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5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工农武装根据 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5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工农武装根据 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5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工农武装根据 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5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工农武装根据 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5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工农武装根据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5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工农武装根据教案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5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工农武装根据教案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2.5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工农武装根据》是本册的重点章节。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如何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认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理解革命先驱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所学的其他历史课程有密切联系,如八年级上册的《国共十年对峙》和七年级上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同时,本节课也涉及一些地理、政治学科的知识,如地理知识中的地形、气候对革命的影响,政治知识中的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历程的艰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同时,通过分析工农武装割据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增强学生的历史观念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

1.时空观念:通过学习工农武装割据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使学生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理解革命历程的曲折性和长期性。

2.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运用史料,了解工农武装割据的历史事实,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3.历史解释:通过分析工农武装割据的原因、过程和意义,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历史现象,理解革命先驱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

4.家国情怀:通过学习革命先驱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重要性。

此外,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分析革命历程的曲折性,使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1)工农武装割据的历史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如何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2)工农武装割据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如何逐步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目标。

(3)工农武装割据的意义:农村革命根据地对于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4)革命先驱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学习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教学难点:

(1)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内涵: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以及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2)革命历程的曲折性:认识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3)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如何运用史料,解读和分析革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现象,形成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4)革命精神的传承: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举例说明:

以教学重点中的第一条为例,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如何寻找新的革命道路。具体细节包括: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剑英等领导了南昌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再以教学难点中的第一条为例,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具体细节包括: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发布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系统阐述了中国革命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述,向学生传授工农武装割据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革命先驱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解和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革命历程的曲折性和革命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工农武装割据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2.教学软件:运用历史模拟软件,让学生亲身体验革命历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4.历史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革命历程,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家国情怀。

5.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革命纪念地,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革命历程的艰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历史观念。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工农武装根据》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概念。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探索出的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工农武装割据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意义和工农武装割据的实施过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工农武装割据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工农武装割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知识点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工农武装割据的概念: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探索出的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工农武装割据的背景:掌握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反动势力强大,革命形势严峻的背景。

3.工农武装割据的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逐步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目标。

4.工农武装割据的意义:理解农村革命根据地对于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5.革命先驱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学习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意义:掌握这一战略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7.革命历程的曲折性:认识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8.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学习如何运用史料,解读和分析革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现象,形成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9.革命精神的传承:理解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0.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了解革命根据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成果,以及革命根据地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

11.革命斗争的策略和战术:学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采取的策略和战术,如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

12.革命时期的群众工作:掌握中国共产党如何在革命时期开展群众工作,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斗争。

13.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性。

14.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了解国际形势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15.革命胜利的历史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课堂1.课堂评价:

(1)提问评价: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历程和意义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2)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和实验操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3)测试评价:通过课堂测试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工农武装割据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盲点和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2.作业评价:

(1)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2)作业质量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3)作业创新性评价: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发挥创意,提出新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综合评价:

(1)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工农武装割据的实际应用和理解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3)历史素养评价: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历史素养,如史料实证能力、历史解释能力等,鼓励学生提高历史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板书设计1.标题:工农武装割据

2.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反动势力强大

3.历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农村包围城市

4.意义: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道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

5.英雄事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的英勇事迹

6.革命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7.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意义,实际应用

8.曲折历程:认识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寻找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9.史料解读:运用史料,深入理解革命历程

10.传承精神:新时代下的革命精神传承,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1.实践应用:工农武装割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同时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学反思在教授《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工农武装根据》这一章节时,我深刻认识到这是一节非常重要的历史课程。这节课的内容不仅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的艰难探索,还展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以及革命先驱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也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工农武装割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