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步练习学生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步练习学生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步练习学生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步练习学生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步练习学生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基础巩固(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它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的临时宪法”。“它”是指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相识正确的是大总统誓词新中国成立大总统誓词新中国成立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3.“土改要支配土地,但不是单纯地支配土地,而是要根本变更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由此可见,新中国的农村土地改革和社会改革A.建立起城乡二元社会结构B.实行了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D.打破了农村宗族式社会管理体系4.毛泽东高度评价“银元之战”这场经济领域的斗争,认为它的意义不亚于拿下了一场新的淮海战役,这说明“银元之战”A.接受了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B.是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保证C.稳定了物价,提高了政府的威信D.解决了财政困难,实现了收支平衡5.周恩来总理曾经慎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束之高阁。”历时三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据此可知这场战斗A.标记着祖国完全实现了统一B.保证了新中国土地改革的顺当进行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D.为巩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6.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的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在战术上不能没有指责。”这说明新中国坚持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7.从1949年到1959年,中国城市人口从5765万人增加到9949万人,增幅为72.58%。其主要缘由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B.公有制企业的广泛建立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D.工业化建设的蓬勃开展8.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在我国出现了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但到1956年底,其他经济成分被歼灭,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这种状况出现的缘由是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一五”支配的实施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途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9.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复会。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的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宏大的文献的诞生而热忱欢呼”。投票通过这部“宏大的文献”的会议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二、拓展提升(单选3个,每个5分;材料解析题2个,13题23分,14题17分)10.抗美援朝斗争进人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假如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起先发挥确定作用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11.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摸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心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实行主动方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得国际支持12.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变更工业落后局面B.起先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绽开13.(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要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既不盲日排外,也不媚外,否则不是傲岸便是自卑。不亢不卑才是我们的看法,在这方面必需驾驭得体。——周恩来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同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同等,充分敬重各国特别是广袤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温家宝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走马观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时期:①敬重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年),④赞许时期(1937-1944年),⑤醒悟时期(1944-1949年),⑥敌对时期(1949—)。——摘编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兼议“精英舆论”》(1)材料一中为“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新中国实行了哪些外交方针(6分)?概括在这些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8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6分)。(3)从“中国在美国的形象”的变更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6分)?14.(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恒久封禁”等叮嘱;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限制。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接受李鸿章建议,确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新中国“一五”支配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支配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支配地绽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觉或很少发觉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