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文字学 南京大学讲义_第1页
现代汉语 文字学 南京大学讲义_第2页
现代汉语 文字学 南京大学讲义_第3页
现代汉语 文字学 南京大学讲义_第4页
现代汉语 文字学 南京大学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文字

教学大纲

第一节文字概说

第二节汉字的构形理据

第三节汉字的形体演变

第四节现代汉字的结构

第五节汉字类聚

第六节汉字的整理和简化

第七节汉字“四定”

第八节字体与字号

第九节汉字书法

附录

一、文字

1、文字的定义

2、有声语言的局限性

3、文字的功能特点

4、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5、世界上的文字类型

1、文字的定义

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

语言的交际工具。

2、有声语言的局限性

有声语言依靠声音媒介传递信息,因此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

声音是一发即逝的,因此必须在“共时”情况下才能接收到;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递需要能量,必须在一定的距离内才能听

得见。

3、文字的功能特点

文字是视觉符号,只要有光线随时随地都可以看。

文字的这种功能可以把语言的信息“固化”下来,传之久远。

因此,文字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最伟大的发明。

有了文字才开始了人类的文明史。

4、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语言的历史远远长于文字的历史。

语言已经有几百万年的历史。

文字是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至今不过几千年的

历史。

5、世界上的文字类型

世界上的文字类型主要有:

表形文字

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

它们大体标志着文字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

就文字的发展规律和文字的功能来看,表音文字是文字发展

的趋势。

表形文字

表形文字也叫象形文字。

1)表形文字的特点:

通过描摹客观事物外部形象的方式记录和表达该事物。

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所画的是什么物体。例如:

各种象形图画

中国早期的象形字,

2)表形文字的性质:

表形文字严格地说还不是体系严整、功能完善的文字系

统。因为:

①它们还不能直接与语言中的词语准确地结合,

②可以表义,但不能准确表达词语、更不能准确表音;

③而且这种文字只能表示具体的事物,不能表示抽象概

念;

由于有以上局限性,表形文字属于人类文字发展的最初

阶段。

3)目前所知世界上的表形文字主要有: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

中国甲骨文中的象形字:

国马虎鹿

来鸟鱼龙

中国金文中的各种图腾

表意文字

1)表意文字的特点

通过象征性图形符号,表达语言中的词或者语素

的意义。

图形符号往往通过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来表达

简单或复杂的意义。

图形符号的意义并不能“直接看出来”;

文字的意义和所记录语词的读音具有对应的关

系。

这种形音义统一的关系是长期约定俗成、由系统

规定的。

2)表意文字的性质

表意文字已经是系统严整的文字符号体系。

能够表记语言中的词汇。

能够记录和表现语言的语法关系。

是人类文字发展过程中介于表形文字和表音文

字之间的一个阶段。

3)表意文字的类型

词字:一个符号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词,这种文字

叫做“词字”。

词素字:一个符号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词素,这种

文字叫做“词素文字”。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表意文字包括:

埃及圣书字、钉头字;

玛雅字

中国汉字

言寺O

表音文字

1)表音文字的特点

表音文字又叫字母表文字、拼音文字。

这种文字是使用少量的字母记录语言中的语音,

从而记录声语言。

2)表音文字的性质

使用少量的符号胜任记录语言的任务;

在数量上便于学习和使用;

方便排序,具有客观可操作性;

3)表音文字的类型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文字都是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可分为:

音节文字: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

日语的假名和阿拉伯字母属于音节文字;(如日

文)

音素文字(或称音位文字)。音素文字用一个字

母代表一个音素。

英语、法语等使用的拉丁字母;

俄语使用斯拉夫字母也属于音素文字。

二、汉字

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

字符号系统。

2、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符号体系。

考古发现最早的汉字样品是甲骨文。

甲骨文应用于公元前6000年以前。

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汉字虽然经历了复杂的

形体演变,但仍保持了自身严谨的结构规律和完整的

系统性。

3、汉字在历史上曾经被周边国家和民族借用去

记录不同的语言。

至今韩国、日本等国家仍然不同程度地使用汉

字。

日本《常用字表》和人名用汉字合计2299个,

与中国规范汉字相同或相近的有65.23%O

韩国1972年制定《教育基础汉字表》,收字1800

个。

韩国书面语至今仍是汉字谚文并用。

4、汉字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创造和繁荣民

族经济文化、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对外传播中

华传统文明等起到了极其重大的历史作用。

三、汉字的起源

1、汉字是汉民族的祖先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创造的

一种文字符号系统,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体系。

世界上曾经存在过的其他古老文字,早已失去了记

录语言的功能而成为历史陈迹,例如古埃及的圣书字、

苏美尔象形符号等,只有汉字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

2、据考古资料表明,在我国原始社会晚期已有汉字

的萌芽。

汉字起源于图画和简单刻画。

1975年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距今大约有六

千年),发现陶器上有一些重复出现的有规律的简单符

号。

同时期的山东莒县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也发现类似的

符号。

这些符号同后来的甲骨文、金文有某些相似之处,

有人认为它们就是古代汉字的前身。

3、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

据史书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的一位史官。但是没

有证据证明仓颉就是汉字的“原创”发明人。

实际情况可能是仓颉曾经从事过汉字的搜集与整理

工作。但是,汉字的创造不是一时一地的事情,更不是

一人所能够完成。

4、文字符号系统是在原始图画符号、结绳、八卦、

算筹、契刻等辅助记忆方式的基础上,经过许多世代的

“知识分子”和“准知识分子”们集体创造并逐步成熟

起来的。

文字的萌芽可能是分散的,不成系统的。但是经过

使用者的加工整理,图形或符号逐渐同语言中的“词儿”

对应起来,并能够代表语言用来记事和交际,这样文字

符号体系就逐渐形成了。

四、现代汉字

1、现代汉字是记录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书写符号系统。

现代汉字的形体是古代汉字经过“隶变”、“楷变”、“简

化”发展演变的结果。

2、现代汉字与现代汉语的关系

1)单音节的汉字记录双音节词汇为主体的现代汉语普通

话,就出现了音、义单位的不一致性。

2)汉字为了适应记录汉语的功能需求,逐渐由单音节表

词符号向单音节语素的符号方向发展。

3)汉字在记录外来词汇、特别是音译外来词的过程中,

不断加强和扩大了单纯表音符号的功能

五、现代汉字的性质

1、判断文字性质的标准

2、现代汉字的性质

辨析:关于“表意文字”说

1、判断文字性质的标准

1)根据文字记录“语言单位”的性质和大小分类

什么是语言单位?

语言单位就是语音语义结合体的单位。包括以下三种:

语音的单位有音素、音节、音段等。

意义的单位是简单概念、复杂概念。

音义结合体的单位有语素、词、短语、句子等。

2)根据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可以把世界上正在使用的

文字分成两类四种:

表音文字

音素符号文字;

音节符号文字;

表意文字

语素符号文字;

表词符号文字;

两类四种文字之间并不是截然不同、毫无关联的。

表意文字也有表音成分,例如汉字中含有大量的形声字,

形声字就含有表音成分

2、现代汉字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大字符集

从字符数量看,古代汉字的字种繁多、形体结构复杂。

《说文解字》收入9353个汉字,《康熙字典》收入47035个

汉字。世界上没有其他的文字系统有这么多的符号。

现代汉字经过整理和简化,实际使用的字数已经基本稳

定在6000左右。但是和世界上其他文字符号系统相比,仍然

是大字符集。

2)单音节符号

从记音单位看,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字本音”,这个本音

就是记录了汉语的一个完整的音节,都具有“声、韵、调”

三要素。

汉语的一个音节写成汉字往往会有几个不同的汉字,即

“同音字”。这些同音字依靠不同的字形互相区别,并分别表

示汉语中不同的意义。

3)形音义统一体

从形音义关系看,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与其他汉字互相

离散的形体符号、一个单音节的读音和至少一个意义(除了

个别连绵字之外)。这个意义一般地说就是现代汉语单音节的

词或语素的意义。

在实际使用中,汉字的形音义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例

如,“儿”字在记录汉语儿化韵的时候,只表示前面音节的卷

舌动作。在这时候,它失去了自己的单音节本音。但是,在

其他情况下,“儿”字仍然有自己的声韵调俱全的本音和本义。

4)语素文字

从表记功能看,古代汉字是记录古代汉语单音词为主的

“单音节表词文字”符号。

现代汉语除了部分单音节词之外以双音词为主,因此,

单音节的汉字在记录双音节词的时候,一个字只能记录其中

一个音节。如果这个音节是语素,这个汉字就记录了一个语

素,如果这个音节没有意义,例如在连绵词或译音词中,该

汉字就是单纯的记录该词中一个音节的符号。

除了连绵字和部分专用译音字外,几乎所有的汉字都有

意义,都起码记录一个语素。单音节词是由单音节的“成词

语素”构成的。因此,现代汉字属于单音节语素文字

辨析:关于“表意文字”说

1)“表意文字”是和“表音文字”相互区别的概念。不

能望文生义地误解为可以通过字形而不必通过语言就能表达

意义。

2)实际上,文字符号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记录语言。因

此,即使是“表意文字”例如“词字”或“词素字”,也都有

自己的读音,只不过表意文字的读音需要特别记忆,而不能

从字形中“拼读”出来。

3)“文字”符号不能脱离开语言直接表达意义。即使象

形字如“马”“牛”“日”“月”等,如果不加以讲解,谁也不

会从字形上直接看出意义来

第二节汉字的构形理据

教学大纲

一、构形的原理和依据

二、传统“六书”

课后练习

一、构形的原理和依据

汉字的构形理据就是原理和依据。

关于汉字构形的理据性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理

解:

1、汉字起源于图画

2、象形字是构成汉字的基础

3、语言中的词并不都有形可像

4、采用形音义复合法

1、汉字起源于图画

图画来源于现实形象。

因此,象形字的构形理性就是模仿客观事物的外

部形象。

古代象形字接近于图画,但是与图画有本质区

别:

象形字与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有直接的对应

关系;

图画虽然可以表意,但不能表示语言中确定的

词,不能与词语形成确定的对应关系。

2、象形字是构成汉字的基础

许多会意字和形声字是由象形字组成的。

现代汉字中仍然有许多字都来自于象形。

虽然由于形体演变已经看不出所象之物的原形

了,但是,如果追根溯源,仍然可以找出形体演变的

轨迹。

汉字的部首多数来自象形字。例如:

羊、牛、马、鱼、鸟、虫、犬

日、月、山、川、水、舟、虎

人、足、目、车、戈、斤、门

因此,掌握了象形字,基本上就掌握了汉字的大

部分构件,从而推及学习其他的汉字就比较容易了。

3、语言中的词并不都有形可像

因此,象形造字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复杂的事物、抽象的概念都无法象形。

即使是具体的有形之物,也未必都能够使用这种

方法造字。例如:

桌椅板凳、衣物床铺;

飞禽走兽、瓜果梨桃;

家什器皿、工具产品等等。

虽然都有具体的形体外观,也都可以描摹成像,

却并不一定采用象形造字法造字。例如:

虎豹豺狼、鸡鸭鹅狗;

鱼鳖虾蟹、鹰雕燕雀;

蛟蛀、蚂蚁、蝴蝶、蜻蜓;

喜鹊、夜莺、鹦鹉、鹭鹭;

只有“虎”、“鱼”、“燕”是象形字,其余都是形

声字。

又比如,同样是树上结的果子,象形字很少。

“李”“杏”“枣”是会意字;

“梨”“桃”“桔”“柿”则是形声字;

只有“果”是象形字;

连绵词“枇杷”、“菠萝”、“葫芦”等等都是形声

字。

4、采用形音义复合法

抽象的观念、复杂的概念都无法使用简单模仿的

图画方式,只有采用复合法造字。例如:

表示“苦辣酸甜”的感觉;

表示“劳动”“休息”的动作;

表示“思念”“盼望”的心理等等,

都不能用简单象形的方法来表示。

因此,通过图形组合、意义相关或者语音联想等

方式,表达复杂的词汇意义。

围绕汉字“形、音、义”三要素,通过构字成分

的组合变换,或加指示的符号、或用符号拼合、或提

示意义、或提示读音……经过无数代的约定俗成,逐

渐形成了汉字独特的构形理性。

不断增加表音成分是汉字构形理据性历史发展

的结果。

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主体就是明证。

二、传统“六书”

关于汉字的构形理性,传统有“六书”的说法,

即: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

假借

“六书”是古代文字学家根据汉字形体和意义的

关系,分析归纳出来的构形规则。

东汉的许慎系统地分析了篆字的结构特点,对传

统六书做了明确的界定。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讪,日月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象形

象形法是摹拟事物的外部形状造字的方法,用象形法造

出的字是象形字。例如:

人体类:A、王、足、耳、女、心;

自然类:旦、月、山、川、函、泉;

动物类:圭、生、马、鱼、鸟、虎;

植物类:禾、塞、来、#;

器物类:舟、至、龙、厅、口、豆;

有的象事物的整体轮廓,如“禾、舟”等字;

有的象事物的特征部分,如“牛”字象牛角上弯,“羊”

字象羊角下弯;

有的除具体的事物外还有必要的附带部分,如“车”字

上面的装饰。

2、指事

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

造字法,用指事法造出的字是指事字。

指事字分两种:

一种是纯象征性符号构成的,例如:一、二、三、四、

上、下等,这类指事字很少;

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性符号构成的,如:

“甘:"在口内加一点,表示口中含有甘美的食物;

“亦”用两个点指出腋下位置;

“理”用两个点指示乳房,表成年女性为人母者;

“本”用点表示树木根部;

“末”用点表示树梢;

“朱”用点表示红心树干;

“丹”用点表示矿物;

辨析:

1)汉字形体演变以后,有些字增加了区别性符号,但

是,这类字并不是指事字。例如:

“玉”用点表示与“王”字的区别。

造字时代,“王”和“玉”有明显的区别,在篆书中,也

不必加点。到了楷书阶段,只有用增加符号的办法加以区别

了。这个点除了起区别作用,并不表示什么意义。所以,“玉”

字的点并不起指事作用。

《说文解字》说“全”“从人从工”是会意字,又解释为

“纯玉为全”,所以“从玉”。那时“全”字中的“玉”仍然

没有点。

而对于“金”字,《说文解字》则解释为“从土,左右注

象金在土中形,今声。”显然,这里解释的“金”是形声字。

它的形旁应当是个“指事字”。可是在《说文解字》中并没有

这个指事字。

同样的例子还有:龙一大——太;

2)指事字和象形字都是独体字,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指事字重在用抽象符号进行提示,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

加表意的标志;

象形字重在象原物之形,是照样画葫芦。

3、会意「一!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

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用这些构字成分的意义复合起

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

造出的字是会意字。例如:

武、休、明.、涉、益、安、宝、既、弃

(更多例子:即、寒、卫、祭、丞、集、获、拜、

富、好、及、戒、寇、

牢、令、乱、牧、朋、戎、如、使、事、戍、孙、

抑、折、析、献)

会意字类型

辨析:

1)会意字是合体字,至少要由两个字组成。

它不同于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刃、甘、末、未);

因为指事字中的提示部分不成字。

2)会意字是由象形字或指事字,通过不同搭配方

式构成的,表示复杂或抽象的概念。

3)会意字的产生是汉字由表形走向表意的标志,

造字方法比象形和指事前进了一步。

4)有些象形字也被加上表意偏旁构造成会意字,

例如:

“妇”古文本为象形字,后来加形符称为形声字,

但是仍解释为会意字,意为持帚劳动的女性。

4、形声

形声由表示意义类属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用

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叫形声字。

从结构上看,形旁和声旁的组合部位主要有下面六种方

式:

1)左形右声河晴财购优征

2)右形左声都切致胡战剃

3)上形下声空芳宇爸翠箱

4)F形上声勇盛基袋盒照

5)外形内声阁固匣囤赴廷

6)内形外声闻问辩辨赢嬴

形声法以音义兼顾的原则来造字,突破了汉字单纯表义

的体制,使字的结构成分有表意、表音的因素,增强了汉字

的表达能力和造字能力。

辨析:

1)任何字都可利用形旁和声旁拼合的方法造出新字,所

以说形声字的造字能力是无限的。

如以”为形旁,可构造成“洋、汪、涨”等形声字;

以“工”为声旁,可构造“红、江、功”等形声字。

形声造字法使汉字结构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2)由于形体演变和语音演变,有些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

失去了原来的功能,变得形旁不表意、声旁不标音。

例如下列形声字就已经看不出来形旁和声旁了:

成(丁声)、栽(木声)、赢(贝旁)、床(木旁)

春(从日屯声)、江(从水工声)、姜(从女羊声)、娶(从

女取兼声)

有些字因为简化以后,更看不出原来的形声关系了。例

如:

国(繁体从口或声,简化后变成会意字)、扰(简化字)、

送(简化字)等等。

3)现代汉字中许多形声字的形旁不能正确表意、声旁不

能准确表音,例如:

同一个形旁“口”的字,“喀、咤、吠、喃”等字和“口”

毫无关系;

“蚯蚓”“龙虾”“牡蛎”“彩虹”“蜻蜓”等字与“虫”

的关系,有的就很牵强。

5、转注字

主要指形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

转注字可以分为三类:

1)在同一个部首内意义密切相联系的字:

桥(水梁也)---梁(水桥也)

踏(践也)——践(履也)——履(践也)

上例属于不同音、不同形的汉字意义相同或相近,形体

结构含有相同的部首构成转注关系。

2)不同部首之间意义联系密切的字:

问(讯也)——讯(问也)

杀(戮也)一一戮(杀也)

上例两组转注字之间,字形和字音毫无联系,只有意义

形成互训关系。

3)同一个字由于转注而产生新的义项:

“履”(足所依也,从尸、从彳、从攵、舟象履形。一曰

尸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此字本训践,转注为所

以践之具也“)

这是一个字通过“转注”产生出新的义项例子:由动词

的履践义生出名词的履(鞋)义。

辨析:

1)转注字由于意义联系密切,所以,多连用构成双音节

词。例如:

“桥梁”、“践踏”、“杀戮”等等。

2)转注字本身多为形声字,个别也有会意字,如:

上面所举的各个例字,几乎都是形声字

5、转注字

主要指形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

转注字可以分为三类:

1)在同一个部首内意义密切相联系的字:

桥(水梁也)——梁(水桥也)

踏(践也)一一践(履也)——履(践也)

上例属于不同音、不同形的汉字意义相同或相近,形体

结构含有相同的部首构成转注关系。

2)不同部首之间意义联系密切的字:

问(讯也)——讯(问也)

杀(戮也)——戮(杀也)

上例两组转注字之间,字形和字音毫无联系,只有意义

形成互训关系。

3)同一个字由于转注而产生新的义项:

“履”(足所依也,从尸、从彳、从攵、舟象履形。一曰

尸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此字本训践,转注为所

以践之具也“)

这是一个字通过“转注”产生出新的义项例子:由动词

的履践义生出名词的履(鞋)义。

辨析:

1)转注字由于意义联系密切,所以,多连用构成双音节

词。例如:

“桥梁”、“践踏”、“杀戮”等等。

2)转注字本身多为形声字,个别也有会意字,如:

上面所举的各个例字,几乎都是形声字

6、假借字

如果一个汉字经常使用的意义和结体构形的意义不同,

二者具有同音词的关系。例如:

假借“簸箕”的“箕”表示代词的“其

假借“乌鸦”的“乌”表示“呜呼”的“呜”等等。

类似的例子还有:

来:本义是指“麦子”的象形字,假借指到来的“来”;

本义是指“命令”的会意字,假借用于“县令”的

“令”;

本义是指“年纪大”的象形字,假借用于“长官”

的“长”;

道:本义是指“道路”的会意字,假借为道德的“道&

它:本义是指“蛇”的象形字,假借为表动物的代词“它”。

上边这些例字都是采用象形或者会意法造的字,但是该

字使用时表示的意义都与所象之形或形符所表示的意义没有

关系。因此,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属于假借字。

辨析:

(1)假借字另有自己的构形理性,例如,“其”“来”“长”

“它”都是“象形字”,“令”“道”是“会意字”。因此,假

借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

(2)但是,从“箕”和“其”的使用频率来看,后者的

频率远远高于前者。古人为什么要先创造一个根本不常用的

“簸箕”字放在那里,等着让经常要用到的“其”来借用呢?

很可能是为了给代词“其”造字,无形可象,只好借用同音

词的“形”来代替。

(3)假借法启发了汉字的创造由形——义关系发展到音

——义关系,从而启发了“形声法”。因此说,假借法在汉字

构形理性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汉字的形体演变

汉字的历史上出现过多种书体,每种书体都有自己的形

体特点。

(一)甲骨文

(二)金文

(三)大篆

(四)小篆

(五)隶书

(六)简牍

(七)帛书

(八)魏碑

(九)楷书

(十)草书

(十一)行书

(一)甲骨文

又称为“殷墟文字”、“卜辞”、“殷契”,是殷商

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

被发现,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汉字样品。

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5千多不同的

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1000多字。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

成熟的文字系统。

羊、牛、马、鱼、鸟、虫、犬

日、月、山、川、水、舟、虎

人、足、目、车、戈、斤、门

甲骨文的特点

甲骨文是以刀为书写工具、以龟甲兽骨为载体材

料,属于汉字的早期阶段,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1、笔划的线条细瘦,直画居多,折笔常刻成两

刀,几乎没有弯转;

2、字形瘦长,直笔较横笔为长,这与握刀的手

用力的难易有关;

3、形体结构因笔划多少而改变,大小不统一;

4、存在大量异体字,尤其是象形字中,一个字

常有多种写法;

5、合体字中偏旁的位置可以互换,说明当时形

体结构还不固定

(二)金文

又称为“钟鼎文”,是殷商时期(主要是西周)青铜器

上刻铸的文字。

金文的特点

因使用的书写工具和材料不同于甲骨,金文在形体结构

和笔划等方面,有如下的特点:

1、笔划粗壮丰满,笔势圆转,出现了连贯的折笔;

2、字形接近长圆,大小差距缩小,渐趋整齐;

3、笔划粗细和结构布局较为匀称;

4、异体字仍然存在,但是比甲骨文已经大为减少;

5、限于材料和内容,金文的字数比甲骨文少,但是,金

文的形声字明显多于甲骨文。

(三)大篆

又称为“籀文”,是通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一种书

体。广义的大篆也包括六国文字在内。

大篆的代表字样为公元前770年(秦襄公8年)——刻

在石鼓上面的“石鼓文”。

大篆的特点

因为采用凿刻的方法,在石头表面点击而成,因此可以

避免刀具或者铸造的“书写”限制,基本反映了当时实际使

用的汉字形体特点。

1、笔划粗细均匀一致;

2、大小接近方形,形体相对统一;

3、结构工整,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混用的异体字得到统

—-•

9

4、限于考古发现,现存大篆字样数量不多。

(四)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本着“书同文字”的思想强制

推行的一种规范字体,和大篆并称“秦篆”,以“泰山刻石”

为代表字样。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就是以小篆为规范正字进

行字形解析的。

小篆的特点

小篆以毛笔为书写工具,具有圆转流畅的书体风格。

1、笔划均匀一致,笔形圆转勾连,笔势舒展流畅;

2、形体长圆,大小一致;

3、结构成分和方式空前统一,一个偏旁在字中任何位置

都基本保持固定的形体;

4、异体字大量消失,小篆是汉字发展史上第一次成功的

政府倡导的规范化字体。

(五)隶书

隶书又称“汉隶”,是流行于秦汉之际、追求书写快捷

的一种书体。

隶书的特点

因为篆书书写时费时费力,“徒隶”们迫于繁忙的公务文

书而对篆书应急变通形成的写法。

1、笔划舒展平直,由此确立了汉字“横、竖、撇、点、

折”的基本笔划系统;

2、字形由长圆变为扁方;

3、打破篆书的形体结构体系,根据书写方式和结体部位

确定构字成分的具体写法,出现了“隶变”

4、“隶变”主要指汉字由篆书变为隶书后,字的形体所

发生的“隶分”、“隶合”的变化。

“隶分”是指篆书中同一个偏旁部首,在隶书中分化为

不同的形体。例如:

“河”、“益”、“泰”都含有“水”;

“奉承”、“举手”都有“手”,在篆书中是同样的形体,

在隶书中形体却不相同;

“隶合”是指篆书中不同的偏旁部首,在隶书中因位置

的缘故而同化为不同的形体。例如:

“春”、“秦”、“奉”、“奏”、“泰”五个字相同的部件分

别有不同的来源。

“鱼”、“燕”、“鸟”、“马”、“热”等字下面相同的四个

点在篆书中也各有不同的来源。

因此,隶书是汉字从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分水岭。

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学术界称之为“隶变”。

隶变是汉字结构体制的根本变化,在汉字发展史中具有

特殊重要的意义。

(六)简牍

竹简和木牍的简称。根据地下出土发现,造纸术发明以

前,曾经尝试过使用各种载体材料写字。

其中“竹简”“木牍”“绢帛”在战国、秦汉直至魏晋

这一历史时期较为流行。

讲到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有诗写道“竹帛烟消帝业虚”,

其中就用“竹帛”指代“书”。

孔子研究《易经》十分认真刻苦,有“韦编三绝”的说

法,说的就是由于反复翻阅,把捆编竹简的皮绳磨断了多次。

已经发现的简牍有甘肃的敦煌、酒泉、居延、武威、新疆的

楼兰、和田以及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

竹简等。

因为是使用毛笔为书写工具,写在坚硬光滑的竹简上,

所以形成了独特的书体风格:

1、画短小、顿笔较多,笔势不够舒展,体现书写者个人

风格;

2、字形大小相对均匀,个别处于句子结尾的字有末笔拉

长的特点,好像表示舒缓放松的心情,带有了一定的书法特

色;

3、异体增多,存在错别字等不规范现象;

存在简化写法,有些竹简书体表现出从篆书到隶书之间

形体演变的过渡痕迹,因此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七)帛书

帛书是用毛笔写在绢帛上的一种书体。因为材料昂贵,

所以没有大量普及;又因为绢帛容易腐烂,难以保存很长时

间,所以考古发现也不多。

敦煌所见两件绢帛文书信件约为公元15-65年间的遗

物;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书《老子》上下两卷、帛书《战国

策》等,约为公元前168年以前西汉时的遗物。

帛书的特点:

1、帛书字体结构上还有明显的篆书特征,同时却隐含着

隶书的笔法笔势;

2、笔划存在一定的波折,末笔的挑法已经呈现类型化的

特点;

3、帛书战国策的字形已经看出解散篆书结构,显现隶书

特征的轨迹;

(A)魏碑

把石头作为书写材料可以追溯到秦代著名的泰山刻石。

直到西汉时一般都以自然形态的石头为对象,并没有一定的

形制。到了东汉,立碑刻石成为一种风气。字体也“与时共

进”,由篆书到隶书,并在隶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

的魏碑体。

魏碑体的特点:

1、横画和捺画保持隶书的特点,常伸展到字形边界甚至

超出边界;

2、字形与隶书相比呈扁方形;

3、突出的特点是撇捺向两侧伸展,收笔前的粗顿以及抬

峰,使整个字形厚重稳健略显飞扬、规则中正而有动态,颇

具审美价值

(九)楷书

又称为“真书”、“正书”、“正楷”,是汉魏时期在隶书

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规范书体。

因为是采用毛笔为书写工具,所以,在“横平竖直”的

基础上,改变了隶书和魏碑的笔划波折,形成了独特的书体。

楷书的特点:

1、楷书笔形平直,没有波折;笔势伸展、大方;

2、字形变扁方为方正,大小均匀工整;

3、楷书确立了汉字形体规范,两千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

变。

(九)楷书

又称为“真书”、“正书”、“正楷”,是汉魏时期在隶书

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规范书体。

因为是采用毛笔为书写工具,所以,在“横平竖直”的

基础上,改变了隶书和魏碑的笔划波折,形成了独特的书体。

楷书的特点:

1、楷书笔形平直,没有波折;笔势伸展、大方;

2、字形变扁方为方正,大小均匀工整;

3、楷书确立了汉字形体规范,两千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

变。

(十)草书

草书是相对于规范写法的一种简捷快速的写法。

因为要求快,所以笔划书写连贯,部件结构追求减省,

正如“草诀”中所说的:

“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需完”。

草书在书写时只求形似,不辨笔划细部,但是,不是普

通理解的“潦草”。

根据草书书写时对笔划细节的“模糊”程度,又可以分

为“章草”和“今草”。

“章草”沿袭隶书笔势,但是笔划之间出现相互连贯、

呈浑然一体的特点。

字与字之间仍然不相连贯。主要用于奏章,所以叫做章

草。例如:

王羲之的草书。

“今草”完全改变了隶书的笔形特点,字内的相近点画

连成一气,字与字之间笔势呼应,虽离而接、牵连不断,浑

然一体。例如

(十一)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简化笔划,适当加入了草书简

洁流畅的书写特点,既便于书写又便于识别,因此较为流行。

行书中保留楷书的特点多的,叫做“行楷”;

保留草书特点多的就叫做“行草”。

二、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

汉字作为书面符号,在实际书写过程中追求“简、明、

快”是导致形体演变的主要原因。

同时,汉字的使用频率、社会化程度以及书写材料、工

具等的改变也是重要的原因。

下面主要谈材料和工具的变化。

1、汉字历史上使用过各种材料

造纸术发明以前,曾经使用过:

龟甲兽骨:甲骨文;

钟鼎陶器:篆书、金文;

碑石简牍:篆书、隶书、魏碑、楷书、行书、草书等;

丝绸布帛: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这些材料的成本、镌刻或书写的难度和所需要的工具等

各不相同。

造纸术发明以后,除了特殊需要以外,一般都是以纸张

为书写材料。

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使用计算机进行汉字处理,

多数情况下通过键盘和屏幕、磁盘等作为载体材料实现汉字

的“书写”。

利用多媒体软件技术,电脑中汉字的形体千姿百态,多

种多样,可以充分满足人们对汉字形体的各种需要。

2、文字工具

笔的演变经历了“刀笔一一软笔一一硬笔一一机笔”几

个阶段。

刀笔:往甲骨上刻字需要用刀,早期写在竹木上面的字

也是用刀刻的,只是因为竹木不易保存而今人无法看到原件

To碑石和摩崖刻字等所使用的凿子都可以归入刀笔工具之

列;

软笔:简牍、布帛、纸张等材料一般都用毛笔;

硬笔:现在使用最多的是硬笔:钢笔、铅笔、圆珠笔、

签字笔;

机笔:键盘、鼠标、笔输入器;

现在,传统的工具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毛笔作为

书法艺术的工具,仍然被广大用户学习和使用;刀笔在许多

地方仍是作为篆刻工具使用着;但是另外也应当看到,这些

特殊工具也在逐渐被电脑技术所取代,例如现在的电脑刻字,

可以小到名章、公章,大到碑文、壁画,各种材料包括大理

石、铜铝板材,都可以顺利地刻写。只要字库中有的字体就

可以刻出来。

三、汉字演变的规律

1、笔画线条化

2、字形符号化

3、结构规范化

4、字集标准化

1、笔画线条化

笔画:有一个形成过程。从甲骨文到篆字的古文字阶段,

笔画逐渐形成直笔和圆转两种。隶变以后逐渐形成笔画匀称、

线条统一的楷体字的笔画系统。

2、字形符号化

汉字历史上曾经有过“六书”理论,把字形和字义联系

起来,以便于分析和理解汉字的读音和意义。这种做法不是

把汉字作为符号,而是作为表达意义的图形组合来看待。每

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由来和理性。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字形演变

的来龙去脉,从而发现意义的根据。

随着汉字的发展演变,这种理性逐渐被破坏和丧失。最

大的一次字形系统演变是从篆书到隶书的“隶变”。

“隶变”从根本上打破了古代汉字的理据性。近现代汉

字特别是经过了简化的现代汉字,已经彻底打破了楷书所继

承的微弱的理据性,就是汉字符号系统彻底地符号化了。

3、结构规范化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汉字逐渐由不规范变得整齐规范、

大小一致、造型美观。

这种规范是印刷术发明以来,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

解放后经过字形的整理,改变了老宋体,确定了现代汉字的

结构体系。中文信息处理的汉字点阵字模技术以及相应国家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通过电脑激光照排技术的的推动,把汉

字规范化的结构普及到千家万户、世界各地。

4、字集标准化

标准化是信息革命带给汉字的新特点。由于计算机中文

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发展,促进了汉字“形、音、义、用”

各方面的标准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字符集的标准化。

比较重要的是《信息处理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

集》。与之相关的有《现代汉语常用汉字表》、《现代汉语通用

汉字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等。

第四节现代汉字的结构

教学大纲

一、笔画和笔顺

二、笔画组合

三、字根

四、结构方式

课后练习

1、笔画的定义

写字的时候,每一次从落笔到起笔所写出的点或线就叫

做一笔或一画。

汉字的笔画是历史形成的。

古文字没有笔画的概念。篆书笔形圆转、浑然一体,很

难分出落笔和起笔的位置。

从隶书开始逐渐形成了平直的笔画。但有些字或偏旁究

竟写成几笔,并没有定规,例如“口”。

直到楷书逐渐形成了著名的“永字八法”,才确定了汉字

的笔画系统。

2、笔画的类型

1)传统的“永”字八法把汉字笔画分为:“点、横、竖、

撇、捺、挑、折、勾”。

2)其实,汉字的笔画变化多端,“永字八法”所概括的

只是从书法的角度归纳的大体类型。每种类型内部还有细微

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倾斜角度、大小、长短等。

3)根据写字时运笔的趋势即“笔势”特征,还可以对笔

画作进一步的归纳。例如:

“点”和“捺”运笔趋势都是从左上到右下,只是长短

大小不同,因而可以归并为一大类;

“提”和“横”都有从左到右运笔的趋势;

“折”和“勾”都是在运笔的过程中改变方向形成转折。

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八种笔画归纳为五种了。

4)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公布《现代汉语通用

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

一(横)、I(竖)、)(撇)、、(点)、」(折)。其

中:

单一笔画有四种:一(横)、I(竖)、)(撇)、、(点);

复合笔画有一种:①(折)

横包括横和提;

点包括点和捺;

折笔按照所包含的笔形又可以分为横、竖、撇、点、折、

提、弯、勾等八类25种。

3、笔画变体

五种基本笔画各有许多变体。

横:平横:工、平、天、干竖:短竖:师、临、

坚、归

提横:拉、场、理、地长竖:干、丰、

中、车

撇:点:短点:商、母、

兴、曾

卧撇:千、舌、兼、乔长点:双、头

竖撇:月、川、头、周挑点:河、求、

冷、凉

长撇:刀、无、勿、为左点:办、刃、

心、必

短撇:面、白、舟、北平捺:之、延、

这、走

折:斜捺;又、义、

个、人

横勾;饮、买、家

横折:口、团竖提:父

横折提:讨、论竖折:三

横折撇:水、夕竖弯:四

横折撇弯勾:陈、降竖勾;小、

横折折撇:建、延竖折折;鼎、

横折折折:凸竖折折撇;

横折折折勾:乃竖折折勾;

考、马

横折勾:刀、乜竖弯勾;直

横折弯:朵、铅撇折:么

横折弯勾:九、匹撇点:女、

横折斜勾:飞、凤斜勾;曳J

弯勾;豕二

卧勾;心一

1、笔顺定义

一个汉字书写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

笔顺受字形结构的制约,是在长期书写实践的基础上约

定俗成的。

汉字是平面图形字符,不管多少笔画都要把整个字形安

排得工整匀称。

按笔顺写字比较容易找准中心、便于整个字的布局,也

容易写得顺手。

正确地掌握汉字的笔顺,也便于使用字典词典的笔顺查

字法。

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中,有一类根据汉字字形特征进行

汉字编码的方法,其中多数方案都需要参考笔顺信息。

因此,正确地学习和掌握汉字的笔顺,也有助于正确学

习和使用这类形码方案快速输入汉字

2、笔顺的一般规则

①先上后下(旦、星、童、至、叁);②先左后右(阳、

明、扛、谢、噬);

③先横后竖(土、王、击、王、痒);④先撇后捺(△、

△、&、分、参);

⑤先外后内(周、风、回、回、fl);⑥从外到内后

封口(坦、旦、团、国、围);

⑦先中间后两边(小、水、木、永、兼)。⑧先中间后加

框(山、凶、幽、丞、亟)

上述的笔顺只是一般的原则,由于汉字的结构复杂、形

体变化多样。

不同字的笔顺是上述原则的综合运用,而不一定过于拘

泥。例如:

“戈”字的“点”和“撇”笔顺先后的问题,若按“先

上后下”的原则应先“点”后“撇”;但是,从方便书写出发,

应先撇后点。

同样的例子,“臣”和“颐”字中的“折”笔,若按“先

左后右”的原则应当先写,若按“先上后下”的原则应当后

写。从方便书写应按照“先上后下”的原则书写。

有些结构特殊的汉字笔顺,需要仔细分辨,例如:

“凹、差、长、出、丹、鼎、韭、踵、敢、戈、

量、贯、

湖、回、旦、巨、快、旅、n、兔、理、瞿、

然、韶、

肃、忒、凸、象、幽、制”

二、笔画组合

汉字是由笔画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笔画与笔画

的组合方式,有以下三种:

1、相连

笔画和笔画之间互相连接,例如:

人、入、上、工、久、兵、山、口、刀、几;

2、相离

笔画与笔画之间互相分离,没有接触之处,例如:

八、二、三、仁、兴、川、小、心、儿、7;

3、相交

笔画与笔画之间互相交叉,如:

九、又、丈、丰、卅、干、十、七、丰、世。

辨析:

相同的笔画和笔顺,由于不同的组合关系,会形成不同

的字。例如:

几----九;人----入;刀—力。

在汉字教学和书写中,需要特别加以注意。

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如汉字识别和字形编码中,也会因

“同画同顺”形成重码而需要加以区别。

1、字根定义

字根由笔画组合结合而成,是最小的相互离散的构字单

位。

字根是对汉字结构成分的形式切分所得出的结果。

一个汉字至少包含一个字根。绝大多数汉字都包括2个

以上的字根。

多根字的各个字根之间存在不同层级的关系:

贺——加贝;

力、口、贝;

意——音心;

立、日、心;

章——音、十(《说文解字》的解释)

章——立、早(现代人习惯的拆字法)

章——立、日、十;(字根切分)

韶——音召;

立、日、刀、口;

孀——女霜

女、雨相;

女、雨、木、目;

我们也可以用符号和运算符表示出这种层级关系。例如:

表示结构关系类型用:

“一”表示上下结构;

“I”表示左右结构;

“/”表示半包围结构;

“*”表示全包围结构。

表示结构关系的优先级:

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

贺=[(力I口)一贝];(“力”和“口”先结合为左右结

构,然后再和“贝”结合为上下结构。)

意=[(立一日)一心];

章工(立一日)一十];或者:

章工立一(日一十)];

韶=[(立一日)I(刀一口)];

孀={女I[雨一(木I目)]};

2、偏旁

偏旁是传统汉字学采用两分法分析汉字结构得出的构字

单位。

一个合体字通常由两个偏旁构成。

传统有“左偏右旁”的说法。现在混而言之把构字单位

统称为偏旁。

偏旁的构成笔画多少不拘,如:

“挂”的偏旁为“木、羊”;

“地”的偏旁为“T、欣”;

“颉”的偏旁为“吉、页”;

“韶”的偏旁为“音、召”。

3、部首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首创了部首的概念,

用来编排汉字的顺序。

虽然经过1900年的发展演变,汉字部首的形体特征和具

体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部首的概念和术语仍然使

用。

“挂”的部首为“木”;

“地”的部首为“T”;

“颉”的部首为“页”;

“韶”的部首为“音

部首产生以来经历了形体和数量的演变:

《说文解字》确定了540个部首;

《正字通》该并为214部,于是部首也就减少为214个;

《康熙字典》沿用214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201部;

《新华字典》189部。

由于部首的归并与调整,改变了许多字的分部。使用不

同的字书时,应当了解该书的部首调整情况,才能顺利地查

到所要查的字。例如:

“衷”原为“衣”部,后来调整为“一”部。

“赢”原为“贝”部,后来调整为“一”部。

“亥盲”原为部首,现在归入部。

“享亭京”原为“官”部,现在归入

国际技术监督局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为了推进

语言文字规范化和信息处理的标准化,曾经组织研究确定汉

字部首的国家标准。

四、结构方式

从结构上看汉字,根据构字成分的情况,可以把汉字分

成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

由一个构字成分组成的汉字就是独体字;由两个以上构

字成分组成的汉字就是合体字。

按照传统“六书”理论: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

会意字和形声字都是合体字。

汉字的结构方式,主要是针对合体字的结构方式而言。

汉字是一个平面图形,如果是由一个构字成分组成的字,就

不存在结构分布问题。如果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构字成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