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筝曲《战台风》的演奏技法及艺术特征_第1页
论筝曲《战台风》的演奏技法及艺术特征_第2页
论筝曲《战台风》的演奏技法及艺术特征_第3页
论筝曲《战台风》的演奏技法及艺术特征_第4页
论筝曲《战台风》的演奏技法及艺术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筝曲《战台风》创作背景 22筝曲《战台风》演奏分析 22.1音乐结构 23筝曲《战台风》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 63.1传统演奏技法的传承 63.2现代演奏技法的创新与发展 74筝曲《战台风》艺术特征分析 85结语 9参考文献 9致谢 11论筝曲《战台风》的演奏技法及艺术特征摘要:筝曲《战台风》是一首跨时代的现代筝乐,是传统与现代的分界线。在其内容上主要讲述的是人与自然界台风的抗争拼搏,涌现出的是一种不屈不挠、勇于向自然灾害现象说不的精神,而能成为跨时代的现代作品主要是其运用了双食点、扣摇、扫摇四点、柱外刮奏等现代创新演奏技法,也是通过这些创新演奏技法制造出台风来袭的场面效果,大大丰富了古筝的表现能力。笔者在作品学习后对其有所认知与感悟,并从其创作背景、演奏分析、乐曲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及艺术特征等四方面对古筝曲《战台风》进行欣赏、分析,进而对筝乐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引发思考。关键词:筝曲《战台风》;艺术特征;演奏技法;OntheperformancetechniquesandartisticfeaturesofZhengmusic"Zhantyphoon"Abstract:ZhengQu"wartyphoon"isacrosseramodernZhengmusic,whichistheboundarybetweentraditionandmodern.Initscontent,itmainlytellsaboutthestrugglebetweenhumanbeingsandnaturaltyphoons.Whatemergesisaspiritofindomitableandbravetosaynotonaturaldisasters,Andthemodernworksthatcanbecomeacrosseramainlyusemoderninnovativeperformancetechniquessuchasdoublefoodpoint,buckleshake,sweepshakefourpoints,andoutsidecolumnscratching.Theyalsocreatethesceneeffectoftyphoonattackthroughtheseinnovativeperformancetechniques,greatlyenrichingtheperformanceabilityofzither.

Afterlearningtheworks,theauthorhassomecognitionandperception,andfromitscreationbackground,performanceanalysis,the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ofmusicperformancetechniquesandartisticcharacteristicstoappreciateandanalyzethezithermusic"wartyphoon",andthentothinkaboutthe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ofartandcultureofzithermusic.Keywords:ZhengQu"wartyphoon";Artisticfeatures;performancetechniques;1筝曲《战台风》创作背景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事件的发展与其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音乐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20世纪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变,在这期间我们的国家基本完成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种文化变革的时代,古筝领域开始革新,我们的审美也随之变化,我们开始汲取西方的先进文化,民族音乐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古筝流传于很多地域也有很多名称,是弹拨类的民族乐器。我们现在使用的古筝是改良后的有21根弦,这也使得它在音域上更为宽广,在音色上较古琴更为明亮、优美。从传统古筝到现代古筝发展期间涌现了非常多的创新演奏技法,这些新技法使作品的主题愈加形象明显,大幅度提高古筝在演奏时的音乐表现力度,从而弥补了传统筝曲音乐表现力的缺失。众多古筝作品中筝曲《战台风》就极具代表性。筝曲《战台风》的作者是王昌元,20世纪60年代的王昌元是第一批高校培养的古筝人才,他们将在学院所学到的音乐理论知识与西方作曲技巧融入到古筝作品的创作中,既保留传统教育的内涵,又不乏西方之精华[[]曲娜.现代筝乐的创新表现及相关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12.]REF_Ref15151\r\h。筝曲《战台风》时的王昌元上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时亲眼目睹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进行搏斗的场景,因此有感而发,创作出了这首曲调优美技巧丰富的经典曲目《战台风》,而这首作品之所以能够表现得如此出色并被人们广泛流传还归功于王昌元的父亲王巽之先生将古筝琴弦的数量由16根改良至21根,用钢丝、铜丝、尼龙丝相结合作为新的琴弦质地,音域变得更加宽广[]曲娜.现代筝乐的创新表现及相关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12.笔者是古筝专业的学生,对这部作品学习并演奏过。在演奏时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壮观、气势磅礴,紧凑的弹奏让人彷佛身临与台风的搏斗过程中一样,而后段的雨过天晴又给人一种反差之感,作品赞颂了人民的勇敢拼搏、团结一致的精神。2筝曲《战台风》演奏分析2.1音乐结构筝曲《战台风》曲调气势磅礴,其将紧张猛烈的快板和旋律柔美抒情的慢板很好地联结在一起[[][]张维.浅析筝曲《战台风》[J].艺术科技,2013,26(02):105.呈示段(1-33小节):该段落刻画的是上海码头工人欢悦辛勤劳动的场面,这一部分一开始便是以和声效果丰富的双手对位技法(见图一)进行演奏,前两个小节左右手对位和弦配置,不同音区同八度,这里描绘出工人们鼓足干劲的气势,很坚定,所以在力度上一定要加强。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在相同的和弦音演奏,特别是在速度稍快的段落时,为了避免手上的演奏产生过多的杂音,触弦时一定要快速,注意手形不要向上跳。接着是不占时值的刮奏衔接快速且不间断的八分音符(见图1),由弱渐强,速度始终是和前面的一样,千万不可节奏混乱,这个地方的刮奏衔接非常的容易打乱节奏,需要反复的加强练习,将此处刮奏衔接的韵律很好地体会之后再与后面的音进行衔接,这样会更有韵律与节奏感。在11-12、17-18小节反复处,要注意两点:其一是左手小撮和弦与右手大撮和弦的准确对位、休止符的停顿,需要单拿出来多次练习,准确对位在完整弹奏;其二是演奏者在演奏时要稍稍的位于偏琴码方向以方便将音乐做弱化处理。这里给大家呈现出的是一幅在码头上来往辛勤劳动的搬运工人们,劳累的工作并没有让大家满面愁容,反而是苦中有乐的繁荣景象。紧接着,由刚才热闹非凡的景象开始向逐渐平复的方向发展,连续十四个上滑音(见图2)以运动、行军的方式把音乐向前推进,左右手相互配合演奏上滑音作韵,把运动、行军的方式以和声的方式、跳动的演奏形式来演奏[[]赖芬.古筝曲《战台风》艺术特色[J].戏剧之家,2014(13):64.],展现出工人们井然有序的工作场景,上滑音是传统古筝技法,而传统古筝注重于音韵,所以演奏时上滑音需要反复练习,想要弹出韵味,那么要多练习左手的按弦、揉弦技法,还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连续十四个上滑音右手手腕发力向前方,强弱的处理是由弱渐强到达至[]赖芬.古筝曲《战台风》艺术特色[J].戏剧之家,2014(13):64.图1谱例图图2谱例图连接段(34小节):此段描写的是台风袭来,大家看到了这个地方只有一个小节,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一小节在曲谱有足足一整页的篇幅,这一部分也是作者创新所在之处,首创了柱外刮奏技法,即利用琴码左侧柱外的刮弦音响效果配合右手琴码右侧有音高的刮奏,双手交替的在不同音区进行刮奏[[]肖桐.论古筝曲《战台风》的演奏技巧[J].北方音乐,2018(7):1-1.]。每个人根据对音乐片段的不同感知以及不同的演奏习惯来进行不同的演奏技巧处理,而这里所谓的散板、“即兴[]肖桐.论古筝曲《战台风》的演奏技巧[J].北方音乐,2018(7):1-1.展开段(35-157小节):这部分是全曲的快板,即高潮段落,通过旋律节奏、节奏型由稀少到密集、由简单到复杂的多种方式进行主题变奏,使主题与下个主题间层次分明,在情绪上越来越饱满丰富,展示给大家的是一幅工人们勇搏台风的激烈场面。35-38小节是相同的音组合为过度乐句(见图3),用左手的小指演奏倍低音1(“1”下加两个点),右手是扫摇,此处的力度是由弱渐强,烘托出人们即将面对台风的紧张感。39-44小节是这一段落的主题音乐,曲谱上标注:坚强有力地。此处表达出工人们一定要战胜台风的坚定。主题音乐第二次呈现在45-66小节,音符相较于上次主题音乐更为密集,主题再次出现加强气氛紧迫感。67-94小节主题音乐第三次呈现,其中运用了左右手点奏和快四点技法的交替配合,音符非常密集,使得音乐主题更加饱满,其中93-94小节演奏的技法是史上从未有过,为王昌元的首创技法,即扣摇,在演奏扣摇时,右手的摇指力度先弱渐强再渐弱,在演奏时稍靠琴码以便手指弹奏作强弱对比NOTEREF_Ref5353\f\h4。95小节开始是本段主题音乐的第四次变奏,从95-106小节运用筝曲《战台风》之前从未有过的首创技法扫摇(见图4),扫摇的开始也就意味着曲子进入最高潮部分,此处的演奏非常耗费体力,到了后面重复段再加上左手强而有力的扫弦将乐曲推至顶峰。107-110小节演奏时要注意力度是由弱到强,演奏位置是从琴码缓缓向前岳山移动。111-122小节注意左手的刮奏从小节中第一拍开始刮奏,力度为强。123小节是一个左右手大拇指同向由古筝的最下端,即最高音(“1”上加两点)同时刮到最上端,即最低音(“1”的下加两点),是一个过渡小节。这之后就是主题的第五次变奏,运用了双食点演奏技法(见图5),在左右手食指点奏前加入右手中指“勾”。以上就是全部的变奏过程,多次变奏是强调工人们在一次又一次的与台风作斗争和具有坚定的战胜台风的信念,再往后就是摇指加上刮奏左右手配合,这里的呈现是一开始弱起,接着由弱渐强再渐弱,左右手的刮奏停止在高音“6”上。这里是为了给下一段落的雨过天晴做好铺垫作用。图3谱例图图4谱例图图5谱例图过渡段(158-179小节):这部分描写的是人民战胜了台风获得了胜利后喜悦万分的景象。速度慢下来并且自豪地演奏,这里要优美、柔和、从容不迫,主要运用长摇指、刮奏、琶音等技法(见图6)。其中的大量刮奏、琶音要清晰并且均匀,才能展现出优美之感,整个旋律都是松弛的,要注重气息的掌握,气息断了,手上的也跟着断了,听起来就感受不到筝乐的悠长之感。图6谱例图再现段(180-210小节):这里是第一部分地变化再现,再现了工人们战胜台风之后的喜悦以及继续将精力投入到热情地劳动中去地景象。最后由快到慢地长摇加扫弦终止在强而有力的主音上,全曲结束。3筝曲《战台风》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3.1传统演奏技法的传承演奏技法能够区分开传统筝曲与现代筝曲。传统筝曲中左手在琴码左侧一般有按、颤、吟、揉、滑等基本演奏技法,右手是在琴码右侧勾、托、抹等弹拨琴弦[[][]崔海龙.论古筝的传统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4(24):146-147.传统演奏技法之大撮、小撮。在筝曲《战台风》热情洋溢片段运用的就是大撮、小撮。大撮是“勾”和“托”配合指法,即大拇指配合中指同时弹奏发声;小撮是“抹”和托”配合指法,即食指配合大拇指同时弹奏发声。弹奏注意甲片触弦速度,尽量避免杂音,力度要均匀,手型不要跳。传统演奏技法之刮奏。刮奏的运用很广泛,在筝曲《战台风》中多处得到使用,在曲谱上均有所体现。刮奏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常规刮奏是借助大拇指指托手法,绷紧小关节再使用中指勾或食指抹勾,连续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波动数弦,过程要将手指小关节立住[[][]吴雅蓉.民族器乐古筝乐曲中特殊音效的演奏[J].大舞台,2015(11):145-146.传统演奏技法之滑音。滑音在筝曲《战台风》中多处呈现。滑音分上、下两种滑音,主要是右手在琴码右侧进行弹拨琴弦,左手在琴码左侧进行“滑”,左手的润色技法更好的体现出古筝之韵味所在[[][]皇甫晓曦.中日筝乐文化的异同[D].江西师范大学,2017.3.2现代演奏技法的创新与发展世界万物无时无刻都是不停地进行变换,现代古筝在演奏技法上面有很多的创新改变,甚至有些技法是前人想都无法想象出的,但是从中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创新过的演奏技法与传统演奏技法之间依旧存在关联性,创新离不开传统,因为有传统所在才展现出古筝在众多乐器中其独具一格的魅力。传统技法的延续依靠的就是对其的不断创新,现代作曲家们在汲取传统筝曲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地对其进行探索与创新,涌现出了很多令人叹为观止、从未闻过的富有复杂演奏技巧的古筝作品。这些创新技法有的是传统技法的继承;有的是汲取其他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例如《彝族舞曲》中的轮指技法就是采用琵琶中的轮指技法;还有些是中西方结合,汲取西洋乐器中的钢琴、竖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技法进行汲取创新。传统筝曲左右手各有分公,右手弹奏琴弦,左手在琴码左侧对弦进行揉、按、颤等基本技法,而现代筝曲则是左右手配合共同演奏,左手不再是单一的“吟揉滑按”,而是左右手配合演奏快速指序、摇指加刮奏、双手轮流刮奏、等等一系列新的技法。下面笔者将举例筝曲《战台风》中有关创新技法。创新技法之柱式和弦。柱式和弦出现在筝曲《战台风》的开头热情洋溢处,是采用勾、抹、托为一组或打、勾、抹、托为一组,像在钢琴上配和弦一样和弦音同时发声。创新技法之柱外刮奏。刮奏技法在传统技法中就已经存在。筝曲《战台风》中柱外刮奏是作品作者王昌元在传统刮奏技法的基础上首创的新演奏技法。在作品中演奏者左右手同时在琴码两侧相反向进行刮奏,结束反向蓄力扫出。创新技法之摇指。摇指在古筝技法中的使用非常的广泛,它有两种基本演奏形式;悬腕摇、扎桩摇。在此基础上还有扫摇、扣摇等创新技法。悬腕摇即悬浮在筝面上,支撑点在自己手指在根部,将手腕作为转动的中心,带动手指并借助食指捏拇指甲片力度控制音量进行演奏,一般作品在演奏时值较短的音符使用。扎桩摇与悬腕摇最大的区别就是利用小拇指轻轻放在琴箱或琴弦上支撑进行摇指演奏,一般扎桩摇用的较多,适用于持续性的摇指,笔者认为比悬腕摇在力度、音乐感情上更容易控制。在筝曲《战台风》中作者王昌元运用了扫摇、密摇、扣摇的创新技法。扫摇是王巽之首创,是指中指的扫弦配合大拇指摇指进行演奏,笔者在初学古筝时,教授者教导在练习时使用扎桩法进行扫摇练习,初始速度慢速,注意感受发力点,多次练习后加快速度,继而可以摆脱扎桩进行悬腕扫摇。扫摇过程中注意力度变化、扫音摇音清晰、有颗粒感。在作品中扫摇有两段类似段落,一段是左手进行同音大撮,一段是随着乐曲情绪进入最高潮左手的扫弦。扣摇是作者王昌元首创技法,首先琴弦被捏住的左手拇指与食指义甲紧扣,在琴码右侧这根琴弦上左右来回有力度变换的捋动的同时右手在这根琴弦上进行摇指[[]林宝榕.论古筝名曲《战台风》的演奏技巧[J].当代教研论丛,2016(02):101.致谢:毕业论文写作的全部事项已基本完成,这也意味着我的学生生涯也即将真正结束。在毕业论文写作之初,在校期间一直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收到学校下达的通知后立刻与分配的指导老师联系并进行论文的选题、定题、列基本框架、收集资料及完成开题报告等一系列事项。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繁忙的教育任务之余抽出时间指导我完成这些事项。由于我的毕业论文的写作内容与自身所学专业息息相关,而论文指导老师恰巧也是我的专业老师,因此在校期间老师帮助我多次复习了筝曲《战台风》,为我讲述其之要义,为之后论文写作奠定基础。放假回家后,开始进行论文正文写作,是指导老师的指导,让我的论文写作思路非常清晰,对于论文其中涉及的要义有了更好的掌握,由此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最后,除了感谢我的导师,还要感谢我的其他老师与同学,在我写作的整个过程中也给予我很多建议,感谢!],该曲运用此技法目的是模拟制造出台风来临时的“呼啸声[]林宝榕.论古筝名曲《战台风》的演奏技巧[J].当代教研论丛,2016(02):101.致谢:毕业论文写作的全部事项已基本完成,这也意味着我的学生生涯也即将真正结束。在毕业论文写作之初,在校期间一直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收到学校下达的通知后立刻与分配的指导老师联系并进行论文的选题、定题、列基本框架、收集资料及完成开题报告等一系列事项。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繁忙的教育任务之余抽出时间指导我完成这些事项。由于我的毕业论文的写作内容与自身所学专业息息相关,而论文指导老师恰巧也是我的专业老师,因此在校期间老师帮助我多次复习了筝曲《战台风》,为我讲述其之要义,为之后论文写作奠定基础。放假回家后,开始进行论文正文写作,是指导老师的指导,让我的论文写作思路非常清晰,对于论文其中涉及的要义有了更好的掌握,由此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最后,除了感谢我的导师,还要感谢我的其他老师与同学,在我写作的整个过程中也给予我很多建议,感谢!创新技法之双食点、勾轮抹。双食点是左右手食指(抹)轮流向里弹奏相同或不同琴弦,勾轮抹则是在双食点的基础上右手的中指进行勾弦弹奏。在筝曲《战台风》中双食点穿插在段落中,勾轮抹则是有单独一段落篇幅,演奏技法需要手速,所以需要多练习,先慢速再一点点加速练习。创新技法之琶音。琶音是竖琴的演奏技法,演奏者借鉴西洋乐器,将琶音技法运用到古筝上。琶音是将和弦由低到高依次弹出的一种奏法。在筝曲《战台风》中慢速自豪的段落大量使用琶音,琶音演奏要音音分明,清晰有颗粒感,是优美的,连贯的。4筝曲《战台风》艺术特征分析在前文中笔者以音乐结构为线索对筝曲《战台风》进行细致的演奏分析以及对作品中出现的传统、创新技法的进行阐述对比分析,再此基础上我们要对演奏的作品进行一个升华也就是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气息运用。我们在交流沟通时都是抑扬顿挫有停顿的,音乐于笔者而言就像是在与人交流一般,乐句与乐句之间旋律线要有起伏、有停顿,段落与段落之间更是要有明显的结束与开始,这也就是我们在古筝演奏时所经常提到的气息。气息作用于音调的变换处、乐句的衔接处、乐段的结束、开始,这些地方都要注意气息的运用,没有气息的演奏让听者感到乏累、摸不着头脑,使得弹奏者的节奏混乱、没有感情的演奏,筝曲《战台风》中就有气息的运用。例如在演奏作品前,不要着急开始,应当调节好气息、姿势动作,整理好思绪,为开始演奏做准备。起始姿势是整个人先向上后沉下,右手带动手臂放松的稍向上抬向自身,接着呼入一口气入丹田,准备开始的四个和弦音,人与气沉下去,铿锵有力。又如在雨过天晴那一段,上段结束的地方是一段渐慢渐弱的刮奏,结束时所有的气息都是运用完了,在下一段刮奏、摇指、琶音处,起始姿势如上,并重新吸一口气入丹田,开始这一段。气息顺了,演奏出的作品能够清晰的告诉听众,将要结束此段,即将开启下一段。动作、气息、情感融合于演奏技法中。因此,在掌握了作品中技法、要义后,就开始情感、气息、动作上的处理,这样一首作品才是完整的呈现。5结语一曲《战台风》给予我们的是淋漓尽致的听觉体验,展现的是人民团结与昂扬斗志。这首作品是融合多种元素的现代筝乐,不仅继承了传统技法,还对传统技法进行翻新、创新,古筝的表现力随着创新技法的出现而被扩大,古筝演奏的更多可能性也被增加。由此可见,古筝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多么需要筝乐演奏技法的继承与创新。传统技法是根本,需要有人去继承、改进和创新,需要更多的新元素融入。笔者希望通过本篇文章引发更多的人重视民乐,了解民乐,了解古筝,传承并发展筝乐文化,将筝声传给更多的人,感受筝乐魅力。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项目选题与定位1.毕业设计项目选题的类型与原则毕业设计项目应该是对完整的大学专业学习的系统总结,是一项系统的设计课题。所以毕业设计项目的选题非常重要。选题要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和水平,但是更要强调选题的创新性与实战性,因为毕业设计是大学生以自己的设计作业向社会企业汇报的最终成果,同时也是从一名大学生向职业设计师角色转变的关键过程,对教与学双方都是一次挑战。毕业设计项目具有现实的针对性,为设计实践和就业竞争服务。毕业设计项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有多种类型,如实战课题、概念课题、模拟课题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其难易程度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努力可以完成为宜。为此,毕业设计项目选题可以制定以下原则:(1)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使学生得到全面综合训练。(2)选题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以社会与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为主,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就业竞争力。(3)选题应该体现创新精神和原创设计,符合地方经济产业的需求,如体现区域特色产业的设计需求,为地方企业经济服务,体现设计的可行性、适用性,体现对设计成果的生产和转换,体现国际与国内设计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等。有利于毕业设计项目的可实现性,争取社会企业在设计经费和设计制造方面的支持。(4)选题应有利于大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鼓励跨专业、跨学科地进行系统的设计项目(不同子课题)的合作,培养团队工作与合作精神。(5)选题分配原则上应该一人一题,独立完成,若多人同做一个系统课题,每位同学均要完成一个独立的子课题,设计内容应各有侧重,以保证每位学生都得到全面的训练,达到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2.毕业设计项目的设计定位(1)设计定位的意义在完成毕业设计调研报告和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后,根据调研的结果对设计项目的方向进行定位,对大量的信息与资料进行科学地分析和深入地研究,毕业设计调研的主题范围相对较大,如何确定设计的主题定位与设计元素的提炼是非常重要的。-个成功的设计一定要寻找到设计创新的突破口,发现出独特的设计元素,而这种创新突破与设计元素实际。上就是通过市场的调研分析结果而得出的。(2)设计定位的方法毕业设计项目的定位方法,指导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位毕业生的个性与爱好、知识结构与专业水平、未来就业岗位与企业设计需求去帮助学生进行设计定位。应该从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的工作程序与流程进行设计项目的规划,首先就是对新产品设计进行定位,确立设计目标。由于社会企业对设计开发要求不同,不同专业的设计方向与生产经营模式也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设计定位和方法,但是新产品开发设计项目-般可分为三种情况:原创性产品设计、改良性产品设计和工程项目配套设计。①原创性的创新设计。原创性的产品开发设计是一种针对人的潜在需求,是一种针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创造性产品开发设计。时代在进步,人的生活方式在变化,对设计的需求也在变化,所以,创新设计无极限,永远都会有新的产品设计创造出来。原创性的产品开发是现代设计师的重要课题,也是设计师创造能力的最高体现,展现着设计师的创造天才,闪烁着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光。作为现代设计师,-定要树立创新意识,头脑中时刻抱着发现问题的敏锐感和吸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对新生活和新事物进行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保持创造的冲动。②创造新生活的设计开发。开创新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转换生活形态,要靠具有全新创意的新产品来促进生活结构、习惯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原始社会的席地而坐,-块原始石头打磨后就可以做凳子,经过历史的演变,成为扶手椅、靠背椅、躺椅、软体沙发,再进一步成为符合人体工学的可升降、转动、电动、摇摆,可任意改变坐姿的现代椅,人类在椅子的形态上不断地开发设计出更舒适,更符合人性的"坐具".同时,家具进一步成为人类恢复失落情绪的舒适的避难所,已不仅仅是给人们提供一件坐或躺的工具。传统观念上的锅、灶、刀铲以及昏暗的厨房在现代社会演变为整体设计、标准制造、家电配套、智能控制的现代化开放式厨房家具。过去大专院校学生宿舍的双层简易铁床,在信息时代演变成集学习、上网、生活-体化的学生公寓工作站家具。基于新生活形态的产品开发,要从结构、习惯、方式的进步意义。上打破旧的产品形态,以-件件崭新的产品开创出新时代的生活结构,实现人们生活形态的根本好转。③基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设计。新技术、新材料标志着人类文明与科学知识、生产劳动的最新积累,新技术、新材料的实质意义都必然通过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生活用品的制造与材料从传统的木、石、皮革、竹、藤等天然原始材料,发展到今天的金属、塑料、玻璃、人工合成材料等,给现代生活带来了全新的产品形态。制造技术从传统的手工技艺发展到工业时代的机械化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