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答案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答案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答案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答案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一、选择题(2023年江苏扬州模拟)我国“西氢东送”“海氢陆送”项目已进入加速推进阶段。“西氢东送”采用“风光火储氢一体化”模式保障氢能供应稳定,“海氢陆送”利用海上风电制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海上风力发电中的“弃风”问题。如图为“海氢陆送”项目模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与“西氢东送”相比,“海氢陆送”()A.成本更低廉B.运输更便捷C.产量更稳定D.制氢更低碳2.“西氢东送”和“海氢陆送”项目,有利于()A.西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B.改变能源资源短缺现状C.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D.减轻沿海地区生态破坏【答案】1.D2.C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海氢陆送”主要采用海上风电制氢,而“西氢东送”主要采用“风光火储氢一体化”模式,碳排放量更高。“海氢陆送”更低碳环保,D项正确。第2题,“西氢东送”和“海氢陆送”项目基本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制氢,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C项正确。(2023年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2022年11月17日,埃塞俄比亚—肯尼亚±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进入试运行阶段,该输电线路总长度约为1045千米,被称为“东非电力高速公路”,成为一条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通道。如图示意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地区。据此完成第3~5题。3.“东非电力高速公路”主要输送的清洁能源是()A.地热发电B.风电C.水电D.核电4.此“东非电力高速公路”()A.输送方向为苏斯瓦至索多沃莱塔B.海拔高且冻土广布,施工难度较大C.输电工程的线路大致沿山谷分布D.沿线区域气候有明显干湿季变化5.“东非电力高速公路”运行后,埃塞俄比亚直接受益的产业是()A.国际贸易B.交通物流C.钢铁工业D.旅游业【答案】3.C4.D5.A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埃塞俄比亚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落差大,水能丰富,利于开发水电,C项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东非电力高速公路”沿线区域是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变化明显,D项正确。第5题,“东非电力高速公路”运行后,埃塞俄比亚开始向肯尼亚出口电力,这将为埃塞俄比亚带来大量外汇收入,故“东非电力高速公路”运行后,直接受益的产业是国际贸易,A项正确。(2023年海南海口模拟)滇中是全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此国家启动滇中引水项目——引金入滇。该水源工程从金沙江无坝引水,经引水渠沉沙后,通过地下泵站进入总干渠,沿途输水过程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状况差异化分配水量。据此完成第6~7题。6.该工程采用无坝引水是为了()A.实现全程自流B.增加输水水量C.提升输水水质D.减少生态扰动7.总干渠沿途分配水量最多的城市是()A.楚雄B.昆明C.通海D.蒙自【答案】6.D7.B解析:第6题,采用无坝引水,避免了建坝对生态的扰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D项正确。第7题,由材料可知,沿途输水过程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状况差异化分配水量。昆明为云南省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人口密度最大,需水量最大,故需要分配的水量最多,B项正确。(2022年广东深圳模拟)我国西藏自治区能源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低,电力自给不足。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复杂、最具建设挑战性的高原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干线全长1521千米,平均作业海拔超过4000米。藏中电力联网工程连接西南电网,彻底结束了西藏中东部地区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图甲示意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线路,图乙是波密线路段“高低腿”电塔景观图。据此完成第8~10题。甲乙8.目前,藏中电力联网工程主要电力来源和输送方向是()A.火电—东送B.地热能—西送C.太阳能—东送D.水电—西送9.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线路走向主要考虑()A.接近用电中心B.远离断裂带C.沿河谷布设D.依山脊而建10.该工程大部分电塔采用“高低腿”,而不采用通常的“平底基座等高腿”方案,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钢材消耗B.避免景观单调C.减少生态破坏D.缩短施工工期【答案】8.D9.A10.C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藏中电力联网工程连接西南电网,而藏区本身虽能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低,电力自给不足,其电力主要来源于西南地区,所以输送方向为自西南地区向西输送,而我国西南地区水电丰富,故D项正确。第9题,根据图甲信息可知,输电线走向和公路走向基本一致,连接该区域的主要城镇,接近用电中心,减少损耗,A项正确。第10题,该线路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电塔采用“高低腿”而不采用“平底基座等高腿”,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平底基座的工程量更大,会加大对坡面的破坏),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1.(2023年山东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后续工程,经过多年论证,工程采用了“坝下方案”:取水口位于长江三峡水库北岸的龙潭溪,提水后注入全程194.3千米的隧洞。隧洞出水口位于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5千米的安乐河口,注入汉江。引江补汉工程的地质条件复杂,“全程隧洞方案”的工程投资和技术难度远大于地表开挖明渠的方案。沿线的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拥有国家森林公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保护区等桂冠。引江补汉工程建成后,南水北调中线可以增加20亿立方米的年均调水量。如图为引江补汉工程线路示意图。(1)说明引江补汉工程服务于南水北调中线的方式。(2)推测“坝下方案”的主要优点。(3)从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功能方面,简述选取“全程隧洞方案”的理由。【答案】(1)采取的是水量替换(置换)方式。引江补汉工程的来水汇入丹江口水库的下游河道,丹江口水库减少相应的下泄水量。丹江口水库减少的下泄水量,南水北调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增加相应的调水量。(2)长江水质低于汉江,(水量置换方式)可以确保丹江口水库和北调水的水质安全。出水口的海拔较低,可以实现全程自流,降低调水成本。(3)防止森林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然本底(维护生物多样性);避免切断动物迁徙通道,保障动物的正常生存、繁衍和进化;减少地表扰动,有利于发挥自然保护区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服务功能。12.(2023年河南洛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欧洲的石油和天然气大约有一半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俄罗斯到欧洲一共有7条天然气管道,其中有3条经过乌克兰。如图为俄罗斯途经乌克兰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主要管道分布图。(1)简述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选用管道运输的主要原因。(2)分析俄欧天然气输送管道建设的地理背景。(3)分析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大多经过乌克兰的原因。【答案】(1)管道运输天然气技术相对成熟;管道运输运量大,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性强,运输效率高;转运环节少,成本低。(2)俄罗斯天然气产量高,但国内市场需求有限,有庞大的出口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