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安徽省六安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戏剧和小说一样,在当代人的探索和实验中,出现过淡化情节、不要故事的倾向,但在外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似乎很难找到没有故事和情节的伟大小说或经典戏剧。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曾强调“小说是说故事”。王国维曾断言:“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高尔基说:“对戏剧的基本要求是:戏剧应该是现实的、有情节的,充满着行动的。”小说、戏剧同为叙述艺术,都是讲故事的艺术。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在舞台上面对观众表演故事。小说和戏剧的不同在于,小说是讲故事,戏剧是演故事。而戏剧对于剧作家而言,还是讲故事,只是和小说家讲述的方式不同而已。因此,当代剧作家沈虹光坚持:“戏剧需要讲故事。”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戏剧所讲述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窦娥冤》《赵氏孤儿》《梁山伯与祝英台》《暗恋桃花源》……无不情节精彩,故事感人。《雷雨》的经典首先就体现在它戏剧故事的经典性上,虽然拥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并不足以使一出戏剧成为一部经典,但精彩的故事情节却是一部伟大的戏剧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其成功的基础和具有顽强舞台生命力的前提。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第一次对悲剧进行理论阐释和总结时,就曾把情节列为悲剧艺术的“六个成分”的首位,指出“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似悲剧的灵魂”。亚里士多德是在考察了古希腊戏剧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他举例说:“情节的安排,务求人们只听故事的发展,不必看表演,也能因那些事情的结果而惊心动魄,发生怜悯之情;任何人听见《俄狄浦斯王》的情节,都会这样受感动。”亚里士多德谈的是悲剧,但适合于不同体裁的戏剧,如喜剧和正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以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重点讨论的“情节”指的是经过布局安排的故事情节,实际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戏剧故事和戏剧结构。故事情节之于戏剧之所以重要,原因之一,故事情节乃剧作家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深入思考、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进而呈现于戏剧中的现实的或历史的人物状态。戏剧是生活的反映,戏剧中的故事情节就是生活的缩影、人生的写照。精妙的戏剧故事往往具有原创性,改编自历史或民间传说的戏剧经典往往能脱胎换骨、推陈出新,其故事情节能体现出创作者新的思考和发现,显示出创作者的智慧。原因之二,故事情节是作为叙事艺术的戏剧得以立于舞台之上的基本骨架,没有精彩故事情节的戏剧犹如身体羸弱的病人,既不能以健康的形象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不能有饱满旺盛的生命活力。原因之三,故事情节既是剧作家反映生活、思考人生、拷问人性、探寻心灵的载体,更是戏剧吸引观众走进剧场,进而拨动观众的心弦,使之感动、沉思、悲伤、喜悦、激动、奋进的媒介。一出没有精彩故事情节的戏剧既难以集中再现人生的多变与精彩、人性的微妙与复杂,也难以将观众吸引进剧场并让观众在剧场屏息静气观赏至剧终。1.下列关于“情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代人进行过戏剧淡化情节、不要故事的探索和实验,但在外国戏剧史上似乎很难找到无故事和情节的经典戏剧。B.小说和戏剧都是讲故事的艺术,离不开情节,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每一部都达到了情节精彩、故事感人的程度。C.亚里士多德说“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似悲剧的灵魂”,把情节安排在悲剧艺术“六个成分”的首位,这表明了情节的重要性。D.《诗学》用了不短的篇幅讨论“情节”并得出一些结论,虽然其讨论的对象是悲剧,但其结论的适用性并不局限于悲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1段列举了大量的实例来论证“戏剧也需要讲故事”的观点。B.文章列举《雷雨》的例子来说明精彩的故事情节是其成为经典的基础。C.文章第4段侧重说理,深入分析了故事情节之于戏剧非常重要的原因。D.文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严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情节在经过布局安排之后,能够包含我们今天所说的戏剧故事和戏剧结构,这是今人研究《诗学》所得出的结论。B.故事情节是剧作家在戏剧中所呈现的现实的或历史的人物状态,蕴含着剧作家的思考和发现,折射着他们的创作智慧。C.故事情节对戏剧这一舞台艺术来说,具有基本骨架的重要意义,否则将难以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会缺乏生命活力。D.故事情节是一种载体,剧作家借助它反映生活、思考人生、拷问人性、探寻心灵,观众则被它引发多种情感体验。【答案】1.B2.D3.C【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每一部都达到了情节精彩、故事感人的程度”错误。“每一部都……”说法绝对,第一段说“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戏剧所讲述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窦娥冤》《赵氏孤儿》《梁山伯与祝英台》《暗恋桃花源》……无不情节精彩,故事感人”,并不能证明每一部都如此。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文章综合运用……对比”错误。文中没有运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使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如第一段王国维和高尔基所说是道理论证,如《雷雨》等篇目是举例论证。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故事情节……否则将难以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会缺乏生命活力”错误。根据原文“没有精彩故事情节的戏剧犹如身体羸弱的病人……生命活力”可知,选项偷换概念,扩大范围,文中说的是“精彩故事情节”。故选C。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自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精英垄断话语权的局面: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解了文化间的冲突排斥;人们的观念日趋多元、包容;信息传播的技术门槛也在逐步降低,以至于凭借个人力量就能拍摄、编辑视频,于是每个人都被给予了远大于以往的表达权。当乡镇青年拥有了制作、发布低成本短视频的阵地时,城市精英所代表的主流文化便逐步受到了来自边缘群体与亚文化的反抗与冲击。综合来看,这类视频大都制作成本低,无专业团队,道具粗糙,场景布置随意;语言表达及传递的观念本身可能就带有粗俗的特点,甚至在逻辑上可能都无法自洽;题材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大都围绕乡镇青年的生活展开。从中既能看到边缘群体对于自我身份认同的嘲解,也能看到他们对主流文化建立的强大秩序的反抗。习惯于小布尔乔亚式的城市阶级,根本难以欣赏那些颇有粗制滥造之嫌,甚至有些低俗的“土味文化”。但这些土味文化随即又被专门的搬运账号以解构的方式带入城市阶级的视野中。土味视频在这种另类的解读下,被赋予了本不属于它们的世界观与情结,并以主流文化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接纳,成为主流文化与亚文化拼接而成的二次创作作品。某种意义上,这些搬运账号无形中使以土味文化为中心的群体狂欢成为可能,并促使其打破了与主流文化的隔阂。土味文化所代表的,不仅是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还有社会转型给乡镇青年留下的烙印。一种网络亚文化必定是当时社会价值取向的一种缩影。当乡村开始城市化进程时,文化也随之更迭:原有的乡土文明逐渐被外来的城市文明所替代,乡土文明也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但与此同时,趋于消失的乡村文明也在引发人们的共鸣与思考:当下我们应该对城市文明有所取舍地吸纳,还是要一味地抛弃“落后野蛮”的乡土文明?这样的思考可以说构成了土味文化的核心:一方面,土味文化所展现的就是对具有原始乡土特点的人物与生活场景的赞美;而另一方面,土味文化所效仿的对象、主题,大都与主流影视剧密切相关,可将其看作是一种经过极端化处理的效仿。土味文化的审丑狂欢便在这样的矛盾中展开了:一方面,表现出乡镇青年对乡土气息的依恋情结;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精英文化的盲目追随。土味文化以低成本的方式追随所谓的城市文明,注定要依靠消费下沉的力量,拙劣地效仿被城市精英所摒弃的形象,最终也将因为城乡青年的社会距离,而止步于过时的形象符号中。在某种意义上,土味文化的出现,借助了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力量,消弭了传统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隔阂,让直白而草根的“另类声音”得以传播。同时,它又以不同于主流审美的观点,以打破审美疲劳的姿态,融入了当下的主流。土味文化的受众背景与通俗文化有大面积重合,因此土味文化本身带有一定的夸大和虚假,也不免带有某些低俗的、过时的成分。所以土味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误解为庸俗的产物,被主流文化的受众加以抵制。但好在时间逐渐消解了这种误解,主流文化也在逐步接纳、吸收土味文化的成分,并以主流文化的方式加以改造、发展,因此越来越多原生态的视频作品也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虽然土味文化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处在风口浪尖上,但这背后代表的城乡差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旧会存在。(摘编自《从抵抗到和解——为什么我们接纳了“土味文化”?》)材料二在多元审美文化复杂交织的当今社会,“美”与“丑”时刻都在个人心灵和大众文化空间里发生着对话和碰撞。当“美”蒙上或神秘、或高贵、或无趣的“面纱”而无法与人亲近并共鸣时,“丑”就会以新鲜、刺激、有趣的斑斓色彩占据人空虚的心灵,在大众文化空间中打造出一片又一片“文化荒漠”,这对认知能力有限的青少年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破坏力甚为强大。正因如此,学校、社会和家庭应注重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尽可能营造浓厚的“美”的氛围,让其从小徜徉在艺术经典之美、科学之美、生活之美的广阔海洋中,以多元化的方式,熏陶润育高尚的趣味和格调。然而,“土味文化”的盛行还深刻地提示着当代的美育体系光有“美”的引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回归现实,关照现实,强化对当下社会中“丑”的辩证认识。正如雨果所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没有“丑”的衬托和对照,“美”就会是堆砌的、无趣的、令人疲惫的。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的美育体系中,我们往往更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正面价值的教育和引导,而对一些“丑陋”现象,特别是新生的“丑”的现象,或是以隐晦暧昧的回避、排斥态度处之,或是放任其被娱乐化消解,缺乏深入到全民范围内的无情批判,导致青少年缺乏辨别美丑的能力,造成其审美人格的不健全。(摘编自周杏《“土味文化”盛行之下,美育更要从小抓起》)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媒体时代凭借个人力量就能拍摄、编辑视频,城市精英所代表的主流文化及其垄断话语权的局面受到了反抗和冲击。B.专门的搬运账号通过另类的解读,赋予土味视频主流文化的世界观、情结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被主流文化接纳。C.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社会转型给乡镇青年留下的烙印,网络亚文化背后的社会价值取向是土味文化的三个要素。D.当乡土文明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以致趋于消失时,如何对待城市文明和乡土文明,引发了人们的思考。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味文化的出现借助了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力量,它所效仿的对象、主题,大都与主流影视剧相同。B.越来越多原生态的土味文化视频作品被主流文化逐步接纳、吸收、改造和发展,走进了大众的视野。C.土味文化反映了边缘群体与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反抗与冲击,它的受众背景与通俗文化有大面积重合。D.“丑”以新鲜、刺激、有趣的斑斓色彩占领越来越多人空虚的心灵,这会在大众文化空间中打造出“文化荒漠”。6.土味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主流文化的受众抵制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答案】4.D5.A6.①土味文化作品大都制作不精良,有些含有夸大、虚假、低俗、过时的成分,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青少年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②土味文化作品虽然题材多样,但大都围绕乡镇青年的生活展开,长久存在的城乡差异使代表主流文化的城市精英难以接受土味文化。【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城市精英所代表的主流文化及其垄断话语权的局面”分析错误,张冠李戴。根据材料一第1段“自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精英垄断话语权的局面”可知,拥有“垄断话语权”的是“传统媒体时代精英”,而不是“城市精英”。B.“赋予土味视频主流文化的世界观、情结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5段可知,土味视频“被赋予了本不属于他们的世界观与情结”,而不是“主流文化的世界观、情结”。C.“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价值取向是土味文化的三个要素”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第6段“土味文化所代表的,不仅是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还有社会转型给乡镇青年留下的烙印。一种网络亚文化必定是当时社会价值取向的一种缩影”可知,“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与“社会转型给乡镇青年留下的烙印”都是土味文化的代表特征,土味文化是社会价值取向缩影的网络文化的一种,并没有说以上三者是土味文化的要素。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它所效仿的对象、主题,大都与主流影视剧相同”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7段“土味文化所效仿的对象、主题,大都与主流影视剧密切相关”可知,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有关联,而不是“相同”。故选A。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通读两则材料可知,土味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主流文化的受众抵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土味文化自身的缺点,如材料一第3段提到的“制作成本低,无专业团队,道具粗糙,场景布置随意;语言表达及传递的观念本身可能就带有粗俗的特点,甚至在逻辑上可能都无法自洽”,第9段提到的“土味文化本身带有一定的夸大和虚假,也不免带有某些低俗、过时的成分”,而从材料二中由土味文化引发的青少年应完善审美人格的思考则可以看出“丑”的土味文化可能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二是受众的接受程度,由材料一可知,“土味文化的受众背景与通俗文化有大面积重合”,主要“围绕乡镇青年的生活展开”,而主流文化的代表则是“城市精英”,这其中存在的长久以来的城乡差异会导致主流文化很难轻易接受土味文化。将以上内容整合归纳,分点作答即可。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还在吗许仙江安新去县城赴任那天,江溪送他下山;阵阵落花风吹来,清冽冽地香。江安新几次请他回吧,江溪只顾闷头走路,下了七里坡,他递给江安新一包东西,说遇到难事,先看看它。江安新嗯了声,上车走了。江溪再见到儿子,已在电视上。江安新下乡,在走路。江安新又下乡,在走路。老伴心疼地说他黑了、瘦了。江溪说我就怕他白了、胖了。一晃半年过去,电视上的儿子在开会,在讲话。又在开会,又在讲话。老伴笑道:“儿子变漂亮了。”江溪皱眉道:“他变了。”江溪打电话给江安新。他在忙,等会儿回。半夜里,江安新才来电,问啥事?江溪问你怎么老在开会?江安新笑笑,说工作。江溪问东西还在吗?江安新说在,他没穿在身上,但时刻穿在心上,请他放心。江溪说那就好。江安新说过几天他要去莲花镇,路过象。江溪问几时?江安新说还没定,再联系。第五天一早,江溪和老伴就等在七里坡下的公路口,等了三个小时,等来一辆银灰色面包车。江安新拎下大包小包的,说给两老补身体的。江溪问他哪来的?江安新说自己买的,他就脸板板的,花这个钱做啥?老伴把家里的笋干、石耳和高山茶给儿子。江安新谢过母亲,说他就爱吃这些。江安新要走了,江溪叫住他,问没忘吧?江安新摸出皮夹,抽出一张照片给他看,不敢忘。江溪把照片还给他,说走吧。江安新上车,一溜烟跑远了。江溪把儿子给的,送给了村里刘奶奶、李奶奶和张大爷。第二年春节,江安新没回老家过年,只来了儿媳和孙子。老伴有些难过,江溪就数落她,有啥难过的,你没见他正忙着吗?是啊,红安新不是去这个村验收精准扶贫了,就是上那个村慰问老兵困难户了。有乡亲说他咋不来自己村扶贫送温暖呢?好处都让其他村得了,徒有县长村的虚名。开春后,赵村长在电话里汇报完工作后,半开玩笑半当真地提了乡亲的意见,江安新停顿了片刻后就爽快地答应了。几天后,江安新把全县环境整治动员部署现场会开到大岩村。大岩村固然好山好水,但一度为了抓经济效益,办了不少垃圾厂,污染严重,被江安新点名批评。赵村长叫苦不迭,在现场会上立下军令状,限期整治,谁叫他管辖的是县长村呀,做全县的表率,那是必须的。县里有个旅游开发大项目,赵村长志在必得,拉上江溪直奔县城。江安新请他们在家里等,让媳妇整了桌好菜,他抽空儿回家,陪父亲和村长。酒过三巡,赵村长借酒壮胆,说明来意,江安新笑而不语。江溪问他东西在吗?江安新说在。江溪叫他拿来。江安新去书房拿给他。江溪抖开这件泛黄的补丁加补丁的老棉袄,告诉儿子,他是个孤儿,当年病倒在雪地里,要不是住在村口的陈奶奶救他,他早就没命了。这件老棉袄还是陈奶奶让她老伴从身上脱下来,来手给他穿上的。老棉袄热火火,带着她老伴的体温。江溪将老棉袄上一块块补丁指给江安新看,这块是李奶奶补的,那块是张奶奶补的……他说自己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乡亲们对他恩重如山;他说做人不能忘本,要帮就要帮那些最困难最需要的乡亲。见江溪把话说到这份上,赵村长高高兴兴地回来了,就等着好事进村;谁知发财的大项目跑去邻村,就傻眼了。江安新打电话对父亲说抱歉。江溪说他做得对,那个村比咱们村穷,比咱们村更需要发展。第三年冬天,江溪在山上跌伤,送去县人民医院。两天后,江安新从外地考察回来就直奔医院。江溪见到儿子,就埋怨这病房不对劲,让他换房。江安新请他放心,医疗费他付,决不贪公家一分钱。李院长找来了,告诉他,伯父的跌伤倒不是问题,但他肝癌晚期,全身扩散。江妥新问还有多久?李院长说最多半年。这天夜里,江安新坐在书房地板上,抱着老棉袄哭泣。妻子打亮灯问,你怎么连灯都没开?江安新抹干眼泪,让她有空多去陪陪父亲。妻子每天都去病房服侍公公,每天换着花样送吃的;江溪叫她回去,别耽误孩子学业。见她不走,他就要回家,说犯不着花这昂贵的医疗费,他的病他心里有数。接近年边,昏迷的江溪老眼潮湿,枯枝般的手死死抓住老伴不放。老伴抹着泪,对儿媳妇说:“马上就过年了,你公公想回家过年,就遂他的心愿吧。”她打电话给江安新,第二天开私家车送公公回家。大年三十,江安新破天荒带着老婆儿子早早地回到大岩村,家里可热闹了,江溪有了精神,叫老伴扶他坐起来,枯槁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下午,儿媳妇下厨准备丰富的年夜饭。大家把饭桌移到江溪床前。见父亲精神好,大家也开心,有说有笑的,一个个向他敬酒,祝他长命百岁。江溪喝了一杯黄酒,吃了半碗饭,脸红扑扑的,微微笑地望着大家,一个个地看过来,慢慢的。吃过年夜饭,江安新留在房里,江溪伸出手来,吃力地比画着,两片薄薄的干瘪破裂得像松树皮的嘴唇不停地抖索。江安新握住父亲的手,俯下身去,将耳朵贴到他嘴唇上,听到父亲用微弱的声音说:“还在吗?”“在。”(原载《啄木鸟》2020年第5期)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溪皱眉道:‘他变了””,既写出了江安新的皮肤由黑而白的过程,也写出了江溪对儿子的担忧,忧心儿子怕吃苦,不肯去基层,改变感恩的初心。B.江安新把全县环境整治动员部署现场会放到大岩村召开,全然不顾赵村长的请求,把县里的旅游开发的大项目放到邻村,说明江安新具有全局观念。C.“他没穿在身上,但时刻穿在心上”一句,既暗示了那件“东西”是与衣物相关,又为下文父亲江溪回忆那件百家衣的来历、告诫儿子的情节张本。D.小说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在选材上,截取了一个县长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片段来构思小说,真实感人。8.小说在刻画江安新这一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分析。9.小说以“还在吗”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小说作简要分析。【答案】7.D8.(1)正面描写。运用动作、语言、神态上的细节描写,表现其形象特点,如买东西孝敬父母,为父亲的病流泪,让媳妇多陪父亲等都表现了其孝顺的特点;(2)侧面烘托。如父母通过看电视、父母的争论和少数群众的埋怨间接表现了江安新一心扑在工作上、公平公正毫无偏私的形象特点。9.(1)造成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在吗”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了主语,读者会因此产生好奇心。(2)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还在吗”,在文中多次出现,贯穿全文,形成多次呼应。(3)丰富了人物形象。“还在吗”,父子多次问答,表现了父子报答人民的性格特点。(4)彰显了文章的主旨。以此为题,很好地表现了当官就要为民作主,当官就需要人民监督的主旨。【解析】【分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表述错误,本小说的故事情节朴实感人,娓娓道来,谈不上跌宕起伏。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本文中,在描写人物时,使用了大量的正面描写。如“江安新拎下大包小包的,说给两老补身体的”、“江安新握住父亲的手,俯下身去,将耳朵贴到他嘴唇上”等语句运用了动作描写;“‘还在吗’、‘在’”等运用了语言描写;“抱着老棉袄哭泣”、“江安新停顿了片刻后就爽快地答应了”等语句则运用了神态描写,这些都体现了江安新对父母的孝顺。文中还运用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如“电视上的儿子在开会,在讲话。又在开会,又在讲话”、“有乡亲说他咋不来自己村扶贫送温暖呢?好处都让其他村得了,徒有县长村的虚名”等语句,这是通过父母看电视、争论以及少数群众的埋怨来展现人物形象,这是侧面描写,凸显江安新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公私分明的形象特点。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从句式上看,“还在吗”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了主语,这样的表达效果是: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到底是什么还在?在的意义是什么……读者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从结构上看,“还在吗”贯穿全文,前后呼应,如文中写道“江安新要走了,江溪叫住他,问没忘吧?江安新摸出皮夹,抽出一张照片给他看,不敢忘”、“江溪问东西还在吗?江安新说在,他没穿在身上,但时刻穿在心上,请他放心”、“‘还在吗’、‘在’”……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从人物形象上看,父子之间多次进行“还在吗”的对话,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时时鞭策,同时反映了江安新一心扑在工作上、公平公正毫无偏私的形象特点。由此也凸显了文章“当官就要为民作主,当官就需要人民监督”的主旨。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赐平爵卿。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平。平曰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陈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城东门,楚因击之,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遂入关,收散兵复东。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注)①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平曰/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B.平曰/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C.平曰/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D.平曰/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文中“太牢具”是指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属待客的最高礼节。B.请骸骨,亦称“乞遗骸”,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思是请允许我自己回老家安度晚年,使骸骨得以归葬家乡。C.谥,即谥号,一般认为始于西周,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和贬义性的恶谥三种,均为朝廷给予死者的评价性文字。D.《史记》由西汉司马迁所撰,其中《世家》共有三十篇,孔子和陈涉也被列入“世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少有大志。他喜欢读书,和兄长陈伯住在一起,在祭祀分肉事件上就流露出他的抱负。B.陈平能言善辩。他归汉后,诸将对他的非议引起了刘邦的怀疑,他的一番陈述最终让刘邦力排众议。C.陈平看人准确。他深知项羽弱点,利用重金达到离间项羽重臣的目的。D.陈平善出奇计。他夜里带领两千女子从荥阳东门出去,成功分散楚军注意力。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答案】10.D11.C12.D13.(1)陈平向魏王进言,魏王不听,有的人又说他的坏话,陈平只好逃离而去。(2)慎重办理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申诫他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3)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陈平说:我在魏王那里做事,魏王不能采用我的建议,所以我离开他到项王那里做事。项王不能够信任人,他所信任宠爱的,不是那些项氏宗族就是妻家的兄弟,即使有奇才也不能重用,我这才离开楚王。“用”的宾语未“臣说”,所以应在“说”后面断开,排除A、B。“去”的主语为“平”,所以应在“平前面”断开,排除C。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均为朝廷给予死者的评价性文字”错误。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种:官谥,指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给予的称号。私谥,指有些文人学士或隐士死后,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他夜里带领两千女子从荥阳东门出去”错误。由原文“陈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城东门,楚因击之,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可知,陈平于是夜里让两千名妇女出荥阳城东门,楚军便发动攻击,陈平就与汉王从荥阳西门出城逃离。由此可知,陈平让两千名妇女出荥阳城东门,他没有带领她们,而是和汉王一起从荥阳西门出城逃离。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说魏王不听”,省略句,省略主语“陈平”,补充完整为“(陈平)说魏王不听”;“谗”,说坏话;“亡”,逃离。(2)“谨”,慎重办理;“庠序”,学校;“申”,申诫,告诫;“申之以孝悌之义”,“负戴于道路”,状语后置句;“负戴”,背着顶着。(3)“辞”,回避;“让”,责备。参考译文:陈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中贫穷,喜欢读书,仅同哥哥陈伯住在一起。陈伯平常在家种地,听任陈平出外求学。陈平所居的库上里祭祀土地神,陈平做主持割肉的人,他把祭肉分配得很均匀。父老乡亲们说:“好,陈家孩子真会做分割祭肉的人!”陈平说:“唉,假使让我陈平主宰天下,也会像这次分肉一样呢!”陈涉起兵后在陈县称王,立魏咎为魏王。陈平随一些年轻人去临济到魏王咎手下做事。魏王任命他为太仆。陈平向魏王进言,魏王不听,有的人又说他的坏话,陈平只好逃离而去。过了多时,项羽攻占土地到黄河边上,陈平前往投奔项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过了不久,汉王又攻下殷地。项王大怒,准备杀掉前次平定殷地的将领吏。陈平害怕被杀,便封好项王赏给他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项王,自己单身拿着宝剑抄小路逃走。陈平于是到修武投降汉军,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就任命陈平为都尉,让他做参乘,主管护军一职的工作。周勃、灌婴等都诋毁陈平说:“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只不过像帽子上的美玉罢了,他的内里未必有真东西。我们听说陈平在魏王那里做事不能容身,逃亡出来归附楚王;归附楚王不相合,又逃来归降汉王。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作乱奸臣,希望大王明察。”汉王怀疑起陈平来,召来陈平责问他。陈平说:“我在魏王那里做事,魏王不能采用我的建议,所以我离开他到项王那里做事。项王不能够信任人,他所信任、宠爱的,不是那些项氏宗族就是妻家的兄弟,即使有奇才也不能重用,我这才离开楚王。听说汉王能够用人,所以来归附大王。我空身而来,不接受钱财便没有办事的费用。如果我的计谋确有值得采纳的,希望大王采用;假若没有值得采用的,钱财都还在,请允许我封好送回官府,并请求辞职回家。”汉王于是向陈平道歉,丰厚地赏赐了他,任命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全体将领。将领们才不也再说什么了。后来楚军加紧进攻,切断了汉军的甬道,把汉王围困在荥阳城。汉王对陈平说:“天下如此纷乱,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不过楚军方面有着可以扰乱的地方,项王那里刚直的臣子像亚父范增、钟离味、龙且、周殷之辈,不过几个人罢了。大王如果能舍得拿出几万斤黄金,施行反间的计谋,离间楚国的君臣,让他们互生怀疑之心,项王为人猜忌多疑,听信谗言,他们内部定会互相残杀。汉军可趁机发兵攻打他们,击败楚军是一定的。”汉王认为陈平说得对,于是拿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听凭他使用,不过问他的支出情况。陈平用了很多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在众将中扬言钟离昧等人作为项王的将领,功劳很多,但始终不能划地封王,他们打算跟汉王联合起来,消灭项王,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猜疑起来,不再信任钟离昧等人。项王已经怀疑上钟离昧等人以后,派遣使者到汉军那里打探。汉王备下丰盛的酒宴,命人端进。见到楚王的使者,汉王就佯装吃惊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竟是楚王的使者!”又让人把酒肴端走,换上粗劣的饭菜端给楚王的使者。楚王使者回去以后,把这些情况禀告给项王。项王果然大大地怀疑起亚父。范增想急速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任他,不肯听从。范增闻知项王在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的大事基本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我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他回乡还没有到达彭城,就因背上毒疮发作而死。陈平于是夜里让两千名妇女出荥阳城东门,楚军便发动攻击,陈平就与汉王从荥阳西门出城逃离。汉王随即进入关中,收集败散的士兵再次东进。前178年(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去世,谥号为献侯。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寄杜位①杜甫近闻宽法离新州②,想见怀归尚百忧。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玉垒③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④游。【注】①杜位,杜甫族弟,曾被贬新州。②新州,属唐代岭南道。③玉垒,山名,位于成都附近。④曲江,唐代长安名胜。杜位京中有宅,近曲江。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叙事,在杜位调离之时写下此诗。次句抒情,归期难料,难以相见。B.颔联以“已是十年流”强调杜位被贬时间长,族弟的遭际令人悲伤。C.尾联中“心绪乱”与首联中“尚百忧”相照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繁多。D.尾句想象两人过去同游曲江的快乐,表现了诗人对杜位即将归家的喜悦。15.颈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4.D15.以“干戈”代战争,以“雪”喻白发,运用虚写,想象杜位贬归途中的情形,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杜位的同情。【解析】【分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D.“表现了诗人对杜位即将归家的喜悦”错误,尾联说“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点明作者身在成都,感到心绪烦乱,因为不知何时才能够和族弟一起共游曲江,并非“对杜位即将归家的喜悦”,而是对回到长安得到重用,过上安宁、兄弟重游的美好生活的渴望,然而又因国家动乱,这次离别后未必能再次相见,更遑论一起重游,而感到愿望难以实现的烦乱、惆怅。故选D。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发比作白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发之多,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时光飞快的伤感。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用“干戈”指代“战争”,突出国家战争频发,诗人为国担忧。运用想象,诗人想象流放归来的杜位还是满头白发的样子,寄托了诗人对杜位深深的同情。六、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坼”“浮”“衰”“萧”“骚”。七、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根据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3月6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已超过50.4亿左右,成为中国影史亚军票房。《你好,李焕英》从一个约15分钟的小品到一部2小时的电影,并非时间的拉伸和容量的那么简单,如果不在守正创新上下足功夫,观众是不会买账的。从当前的票房、口碑来看,电影显然没有让观众失望,创作团队四年磨一剑的,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电影获得市场成功的诀窍。电影对小品最主要的继承,即沿用了小品的情节建构,然而电影从情感深化和主题拓展两个方面实现了对小品的超越。,《你好,李焕英》虽然跟从了“穿越时空”这种当下影视剧的潮流,却是为了方便剧情讲述。一些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也常常以时空穿越、意识流、梦境、玄想等方式,比如《红楼梦》即以僧道论石、太虚幻境开篇。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截止3月6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已超过50.4亿,成为中国影史亚军票房。B.根据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截至3月6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已超过50.4亿左右,成为中国影史亚军票房。C.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3月6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已超过50.4亿左右,成为中国影史票房亚军。D.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6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已超过50.4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亚军。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扩充

处心积虑

毋庸置疑

出现B.扩充

苦心孤诣

毋庸置疑

呈现C.扩大

苦心孤诣

毫无疑义

出现D.扩大

处心积虑

毫无疑义

呈现【答案】17.D18.B【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三:一为结构混乱,“根据……显示”句式杂糅,“根据”“显示”应删去其一。二为不合逻辑,“超过……左右”前后矛盾,应删去“左右”。三为语序不当,“亚军票房”语序不当,应该是成为“票房亚军”。修改正确的只有D。故选D。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组,扩充:扩大充实,使增多。扩大:扩张范围。此处搭配“容量”,不是范围,而是内容充实增多,故选“扩充”。第二组,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处心积虑: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多含贬义)。此处对创作团队是褒义赞美,故选“苦心孤诣”。第三组,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毫无疑义:一点也没有可以使人怀疑的地方,表示完全明确肯定。此处要表达的不用怀疑,事实明显,故用“毋庸置疑”。第四组,呈现:显现,展示出。出现:显露出来;产生出来,可以是实际事物,也可以是一种现象。此处要表达的是展示给人看,故选“呈现”。故选B。八、名著阅读19.下列有关《乡土中国》的内容,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先生用“捆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西洋社会的“团体结构”,即团体界限清晰,团体内部关系相同;也用“石头扔到水中”的例子说明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多重同心圆”,人的关系是一层一层的,由近及远。B.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他们不用文字是“愚”的表现。因为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相处使他们甚至能借脚步声辨认对方。C.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因为他们在相似的环境使用同一象征及其意义。D.在乡土社会中,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体上来说,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人口的流动是微乎其微的。【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B.“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错误。《乡土中国》第二章《文字下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故选B。九、语言表达20.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主要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5字。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答案】示例:乡土社会流动性小,人们信任自己和长辈的经验,因而变得保守好古。【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进行压缩的能力。此段文字共8句话,共分4个层次。第一层是第1句话,是文段的引子,引出乡土社会的安土重迁的特点,接下来是具体阐述;第二层是第2句话,主要强调“人口流动很小”;第三层是3、4、5、6句话,主要内容是强调“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第四层是第7、8句话,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好古是生活的保障”。所以可以压缩为:乡土社会流动性小,人们信任自己和长辈的经验,因而变得保守好古。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上海华东师大有位学者,写了一本《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其中谈到《红楼梦》对中国历史具有开天辟地的界分性:“也即是说,所谓中国历史,就文化意味而言,可简明扼要地划分为《红楼梦》之前的历史和《红楼梦》之后的历史。”“《红楼梦》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帝王将相的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著名的作家王蒙作过《红楼梦》评点。他在评点本的《序》中说:“《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红楼梦》_______。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红楼梦》_________。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著名作家宗璞先生在王蒙《红楼启示录》一书的序言中说:“《红楼梦》_______。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者的更换,会产生新的内容,新的活力。它本身是无价之宝,又起着聚宝盆的作用,把种种的睿思,色色深情都聚在周围,发出耀目的光辉。”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2)(3)【答案】参考:(1)是经验的结晶。(2)帮助你体验人生。(3)是一部挖掘不尽的书。【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通过后文“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可知,《红楼梦》中具备各种经验,所以可填“是经验的结晶”之类的内容。第二空,根据前后文“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可知,读《红楼梦》是一种对人生的体验,所以可填“帮助你体验人生”之类的内容。第三空,根据后文“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者的更换,会产生新的内容,新的活力”可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所以可填“是一部挖掘不尽的书”之类的内容。十、材料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互联网为每个人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因为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而走红的人不在少数。生活在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的藏族小伙丁真,因为一条不到10秒的视频意外走红网络。有人说丁真的走红,源自其超高的颜值,也有人说丁真身上所体现的淳朴和纯真格外打动人。事实上,这些只是让他具备了网红的潜质。真正让他成为“顶级流量”的,是他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让人们感受到一股自强不息的力量;是镜头中的雪山、白云、藏族服饰等元素,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又立体的中国,唤醒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是他走红之后依然保持的纯真本色,让人们看到了一颗赤子之心。走红后的丁真不仅被当地聘为旅游大使,更引发了各地文旅机构助推热潮。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才是网红最好的打开方式”。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解锁“网红”最好的“打开方式”近日,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的藏族小伙丁真在网络上火起来了,短视频中他那清澈的眼神、朴实的笑容赢得了很多网友的喜欢。在丁真“走红”后,他没有和网红公司签约,而是选择成为家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