终会趋同于稳态值。人均稳态产出与储蓄率成正

比,与人口增长率成反比。

第四章经济增长与经济政策

虽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有所谓的“趋同理论”,但实际上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和各

个企业公司的增长大不相同。事实上,比较新的经济增长理论,称为内生增长理论,也称为

新增长理论,更强调经济增长率是社会决策的函数,特别是储蓄率的函数。可能穷困国家似

乎与富裕国家的收入水平趋同,但是实际这一过程非常漫长的一个过程。

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揭示了我们观察到的许多问题,并且把它理论化,很多人认为一下子我

们就把经济增长的诀窍把握了。同时,新古典增长理论利用数学工具把经济增长模型化,这

种数学表达非常完美简洁。但是时间一长,人们又开始感觉这种增长理论还存在缺点。所以

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新增长理论应运而生。

新古典增长理论把长期经济增长归因于技术进步,这应当说是一种理论上的进步,但是

它对于这种技术进步从何而来却没有仔细研究和加以完满解释。这从理论上讲是一个巨大的

缺陷。从实践来说,新古典增长理论预测说经济增长和储蓄率在稳态时不相关与事实不符。

数据清楚显示,储蓄率和经济增长在各个不同国家当中都是正向相关的。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上的不完善和实践上的问题主要是由内生增长理论解决的。

其核心之处在于,要对新古典增长理论所假定的生产函数进行修正和调整,把生产函数的形

状包含一些能够自我持续的增长因素,也就是成为内生增长。

1、内生增长机制

如果经济是从储蓄大于所需要的投资开始,然后经济向右移动。那如何知道经济发展的

这个过程最终停滞(即达到稳态)呢?这是因为,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注意生产函数的形

状)。生产函数和相应的储蓄的曲线都会逐渐变平。由于投资曲线是直线(不变的正斜率),

所以出现曲线和投资曲线一定相交。

现在假定资本的边际收益不变,或者甚至收益递增了,那它们都变成直线或甚至向上弯

曲了,因而并不相交,因而也不会出现稳态了。由于储蓄曲线不再趋于扁平,储蓄不管在什

么地方都大于投资,因而储蓄越高,储蓄与投资曲线的缺口就越大,经济增长就越快。

我们假定在生产函数中,资本边际产品不变,并且资本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我们可以得

到:

Y=aK,产出是固定比例的资本的函数;

AY=OAK,经济的变化与资本的变化成正比;

AY/Y=AK/K=a,产出的增长等于资本的增长;

由于S=l,储蓄等于产出的一定比率:S=sY=saK

投资等于资本增量加上折旧d:1=AK+dK,从而得至iJsaK=AK+dK

重新整理上面的公式,得出资本存量的变化:AK=saK-dK,然后两边都除以K,得:A

K/K=sa-d,由于产出的增长速度等于资本的增长速度,所以带入可得:AY/Y=sa-d

所以最后可得到产出的增长率是储蓄率的函数。

以上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另外一种理论。我们改变了生产

函数的假定和形状就得出来一种不同的但是仍然不失为一种令人满意的结论。但是似乎这过

于简单。那么在经济学发展的实践中,西方经济学界大约花了三十年才得出这种新的理论框

架。这种改变其实是改变了在传统经济学理论当中一个基本原理,那就是收益递减。

2、理论

改变原来的假定意味着资本的规模收益不变,也就是说,一个厂商增加一倍的机器进行

生产,其产出也增加一倍。如果资本单独具有不变规模收益,所有生产要素合在一起就会有

递增的规模收益。这意味着厂商越大,其效率越高,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整个经济可能就只

有一个厂商统治整个市场。但是由于似乎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所以应当排除出现所有要素规

模收益递增,对一个单个要素规模收益不变的可能性,至少对一个单个厂商是如此。

然而,如果一个单个厂商并没有得到资本的全部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企业增加

资本时,这个厂商的生产增加,但是其他厂商的劳动生产率也增加了。只要私人收益对所有

生产要素是收益不变的,就没有垄断化的倾向。

新增长理论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保罗•罗默在理论上的突破主要就是把私人收益和社会

收益部分分开。罗默假定投资不只是提供新机器,而且也意味着新的生产方法。这些新的生

产方法既可能是深思熟虑地在研究与开发上投资的结果,也可能是偶然得到的副产品。所以

通过投资公司确实可以得到用新机器进行生产的好处,但是如果想要获得新的生产方法和创

新思维的利益就难得多了。

既考虑到劳动要素也考虑到资本要素的更成熟的内生增长模型:

这个模型的关键假定是,更好的技术是作为资本投资的副产品而生产出来的。特别是,

假定技术是与整体经济中的每个工人的资本水平成比例的,A=bK/N=bk,技术是劳动增

加型的,所以生产函数可以写作:丫=F(K,AN)(a是资本的边际产出,b是控制资本与劳

动结合以产生技术A的方式)。这个模型和前边介绍的模型并没有大的不同,只不过在这个

模型中,技术进步不是外在给定的,而是取决于资本增长的,AA/A=AK/K-AN/N

第一步是证明产出和资本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即y/k是常数。然后利用这一点倒推出增

长率。

第一步:把技术进步的公式AA/A=AK/K-AN/N=Ak/k带入到GDP增长模型Ay/y=

6*Ak/k+AA/A中,得出产出和资本都以同样的比率增长:g=Ay/y=6*Ak/k+(l-Q)AA/A

=Ak/k

由于y/k的分子和分母都以同样的比率增长,所以y/k是常数。我们发现这个常数通过

把生产函数除以K,然后进行化简,可以得到y/k=F(K,AN)=F(K/K,AN/K)=F(Lb)三a

第二步:资本积累的方程:Ak/k=sy/k-(n+d),现在我们把y/k代入,可得到:Ay/y=

Ak/k=g=sy/k-(n+d)=sa-(n+d)

也就是人均GDP的增长率是sa-(n+d)。高储蓄率产生高经济增长率;高人口增长率

和高折旧率导致低经济增长率。

以上所有这些结论取决于资本积累有相当大的外部收益的思想。如果所说的资本是物质

资本,比如机器的话,那么可能就不那么有道理。毕竟这个机器带来的好处大部分都属于机

器的所有者的。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人力资本的作用,特别是在知识上的投资,情况就不同

了。如果我们仿制一台机器的成本和原来机器的成本差不多,但是如果照搬一个好主意的成

本就很低或几乎没有成本。由于创造新知识的收益只是部分被创造者所获得,所以外部收益

实际上是巨大的。

还有一点内生增长理论强调的是,由于新的发明和新的创造会带来进一步的知识和发明

的出现,所以知识的增长是无限的,所以新知识的创造其实也为后面的知识的进一步发展打

下基础,一种知识的发现会导致下一个新知识的出现。所以经济学家认为,一般来说人力资

本上的投资、特别是人们对研究和开发上的投资是理解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

3、趋同

趋同论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当中的一个结论,其中心点就在于,最初具有不同水平产

出的国家最终会“趋同”到相同的生活水平上。

细分起来,趋同理论有两种,一种称为“绝对趋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实际上是一

种绝对趋同理论,也就是,具有同样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以及同样的技术的国家会绝对趋

同。即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这些国家会达到同样的稳态收入水平。

另外一种趋同理论可以成为“条件趋同”。条件趋同是针对具有不同储蓄率或人口增长

率的国家;也就是说,根据索罗增长模型的预测,稳态收入是不一样的,但是增长率最终将

会相等。

我们来对比条件趋同和内生增长理论的高储蓄率会导致高增长率的预测。内生增长理论

实际上是说,投资多往往会增长的更快,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只是暂时的:高投资国家

最终会进入一个较高人均收入的稳态,而不是较高增长率的稳态。这实际上是预示各个国家

确实会有条件地趋同。虽然内生增长理论对于解释那些技术领先国家之间的增长相当重要,

但是对于解释各个国家之间的增长率的国际差异并不是非常重要。

有研究认为,条件趋同实际上发生起来也是很慢的一个过程,可能会以每年两个百分点

的速度发生,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所谓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趋同的“自然”力量。

二、经济增长理论和增长政策

增长理论中心任务是研究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如果我们知道了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的

话,就可以找到决定增长的因素,然后采取相应的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历史上,世界各国在追寻经济增长的努力中,总体而言,经济增长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

样容易取得成功,人们的认识往往受到时代的局限,并且随着时间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也可

能发生改变。

首先就是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历史上著名的马尔萨斯人口理论:随着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标准的提高,人口倾向于

更快地增长。

但是近代又出现人口红利理论: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抚养率低,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其次,围绕“亚洲小虎”上的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争论。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而非全要

素生产率来推动,鼓励教育增加人力资本,并且都拥有稳定的政府,外向型经济政策,鼓励

工业向外出口,学习和竞争。

再次,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所带来的诸多争论。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政策

•抑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和平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采取开放的改革措施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

•转型经济国家的结构转型和调整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限制

・新增长理论的启示

第五章总供给与总需求

一、总供给和总需求

在许多国家中,宏观经济的一些指标变化的非常剧烈:在一些时期,价格可能变化的非

常大,通货膨胀几乎在任何时候都是各个国家的政府密切关心的内容,各国就业也时好时坏,

经济大起大落的情况也不断发生。

在研究宏观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是我们分析产出水平、通货膨胀、就业与失业

等等使用的最基本的经济分析工具。许多宏观经济现象通过使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分析框架

都可以得到解释,也可以分析政府的经济政策的效果。这是一个总的框架,所以是非常重要

的模型。

所谓总供给(AS)曲线说的是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出数量。AS曲线向

上倾斜,因为如果价格越高厂商愿意供给的产品越多。总需求曲线的定义比总供给曲线的定

义要复杂一些。

总需求(AD)曲线显示的是,价格水平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产出水平

的结合。AD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为当价格较高的时候,降低了货币供给的价值,这降低

了对产出的需求。

似乎与微观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模型一样,但是实际上其含义大相径庭。如果从相似方

面来说,似乎两者差不多,因为在宏观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当中如果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

曲线的任何一条曲线都会带来价格总水平或者产出的改变。而两条曲线交点E是均衡的产

量水平和价格水平。

但是其实宏观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的图形的形成远远比微观经济学当中的供求

图复杂。微观经济学当中的供求图一般只是一种产品或一个市场的供求,但是宏观经济学模

型是价格总水平和整个经济的总供给的模型,它的曲线的性质和形状的形成需要一系列的推

导过程,其图形因为不同的前提条件和不同的情形出现各种形状。宏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与

微观经济学的几乎没有关系。

正因为如此,曲线的含义也比微观经济学当中的供求模型图形复杂得多。差不多几乎所

有的宏观经济问题都可以从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当中找到答案或进行解释。

1、央行增加货币供给量对价格总水平和产出的影响

由于(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把AD曲线向右移动(原因见后),然后使均衡价格和均

衡产出水平提高,从而使总价格水平和产出都提高。但是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究竟提高多少

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AS曲线的斜率,而是取决于AD究竟移动了多少。许多谈论都集中

在AS曲线的形状和AD发生了什么变动上。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部分是在需求,

所以对需求的讨论特别重要。

2、反向的总供给冲击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的移动造成了产出的削减和价格上涨。

二、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的几种典型的情况

(-)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其含义是,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

一个时期的供给受到当时的条件(自然条件或科学技术条件等等)的限制,只能保持在一定

水平,因而不管当时是什么价格水平,或者不管价格水平发生什么变化,供给的量并不发生

改变。或者另一种解释是,从短期讲,虽然价格改变会影响到场上的决策,从而影响产量,

但是从长期讲,更多地是那些固定因素起作用,所以供给并不发生改变。古典经济学理论注

重长期因素,因而AS是一条垂线。

古典经济学的总供给函数基于下面几个假定:

在劳动市场处于均衡水平,那时候劳动市场是出于充分就业水平。换句话说,在古典经

济学理论中根本就不承认市场中存在不充分就业的情况,既然已经实现充分就业,因而再也

不能动员更多人就业,因而无论价格水平,经济的总供给是不会发生变动的。

宏观经济学的这种情况可能使学过微观经济学的人们认为,这个结论可能并不靠谱。在

微观经济学理论当中,在单个市场上,提高价格水平就可以刺激供给,从而提高供给。

(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这意味着厂商在现行价格水平上不管需求有多大,

都将提供这个供给。

其中的原因在于,由于经济中现在有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得到他们所希望

的任何多的劳动。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在产出水平变化的时候假定并不发生变化。实际上,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正是以大萧条时候的情形为背景所给出的总供给曲线。在经济大萧

条的情况下,似乎产出可以无限地膨胀,把闲置的资本和劳动投入生产而用不着提高价格。

现在经济学家把这称为"短期价格粘性”。也就是在短期厂商不愿意因需求改变而改变

价格(及工资)。相反,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增加或减低产出导致总供给曲线在短期是相当

平的。

三、总需求曲线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下的政策问题

我们前面探讨了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