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 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伟大的抗日战争 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伟大的抗日战争 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伟大的抗日战争 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伟大的抗日战争 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伟大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2023·南通模拟)下图是发表于1943年的木刻版画,塑造了陕甘宁边区第一位劳动英雄吴满有的形象。他头戴绒帽,身披羊皮棉袄,成为普通农民依靠劳动改变命运的象征。对吴满有的塑造与宣传意在 ()A.动员群众参加土地革命B.发动农民支援百团大战C.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战D.激发边区群众生产热情2针对1941年1月皖南事变的发生,毛泽东认为是有同志“没有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没有了解经过10年反共的蒋介石”。他提醒党内同志对苏联人的话,“不可不听,又不可尽听”。这反映了 ()A.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准确判断B.通过斗争换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C.摆脱了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外部影响D.国民党的独裁专制破坏了团结抗战3.(2023·南京模拟)1938年底,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参加南岳最高军事会议,正式决定创办游击干部训练班,并邀请中国共产党派人担任教官。此外,国民党还培养大量游击干部分赴敌后,并特设冀察、鲁苏两游击战区,统一指挥游击战。这些举措 ()A.反映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失败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标志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D.顺应了战略相持阶段抗战的需要4.(2023·徐州模拟)“这场伏击战是骄横无比的日军自侵华以来踢到的最硬的一块铁板,使日军本来猛烈的攻势被迫陷入停滞,从而部分地打乱了日军在华北的战略部署。”“这场伏击战” ()A.奠定了抗战全面胜利的基础B.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扭转了正面战场颓败的局面D.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5.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6.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的时长、意志和结果都出现巨大反差,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时间装备中国军队损失中国社会状况结果甲午中日战争9个月相当海军几乎全军覆灭;陆军10-20万人国家统一;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战败投降14年抗战14年日本占优悬殊原有空军几乎拼光;海军全军覆没;陆军牺牲、失踪约400万人由分裂到统一;同仇敌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胜利A.经济实力 B.民族意识C.政府领导 D.国际援助7.(2023·四川雅安三模)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我们过去追求的是建立工农共和国,但现在的情况使我们要把这个口号改变一下,改为人民共和国。这一论断的提出是基于当时中国()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C.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D.人民战争路线的确立8.(2023·四川达州二模)毛泽东在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口号;1939年2月,在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经济困局时,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1939年9月,在面对国民党制造系列反共摩擦后,又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这些口号的提出()A.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成熟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促进了抗日战争胜利发展D.克服了抗战时的经济困难9.(2023·四川德阳三模)1942年,晋冀鲁豫根据地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对所辖区县进行了合并,减少了大量党政机构工作人员,八路军主力部队也进行了裁减。到1943年,根据地党政机构人员及军队人数压缩到总人口3%以下。这些举措()A.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增强了反抗国民党的力量10.(2023·江苏南京三模)口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旋律。19世纪70—90年代,社会上的口号多以商战、维新图强、实业救国为主。20世纪初,流行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愿作国民之公仆、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等;20世纪30—40年代,充斥报刊的口号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上述口号共同折射出()A.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B.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C.劳苦大众的普遍诉求D.当权政府的政治追求11.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的日伪货币政策作斗争。1939年10月,冀南抗日根据地成立冀南银行,发行冀南银行币,1941年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银行券(简称“边币”),在新四军开辟的根据地,发行“抗币”。这一举措()A.粉碎了日军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B.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C.彻底解决了根据地物价猛涨问题D.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围12.20世纪40年代,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掀起挖道沟运动,使华北平原从“道路纵横”变为“沟道纵横”。仅冀中、冀南所挖道沟的总长度就已超过了历代长城的总长度。这一运动()A.改变了华北的基本地貌特征B.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能力C.保证了敌后战场的军事胜利D.促进了根据地农业迅速发展二、非选择题13.(2022·江西九江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顺治九年(1652年)清领海南后,黎族土官制度在较长时间内存续发展。清政府通过建立土舍、峒长、粮长、黎总、哨管等多样化举措,将势力范围深入基层黎峒地区,同时通过“黎人”担任土官直接治理地方。这种王朝自上而下式的治理姿态结合黎族基层土官自治的治理智慧,使清代黎区得以长时稳固,收效甚大。清政府以招民复业、奖励垦荒作为对海南地方官员考核、升黜的评判标准,诸多黎村“有腴田数十顷,黎人耕之,户口蕃庶,物产丰饶”。清政府在海南建立了以书院为主,义学及社学为辅的文化教育系统,各书院研习课程均依照王朝所指定丛书诸如《春秋》《诗经》《性理精义》等来学习、讲学。——摘编自李超、田敏《土流共治与调适:清代海南黎族国家认同的三维向度》材料二毛泽东指出:“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国防上,都对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有很大的帮助。”抗战中,我国之所以能以空间换时间,同日本侵略者打持久战,是与民族地区成为我国抗战的战略纵深地带和可靠大后方有着密切关系的。少数民族参加抗战,可使我国抗战具有与国际社会及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加强联系的重要国际通道。抗战期间,浴血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朝鲜、蒙古等民族的优秀儿女,驰骋在冀中平原的著名抗日铁军“回民支队”等就是我国少数民族爱国爱家、保家卫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代缩影和典型代表。——摘编自陈国裕、祁若雄《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治理海南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少数民族为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因素。伟大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2023·南通模拟)下图是发表于1943年的木刻版画,塑造了陕甘宁边区第一位劳动英雄吴满有的形象。他头戴绒帽,身披羊皮棉袄,成为普通农民依靠劳动改变命运的象征。对吴满有的塑造与宣传意在 ()A.动员群众参加土地革命B.发动农民支援百团大战C.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战D.激发边区群众生产热情【解析】选D。1943年陕甘宁边区宣传劳动英雄吴满有,树立普通农民依靠劳动改变命运的典型形象,意在激发边区群众的生产热情,D正确;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宣传“劳动英雄”的目的,不是要动员群众参加土地革命,变革生产关系,A错误;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B错误;宣传吴满有为代表的普通农民依靠劳动改变命运与“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战”不符,C错误。2针对1941年1月皖南事变的发生,毛泽东认为是有同志“没有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没有了解经过10年反共的蒋介石”。他提醒党内同志对苏联人的话,“不可不听,又不可尽听”。这反映了 ()A.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准确判断B.通过斗争换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C.摆脱了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外部影响D.国民党的独裁专制破坏了团结抗战【解析】选A。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破坏抗战的行为,依据当时国内国际背景独立自主地做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C、D皆不契合材料和史实。3.(2023·南京模拟)1938年底,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参加南岳最高军事会议,正式决定创办游击干部训练班,并邀请中国共产党派人担任教官。此外,国民党还培养大量游击干部分赴敌后,并特设冀察、鲁苏两游击战区,统一指挥游击战。这些举措 ()A.反映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失败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标志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D.顺应了战略相持阶段抗战的需要【解析】选D。1938年10月,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为了相持阶段的持久抗战,国民政府也派军队进行敌后抗日,故选D;正面战场将战争拖入战略相持阶段,是战略目标的达成,不是正面战场的失败,A错误;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B错误;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民政府的叫游击战区,C错误。4.(2023·徐州模拟)“这场伏击战是骄横无比的日军自侵华以来踢到的最硬的一块铁板,使日军本来猛烈的攻势被迫陷入停滞,从而部分地打乱了日军在华北的战略部署。”“这场伏击战” ()A.奠定了抗战全面胜利的基础B.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扭转了正面战场颓败的局面D.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解析】选B。八路军开赴山西,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千余人,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与材料中“这场伏击战”“部分地打乱了日军在华北的战略部署”相符,故选B;奠定抗战全面胜利的基础夸大了作用,排除A;正面战场的抗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排除C;正面战场的抗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排除D。5.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解析】选B。结合材料信息“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可见,期间又受到外国欺侮,四个选项中,只有B涉及此内容,故选B。6.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的时长、意志和结果都出现巨大反差,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时间装备中国军队损失中国社会状况结果甲午中日战争9个月相当海军几乎全军覆灭;陆军10-20万人国家统一;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战败投降14年抗战14年日本占优悬殊原有空军几乎拼光;海军全军覆没;陆军牺牲、失踪约400万人由分裂到统一;同仇敌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胜利A.经济实力 B.民族意识C.政府领导 D.国际援助【解析】选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经济实力优于日本,但却出现失败的结果,抗日战争中国实力落后于日本却获得胜利,故经济实力不是导致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出现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淡薄,而抗日战争时出现全民族抗战,故主要原因是民族意识,故B正确;两次战争中都有政府坚持抵抗,故政府领导不是导致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抗日战争时中国虽有获得国际援助,但不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7.(2023·四川雅安三模)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我们过去追求的是建立工农共和国,但现在的情况使我们要把这个口号改变一下,改为人民共和国。这一论断的提出是基于当时中国()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C.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D.人民战争路线的确立解析:据材料可知,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发生后,日本侵华不断加剧,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毛泽东提出“人民共和国”的口号,故选A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发生变化,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是反帝反封建,排除B项;国民革命时期形成革命统一战线,排除C项;材料主旨不是人民战争路线,排除D项。8.(2023·四川达州二模)毛泽东在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口号;1939年2月,在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经济困局时,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1939年9月,在面对国民党制造系列反共摩擦后,又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这些口号的提出()A.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成熟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促进了抗日战争胜利发展D.克服了抗战时的经济困难解析:由材料时间“1938年”“1939年”可知,当时正值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口号体现了充分依靠人民抗战,有利于克服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困局,故选C项。9.(2023·四川德阳三模)1942年,晋冀鲁豫根据地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对所辖区县进行了合并,减少了大量党政机构工作人员,八路军主力部队也进行了裁减。到1943年,根据地党政机构人员及军队人数压缩到总人口3%以下。这些举措()A.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增强了反抗国民党的力量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地党政机构人员及军队人数的缩减有利于减轻根据地政府的开支,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故选A项;材料中的举措是精简政府和军队人员,与农民生产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举措没有涉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项;1942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处于第二次合作时期,排除D项。10.(2023·江苏南京三模)口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旋律。19世纪70—90年代,社会上的口号多以商战、维新图强、实业救国为主。20世纪初,流行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愿作国民之公仆、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等;20世纪30—40年代,充斥报刊的口号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上述口号共同折射出()A.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B.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C.劳苦大众的普遍诉求D.当权政府的政治追求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商战”“实业救国”“愿作国民之公仆”“枪口一致对外”,可知这些口号体现了近代以来人们对民族、国家命运的关心和抗争,具有鲜明的家国情怀,故选A项;知识阶级、劳工阶级体现的是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与民族工业的发展无直接的关联,排除B项;商战、维新图强、实业救国体现的是资产阶级对救国道路的探索,排除C项;民主和科学、愿作国民之公仆、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体现的是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者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他们都不属于当权政府的代表,排除D项。11.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的日伪货币政策作斗争。1939年10月,冀南抗日根据地成立冀南银行,发行冀南银行币,1941年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银行券(简称“边币”),在新四军开辟的根据地,发行“抗币”。这一举措()A.粉碎了日军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B.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C.彻底解决了根据地物价猛涨问题D.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围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根据地发行货币,有利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巩固根据地政权,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地的货币发行,并不能粉碎日军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举措并不能彻底解决根据地物价猛涨问题,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其他地区,因此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围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12.20世纪40年代,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掀起挖道沟运动,使华北平原从“道路纵横”变为“沟道纵横”。仅冀中、冀南所挖道沟的总长度就已超过了历代长城的总长度。这一运动()A.改变了华北的基本地貌特征B.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能力C.保证了敌后战场的军事胜利D.促进了根据地农业迅速发展解析:华北地区属于敌后抗日根据地,而挖道沟则是为了更好的抗日,百姓积极参与到挖地道的活动中,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社会动员能力,也是全民族抗战的一种表现,故选B项;改变地貌特征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道沟的开挖有利于敌后战场的抗战,但是不能保证敌后战场一定能够取得军事胜利,排除C项;道沟不是为发展农业而开采,甚至有可能还会破坏耕地,因此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2022·江西九江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顺治九年(1652年)清领海南后,黎族土官制度在较长时间内存续发展。清政府通过建立土舍、峒长、粮长、黎总、哨管等多样化举措,将势力范围深入基层黎峒地区,同时通过“黎人”担任土官直接治理地方。这种王朝自上而下式的治理姿态结合黎族基层土官自治的治理智慧,使清代黎区得以长时稳固,收效甚大。清政府以招民复业、奖励垦荒作为对海南地方官员考核、升黜的评判标准,诸多黎村“有腴田数十顷,黎人耕之,户口蕃庶,物产丰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