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招远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烟台招远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烟台招远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烟台招远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烟台招远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1.请给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横向作答)谦逊()萦()带殷()红酣()然入梦震sǒng()gèn()古警报dié()起妇rú()皆知【答案】①.xùn②.yíng③.yān④.hān⑤.悚⑥.亘⑦.迭⑧.孺【解析】【详解】考查字音字形。谦逊,qiānxùn,意思是谦虚、不浮夸,不自大或不虚夸。萦带,yíngdài,旋曲的带子。殷红,yānhóng,发黑的红色。酣然入梦,hānránrùmèng,很舒适地进入梦乡。震悚,zhènsǒng,震惊惶恐。亘古,gèngǔ,整个古代;终古警报迭起,jǐngbàodiéqǐ,指警示的信号反复响起。妇孺皆知,fùrújiēzhī,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2.默写。(1)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2)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3)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4)用你那英雄的体魄,_______。(《黄河颂》)(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_______。”(《论语》)【答案】①.散入春风满洛城②.马上相逢无纸笔③.万里赴戎机④.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⑤.虽令不从【解析】【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洛、逢、戎、屏障。3.根据提示默写。(1)《木兰诗》中运用互文修辞,写木兰凯旋后梳妆打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2)《竹里馆》中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明月当成知己朋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答案】①.当窗理云鬓②.对镜帖花黄③.深林人不知④.明月来相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窗、鬓、帖、照。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入筋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得更紧些,把身子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的接近哪!A.直盖缩缀 B.刺卷蜷缀C.刺盖卷缀 D.注压蜷缀【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词语运用。第一空,直:直接。刺,用针或有尖的东西穿入。注:灌入。用“刺”更能体现天气的寒冷。第二空,盖:覆盖、遮蔽。卷: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压:从上面加力。根据后面的“更紧些”可知,应用:卷。第三空,缩: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卷: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蜷:蜷曲。因为冷,所以把身子蜷曲起来。应用:蜷。第四空,缀:用针线缝。故选B。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那些鲜为人知的事迹,慢慢被时间的长河所淹没。B.这本侦探小说,案情离奇曲折,扑朔迷离,但读者兴味无穷。C.做人要谦逊谨慎,遇人要鞠躬尽瘁,这是最基本的礼仪修养。D.他很有才华,但因锋芒毕露,同事们多不愿与他合作。【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成语运用。A.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正确;B.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正确;C.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不能形容对人有礼恭敬,望文生义;D.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正确;故选C。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韦东奕痴迷数学,被同学们称为超脱外物的“韦神”。(无语病)B.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标点符号正确)C.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者魏巍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文学常识表述正确)D.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噶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句子中加点的“很”是副词,“噶叽”是拟声词,“便”是连词,“在”是动词。【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语法知识。D.“在”是表处所的介词。故选D。名著阅读。7.阅读《骆驼祥子》,回答文后问题。祭灶那天晚上,街上的人都急于回家去祭神。9点,祥子拉曹先生回家,由西城起就觉得后面有人跟着。跟踪者是_____(人物),此人的原身份其实就是当年抢了祥子新车的_____(职务),他的出现使祥子第_____次买车的希望成了幻景。【答案】①.孙侦探②.孙排长③.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识记。《骆驼祥子》中,在祥子第一次买上车后,因一次冒险拉活,被大兵们逮捕,不但丢了车,还得天天伺候这些当兵的,这些个兵的头头就是孙排长,这时孙排长还并未露面。祥子第二次遇到孙排长的时候是在曹先生被搜查的时候,此时孙排长已经成为了孙侦探,曹先生遭到特务的跟踪,不敢回家,他让祥子去接他的老婆孩子。祥子刚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孙侦探骗祥子说他与乱党曹先生串通,需要花很多钱疏通才能免罪,这样就把祥子攒下来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全部骗走了。据此回答即可。8.你读过的《红岩》和《创业史》中,哪个人物可以作为你的“引路人”?请结合这个人物,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影响。(100字左右)【答案】示例一:《红岩》中的成岗,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高声说道:“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成岗宁死不屈、甘为崇高理想献身的高尚品质引领我树立崇高的理想。示例二:《红岩》中的江姐(江雪琴),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凛然说道:“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江姐的铮铮铁骨鼓舞着我以顽强的毅力、永不言败的精神去战胜一切困难。【解析】【详解】考查名著人物,开放类试题,选择《红岩》和《创业史》中的某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和人物性格拟写即可。如:《创业史》着力表现了梁生宝对党忠诚,以党的利益为重的性格特点。是对党对人民的一腔赤诚,使他时常说:“有党的领导,我慌啥?”是党的政策和人民的利益,推助他迎难而上,毫不后退。在与富农姚士杰、富裕中农郭世富的斗争中,在与社主任、自己的入党介绍人郭振山的冲突中,在与继父梁三的矛盾中,年轻的梁生宝借着党的政策的威力和广大乡亲的支持,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他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引领着我树立了为国为民的远大理想。综合性学习。9.“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家国情怀”是一种朴素的情感。请你仿照示例,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要概括所选人物身上体现的“家国情怀”。示例:花木兰——国难当头,花木兰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十年征战,金戈铁马,屡立战功,保家卫国。①邓稼先②闻一多③杨利伟【答案】示例一:邓稼先——28年扎根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和研究的第一线,为中国国防事业奉献毕生心血,做出巨大贡献。示例二:闻一多——为了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呕心沥血,撰写《唐诗杂论》等著述。【解析】【详解】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结合人物的事迹与性格,与例句格式大致相同,言之成理即可。如:杨利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响应国家的征召,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独自一人航行于茫茫太空,在群星璀璨的星空里,留下了中国人的身影。二、阅读(39分)(一)诗歌阅读(5分)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0.请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所展现的画面。1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0.示例: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晚春时节,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11.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对春天的留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画面描述。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诗歌内容,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描述,使之呈现“画面感”。前两句意为: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11题详解】本题考查情感主旨。《晚春》是韩愈写郊游即目所见之暮春景物。“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写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写杨花、榆英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的情态,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对晚春的留恋与珍惜。(二)文言文阅读(11分)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自矜:自夸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C.但微颔之颔:点头D.徐以杓酌油沥之沥:洗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尝射于家圃于我如浮云B.以钱覆其口其一犬坐于前C.但微颔之夫君子之行D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鲁肃拜蒙母,结友而别14.翻译下面的句子。翁曰:“以我酌油知之”15.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写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并“以此自矜”,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康肃的出众才能和狂傲个性。B.卖油翁对康肃公“发矢十中八九”,却只“微颔之”,在读者心中引起悬念,也就自然地引出了下文。C.“康肃笑而遣之”,康肃公的“笑”既有自我解嘲,也有对卖油翁的嘲笑。D.本文将熟能生巧的道理,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了发人深省、令人心领神会的目的。【答案】12.D13.D14.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15.C【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辨析。D.句意为: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沥:注入。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介词,在/介词,对于;B.代词,它的/代词,其中的;C.代词,射箭这件事/结构助词,的;D.连词,表修饰,不译/连词,表修饰,不译;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以,凭借;酌油,倒油;之,代词,代指这个道理。【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康肃笑而遣之”的意思是“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没有对卖油翁的嘲笑。故选C。【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笑着把老翁送走了。(三)现代文阅读Ⅰ(12分)温暖的围巾①我满怀崇敬之情,去拜访两位老人。一位是个头不高黑红脸膛的瘦弱老人,一旁是比他还瘦的老伴。两位老人像一对日夜不倦、吐丝不止的春蚕,从早到晚织围巾,一年四季织围巾,十四个年头坚持不懈织围巾。②老人织的围巾,不买卖,不送亲朋,不赠好友,而是送给生活在祖国边疆的人们。③玉麦小学,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该校新生在国庆节前夕收到千里迢迢寄来的围巾。孩子们围上红色、黄色、天蓝色、雪白色的围巾,顿时感到暖融融的。原来,围巾老人被时代楷模卓嘎央宗姐妹放牧守边的精神深深感动,精心编织了一批围巾,赶在2020年秋季开学之时寄过去。师生们决定回送老人一份有意义的礼物。9月27日,乡小学与两位老人进行视频连线。在“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玉麦乡标志性山坡上,学校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师生们向国旗敬礼,也向尊敬的爷爷奶奶敬礼。老两口与师生们同唱国歌,老人那饱经沧桑的眼睛,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眼睛,在激昂的旋律中一起湿润。④地处东海的北礵岛,冬天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割人。牛年春节前,守岛官兵收到老人邮寄来的一批色彩缤纷的围巾。戴上爱心围巾的官兵们笑容洋溢,胸中荡漾着无限温暖。他们找来精美鹅卵石,一面画上海鸥、渔船、护渔舰艇、灯塔和哨兵;另一面写上心里话:赠予敬爱的爱心爷爷/北霜岛全体官兵。一同寄来的还有感谢信:“您的爱心,给了我们极大的幸福感。军队是人民的钢铁长城,人民是军队的坚强靠山。我们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坚决完成好光荣使命,誓死守护祖国的万里海疆。”⑤帕米尔高原的解放军某边防连,长年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地方守边巡防,今年3月也意外收到两个包裹。打开包裹,一道道“彩虹”闪闪发光,一条条色彩纷呈的围巾展现在眼前。官兵们赞叹围巾缤纷的颜色、新颖的款式与精致的编织手艺,胸中升起浓浓暖意。官兵们决定,这些代表祖国和人民心意的珍贵围巾,要奖励给全连的巡逻标兵和训练标兵。训练标兵孙晓坤感慨地说:“戴上金色围巾,胸中就充满金色阳光,再冷的天也暖洋洋的。我要守好祖国的边关,让党和人民放心。”⑥挂在老两口织巾工作间墙上的一张中国地图上,沿着祖国的万里边防海防线,贴上了一百一十三颗醒目和耀眼的红色五角星,照耀着两位老人用围巾温暖的一个个解放军哨所、公安边防派出所、边疆学校。这些年,老两口用坏六架纺车,寄出上万条围巾,也收到许许多多边关人的滚烫心意。其中,有来自祖国各地的锦旗和感谢信、边防官兵的合影和新年贺卡;有来自西藏的哈达,新疆的花帽和绽放在高原的雪莲;有来自边疆海疆的一块块精心挑选打扮的石头……⑦织巾拥军,是老人一家五代人的爱心传承。⑧老人的父亲,是河南省安阳市早期的中共地下党员。老人八岁起就为地下党组织送信,从记事起就看着父母给解放军做鞋子、打手套、织围巾。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老人一直铭记在心——不要忘了解放军,不要忘了守卫祖国的官兵。逢年过节,一大家人从本村外村市内省外团聚老人小院之日,就是四代同堂热热闹闹同织围巾同献爱心之时。⑨一纱一线都是爱。如今,老两口仍然在默默地织围巾。他们要抢在寒冷冬季前,把围巾寄到边疆。在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西洪沟村,八十六岁的老人赵中福,老伴张娥梅,孜孜不倦,织出了温暖,织出了大爱。⑩而老人反复说的只有一句话:围巾谁都能织。我做了件普通事,不值得说。《人民日报》(2021年11月29日20版)16.阅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17.第⑧段运用插叙的叙述顺序,请分析它的作用。18.请按要求赏析语句。①两位老人像一对日夜不倦、吐丝不止的春蚕,从早到晚织围巾,一年四季织围巾,十四个年头坚持不懈织围巾。(从加点字词语的角度分析)②老两口与师生们同唱国歌,老人那饱经沧桑的眼睛,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眼睛,在激昂的旋律中一起湿润。(从描写方法的角度)1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题目“温暖的围巾”的含义。20.仰望历史的星空,我们在本学期感受到邓稼先、闻一多、鲁迅等众多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本文中两位普通的老人,用十四年的坚持不懈,织出了温暖,织出了大爱,同样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作为普通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答案】16.赵中福老两口十四年来坚持为边疆的学生、战士织围巾。17.交代了老人一家织围巾的缘起和传承;更好地表现老人牢记嘱托、不忘初心的传承和奉献精神;丰富文章内容,更能感动读者。18.①14年,一年四季,从早到晚,写出了老人坚持不懈地织围巾,赞美老人勤劳、坚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②运用了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描写了老人和孩子们同唱国歌时的眼神,生动地写出了老人孩子们激动的心情。19.表面上温暖的围巾指老人给战士织的可以御寒的围巾,深层上指老人拥军爱民、孜孜不倦的精神让人温暖。20.(围绕坚持、努力、行动均可)【解析】【16题详解】考查概括事件。读文可知,本文前两段交代了作者去拜访两位老人的原因,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第③段到第⑥段记叙了两位老人十四年间坚持为边疆的学生、战士织围巾的事件。第⑦段和第⑧段运用插叙,交代了老人一家织围巾的缘起和传承。最后两段交代两位老人的姓名,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之情。故可概括事件为:赵中福老两口十四年来坚持为边疆的学生、战士织围巾。意近即可。【17题详解】考查插叙的作用。联系前段中的“织巾拥军,是老人一家五代人的爱心传承”可知,本段交代了老人一家织围巾的缘起和传承。联系本段中的“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老人一直铭记在心——不要忘了解放军,不要忘了守卫祖国的官兵”可知,更好地表现了老人牢记先辈的嘱托,不忘初心的传承与奉献精神。插叙的运用,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两位老人的形象更加鲜明,也更能感动读者。【18题详解】考查语句赏析。①“从早到晚”“一年四季”表现了老人的勤劳。“十四年头”“坚持不懈”表现了老人的坚持不懈。十四年,从早到晚,从春到冬,老人从来没有停歇,一直坚持织围巾送给边疆的学生和解放军战士,表现了两位老人的勤劳与奉献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②“老两口与师生们同唱国歌”是对老人和孩子们的动作描写。“老人那饱经沧桑的眼睛,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眼睛,在激昂的旋律中一起湿润”是对他们的神态描写。老人与孩子们同唱国歌,眼睛流出了泪水,可见他们此时的激动心情。【19题详解】考查理解题目含义。联系第③段中的“孩子们围上红色、黄色、天蓝色、雪白色的围巾,顿时感到暖融融的”和第④段中的“戴上爱心围巾的官兵们笑容洋溢,胸中荡漾着无限温暖”可知,题目表现上指的是老人给学生和战士们织的可以保暖御寒的围巾。联系第⑧段中的“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老人一直铭记在心——不要忘了解放军,不要忘了守卫祖国的官兵。逢年过节,一大家人从本村外村市内省外团聚老人小院之日,就是四代同堂热热闹闹同织围巾同献爱心之时”可知,两位老人织的围巾蕴含了他们对边疆学生与守边战士们的关爱与孜孜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故题目深层的含义指的是老人拥军爱民、孜孜不倦的精神让人温暖。【20题详解】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结合生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作为学生,我们就要尽到做学生的责任,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认真学习,互帮互助,尊重老师,爱护校园;我们还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奉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班集体负责等等。(四)现代文阅读Ⅱ(12分)月光下的母亲何君华①我跟陈老师说,我母亲病了,我要回去看她。陈老师同意了。②陈老师不可能不同意。因为现在已是下午5点,我在县中寄宿,我家离学校有30多里。这个时候来请假,想必我母亲病得很重。③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撒了谎。我母亲根本没病,我是饿了,或者说是馋了。学校食堂的饭太难吃了,天天吃咸菜,顿顿吃腌萝卜,我都吃腻了,我要回去吃一碗我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④我最爱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了。我们学校只有在每月月底两天放假,其他时间学生都在学校寄宿。每个月上学的那天清晨,母亲都会为我做一碗鸡蛋手擀面。上学太没意思了,如果不是这碗鸡蛋手擀面,我想我一天学也不愿上。⑤我坐最后一趟班车到镇上,镇上已经没有机动车的影子,我只好徒步回家。⑥天上的月亮真大,地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我走啊走,肚子饿得发慌,心里只盼着早点吃到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步伐便愈来愈快。⑦走到四流山时,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正奋力地在木桶上抽打着成垛的麦子。⑧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脱粒机这样的农用机械,即便有也没人用得起,家家户户都是这样手工脱粒。这种脱粒方式速度慢、效率低,要赶在入秋时将全部的谷子脱粒归仓,实在是一项顶耗时费力的大工程,但即便如此,也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连夜赶着脱粒的。⑨我在心里嘀咕,是谁这么晚还在干活儿呢,心下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⑩我加快步伐走到家门口,赶紧用手摸门。我的手摸到了一把铁锁。我知道,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⑪我哭了。⑫还能是谁呢?别人家都是夫妻二人一起赶工,我父亲在浙江打工,家里家外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干,除了她还能是谁呢?⑬我哭了,号啕大哭。⑭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供我上学……等哭完,我没拿钥匙开门,也没去打谷场喊母亲,而是扭头往学校的方向走去,鸡蛋手擀面也被我全然抛到脑后。⑮我知道路上肯定没有车了,只能徒步回学校,就算这样,我也决计不回头。茫茫月光下,乡村公路上空寂无人,我一个人赶夜路,却没有感到一丝害怕。我徒步30多里路回到学校时,天已经大亮。⑯陈老师关切地问我母亲的病怎样了,我说我母亲没病,是我病了。说着,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下来,怎么也止不住。⑰陈老师不明所以地看着我,想问我为什么哭,但似乎很快明白了什么。他终于没开口,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⑱我知道,我该收起自己的娇贵病,也该认真学习了。从昨晚到今晨一粒米没进,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饿,我径直向教室走去。⑲我以前只知道有人冒着毒辣的阳光干活儿;那一晚,我知道,也有人顶着月光干活儿。(摘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21.根据文意,在横线处将相关情节补充完整。我撒谎请假回家→(1)_____→(2)_____→我发誓认真学习。22.第⑪段写“我哭了”,再到第⑬段“我号啕大哭”,两次“哭”的心理有何不同?请结合全文分析。23.请分析第⑮划线句子的作用。茫茫月光下,乡村公路上空寂无人,我一个人赶夜路,却没有感到一丝害怕。24.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答案】21.①.我看见母亲趁月光脱谷粒②.我连夜返回学校22.第⑪段,当“我”摸到家门上的铁锁从而确认打谷场上干活的人是母亲时,心疼母亲而哭,第⑬段想到母亲心疼“我上学辛苦而舍不得吃穿、不辞辛苦地操劳,而“我”竟然贪吃逃课,辜负母亲,心生悔恨、自责而“嚎啕大哭”。23.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夜深人静我赶路的情形,衬托出我的内疚和悔恨。24.结尾段的作用:内容上,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点明并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结构上,最后一段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解析】【21题详解】考查概括事件。第①段到第⑤段记叙的是我向老师请假回家,实际是我撒了谎,真正的原因是想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了。第一空:根据第⑦段中的“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正奋力地在木桶上抽打着成垛的麦子”和第⑩段中的“我知道,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可得:我看见母亲趁月光脱谷粒。第二空:根据第⑮段中的“我知道路上肯定没有车了,只能徒步回学校,就算这样,我也决计不回头”可得:我连夜返回学校。根据第⑱段中的“我知道,我该收起自己的娇贵病,也该认真学习了”可得:我发誓认真学习。【22题详解】查揣摩人物心理。第一次“哭”出现在第⑪段,联系第⑩段中的“我知道,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可知我确认深夜在打谷场上脱麦料的是我的母亲。联系第⑫段中的“我父亲在浙江打工,家里家外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干”可知,母亲一人在家操持家务,辛苦劳作。所以此处的哭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疼惜。第二次“哭”出现在第⑬段,联系第⑭段中的“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供我上学”和前文提到的我撒谎向老师请假回家的情节可知,母亲为了我如此辛苦,而我只是为了吃一碗面就向老师请假回家,荒废了学业,此时的哭里包含了作者内心的愧疚与悔恨。【23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茫茫月光下,乡村公路上空寂无人”是环境描写,“却没有感到一丝害怕”是对我的心理描写。联系本句中的“我一个人赶夜路”可知,此处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我在夜深人静之时赶路的情形。联系前文提到的母亲在月光下脱麦粒,辛苦劳作,是为了供我上学,而我却为了吃母亲做的面而向老师撒谎回家的情节,可知,此处对我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愧疚和对自己行为的后悔之意。【24题详解】考查分析语段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分析。内容上:“那一晚,我知道,也有人顶着月光干活儿”中的“有人”指的是自己的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作者看到母亲在月光下干活,知道了母亲的辛苦与不易,从而心中悔悟,回到学校,努力学习。故末段点明并深化了文章主旨。结构上:末段中的“那一晚,我知道,也有人顶着月光干活儿”与题目“月光下的母亲”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三、作文(50分)25.运用本学期所学的“写出人物精神”“抓住细节”等方法,以《我最佩服的一个人》为题,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答案】例文:我最佩服一个人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是鲁迅一生的写照。鲁迅先生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几年前就曾听说过《朝花夕拾》这一本书,它在人们嘴里、话语里是那么有趣的传奇,这让我产生了好奇,真的有那么好看么?这种想法在我的心中萌发成长,于是今年我就买了一本《朝花夕拾》。初读时,有些词句不理解是什么意思的,于是我便在网上搜索解释。再读就觉得越读越有味,其中让我感受颇深的文章便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这两篇了。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记叙了鲁迅先生天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