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四川省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四川省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四川省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四川省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2024级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24.有学者在谈到《淮南子》“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时说:“自庄、荀以下评骘诸子,皆比较其同异得失,独淮南则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大指谓皆起于时势之需求而救其偏敝,其言盖含有相当之真理。”据此可知,诸子学说的兴起()A.体现了显明的文化目的性B.促进了社会变革的到来C.彰显了各学派风格的特性D.供应了文化重组的机会25.建初元年(公元76年),汉章帝下诏:“比年牛多疾疫,垦田削减,谷价颇贵,人以流亡。”元和元年(公元84年),汉章帝又下诏:“自牛疫以来,谷食连少,良由吏教未至,刺史、二千石不负。”这可用于说明()A.畜牧业在汉代农业中地位重要B.封建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C.东汉的人口迁移引发社会危机D.汉代的重农政策有所松弛26.北宋前期,乡村中催征赋役与社会治安的职责,分别由乡、管和耆负责。后来,宋朝实施保甲法,这两项职责由都保头目统一负责。这一调整()A.强化了社会限制B.开启了基层自治C.加强了中心集权D.协作了税制改革27.元代,不少城市都依据不同的产品交易置有特地的商业留易区。据记载,元代初期,杭州城内有各种市、行百余种。“杭州省会,百货所聚,其余各郡邑所出,则湖之丝,嘉之绢,绍之茶之酒,宁之海错……温之漆器……皆以地得名。”这反映出元代()A.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B.商业市场分工趋于细化C.南北方的经济联系加强D.江南成为全国经济中心28.表11873年—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表(部分)(单位:%)年份生产资料半制成品制成品农产品手工开采机器开采手工机制手工机器1873年2.6——37.4—58.61.71893年15.6——28.40.153.42.51910年39.10.20.513.111.928.36.81930年45.10.13.43.512.227.17.4表1中的数据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A.经济半殖民化程度逐步减弱B.近代工业有所发展C.对外贸易由顺差转变为逆差D.自然经济占据主导29.1842年,清政府在答复英国政府的照会中称:“中国官吏对于禁止鸦片的权力,当然只以不准中国军民吸食为限。至于各国商船是否载运鸦片,中国无须过问。”清政府的这一照会()A.标记着鸦片贸易合法化B.完全满意了英国的侵略要求C.导致白银起先大量外流D.致使鸦片走私现象更加严峻30.武昌起义之后,革命党人一再强调要进行“文明革命”“秩序革命”,并在布告中要求“各人照旧做事:读书的还是读书,种田的还是种田,做工的还是做工”。这反映出辛亥革命()A.深化到生活领域B.具有不彻底性C.有利于维护秩序D.处于失控状态31.胡适认为要树立新文化,必需在思想领域进行一场除魅行动,那就是清理传统文化,即“整理国故”。“国故”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整理”是用无成见的看法、精密的科学方法,去寻那以往的文化变迁沿革的条理线索,去组织局部的或全部的中国文化史。这说明胡适()A.呼吁增加国人民族意识B.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C.提倡科学与理性的思想D.主见以新文学再造文化32.1935年12月苏维埃中心政府西北办事处在《红色中华》上发文,宣布取消边区内一切工商业捐税,甚至一概免收关税及营业税,“允许苏区内外正值的大小资本家投资各种工业”。这一做法旨在()A.孤立国民党统治集团B.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遏制官僚资本的扩张D.保证边区物资的供应33.1950年5月1日,明清太庙被改造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成为了一般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劳动人民的“学校和乐园”。很多在旧社会出身贫苦的人,在文化宫的培育下成为文艺界的骨干力气。这一改造()A.适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须要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复原和发展C.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精神D.旨在破除人民群众的迷信思想34.1980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印刷的宣扬画(图2所示),敏锐地切中了时代的脉动,一经上市便被抢购一空。据此可知()图2A.上海引领思想变革潮流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科教强国观念受到重视D.现代主义成为艺术主流35.下图所示为1990年至1997年我国民企与国企的利润变更。这一变更反映出该时期我国()A.全部制结构发生根本变更B.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全面绽开C.经济改革释放了经济活力D.支配经济体制制约国企发展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明初,朱元璋实行激励垦荒政策,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270万,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增至4亿3千多万,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出现了很多社会间题,当时的学者洪亮吉觉察到这些问题,提出了调剂人口的思想,但没有被重视。民国初期,国事衰败,“人满之患”的弊端日渐暴露。以《东方杂志》为代表,众多报刊主动刊登人口探讨文章。这些文章运用西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反对人口增殖的传统人口观,试图通过人口品质提高、优生手段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下表为《东方杂志》涉及人口探讨的文章统计表:文章篇数(部分)涉及人口理论9篇,强调生育限制4篇,人口调查15篇文章作者(部分)陈长潇、潘光旦、孙本文、乔启明(人口学者),竺可帧(气象学家)、彭家元(农业学家)、张荫麟(历史学家)——摘编自任惠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呈现阶段性特征,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更。50年头经济建设中“深深感受到不是人口太多,而是人手不足”,彼时“人多力气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加上受苏联激励人口增长的影响较深,党和政府对生育行为进行嘉奖。“激励”性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资源供应不足的冲突不断凸显,1957年马寅初著作《新人口论》深化剖析了当时中国的人口问题,60年头国务院首次提出支配生育。1978年“实行支配生育”第一次被写进《宪法》,国家明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1世纪后,我国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短缺等问题,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摘编自马红鸽、贺晓迎《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及其启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明清时期人口快速增长的历史背景,概括民国初期人口探讨的主要特点。(1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建国后影响我国人口政策变更的主要因素。(7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变更带来的启示。(6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材料二乾道七年(1171),朱熹在福建省崇安县创办“五夫社仓”,并在总坚实践阅历的基础上,制订了经营管理方法,即《社仓事目》。淳熙八年(1181),朱熹在《辛丑延和殿奏札》中,当面奏请孝宗皇帝批准他的《社仓事目》在全国实施。此后,这个《社仓事目》被称之为“朱子社仓法”。“五夫社仓”也就成为在全国农村普遍推广的储粮备荒及社会救济的主要形式。这个社仓法即成为一个以实物形式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摘编自张品瑞《朱熹与社仓法》材料三井冈山斗争时期,依据地内民众食盐断绝。1928年,红军把打土豪时缴获的一些食盐送给李尚发。李尚发满怀感谢地收下了这一瓢盐,可他始终舍不得吃,特意找来一只褐色的陶罐儿把它装起来。1929年第三次反围剿时,他将这罐盐藏在老杉树下。1949年,李尚发当心翼翼地挖出那罐食盐,1959年,他把珍藏30年的这罐食盐献给了井冈山博物馆保藏。——摘编自《红色故事》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楚,逻辑严谨)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鸦片斗争后,外国教会、租界等在华势力开展的医疗卫生活动,引起了国人见贤思齐的仿效舆论,在舆论压力和疫病流行的状况下,清廷起先着手施行卫生新政。1902年,给事中吴鸿甲奏请设立医局,得到光绪帝的准允。1905年清政府设立巡警部卫生科,1908年设立了外城官医院,开创了官办平民医院的先河。清廷虽然移植了西方卫生职能,但很多举措照旧体现着施舍性质的社会救济的特点,并且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规范这种行为。——摘编自修固慧《仿效与超越:中国近代卫生事业演进历程分析》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快速做出决策,实行各种措施增进人民的健康。从1953年起先,全国省、地区、县各级卫生防疫站逐步建立。稍后,铁路系统、厂矿企业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1955年,国务院发布的《传染病管理方法》是卫生防疫工作的第一个法定性文件,从而使防疫工作有法可依。1958年,国家发动全民除“四害”运动,进一步整治了环境卫生,以预防痰病传播。——摘编自《新中国七十多年来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如何发展的?》(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晚清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5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与晚清相比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之处,并分析其缘由。(10分)24.【答案】A【解析】由材料“独淮南则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大指谓皆起于时势之需求而救其偏敝,其言盖含有相当之真理”可知诸子学说的兴起缘于“救其偏弊”,体现了显明的文化目的性,故选A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催生了诸子学说的兴起,社会变革是诸子百家兴起的缘由,因果逻辑错误,解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各学派的主见,无法推知各学派的风格特性,解除C项;材料主旨是在说明诸子百家学说兴起的缘由与目的,逻辑推理错误,解除D项。25.【答案】B【解析】由材料“牛多疾疫,垦田削减,谷价颇贵,人以流亡”“自牛疫以来,谷食连少”可知耕牛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生产物资,东汉牛疫导致粮食减产,农夫破产流亡,这体现了小农经济反抗灾难的实力较弱,即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故选B项;材料是在强调牛对农耕经济的重要性,不是在强调畜牧业的地位,解除A项;材料强调牛疫引发的社会危机,并未提及人口迁移,解除C项;农政策是中国古代王朝始终奉行的经济政策,解除D项。26.【答案】A【解析】由材料“分别由乡、管和耆负责”“这两项职责由都保头目统一负责”可知宋代实施保甲法之后,基层官员的权力更为集中,从而强化了社会限制,故选A项;“开启”表述过于确定,解除B项;乡村官员的权力属于基层治理,达不到中心集权的层次,解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税制改革,无法推知基层治理的强化与税制相关,解除D项。27.【答案】B【解析】由材料“杭州城内有各种市、行百余种”“湖之丝,嘉之绢,绍之茶之酒,宁之海错”可知元代杭州城内的市、行种类繁多,各种以地命名的商品在杭州聚集版买,这反映了商品市场分工细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故选B项;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解除A项;材料仅只提及杭州地区的商品贸易状况,无法推知南北方的经济联系,解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江南成为经济中心的结论,解除D项。28.【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1873年—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中,农产品、机器开采、半制成品以及制成品等,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取得确定程度的发展,故选B项;1873年—1930年之间,随着甲午中日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斗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材料仅有出口货物的信息,无法推知经济的半殖民地状况,解除A项;材料仅有出口信息,没有进口信息,无法得出顺差、逆差,解除C项;由材料信息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中手工货物的比例不断缩减,说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解除D项。29.【答案】D【解析】由材料“各国商船是否载运鸦片,中国无须过问”可知该照会表明清政府对鸦片走私的打击放松,这必定会加重鸦片走私现象,故选D项;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始于其次次鸦片斗争后,解除A项;清政府虽然对鸦片走私的打击放松,但未允许鸦片贸易合法化,没有完全满意英国的要求,解除B项;白银外流在鸦片斗争前就已起先,解除C项。30.【答案】B【解析】由材料“革命党人一再强调要进行文明革命、秩序革命”“各人照旧做事”可知革命党人强调文明、秩序,不去打破原有的生活秩序,不愿放手发动群众,这体现了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故选B项;辛亥革命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并未深化到生活领域,解除A项;辛亥革命是旨在推翻封建统治的暴力革命,“有利于维护秩序”与史实不符,解除C项;“失控”表述过于确定,解除D项。31.【答案】C【解析】由材料“用无成见的看法、精密的科学方法”可知胡适对待传统文化气度无成见的看法、精密的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与理性的思想,故选C项;甲午战后民族意识高涨,新文化运动时期呼吁增加的是国人的民方法识,解除A项;“整理国故”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文学革新,解除D项。32.【答案】D【解析】由材料“宣布取消边区内一切工商业捐税,甚至一概免收关税及营业税,允许苏区内外正值的大小资本家投资各种工业”可知通过取消边区的工商业杂税、允许大小资本家投资工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为边区的物资供应奠定基础,故选D项;此时抗日斗争已经爆发,民族冲突日渐成为主要冲突,国民党集团是联合的对象,解除A项;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时空观念错误,解除B项;边区政府实行的措施,并不能遏制国统区官僚资本的扩张,解除C项。33.【答案】C【解析】由材料“太庙被改造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对传统等级森严帝王太庙进行改造,成为劳动人民“学校和乐园”,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精神,故选C项;此时处于过渡时期,并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解除A项;材料属于文化举措,与国民经济复原无干脆关系,解除B项;“成为了一般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劳动人民的学校和乐园”可知强调人民当家做主,与破除人民群众的迷信思想的说法无关,解除D项。34.【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努力学习打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气”“一经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可知宣扬画所传达的科教强国观念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故选C项;材料只提及上海一地,没有其它地区状况作比较,不能得出上海引领思想变革潮流,解除A项;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图片“努力学习”的主旨不符,解除B项;宣扬画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而不是现代主义,解除D项。35.【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1990年至1997年我国民企利润增长较快,国企利润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且1992年后先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后增长,结合所学,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的深化进一步释放了经济活力,推动企业利润的变更,故选C项;我国以公有制为主,全部制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更,解除A项;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全面绽开,时空观念错误,解除B项;材料强调了国企和民企的发展状况,选项无法全面反映材料信息,解除D项。41.【答案】(25分)(1)背景:长期统一和政局稳定;统治者养精蓄锐和嘉奖垦荒政策;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经济旺盛;政府赋税改革或人身限制松弛(明实行一条鞭法、清推行摊丁入亩);马铃薯、甘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传统的“多子多福”思想。(每点2分,任答4点8分)特点:反映救亡图存的愿望;受到社会的关注;受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影响;以强国富民为目标;参加学者广、探讨领域多。(每点2分,任答2点4分)(2)因素:国家战略建设的须要(强国强军的须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须要(经济建设的须要);国际形势的不断变更;人口总体结构的变更(老中青人口比例不协调);人口理论探讨的深化。(每点2分,任答3点7分)(3)启示: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留意协调好人口增长与资源供应的关系;优化人口结构,保持人口均衡发展;重视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养;加强对人口理论的探讨,为政策制定供应有效依据;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推动社会问题的调解。(每点2分,任答3点6分)42.【答案】(12分)例:论题: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德政思想中华德政思想源远流长,《左传》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其中将立德放置首位;孔子明确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指为政者立德政、行德治、施德教,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就会社会安定、社稷稳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这其中就包括对德政思想的践履。革命年头,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途,如材料中提到的“一罐食盐”的故事,得到广袤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依靠和带领人民复原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状况下依靠广袤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斗争的宏大成功,提前完成“一五”支配,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涌现出像焦裕禄这样一心为民、勤于德政的“好公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显著增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综上所述,德政就是做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实践,德政思想是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政治文化。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心系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从革命年头到新时代,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据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五夫社仓’……成为一个以实物形式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依据地内民众食盐断绝。1928年,红军把打土豪时缴获的一些食盐送给李尚发”可拟定论题: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德政思想。首先,结合所学列举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德政思想,可以以《左传》和孔子的相关言论为论据。其次,列举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德政思想的践履。依据材料详细可以分为革命年头、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后和新时代,依据材料中的相关事务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列举不同时期的史实进行论述,须要做到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最终进行升华,从中国共产党对德政思想的继承和弘扬等角度进行总结即可。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44.【答案】(25分)(1)特点:以仿效西方医疗卫生事业为主;由清政府主导;被动学习;设立特地机构;具有社会救济性质。(5取3,5分)(2)进步之处:主动推动;法律立法保障;覆盖范围广,惠及人民群众;体系完善;充分调动群众参加。(5取3,5分)缘由: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翻身作主子;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4取3,5分)【解析】(1)据材料一“外国教会、租界等在华势力开展的医疗卫生活动,引起了国人见贤思齐的仿效舆论”“清廷虽然移植了西方卫生职能”可得以仿效西方医疗卫生事业为主;据材料一“在舆论压力和疫病流行的状况下,清廷起先着手施行卫生新政”可得由清政府主导,被动学习;据材料一“吴鸿甲奏请设立医局,得到光绪帝的准允”“清政府设立巡警部卫生科”“设立了外城官医院”可得设立特地机构;据材料一“很多举措照旧体现着施舍性质的社会救济的特点”可得具有社会救济性质。(2)第一小问进步之处,据材料二“党和政府快速做出决策,实行各种措施增进人民的健康”可得主动推动;据材料二“国务院发布的《传染病管理方法》是卫生防疫工作的第一个法定性文件”可得法律立法保障;据材料二“全国省、地区、县各级卫生防疫站逐步建立”“铁路系统、厂矿企业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可得覆盖范围广,惠及人民群众,体系完善;据材料二“国家发动全民除‘四害’运动,进一步整治了环境卫生”可得充分调动群众参加。其次小问缘由,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并结合所学可得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翻身作主子;据材料二“党和政府快速做出决策”可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材料二“1953年起先”并结合所学可得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据材料二“全民除‘四害’运动”可得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高2024级高三上期10月月考历史答案24.【答案】A【解析】由材料“独淮南则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大指谓皆起于时势之需求而救其偏敝,其言盖含有相当之真理”可知诸子学说的兴起缘于“救其偏弊”,体现了显明的文化目的性,故选A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催生了诸子学说的兴起,社会变革是诸子百家兴起的缘由,因果逻辑错误,解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各学派的主见,无法推知各学派的风格特性,解除C项;材料主旨是在说明诸子百家学说兴起的缘由与目的,逻辑推理错误,解除D项。25.【答案】B【解析】由材料“牛多疾疫,垦田削减,谷价颇贵,人以流亡”“自牛疫以来,谷食连少”可知耕牛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生产物资,东汉牛疫导致粮食减产,农夫破产流亡,这体现了小农经济反抗灾难的实力较弱,即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故选B项;材料是在强调牛对农耕经济的重要性,不是在强调畜牧业的地位,解除A项;材料强调牛疫引发的社会危机,并未提及人口迁移,解除C项;农政策是中国古代王朝始终奉行的经济政策,解除D项。26.【答案】A【解析】由材料“分别由乡、管和耆负责”“这两项职责由都保头目统一负责”可知宋代实施保甲法之后,基层官员的权力更为集中,从而强化了社会限制,故选A项;“开启”表述过于确定,解除B项;乡村官员的权力属于基层治理,达不到中心集权的层次,解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税制改革,无法推知基层治理的强化与税制相关,解除D项。27.【答案】B【解析】由材料“杭州城内有各种市、行百余种”“湖之丝,嘉之绢,绍之茶之酒,宁之海错”可知元代杭州城内的市、行种类繁多,各种以地命名的商品在杭州聚集版买,这反映了商品市场分工细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故选B项;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解除A项;材料仅只提及杭州地区的商品贸易状况,无法推知南北方的经济联系,解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江南成为经济中心的结论,解除D项。28.【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1873年—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中,农产品、机器开采、半制成品以及制成品等,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取得确定程度的发展,故选B项;1873年—1930年之间,随着甲午中日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斗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材料仅有出口货物的信息,无法推知经济的半殖民地状况,解除A项;材料仅有出口信息,没有进口信息,无法得出顺差、逆差,解除C项;由材料信息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中手工货物的比例不断缩减,说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解除D项。29.【答案】D【解析】由材料“各国商船是否载运鸦片,中国无须过问”可知该照会表明清政府对鸦片走私的打击放松,这必定会加重鸦片走私现象,故选D项;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始于其次次鸦片斗争后,解除A项;清政府虽然对鸦片走私的打击放松,但未允许鸦片贸易合法化,没有完全满意英国的要求,解除B项;白银外流在鸦片斗争前就已起先,解除C项。30.【答案】B【解析】由材料“革命党人一再强调要进行文明革命、秩序革命”“各人照旧做事”可知革命党人强调文明、秩序,不去打破原有的生活秩序,不愿放手发动群众,这体现了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故选B项;辛亥革命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并未深化到生活领域,解除A项;辛亥革命是旨在推翻封建统治的暴力革命,“有利于维护秩序”与史实不符,解除C项;“失控”表述过于确定,解除D项。31.【答案】C【解析】由材料“用无成见的看法、精密的科学方法”可知胡适对待传统文化气度无成见的看法、精密的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与理性的思想,故选C项;甲午战后民族意识高涨,新文化运动时期呼吁增加的是国人的民方法识,解除A项;“整理国故”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文学革新,解除D项。32.【答案】D【解析】由材料“宣布取消边区内一切工商业捐税,甚至一概免收关税及营业税,允许苏区内外正值的大小资本家投资各种工业”可知通过取消边区的工商业杂税、允许大小资本家投资工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为边区的物资供应奠定基础,故选D项;此时抗日斗争已经爆发,民族冲突日渐成为主要冲突,国民党集团是联合的对象,解除A项;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时空观念错误,解除B项;边区政府实行的措施,并不能遏制国统区官僚资本的扩张,解除C项。33.【答案】C【解析】由材料“太庙被改造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对传统等级森严帝王太庙进行改造,成为劳动人民“学校和乐园”,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精神,故选C项;此时处于过渡时期,并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解除A项;材料属于文化举措,与国民经济复原无干脆关系,解除B项;“成为了一般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劳动人民的学校和乐园”可知强调人民当家做主,与破除人民群众的迷信思想的说法无关,解除D项。34.【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努力学习打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气”“一经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可知宣扬画所传达的科教强国观念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故选C项;材料只提及上海一地,没有其它地区状况作比较,不能得出上海引领思想变革潮流,解除A项;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图片“努力学习”的主旨不符,解除B项;宣扬画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而不是现代主义,解除D项。35.【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1990年至1997年我国民企利润增长较快,国企利润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且1992年后先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后增长,结合所学,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的深化进一步释放了经济活力,推动企业利润的变更,故选C项;我国以公有制为主,全部制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更,解除A项;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全面绽开,时空观念错误,解除B项;材料强调了国企和民企的发展状况,选项无法全面反映材料信息,解除D项。42.【答案】(25分)(1)背景:长期统一和政局稳定;统治者养精蓄锐和嘉奖垦荒政策;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经济旺盛;政府赋税改革或人身限制松弛(明实行一条鞭法、清推行摊丁入亩);马铃薯、甘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传统的“多子多福”思想。(每点2分,任答4点8分)特点:反映救亡图存的愿望;受到社会的关注;受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影响;以强国富民为目标;参加学者广、探讨领域多。(每点2分,任答2点4分)(2)因素:国家战略建设的须要(强国强军的须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须要(经济建设的须要);国际形势的不断变更;人口总体结构的变更(老中青人口比例不协调);人口理论探讨的深化。(每点2分,任答3点7分)(3)启示: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留意协调好人口增长与资源供应的关系;优化人口结构,保持人口均衡发展;重视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养;加强对人口理论的探讨,为政策制定供应有效依据;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推动社会问题的调解。(每点2分,任答3点6分)43.【答案】(12分)例:论题: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德政思想中华德政思想源远流长,《左传》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其中将立德放置首位;孔子明确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指为政者立德政、行德治、施德教,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就会社会安定、社稷稳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这其中就包括对德政思想的践履。革命年头,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途,如材料中提到的“一罐食盐”的故事,得到广袤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依靠和带领人民复原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状况下依靠广袤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斗争的宏大成功,提前完成“一五”支配,为社会主义工业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