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和答案_第1页
历史-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和答案_第2页
历史-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和答案_第3页
历史-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和答案_第4页
历史-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运城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历史试题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夏商两代,鬼神是人们生活的主宰,两代的鬼与神基本都与祖宗有关;周人讲“天命无常,惟德是辅”,上天或上帝不再是哪一个民族的祖先,而是普天下各民族共同的主宰。这种变化反映了A.神鬼思想退出历史舞台B.三代帝王信奉君权神授C.周代治理思想的革命性D.早期国家发展的持续性2.范仲淹曾建议“先于都督之郡,复其学校之制……敦之以诗书礼乐,辨之以文行忠信”。王安石也认为:“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A.主张建立学堂选官制B.重视学校的教化功能C.致力于儒学复兴运动D.希望扩大教育覆盖面3.苏麻离青矿料原产于波斯,元代传入我国,用于青花的烧制,出窑后色泽明艳幽蓝并伴有铁锈斑。郑和下西洋带回大量苏麻离青,永乐、宣德两朝大量用于官窑青花瓷的烧制,使青花瓷展现出新的艺术魅力。上述材料说明A.青花瓷是官窑烧制的精品B.中国文化受外来因素的影响C.郑和下西洋重视经济利益D.中外商贸往来推动文化交流4.西方第一个将中国戏剧译介给欧洲人的是法国的来华传教士马若瑟。1735年,由他翻译的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在巴黎出版,轰动一时。后伏尔泰也将其进行改编,其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的重要来源B.可推进中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C.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D.中国文化能为其提供部分精神资源5.在北美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创世故事里,茅香是最初生长在大地上的植物,是大地母亲甜美芬芳的秀发。原住民把采来的茅香编成三股发辫,象征着思想、身体和精神的合一,以此传递他们对脚下土地的敬畏与感激。这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A.蕴含着浓厚的神权色彩B.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C.反映出宗教信仰多样化D.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6.公元前8世纪后期,亚述帝国在司法审判中,将“专业法官”和基层机构排除在法庭之外,国王和行政官员掌握了裁判权。案件往往由一两位官员裁决,官员充当的兼职法官所做判决具有强制性,堪比其行政决定。该举措A.推动了西亚楔形文字的流行B.有利于确保司法公正公平C.与帝国中央集权的强化有关D.无助于苏美尔文明的扩展7.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他们把处在“光辉”和“光芒”中间的一段叫做“中”世纪。“中”世纪文化与“光辉”古代文化的关联表述正确的是A.“中”世纪文化是对“光辉”古代文化的强力反动8.下图为古印欧人的迁徙流变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A.世界各民族的共祖意识增强B.欧亚区域文化存在着碰撞交融C.印欧人成为欧亚大陆征服者D.赫梯文明和波斯帝国受到威胁9.如表为19世纪中期美国与英国争夺俄勒冈地区的主权过程中,美国对俄勒冈地区印第安人形象刻画的相关“文明”话语表述,据此可推知慵懒的野蛮人在荒野地区传播生活艺术、科学之光与福音并不违背上帝的法则,占领野蛮人(印第安人)四处游荡却从未耕种、也不用以支持人口增长的土地,也并不侵犯人的权利。野蛮人需让位于文明人,正如野兽需让位于野蛮人,这都是自然的准则。高贵的野蛮人对俄勒冈地区进行考察,强调当地印第安原住民与美国人所熟知的东部地区印第安人差别巨大,前者“身材更矮小,身体更脆悦,头脑睿智,更少表现出与野蛮人类似的恶习,也不那么残忍嗜杀”。高二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A.文明话语构建掩盖扩张实质B.印第安人形象兼具双重特性C.俄勒冈地区是美英争夺焦点D.话语研究彰显客观价值取向10.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由于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移民新浪潮、学术界和政界流行的多文化主义和多样性理论,以及美国社会中出现了拉美裔化的倾向等原因,导致美国国民特性出现了一定的危机。其旨在说明A.拉美裔和亚裔在美国族群中的比例增大B.美国的霸权地位日益受到冲击C.多文化主义理论冲击了美国的国家特性D.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面临挑战11.18世纪,英国流行印度的印花棉布,推动棉布取代传统的毛织品;房屋装饰使用来自中国的瓷器、漆器、屏风、壁纸;茶从上层社会的奢侈品成为普通大众消费品。这A.得益于海外贸易的不断扩展B.源于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C.表明光荣革命消除等级差别D.反映文化交流推动商品输出12.蒙古西征给欧洲带来极大的灾难:欧洲被外族入侵,封建制度遭受冲击,大军所至,焚毁田园,摧毁堡垒;更甚者,是教廷的权威蒙受极大的打击。欧洲人开始向内反思,希望重建一套安身立命的依据。因此,欧洲人A.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的浪潮B.重视人的力量追求现世生活C.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D.开展了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13.19世纪初期,赫尔曼、威廉·冯·洪堡、雅恩等德意志学者纷纷表达出对民族统一的强烈渴望,他们提出,虽然国土被占领,人民受到压迫,但德意志民族依然是德意志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就必须坚信德意志是唯一的祖国,这些主张A.表达了制度变革的强烈愿望B.是路德宗教改革的必然结果C.缘于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D.深受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14.如图为二战后美国历史课程在印度大学的开设情况。它反映出巴纳拉斯印度大学和巴罗达大学率先将美国历史纳入硕士学位课程的选修课美国印-美教育基金会向加尔各答大学与旁遮普大学等高校派遣10名美国历史学家获美国资助前往美国深造的印度学者已有独自开设“1776年以来的美国史”等课程的能力开设美国课程的印度高校达到43所印-美教育基金会共选派103名印度学者赴美研究美国历史,同期有近九十名美国学者到印度讲授美国学A.美国热衷于在印度传播美国价值观B.非殖民地化是美国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C.战后美国文化传播被赋予冷战内涵D.第三世界发展成为美国关注的核心问题15.1954年,美国、苏联、英国等50个国家在荷兰海牙签署《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承诺尊重缔约各方领土内具有重大意义的建筑、艺术品或历史上有价值的纪念物等文化财产,不对其实施任何报复行为。这一公约高二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A.目的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B.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C.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D.发展了国际的司法制度16.《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是享誉世界的名曲,这首歌来自于音乐剧《艾薇塔》,是为纪念前阿根廷第一夫人艾薇塔(贝隆夫人)所作。当阿根廷演员演唱欧美歌曲时,他们的艾薇塔成为美国和欧洲的偶像,不仅在音乐剧里,也在1996年使麦当娜成为明星的电影《艾薇塔》里。这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共享和影响是一种双向现象B.全球化下拉美地区的民族文化对西方更有吸引力C.经济全球化下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同质化的趋向D.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造成了文化发展的不平衡17.(14分)世界文化由具有各自鲜明特点的民族文化组成,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将世界文化分为古典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玛雅)文化等多样的地域文化。他说,“我看到的是一群伟大文化组成的戏剧,其中每一种文化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生土壤中勃兴起来,都在它的整个生活期中坚实地和那土生土壤联系着,每种文化都把自己的影象印在它的材料、即它的人类身上,每一种文化各有自己的现念,自己的情欲,自己的生活、愿望和感情,自己的死亡。”材料二在人类社会早期,世界各主要文化大体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各自按照自己的轨道缓慢地各种向前发展。后来,随着文化交往的增加,不同文化间的关系处理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而日渐凸显。与文化间的友好和平交往相伴随的还有不同文化间的互相征服。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原有的文化多样性格局受到严重破坏。……随着欧洲文化席卷全球,美洲、大洋洲和西伯利亚被严重欧化,亚洲和非洲的绝大部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欧洲人将他们自身的文化通过各种方式植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弱势文化的萎缩与倒退,甚至消亡。—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周文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意义与困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教信仰角度说明中古时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并任选一区域指出其文化勃兴的“土生土壤”。(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世界文化多样性面临的困境。(6分)18.(14分)战争与商贸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亚历山大之前,人类的文化交流只是局部的,有些地区甚至是相互隔绝的,但自他之后,这种局面就逐渐打破了。这一时期文化交流不只限于希腊-马其顿人的直接统辖之地,而且包括受其影响的周边地区。希腊的“人可成神”观念与埃及、巴比伦的王权神化一拍即合,形成了新的国王崇拜。巴比伦的占星术、天文观测资料与希腊文学、数学的结合,使这一时期的天文学成就达到了近代哥白尼才能达到的高度。东方的拱形建筑风格也被希腊化时期的建筑师们所吸收。希腊语成了希腊化世界的通用语言,不少的当地人用希腊语写了本国本地区的历史,大大丰富了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宝库。—摘编自杨巨平《“希腊化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流大汇合》高二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材料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掌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16世纪以后,中国茶叶传入欧洲,饮茶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步盛行。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8世纪末,输入欧洲的中国茶,除欧洲本地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万荷盾的茶叶,转手卖出后获利65万荷盾。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摘编自张福新《茶文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化时代文化交流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在欧洲流行的影响。(8分)19.(12分)文化有继承性、延续性,代代传承,积久而成传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阿拉伯文化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的新文化。阿拉伯文化主要是由阿拉伯本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以及希腊、波斯、罗马和印度等外来文化构成。阿拉伯文化在宗教、哲学、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等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摘编自哈力木等《浅析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方式多种多样,不断更新。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示例表文字。如:秦始皇以小篆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文字建筑。建筑是文化的体现,历史古建筑等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民族交往。如:东晋十六国时期,内迁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流交往中,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文化习俗。文化习俗包括节日庆典、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两宋史实,选择或补充两种文化传播的手段或方式,并予以说明。(6分)高二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材料《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纽约时报》评论:“世上其他的博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