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类解析(新平大队)_第1页
综合基础类解析(新平大队)_第2页
综合基础类解析(新平大队)_第3页
综合基础类解析(新平大队)_第4页
综合基础类解析(新平大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基础类解析(新平大队)

1.在灭火战斗中,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当遇有紧急情况

危急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A)命令。

A、撤离B、避险C、掩护D、停止进攻

解析:火灾扑救中,要做好参战人员的安全防护,严防人员伤亡,当遇到

火场出现爆炸、轰燃、倒塌、沸溢、喷激等险情征兆,而又无法及时控制

或者消除,直接威胁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现场指挥员应当果断迅速组

织参战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立即清点人数,视机再组织实施灭火救援行

动。

2.消防救援站由接警至到达火场的过程称为接警出动,它包括受理火警、

(B)、灭火出动三个方面。

A、分析警情B、调集力■C、登记信息D、着装登车

解析:接警人员必须迅速准确受理报警,受理报警后,应当根据灾情、预

案和调动方案,迅速调派力量,及时了解灾害事故现场情况,并立即向全

勤指挥部和值班首长报告,根据需要和指挥员的命令通知供水、供电、供

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有关单位、技术专家到场配

合作战行动。

3.消防专用电话采用(A)呼叫通话方式,无需拨号。

A、直接B、间接

C、转接D、连续

解析:为了确保消防专用电话的可靠性,消防专用电话总机与电话分机或

插孔之间的呼叫方式应该是直通的,中间不应有交换或转接程序,即宜选

用共电式直通电话机或对讲电话机。

4.总队、支队每年应对安全员(助理)进行不少于(D)专项培训,实行

持证上岗。

A、4天B、5天C、6天D、7

解析:安全员(助理)设置制度要求:1.总队、支队两级现场指挥部必须

设置灭火救援安全助理,负责现场安全管控监督。2.消防救援大队、站到

场应明确现场安全员负责现场观察监测、预警提示。3.总队、支队安全助

理对灭火救援现场安全员实行统一管理。4.总队、支队每年应对安全员(助

理)进行不少于7天专项培训,实行持证上岗。

5.在火灾扑救作战中,侦察小组一般不少于(C)人。

A、5B、4

—1—

C、3D、2

解析:侦察小组一般不少于3人,并由指挥员带领,严禁单独行动,情况

复杂现场必须有单位知情人引导。

6.在灭火战斗中,各级指挥员要贯彻(B)的指导思想。

A、集中兵力、准确快速

B、“救人第一、科学施救”

C、先控制、后消灭

D、统一指挥,逐级指挥

解析:“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我们消防救援队伍在灭火救

援中要始终围绕救人这个战略目标来开展行动,救人的概念是拯救被困人

员的生命,有时在火场中因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我们无法第一时间开展直

接的救援行动,那么我们要考虑为被困人员创造必要生存的条件,再尽己

所能为救援创造必要条件。

7.安全标志分为(D)类型。

A、禁止标志、警告标志

B、警告标志、指令标志

C、警告标志、提示标志

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解析:国家规定了四类传递安全信息的安全标志:禁止标志表示不准或制

止人们的某种行为;警告标志使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指令标志表示

必须遵守,用来强制或限制人们的行为;提示标志示意目标地点或方向。在

民爆行业正确使用安全标志,可以使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提醒,以防止事故、

危害发生以及人员伤亡。

8.以下不属于止血训练方法的是:(D)

A、指压止血训练B、加压包扎止血训练

C、止血带止血训练D、纱布止血训练

解析:指压止血法,即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端),用力压向

骨方,以达到止血目的急救方法。加压包扎止血法简称BFR,也叫做限制

血流速训练法、加压训练法等等。它是一种训练方法,主要使用弹性绷带

在四肢的近心端进行加压包扎,以维持动脉血液流入肌肉,同时限制蜉脉

血回流,使得目标肌肉得到最大程度地刺激和生长。目标是限制静脉回流

而不是动脉,血液可以保持并持续融合到目标肌肉去,这就像填充水球到

最大容・一样。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

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2—

9.以下不属于危险警示牌的标志是:(D)

A、有毒B、泄漏

C、爆炸D、安全

解析:危险警示是警告人们可能发生的危险,目的是引起大家注意,远离

危险。安全不属于危险警示牌的标志。

10.以下关于摘除马蜂窝时说法错误的是:(D)

A、在实施摘除蜂窝救援时,必须认真检查防蜂服完好情况,确认安全可靠

后,方可实施救援行动。

B、在摘除环境比较复杂场所的蜂窝时,不能急于求成,对可能损坏防蜂服

和影响救援行动的障碍物必须先行消除,为顺利摘除蜂窝创造条件。

C、消防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避免紧张慌乱,任何紧张慌乱

都可能发生动作倒错,造成失误。

D、在摘除蜂窝时,当发现防蜂服有轻微破损时仍然可以继续操作使用。

解析:马蜂毒性大,容易被量伤。由于马蜂毒性大,在摘除马蜂窝的过程

中,如果未加以防护或防护不到位都可能导致马蜂的群体攻击,给救助人

员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威胁到生命,所以当发现防蜂服有轻微破损时不能

使用。

11.消防员在实施灭火救援作业时必须严格(D),也要遵守队伍的条令

条例。

A、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B、职业道德和安全规定

C、执行操作规程和行为准则

D、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解析:灭火救援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消防救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参战消

防员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要时刻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应做好个人安

全防护,密切关注作战现场安全环境的变化。严格遵守灭火与应急救援行

动中各项安全要求。

12.消防救援队伍在灭火战斗中,不是作战原则为(D)。

A、先控制、后消灭B、集中兵力、准确迅速

C、攻防并举、固移结合D、分清情况、调足第一出动力,

解析:消防部队在灭火战斗中,应当按照先控制、后消灭,集中兵力、准

确迅速,攻防并举、固移结合的作战原则,果断灵活地运用堵截、突破、

夹攻、合击、分割、围歼、排烟、破拆、封堵、监护、撤离等战术方法,

科学有序地开展火灾扑救行动。

13.根据扑救火灾的紧急需要,有关(B)应当组织人员、调集所需物资

—3—

支援灭火。

A、主管公安机关B、地方人民政府

C、公安机关D、到场的最高行政首长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章灭火救援第四十五条规定:

火灾现场总指挥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有权决定下列事项:

(一)使用各种水源;

(二)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

(三)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

(四)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

(五)为了抢救人员和重要物资,防止火势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火灾

现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施等;

(六)调动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

有关单位协助灭火救援。

根据扑救火灾的紧急需要,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人员、调集所需

物资支援灭火。

14.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

作,由(D)统一领导。

A、主管公安机关B、上级公安机关

C、上级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章灭火救援第四十三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火灾特

点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

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

15.人们正常呼吸的空气中氧气占(C)左右(体积分数)。

A、20%B、16%

C、21%D、12%

解析:正常情况下,空气中含氧量为21%左右,当氧气浓度在19.5%至

23.5%之间,人能够正常生活。在这个区间以外,氧气浓度过低或过高,对

人体都是有一定危害的。

16.高温能损伤呼吸道,当火场温度达到(B)时,能使人的血压迅速下

降,导致循环系统衰竭。

A、49~50℃B、59~60℃

C、39~40℃D、69-70℃

—4—

解析:高温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

致死亡。人体在过高环境温度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而发

生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中暑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虚脱,是

中暑最轻度表现,也最常见;热辐射,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导致下

肢血管扩张,血液淤积,而发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晒,导致排

汗功能障碍所致。而当温度到达59~6(FC能使人的血压迅速下降,导致循

环系统衰竭。

17.不属于“A类火灾”的是(D)o

A、木材B、棉

C、毛D、石蜡

解析: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干草、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这类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

18.固体可燃物燃烧而引起的火灾是(A)o

A、A类火灾B、B类火灾

C、C类火灾D、D类火灾

解析: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干草、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这类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

19.木材及大部分有机材料属于(A)o

A、可燃性建筑材料B、易燃性建筑材料

C、难燃性建筑材料D、不燃性建筑材料

解析:建筑材料的防火等级是按建筑材料燃烧性能来划分。

等级应分为四级:A级,不燃性;B1级,难燃性;B2级,可燃性;B3

级,易燃性。

A级: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等。B1级:纸面石青板、

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等B2级: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

纸制装饰板、等。B3级装修材料可不进行检测

20.(A)是为人员疏散或消防作业提供照明的消防应急灯具。(装备)

A、应急照明灯B、疏散指示标志

C、应急指示标志D、自明灯

解析:消防应急照明灯是为人员疏散、消防作业提供照明的消防应急灯具,

它平时利用外接电源供电,在断电时自动切换到电池供电状态。一般高层

建筑/商场/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的地方都会有配置应急灯。

21.安全形势分析制度,支队每(A)、大队每()、站每()至少开展1

一5一

次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

A、月、半月、周B、季度、月、半月

B、半年、季度、月D、年、半年、季度

解析: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制度要求:总队每半年、支队每季度、大

队、站每月至少开展1次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查找责任落实、

人员编配、学习教育、业务训练、作战行动、装备维保、车辆巡查、行车

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参

加重大灭火救援行动和开展高风险训练应组织安全风险评估,采取必要的

安全防范措施。

22.一般情况下,从警铃响起到首车驶离车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B)。

A、0.5minB、1minC、1.5minD、2min

解析:火警接警方法:1、由支队接到求救电话的接线员会在问清楚具

体位置和火灾大小的情况下迅速派单到相对应最近的一个消防中队,中队

则立即自动拉响警报根据灾情大小来判断出动车辆和人员的数中队接

收到救援信号则问清楚后自行拉动警铃。(接到电话到警铃响起一般不会

超过一分钟。)

2、接受到火灾出动讯号的单位,无论当时你在做什么,都必须立马停

止手上一切工作全体出动穿戴防护装备登车。(公安部规定消防中队从警

铃响起到车子出库的时间白天不能超过45秒,晚上不能超过一分钟。)3、

到达灾情现场消防人员就开始紧张有序的救援工作。4、处理完灾情以后返

回单位第一件事当然是处理好用过的装备,恢复到战备状况。

23.疏散物资必须在单位负责人或者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有序进行,并指定专

人看护,做法错误的(B)。

A、疏散出来的物品必须检查是否夹带火种。

B、疏散出来的物品堆放凌乱。

C、疏散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时,要划出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D、疏散压缩气体钢瓶,必须充分冷却,并在水枪掩护下进行。

解析:火灾扑救中,应当按照下列基本要求,积极疏散和保护物资,努

力减少损失:

(一)遇有易燃易爆物品或者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以及珍贵文物受到

火势威胁时,应当首先予以疏散;受到火势威胁的物资和妨碍救人灭火的

物资也应当予以疏散;

(二)对难以疏散的物费,应当采取冷却或者使用不燃、难燃材料遮盖等

—6—

措施加以保护;

(三)疏散物资应当在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和起火单位负责人、工程技术人

员的配合下,根据轻重缓急有组织地进行;

(四)从火场抢救出来的物资应当指定放置地点,指派专人看护,严格检

查,防止夹带火种引起燃烧,并及时清点和移交。

24.热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叫

做(A)。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传播

解析:传热机制总共有三种,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在这三种传热机制中,最基本的就是热传导。热传导的产生是由于能*

在相邻粒子之间进行传输,例如晶格震动、气体分子碰撞、电子迁移等。

热传导中的能量传递与材料的导热性和温差相关,且与温度梯度成成正比。

第二种传热机制是热对流,指传热发生在一个以一定流速流动的流体

内,能量通过流动或输运进行传递。主要与材料的热容、质量流率和温度

相关。

第三种是热辐射,可以理解为能量通过光子输运进行的发射、传播、吸

收和反射等,需要考虑视角因子。热辐射发生在透明介质或半透明介质中,

例如空气、真空等。热辐射的能■传递主要与发射率、视角因子以及表面/

环境的温差四次方有关。

25.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C)。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D、热传播

解析:传热机制总共有三种,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在这三种传热机制中,最基本的就是热传导。热传导的产生是由于能量

在相邻粒子之间进行传输,例如晶格震动、气体分子碰撞、电子迁移等。

热传导中的能・传递与材料的导热性和温差相关,且与温度梯度成成正比。

第二种传热机制是热对流,指传热发生在一个以一定流速流动的流体

内,能量通过流动或输运进行传递。主要与材料的热容、质量流率和温度

相关。

第三种是热辐射,可以理解为能■通过光子输运进行的发射、传播、吸

—7—

收和反射等,需要考虑视角因子。热辐射发生在透明介质或半透明介质中,

例如空气、真空等。热辐射的能量传递主要与发射率、视角因子以及表面/

环境的温差四次方有关。

26.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的现象称为(C)。

A、熟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传播

解析:传热机制总共有三种,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在这三种传热机制中,最基本的就是热传导。热传导的产生是由于能量

在相邻粒子之间进行传输,例如晶格震动、气体分子碰撞、电子迁移等。

热传导中的能・传递与材料的导热性和温差相关,且与温度梯度成成正比。

第二种传热机制是热对流,指传热发生在一个以一定流速流动的流体

内,能量通过流动或输运进行传递。主要与材料的热容、质量流率和温度

相关。

第三种是热辐射,可以理解为能■通过光子输运进行的发射、传播、吸

收和反射等,需要考虑视角因子。热辐射发生在透明介质或半透明介质中,

例如空气、真空等。热辐射的能■传递主要与发射率、视角因子以及表面/

环境的温差四次方有关。

27.“先控制、后消灭,集中兵力、准确迅速,攻防并举、固移结合”是灭火

战斗中的(A)。

A、战术原则

B、指导思想

C、战术方法

D、组织指挥原则

解析:在灭火战斗中,应当按照先控制、后消灭,集中兵力、准确迅速,

攻防并举、固移结合的作战原则,果断灵活地运用堵截、突破、夹攻、合

击、分割、围歼、排烟、破拆、封堵、监护、撤离等战术方法,科学有序

地开展火灾扑救行动。

28.“堵截、突破、夹攻、合击、分割、围歼、破拆、封堵、排烟、监护、撤

离”是灭火战斗中,消防救援队伍运用的(C)。

A、组织指挥原则

B、战术原则

—8—

C、战术方法

D、指导思想

解析:在灭火战斗中,应当按照先控制、后消灭,集中兵力、准碣迅速,

攻防并举、固移结合的作战原则,果断灵活地运用堵截、突破、夹攻、合

击、分割、围歼、排烟、破拆、封堵、监护、撤离等战术方法,科学有序

地开展火灾扑救行动。

29.与破拆目的不一致的是(D)o

A、形成“隔离带”

B、改变烟气流向

C、阻止火势蔓延

D、形成大面积燃烧

解析:灭火战斗中,消防人员实施破拆主要目的:⑴迅速查明火情。⑵救

人和疏散物资。⑶充分发挥灭火剂的效能。⑷阻止火势蔓延。⑸消除建筑

物倒塌威胁。⑹)排除烟雾和有毒气体。⑺改变火势蔓延和烟雾流动。

30.堵截是积极防御与主动进攻相结合的基本战法,下列不适用于堵截战术

的是(C)

A、火势向单个方向蔓延时

B、火势向多个方向蔓延时

C、开辟救人通道抢救人命时

D、多层建筑火灾和大面积、立体火灾

解析:堵截战术是针对迅速蔓延扩大的火势,利用喷射水流、防火隔离物、

泡沫灭火覆盖等手段,在火势蔓延前锋处组织灭火力量堵截火势蔓延或减

缓火势蔓延速度的基本方法。例如,多层建筑火灾的堵截,应在燃烧层上

层楼梯间、楼板孔洞、电梯井和外墙门窗等或是蔓延的途径部署力・,堵

截火势向上蔓延,同时在着火层的下层也应部署力量,堵截火势向下蔓延,

防止形成立体火灾。

31.监护是为防止发生意外对火灾现场或作战行动进行监视和守护的战法,

下列不适用于监护战术的是(D)

A、易燃气体泄漏燃烧现场的监护

B、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的监护

C、火灾现场的监护

D、自然灾害的监护

解析:监护战术是针对某些具有爆炸危险的易燃气体压力储罐泄露火灾,

在无法关阀断气或堵漏的情况下,采取持续冷却罐体的措施,维持其稳定

—9—

燃烧,防止罐内压力异常地增高而爆炸,直至其燃烧完而熄灭的基本战法。

32.火场供水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任务,下面不符合火场供水原则(D)。

A、就近停靠使用水源

B、确保重点,兼顾一般

C、快速准确,科学合理

D、掌握辖区水源情况

解析:火场供水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任务,保证火场战斗的需要,火场供

水应遵循以下原则:(1)就近占用水源。到达火场的供水灭火的战斗车,为保

证迅速及时的供水灭火,就应占据距离火场较近的消防水源,以便达到迅

速出水灭火的目的。占据水源切忌舍近求远。(2)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火

场供水必须着眼于火场的主要方面,应集中主要的供水力量,保证火场主

攻方向的力■和水压,有效的控制火势,消灭火灾。在重点阵地供水得到

可靠保证后,对火场其他方面的用水,应根据火场的供水力・,科学合理

地组织供水,兼顾到一般阵地的火场用水。(3)力争快速。第一出动供水力

■达到火场,对扑救初期火灾保持有绝对优势时,应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保

障扑救初期火灾的用水量,做到战术上的速战速决。

33.进入密闭区域侦察时,应当测试门窗温度,判别(A)风险,在侧面媛

慢开启门、窗,同时采取限位措施,并视情向门、窗内射水

A轰然B烟热C高温D喷射

解析:轰燃是指火在建筑内部突发性的引起全面燃烧的现象,即当室内大

火燃烧形成的充满室内各个房间的可燃气体和没充分燃烧的气体达到一定

浓度时,形成的爆燃,从而导致室内其他房间的没接触大火的可燃物也一

起被点燃而燃烧,也就是“轰”的一声,室内所有可燃物都被点燃而开始

燃烧,这种现象称为轰燃。所以在封闭房间进行排烟时,为防止轰然应采

取措施是:逐渐开启排姻口,使用开花水枪掩护。

34.不属于火灾烟气的危害(B)o

A、火灾烟气的毒害性

B、烟气抑制火灾蔓延

C、火灾烟气的减光性

D、火灾烟气的恐怖性

解析:烟气的有害成分或缺氧使人直接中毒或窒息死亡;烟气的遮光作用

又使人逃生困难而被困于火灾区;烟气的高温危害会导致金属材料强度降

低,进而导致结构倒塌,人员伤亡。.烟气不仅造成人员伤亡,也给消防队

员扑救带来困难。.因此,火灾发生时应当及时对烟气进行控制,并在建筑

—10—

物内创造无烟(或烟气含量极低)的水平和垂直的疏散通道或安全区,以

保证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或临时避难和消防人员及时到达火灾区扑救。.

在高层建筑中,疏散通道的距离长,人员逃生更困难,对人生命威胁更大,

因此在这类建筑物中烟气的控制尤为重要。

35.火势发展的猛烈阶段排姻,对火势发展的影响(A)。

A、造成火势扩大蔓延

B、降低室内温度

C、能够尽快发现火源

D、可以提高能见度

解析:火场排烟对于提高火场能见度,减少高温毒气危害性,有效控制火

势蔓延,提高救人、灭火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火场排烟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以

下三点:

1.简化救生工作.适当排烟可将威胁被困人员的烟雾与有毒气体排除,简化

灭火救援工作,并使被救人员处于比较安全的环境,增加救援工作的效率。

2.有利灭火行动。排出建筑物内的烟、热及毒性气体,使消防人员容易找到

燃烧部位,加快扑救。适当排烟不但能降低室息中毒的危险,还可减少消

防人员灭火、救人、抢救和疏散物资的障碍。

3.降低财产损失。将烟、热气流及有毒气体排除后,可将火势限制在一一定

范围,以加速灭火和疏散物资的行动,减少财产损失。

36.灭火作战力,部署的调集不包括(B)

A、第一出动

B、当地群众

C、增援力・

D、社会应急救援联动力,

解析:灭火作战力・部署的调集包括:第一出动、增援力・、社会应急救

援联动力量

37.执勤战斗预案包含多种资料图纸,不包括(C)

A、城市街道图

B、单位总平面图

C、单位立面图

D、建筑施工的平面图

解析:为了充分了解重点单位的结构,制作执勤战斗预案中分别会制做城

市街道图、单位总平面图和建筑施工的平面图。

38.当现场被困人员数■较多时,现场应以(B)为主,水枪出水重在开辟救

人途径、掩护救人。

—11—

A、疏散

B、救人

C、建立水枪阵地

D、开辟救生通道

解析:救人第一和准确迅速是灭火战斗的总的要求,应贯彻于灭火战斗的

始终,集中兵力是打歼灭战的先决条件,打歼灭战是集中兵力的实质与目

的。“救人第一”,即在扑救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中,拯救生

命和疏散人员是优先考虑。“准确、迅速”,即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

时间内,以充分的准备,以准确迅速的战斗行动和有效措施制止火势蔓延,

达到与火灾蔓延争时间,抢速度,消灭火灾的目的。

39.公安、供水、供电等应急力■由政府领导实施(C),消防指挥员主要负

责灭火救援专业指挥,并根据实际提出配合处置的具体需求。

A、统一指挥

B、逐级指挥

C、统筹指挥或授权指挥

D、统一指挥或逐级指挥

解析:各级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应当坚持管行

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

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

内的消防工作,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消防工作的负责人为

主要责任人,分管其他工作的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消防工作负领导责任。

40.利用室内消火栓出水枪扑救初起火灾,应携带水带、水枪和转换接口等

器材,出枪数,原则上不超过(B)支。

A、2B、4C、3D、1

解析:室内消火栓箱内一般设有水枪、水带等。为扑救初起火灾,水枪流

量一般按两支水枪同时出水,每支水枪的平均用水量约按5升/秒计算。高

层建筑室内消防水■,一般按室外消防用水■计算;高度在50米以上的高

层公共建筑的室内消防水量应大于室外消防水

41.对一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可运用“(D)”转移至上风窗口、平台后伺机

转移;通过楼梯间疏散的人员,可先引导救至起火层下二层等安全区域。

A、转移救人法B、疏散救人法

C、接力救人法D、媛冲救人法

解析:缓冲救人法:在被火围困人员较多时,可先将人员疏散到本楼相对

较安全的其它地方,再设法转移到地面。转移救人法:引导被困人员从屋

顶到另一单元的楼梯转移到地面。疏散救人法:用消防水枪控制防火楼梯

—12—

的火势,将人员从防火梯疏散下来。架梯救人法:利用各种梯和登高工具

抢救被困人员。缓降救人法:利用专用的缓降器将被困人员抢救至地面。拉

网救人法:发生有人急欲纵身跳楼时,可用大衣、被褥、帆布等拉成一个“救

生网”抢救人员。

42.辖区消防站设立地下前沿阵地指挥员和地面指挥员,在(B)的基础上,

部署灭火救人行动,交代注意事项,落实灭火战斗保障,及时反馈现场情

况。

A、水枪掩护B、火情侦察

C、安全防护齐全D、指挥员下达命令

解析:火情侦察的任务:⑴火源位置、燃烧物质的性能、燃烧范围和火势

蔓延的主要方向。⑵是否有人受到火势威胁,人员所在地点、数量的抢救、

疏散的通道。⑶有无爆炸、毒害、腐蚀、遇水燃烧等物质,其数■、存放

形式、具体位置。⑷火场内是否有带电设备,以及切断电源和预防触电的

措施。⑸需要保护和疏散的贵重物资及其受火势威胁的程度等。⑹燃烧的

建(构)筑物的特点,及毗邻建(构)筑物的情况,是否需要破拆。⑺起

火建(构)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可利用情况。

火情侦察的方法:⑴外部观察。⑵内部观察。⑶询问知情人。⑷使用着火

单位的监控系统。⑸仪器检测。

43.仓储工艺和强攻灭火条件准备就绪后,统一向现场总指挥报告,由(C)

下达总攻命令。

A、当地地方人民政府B、消防站指挥员

C、现场总指挥D、全勤指挥部(大跨度)

解析:火场指挥部的组成通常包括:⑴总指挥员1人,副总指挥员若干人。

⑵作战组、通信组、后勤保障组、政工组各若干人。⑶根据火场实际需要

吸收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参加。

组织原则:⑴火场指挥部在火场总指挥员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⑵在火

场总指挥员的领导下,对整个灭火行动实施统一指挥。⑶地方党政领导到

达火场时,火场总指挥员要及时通报火场情况及作战意图,听取指示并贯

彻执行。⑷火场总指挥员应听取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及下级的建议。

44.进入(D)作业,应携带无火花工具组和防爆型通信电台。

A、低温场所B、高温场所C、有毒场所D、易燃易爆场所

解析:在进入在有燃烧爆炸危险的场所进行起重破拆作业时,必须使用无

火花工具,或采取有效防爆措施,并使用喷雾(开花)水枪进行掩护。救援人

员必须着消防隔热服、消防避火服或防爆服,佩戴防高温手套,视情着降

—13—

温背心。严禁使用非防爆型通信器材。

45.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

燃烧现象称(B)o

A、轰燃B、闪燃C、阴燃D、爆燃

解析:闪燃,定义:可燃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

发生一闪即逝的燃烧,或者将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遇明火会发生

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46.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

(D)o

A、自燃点B、闪点C、沸点D、燃点

解析:燃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

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将可燃物充分暴露在热的表面之中,电

热金厉丝、辐射能源中很小的点火源(如中等电火花放电)都可能引起着

火。这里所列举的点火能或温度与着火所需的暴露时间之间往往存在一个

倒置的关系。点火能强的着火快,较弱的点火源要求较长的暴露时间。强

的点火源还能直接引起爆震现象。

47.交接班时听到出动信号,由(B)人员负责出动。

A、接班B、交班C、全体D、接班或交班

解析:1.接班执勤队长在接班前,要召集接班执勤队员研究执勤分工,交代

任务和检真他们对自已任务了解的情况,填写执勤薄,组织接班执勤队员

做好接班准备。

2.交班执勤队长在交班前,要组织交班执勤队人员做好交班准备:清扫执勤

值班室、车库,整理消防器材装备和工具。

3.交接班时交班执勤队长要介绍一日执勤情况;接班执勤队长要检查执勤记

录,了解消防器材装备、工具是否完整好用,执勤值班室、车库是否清洁,

以及通讯和信号设备有无毛病;

4.各执勤人员及司机应该分别向接班方交待白己分工的器材装备和工具接

班人员应当及时检查接手的器材装备和工具是否完整好用,并且将交接结

果报告本执勤队长;

5.交接班执勤队长在各自接到关于全部消防器材装备、工具交接完毕的报告

后,如果发现缺点应该记入交班执勤队的执勤薄内。

6.交接班中发现器材装备、通讯及信号设备等有问题时,由接班执勤队长采

取措施加以消除,必要时报告上级。

7.交接班时接到火灾警报,由交班执勤人员负责出动接班执勤队留守执勤。

48.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行动中的原则为(B)o

—14—

A、先冷却、后控制B、先控制、后消灭

C、先控制、后冷却D、先冷却、后消灭

解析:“先控制”是指积极控制,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先把主要力量部署

在火场上火势蔓延的主要方面,设兵堵截,对发展的火势实施有效控制,

防止蔓延扩大,为迅速消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后消灭”就是控制火势

的同时,集中兵力向火源展开全面进攻,逐一或全面彻底的消灭火灾。二

者紧密相连不能截然分开,前者是扑灭火灾减少损失的有效手段,后者是

前者的继续和发展,在控制过程中有消灭,在消灭之前必须实施控制。

49.火场上可以用于排烟的泡沫是(C)o

A、抗溶性泡沫B、普通蛋白泡沫

C、高倍数泡沫D、“轻水”泡沫

解析:高倍数发泡倍数在201~1000之间称为高倍数泡沫。高倍数泡沫灭

火系统在灭火时,能迅速以全淹没或覆盖方式充满防护空间灭火、并不受

防护面积和容积大小的限制,可用以扑救A类火灾和B类火灾。高倍数泡

沫绝热性能好、无毒、有消烟、可排除有毒气体、形成防火隔离层并对在

火场灭火人员无害。高倍数泡沫灭火剂的用■和水的用量仅为低倍数泡沫

灭火用■的1/20,水渍损失小,灭火效率高,灭火后泡沫易于清除。

50.使用水降低燃烧物温度至燃点以下的灭火方法是(A)o

A、冷却法B、隔离法

C、抑制法D、窒息法

解析:冷却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新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

温灭火,属于物理灭火方法。隔离法就是将火源处或其周围的可燃物质隔

离或移开,燃烧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

爆和助燃物品搬走;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路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

物质进入燃烧区;设法阻拦流散的液体;拆除与火源毗连的易燃建筑物等。

抑制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

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

停止。如干粉灭火剂灭气体火灾。窒息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

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场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

—15—

51.氧气浓度低于(A)或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0%时,绝大多数燃烧都

会熄灭。

A、12%B、15%C、18%D、20%

解析:当氧气浓度低于12%时可达到灭火作用。二氧化碳进入燃烧区后,

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加而使空气间的策气含■减小,当氧气的含■低于12%

或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0%~35%时,绝大多数的燃烧都会熄灭。

52.消防控制室应设在建筑物的(B),消防控制室门的上方应设标志牌或标

志灯,消防控制室的门应有一定的耐火能力(即为甲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

方向开启,应有安全出口。

A、地下二层B、首层C、第二层D、最顶层

解析:消防控制室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当设在首层时,应有直

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距通往室外安全出入口不应大

于20m,且均应有明显标志;

2、应设在交通方便和消防人员容易找到并可以接近的部位;

3、应设在发生火灾时不易延燃的部位;

4、宜与防灾监控、广播、通信设施等用房相邻近;

5、消防控制室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室设备工作

的设备用房附近。

53.先控制是指先把主要力■部署在火场火势蔓延的(D),积极阻止火势蔓

延或减缓火势蔓延速度。

A、上风方向B、下风方向

C、侧风方向D、主要方面

解析:“先控制”是指积极控制,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先把主要力・部署

在火场上火势蔓延的主要方面,设兵堵截,对发展的火势实施有效控制,

防止蔓延扩大,为迅速消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后消灭”就是控制火势

的同时,集中兵力向火源展开全面进攻,逐一或全面彻底的消灭火灾。二

者紧密相连不能截然分开,前者是扑灭火灾减少损失的有效手段,后者是

前者的继续和发展,在控制过程中有消灭,在消灭之前必须实施控制。

54.集中兵力于火场,就是根据灭火预案和火场的实际需要,迅速调足兵力,

包括(A)和增援力・。

A、第一出动力・B、特勤消防力・

C、义务消防力・D、社会救援力・

—16—

解析:“集中兵力”,指在灭火战斗中集中兵力于火场,集中兵力于火场

主要方面,使灭火力量与火势对比形成优势,保证有足够的灭火力量来控

制火势,消灭火灾。“打歼灭战”,就是集中兵力,抓住有利战机,根据

火场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战术,对火势实施有效控制,包围火点,准确迅

速,在短时间内夺取灭火战斗的胜利。

55.现场新闻发布的内容确定后,经(A)同意后向现场的新闻媒体通报。

A、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员B、公安机关领导

C、总、支队首长D、地方党政领导

解析:灭火总指挥员全权负责整个灭火救援工作的蛆织指挥,履行以下职

责:

1、了解现场情况,组织灾情侦察和分析,制定总体作战方案。

2.视情设立作战组、宣传组、保障组等。必要时划分战斗段(区),分别组织

实施灭火与抢险救援任务。

3.向参战的下级指挥员部署作战任务,组织参战单位协同作战。根据现场情

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力量部署。必要时,可组织群众参与辅助性行动、

4.决定使用各种水源,利用临近建筑物及其相关设施,切断现场及其周边区

域内的电力和可燃气体、液体输送,限制用火用电。

5.划定警戒区,组织疏散人员和物资,作出拆除或者破拆毗连(邻)建筑物、

构筑物的决定。

6.提出调动供水、供电、燃气、电信、卫生、环保等有关单位的联动力量,

申请调集公安机关相关警种警力、通过政府请调驻军和武警部队力・参加

救灾。

7、决定采取其他必要的应急措施。

8.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审核新闻发布的相关内容。

56.训练前,要对受训对象进行针对性的(B),讲清注意事项,强调安

全纪律。

A、思想动员B、安全教育

C、交心谈心D、加油鼓劲

解析: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坚持“生命至上”的指导思想,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落实一岗双责、在岗履责、齐抓共

管、失职追责相关要求。

57.灭火进攻时,错误的是(C)。

A、扑救可燃气体、挥发性易燃液体火灾时,不得盲目灭火;若意外灭火后,

要防止复燃、复爆

B、扑救大跨度钢架结构厂房、库房火灾时,应优先使用带架水枪、移动炮、

17—

遥控水炮等远射程、大流■喷射器实施冷却、阻击、灭火

C、严禁使用直流水扑救可燃粉尘、强腐蚀性物质火灾,用水或泡沫扑救遇

湿易燃、易爆物质火灾

D、采用窒息法灭火时,必须确认灌注、封堵空间无人后方可实施

解析:灭火进攻不可取行为:1.在扑救木质楼板、吊顶的建筑物火灾时,未

使用直流水探试楼板、吊顶强度,确认没有塌落危险后,进入室内救人、

灭火。

2.在接触裸露电线、电气开关或在电线下方站立,若使用直流水灭火时应当

采用点射方式,保持水枪有效接地。

3.在扑救可燃气体、挥发性易燃液体火灾时盲目灭火。

4.用水或泡沫扑救遇湿易燃、易爆物质火灾。

5.使用直流水扑救可燃粉尘、强腐蚀性物质火灾,或冲击炼铁炉内钢水等超

高温物质。

6.在未确认灌注、封堵空间人员已全部撤离时采用窒息法灭火。

7.在存有倒埸危险的区域进行灭火进攻时,使用直流水枪、水炮冲击柱、梁、

墙等承重构建。

8.未探测积水深度进入积水区域。

9.未使用喷雾水,或屏风水枪、水幕水带等出水掩护时进入可燃有毒气体泄

漏区域。

10.在未落实专人保护,未设立安全绳保护支点时,利用消防梯登高开辟外

攻路线。

58.进入密闭区域侦察时,应当在(B)缓慢开启门、窗,并视情向门、

窗内射水。

A、正面B、侧面C、左边D、右边

解析:进入密闭房间侦察时,应检测门窗温度,判别轰燃风陇,根据内(外)

开门方式,合理选择站位,缓慢开启,必要时采取限位措施,并视情向门、

窗内射水,防止发生轰燃伤人。

59在扑救隧道火灾时,当火势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应采取(D)灭火措

施,达到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的目的。

A、堵截包围B、近战强攻

C、固移结合D、分隔或封洞

解析:隧道灭火措施:1.直接灭火法。当隧道内失事汽车火势较小或处于阴

燃状态,且隧道内无爆炸,倒塌危险时,灭火人员可在做好个人防护、照

明、通信联络等各项准备工作后,携带灭火器材深入隧道内灭火。

—18—

2.转移处置法。当失事车辆位于隧道深处,灭火救援行动无法开展,且有爆

炸、倒塌危险时,要采用机车、拖车等将正在燃烧或泄漏的车辆牵引出洞,

置于安全地带而后采取灭火堵漏等措施。

3.封洞室息法。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内部人员已全部撤出,且无法采取进

洞或牵引至洞外灭火时,即可采取封堵隧道进出口及其它相关孔洞,断绝

空气,窒息灭火。

60.“六熟悉”主要包括哪些内容(D)o

A、辖区的交通道路B、消防水源情况

C、辖区内重点单位的分类D、以上都是

解析:消防“六熟悉”即熟悉消防队责任区的交通道路、水源情况;熟悉责任

区内重点单位的分类、数量及分布情况;熟悉责任区内主要灾害事故处置

的对策及基本程序;熟悉责任区内重点单位建筑物使用及重点部位情况;

熟悉重点单位内部的消防设施情况;熟悉重点单位的消防组织及其灭火救

援任务分工情况。

61.消防水源通常分为人工水源和(C)两大类。

A、人造水源B、消防水池

C、天然水源D、湖泊水源

解析:消防水源通常分为两大类:

一、人工水源。

按其形式和储存、提供灭火用水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室外消火栓和消防

水池。

1、室外消火栓按其设置方式分为地上式消火栓、地下式消火栓和消防水上

鹤。适用情况: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和消防水鹤;在

南方温暖地区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

2、消防水池一般设置在室外,且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5米。

一般情况下消防水池同时也兼用生活、生产用水的功能,也有专门储存消

防用水的水池,也称独立消防水池。适用情况:消防水池为保证取水方便,

应在水池周围设消防车道,以便消防车从水池内取水。

二、天然水源

由地理条件自然形成的,可供灭火救援时取水的场所成为天然水源。天然

水源具有分布广、水■足的特点。但天然水源往往因受自然环境所限,车

辆不易靠近,且水位受季节、潮汛等因素影响变化较大。

62.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按(B)核算。

A、10L/SB、10-15US

C、15L/SD、25L/S

—19—

解析:室外消火栓的数■应按其保护半径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等综合计算确

定,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L/S计算。

63.自然形成的可供灭火救援时取水的水源称为(C)o

A、湖泊B、河流C、天然水源D、水库

解析:天然水源:由地理条件自然形成的,可供灭火救援时取水的场所成

为天然水源。天然水源具有分布广、水量足的特点。但天然水源往往因受

自然环境所限,车辆不易靠近,且水位受季节、潮汛等因素影响变化较大。

64.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当建立消防水源设施和(D)档案资料。

A、供水途径B、供水状况

C、供水方式D、供水能力

65.发现市政消防水源有损坏、漏水等影响使用情况时,应尽快通知(B)

及时修理。

A、支队B、市政或自来水公司

C、大队D、当地公安派出所

解析:明确职责,切实加强领导。各镇街、相关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明确职责分工,成立专门机构,定人、定岗、定责,切实加强对市政消防

栓的管理。区水务局负责市水务集团管辖的我区市政消火栓的维修管护工

作,维修费用由市水务集团承担。区住建局负责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

住宅小区(除市水务集团管辖以外)市政消火栓维护管理工作,维修费用

由企事业单位和小区物业承担,没有物业管理的市政消火栓由所在镇(街)

村(居)负责筹集维修费用,相关镇街配合督促落实;同时负责辖区内新

建市政消火栓的设计、建设、验收以及管理工作。区消防大队负责对辖区

内已建成的市政消火栓进行统一登记编号、分类造册、检查测试,建立水

源档案等工作,发现消火栓有被停用、损坏等现象的,要及时函告区水务

局、区住建局以及各镇街,督促其及时维修恢复,并对违法使用市政消火

栓的行为进行查处。

66.在管径和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环状管道流■是枝状管道的()倍,每

辆消防车的取水■按(D)估算。

A、1.5-2,6.5USB、2-3,13L/S

C、1.5-2,15USD、1.5-2,13L/S

67.在灭火战斗中水枪手需留(B)m机动水带。

A、15B、10C、20D、8

解析:由于每个低压消火栓只供■■辆消防车使用,一般消防车从消火栓取水,

铺设两只65mm水带干线,将水送往火场,利用喷嘴口径为19mm水枪灭

—20—

火,档水枪保持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15n时消防车最大供水距离为180m。

在灭火战斗中水枪手需留10m机动水带,若水带在地面的铺设系数按0.9

计,则消防车往火场供水最大距离为153mm.因此,低压消火栓的保护半

径采用150m。

68.在对密闭房间进行排姻时,为防止发生轰燃应采取的措施是(A)o

A、逐渐开启排烟口,使用开花水枪掩护

B、先开启进风口,再开启排烟口

C、先开启排烟口,再用大,水稀释

D、减少排烟口数■和面积

解析:在封闭房间进行排烟时,为防止轰然应采取措施是:逐渐开启排烟

口,使用开花水枪掩护。

69.消防救援站(A)对所属队伍至少进行一次战备检查。

A、每天B、每周C、每月D、每季度

解析:根据《执勤战斗条令》要求:“消防救援站每天、大队每周、支队每

月对所属队伍应当至少进行一次战备检查。

70.(D)是灭火作战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A、集中兵力,准确快速

B、先控制,后消灭

C、攻防并举,固移结合

D、救人第一,科学施救

解析: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在应急管理部工作组和专家指导下,科学安全

高效做好救援工作,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救援结果。救人第一,科学施救,

不能一味的使用蛮力。

71.(B)是指消防队伍平时要加强对各类消防设施的熟悉演练,将固定

消防设施与移动灭火装备结合使用,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

A、攻防并举B、固移结合

C、六熟悉D、准确快速

解析:火灾扑救''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实战运用,优先使用建筑消防设

施,并将建筑消防设施与移动灭火装备结合使用。

72.(B)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热交换

解析:热对流又称对流传热,指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

递过程,是传热的三种方式之一,也是影响初期火灾的重要因素。

73.利用自然排烟法排除室内烟气时,应将上风方向的(C)开启,将下风方

向的()开启,利用风力加速横向排烟。

—21—

A、下窗下窗B、上窗上窗

C、下窗上窗D、上窗下窗

解析:自然排烟是利用热烟气产生的浮力、热压或其他自然作用力使烟气

排出室外。自然排烟是利用外窗、阳台、凹廊或专用排烟口、竖井等将烟

气排走或稀释烟气的浓度。

74.为查明火源和燃烧的范围,以及抢救人员和疏散物资需要开辟通道时,

可对建(构)筑物、生产设施进行(B)破拆。

A、全面B、局部C、片面D、点面

解析:为查明火源和燃烧的范围,以及抢救人员和疏散重要物资需要开辟

通道时,可以对毗邻火灾现场的建(构)筑物、设施进行破拆。

75.通信术语中数字2、7、9和。应如何发音(A)。

A、两、拐、勾、洞B、二、柒、勾、洞

C、二、拐、九、零D、两、柒、勾、洞

解析: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每一个子信道传

输1路信号。

76.载水量达到18吨的水罐消防车称为(B)水罐消防车。

A、轻型B、重型C、中型D、普通型

解析:达到18吨位的水罐消防车用途巨大,在救援任务以及日常工作的用

途。

77.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滑和用安全绳进行固定保护,且固定点不得少

于(B)。

A、1处B、2处C、3处D、4处

解析:能够在水平移动的同时提供防坠落保护。垂直吊绳从顶部独立的锚

固点上延伸出来,使用期间应该保持垂直状态。且确保人身安全加固。

78.建立移动供液线路的方法主要有一次性登高垂直铺设水带、沿楼梯铺设

水带和分层铺设水带等;施救高度(D)100米时,宜采取沿楼梯蜿蜒铺设

水带,蜿蜒铺设水带长度=垂直高度X2.2。

A、接近B、等于C、高于D、低于

解析:水系统回路按消火栓系统和喷淋系统分二大类,二大类中再按区域分

高中低区,高中低区也可按防火分区或使用功能再分回路.消火栓栓口的静

水压力不应大于I.OOMPa,当大于I.OO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

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

79.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