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图1为南朝萧绎的《职贡图》、图2为唐朝韦贵妃墓壁画《双人献马图》,它们分别记录了西域使臣向南朝梁武帝和唐太宗进贡的场景。作品反映了A.西域风情同中土文化的融合 B.西域政权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下C.朝贡成中外交往的特殊纽带 D.边疆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2.贞观二年,公卿奏请陛下“营一阁以居之”,太宗以“靡费良多”拒绝;太宗下诏曰:“按部之嘉名,参建侯之旧制,分土之实存焉。”正式实施宗室刺史制度(皇子等皇室成员任州刺史);又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和灵活土地法令,鼓励农业发展。这些做法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隋末战争造成了社会动荡 B.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C.“仁政”思想的影响扩大 D.长期动乱阻碍农业生产3.擅发兵是中国古代军事法中的严重犯罪行为。唐律疏议中记载:“擅发兵十人以上,徙一年,百人,徙一年半,每百人加一等,千人,绞;其寇贼卒来,欲有攻袭,即城屯反叛,若贼有内应,急需兵者,得便调发。虽非所属,比部官司亦得调发给与,并即言上。”这反映出唐朝A.高度集权和灵活分权相结合B.地方政府的职能权限得到拓展C.唐末藩镇割据局面持续和扩大D.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的作用削弱4.“封建制”在唐太宗在位期间几次被提出,皇族和杰出的官员据此可被任命为世袭的边境镇守之官,但真正土地分封的实行,也就是分给地方以实权而不只给一个空头衔,则再也没有被认真考虑过。这反映了唐朝A.中央官制中出现制衡机制B.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逐渐成熟C.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失衡D.分封为藩镇格局埋下了隐患5.唐玄宗开元年间,曾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已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续罗丝绵等,其余市价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由此可知(

)A.土地兼并严重 B.商品交易受阻 C.政府收入减少 D.商品经济发展6.下图是东汉与唐开元时期地方行政机构分布示意图。两图对比变化反映了,唐朝时期(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A.江南经济发展较快 B.基层自治制度建立 C.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D.民族关系极为融洽7.某位学者将唐朝绘制成下图的多重型帝国构造示意图,出现这种帝国构造的原因有(

)①唐朝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

②唐朝对边疆的管理与内地趋同③唐朝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④唐朝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均田制已无法继续实施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自耕农经济占主要地位9.唐朝长安城的坊市制度不仅进行了市与坊的划分,而且在市内又设有行与肆,井产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如细行、肉行、密行、药行等。在长安城内出现了南市与北市,城郊草市的繁荣扩大了城市规模。这反映出当时(

)A.长安城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B.古代城市化进程得到发展C.古代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 D.商业贸易的范围十分有限1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圣杜甫所歌颂的这一盛世的开创者是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11.“如果说长城是一撇,大运河则是一捺,二者在首都交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厚重的人字。”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轰动全国的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的第一句解说词。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A.方便了帝王游山玩水 B.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C.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D.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12.唐代的扬州被视为大唐重镇,唐人诗句中对扬州的描绘随处可见。下述诗句,可以佐证唐代扬州城(

)“隔海城通舶,连河市响楼”李洞《送韦太尉自坤维除广陵》“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张祜《纵游淮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王建《夜看扬州市》“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李绅《宿扬州》①水路交通便利②市场交易繁荣③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④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A.①② B.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13.瓶颈定律历史上的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秦、隋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短命王朝,它们各自终结了一段长期的纷乱局面,统一中国,并开启了继之而起的汉、唐盛世,但是它们却都无法通过瓶颈危机的考验,黯然消失于历史舞台——柏杨《秦隋论》问题(1)秦、隋“各自终结了一段长期的纷乱局面”分别指什么?(2)结合所学,概说秦朝“无法通过瓶颈危机”的原因。(3)怎样理解是秦隋开启了汉、唐盛世?14.中国历史一直以来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并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统治阶级如何“同化、融合周边各族”。(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史的认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人类以往的社会,似乎是一动一静的。任何一个社会,在以往大都有个突飞猛进的时期。隔着一个时期,就停滞不进了。再阅若干时,又可以突飞猛进起来。已而复归于停滞。如此更互不已。社会只能在遇见困难时,奋起而图功,到认为满足时,就要停滞下来了。社会在这时期就会本身无所发明;对于外来的,或消极的不肯接受,或积极地加以抗拒。——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请结合史实对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加以评析,并得出结论。(要求:论之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参考答案:1.D2.A3.A4.B5.D6.A7.C8.D9.B10.D11.D12.A13.(1)秦:春秋战国(东周)的局面;隋:三国两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的局面或南北朝对峙。(只写战国不给分)(2)秦朝统一后,不能审时度势调整政策;重功利,滥用民力,赋役繁重;恃酷法,行连坐;宫廷争斗,统治力量削弱;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六国残余势力的复起。(3)秦隋的短命而亡,给汉唐统治者以经验和教训,新朝的统治者能及时调整政策,缓解社会矛盾,休养生息;秦隋的统一与对制度改革与创设,为汉唐发展奠定了基础14.(1)特点:主动融合;附带同化;汉化为主;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意义: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2)如何:用军事击败东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管理;通过与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友好交往;册封回纥、靺鞨等少数民族首领,加大对西北和东北的管辖。(3)认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各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