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北省枣阳市第三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湖北省枣阳市第三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湖北省枣阳市第三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湖北省枣阳市第三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湖北省枣阳市第三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北省枣阳市第三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用量角器度量∠AOB如图所示,则∠AOB的补角是()A.125° B.55° C.45° D.135°2.如图,数轴上点表示数.则值可能是()A.-0.5 B.-1.5 C.-2.5 D.1.53.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是()A. B. C. D.4.下面的图形经过折叠能围成正方体的是()A. B. C. D.5.如图,是由一些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那么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A.12 B.14 C.16 D.186.如图,这是由7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则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 B. C. D.7.一批上衣的进价为每件元,在进价的基础上提高后作为零售价,由于季节原因,打折促销,则打折后每件上衣的价格为()A.元 B.元 C.元 D.元8.用代数式表示“的倍与的和的平方”,正确的是()A. B. C. D.9.三棱柱的顶点个数是(

)A.3

B.4

C.5

D.610.下列调查方式的选择较为合理的是()A.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B.月兔号探月车发射前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C.了解全世界公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普查方式D.了解全国七年级学生平均每天的随眠时间,采用抽样调查方式11.已知,,且,则的值为()A. B. C.或 D.或12.如图,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可走,为了尽快到达,人们通常选择其中的直路.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垂线段最短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一条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一条直线上顺次有A、C、B三点,线段AB的中点为P,线段BC的中点为Q,若AB=10cm,BC=6cm,则线段PQ的长为_____cm.14.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CB=5cm,DB=8cm,点D为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AB的长为_____.15.已知,,,,,,则的个位数字是____.16.如图,与互为余角,OB是的平分线,,则∠COD的度数是________.17.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0的解比方程3x-a=0的解大5,则a=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5分)如图,已知线段和线段外的一点,请按下列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并计算(不要求写画法):(1)①延长线段到,使;②若,点是直线上一点,且,求线段的长.(2)过点画于点,连结、并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并指出哪条线段可以表示点到线段的距离.(测量数据直接标注在图形上,结果精确到)19.(5分)如图,已知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8,是数轴上位于点左侧一点,且,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1)数轴上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若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在点运动的过程中,线段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的长.20.(8分)如图,点A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点B也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点B的速度是点A的速度的4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点A、点B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几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3)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另一点C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点运动,当遇到A点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又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点追上A点时,C点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个单位长度?21.(10分)如图,∠AOB和∠COD都是直角,射线OE是∠AOC的平分线.(1)把图中相等的角写出来,并说明它们相等的理由;(2)若∠BOC=40°,直接写出∠BOD=度,∠COE=度.22.(10分)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0km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出发2h后到达B地立即按原路返回,返回时速度提高了30km/h,回到A地后在A地休息等乙,乙在出发5h后到达A地.(友情提醒:可以借助用线段图分析题目)(1)乙的速度是_______

,甲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_______

,甲在出发_______

小时到达A地.(2)出发多长时间两人首次相遇?(3)出发多长时间时,两人相距30千米?23.(12分)一果农在市场上卖15箱苹果,以每箱20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与标准质量的差值(单位:千克)-1-0.500.511.5箱数134322(1)这15箱苹果中,最重的一箱比最轻的一箱重多少千克?(2)若苹果每千克售价4元,则这15箱苹果可卖多少元?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由图形可直接得出.【详解】由图形可知,∠AOB的度数为45°,则∠AOB的补角为13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正确使用量角器是解题的关键.2、B【分析】根据数轴即可判断a的大小,即可判断.【详解】点在-1和-2之间,所以.满足条件的数是-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数轴和数的大小,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数轴的特点.3、A【解析】试题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1(a,b是常数且a≠1),高于一次的项系数是1.解:由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得m﹣2=1,即m=3,则这个方程是3x=1,解得:x=1.故选A.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4、B【解析】正方体展开图的类型,有1-4-1型,2-3-1型,2-2-2型,3-3型,不属于这四种类型的情况不能折成正方体.【详解】A中展开图为1-1-4型,不符合正方体展开图类型,故A错误;B中展开图为1-4-1型,符合正方体展开图类型,故B正确;C中展开图有4列,不符合正方体展开图类型,故C错误;D中展开图,不符合正方体展开图类型,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四种类型.5、B【分析】利用三视图的观察角度不同得出行数与列数,结合主视图以及表面积的求解方法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由视图可得第一层有2个小正方体,第二层有1个小正方体,一共有3个,表面积为:2×(2+2+3)=14cm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利用三视图得出几何体的形状是解题关键.6、C【分析】根据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可得答案.【详解】解:从左面看第一层是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小正方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7、B【分析】根据题意先表示出提高后的价格为元,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打六折”进一步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得:提高后的价格为:元,∴打折后的价格为:,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相关方法是解题关键.8、C【分析】根据“的倍与的和的平方”,用代数式表示,即可.【详解】有题意得:,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注意代数式的书写规范,是解题的关键.9、D【分析】一个(直)三棱柱是由两个三边形的底面和3个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侧面组成,据此可求解.【详解】一个(直)三棱柱是由两个三边形的底面和3个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侧面组成,它有6个顶点,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注意掌握n棱柱有2n个顶点,有(n+2)个面,有3n条棱10、D【分析】通过普查的方式可以直接得到较为全面、可靠的信息,但花费的时间较长,耗费大,而抽样调查得到的结果比较近似,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详解】解:A.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若采用普查方式则会耗费大量时间,应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A错误;B.月兔号探月车发射前的检查需要直接得到全面可靠的信息,应采用普查方式,故B错误;C.了解全世界公民日平均用水量,全世界公民人数众多,花费的时间较长,耗费大,应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C错误;D.了解全国七年级学生平均每天的随眠时间,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需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11、C【分析】由绝对值的定义和有理数加法的符号法则确定a,b的值,然后代入求解即可.【详解】∵∴a=±3,b=±4又∵,∴a=3,b=-4或a=-3,b=-4∴a+b=3+(-4)=-1或ab=-3+(-4)=-7,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的化简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掌握概念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注意分情况讨论,不要漏解.12、A【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可走,为了尽快到达,人们通常选择其中的直路,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线段的性质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1.【分析】由线段的中点的定义得出PB=AB=5cm,BQ=BC=3cm,PQ=PB-BQ,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如图所示:∵线段AB的中点为P,线段BC的中点为Q,AB=10cm,BC=6cm,∴PB=AB=5cm,BQ=BC=3cm,∴PQ=PB﹣BQ=1cm;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线段中点的知识,熟练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线段上的一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这个点叫做线段的中点.14、11cm.【分析】根据点为线段的中点,可得,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求得的长.【详解】解:∵,且,,∴,∵点为线段的中点,∴,∵,∴.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的中点.15、1【分析】先根据题意找出规律:从21开始,2n的个位数字依次是2,4,8,1,……,即2,4,8,1循环,每4个循环一次,再计算2020除以4的余数即得结果.【详解】解:,的个位数字是2,,的个位数字是4,,的个位数字是8,,的个位数字是1,,的个位数字是2,,规律:从21开始,2n的个位数字依次是2,4,8,1,……,即2,4,8,1循环,每4个循环一次.2020÷4=505,所以的个位数字是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是典型的规律探求问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探求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得出2n的个位数字的循环规律.16、40【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再利用OB是的平分线,,得出,继而得出.【详解】解:∵与互为余角,∴,∵OB是的平分线,,∴,∴.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互余的定义、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角的和差,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此题的关键.17、-6【解析】试题解析:方程的解为:方程的解为:由题意可得:解得: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1)①答案见解析;②5cm或1cm;(2)答案见解析.【解析】(1)①利用作线段的作法求解即可;②分当点D在点A的左侧时,和点D在点A的右侧时,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2)利用作垂线的方法作图,再测量即可.【详解】(1)①画图如图所示.②如图,当点D在点A的左侧时,BD=AB+AD=2+3=5cm.当点D在点A的右侧时,BD=AD-AB=3-2=1cm,∴线段BD的长为5cm或1cm(2)画图如图所示,测量数据PA≈2.8cm,PA≈1.6cm,PA≈1.3cm,线段PE.(注:测量数据误差在0.1--0.2cm都视为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用线段的和差得出BD的长是关键,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19、(1),;(2)2.5秒或3秒;(3)线段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图形见解析.【分析】(1)根据点B和点P的运动轨迹列式即可.(2)分两种情况:①点相遇之前;②点相遇之后,分别列式求解即可.(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在点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运动到点的左侧时,分别列式求解即可.【详解】(1),;(2)分两种情况:①点相遇之前,由题意得,解得.②点相遇之后,由题意得,解得.答:若点同时出发,2.5或3秒时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线段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理由如下:①当点在点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运动到点的左侧时,;线段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动点的问题,掌握数轴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1)点A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B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A、B两点位置见解析;(2)运动1.8秒时,原点恰好处在A、B两点的正中间;(3)100个单位长度.【分析】(1)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t个单位长度,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t个单位长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可求得点A的速度和点B的速度,然后在数轴上标出位置即可;(2)根据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列方程求解即可;(3)先求出点B追上点A所需的时间,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解.【详解】解:(1)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t个单位长度,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t个单位长度,依题意有:3t+3×4t=15,解得t=1,∴点A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B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A、B两点位置如下:;(2)设x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根据题意,得3+x=12-4x,解之得:x=1.8,即运动1.8秒时,原点恰好处在A、B两点的正中间;(3)设运动y秒时,点B追上点A,根据题意得:4y-y=15,解得:y=5,即点B追上点A共用去5秒,而这个时间恰好是点C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所花的时间,因此点C行驶的路程为:20×5=100(单位长度).【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以及行程问题,解答时根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21、(1)(1)∠AOB=∠COD,∠AOC=∠BOD,∠AOE=∠COE,理由见解析;(2)50,1.【分析】(1)根据直角都相等、同角的余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详解】(1)∠AOB=∠COD,∠AOC=∠BOD,∠AOE=∠COE,理由如下:∵∠AOB和∠COD都是直角,∴∠AOB=∠COD,∴∠AOB﹣∠BOC=∠COD﹣∠BOC,即∠AOC=∠BOD,∵OE是∠AOC的平分线,∴∠AOE=∠COE;(2)∠BOD=∠COD﹣∠COB=90°﹣40°=50°,∴∠AOC=∠BOD=50°,∵OE是∠AOC的平分线,∴∠COE=×50°=1°,【点睛】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计算,掌握同角的余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关键是掌握并理解其定义和根据图形判断角之间的关系.22、(1)20km/h,50km/h,3.25小时;(2)出发小时两人相遇;(3)出发1或或或或3.5小时,两人相距30千米.【分析】(1)根据甲乙两地相距100km,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