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高科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版_第1页
汉邦高科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版_第2页
汉邦高科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版_第3页
汉邦高科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版_第4页
汉邦高科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环保整体解决方案北京汉邦高科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DATE\@"yyyy/M/d"2023/8/2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41建设背景 42建设目的 42.1总体目的 42.2具体目的 53建设意义 6第二章需求分析 71环保业务关系梳理 72用户分析 82.1环保局用户 82.2公司用户 82.3公众用户 83数据建设分析 84安全需求分析 94.1数据安全 94.2内外网隔离 95现存问题 95.1信息渠道单一,互换共享局限性 95.2数据来源广泛,集中限度欠缺 95.3业务系统独立,协同能力薄弱 105.4辅助决策缺少,智慧化水平较低 105.5信息公开度低,公众服务能力弱 10第三章总体设计 111建设思绪 111.1以标准规范为基准,规范系统建设 111.2以顶层设计为主线,破除条线分割 111.3以数据共享为中心,消除信息孤岛 111.4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推动协同管理 121.5以政民互动为桥梁,畅通民意渠道 122设计原则 123设计依据 134总体架构 145业务架构 166技术路线 186.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感知 186.2基于SOA的设计架构 186.3基于Web服务的数据共享应用模式 186.4GIS多源数据服务共享 186.5数据仓库 186.6基于Portal门户系统建立智慧环保框架 19第四章建设内容 191智慧环保感知层 191.1智能电动闸门远程控制系统 191.2污染源公司刷卡排污与总量计算 201.3超标留样系统 211.4高清视频监控系统 211.5门禁管理系统 221.6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系统(监测设备状态参数上传) 231.7公司DCS工况联网 242智慧环保云支撑层 252.1环境数据资源云中心 252.2环境GIS综合应用平台 372.3统一认证与单点登录系统(内门户) 373智慧环保应用层 383.1环境监测监控平台 383.2环境监察及应急平台 413.3环境业务管理平台 434智慧环保政务服务层 464.1办公自动化系统 464.2环境电子沙盘系统 474.3环境质量信息发布平台 474.4手机端移动应用 484.5环保政务网站(外门户) 495智慧环保建设保障体系 495.1环境信息标准规范体系 495.2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516系统运营环境建设 546.1网络拓扑图 546.2网络搭建 546.3基础地图数据 546.4专用支撑平台 556.5硬件平台 56第五章建设清单 57项目概述建设背景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能源消耗的连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在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都在积极探索新模式、新途径,以实现对环境和污染源的有效监管,满足现阶段环境保护具体业务需求。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的,国家对各级环保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规定。运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破解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难题,扭转环境质量局部恶化趋势,使生态更美好,环境更优良,经济健康发展,这是“感知环境,智慧环保”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社会形势下运用技术手段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和必要的方法。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建立智慧环保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对各类污染源的智能监管、环境应急的有效处置、环保业务的快速流转已经成为各级环保部门的必由之路。建立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事业发展规定的环境信息化管理体制,合理顺畅的工作机制,环境信息网络覆盖全省,环境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环境信息化与环保业务充足融合,环境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广泛共享和深度运用,环境信息服务覆盖环境管理全业务、全流程,实现环保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化、信息服务智能化,建成“智慧环保”体系。建设目的总体目的充足运用物联网、3S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采用以感知为先、传输为基、计算为要、管理为本的理念,构建环境智能感知网络,实现环境监测监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建设环境智能数据中心,实现海量数据的安全存储和智能挖掘;构建智慧应用平台,为环保平常业务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达成“测得准、传得快、算得清、管得好”的智慧环保总体目的。图SEQ图\*ARABIC1总体目的具体目的完善标准规范建设,构建智慧环保基石环境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标准先行、急用优先原则。遵从环境保护部相关标准,在项目建设中需要新建的,则建设地方标准,特别在环保行业应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需要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建立数据资源云支撑,实现全局数据共享和宏观记录数据资源云支撑的建立,重要有两个大的功用,一是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互换共享,避免数据孤岛和数据反复建设;二是通过数据资源云支撑,构建起全局级数据模型,对整个环境业务数据进行全局级的记录和分析,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完善智慧环保业务应用,建设一体化特色应用针对当前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当前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环保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化、信息服务智能化,建设环境监测、管理、监察、应急和服务一体化,形成各类具有特色的业务应用,涉及内网的、外网的、全局性的、科室内的,全面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完善环境政务应用,提高业务协同与公众服务能力建立统一的平台实现环保局政务信息的管理、电子政务的流转、协同办公管理以及信息服务,进一步推动核心环境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和业务协同,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跨部门应用协同避免烟囱式建设,要考虑省市县三级联动设计、环保内部跨部门应用协同,并且要考虑和气象、国土资源部门等的信息共享。建设意义(1)对政府的价值环境保护监测范围:空气污染,水污染,固废污染,化学品污染,噪声污染,核辐射污染等。智慧环保在支持环保部门提高业务能力中可以在环评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环境应急管理、排污收费管理、污染投诉解决平台、环境信息发布门户网站、核与辐射管理等方面为环保行政部门提供监管手段,提供新鲜的一手数据,提供行政处罚依据,有效提高环保部门的管理效率,提高环境保护效果,解决人员缺少与监管任务繁重的矛盾,是运用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典型应用,可以实现环保移动办公还可以提供移动执法,移动公文审批,移动查看污染源监控视频等功能。(2)对公司的价值公司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对公司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数量可准确掌握,假如生产线各流程产生的三废排量过高,可影响去污设备(净化装置)的解决效果,三废排量过高,去污设备无法完毕净化工作时,公司可停止生产,这样可避免因超标排放或不合格排放所面临的环保部门天价罚单。同时,也承担起公司应有的社会责任。(3)对公众的价值智慧环保可以很好地满足公众对于环境状况的知情权,公众可通过环境信息门户网站了解当前环境的各种监测指标,公众可以通过环境污染举报与投诉解决平台,向环保部门提出投诉与举报,从而帮助环保部门更加有效地管理违规排污公司,保持环境良好。需求分析环保业务关系梳理图SEQ图\*ARABIC2环保业务关系梳理污染源从产生、许可、申报、监督监测到解决到最后注销,牵扯到18个环保相关业务,各业务又从属于不同的业务科室,并且与其它单位之间也存在着业务往来,其具体相关关系如上图所示。用户分析智慧环保体系用户分为三类,分为别环保局用户公司用户及公众用户。环保局用户环保局用户(涉及临沂市环保局及下属区县环保局用户)是系统的最重要用户群体,用户通过系统实现平常办公业务的信息化,实现对污染源公司的监管执法,实现对环境质量的监管,实现对环保数据、具体业务信息的管理维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公司用户公司用户重要关注与公司相关的信息,如公司基础信息、公司监测数据、公司建设项目审批数据、总量数据、排污申报数据等。公众用户公众用户重要指互联网用户,公众用户重要通过系统行使对环境状况的知情权,涉及环境空气质量、环境水质、环境法规、环境新闻公告等。数据建设分析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智慧环保建设的数据建设需求如下。(1)数据标准建设需求对于多源、形式多样的环境数据,统一的数据标准可以避免数据反复性建设和数据歧义,最大限度的减少应用集成的复杂度。数据标准应涉及数据编码标准、数据分类标准、元数据标准、数据互换共享标准等。(2)数据整合加工需求环境信息化所需数据是多样化的、多种形式的,涉及了基础地理数据、各科室业务数据、监测数据、基础数据等。这些原始数据是无法直接应用的,需要根据相应的数据标准对其进行整合加工,形成规范的数据类型和格式。如基础地理数据需要校准、制图、切片等,而各类业务数据需要综合、抽象等。(3)数据统一管理维护需求时效性是数据的一个重要特性。对于环境数据来说,无论是基础地理数据,还是各类业务数据,时效性规定都比较高。如何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即数据的及时更新维护,是环保局的一个重要需求。(4)数据共享需求避免数据反复性建设,消除数据孤岛,实现数据的充足共享和复用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目的,同时也是一个重要需求。安全需求分析数据安全数据是系统运营的基础和血液,数据的安全是系统稳定运营的关键。本项目中的基础地理数据、业务数据都是安全保密规定较高的数据,数据的安全考虑涉及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以及数据不受外部入侵。内外网隔离环保部分业务系统运营于环保部门内网,与因特网是物理隔离的;同时部分系统又需要公开在公网上,以便于公众的访问。因此要充足考虑内外网隔离及安全性。现存问题信息渠道单一,互换共享局限性环境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相关科室/部门,如总量办掌握着污染源总量信息,辐射处掌握着放射源信息,监察大队掌握着执法信息,监测站掌握着实验室监测数据等。科室/部门数据之间没有很好地共享,部门之间在使用数据时采用了比较初级的纸质互换方法,没有形成环境数据的自动传输与互换;在环保系统内部,环境信息和数据的获取和使用也没有做到完全统一,完全的数据共享,缺少数据标准支撑,没有统一的数据中心。科室、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相对封闭,环境信息资源“信息孤岛”现象越来越显现,环境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及统一应用需求越来越强烈。数据来源广泛,集中限度欠缺目前,环境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均分布在不同的环境管理部门,或者即使在同一个部门,数据也是分散在不同的业务科室,这就导致了环境数据资源不集中,缺少数据唯一性,从而给环境数据的整合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除此之外,环境监测部门的数据大多以纸质数据为主,信息化限度较低,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大多靠移动存储设备来完毕,给数据资源互换、共享以及后续的数据解决和分析等工作导致了很大的不便。业务系统独立,协同能力薄弱“智慧环保”建设需要各个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实现各项功能,即需要发挥的功能范围为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既有块状的,也有线状的。而环保部门下属的众多业务部门都有各自的职能范围,其使用的业务系统多根据各自的业务流程而设计,缺少全局性的思考,导致决策层无法从各个部门提供的业务信息中把握整体情况。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管理没有从“智慧环保”全局角度进行梳理,业务流程没有打通,业务部门壁垒分明,业务系统也是割裂的,形成一个个“业务孤岛”。信息资源以各种形式分散存在,各自管理,导致了信息资源共享限度低、共享困难,信息资源缺少有效的整合挖掘,信息运用率低,对“智慧环保”整体的管理、决策没有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辅助决策缺少,智慧化水平较低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建设了环境自动监测体系和环保业务应用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但多以环保业务管理系统为主,功能多集中在业务流程的实现、业务数据的查询记录分析,业务成果的展示等方面,而在环境保护宏观决策上,在对社会和公众服务方面提供的支持还很欠缺。环境业务信息系统积累了大量的环境监测监控数据,但多为监测站和监控站点的监测监控数据,这些数据在系统中的功能重要是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数据的超标预警、空间属性联动、查询记录分析、报表图表展示等功能,在环境评价、环境预警、环境质量和污染源之间的关系这些方面,没有相应的分析挖掘功能和系统,空有大量的数据,却停留在原始数据收集展示的层面上,无法做到智慧化的分析与发掘,为环保决策提供支持的能力明显局限性。信息公开度低,公众服务能力弱环保部门的业务信息系统重要是针对单位内部的业务需求设计开发,信息系统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较强,信息对外的公开限度低,信息发布渠道单一。公众找不到便捷的渠道获取更加全面的环境信息。公众假如需要了解更多的环境信息,只能到环保部门办公地点去申请查询,与当前信息化时代不相适应。政府环保公共服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更多地关注于执法和监管,对社会、公司、公众的服务能力往往被忽视,通过“智慧环保”的建设与应用,全面提高环境保护服务公众的能力,让“智慧环保”的建设成果让全社会共享。总体设计建设思绪以标准规范为基准,规范系统建设统一标准是保证各系统互连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智慧环保的建设以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框架、国家信息技术方面、国家环境自动监控技术方面的基础共性标准为指导,依靠信息系统专家和标准化专家,使用科学的标准建设方法,依据环境信息化应用需求及技术一体化原则,制定符合“智慧环保”建设需要的标准。对于已建业务系统进行改造,规范污染源信息新增、修改口径,使环境数据资源云中心成为污染源信息唯一权威中心。对于新建业务系统设计,遵循云中心标准规范体系规定,所有数据按统一标准传输互换。以顶层设计为主线,破除条线分割智慧环保的建设敢于打破陈旧观念和条线分割、各自为政的传统方式,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落地顶层设计。从全局视觉出发,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对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横向和纵向梳理,自顶层向下展开设计,按统一的标准和架构建设,围绕“测得准、传得快、算得清、管得好”的总体目的,实现平台融合、机制衔接和数据共享,改变现有的“条强块弱”的局面。以数据共享为中心,消除信息孤岛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管理没有从“智慧环保”全局角度进行梳理,业务部门壁垒分明,业务系统也是割裂的,形成一个个“业务孤岛”。信息资源形式多样,分散存在,且数据不断更新,致使难以进行数据共享。只有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互通共享,才干真正发挥效应,才干为各部门联合做好事中事后监管打下坚实基础。本项目充足考虑各部门间、上下级、行业间、公众等对数据的需求,建设了数据互换共享服务,通过数据资源云中心实现支撑,改变现有各自为政的状态,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推动协同管理环保业务种类多样,流程各异。对各类业务进行网状分析和关联分析,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协同和优化,使各类信息突破各种障碍集合到一起,并实现它们之间通畅的沟通、协调,解决“信息孤岛”、“应用孤岛”和“资源孤岛”三大问题,实现信息的协同、业务的协同和资源的协同,充足发挥智慧环保体系的“战斗力”。以政民互动为桥梁,畅通民意渠道智慧环保体系的建设不仅是让智慧环保的成果与民共享,更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一方面可以将环保相关信息公开与民,如民众十分关心的环境质量信息、污染源排放信息、机动车尾气检测信息等;另一方面更要重视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这是一个不断加强政务公开的积极方向,也是走群众路线的一个具体实践。运用问政的方式,能更好地构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扩大公众参与,结合信息化手段,开辟新的问政途径,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提高政民互动水平,充足发挥出“政民互动”综合社会效应。真正接通一个政府官员与群众之间的“民意直通车”,切实提高问政的服务水平和效率。设计原则(1)服务需求,应用主导智慧环保建设与发展必须紧密结合环境保护工作的业务需求,从业务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营造信息化保障环境,促进环保事业健康发展。(2)统筹兼顾,连续建设环境信息化建设不也许一蹴而就。平台建设要在统一规划下,兼顾当前急需与未来扩展,设计上要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扩展性,有环节的连续性建设。(3)整合资源,协同共享智慧环保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充足运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发挥投资效益,避免信息孤岛,使有限的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一源多用”。体现相关业务系统之间的环境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4)充足借鉴,集成创新项目建设充足借鉴省内外城市的建设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标准和方法,并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建设一个技术先进、具有本地特色的智慧环保。设计依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信息化白皮书)》《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23〕35号)《国务院关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23〕39号)《国家环保部信息化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技术指南》《全国环保系统环境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关于全面加强环境信息基础能力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环发[2023]87号)《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23—2023年)》《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环境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规范》《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营管理规范》《环境信息术语》《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总体架构图SEQ图\*ARABIC3总体架构智慧环保总体设计以“统一架构、统一体制、统一支撑、统一管理”为基本思绪,通过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统一建设感知/通信信息基础设施、物联网专用网络、应用支撑平台等基础设施。遵循分建共享原则,统筹部署感知设备,避免反复建设。重视环境信息的共享和业务的协同,逐步实现各类信息的整合集中与共享。智慧环保体系着眼于提高环境管理效率、节约环境管理成本,在需求最迫切、最易实现的领域开展智慧应用重点项目建设,以点带面,重点推动,同时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国家、省颁布的安全保密规定,保证信息安全。从建设内容的角度,重要涉及:智慧环保建设保障体系、感知层、云支撑层、应用层和政务服务层建设。保障体系:环境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标准先行、急用优先原则。遵从环境保护部相关标准,在项目建设中需要新建的,则建设地方标准,特别在环保行业应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需要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重要涉及环境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及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保证系统应用安全、决策有理有据,有规范标准做参考。感知层:运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通过环保专网、运营商网络,结合4G、卫星通讯等技术,将个人电子设备、组织和环保信息系统中存储的环境信息进行交互和共享,实现对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辐射等环境因素的“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云支撑层:以云计算、虚拟化和高性能计算等技术手段,整合和分析海量的跨系统、跨行业的环境信息,实现数据的实时解决、海量存储、深度挖掘和模型分析,实现“更进一步的智能化”。应用层:以云支撑层所提供的各种基础数据服务、GIS云服务、业务数据服务、目录服务等为基础,通过业务协同、信息共享、访问控制等为智慧环保应用层中环境监测监控平台、环境监察及应急平台以及业务管理及服务平台中所涉及的各类各科室应用系统以及业务系统提供支撑,为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辐射管理等业务提供“更智慧的决策”。服务层:运用云服务模式,建立面向对象的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服务门户,重要涉及智慧环保政务门户、办公自动化、信息发布公众服务、沙盘环境政务信息展示等,为环保部门、公司及公众提供统一的智慧环保入口,为行政办公领导提供“更便捷有效的管理”。业务架构图SEQ图\*ARABIC4业务架构技术路线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感知环保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各种传感设备(传感器、射频设备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等)采集声、光、热、电、位置等各种信息并与互联网、无线专网进行交互传输信息的一个巨大网络,可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网络连接、辨认、管理和控制。基于SOA的设计架构SOA是基于开放的Internet标准和协议、支持相应用程序或应用程序组件进行描述、发布、发现和使用的一种应用架构。通过SOA,开发者可以对不同的服务或功能进行组合以完毕一系列的业务逻辑与展现,最终可让用户像使用本地桌面业务组件同样方便地调用服务或功能等各种资源。基于Web服务的数据共享应用模式Web服务是一种革命性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它使用基于XML的消息解决作为基本的数据通讯方式,消除使用不同组件模型、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的系统之间存在的差异,使异构系统可以作为计算网络的一部分协同运营。平台对外的数据共享模式将重要基于WebService方式实现,达成跨平台异构多源数据的访问和互操作。GIS多源数据服务共享建立GIS服务引擎,对外提供各类地理数据服务,不仅为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提供的各类数据服务,还涉及三维地图服务、GIS分析服务、专题图服务等,实现GIS的“一张图”。数据仓库信息技术与数据智能大环境下,数据仓库提供了许多经济高效的计算资源,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为前端查询和分析作为基础,用于支持管理决策。系统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实现数据集中整合、分析展现、高级应用、信息描述、质量保障和数据移动。基于Portal门户系统建立智慧环保框架基于统一认证与单点登录建立环保门户,将各类环保信息化系统有效组织到一起。建设内容智慧环保感知层运用物联网、RFID等先进技术,建立环境与污染源的智能感知监控网络,实现对环境与污染源的全天候、全方位的监管,提高污染源监控的广度和深度。同时,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成熟,不断完善整个监控网络。智能电动闸门远程控制系统为加强对辖区内涉水公司的监管,保证水质达标排放,不断改善河流水质,在部分涉水公司排污口安装“智能电动闸门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对公司排污的智能控制和对公司排污量的精确计算。智能电动闸门远程控制系统运用先进的手段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系统可远程查看公司排污口的在线数据、流速、流量,控制电动闸门的启动和关闭。当监测浓度超标时发出报警,达成超标限值后,系统将自动发送闸门关闭命令,远程智能关闭排污口闸门,阻止公司继续向外界排放超标污染物。此外该系统具有IC卡总量控制功能。电动闸门具有安全、精确、防雷、防火、防腐、抗干扰、信号接受能力强、灵敏度高、执行准确等特点。公司安装的智能电动闸门系统至少涉及电磁流量计、电动闸门、超标留样仪以及智能电动闸门控制系统,并具有IC卡总量控制功能。污染源公司刷卡排污与总量计算污染源公司刷卡排污与总量计算通过总量仪来实现,其具有的功能如下图所示。它具有刷卡排污、排污总量计算、门禁数据采集等功能,并具有软件平台,废水公司总量仪还具有闸门控制、超标留样控制等功能。图SEQ图\*ARABIC5污染源公司刷卡排污与总量计算总量仪安装于公司站房,与现场监测设备、智能电动闸门系统、超标留样仪相连,获取实时排污量、电动闸门状态、超标留样仪状态,通过数据计算公司排污量,提供刷卡排污功能,同时接受上端平台质量实现对现场端设备的控制。超标留样系统超标留样系统可根据水样采样规定实现多种采样方式(定流定量采样、定期比例采样、定期定量采样、定量采样和手动采样)及多种装瓶方式(单采和混采)。系统组成系统涉及循环管路采水系统和超标留样仪表。如下图所示。图SEQ图\*ARABIC6超标留样系统组成循环管路采水系统为解决取水管过细,水脏时管壁附着赃物导致进水量少、远距离取水时,压力不够导致取水过少的问题,增长循环管路采水系统。新增自吸泵,该泵从污水池(污水渠),通过循环管路,将水输送至超标留样仪处,将硬管出水口与超标留样仪采水口连接,通过手动调节球阀调节进入留样仪的水量,实现超标留样仪采水。超标留样仪技术参数分瓶存储:24×1000mL;最大垂直吸程:大于8m;采样方式:支持超标留样、手动留样、远程采样、定量留样、定期定量留样、定流定量留样等多种方式。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废水、废气等污染源公司高清视频监控网络,实时查看废水公司排污口、废气公司烟囱等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画面,为环保局污染源监管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通过高清摄像头采集监控场合的图像,并采集现场声音,访问用户可以控制远程现场的摄像头的聚焦变距和云台的上下左右移动,实现多方位监控,并可对图像进行录像及录像回放。建议用全IP化监控方案,配置IP编码前端和NVR网络录像设备,来实现客户对监控系统易部署、易操作、易维护的需求。本方案为现场安全监控设计,本着先进性和节约成本的思绪。1)废水公司设备选配情况如下:每个监测站采用高清摄像机,排污口1只(立杆安装,立杆高度必须为3米),治污池1只(立杆安装,立杆高度必须为4-6米之间,以能看到所有设施为准);每个站点1台互换机、1对收发器以及连接线缆等设备;每个站点部署1台NVR产品,与IP前端接入相配套,通过IP网络,实现数据的接入和管理,提供监控点数据存储、转发、点播和下载服务;环保部门通过视频监控软件可以查看所辖站点的视频图像。视频监控软件和应用系统集成,显示视频图像的同时叠加上监测数据。由于高清视频监控数据传输对网络带宽规定较高,因此视频监控点和环保部门之间需要建立上行10M的VPN专网。2)废气公司设备选配情况如下:每个监测点采用高清摄像机,烟囱口1只(立杆安装,立杆高度必须为4m以上),每个站点1台互换机、1对收发器以及连接线缆等设备;每个站点部署1台NVR产品。其余数据传输以及视频软件等与废水相同。门禁管理系统建设内容门禁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辨认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对于环保部门重点监控的公司站房,其内部安装智能门禁系统,通过它可以规范和监控监测站房的进入人员。工作人员必须持卡授权进入,强行进入站房系统会报警并抓拍图片上传到环保部门,加大环保监管的力度。系统涉及进门读卡器,出门按钮,主机,红外探测器,抓拍摄像头,电磁锁以及连接线缆等部分。原理图如下:智能门禁系统原理示意图(1)系统的制和传输系统可用站房内的数采仪代替;也可单独布设。(2)如采用数采仪,则可用数采仪的通讯功能将抓拍图像上传到环保部门;否则需办理不小于每月50M的流量卡(SIM卡)。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系统(监测设备状态参数上传)为了有效解决污染源公司修改设备参数弄虚作假的问题,更好的实现对公司的监管,我们提出监测数据、工作状态、仪器关键参数三同时监测的方案,即污染源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系统。通过本系统,环保部门在了解监测数据的同时,可以同时了解现场监测设备的运营参数、控制现场监测设备的运营状况、实时获取现场设备报警信息,提高监控数据的质量和传输安全,为排污收费奠定基础,更好的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系统针对现场自动监测设备支持动态管控(即自动监测设备具有通过串口方式直接向数采仪传输监测数据、工作参数和运营状态等,并支持反控功能)的污染源公司,如不支持,则需公司自行或环保部门协调让监测设备厂家升级完毕。在监测设备具有安装动态管控的情况下,现场端硬件改造涉及数采仪更换、通讯协议对接几部分。现场端硬件改造具体规定如下:数采仪升级改造重要涉及数采仪更换、软件升级、通讯协议扩充开发、平台下发反控功能数采仪端联调、平台下发反控功能数采仪端开发和现场联调等内容。根据现场不同品牌监测设备的规格/参数,对数采仪的通讯协议进行改造,使之满足设备参数、工作状态上传和反控的规定。不仅满足用户对现场监测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与设立(如校时、立即检测、自动采样频率、标定、调整参数等)的规定,并且能通过手机短信实现对监测设备的反控功能。通讯协议对接及施工具有安装动态管控系统的自动监测设备,通过串口方式可以输出监测数据和满足规定的工作参数、运营状态,并支持反控功能,与自动监测设备厂家协商制定、联合调试通讯协议。HJ/T212-2023协议是针对环保自动监测数据采集制定的,上传频率为分钟级,实时性不高、对反控支持不好,要实现反控需对HJ/T212-2023协议进行扩充,适合实时性规定高的参数状态和反控。公司DCS工况联网工况在线监测是针对重点公司污染源排放过程,采集排污单位污染治理设施(工艺)运营参数及污染物产生过程参数,建立其与污染源排放数据的相关关系,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从“点末端监控”向“全过程监控”的扩展应用,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排污收费、环境执法和排污权交易等打好基础。将省/市控污水解决厂等公司的DCS工况数据联网,变公司的“末端监控”为“全过程监控”,通过环保部门端DCS工况数据的分析,实现对公司偷排、漏排的有效控制和防止。根据项目的需求,需要对辖区内的污水解决厂进行公司端工况数据采集及联网建设,具体建设规定如下:系统数据采集方式规定工况在线监测系统数据采集具有两种方式,可以根据数据来源规定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1)直接获取数据通过硬接线方式从监控生产设施和治理设施的运营参数和电气参数的仪器仪表端直接采集数据。采集的数据和公司生产工艺数据源具有一致性,有效避免公司在数据端作假、偷排漏排等情况的发生。从设备现场或设备配电室,在风机、水泵等产生强电流信号的供电线路上安装电流互感器和变送器,将电流信号转换为4~20mA模拟量信号进行采集。现场端加装信号隔离器,在弱电流信号进入DCS/中控系统之前进行一分二的截取。备注:信号线到中控室。(2)间接获取数据通过与公司的中控系统或DCS/PLC连接获取监控生产设施和治理设施的运营参数和电气参数的数据。间接获取数据是采用OPC(OLEforProcessControl)方式从主机DCS系统获取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加工和计算,判断污染源公司生产设施和污染治理设施工作是否正常、末端监测数据是否准确。备注:对方系统要开放opc接口或modbus接口。智慧环保云支撑层环境数据资源云中心环境数据资源云中心是一套集中管理环境业务部门数据的系统,它是在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根据统一规范、标准,整合和集成各种环境业务数如环境质量数据、污染源监管数据、安全防控数据、实验室监测数据、排污许可数据、总量控制数据、辐射信息数据、危废数据、信访数据、建设项目管理数据、地理数据、行政管理数据和基础支撑数据;通过度析、挖掘等解决,构建环境信息资源数据的存储中心、管理中心、共享服务中心和决策中心,发明一个环境信息资源的“云”。集成后的平台可支撑海量环保管理数据,可提供污染源信息综合查询,为环境综合管理提供查询、记录、分析等服务,运用云计算模型实现各种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环境管理的决策和分析。“该数据资源云中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服务连续性,具有智能化的数据自容错与恢复功能。设计思绪(1)梳理现有信息建立标准体系依托环保行业内各系统提供的基础信息数据,结合国家相关标准梳理出资源目录体系。(2)划分存储区域科学管理数据针对各种业务数据,划分不同的数据存储区域,为环境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存储管理的环境。(3)数据实时互换资源分级授权构建数据互换中心,以满足监管公司、环保各部门间、上下级单位和公众的数据共享互换。(4)构建信息平台辅助政府决策在海量数据基础上,构建面向主题的分析模型,提供多维数据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建设目的◆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和使用,有效支持业务发展需要;◆保证全省/市环保数据的高质量和一致性,为记录分析提供有效保障;◆以业务需求驱动数据架构的发展,数据架构具有可扩展性,可以适应业务未来发展对数据的需求;◆提供对全省/市环保数据的标准化维护管理,提高对数据的维护管理水平;◆提供对全省/市环保数据的安全管理,提高抵御各类安全隐患的能力;◆数据架构和应用系统技术无关,数据架构可以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资源规划,制定行业数据标准,建立环保数据中心模型,实现数据环境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与统一管控;◆通过主题数据仓库的建设,提供实时、标准化的数据资源,支撑各类业务系统的数据应用,实现环保范围的数据集成,消除数据孤岛,初步构建环境数据云平台;◆通过数据仓库的建设,实现实时指标监控、多维分析、业务报表、GIS等数据表现形式的整合,面向业务部门与领导提供综合分析应用;◆通过元数据管理系统、数据质量管理系统的建设,并配套相关的制度,实现数据管控体系的建设;◆以实时变化数据捕获技术为基础,为各类业务系统建立数据级容灾,保证劫难情况下的数据恢复。总体架构图SEQ图\*ARABIC7总体架构数据中心按照统一数据源接口标准,从业务系统数据源(在线监测、动态管控、安全防控、自行监测、移动执法等)中进行抽取、转换、加载,按照环保数据中心的不同应用需求,形成不同信息存储,并进行访问控制管理。数据使用部分为各级领导、业务人员以及相关业务系统提供上层的各种应用,实现综合查询系统以及数据共享的需求。逻辑架构逻辑架构如下图所示:图SEQ图\*ARABIC8逻辑架构(1)数据源和数据获取方式数据源是指为数据中心提供数据的部分,具体涉及:环保部门的相关业务系统;对于一些对安全性规定不高的业务系统如污染源信息发布、环保门户网站等,可直接采用ETL工具进行数据抽取;对于一些对安全性规定较高的业务系统如自动监测、动态管控、安全防控等,需要通过WEB服务的方式获取数据;(2)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数据中心内的核心数据存储区域,它包含一个相对稳定的、公司级的数据仓库数据模型,支撑大部分应用。这些数据按主题存放,数据粒度等同或粗于ODS,存放公司级的当前数据及历史信息,数据在线存储的周期通常比较长。数据仓库中所存数据是基于主题域、高度集成、高质量的,按一定频率更新,保存时间窗比较长,并按需求建立一定粒度汇总的数据。(3)OLAP分析和前端展现一般来说,OLAP分析和前端展现涉及如下内容:记录报表:通过报表工具实现预定义报表的自动生成和分发,并可以灵活的实现用户自定义报表的功能。即席查询:通常即席查询的功能会涉及准实时的业务信息,可以由ODS区提供此类应用,通过即席查询工具,不需要非常专业的SQL知识即可完毕业务信息的即席查看。OLAP分析:运用OLAP分析工具,配合设计良好的OLAP数据模型,可以完毕业务人员对业务的分析需求。联机分析的手段涉及各种图形和表格的表现,以及在其上进行的多维度的交叉分析,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4)数据挖掘用户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数据仓库系统的价值,通过数据挖掘,公司原是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将被探测出来,可使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工具进行分析。数据挖掘应用根据专题的不同可采用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的方法,分别适应假设验证和知识发现型的应用。图SEQ图\*ARABIC9系统实现数据流图建设效果图SEQ图\*ARABIC10建设效果建设内容数据整合集成环境数据资源云中心是将零散、无序的数据进行有机整合,由于数据资料类型不同,来源不同,需一方面收集整理归纳,然后进行数据的审核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系统建成之后,需要将基础数据资源进行系统初始化。无论基于哪种数据来源,必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1)数据采集与各业务科室系统及其它平台形成数据采集机制,对各业务科室、其它平台不同类型数据库可以接入到数据中心。▪国发系统对接云中心可与国发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如“十二五”环统系统、排污申报系统)将数据导入到其中,可直接获取重点公司相关信息,这些数据是准确的,由此可建立基础的公司信息台账。▪已有数据对已有的任何形式的存储数据都可以导入到云中心里来,如Excel表格导入、WORD导入、XML导入、数据库导入以及其它存储介质数据导入等方式,对于纸质数据等没有电子化的数据采用手工录入的方式。▪环保业务内部数据共享与各个环保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如在线监测、移动执法、实验室监测管理系统、自行监测等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外部数据与安监局、公安局和消防局等部门建立数据互换,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应急联动。(2)数据抽取对业务部门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筛选和抽取。通过ETL模块将源数据通过并行抽取的方式快速的导入到分布式数据集市中存储。同时存储在数据集市的数据也可以通过并行的方式导出到关系型数据库中便于进一步的对数据进行分析解决。(3)数据质量控制从各业务部门采集共享数据后,对数据分类、过滤、转换、规整,对数据进行数据比对、冲突检测解决并入各级数据中心数据仓库或数据库。(4)数据转换建立业务部门数据与标准规范数据的转换映射关系和转换规则,将业务部门的数据转换为符合标准规范的数据。(5)数据整理对缓存数据库中的各业务部门数据进行比对、清洗,检查数据冲突,对数据进行审核校验。保证数据一致性、完整性。(6)数据互换实现环保局业务科室与数据中心之间,其它系统与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互换业务,形成高效、安全、可靠、稳定的数据互换网络。提供定期批量、实时按需的数据互换,提供点对点、一对多的数据互换支持,支持基础和共享数据的更新维护模式,对数据互换进行管理和监控。环境中心数据库环境中心数据库涉及各类主题的数据仓库和以及经梳理出的各类专题的数据集市。数据仓库环境中心数据库建立在政务中心服务器上,以数据仓库的形式表现,重要是管理环境数据资源,建立标准数据体系,形成统一的数据库体系,涉及以下数据库:(1)基础数据库:整合各种环境相关的业务数据,统一为标准的数据结构。(2)主题数据库:针对各种业务系统划分不同的主题数据,如污染源台账主题、环境质量分析主题、污染源分析主题等,为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存储管理的环境。(3)空间数据库:针对地理信息数据,建设空间数据库,实现对地理数据的存储与调用。(4)元数据库,存储环境基础数据库与环境数据仓库的元数据,并提供各类元数据检索功能。通过环境中心数据库的建设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的基础,满足环境保护局内部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共享规定。在环境数据中心数据库上,对环境数据进行高效智能挖掘,打破环保各业务系统之间的隔阂,优化环保信息资源结构,为各项环保业务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支撑基础平台。切实提高各信息系统运作和各业务工作的效率,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公司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使环境监督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积极服务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管理转变,最终实现对环境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最终提高环境管理的整体水平。在建设过程中,将从分布于各区县环保局、各直属单位和其他委办局互换的外部信息采集(收集)并形成的基础数据库进入数据库的互换区后,通过清洗/转换/加载工具(ETL)解决存入整合区的缓存库。在存储区中中心主题库。此后,通过数据查询/发布、资源目录、决策支持等数据应用、服务方式,将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中心的整理、分析后的各类环境信息提供应局领导、各业务部门、社会公众及其他政府部门等具有不同数据需求的用户使用。在中心数据库这一层汇集所有环境数据及业务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对其进行标准化建设,形成面向主题的环境中心数据仓库,建成环境中心数据库。按照标准化后的环境中心数据库的需要,定期从基础数据库抽取数据。数据集市数据仓库中的各类数据通过整合梳理抽取,形成数据集市,包含各类业务主题数据库,为相关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持。这些主题数据库涉及:(1)污染源数据(2)自动监测数据(3)人工监测数据(4)建设项目数据(5)环境监察数据(6)总量减排数据(7)多维分析数据(8)环境应急数据(9)环境信访数据(10)环境质量数据(11)生态文明数据(12)环境记录数据(13)污染防治数据……通过以上主题数据使数据资源中心至少可以提供2个典型应用:(1)污染源生命周期管理污染源生命周期涉及污染源基本情况、环境管理基础设施、环境管理历史数据、环境监测实时数据、环保监督管理数据等。通过这些主题数据形成污染源生命周期数据,为科室业务提供支撑。(2)监察移动执法管理结合污染源生命周期数据和执法数据,为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环境数据资源目录由于环境信息资源数量多、门类广、分布分散、信息不对称的特性,发现和定位环境信息资源成了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运用过程的基本前提。运用目录技术和元数据技术,以及其它网络技术,在网上构造一个统一的环境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明确信息从哪里获取,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如何向业务系统提供服务,解决信息源多头采集,反复采集,数据命名、类型、格式差异,数据不能及时同步更新,部门间的数据不一致,技术多样化等问题,形成数据生产、数据加工与管理,数据服务的清楚链条,使资源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特定的服务接口查询资源目录,使其能快速发现、定位和获取所需信息。建立中心数据库资源目录和共享服务资源目录两套目录体系,具有可配置、可管理功能:中心数据资源目录:以目录形式展现公共基础库、业务成果库、主题数据库、前置互换库数据表,并能查询相关数据,在展现方式体现数据库域的概念和层次。共享服务资源目录:基于中心数据库资源目录在互联网、业务专网展现和对外(环保部、局属单位、区县环保局、其他机构、社会公众)共享数据资源。一厂一档管理污染源一厂一档是建立环保部门关于污染源全生命周期档案的数据库信息系统,污染源基本信息管理贯穿从“环保建设项目管理”到污染源“死亡”的整个过程,动态跟踪记录其公司“基本属性信息”、“排污口信息”、“环保设施情况”、“监测设备”和“环境背景信息”等全面的管理信息。污染源的全生命周期档案库将整个污染源产生之后的所有属性的改变,直至污染源的注销全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纳入到统一的污染源管理平台当中,健全公司污染源信息档案,全面掌握排污公司生产工艺、生产能力、重要污染源及其解决工艺等基本情况,实现污染源信息的全局共享和动态管理,为局领导和各个业务处室提供污染源的相关信息。与已建设的环境监察系统数据实现整合、同步对接,并且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排污许可信息动态分析子系统等共享一套污染源信息。重要涉及信息台账管理、信息维护和基础信息查询功能。信息综合查询依据所获取的数据资源,能提供强大的业务数据查询功能,涉及对污染源基本信息、建设项目、排污申报、排污收费、稽查检查等一揽子相关信息的查询;对环境质量地表水、交界断面、饮用水源地、重点流域等监测数据的查询与展示;对城市环境空气、酸雨、噪声监测数据的查询与展示;对环境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等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查询展示;对固体废物信息、转移信息等进行查询;对机动车基本信息、机动车尾气监测信息、环保标志发放信息、黄标车治理信息等进行记录查询;对区域环境容量、污染排放总量、减排情况等进行查询记录。综合决策与记录分析实现对数据的综合决策分析,对各种专题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可将各类专题数据通过饼状图、柱状图、线图等的方式综合展示,给用户和领导一个宏观的环境视图,为宏观决策分析提供支持。前台门户智能展示前台门户展示涉及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感爱好专题的展示,一部分是单点登录设立的快速通道。其中感爱好专题展示由各自环保局相关领导选择展示,如展示环境质量专题、污染源监测专题、环境记录专题、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危险废物专题、机动车尾气专题、建设项目台账专题等,也可根据自己需要展示其它专题。在各专题中选择对领导决策有用的记录报表进行直观展示,如污染源监测专题中显示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单站报表、两率报表、超标快报、超标记录以及排放记录等信息。快速通道是采用单点登录、统一认证的手段通过权限分派实现,使得用户可以一点登录、多系统访问。如数据中心中的快速通道,可以直接访问环保数据中心后台、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系统、污染源发布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环保GIS综合应用系统、安全防控系统、动态管控系统以及环境门户网站等。后台数据管理及监控数据管理及监控运营在系统后台,重要实现数据集成管理、数据共享与服务、数据质量控制以及系统管理等功能,具体涉及以下内容。(1)全文检索服务针对数据中心存在的大量文本信息,给用户提供高效灵活的全文检索能力。(2)高性能计算服务运用分布式计算技术,搭建大数据的解决和分析平台,给用户提供海量数据的高性能分析计算能力。(3)数据资源管理涉及资源目录管理、数据字典管理、数据编辑更新、数据规范管理等功能。(4)数据标准规范建设公共代码规范、污染源基础元数据规范、以及数据接口规范等,以便用统一的标准对外提供数据服务。环境GIS综合应用平台环境GIS综合应用系统是一套基于环境综合业务应用的前端应用展示平台。系统作为全局性的GIS展现平台存在,基于GIS地图为环保部门用户提供环境和污染源的各类基础信息。系统可实现对废水、废气、环境水、环境空气等各类环境要素图层的管理,基于地图上显示各监测点的实时监测数据、视频数据,同时可提供丰富的专题图和记录分析功能。通过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既可以提高环境保护平常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加快环境保护信息化进程,又可以提高环境监督管理的层次,使环境管理与规划决策更为科学、快捷与准确。统一认证与单点登录系统(内门户)针对环保业务多样的数据资源、众多的应用子系统,本平台门户提供单一访问入口(SSO)、安全互动、可定制的界面、个性化的内容展现等功能。它可以向分布在各处的用户提供政务信息,帮助用户管理、组织和查询与政府和公司相关的信息;内部和外部用户只需要使用浏览器就可以得到自身需要的数据、分析报表及业务决策支持信息。因此,多部门协作、整合独立分散的信息系统、使各系统间协同工作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效率的整体是门户所提供的服务。系统设计符合环保主题的大方、美观的前台登录界面,将现有的系统、新建系统、将来要建的系统集成到统一的页面,通过权限控制实现一次登录,多系统访问,方便对各应用系统及所有用户的统一管理。智慧环保应用层环境监测监控平台智能电动闸门远程控制系统智能电动闸门远程控制系统一般安装于环境保护监管部门,在环保局端实现对公司现场端电动闸门的智能控制,通过系统可远程查看公司排污口的在线数据、流速、流量,控制电动闸门的启动和关闭,远程控制超标留样情况,可以实现对污水排放公司的有效监管。系统具有监控信息显示、IC卡总量信息显示、自动控制、人工控制、设备状态监控、参数设立、操作记录详情等功能。刷卡排污总量控制系统为加强对废水、废气公司的监管,保证污染源达标排放,在污染源公司排污口安装“刷卡排污总量控制系统”,远程实现对公司排污的智能控制和对公司排污量的精确计算。运用先进的手段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系统可远程查看公司排污口的在线数据、流速、流量,控制涉水公司应急闸阀的启动和关闭。重要涉及公司信息管理、实时数据监控、闸门与工况数据监控、汇总与报表、远程设立与控制等功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立污染源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接入现场污染源视频监控信号,实现对现场视频的查看和管理。本系统重要具有如下功能:监控点视音频的网络录像,监控通道实时上墙预览及网络客户端预览,报警信息的上报和解决。1、网络预览各监控客户端可直接访问IP前端设备获取视音频码流。2、视频管理对重要录像进行归档解决。归档卷中的录像资料,根据需要,可手动清除。还可对原录像文献、归档录像文献进行下载解决,备份到异地。3、显示上墙系统可以实现监控视频解码在监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门禁软件平台系统为现场端门禁的上端软件平台,系统管理个公司站房门禁和授权人员的基本信息,接受现场取证信息和报警信息,并对历史数据进行记录分析。(1)基础信息管理对站房门禁信息、授权人员信息、公司信息等管理维护。(2)历史数据查看可查看各站房历史进出次数和进出图片,形成各类记录报表。(3)报警管理当有人强行进入时,系统可接受报警,可责令授权维护人员现场核算情况。(4)系统集成系统可方便集成到其他系统,作为动态管控系统等的辅助支撑。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系统(监测设备状态参数上传)为有效解决污染源公司修改设备参数弄虚作假的问题,更好的实现对公司的监管,我公司提出监测数据、工作状态、仪器关键参数三同时监测的方案,即污染源动态管控系统。该系统使监管单位在了解监测数据的同时,可以掌握和控制现场监测设备的运营状况,提高监控数据的质量和传输安全,为排污收费奠定基础,更好的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系统具体实现污染源监测数据监控(兼容现有污染源在线监控模式)、监测设备工作参数监视(如烟道截面积、折算系数、污染源检测上下限、各类量程、各类校正系数、COD修正因子、COD测量偏移量、COD测量间隔、氨氮修正因子等)、监测设备工作状态监视(如通讯状态、仪器工作状态、报警状态和故障状态等信息)、监测设备反控(如对时、召唤历史数据、召唤历史设备运营状态、启动设备反吹、启动设备校准等)、异常报警、报警信息总览展示、短信告知等功能。公司工况在线监测与分析平台公司工况在线监测与分析系统是针对重点公司污染源排放过程,采集排污单位污染治理设施(工艺)运营参数及污染物产生过程参数,建立其与污染源排放数据的相关关系,探索和积累污染源排放过程监控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展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应用奠定基础,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从“点末端监控”向“全过程监控”的扩展应用,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排污收费、环境执法和排污权交易等打好基础。该系统以GIS地图作为基础平台,展示和管理监管公司的基础信息、实时工况数据、公司生产流程组态图等。通过工况分析模型分析公司工况数据,当公司工况异常时发出报警信息,分析异常因素和公司污染物偷排的也许性,辅助环保部门远程执法。具体涉及实时工况、数据展示、综合查询、报警管理、记录分析、工况模型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等功能。环境与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针对国内自动监测业务建设,不仅涵盖对废气公司、废水公司、污水解决厂等污染源的自动监控,还涵盖了对环境空气、河流断面、饮用水源地、噪声、重金属等环境质量的在线监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质量在线监测既互相独立又可组合配置。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支持省、市、县、公司四级应用,完全满足不同用户的定制需求。系统实现对自动监控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记录与发布的全过程管理,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深度挖掘与应用,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系统具体涉及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单站详情、数据报警、实时发布、查询分析、监控交流等功能。环境监测数据质控与审核系统部分原始自动监测数据受设备故障、网络状况的影响,无法真实反映污染源的排污情况,也不符合环保部对自动监测数据质量控制的相关规定,需要对自动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查与审核。本系统根据国家环保部印发的自动监测数据质量控制的相关规范,实现对污染源、环境水、环境空气原始自动监测数据的修约、补录、无效数据解决、异常数据解决等审核工作。系统可提高自动监测数据的质量,使自动监测数据更加合理的反映出环境现状与发展变化趋势,为排污收费和总量减排提供有效数据支撑。系统具体实现对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的自动审核、人工审核、监控交流、记录报表、短信报警等功能。实验室监测业务管理系统实验室监测业务管理系统按照国家认可实验室的质量体系规定,以国际标准ISO/IEC17025:1999、中国国家标准GB/T15481-202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规定》为依据,结合实验室管理需求而设计。系统实现了对环境监测专题要素(水、气、声、固废、生态、土壤等)的例行环境监测和委托环境监测业务,涵盖了从协议签订、任务安排、现场采样(监测)、质量控制、样品交接、样品分析、报告编制、报告发放、数据分析、数据上报的全过程计算机协同管理,实现业务管理规范化,合用于我国各级环境监测站。污染源公司自行监测与发布系统为规范公司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督促公司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推动公众参与,环保部印发了《国家重点监控公司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规定各级环保部门建立和完善污染源监测及信息公开制度,实现重点监控公司污染源监测信息公开。我公司以此为依据,建立了公司自行监测信息录入子系统和公司自行监测信息发布子系统,实现了重点监控公司自行监测信息的录入和发布。机动车尾气在线监测系统系统运用现场端数据采集传输设备与机动车检测站前端设备联网,动态管理机动车检测站基本信息、视频数据和检测数据,实现视频监控、定点拍照、过程数据采集、检测结果鉴定、异常数据预警、数据存储和档案查询、环保标志发放等功能。系统可智能判断机动车检测结果的合理性,有效防止检测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提高环保部门对机动车排气检测的监控能力和水平,实现机动车排气污染的长效控制。系统具体实现数据监控、视频监控、记录查询、断网保护、标志管理、检测管理等功能。环境监察及应急平台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涉及前端执法移动终端系统和后台支撑系统两部分。前端执法移动终端系统可安装在PDA或智能手机(Android)等移动设备上,由执法人员使用,提供现场笔录、现场打印、音视频录制等功能,并能与服务端实时通信。后台支撑系统提供对执法管理的服务功能,涉及各种基本信息管理以及对数据的查询、记录、分析等功能。手机/PDA移动执法终端系统手机/PDA移动执法终端系统使用者涉及各级领导和一线执法人员,现场执法是手机移动执法终端系统的核心功能。用户通过任务管理功能可以进行各种现场任务执法环节的办理和流转操作。现场执法提供现场监察记录、调查询问笔录、现场检查(勘验)笔录3种执法文书的录入、提交、拍照取证打印上传的功能。手机移动执法终端系统的信息查询、环保手册、系统设立均为辅助功能,辅助用户更好地完毕现场执法工作。手机移动执法终端系统的功能所有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实现,根据设备特性重要侧重于信息资料查询和少量录入的笔录文书制作。笔记本移动执法终端系统笔记本端执法系统结合环境监察现场执法任务工作流程与管理规范,实现现场环境执法信息的动态采集和综合应用。本系统功能侧重于笔录制作、打印、证据材料上传以及离线执法功能。后台支撑系统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后台支撑系统,提供程序综合设立、数据存储及备份、数据接口及共享、前台应用设立及发布等各项支撑内容。系统重要涉及一厂一档、执法管理、信息台账、记录分析、流程监控、GIS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环境安全防控系统环境安全防控系统是环境与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延伸,系统基于“平战结合、防止为主”的建设思绪,以应急数据为基础,基于GIS平台,实现对各类污染源和环境要素的科学化监管、预警和辅助应急处置。该系统是综合性的应用平台,包含了各类环境要素的分类化管理、全方位预警和科学化应急处置,可以方便集成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和业务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将作为环保局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应用框架。环境安全防止子系统该子系统着重于平时基础性应急防止、预备工作的管理,将应急数据中心中收集审核后的风险源数据、环境数据以及各类应急资源进行汇总分析,做到重大危险源底数清、等级清,并整合全省的装备、设施、物资等各类应急资源。环境安全预警子系统通过集成人工监测数据、自动监测数据、视频监控、工况分析等,形成全方位的环境安全预警体系,预判环境安全事件,减少环境安全事件发生概率,重要实现监测与预警的功能。环境应急指挥子系统以防止工作中维护的数据为基础,结合应急车辆调度、车载视频等现场信息,类别溯源、污染物扩散模拟等提供分析数据,给领导应急指挥提供决策支持,便于应急资源及时有效的调度共享。系统涉及事故报警、应急预案、指挥调度、类别溯源、扩散模拟、应急档案等功能。12369环境信访管理系统建设环境12369信访管理系统,实现与环境监察应急平台的全面整合对接,对不同来源的突发及平常应急事件及时响应,后台可对所有来源信息进行综合记录分析。采用B/S模式,可实现市局与区县联网使用,可以向区县环保部门下发信访案件。具体可以通过自动语音、人工座席、相关工作人员等为民众提供电话、网络等多种服务形式的周到、快捷、全方位的环保举报投诉服务和相关环保法律条文征询服务,为市民与环保局之间架起一座密切联系的桥梁。通过投诉热线、网络举报等多渠道全面集成各类投诉信息来源,对来信来访工作进行单据生成(信访投诉分类)、单据办理(信访投诉受理)、信访审批解决、办理回访反馈、办结归档查询、信访投诉数据综合查询记录分析、报表生成等。环境业务管理平台排污许可与总量控制系统总量控制是国家环境管理机关依据所勘定的区域环境容量,决定区域中的污染物质排放总量,根据排放总量削减计划,向区域内的公司个别分派各自的污染物排放总量额度的方式的一项举措。污染物总量控制可使环境质量目的转变为流失总量控制指标,贯彻到公司的各项管理之中,它是环保监督部门发放排放许可证的根据,也是公司经营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2023年国家发布《十二五重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规定各地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监管减排,保证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的。刷卡排污总量控制系统在监测、计量公司排放总量的同时,监测公司整个生产过程的工况,对污染源公司实现刷卡排污总量控制,建立排污权交易管理,约束公司超量排污。远程实现对公司排污的智能控制和对公司排污量的精确计算。排污许可证管理系统该系统重要功能是对排污许可证进行申请、审批及发放管理。对许可证申请、换证申请、年审申请和延续申请进行接受受理,实现排污许可证的发放、注销和撤消管理,并具有增长、修改、删除和查询记录的功能。系统通过对排污许可证的申请、核定、审批、发证以及证后管理进行流程化的统一管理,为控制和削减污染提供依据。污染源总量减排管理系统系统重要面向环保部门和排污公司,通过整体化、系统化、全方位监控代替单一的排污口监控,及时跟踪测定各地区和重点公司重要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实现排污浓度和总量的双重控制,从整体上防止公司违法排污,实现对辖区所有重点污染源排污总量的宏观监管和调控,让污染物排放“说得清、管得住、行得通”,有助于促进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的的实现和环境质量的改善。通过系统平台对本地的减排指标进一步分解和控制,将总量控制目的和减排项目计划分解到地区和公司内,实现市、各区县、各公司“十二五”总量目的和重要污染物控制指标的分解和贯彻,并具体到各公司的减排计划项目,总量减排管理系统重要涉及总量分派、减排管理、监督预警和数据维护四部分内容。IC卡管理系统本系统支持IC卡方式的智能自动排污收费。支持刷卡查询,系统能实时采集IC目前的剩余排放量信息,并结合系统中预置的算法自动计算当前的排污量和扣除当前排放量后IC卡剩余的排污费,计算结束修改IC卡中的余额,并判断余额是否达成报警阀值。假如达成,系统能发出IC卡余额局限性报警,若连续2次余额报警,对于废水公司系统能自动发送阀门关闭命令,远程智能关闭排污口阀门,从而阻止公司继续向外界排放污染物。环境保护综合治理任务调度系统环境保护综合治理任务调度系统以“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为建设原则,重要用于上级环保部门对下属环保部门各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调度管理。系统在细化分类环保综合治理任务的基础上,实现任务下达、调度、追踪及反馈等功能,并可根据任务执行情况对下属环保部门考评。系统的建立有助于环保部门高质量完毕环境保护综合治理任务,改善辖区环境质量。系统重要涉及任务下达、任务调度、记录考评、污控GIS一张图和信息公告等功能。放射源信息管理系统放射源信息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WebService结构、GIS界面管理、有限或无线实时通讯集成一体的监控平台。该系统充足运用网络技术、辐射探测技术、视频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对固定放射源及移动放射源进行定位、现场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展示、记录及应用分析等,并将现场监控数据通过无线局域网和视频监控网及Internet传输到公司安全中心和环保局,实现对放射源24小时的全面监控与管理,保证放射源的安全。系统重要涉及视频监控与报警、GPS定位监控、位移监控、辐射剂量监控、GIS地图显示、记录与查询和放射源信息管理等功能。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系统遵循国家颁发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采用GPS、GIS、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实现对危险废物从生产、使用、储存、经营、运送到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的建立可实现危废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有序化,也可为危废安全管理以及危废事故防止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系统重要涉及对公司信息管理与维护、经营许可证管理、固废危废转移计划管理、固废危废转移联单管理、固废检查管理、转移定位管理、记录分析报表等功能。建设项目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实现对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三同时检查、试生产审批以及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分为建设项目申报平台和建设项目审批平台。通过系统公司可方便的填写建设项目环评申报材料,及时了解环评申报审批的办结时限和当前进度;环保部门可按照系统预先设定的办结时限及规则审批所有建设项目,并对审批结果存档和公示,实现了建设项目审批的透明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具体涉及项目立项、项目预审、受理、限时审批办理、项目实时监控与查询、环评、审批和验收信息的管理、信息检索与记录分析、短信提醒、节假日设定、不良记录自动登记、用户管理等功能。实现审批大厅与市局相关信息的良好共享。公司环境信用评价系统公司环境信用评价系统以国家公司环境行为评价实行办法和评价指标为依据,运用数据抽取互换、WebService等技术手段对公司环境信用数据进行抽取、归集、记录、评估,实现对公司信用评价涉及到的各种参评信息和公司信用评价结果的管理与维护。系统的建立对构建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解决环保领域“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支持外网申报与发布、内网审核与评估的互动互联模式,提供公众参评接口,可最大限度的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具有数据共享互换接口,可结合实际需要与其它系统进行双向信息交互,如数据中心、信贷资金信息系统等。系统涉及信息管理与维护、公司环境信用等级评估、信用等级记录分析和评估结果发布几大部分内容。智慧环保政务服务层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是办公人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借助先进的办公设备,实现办公活动科学化、自动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改善办公质量,辅助决策,缩短办公解决周期,借助各种先进技术,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该系统以工作流管理为基础,移动办公为核心,建立了环保部门平常事务解决的各种管理流程,实现对各种类型文献公文的流转,公文管理,日程安排,邮件收发,会议告知,会议室调度,人事管理,考勤管理,绩效管理,资源管理,车辆管理,图书管理,内部论坛,通讯录,值班管理,短信告知等的办公自动化,实现我省环保厅内部事务解决全面自动化,并节省纸张、通信、打印、复印、传真等费用,全面减少办公成本,真正实现“绿色办公”。环境电子沙盘系统电子沙盘系统是一个集艺术性、演示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高科技展示手段,用户可以从规定区域内进行欣赏和进行相关知识解读,并且可以通过点击触摸屏上的相应选项,控制视频的播放,同时与沙盘进行互动。触摸屏可以用一台或者多台控制,参观者通过简朴的触摸点击等实现对沙盘各部分内容的互动,可查询、放大和拖拽等。数字沙盘可以作为辖区内环境总体情况的快速化窗口,系统通过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方式,以交互式的和谐界面,通过对地理环境及各类环境要素信息的电子化模拟,为使用者展示环境概况、水环境、气环境、监管公司等基本信息。通过对地理环境及各类环境要素信息的电子化模拟,实时、直观、形象地将各种环境信息展示给用户。系统可与大屏幕显示系统结合在一起,为用户视频会议、环境管理提供直观的决策依据。系统的功能涉及环境概况、水环境介绍、气环境介绍、固废情况介绍、风险源介绍等。环境质量信息发布平台基于环境资源云支撑的云服务,基于GIS地图服务建立污染源和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发布平台,方便民众对环境信息的了解。污染源监测数据发布系统基于GIS云服务和基础数据云服务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发布系统,可基于地图查看各污染源公司的自动监测数据、历史数据、记录曲线、公司排污口基本信息等,数据超标提醒报警。环境空气质量发布系统为满足公众知悉环境空气质量的需求,对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实时发布。系统采用B/S结构,可以通过客户端计算机的浏览器,实时查询我省及各地市空气监测点位的空气质量状况,监测指标涉及能见度、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及细颗粒物(PM2.5),计算并发布各个站点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也可以对自己周边所关心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查询并根据系统的温馨提醒选择自己的出行计划。河流监测数据发布系统该系统发布辖区内重点河流水质监测信息。将流域信息展示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流域。发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