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第五章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教材_第1页
特色第五章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教材_第2页
特色第五章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教材_第3页
特色第五章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教材_第4页
特色第五章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7/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4/7/41第五章科学发展观

—执政理念与实践的伟大创举2024/7/42第五章思考题1、试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2、简要说明我国实现生产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科学发展有效方略。3、试述我国实现人口与经济科学发展有哪些重要战略。2024/7/43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理论内涵2024/7/44一、科学发展观的依据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024/7/45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十七大报告

2024/7/46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成就巨大,不容置否: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存在不足,必须客观面对:A.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我国资源短缺:在人均资源量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2024/7/47资源消耗量大: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需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是美国的近6倍,或许更令人尴尬的结果是,比印度还多3倍。在印度,众多的乘客“挂”在一辆列车外面。

2024/7/48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为了达到这个比重,我们消耗了占世界15%的煤、占世界30%的钢和占世界54%的水泥。2024/7/49环境恶化:全国沙漠沙化面积已达174.3万平方公里,每年仍在以3436平方公里扩展。2024/7/4101/3的中国土地上都遭遇过酸雨的袭击,7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而另有1/4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1/3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城市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环保的方式处理。7大河:珠江、长江、松花江、黄河、淮河、辽河、海河2024/7/411由于空气和水已经被污染,中国的GDP为此损失了8%-15%。这还没有包括健康问题的损失。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北京有70%-80%的癌症和环境污染有关。肺癌成了头号杀手。

2024/7/412B.城乡发展不和谐城乡居民收入差别1985年1.86:12007年3.31:1

2024/7/413收入差距2024/7/414C.收入分配不和谐城镇最富裕10%家庭的财产占全部城镇居民财产的45%,而最贫穷的10%家庭的财产只占1.4%左右

2024/7/415?2024/7/416D.经济社会发展不和谐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同步2024/7/4172006年预算内教育经费5400亿元,占GDP的2.6%,低于世界平均4.8%和发达国家7%左右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4%左右的水平2012年达到4%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一般在11—14年之间,如美国为13.4年,韩国为12.3年。而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2005年才达到8.5年2012年为10年

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平教育事业发展滞后2024/7/418社会保障发展滞后2008年,中国政府预算安排社会保障支出6684亿元,占财政预算支出60786亿元的10.99%,北欧国家税收80%—90%用于社会福利,而美国税收30%—35%用于福利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率从1990年的48.8%降为2006年的36.3%。各国消费率大致在60%~80%之间2024/7/419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量的22%,医疗卫生资源却仅占世界的2%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191个成员国的卫生绩效进行的评估排序,中国居144位,在卫生负担公平性的评价排序中,中国居188位卫生事业发展滞后2024/7/420目前,中国已经有13、39亿人口,这个数字是50年前的2倍。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沙漠化,可居住及可利用土地都是50年前的一半。E.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2024/7/421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2024/7/422增长极限论: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纳消化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一旦超过这个极限,发展就结束了。综合发展观: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社会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2024/7/423可持续发展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2024/7/424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胡锦涛作重要讲话2024/7/425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2024/7/426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2024/7/427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024/7/428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24/7/429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2024/7/430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024/7/431第二节人口与经济的科学发展2024/7/432一、人口过快增长及其后果影响人口发展的基本因素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由这两者变化所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工业化社会之前,即1650年以前,呈现的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总数为5亿人。1900年世界人口总数达16亿人,1950年,世界人口总数大约25亿人,1990年达到52亿人,2024/7/4331999年10月12日为60亿人口日。在20世纪的短短一百年里,世界人口净增45亿,比过去几百万年历史中增长总额还多3倍

1999年10月12日凌晨0时2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专程来到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看望成为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的男婴。2024/7/4342011年10月31日凌晨,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2024/7/435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明末清初(17世纪初)为6千万左右,至1840年陡增为4亿人,1949年为5、42亿人,1970年达到8、3亿人,1995年2月15日为我国12亿人口日。2011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总人口达13.39亿

2024/7/436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第一、粮食供应不足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粮食增长速度低于人口增长速度,按人口平均的粮食消费水平低,并且呈下降趋势。粮食问题已成为不少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

2024/7/437第二、失业问题严重劳动力供给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与有限的就业需求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不仅存在大量公开的失业人口,还存在着难以计数的隐蔽性失业大军2024/7/438第三、人口生活贫困化2011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前三位的卢森堡108832美元、挪威84444美元、卡塔尔76168美元。排名后三位的布隆迪180美元、刚果(金)186美元、利比里亚226美元中国位列93位,人均4382美元2024/7/439第四、妨碍人力资本的形成由于受教育水平较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总体素质较低,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2009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8日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05年,美国该指标为13.4年,日本为12.9年,比我国高出5年左右

2024/7/440第五、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人口迅速增长,以及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包括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范围越来越大,水资源严重短缺,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等。2011年11月北京2024/7/441二、人口与经济科学发展战略(一)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的科学发展战略首先,依赖于人口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又快又好地发展经济,稳定固定资产投资系数。例如,1996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2‰,要使居民生活水平不致下降,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应在4、0﹪——4、5﹪之间。2024/7/442其次,重视实物形态生活资料的增长,特别是基本生活资料的增长。大力发展生活资料生产(关系民生的衣食住行生活资料生产)产业。如粮食类生产,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而耕地面积约占世界总耕地的7%,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4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2024/7/443(二)生产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的科学发展战略1~14岁为少儿人口组;15~64岁,成年或生产年龄人口组;65岁以上,老年人口组。2024/7/444惟有生产年龄人口才真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是生活财富生产的担当者。所以,生产年龄人口在总体人口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的人口。生产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之间的比例变动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就业,是人口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2024/7/445实现我国生产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科学发展有效方略

第一、主要办法是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2024/7/446第二、加强就业战略的重点转移首先、加快农业由栽培业为主向以多种经营为主的战略重点转移

解决农业问题,尤其是农业种植业的劳动力过剩问题,有必要大力发展林、牧、副、渔业,向广义的大农业进军,这样会将涌向城市的流动人口分流一部分下来。2024/7/447其次,应加快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商业为主的就业战略重点转移。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乡村城市化,是中国人口城市化的主渠道,也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办法在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就业重点将转向工商业2024/7/448其三,加快由以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为主向以非物质生产部门为主,由以提高就业率为主向以就业效率为主的就业战略重点转移。坚持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剩余劳动力就业主要面向第三产业,坚持在不断提高就业效率前提下的比较充分就业,是实现人口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2024/7/449(三)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的科学发展战略

人口的质量主要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18世纪后半叶产业革命发生后,手工劳动逐步为机器劳动所取代,生产力的发展由主要依靠劳动者人数的增加变成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的技术和文化等人口质量方面的因素越来越显得重要。

2024/7/450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因素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才、知识、信息、科技、文化正在成为社会发展最关键的经济因素。

2024/7/451据估计,20世纪初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约20%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到了中叶提高到30%,目前更时提高到70--80%,有的部门甚至达到100%。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正显示出日益强大的力量。2024/7/452建国以来,我国致力于增进人民健康和提高教育、科技、文化水平,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美国自1980年以来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自1990年以来平均为24.12%我国自1995年末下降到50%以下,2002~2009年的7年间,基本维持在37%。2010年恩格尔系数增加到39.46%,接近40%。农村达42%左右。专家预计2012年可能会突破40%,重回小康2024/7/453从文化素质看,据2009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8日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05年,美国该指标为13.4年,日本为12.9年,比我国高出5年左右大力提高人口素质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2024/7/454(四)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科学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点应以第三产业为主,而不能大量涌向物质生产部门。在农业内部,应主要转移到林、牧、副、渔业,建立大农业转入工业物质生产部门,则应主要面向轻工业2024/7/455(五)人口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科学发展战略瑷珲(黑河)--腾冲线: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现今)线的东南方47%国土居住着94%人口,在线的西北方,占全国53%的土地,却只有全国6%的人口2024/7/456京、津、沪、辽、冀、鲁、苏、浙、闽、粤、桂、琼12个省市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却占到41%,人口密度远远高出内地和边远地区。2024/7/457在生产力布局上,由于东部地区人力资源丰富、加上原有基础设施比较好,交通便捷,科技力量较强等因素,在生产力布局上应优先发展。中部腹地的存在人口和劳动力数量过多,质量相对不够高的矛盾,在生产力布局上,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在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中做出合理选择。西北广大边远地区有着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也有人才短缺、交通不便、基础较差的不利条件,需要将人口与经济条件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需另辟蹊径

2024/7/458第三节人口与环境的科学发展一、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一)直接影响:表现:第一、生物圈遭到破坏第二、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2024/7/459(二)间接影响:表现为:第一、人口增长造成对森林、草场的破坏第二、人口增加导致能源消费的增加,造成空气的严重污染第三、人口的增长及工业化的发展,也造成了环境的恶化2024/7/460二、我国的人口与环境科学发展战略需坚持的原则:首先是积极倡导高效率发展,保证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其次是尽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从掠夺性开发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合理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次,实现社会、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全方位转变,建立有效、协调、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机制。2024/7/461具体为:第一、制定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环境问题中国现阶段发展的绿色转型集中体现就是节能减排和经济增效。为此,必须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构建节能增效的现代产业体系。2024/7/462第二、解决好人口增长及贫困人口问题着力解决人口的过快增长,减轻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2024/7/463第三、建立基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保护政策例如排污收费。收费以企业排污的数量和污染程度为基础。“污染者为污染付费”这一原则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奖惩平等和增加财政收入。通过让污染者得以比较造成污染所付代价同主动采取减少污染措施所需成本之间的差价,从而保证社会以最小代价获得较高的质量标准

2024/7/464第四、应用环保型技术如中国要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最根本的要有低碳环保技术。具体来看工业节能可以在余热回收发电、工艺改进以及节能材料方面进行重点突破;交通节能在电池部件、原料、电池制造及组装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作为重点;建筑节能可实现智能建筑、节能家电和节能材料与节能照明。

2024/7/465第五、加强全民教育,强化公众管理通过宣传教育,力促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尽快转变;要以环境宣教促进社会管理,要引导公众自觉履行参与公共管理的义务;使公众具有环境信息知晓、环境事务参与、环境污染检举等能力;用制度保障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权利。

2024/7/466第三节人口与资源的科学发展

一、我国自然资源的状况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按自然资源总量的综合排序,我国是世界第四位。其中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和煤炭资源分别居第一、二、三位,石油资源居世界第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